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二年级上册易错题汇总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81

二年级上册易错题汇总(精选8篇)

二年级上册易错题汇总 第1篇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易错题汇总姓名:

1、黑板长是300()一棵大树高12()

2、一幢楼房高48()一支铅笔长18()

3、操场直跑道长100()

4、一根灯管长60()5、200厘米()2米 100厘米()10米 1厘米()1米 2米()150厘米 35厘米+6厘米()40厘米

6、灰鸽子有28只,黑鸽子比灰鸽子少12只,白鸽子比灰鸽子多26只,你能提出两个问题吗?

7、我们班有男生26个人,女生比男生少12只,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8、玩具汽车32元,文具盒16元,两样物品大约需要多少钱?

9、一个角有()顶点,()条边。

10、一个长方形中,有()个角,有()直角

11、一张长方形纸,减去一个直角,结果可能还有()个角。

12、长方体和正方体各个面上的角大小(),都是()角,一共有()个直角。13、2米()20厘米 10米()100厘米

14、一米里面有()个厘米。

15、连接两个点,能画()条线段。

17、停车场上有27辆货车,大客车比货车少8辆,小汽车比货车多六辆,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列式计算。

18、篮球55元,足球46元,排球38元,(1)篮球比足球贵多少元?

(2)足球比篮球便宜多少元?

(3)100元可以买哪两种球?

二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2 姓名:

19、学校合唱队原来有64人,有7人毕业了,新参加了15人,学校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

20、小方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去看电影,一张票5元,(1)买3张票多少元?买4张呢?

(2)、小方拿出30元,买五张够不够?

21、小朋友排队做操,从左往右数小红是第6个,从右往左数小红也是第6个,算一算,这一排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22、小朋友们做操排成一个方阵,小明恰好排在中间。无论从前往后梳,还是从后往前数,小明都是第四个,无论从左往右数,还是从右往左数,晓明也是第4个。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23、小轿车说:“我车上有43位乘客。”吉普车说:“我车上的人比小汽车多18。”大客车说:“小轿车比我车上的人数是少36。”

(1)、吉普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位乘客?

(2)、大客车上有多少位乘客?

24、一只小兔说:“我一天吃9个萝卜。”另五只小兔说:“我们每人一天吃的和你同样多,我们一共吃多少萝卜?”

25、一个文具盒8元,一支笔7元,一辆小汽车价钱和4个文具盒的价钱一样。

(1)、一辆车多少钱?

(2)小华的钱正好买5个文具盒,小华有多少钱?(3)、小华的钱最多可以买几只笔?

(4)、这些钱买一辆车,还剩多少钱?

二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3 姓名: 26、36位同学去旅游,一辆车准乘9人,4辆车能坐下吗?他们买了六箱牛奶,每箱6盒,每人能分一盒吗?

27、()里最大能填几?

38>5×()()×6>52 4×()<27 71>8×()()×9<37 7×()<65

28、吉普车准乘8人,小汽车准乘4人,我们一共有32人去春游。所有人正好坐下,没有空位,怎样租车最合理?你有几种租车方案?

29、妈妈买一盏52元的台灯。

(1)如果妈妈付的全是10元,她最少要付()张10元。

(2)如果妈妈带的钱正好够买这盏台灯,她最多带了()张10元。

30、李老师买一只48元的足球。

(1)如果李老师付的都是10元,他最少要付()张10元。

(2)如果李老师带的钱正好够买这只足球,他最多带了()张10元。

31、奶奶今年63岁,小芳今年7岁。奶奶比小芳大多少岁?

32、二年级有3个班。2班比1班多5人,3班比1班多3人。3班人数最少。

33、大青拍了135下皮球,小青拍的比大青少一些,小红拍的比大青多一些。

1)小青最多拍多少下?

2)小红最少拍多少下?

34、做一道加法算式,小明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6看作9,把十位上的1看作7,得到604,正确得数是()。

35、有三根绳共长60米,其中一根比最短的一根长5米,比最长的一根短5米,最长的一根长多少米?最短的一根长多少米?

二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4 姓名:

36、每根甩绳长5米,将42米的绳子剪成8根甩绳,够不够?

37、全班有60人,男生比女生多2人,你知道有多少男生,有多少女生吗?

38、为了吸引顾客,超市准备用“2盒牛奶,3盒酸奶”组合,制成礼盒再销售,最多可以制成多少礼盒?

商品名称 数量 牛奶 18盒 酸奶 24盒 39、18片钙片装一瓶,小辉每天坚持吃,早晚两次,每次三片。一瓶药够吃几天?

40、一辆小轿车上有4个轮子和一个备用轮,现在有38个轮子,能装几辆这样的车?还剩几个轮子?

41、每3只皮球装1盒,17只皮球至少需要几个盒子才能装下?

42、小军拍球拍了31下,小军拍的比小丽拍的少24下。;两人一共拍了多少下?

43、一捆电线上午用去68米,下午用去76米,还剩210米没有用。这捆电线比原来短多少米?

44、把4根长都是25厘米的铁条焊接为一根,焊接头用去了5厘米。焊接后铁条长多少厘米?

45、一本书278页,小明第一天看了55页,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了18页。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5 姓名:

46、植树小组昨天栽了105棵树,今天比昨天少栽了28棵树,两天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47、养鱼场上午捕鱼504条,下午比上午少捕鱼196条。这个养鱼场一天一共捕鱼多少条?

48、一批煤,第一次已经运走了28吨,第二次运走36吨,剩下17吨。运走煤多少吨?

49、朱叔叔合每分钟走60米,他从家出发已经走了5分钟,离单位还有50米,朱叔叔从家到单位有多少米?

50、一张课桌62元,比一把椅子多34元。一套课桌椅多少元?

