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二年级的看图说话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81

二年级的看图说话(精选8篇)

二年级的看图说话 第1篇

两只小兔子抬着一个大木盆,去挖萝卜。

走着走着,忽然下起了倾盆大雨,兔子用大木盆当伞,帮自己躲雨。

雨停了,它们继续往前走,一条小河挡住了路。它们一起想办法,左想想右想想,就是想不出来,突然一条小鱼从水中跳了出来,说:“你们可以坐大木盆过河嘛!”

好!就用这个办法,小兔子很快就过了河。走啊走啊,终于到了萝卜地,它们采了很多很多的萝卜,装了满满一大盆子。

它们真聪明啊!

 

二年级的看图说话 第2篇

一个星期过去了,又到了双休日,老师对我们说:“把红领巾去洗一洗。”我心里想:上次都是妈妈给我洗的,要不,这次我就自己洗一次吧!

于是,我回到家里,我就对妈妈说:“妈妈,这次的红领巾我自己来洗吧。”妈妈听了,很欣慰。并对我说:“好呀!”我先把红领巾放到水里,然后,把洗衣粉倒在水里,可是我怎么用力,也弄不出泡泡来,怎么办好呢?于是,我就向妈妈去请教。妈妈说:“你不要把洗衣粉放在水里,要把它放在红领巾上,再搓一搓。”我听了妈妈的话,又回去洗红领巾了。就这样,我按照妈妈的方法去做,把洗衣粉放在红领巾上,再搓一搓,果然成功了。最后,我把洗好的红领巾挂了起来。

通过这件事,我觉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同时也可以培养自己的自理能力。

低年级“看图说话”教学之我见 第3篇

看图说话种类很多,从图的形式来看,可分单幅图和多幅图。从画面内容来看,有人物画,有记事画,有状物画,有风景画等。一般来说,看图说话应注意抓住“看、想、说”三个环节进行指导。要提高看图说话水平,需要努力锻炼学生“看图、想图、说图”三方面的能力。

一、看

“看图”是看图说话的基础 ,是培养观察能力的重要手段图是说话的依据, 看图说话的说话内容主要靠对画面含义的理解及以图联想平日的生活积累。因此,不论是看单幅图说话还是看多幅图说话,首先要学会看图。学生看图时必须做到最基本的两点:

1.看得有顺序 。看图看得有顺序有助于全面、有效地了解画面内容,有利于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观察的一般顺序是整体———部分———整体,即最初要看出图的大概意思,先有个整体概念。然后搞清楚画面各部分内容,诸如画面上的人物、事物、环境、时间和地点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再回到整体上进行重点观察,领会画面上的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和中心思想,加深对图意的理解。

2.看得全面 细致。只有看得又全又细 ,才能全面把握画面内容和含义, 才能为展开联想和想象提供依据。对多幅图来说,看图时不但要弄清每幅图的人物关系,还要注意分辨多幅图之间人物与环境的联系及情节变化。如《有趣的书》中儿子趴在地上很专心地看书,鼻子都快贴到书上了;爸爸怒气冲冲地推开儿子的房门,准备狠狠地教训一下儿子;儿子遭到训斥后极不情愿地离开;后来爸爸也趴在地上,双脚上下踢腾着看书时的样子等。对此进行认真分析,从中进一步体会人物对书的着迷及父子之间的平等关系。

二、想

“看的宽不如想的宽”, 只有想象才能让思想驰骋飞扬“想”,是看图说话能否成功的重要环节 ,是发展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有效手段。除了“看”外,还要借助图画进行恰如其分、合乎情理的“想”。不管是单幅图,还是多幅图,对事物的表现总要受到限制,画面反映的往往只是一个或几个“瞬间”。引导学生在对画面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的翅膀,“想”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让眼中之图表象清晰,让心中之图栩栩如生,使图中人物“活”起来,使图中景物“真”起来。特别是表现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多幅图,有些次要环节被省去了,看图时要根据前后图之间的联系,“想”图之间衔接和过渡的内容以便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弄清楚。想象主要有两个途径:

1.就图想象 ,扩充画面 情节。抓住画面上的主要人物 ,抓住主要人物的关键处,围绕主题展开想象。如《捉老鼠》中小男孩追着老鼠,手握拳头决心要把老鼠抓住的心理;自以为堵好了洞口坐在钢管上沾沾自喜的样子; 发现老鼠从钢管中逃走时的目瞪口呆的神情,都可以凭借丰富的想象,把情节说得生动、具体。这样,由“静”变“动”,由“无声”变“有声”,让静止的画面“活”起来、“动”起来,说话时自然有话可说。

2.离图想象 ,补充画面 内容。要把画面没有画出来又有必要交代的内容补充完整,想象图外图。如小男孩是怎么发现老鼠的? 用来堵住洞口的钢管是从哪里找来的? 画面上没有,说话时情节就不丰富,就应该通过“想”来填补。

三、说

“说”,体现“看”和“想”的成果 ,是培养表达能力的重要方面。在看懂、想好的基础上,说是最基本的。可以指导学生按照看图顺序先编拟一个说图的口述提纲,形成“说”的框架,也可以把“看图”、“想图”过程中想到的一些重要词句写下来,然后按照提纲一层一层地说,抓住重要词语具体地说,这样做可以说得有条有理、层次清楚、内容具体。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 :“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因此,教师在训练“说”的过程中要注意 :

1.先学后导 ,顺学而导。 不要用诸如记叙的要素、叙述的条理等条条框框限制学生。训练要注重有话可说、有话敢说并能把话说好。

2.分层训练 ,鼓励后进。 对那些胆小不敢说的学生 ,要循循善诱,促其发言,达标要求:说得有头有尾,遵循一定顺序,条理清楚,表达完整,声音响亮,并使用普通话。而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提出拓展要求:描述详细具体,用词准确生动,想象大胆合理。如要求学生:“谁能和大家说得不一样? 还可以用哪个词语形容? ”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广度和创造性。

那么实际教学中如何安排、实践呢? 我在引导学生看连续几幅图———《叔叔到我家》进行说话训练时安排了以下四步:

1.先引导学生联系标题 ,整体看三幅图 ,弄清三幅图中有几个人? 画的是什么事? 用一句话说说“谁到谁家做客”,勾画出总体轮廓,初步形成说的“框架”。同时,给图中小朋友起个名字,然后引导学生一幅一幅地细看。

2.在引导学生逐幅细看的时候 ,针对图画内容提出问题 ,譬如“怎样将叔叔请进门? 怎样去招待? 先干什么? 然后干什么? 接着干什么? 最后做了些什么? 如何道别”等一系列问题,一幅一幅依次看图,用一两句话说说各幅图的主要意思。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说每幅图意思的时候,可能说的很多,但比较杂乱,抓不住中心,语句也不一定通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要满足甚至欣赏学生说的内容多、篇幅长,而应着重要求学生比较扼要地说出一、两句通顺的话。

3.在具体交流说每一幅图的基础上 ,让孩子们演图 ,想象图中人物的语言,进行对话练习,继而鼓励学生想象图中人物的行为动作表情。演后,让学生自选一幅图说几句话,学生个个演得有声有色,图画中的人物、事件成了学生生活的模拟再现,说起来自然有滋有味。

4.学生一幅幅说完了 ,再引导学生把几幅图连贯起来看一遍,把每个画段说的几句话连成一段连贯的话。这样,学生很自然地从说一、两句通顺的话发展成说一段完整、通顺的话。

二年级的看图说话 第4篇

关键词:看图说话 有效训练 低年级 口语表达

中国分类号:G623.3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低年级的口语表达的要求是: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语句连贯,并要有一定中心和内容。这就要求学生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看图说话练习,就是达到这一教学目标的有效方法。

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们口语表达能力的黄金时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词汇量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再加上由于学前所受教育不同,家庭环境不同,学生理解、想象、表达能力以及个性差异较大,这些都不同程度影响了孩子们看图说话能力的训练。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针对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在看图说话的训练上有目的、有侧重地去培养,给予恰当的引导,才能让看图说话训练得到实效。

