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英语知识点人教版
二年级英语知识点人教版(精选9篇)
二年级英语知识点人教版 第1篇
词汇学习:
play玩 run跑 sleep睡 swim游泳
egg蛋 fish鱼 come来 with带着
复习巩固:
read读 write写 draw画 sing唱 dance跳舞
jump跳 follow跟随 turn旋转 like喜欢 eat吃
词汇拓展:
things事情 walk走 fly飞
举一反三:
1.Come and dance with me. 来和我跳舞。
2.Come and jump with me. 来和我跳。
3.Come and eat with me. 来和我吃。
4.Come and run with me. 来和我跑。
5.Come and draw a little tree with me. 来和我画一颗小树。
6.Come and read a little book with me. 来和我读一本小书。
7.Come and sing a little song with me. 来和我唱一首小歌。
8.I like to swim. 我喜欢游泳。
9.I like to sleep. 我喜欢睡觉。
二年级英语知识点人教版 第2篇
( ) 1.New York is ____ the east of America.
A.in B.on C.to
( ) 2.There are ____of things to see.
A.a lot B.lots C.lot
( ) 3.____ a big cake it is !
A.How B.What C.Where
( ) 4.Where is _____?
A.the Mexico B.Mexico C.the Canada
( ) 5.__ Beijing ___Lhsa, it’s such a big country.
A.To, to B.From , from C.From , to
( ) 6.He has got _____ apple.
A.such a big B.such an big C.such big an
二、英汉互译。
1.一张中国地图________________ 2.长城________________
3.五千三百千米________________ 4.in the east________________
5.ten million________________ 6.lots of = ________________
三、填入适当的单词补全句子。
1.New York is in the ________of America.
2.The America flag’s got________stars.
3.What________I ?
4.Tell me more ________China . Where is Qingdao?
5.________New York to Tennessee , it’s such a big country.
四、连线。
1.How long is it ? A.It’s in the east of America.
2.How big is Beijing ? B.Beijing’s got about fourteen million people.
3.Are you a teacher ? C.It’s in the northeast of China.
4.Where’s Harbin? D.Yes, I am .
5.Where’s New York ? E.It’s about two thousand kilometres.
五、选词填空。
things more map night white
1.What a big ________of America !
2.Tell me ________about the Great Wall .
3.There are lots of ________to see.
4.The American flag is red and blue and ________.
5.You can always see it , every day and ________.
lots in of million more
A: Where’s Beijing ?
B: It’s________the east of China.
A: Tell me________about Beijing.
B: Beijing has got about fourteen________people. It’s the capital________China. And there are________of beautiful things to see.
六、阅读理解,选择正确答案。
Lucy is my friend. She lives in a small house near a park in Canada. I am ten, Lucy is ten , too. Lucy tell me more about Canada. I know Canada is such a big country. So I want to learn English. And I tell Lucy more about China. Lucy likes China and she wants to learn Chinese . We usually write emails to each other on Saturdays and Sundays.
( ) 1.How old is Lucy ?
A.Ten B.Eleven C.Twelve
( ) 2.Does Lucy like China ?
A.Yes, she does . B.Yes, I do . C.No, she doesn’t.
( ) 3.What do they write on Saturdays and Sundays ?
A.Letters B.Emails C.Homework
( ) 4.Is Canada a big country ?
二年级英语知识点人教版 第3篇
(一) 教学内容分析
本册的“位置与方向”这部分内容, 要使学生掌握利用数学工具来确定图上的方位, 辨别生活中的方位的方法, 加强数学本体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二) 学生分析
1.知能水平:四年级学生已经掌握并能辨别八个方向, 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用量角器量角、画角, 用刻度尺测量、画线.
2.年龄心理特点: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思维具有一定的守恒性, 但思考问题一般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3.可能存在的学习困难:学生对根据角度和距离确定位置的生活经验不够丰富, 确定一个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任意方向, 有一定难度.
二、以培养学生智慧为本的教学目标确定
(一) 知识与技能
1.在具体情境中, 理解方向、距离两个条件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会以方向和距离结合的方式测量和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
2.能通过测量方向、距离来绘制出物体的具体位置.
(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方位问题, 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 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我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2.经历位置与方向的观察、测量、描述、画图等过程, 学会与人交流.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从实践中学习的方法, 感受确定物体.位置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积淀生活数学、大众数学的价值观念.