51、小明买2卷胶卷,每卷36张18元,小红买了3卷胶卷,每卷24张13元。谁买的胶卷合算,为什么?

52、每班分成6组,每组植树8棵,三年级去了2个班的同学植树,一共植树多少棵?

53、一桶油,已经用了28升,剩下的比原来多16升。原来有油多少升?

54、一根木头要锯成5段,锯一次5分钟,一共需要多少时间?

55、小明家住在7楼,走一层需要20个阶梯,从4楼到7楼需要走多少个阶梯?

56、果园里种有桃树和梨树,桃树种了两行,一行5棵,一行8棵,梨树种了5行,每行8棵。

(1)桃树有多少棵?(2)梨树有多少棵?

57、青山村有63户人家,共158人,新林村再减少63人就和青山村人数同样多,新林村有多少人?

59、小红有一些书,总数不到40本,把这些书摆成5堆多3本。小红最多有多少本书?最少有多少本书?

二年级上册易错题汇总 第2篇

一、填空

1.七米=()厘米

2.一个正方形有几个直角,一个正方体有()个直角。3.1米-37厘米=()厘米

4.根据口诀“二四得八”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

()×()=()5.三层高楼高9();课桌面宽30();小红身高1()45();6.画图表示2×5(); 7.▲+▲=8,▲ + □ =12,□ =();

一 8.21+38的和大约是()

A、40

B、50

c、60

9、两位数减两位数,差()

A、一定是一位数,B、一定是两位数,c、可能是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10、两个加数都是5,和是();

11、□ 4 □ 6 □ 9 6 □ 5 □-5 □□ 6-□8 6 8 8 5 2 8 1 6

12、直角三角形有()条线段,()个角,()个直角;

13、画一条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14、()个正方形可以组成一个大的正方形,()个正方体可以组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14.两个加数都是5,和是();

15.画两个不同的角,其中一个是直角,二、应用题

1.淘淘今年8岁,爸爸的年龄是他的4倍,爸爸今年多少岁了?10年后淘淘和爸爸的年龄差多少岁?

2.小强的钱正好能买4个文具盒,(每个9元)和1个笔记本(每个4元),你知道小强带了多少钱吗?

3.面包车载客是小轿车的3倍,小轿车能载客4人,大客车载客人数是面包车的2倍,(1)34人最少需要几辆面包车?

(2)34人能全部上一辆大客车吗?

二年级上册易错题汇总 第3篇

一、利用学生内心的潜能,展开学习

五年级学生已经逐步有了完整做一件事的能力,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可以针对性地设计一些吸引学生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更加科学有效地学习。

(一)开发学生内心写的能力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字组织能力,我们将这份语文的能力用来学习数学,开展数学笔记与数学周记的尝试。

1.拥有数学笔记

知识的最佳记忆,是在不断重复的巩固复习中进行的。于是我们要求学生每人一本数学笔记本,要便于保存那种,用来记录课堂中的数学知识,也可以记录课外学习中遇到的错题,经典例题,并对题目进行归类,便于复习巩固。

2.学写数学周记

针对一些学生是受记忆因素的影响,记忆不完全从而造成错误。布置每周写一篇“数学周记”,要求学生在周记中记录一周以来学会的数学知识,也可以在数学周记中提出,哪些地方还不是很明白,需要进一步理解。学生在数学周记中回顾一周知识的同时,也为记忆的保持做了重要的一步。

通过每周一次的数学周记,提高了教师对学生在知识点掌握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思维的预见能力,有效改进教学设计,作业设计及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效能。

(二)引发学生内心鉴赏的能力

学生总是心比较大,眼高手低,想得到的事情不一定做得到,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平台,给大家一个学习交流的机会。

我们会定期开展数学笔记漂流活动,让学生互相鉴赏各自的数学笔记。在别人的数学笔记中,能看到自己平时所忽略的数学问题,在丰富补充数学笔记内容的同时,学生也对易错题进行了查漏补缺。

二、利用学生间的竞争意识,提高效率

(一)借助表扬栏进行

1.开设表扬栏及时反馈

班级中设立的“表扬栏”,可以针对每天课堂表现、以及数学作业的反馈,对有进步的学生予以及时的肯定。

五年级的学生,心理开始出现叛逆现象。有的学生开始厌倦并排斥难题、错题,不愿意花太多的时间去订正,去反思错题。“表扬栏”的出现使此情况有了很大的转变。

2.利用表扬栏促进竞争

以“表扬信”的方式,在班级“表扬栏”中予以公布,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一种竞争氛围。有竞争,就有学习的动力。部分学生因为学习厌倦,形成的审题不仔细这一问题也能得到相应解决。

(二)借助数学大战进行

从五年级开始,学生的独立能力开始有明显的增强,能自发地组织各种有利的团体活动。定期在班中举行“班级数学大战”,成立战斗双方。“武器”就是平时在数学笔记本中记录的“错题”,“好题”。由一方出题,另一方答题,学生在有趣、具有挑战性的竞赛中,学习巩固一周积累下来的易错题、经典例题。

通过“班级数学大战”,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错题,并养成了及时记录错题、分析错题、订正错题的学习习惯。学生在做完题后,学会了自主检查:如检查单位是否统一、小数点是否点错、数字是否抄错、方法是否正确、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等。

三、利用师生的共同力量,携手并进

(一)利用小老师的榜样力量

新学期,班级来了一位插班生。由于父母一直在外打工,忙于工作,很少关心孩子的学习,久而久之,该生的学科知识就落下了一大截。

于是,我们就给他安排了一个小老师。在小老师的帮助和影响下,这位插班生不仅很快地融入了班级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态度也逐渐地在改变,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了。