一、模仿句式,降低难度

一、二年级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对所观察事物只停留在自己感兴趣或印象较深的层面上,表达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加之识字有限,想把图上的信息用通顺、连贯的语句描述出来是十分困难的。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如果教师能出示熟悉的句式、语段让其模仿,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例如:在二年級第一学期第3课《扳手腕》课有这样一个句式“有的……有的……还有的……”课上我设计了模仿该句式的《体育课上》(如图)的看图说话练习。

教学片断一:

句式1:体育课上,同学们有的……、有的……、还有的……。

生A:体育课上,同学们有的在打乒乓球、有的在拍皮球、有的在拔河、还有的在跳高。

生B: 体育课上,同学们有的在打篮球、有的打排球、还有的在拍皮球。

……

随即又给出句式2:体育课上,同学们有的(怎样地)……、有的(怎样地)……、还有的(怎样地)……。

生C:体育课上,同学们有的在专心地打乒乓球、有的在用力地拔河、还有的在认真地跳高。

生D: 体育课上,同学们有的在开心地打篮球、有的在认真地打排球、还有的在大声地给别人喊加油。

……

最后又出示句式3:体育课真___!

众生(不由自主地抢着说):体育课真好玩!体育课真有意思!体育课真热闹……

句式1是基础,学生根据提供的句式能把一幅图的主要内容有条理地说清楚,句式2加上“怎样地”要求学生学会仔细观察、发挥想象,丰富了句子的内涵,更生动地展现出体育课上学生的活动状态。由句式1递进到句式2,降低了说话了难度,此时再出示句式3已是水到渠成。通过以上这句式的设计,学生既能把图中内容通顺、流利地说清楚,又能兴致盎然地积极参与说话练习。

如果能正确、恰当地选择句式让学生去模仿,并恰到好处地指导、点拨学生丰富说话的内容,长此以往,相信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会有一定的提高,句式的积累又可以为以后的写作打下了基础,铺平了道路。

二、预设问题,架设坡度

例如:在学习二年级第一学期第26课《一条大蟒蛇》这节课上,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明白了应该爱护动物、保护动物,设计了一个《救小鸟》(如图)的看图说话练习环节。

教学片断二:

课前预设问题:

问题1:这是一棵怎么样的大树?(提供:树木茂密、郁郁葱葱、枝繁叶茂,遮天蔽日,生机勃勃等词语)

问题2:鸟窝里的小鸟是什么样子的?(提供:活泼、可爱、机灵、娇嫩、幼小等词语)

问题3: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猫?它想干吗?(提供:调皮、贪吃、好吃懒做等词语)

问题4:小乐在那里?他举手是什么用意?

问题5:发挥你的想象把这幅图编成一个小故事。

问题6:给这个故事取了合适的名字?

学生们带着这些问题再去观察这幅图,这幅图的主题就会很容易的表达出来了。

通过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为学生设置了坡度,这样学生看着图就“有话可说”,这样的训练过程,不但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而且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并逐渐养成整理归纳的习惯,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看图说话的水平,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适时追问,提升高度

在看图说话的练习中,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有限,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各异,表述往往是肤浅的,或者是表面的。教师在此时可以遵循学生的思路采取针对性的递进式提问,即“追问”,来挖掘深度。让学生再次激活思维,使学生对图片有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进而让学生“说”得更完整、更连贯、有中心和内容。

例如:在一年级第二学期第3课《春雨沙沙》课后的说话练习中,要求学生说说春天有哪些迷人的景象。为了让学生更直观、更生动地表达,我出示了画面《美丽的春天》(如图):

教学片断三:

生:春天来了,红红的太阳高高地挂在空中。小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湖边的柳树也发芽了,迎春花开出了金黄的花朵,桃花也开出了粉红色的花。一家三口开心地划着一条小船在湖中游玩。

追问1:很好!把图中的表示春天的景物都描述出来了。虽然画面是静止不动的,但是我们有想象力呀!例如:风儿一吹,柳树会怎么样?花闻一闻会怎么样?能不能发挥你的想象力,再加上你的一些美丽的词语,把它说得更好!