三、以支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本的教学活动设计
(一) 营造问题情境, 激发认知矛盾, 积淀数形结合思想
1.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会以方向和距离结合的方式测量和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解决这一重点首要方法是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知“确定物体相对于观测点的准确位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要素”, 因此我选择营造学生熟悉的去动物园游玩的情境来引出学习问题.
2.教学活动设计及整合点分析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模拟现实的情境生动还原:以“孔雀馆和雄狮山都在大象馆的东北部, 那么他们的位置一样吗?”这样一个认知冲突作为起点, 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要同时知道方向和距离才能确定物体的准确位置, 并在过程中帮助学生积淀数形结合与坐标的思想.
(二) 方法、工具支撑、构建探究环境、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1.教学方法
在创设了“情境”之后, 就进入了学习的“意义建构”阶段.具体来说就是要在确定参照物的基础上, 掌握确定主方向, 偏离的角度, 以及距离的方法.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测量、画图的探究环境, 在充分动手探索的基础上进行汇报交流, 进而归纳出描述方位的一般方法.
2.教学活动设计及整合点分析
这里我为学生准备了多媒体学件:动物园平面图、量角器、刻度尺, 构建出一个学生可以虚拟操作的探究环境, 让孩子们在讨论、量、测、画、交流的过程中, 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如何确定准确位置, 提升信息素养.
四、以用技术学习为本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构建
基于以上的分析, 我设计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活动, 利用一个网页把所有资源连接在一起, 设置了“热身赛、动物园、试身手、定向赛”等几个模块, 主要作用是构建问题、探究、训练环境;如果条件不允许, 这些素材也可以方便地转化为多媒体教室环境下的教学资源.
五、结语
人教版初中二年级物理实验刍议 第4篇
一、演示实验的重要性
在整个人教版的初中物理教材中,连接全书的是各式各样的物理演示实验,初中二年级学生学习物理时,先要接触的也就是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大多数只需要简单的材料,操作过程并不复杂,所展现的现象也较为明显。通过很可观的现象,继而教师再加以对物理原理进行解释和说明,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明白和掌握各中真谛。
(一)浮力的学习
教师只需要准备一杯水、一杯食盐和一个生鸡蛋。操作过程:第一步是将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杯中,得到的现象是鸡蛋沉入水中;第二步是将食盐逐渐加入到清水中,同时并不断搅拌,现象是鸡蛋可以悬浮在水中;第三步是继续在水中加入食盐,直至鸡蛋漂浮于水面上。此时,教师只需要运用简单易取的材料就可以向学生解释浮力的原理,加以简单的分析,学生就能通过演示实验理解理论知识。
(二)惯性的学习
教师准备一只熟鸡蛋和一只生鸡蛋,让学生从外表判断哪个鸡蛋是生的,哪个鸡蛋是熟的。在进行了一轮的判断后通过投票的方式来选取生熟鸡蛋。教师再公布结果后,演示判断方法:将两只鸡蛋以相同的速度在桌面旋转,熟鸡蛋的蛋黄和蛋清是固定的所以旋转平稳,而生鸡蛋内部结构不稳定,在惯性的作用下很快就会停止转动。
二、趣味实验的吸引力
在兴趣的鼓动下,学生会更加积极自主地去探究困扰自己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在解决问题后牢固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趣味实验的存在就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迅速地融入到物理学习的环境里去。趣味实验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降低了理论知识学习的难度,化抽象为形象,通俗易懂。
例如大气压强实验
1.留住水的窗纱。在一号小试管中注入清水,用窗纱盖住试管口并用细线沿试管口将窗纱扎牢,用手按住试管口后小心将试管倒置,平稳后放手。这时我们会发现尽管窗纱上有许多小孔,但水却不会流出。
2.喝不了的饮料。在一支干净的中试管中装入饮料,在试管口塞入有孔橡皮塞并确定无空隙,在橡皮塞中插入孔径大小相同的玻璃管。在课堂上可以邀请任意一位学生品尝饮料,有趣的是,当学生都认为可以轻易喝到饮料的时候却发现饮料怎么吸也吸不上来。此时,教师可以在学生一脸茫然的时候讲解大气压强的原理,成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完全拉到自己讲解理论知识的时候,学生急于想要知道为什么,就会聚精会神地去了解其中的奥妙所在。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三、自主实验的可行性