(二)利用多样化的赞美语言

五年级学生已经不轻信吹捧的话。对于:“你是一个好孩子,应该……”这样的话,他会马上反驳:“我不是好孩子,所以……”,并且会马上避开。所以,老套单一的哄骗方法用在五年级学生身上已经开始无效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采用更加形式多样化的赞美方式。

在合适的时候送一本小本子给作业认真的学生,在作业本中留下鼓励性的印章评语,以各种奖励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及时的肯定与赞美,增加学生的内动力。

正如考特所说,数学是人类智慧皇冠上最灿烂的明珠。为了让每个学生皇冠上的明珠都灿烂夺目,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也好,和学生相处过程中也好,要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平时数学教学实践中,正确对待错误,认真分析错误,在错误中吸取教训,对错解题进行反复分析巩固,逐渐提高学生的自我纠错能力。

摘要:新课改以来,数学老师都有一种困惑:总有那么一些题目,很容易让学生中招,看似简单,全军覆没。五年级学生竞争意识增强,开始敬佩优秀同学,能自己组织团队活动,不再轻信吹捧的话。尝试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学生人手一本数学笔记本,每周写一篇数学周记,归纳总结错题和一周知识;利用学生竞争意识,在班级中设立表扬栏,及时反馈信息,开展“数学大战”,在活动中复习巩固;利用小老师的榜样力量,采用多样化的赞美语言,激励学生。

关键词:竞争,表扬,易错题,记忆

参考文献

八年级(下)易错题 第4篇

1.已知实数a满足,则的值为().

2.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且则△ABC是().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锐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

3.已知一次函数y=kx+2k-4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

A.O4.在化简时,小明和小亮两位同学的解题过程如下:

小明:

小亮:

对于他们的解法,你的看法是().

A.小明正确,小亮不正确

B.小亮正确,小明不正确

C.两人的解法都不正确

D.两人的解法都正确

5.小颖通过计算下面的四组数据的方差,发现其中有三组数据的方差相等,你认为方差不相等的那一组数据是().

A. 102,103,105,107,108 B.2,3,5,7,8

C. 4,9,25,49,64

D.22,23,25,27,28

6.如图1,四边形ABCD中,AD//BC,∠B=90。,E为AB上的一点.分别以ED,EC为折痕将两个角(∠A,∠B)向内折起,点A,B恰好落在CD边的点,处.若AD=3,BC=5,则EF等于().

7.如图2,已知网柱的底面的周长为4 dm,圆柱的高为2dm.在圆柱的侧面上,过相对的点A和点C嵌有一圈金属丝,则这圈金属丝的周长的最小值为().

8.如图3,在Rt△ABC中,∠B=900,AB=3,BC=4,点D在BC上.以AC为对角线的所有平行四边形ADCE巾,DE的最小值是().

A.5

B.4

C.3

D.2

9.如图4,正方形ABCD中,AB=6,点E在边CD上,且CD=3DE.将△ADE沿AE对折至△AFE.延长EF交边BC于点G,连接AG,CF现有下列结论:①②BC=CG;③AG//CF;④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5个

B.2个

C.3个

D.4个

10.某药品研究所开发了一种抗菌新药,经过多年的动物实验之后,首次用于临床人体试验.已知成人服药后,血液中药物的浓度与服药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5所示,那么当1≤x≤6时.y的取值范围是().

二 细心填一填

11.已知x,y为实数,且x+y=______.

12.已知一组数据3,4,6,8,m的中位数是m,且m满足不等式组的整数,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______.

1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的长为3,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4和则它的面积为______.

14.已知直线与x轴,y轴的交点分别为A ,B,且△AOB(O为坐标原点)的面积为,则直线l的解析式为______.

15.如图6,四边形ABCD,BEFD,DECH都足平行四边形,其中C,F两点分别在EF.GH上,若四边形ABCD,BEFD,DEGH的面积分别为a,b,c,则a,b,c的大小关系是____(用“>”、“<”或“=”连接).

16.如图7,矩形ABCD中,AB=8.点E是AD上的一点,AE=4. BE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H,交BC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EF交CD于点G.若G是CD的中点,则BC的长是______.

17.已知过点(-1,7)的一条直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A ,B两点,且与直线平行.那么在线段AB上,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的坐标是

.

18.如图8,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的长为已知直线m满足:(l)点D到直线m的距离为;(2)A,C两点到直线m的距离相等,则符合题意的直线m有______条.

19.在如图9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是直线y=x上的一个动点.A(1,0),B(2.0)是x轴上的两点,则PA+PB的最小值为______.

20.如图10,在一张长为8cm.宽为6cm的矩形纸片上,现要剪下一个腰长为5cm的等腰三角形(要求:等腰三角形的一個顶点与矩形的一个顶点重合,其余的两个顶点在矩形的边上).则剪下的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

三 用心解一解

21.已知a,x,y是两两不同的实数,且

22.如图1 1.直线y=x+3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直线l经过原点,且与线段AB交于点C,并把△AOB分成面积比为2:1的两部分.求直线l的解析式.

23.在△ABC中,AB=AC,点D在边BC所在的直线上.过点D作DF//AC交直线AB于点F,作DE∥AB交直线AC于点E.

(1)当点D在边BC上时,如图12,求证:DE+DF=AC.

(2)当点D在边B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13;当点D在边BC的反向延长线上时,如图14.请直接写出图13和图14中DE,DF,AC之间的数量关系.

(3)若AC=9,DE=6,则DF=______.

参考答案及点拨

1.B

点拨:由二次根式的定义有a-2015≥0,故a≥2015.所以|2014-a|=a-2014.

原已知式可化为故

2.C

点拨:b为斜边长.