生:湖边的柳树发芽了,风一吹,柳条就跳起了舞。迎春花露出了金黄的笑脸,散发出淡淡的香味。粉红色的桃花也开放了,好像在和迎春花比赛呢!。

追问2:你的想象力可真丰富!你都把它们说“活”了。两只小燕子又在干什么呢?

生:小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它们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春天真美!

通过这样的追问,学生们就把这幅图说得活灵活现了。

追问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在看图说话的训练上进行“追问”,让学生的思考和认识能够更深入和全面,学生的表述自然就通顺、完整、连贯,中心突出、有内容。通过适时的“追问”和评价,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

培养习惯形成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能达到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平时善于发现、理解童心,为学生创造机会,搭建平台,让孩子们多“看”、多“想”、多“说”。 “说”是基础,只有“说”好了,才能写好,“说”就是“写”的启蒙。通过看图说话的训练,不仅仅是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为中、高年级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陆小平、邵彩仙,浅谈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策略[J];新课程(小学版);2008年02期

春天的看图写话二年级 第5篇

妈妈的看图写话:一天,天气晴朗,蓝蓝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小鸟在空中自由地飞来飞去。山坡上,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小河里,几条小鱼在快活地游来游去。

“你说的一点也不好!”好不容易想出来的话,却遭到了儿子的批判,我觉得挺好的了,起码比儿子刚开始说的好吧。“那你试试。”

儿子的看图写话:一个晴朗的春天,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小鸟唱着美妙的歌,在空中自由地飞翔。山上的大树长出了茂密的枝叶,树下鲜花盛开,小草探出头来。小鱼在水里快活地玩耍。

不得不说,儿子的确比我说得好。它赋予了图画春的气息,并多次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小鸟、小鱼说得像小孩子一样活泼、可爱、调皮。这种思想也许是我们大人望尘莫及的!

看图写话春天来了图片

附带几篇类似的看图写话,希望二年级的小朋友们能够从中获取到一些比较感兴趣的描写方法。

范文一:看图写话小河旁边

早上,太阳从天边升起来了,太阳像一个红红的大火球。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有的像兔子,有的像变成了乌龟。地上的小草绿绿的,好像给大地铺上了一条绿色的毯子。柳树的枝条长长的,像一条条长长的辫子。柳树下是一条小河,河里的水蓝蓝的,许多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有的像在做迷藏,有的小鱼在吹泡泡。

范文二:二年级看图写话图片大全

美丽的春天来了。桃花、梨花、杏花都开了,天空万里无云,大地披上一件绿油油的外衣,青翠的大山高耸入云,风筝都在和它比高呢!春风柔柔地吹着,柳树爷爷舒服地笑了,他长出了嫩绿的新头发,在风里微微飘动。这不由地让我想起“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看,小朋友们来找春天了!他们有的和蝴蝶捉迷藏,有的和小花聊天,可开心了。小河欢快地唱着歌,迎接春天的到来。春天真美,我也喜欢春天!

范文三:春天来了看图写话

秋天的看图写话二年级作文 第6篇

秋天到了,小老鼠打开大门,看见大树上金黄的叶子飘落下来,好像一只只蝴蝶。草地上铺满了黄黄的小草,好像被人刷过黄色的油漆。

这个时候,小动物们都跑出来了,小刺猬的背上沾上了许多红红的苹果,他一边跑一边掉,也不知道回家的时候还能剩下多少个苹果。大熊背着一个大背包,里面有很多好吃的,手里抱着一桶蜂蜜,又香又甜,迈着大脚走呀走。小松鼠找到了一个大大的松果,紧紧抱着,他觉得自己好快乐呀。小蛇找到了一个推车,他把自己找到的好吃的都放在推车里,用长长的尾巴勾着推车运回家。小猫从河里捉来了一条大大的鱼,又肥又胖,笑得合不拢嘴。