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良好时机。在人教版初中二年级的教材中,有较多的小实验是适合学生自己动手做的。在调动学生的双手,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学生会通过自己对实验操作的可行性,改良实验用品,用自己身边的物品去代替教材所需的实验用品,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替代材料,培养学生养成留意生活的好习惯,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充满学问与知识。学生做实验时会觉得一切材料都是自己通过努力得来的,所以会更加珍惜和享受实验的过程,自己动手操作之后加深印象,有益于物理理论知识的巩固,实验的效果也可以得到显著的提高。
(一)光学现象
神奇的分身术:材料只需一张扑克牌和一根针,实验过程是在纸牌上距离不到3mm的地方扎两个孔,然后将针放在纸牌后方约2.5cm的位置,遮住一只眼睛后用单眼观察,这时,看到的是两根针,而不是一根。假如,在两个孔的附近再扎第三个孔,看到的会是三根针,以此类推,扎的孔越多,看到的就会越多。教师可以在学生自行做完实验之后解释原理:光线是直线传播的,针上面的光线透过不同的孔在视网膜上形成了不同的物象。
(二)浮力产生的原因
三个相同的乒乓球,甲球不需要改装,在乙球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并密封,使得ρ﹦ρ水,丙球中注入的水使球灌满。后续步骤为将三个球同时放入水中。实验现象是:甲漂浮,乙悬浮,丙下沉。结论是:浮沉与F浮和G的大小有关,ρ与ρ水有关。
四、实验为实验考试打下基础
通过这几年全国各地的初中物理二年级试卷可得出实验题型的大致体系:1.分辨实验仪器的名称、使用方法及基本结构;例如在家庭电路中有一只表盘上标有3000R/kWh的电能表,手上有一块秒表。如何测量家中某一盏白炽灯的实际电功率;2.清楚实验原理、目的及器材的使用;3.通过实验目标设定实验方案、步骤和相关表格;4.绘制实验原理图;5.把握实验的操作过程;6.读出各器材的读数;7.总结实验报告;8.填写基本公式并进行计算,例如,所根据测量出的物理量,写出计算灯泡电功率的数学表达式;9.判断实验过程中各步骤或仪器使用的正确性并给予改正,例如,你能用几种方法判断一蓄电池能否供电?又怎样判别它的正、负极?试设计几个办法,并说明道理;10.分析实验的错误排除故障等。
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只是在理论上对学生加以强调实验的知识点,学生记住的只是在纸上的理论,有些器材的使用、仪器的读数、原理的由来都并不清楚,甚至不明白,只能通过机械性地将实验知识点记住,填鸭式地应付实验题型的解答,只知道答案是这个却不明白各中原因。
对于人教版初中二年级物理来说,它打破的正是这种尴尬的局面。通各种演示实验、趣味实验、自主实验等让学生对实验的认识不仅仅局限在纸张上,而是通过观看或实践实验的操作过程来获得与物理实验的相关知识点。对于实验器材方面,学生需要收集齐全的实验器材,而在收集过程中,学生会牢牢记住这些器材,而不是在书本上死记硬背。根据实验原理进行实验操作,想要实验成功,学生就必须遵循理论课本的操作过程,这些知识点会潜移默化到学生的脑海中,甚至不需要通过背诵记住这些知识点。从器材的准备到结果的得出,学生都亲自参与其中。这种实验教学方式的学习效果会远远高于理论式的教学效果。
五、总结
人教版初中二年级物理实验的宗旨在于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实现从学生的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转化理论为实际操作,化抽象为形象。学生在掌握实验原理的同时学会实验方法和体验了实验乐趣。注重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实验素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年级英语知识点人教版 第5篇
1. post office 邮局
2. police station 警察局
3. pay phone 付费电话
4. Bridge Street 桥街
5. Center Street 中心大街
6. Long Street 长街
7. near here 附近
8. across from 在对面
9. next to 挨着,靠近
10. betweenand 在和之间
11. in front of 在前面
12. excuse me 劳驾
13. far from 离远
14. go along 沿着走
15. turn right/left 向右/左转
16. on the(或one’s) right/left 在(某人的)右边/左边
17. in my neighborhood 在我的街区
18. look like 看起来像
19. in life 一生中
20. be free 免费的/有空的
◆用法集萃
1. Turn right / left at the +序数词+ crossing. 在第几个路口向右 / 左转。
2. spend + 时间 /金钱 + on sth. 花费时间/金钱在......