3.A

4.D

5.C

点拨:掌握方差的变化规律,是快速解题的关键,

6.B

点拨:由折叠知AE=EF=BE,AD=FD=3,BC=FC=5.故CD=FD+FC=8.

7.A

点拨:注意不要漏掉“2倍”.

8.C

点拨: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可知DE一定经过AC的中点O.

所以当DE⊥BC时,OD最小DE最小(如图15).此时易证四边形ABDE为矩形,故DE=AB=3.

9.D

点拨:由折叠知AD=AF=AB.又AG=AG,故①正确.

在Rt△EGC中,有,解得x=3.所以BG=3,从而CG=3.②正确.

由CG=BG=FG,知△FGC为等腰三角形,∠GFC= ∠GCF又∠AGB=∠ACF, ∠ACB+∠AGF=180°∠FGC=∠GFC+∠GCF,故2∠AGB=2∠CCF

故有∠AGB=∠GCF,AG//CF故③正确. 故④正确.

10.B

11.2015或1985

点拨:由题设可推出

12.5

点拨:解不等式组得3≤m<5,故m=3或m=4.(1)当m=3时,数据3,4,6,8,m的中位数是4,不合题意,舍去;(2)当m=4时,数据3,4,6,8,m的中位数是4,符合题意.

点拨:有直角三角形.

17.(1,4),(3,1)

点拨:由题意,易求得直线AB的解析式为分别代人.

18.2

点拨:如图17(需要说明的是,过对角线交点O的直线都满足(2),但不满足(1)).

点拨:如图18,作点4关于直线y=x的对称点A,连接A'B交直线y=X于点P,则此时PA+PB最小.由题意可得到OA'=1,OB=2,PA'=PA.故PA+PB=PA'+PB=A'B=

20.点拨:设矩形ABCD中.AD=6cm,AB=8cm.△AEF为剪下的一个符合条件的腰长为5cm、的等腰三角形.则由每两条边的长都为5cm,可知有如图19到图21的三种情形.

点拨:利用“夹逼法”(若x≥m且x≤m,则x=m)是求解此类问题的关键.

22因点C在直线y=x+3上,故可设C(x,x+3).

∵ OA =OB,△BOC,△AOC的面积比为2:1.

由图中信息知x<0,x+3>0.故(-x):(x+3)=2:1或(x+3):(-x)=2:1,解得x=-2或x=-l.所以點C的坐标为(-2,1)或(-1,2).从而

23.(1)四边形AFDE是平行四边形,△BDF和△DCE都是等腰三角形,易证.

(2)图13中,AC+DE=DF;图14中,AC+DF=DE.

(3)AC=9,DE=6,故DE所以,符合条件的图形仅是图12和图13.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锦 第5篇

01我会填。

1、下图中一共有()条线段。

2、下图中有()个角,有()个直角。

3、把一根绳子对折后,从中间剪开,这时绳子被剪成了()段。

4、把一根绳子对折2次后,从中间剪开,这时绳子被剪成了()段。

5、一小时=()分

6、钟面上有()个大格,有()个小格。

7、分针从12走到3,走了()分钟。时针从12走到3走了()时。

8、分针从4走到8走了()分钟,时针从4走到8走了()时。

9、三角板上有()个角,有()个直角。

10、9×8-8=()×8

7+7+7-7=()×()

11、2×5表示()个()或()个()。

12、3和5相乘写成算式是()。

13、3和5相加写成算式是()

14、3个5相加写成加法算式是(),写成乘法算式是()

15、2×5=(),()和()是乘数,()是积,读作()用口诀()计算。

16、(1)数一数,上图中有()条线段,()个角,()个直角。

(2)在上图中画一条线段,使它增加3个直角。

02我会判。

1、1时=100分()

2、口诀“四六二十四”表示4个6相乘。()

3、口诀“六七四十二”表示6个7相加。()

4、角的两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5、半小时=30分()

6、口诀“五九四十五”改成加法算式是5+9=14。()

7、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它们的和。()

8、7个7相加得14.()

9、一个数乘6的积在10——20之间,积一定是12.()

10、在乘法计算里,积一定比其中任何一个乘数都大。()

11、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12、1米长的铁丝比100厘米长的绳子短。()

13、所有的直角都是相等的。()

14、直角比任何锐角都大。()

15、积是81的算式只有9×9.()

16、一个角只有一个顶点。()

03我会列式,我会算。

1、比25多8的数是多少?

2、比25少8的数是多少?

3、3个7相加,和是多少?

4、3和7相加,和是多少?

5、3和7相乘,积是多少?

6、6个5相加,和是多少?

7、6和5相乘,积是多少?

8、3个8减去2个6,差是多少?

9、比65大19的数是多少?

10、比65小19的数是多少?

04我会解决问题。

1、把8棵树栽成一排,每两棵树之间相隔3米,第一棵树到最后一棵树相距多少米?

2、将8盆花围着花台摆一圈,每两盆花之间相距3米,这个花台一圈有多少米?

3、将一根绳子剪四次,每段长5米,原来这根绳子有多少米?

4、小明和爸爸、妈妈每个栽了6棵树,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5、小明和爸爸、妈妈三人栽树,爸爸栽了6棵,妈妈栽了7棵,小明栽了4棵,一共栽了多少棵?

6、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每锯一次要3分,一共需要多少分?

7、王老师带领4名学生搬花,王老师一次搬4盆,每个学生一次搬两盆,师生一次一共可以搬多少盆?

8、兔妈妈和3个兔宝宝去采蘑菇,兔妈妈采了7个蘑菇,每个兔宝宝采了3个蘑菇,一共采了多少个蘑菇?

9、一根绳子对折后再对折,量得长是8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

10、会议室有30把单人椅,8把双人椅,一共能坐多少人?