小老鼠看见了,心里想我也不能在家闲着,我也得去找食物了,要不然到了冬天我就没吃的了。想着想着,他就一蹦一跳地去找食物了。

秋天的看图写话二年级作文 第7篇

小老鼠打开门,跑到森林里采集了一大筐食物。这时大熊背着一包水果,手里拿着满满一罐儿蜂蜜走过来了,小蛇找到了一个小推车,把找到的食物放进小推车里。

小刺猬背上插满了大大的、红红的苹果,跑着回家,路上掉了两个苹果,它都没有发现。小松鼠找到了个大松果,开心地跳了起来,想着这个松果一定很美味。小猫找到了一条鱼,叼着跑得飞快,生怕让鱼给逃跑了。

小学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初探 第8篇

一、看图和读题相结合, 明白图意

小学生缺乏生活经验, 观察能力差, 掌握的词语少, 说话时往往词不达意或没有明确的中心。因此, 教师先要指导学生读懂题中的要求, 并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事先设计的具有启迪作用的问题, 让学生边看边想, 弄清每幅图画的意思, 还要引导学生一边按顺序观察图画, 一边了解事情是怎样发生的?怎样发展的?结果怎样?指导学生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教师还可以出示“有 (的) 有 (的) 有 (的) 还有 (的) ”等关联词语, 让学生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表达图意。

二、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 理清图意

单幅图可按由上而下, 由远及近, 由内到外, 先主后次, 从景物到人物的顺序观察;对于多幅图先要确定图的顺序, 再按照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来观察, 先怎样, 再怎样, 最后怎样。启发学生观察景物的色彩, 人物的衣着、动作, 判断出图画所表示的季节或时间, 再联系自己的生活进行推理、思考, 以丰富看图的感受。看有人的图时一定要联系事, 首先确定时间和地点, 图中有什么人, 在干什么, 他们为什么这么做, 给了你哪些帮助或启示。观看描写植物的图片时, 知道是什么季节, 什么地点, 植物的形状怎样用比喻句写出来, 最后表达自己的观后感。观察有物品的图片时, 首先观察这个物品的外形或造型是什么样的, 各个部分的颜色、形状, 怎样使用, 有哪些功能等等。

三、看图、想象、思考相结合

图画中的一些细节是没有办法画清楚的。比如, 图画上的人物想什么, 说什么及说话的语气、内容等。因此, 教学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对画面认真观察的基础上, 展开想象, 去想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多幅图还要抓住图与图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比较有什么不同, 把看到的和想到的结合起来。这样, 学生说的内容就丰富、具体了, 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就进一步得到了有效的训练。一是要求说得有头有尾, 要有一定顺序;二是要有基本内容, 不要丢掉重点;三是鼓励在语言表达上有独到之处的学生, 表扬他们说得细, 说得好。在说写训练中, 要求学生先仔细观察图, 看明白图意, 之后大胆思维、想象, 最后有条理地表达。每次指导学生看图说话、写话时, 要注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其看图说话的劲头越来越足。

四、由简单到复杂练习说话、写话

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 并围绕图意进行合理的想象之后, 就要训练学生的说、写能力了。教师应遵循看想说这一顺序。在学生明确图意后, 让学生说说图画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尤其是针对图中的想象部分, 要尽量鼓励学生敢想敢说。在训练中, 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开始可采用填空或提示语进行引导, 也可师生共同说, 一句两句, 也可以是几句话, 要给学生足够的组织语言和纠正错误的时间。在表达形式上不要多加限制, 让学生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即使说得不完整, 也要给予鼓励, 使学生乐于发言。要引导学生理清思路, 把图中最能体现中心的部分写具体, 最后引导学生把刚才说的或写的进行选择, 要做到详略得当, 重点突出, 按一定时间、空间或事情发展顺序有条理地说或写出来。

二年级的看图说话

二年级的看图说话(精选8篇)二年级的看图说话 第1篇两只小兔子抬着一个大木盆,去挖萝卜。走着走着,忽然下起了倾盆大雨,兔子用大木盆当...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