spend + 时间 / +金钱 (in) doing sth. 花费时间/金钱做某事
3. watch sb. doing 观看某人正在做某事
4. enjoy doing sth. 喜欢做某事
◆典句必背
1. Is there a hospital near here? 这附近有医院吗?
Yes, there is. It’s on Bridge Street. 是的,有。它在桥街上。
2. Oh where’s Center Street? 噢中心大街在哪里?
It’s not too far from here. 它离这儿不太远。
3. Go along Long Street and it’s on the right. 沿着长街走,它在右边。
4. Turn right at the first crossing. 在第一个十字路口向右转。
◆话题写作
主题:指路
二年级英语知识点人教版 第6篇
give a personal reaction 2.泼水节
the Water Festival 3.龙舟节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4.春节
the Spring Festival 5.灯笼节
the Lantern Festival 6.在泰国/香港/北京 in Thailand/Hong Kong/Beijing 7.多么美好的一天!
What a great day!8.一点
a little/ a bit/ a little bit 9.看望亲戚/朋友/同学visit relatives/friends/classmates 10.出去吃饭
eat out/ go out for dinner 11.在六月
in June 12.在(某人的)假期
on the /one’s vacation 13.一天吃五餐
eat five meals a day 14.看着很有意思
be fun to watch 15.增加(体重)/发胖/穿上
put on 16.在两周以后
in two weeks(将来时)
after two weeks(过去时)after +点(将来时或过去式)
17.听起来像…
sound like+n或句子 18.一年最热的月
the hottest month of the year 19.从…到…
from …to…
20.和…相似
be similar to/ be the same as 21.…的时间
the time of 22.在街道上
in /on the street 23.把某物扔给某人/某地
throw sth to sb / sp 24.把某物向某人扔去
throw sth at(带情感)25.彼此互相
each other 26.…..的时候
a time for doing 27.洗掉…
wash away 28.(有)好运
(have)good luck 29.满月
a full moon 30.品尝月饼
enjoy mooncakes.31.好几世纪
for centuries
32.呈/以……的形状
in the shape of 33.把…带给…
carry sth to sb 34.传统的民间故事
traditional folk stories 35.…的故事
the story of… 36.最令人感动的the most touching 37.射掉
shoot down
38.给某人某物
give sb.sth./give sth.to sb.39.(为做某事)感谢某人 thank sb.(for doing sth.)(通过做)感谢某人 thank sb.by doing sth.40.计划做…
plan to do sth 41.设法偷
try to steal 42.不在家
be not home 43.拒绝做…
refuse to do sth 44.飘向…
fly up to
45.对…喊出
call out one’s name to… 46.摆开/布置
lay out sth in /on /at 47.回来
come back/ be back/ get back 48.……的传统
the tradition of… 49.赏月
admire the moon 50.结果
as a result
51.一个……另一个……one …the other… 52.五月第二个星期
the second Sunday of May 53.六月第三个星期天 the third Sunday of June 54.母亲节/父亲节
Mother’s Day/Father’s Day 55.给…礼物
give gifts to sb
56.带…出去吃饭
take sb out for dinner/lunch 57.越来越受欢迎
more and more popular 58.展示/表达我们的爱
show our love 59.花很多的钱
spend a lot of money 60.帮助…做…
help(to)do sth/help with sth 61.打扮/装扮
dress up 62.装扮成卡通人物
dress up as a sb 63.不招待就使坏
trick and treat 64.看上去吓人/可怕
look scary 65.关上/打开/调高/调低
turn off/on/up/down 66.把……放在…..周围
put sth.around … 67.寻求……
ask for…
68.开某人玩笑
play a trick /a joke on ab.69.了解
learn about 70.在北美
in North America 71.给某人款待
give sb.a treat 72.考虑
think of 73.…的真正意义
the true meaning of… 74.……(….的)最好的例子
the best example(of)75.只想着自己
only think about oneself 76.对别人友好
treat others nicely 77.关心/关注
care about 78.挣(更多)钱
make(more)money 79.过去常常…
used to do sth.80.受到惩罚
be punished 81.处某人以…
punish sb.with/by… 82.因…而处罚某人
punish sb.for… 83.告诫…去做…
warn sb.to do 84.提醒…要注意…
warn sb.about sth.85.警告…不要做…
warn sb.not to do 86.最终成为
end up
87.期待…做…
expect sb.to do sth.88.带回到…
take back… 89.把…带回到…
take sb back to sp 90.使…想起…
remind sb of sth/ sb 91.提醒某人做…
remind sb to do sth 92.醒来
wake up 93.查明/弄清情况
find out 94.决定做…
decide to do sth 95.改变…的生活
change one’s life 96.承诺做…
promise to do sth 97.真需要
in need
98.…对待…
treat sb with +adj 99.…的开端
the beginning of 100.的重要性
the importance of doing sth.101.产生新生命
give birth to life 102.…的象征
a symbol of
103.不但…而且
not only … but(also)104.结果
as a result 105.圣诞节前夕
Christmas Eve
二、重点句型
1.I think that they’ re fun to watch.我认为它们看着很有意思。
2.What do you like about...?What do you like best about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关于端午节,你最喜欢什么? 3.What a great day!多么美好的一天!.1 wonder if...I wonder if it’ s similar to the Water Festival of the Dai people in Yunnan Province.我想知道它是否与云南傣族的泼水节相似。
5.How+adj./adv.+ 主 + 谓!