11、一本故事书80页,小红已经看了50页,剩下每天看9页,4天能看完吗?

12、丽丽一天采四朵花,一星期可以采多少朵花?

13、乐乐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7页,第8天从多少页看起?

易错题复习(1)参考答案

01我会填。

1、下图中一共有(10)条线段。

2、下图中有(12)个角,有(2)个直角。

3、把一根绳子对折后,从中间剪开,这时绳子被剪成了(3)段。

4、把一根绳子对折2次后,从中间剪开,这时绳子被剪成了(5)段。

5、一小时=(60)分

6、钟面上有(12)个大格,有(60)个小格。

7、分针从12走到3,走了(15)分钟。时针从12走到3走了(3)时。

8、分针从4走到8走了(20)分钟,时针从4走到8走了(4)时。

9、三角板上有(3)个角,有(1)个直角。

10、9×8-8=(8)×8

7+7+7-7=(7)×(2)

11、2×5表示(5)个(2)或(2)个(5)。

12、3和5相乘写成算式是(3×5)。

13、3和5相加写成算式是(3+5)

14、3个5相加写成加法算式是(5+5+5),写成乘法算式是(5×3)

15、2×5=(10),(2)和(5)是乘数,(10)是积,读作(2乘5等于10)用口诀(二五一十)计算。

16、(1)数一数,上图中有(4)条线段,(4)个角,(2)个直角。

(2)在上图中画一条线段,使它增加3个直角。

02我会判。

1、1时=100分(×)

【1时=60分】

2、口诀“四六二十四”表示4个6相乘。(×)

【表示4和6相乘】

3、口诀“六七四十二”表示6个7相加。(√)

4、角的两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长短无关,与两边的张口大小有关。】

5、半小时=30分(√)

6、口诀“五九四十五”改成加法算式是5+9=14。(×)

【改成加法算式应该是:9+9+9+9+9=45】

7、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它们的和。(×)

【不一定。如:1×2=2,1+2=3,积比和小了。】

8、7个7相加得14.(×)

【7个7相加就是7×7=49】

9、一个数乘6的积在10——20之间,积一定是12.(×)

【不一定。如:3×6=18】

10、在乘法计算里,积一定比其中任何一个乘数都大。(×)

【错。如:1×2=2

1×0=0,积等于其中一个乘数。】

11、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对。线段两端都有点,可以量出长度。】

12、1米长的铁丝比100厘米长的绳子短。(×)

【错。1米=100厘米,是同样长。】

13、所有的直角都是相等的。(√)

【对。所有的直角都是90度,角度大小一样。】

14、直角比任何锐角都大。(√)

15、积是81的算式只有9×9.(×)

【错。比如还有:3×3×3×3=81。】

16、一个角只有一个顶点。(√)

03我会列式,我会算。

1、比25多8的数是多少?

25+8=332、比25少8的数是多少?

25-8=173、3个7相加,和是多少?

7+7+7=214、3和7相加,和是多少?

3+7=105、3和7相乘,积是多少?

3×7=216、6个5相加,和是多少?

5+5+5+5+5+5=307、6和5相乘,积是多少?

6×5=308、3个8减去2个6,差是多少?

3×8-2×6=129、比65大19的数是多少?

65+19=8410、比65小19的数是多少?

65-19=46

04我会解决问题。

1、把8棵树栽成一排,每两棵树之间相隔3米,第一棵树到最后一棵树相距多少米?

(8-1)×3=21(米)

【8棵树栽成一排,一共有(8-1)个间隔。间隔数×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第一棵到最后一棵树的距离】

2、将8盆花围着花台摆一圈,每两盆花之间相距3米,这个花台一圈有多少米?

8×3=24(米)

【围成圈的,直接用花的盆数×每两盆花之间的距离】

3、将一根绳子剪四次,每段长5米,原来这根绳子有多少米?

(4+1)×5=25(米)

【剪4次就会得到(4+1)段绳子。】

4、小明和爸爸、妈妈每个栽了6棵树,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6×3=18(棵)

5、小明和爸爸、妈妈三人栽树,爸爸栽了6棵,妈妈栽了7棵,小明栽了4棵,一共栽了多少棵?

6+7+4=17(棵)

6、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每锯一次要3分,一共需要多少分?

(5-1)×3=12(分)

【一根木头锯成5段,要锯(5-1)次。】

7、王老师带领4名学生搬花,王老师一次搬4盆,每个学生一次搬两盆,师生一次一共可以搬多少盆?

4+4×2=12(盆)

8、兔妈妈和3个兔宝宝去采蘑菇,兔妈妈采了7个蘑菇,每个兔宝宝采了3个蘑菇,一共采了多少个蘑菇?

7+3×3=16(个)

9、一根绳子对折后再对折,量得长是8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

8×4=32(米)

10、会议室有30把单人椅,8把双人椅,一共能坐多少人?

30+8×2=46(人)

11、一本故事书80页,小红已经看了50页,剩下每天看9页,4天能看完吗?

【计算后面4天看的加上已经看的50页,如果大于80页就能看完,如果小于80页就不能看完。】

9×4+50=86(页)

答:86>80,能看完。

12、丽丽一天采四朵花,一星期可以采多少朵花?

4×7=28(朵)

【一星期是7天】

13、乐乐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7页,第8天从多少页看起?