How fantastic the dragon boat teams were!龙舟队多棒啊!
6.What do/does+sb.+ think of sth.?
What does Wu Yu think of this festival? 吴宇觉得这个节日怎么样? 8.It’s my favorite festival because...它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因为……
三、交际用语
1.—What did you like best?你最喜欢什么?
—I loved the races!But I guess it was a little too crowded.我最喜欢(龙舟)比赛!但是我觉得会有点儿太拥挤了。2.What did you do on your vacation?你在假期里都干了些什么? 3.I guess the food was d elicious, right?我猜那食物很好吃,对吗? 4.Yes,I think so.是的,我觉得是这样的。
5.Cool!But why do they do that?太酷了!但是他们为什么要那么做?
6.一What do you like most about this festival?关于这个节日,你最喜欢的是什么? —I think it’ s fun to dress up as cartoon characters!我觉得打扮成卡通人物很有趣!7.What fun the Water Festival is!泼水节多么有意思啊!8.Why do you like it so much?你为什么那么喜欢它?
四、重点句子分析
1.I’m going to Chiang Mai in two weeks.两周后我要去清迈。
(1)go/come/leave/start/fly等表示位置移动的动词,常用这些动词的现在进行时表示将要发生的动作。
Jim is going boating this afternoon.Are they all coming tomorrow?(2)in two weeks两周后,表示将来的时间,常用how soon来对其提问。
---How soon will the dinner be ready?---In ten minutes.例:这艘船不久就要起航开往纽约了。The ship______ _______ _______New York soon.(is leaving for)2.I wonder if it’s similar to the Water Festival of the Dai people in Yunnan Province.我想知道它是否类似于云南傣族的泼水节。
be similar to...与。。相似
His problem is similar to yours.3.Yes, I think so.是的,我认为是这样。
在口语中,常用so代替上文讲到的内容,尤其是上文内容在下文中以宾语从句形式出现时。如果在下文被替代者为否定含义的宾语从句,常用“否定句+so”或直接用not代替。
---Do you think it will rain?---Yes, I think so./ No, I don’t think so.例:---Are you sure you can do well in today’s test, Lucy?---_______.I’ve got everything ready.A.It’s hard to say B.I’m afraid not C.I think so D.I hope not 4.Then,you’ll have good luck in the new year.然后,你将在新的一年里有好运气。
短语have good luck意为“有好运气”
Nobody can always have good luck.归纳拓展:Good luck!意为“祝你好运!”,用于对别人的祝福。
---I’ll take part in the boys’ 200-meter race this afternoon!---Good luck!5.Chinese poeple have been celebrating Mid-Autumn Festival and enjoying mooncakes for centuries.中国 人庆祝中秋节、吃月饼已经有几个世纪了。
enjoy常用作及物动词,意思是“喜欢,享受。。的乐趣”。现将其用法简述如下:
① enjoy后接名词或代词 Do you enjoy the film? ② enjoy后接动词-ing形式
I enjoy listening to light music.③ enjoy后接反身代词oneself,构成固定搭配,意为“过得愉快,玩得高兴”,相当于have a good time.---Did you enjoy yourself at the party?