【第8天从多少页看起?说明前面已经看了7天。】

7×7+1=50

二年级上册易错题汇总 第6篇

周洁

◆典型错题一 题目:

下面的两个角,哪个角大?哪个角小?用三角板上的角比比看。∠

(1)(2)学生错解: 答:(2)号角大。◆原因分析

1.学生一开始凭感觉,直观理解,认为图形大,角就大。2.学生操作能力不强,虽然在题目中写着用三角板上的角比比看,但学生不知用哪个角去做比较,而且用三角板重合时也有可能出现差错

3.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的知识,教师也没有强调,所以导致学生对这一知识的欠缺。◆教学建议

1.一开始,教师应该让学生读题目,找出关键句。题中要求用三角板比一比,那就要求每个学生拿出三角板找出和图中相同的角。2.然后,用三角板中角与图中顶点与顶点重合,相同边再重合,在操作中让学生自己发现两个角是一样大。

3.最后再一起讨论角的大小与画出的边的长短无关。4.教师可以把两个角做成投影片,把它们重叠上来验证。◆典型错题二

题目: ○○ ○○ ○○()个()学生错解:(2)个(3)◆原因分析:

1.学生对于每份是几(相同加数),有几份(有几个这样的加数连加),不能很好的掌握。总是看到数量后就随意说是几个几,像每组熊猫是2只,有3组,看到数量2和3就随口说是2个3或者3个2,而没有从根本意义上去理解。

2.教师对学生的基础估计过高,认为像这样的形象图片学生应该很容易理解,因此在教学时没有更多的让学生说图意,而是直接让孩子写连加算式,然后写出乘法。◆教学建议:

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在相同加数的个数比较多的时候,乘法算式比连加算式简便。1.联系有趣的情境和活动,列出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

在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中提出兔一共有多少只问题。图画里的兔每2只在一起,有3个2只,列出2+2+2=6(只)这样的算式是很自然的。生动的情境里隐含了“几个几”的数量关系,有利于学生列出算式,理解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具体含义。

2.描述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特点,建立几个几相加的概念。相同加数连加是一类数学现象,求几个几的和是它们共同的本质属性。认识相同加数连加,要理解这样的特点并进行解释。在学生列出连加算式以后,通过实物图让学生说出是几个几相加,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算式的特点。◆典型错题三 题目:

2个乘都是5,积是多少? 学生错解: 2×5=10 ◆原因分析

1.学生没有读清楚题目,把2个乘数理解为一个乘数是2。2.有部分学生没有养成思考的习惯,看到题目中有两个数字拿来就做,没有很好地审题,和以前学的知识混淆。◆教学建议

1.让学生反复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

2.比较这道题目和以前做的题目有什么不同,不同在什么地方? 3.独立完成。

4.完成以后和其他同学交流,总结做题的方法。做错的学生找一找自己错误的原因。◆典型错题四

题目:2011年的2月刚好是4个星期,那么这个2月份一共有多少天? 学生错解:4×2=8(天)◆原因分析:

1.学生看见题目中的数字信息太多,不会去筛选信息,随便选择几个数字进行列式。

2.有一部分孩子在筛选数字信息,他会觉得数字“2月份”中的“2”和“4个星期”中的“4”可以用来列式。但学生已经进行了第一层思维的碰撞,再深一次的思考“一个星期有7天”就产生了“疲劳”,所以许多学生列式:2×4。

3.有一部分孩子把“2月份”理解为“有2个月”,在头脑中产生了一个想当然的数学问题:2个月有几个星期?所以就列式为:2×4。◆教学建议:

首先要让孩子筛选数学信息,筛选的过程可以巩固数学知识,还可以发展孩子的智力。在教学时可以分三个问题提出:哪些数字信息是没有作用的?

2、有哪些看不明白的地方?(“2月份”和“2月刚好有4个星期”)

3、问题体真正要求的是什么? ◆典型错题五 题目:

画一画,第一行○的个数是第二行的2倍。第一行:○○○○

第二行:-------------------------学生错解: ○○○○○○○○ ◆原因分析 1.学生审题不仔细,误理解为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所以才会出现上述错误。

2.学生对于倍的理解还没有到位,只知道4的2倍是8,而不知道4是谁的2倍。

3.在答题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根本就没有读题,而是直接答题。因为在平时的作业中经常出现这类题,不同的是所求行是已知行的2倍,这说明学生定向思维非常严重,同时也说明学生出现思维惰性,也就是练习后产生了负面影响。◆教学建议

首先,复习倍的相关知识。如:8是2的()倍;2的5倍是();9是()的3倍等等。

其次,让学生仔细阅读这道题,回答谁是谁的几倍?求4的2倍是多少呢?还是求4是谁的2倍呢?

第三,仔细看自己错误的答案,如果是画8个○,那题目又该如何? 第四,回顾自己当时做题时怎么想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误,那么在以后的做题中你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典型错题六 题目:

窗台上有两盆菊花,一盆开了3朵,另一盆开了5朵,一共开了几朵? 学生错解: 3×5=15(朵)◆原因分析 1.学生没有理解题目意思,而且出现思维惰性,以为这一单位我们学习的是乘法的初步认识,认为所有的题目都是用乘法来计算。2.学生对于乘法的意义还没有准确到位的理解,几个相同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来计算。如果算式列为3×5=15(朵),那么表示的意思是3个5相加或者是5个3相加。而题目意思是3与5一共是多少? 3.解决问题的解题策略差。解决问题比起其他题目,更讲究解题策略,而很多学生往往拿到解决问题就胡乱的进行加、减、乘、除,于是自然而然就出现上述的错误了。◆教学建议

首先,复习乘法的意思,并利用乘法的意义做了一些简单的应用题。如:3个5相加,和是多少?5个3相加,和是多少?阳台上一共有5盆花,每盆开了3朵花,一共开了几朵花?

其次,让学生反复阅读这道题目,理解题目意思,这道题是否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相加?还是表示简单的两个不同量的数求一共是多少? 第三,小结:不同量求一共用加法来结算;求几个相同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来计算。

二年级上册多音字.易错字音汇总 第7篇

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脑袋(nǎo

lǎo)

捕食(pǔ

bǔ)

欢迎(yíng

yín)

乌龟(gūi

guī)

奔跑(bēn

bèn)

淹没(méi

mò)

冲毁(huǐ

hǔi)

纷纷(fēng

fēn)

登山(dēn

dēng)

帐篷(peng

pén)

指南针(zhēn

zhēng)

鞋子(xié

xéi)

桦树(huá

huà)

枫树(fēn

fēng)

银杏(yín

yíng)

孔雀(qüè

què)

锦鸡(jǐng

jǐn)

雄鹰(yīng

yīn)

百灵(lín

líng)

朋友(yǒu

you)

蝴蝶(dié

déi)

农田(nóng

lóng)

稻上场(chǎng

cháng)

一根(gēn

gēng)

议论(lùn

lòng)

重量(liàng

liáng)

肯定(kěng

kěn)

冷清(lěng

lěn)

结束(jié

jiē)

紧张(jǐng

jǐn)

钢琴(qín

qíng)

瀑布(pù

bù)

听闻(wén

wéng)

形状(xíng

xín)

滚铁环(gǔn

gǒng)

景区(jǐn

jǐng)

秀丽(xiù

xìu)

茂盛(shèng

shèn)

仙境(jìn

jìng)

吸引(yǐn

yǐng)

水分(fèn

fèng)

钉住(dìng

dìn)

硬座(yìn

yìng)

限乘(chéng

chén)隐约(yǐn

yǐng)

弄错(nòng

lòng)

崖缝(fèng

fèn)

趁机(chèn

chèng)

晴朗(lǎng

láng)

灾难(nàn

nán)

仍然(rén

réng)

恢复(hūi

huī)

战争(zhēng

zhēn)

敬爱(jìn

jìng)

民族(míng

mín)

龙船(lóng

lún)

盛饭(chéng

shèng)游轮(lún

lóng)

教训(xùn

xǜn)

蜜蜂(fēng

fēn)

星辰(chén

chéng)

甚至(shèng

shèn)水淋淋(lín

líng)

雄鹰(yīn

yīng)

剩下(shèng

shèn)

整体(zhěn

zhěng)幸福(xìng

xìn)

使劲(jìn

jìng)

猩猩(xīng

xīn)

终于(zhōng

zōng)消灭(miè

mèi)

羚羊(lín

líng)

蚯蚓(yǐng

yǐn)

骏马(jǜn

jùn)

椰子(yiē

yē)

哥俩(liǎ

liǎng)

奶酪(lào

luò)

风筝(zheng

zhēng)

金光闪闪(jīn

jīng)

二、小小注音师,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头顶()

眼睛()

傍晚()

更加()

一群()

铜号()

带领()

毛巾()

深处()

丛林()

辛苦()

称重()

秤杆()

一幅()

评奖()

另外()

并非()

信封()

今天()

点灯()

沉船()

尽头()

高层()

升起()

名字()

胜利()

月份()

城市()

井沿()

一阵()

纷纷()

盯着()

邻居()

认识()

难道()

军人()

号令()

惊吓()

阴雨()

无论()

浑身()

年轻()

神气()

三、用“____”画出五个错误的注音并改在横线上

喜鹊(qiè)

哀号(hào)

狂吼(hǒu)

崖缝(féng)

扎风筝(zhā)

就是(jiòu)

将来(jiāng)

而且(qiě)

劝告(quàn)

盛开(chéng)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四、请给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填序号)

①xiāo

②què

③bǎi

④líng

⑤suān

⑥lì

⑦shēn

⑧sāng

⑨jiāng

⑩zhuāng

⑪zhuàng

⑫xiān

装()

灵()

疆()

深()

雀()

酸()

削()

桑()

粒()

壮()

柏()

三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整理 第8篇

填空题。

1、分针从数字1走到2,是(5)分,走一圈是(60)分。秒针从数字1走到2,是(5)秒,走一圈是(60)秒。

2、8:20小明正在看球赛,球赛已经开始了30分钟,球赛开始的时间是(7:50)。

3、4000米-2000米=(2)千米

13千米-6千米=(7000)米

2吨+3000千克=(5)吨

1千米+800米=(1800)米

【3000千克=3吨,所以2吨+3000千克=2吨+3吨=5吨;

1千米=1000米,所以1千米+800米=1000米+800米=1800米】

10毫米+20厘米=(21)厘米

1厘米-6毫米=(4)毫米

【10毫米=1厘米,10毫米+20厘米=1厘米+20厘米=21厘米;

1厘米=10毫米,所以1厘米-6毫米=10毫米-6毫米=4毫米】

8000米-2千米=(6)米

4、工程队挖一条水渠,第一周挖了753米,第二周挖的比第一周少25米,第二周挖了(728)米,两周一共挖了(1481)米。

【第二周挖的:753-25=728米,两周一共挖的:753+728=1481米】

5、小熊猫体重125千克,小老虎体重比小熊猫重55千克,小老虎体重(180)千克。【125+55=180千克】

6、声音每秒在空气中行332米,炮弹每秒比声音快667米,炮弹每秒飞行(999)米。【332+667=999米】

7、小敏身高110厘米,小红身高139厘米,小敏比小红矮(29)厘米。【139-110=29厘米】

8、(314)比603少289,870比582多(288)。【603-289=314,870-582=288】

9、超市早上8时开始营业,晚上9时停止营业。全天营业(13)小时。【早上8时到晚上8时是12小时,再加1小时就是13小时。】

10、一个四位数减去1后得到一个三位数,这个四位数是(1000)。【最小的四位数与最大的三位数相差1】

02判断题。

1、小刚的体重是35吨。(×)

【“吨”是个比较大的单位,单个人的体重一般不用“吨”做单位的。】

2、0和任何数相乘、相加、相减都得0。(×)

【0只有乘任何数时等于0,0加0时等于0,或者除以任何不等于0的数时才等于0。】

3、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相加的和。(×)

【比如:2×2=4,2+2=4】

4、1200千克-200千克=1000。(×)

【得数没有写单位,应该是1200千克-200千克=1000千克。】

5、钟面上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分针走一大格是一分钟,秒针走一大格是

一秒钟。(×)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钟面上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分针走一大格是五分钟,秒针走一大格是五秒钟。或

钟面上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钟,秒针走一小格是一秒钟。】

6、求279比260多多少?列式计算是279+260。(×)

【正确的算式是:279-260】

7、两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千克作单位。(×)

【“千克”是质量单位,不用当作长度单位来用。】

8、最大的三位数加上最大的一位数等于最大的四位数。(×)

【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大的一位数是9,999+9=1008。1008不是最大的四数,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大的几位数由几个9组成。】

9、一个数乘1一定比这个数乘0大。(×)

【如果这个数是0,那么得数都是0。】

10、比11千米少1米是10千米。(×)

【11千米=11000米,少1米就是:11000米-1米=10999米=10千米999米,比10千米长。】

03选择题。

1、小红的身高15(B)。

A、米

B、分米

C、厘米2、10张纸厚约(B)

A、1毫米

B、1厘米

C、1分米

【一张纸的厚度一般是1毫米,10张就是10毫米,10毫米=1厘米。】

3、2米和80厘米加起来是(B)

A、100厘米

B、280厘米

C、208厘米

【2米=200厘米,200厘米+80厘米=280厘米。】

4、文具商店有各种笔1000盒,第一天卖了252盒,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卖78盒,两天一共卖了(B)盒。

A、330

B、582

C、418

【第一天卖的+第二天卖的。算式:252+(252+78)=582盒】

5、小敏10:55分上第四节课,一节课要上40分钟,那么下课时间应该是(C)。

A、11:30

B、11:45

C、11:35

【10:55再过5分就是11:00,然后40-5=35,所以下课时间就是11:35】

6、比较下面的质量,最重的应该是(C)

A、3800千克

B、3吨9千克

C、3吨900千克

【化为相同单位再比较:3800千克,3吨9千克=3009千克,3吨900千克=3900千克,3900千克最重。】

7、一桶水重(A)

A、20千克

B、200千克

C、2000千克

8、分针走5小格,秒针走了(A)。

A、5圈

B、50圈

C、5小格

【分针走了1小格就是走了1分钟,秒针走1圈是1分钟,所以分针走了5小格就是走了5分钟,秒就走了5圈。】

9、一场电影从7:30开始到9:20分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C)。

A、2小时50分

B、2小时10分钟

C、1小时50分钟

10、(A)时,分针和时针重合。

A、12:00

B、6:00

C、3:00

04计算题。

1、竖式计算并验算。

308+596=

408-156=

500-453=

463+349=

940-962=

746+162=

2、脱式计算

176×6-195

9×9-67

395+72÷8

(352-289)÷7

225×5+103

593-(275+169)

3、列式计算

(1)244比700少多少?700-244=456

(2)比306多95的数是多少?306+95=401

(3)比520少145的数是多少?520-145=375

(4)160比240少多少?240-160=80

05应用题。

1、小红1分钟能录67个字,560字的文章8分钟能录完吗?

【先计算8分钟能录入多少个字。】

67×8=536(个)

答:因为8分钟只能录入536个字,所以560字的文章8分钟不能录完。

2、小红家、小丽家和学校在同一条路上,小红家到学校有782米,小丽家到学校有543米,小红家距小丽家有多少米?

782-543=239(米)

答:(略)

3、一辆小型汽车的载质量是800千克。现有南瓜464千克,萝卜386千克。估一估,能一次运完吗?

464≈460

386≈390

460+390=850(千克)

答:因为850千克>800千克,所以不能一次运完。

4、小明家到学校大约有389米,每天往返2次。小明每天上学一共要走,多少米?

【1次往返表示走了2次389米,2次往返相当于走了4次389米。】

389×2×2=1556(米)

5、400名学生乘7辆公交车去郊游。前6辆车各坐57名学生,剩下的学生坐第七辆车,第七辆车坐了多少人?

【要先算出前6辆车已经坐了多少人,然后再用总人数减去前6辆车坐的人数,得数就是第七辆车坐的人数了。】

400-57×6=58(人)

6、王伯伯家一共摘了450千克橘子,一个箱子最多装48千克橘子,9个箱子装得下这些橘子吗?

【计算出9个箱子能装多少千克橘子,再比较

。】

48×9=432(千克)

答:因为432千克<450千克,所以9个9个箱子装不下这些橘子。

7、一台复读机287元,一盏台灯175元。妈妈想给蕾蕾买一台复读机和一盏台灯,蕾蕾估算了一下,她告诉妈妈应该带450元。蕾蕾估算的结果合理吗?

287元≈290元

175元≈180元

290+180=470(元)

答:蕾蕾估算的结果不合理。

8、小贾今年五岁,妈妈35岁,妈妈的年龄是小贾的几倍?明年妈妈的年龄是小贾的几倍?

【到了明年妈妈和小贾都长了一岁。妈妈36岁,小贾6(多品小学教育

老师分享)岁。】

(1)35÷5=7

(2)36÷6=6

二年级上册易错题汇总

二年级上册易错题汇总(精选8篇)二年级上册易错题汇总 第1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易错题汇总姓名:1、黑板长是300()一棵大树高12(...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