---I enjoyed myself very much at the party.例:We know that she enjoys_________films very much.A.watch
B.watches
C.watching
D.to watch 6.Hou Yi was so sad that he called out her name to the moon every night.后羿非常伤心,他每天晚上对着月亮大喊她的名字。
7.so...that...意为“如此。。以至于。。”,引导表示结果的状语从句。so是副词,用以修饰其后的形容词或副词,说明其程度的大小。
She is so lucky that she always wins at cards.“so...that...”句型中的that在口语中常可以省略,其意思不变。
The story was so fuuny that it made everybody laugh.该句型中的“so+adj./adv.”可以提至句首,以加强语气,但要注意用倒装语气。例:改为同义句
The box is so heavy that we can’t carry it.=The box is _________ heavy for us________ carry.7.Marley used to be just like Scrooge, so he was punished after he died.马利曾经就像斯克鲁奇一样,所以他死后被惩罚。
(1)used to意为“曾经,过去常常”,表示与现在比较,这种动作已经成为过去的事实,现在已经不再这样了。There used to be an old house near the river.(2)just like正如,就像
That baby looks just like her father!8.This holiday is always on a Sunday between March 22nd and April 25th.这个节日总是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的一个周日。Between介词,(表示位置)在。。中间;介于。。之间;
(表示时间)在。。之间,在。。中间。
I’m usually free between Tuesday and Friday.易混辨析:between与among ① among指三者或三者以上之间,其宾语通常是一个表示笼统数量或具有复数(或集合)意义的名词或代词。
They hid themselves among the trees.② betweeen主要指两者之间,其宾语往往是表示两者的名词或代词,或者是有and连接的两个人或物。
There was a fight between the two boys.③ between还可以用来指三个或三个 以上的人或物的每两个之间。三个三个以上的名词用and连接,前面用between,而不用among。
Switzerland lies between France, Germany, Austria and Italy.瑞士位于法国、德国、奥地利、意大利之间。
④ among还看了用来表示一个比较的范围,常与最高级连用。
She is the tallest among the classmates.9.Not only do people spread them around in different hiding places for an egg hunt, but they also give out these treats as gifts.人们不禁会把鸡蛋分散地藏在不同的地方来玩寻蛋游戏,而且还会把它们作为礼物分发出去。not only...but also...是一个并列连词,在句中连接两个并列对等的成分。
She not only plays well ,but(also)writes music.We go there not only in winter, but also in summer.在使用not only...but also...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 当not only...but also...连接两个主语时,谓语动词的数原则上与其临近的主语保持一致。②
Not only you but also he is为了强调,可将not only置于句首,此时其后的句子通常要用部分倒装形式。Not only do they need clothes, but they are also short of water.五、重点难点全解
一、由that,if和whether引导的宾语从句
1.由陈述句充当宾语从句时,这个宾语从句由that引导,在口语中that可以省略。
I hear(that)she’s going to give you a call.注意:(1)宾语从句要用陈述句语序。
I believe that she has left the city.(2)如果主句是一般过去时,从句则只能用相应的过去时态(一般过去时、过去进行时、过去完成时)。
I said that it was time we were setting out.(3)如果宾语从句所陈述的是客观真理、自然现象或公式、定理、谚语、名人名言等,则用一般现在时。
He said that light travels faster than sound.2.由一般疑问句充当宾语从句时,该从句由if/whether引导,且从句要用陈述句语序。
He asked if/whether they needed any help.温馨提示:
if和whether引导的宾语从句时,一般情况下可以互换,但要注意下列情况:(1)宾语从句至句首时用whether。Whether it is true or not,I can’t say.(2)介词后用whether.It depends on whether you can do the work well.(3)与不定式连用whether。He can’t decide whether to accept or refuse.(4)当与or not连用时用whether。
wrong.I don’t care whether or not he comes.二、what和how引导的感叹句 1.感叹句句型结构
(1)what引导的感叹句的中心词时名词。该名词前常有形容词修饰,句中的主语和谓语一般可省去。句型结构为:what(+a/an)+形容词+名词(主语+谓语)!
What a cold day(it is)today!
What delicious food(it is)!What引导感叹句中的名词若为单数可数名词,要用不定冠词a/an,而不用the;若为复数或不可数名词,则不用冠词。
(2)how引导的感叹句的中心词时形容词或副词。其句型结构为:how+形容词/副词+主语+谓语!或how+形容词+a/an+单数可数名词+主语+谓语!
How cold it is today!
How happy the children are!2.陈述句改为感叹句常使用“一断二加三换位”的方法:(1)“一断”,即在谓语动词后边断开,把句子分成两部分
She is~a beautiful girl.He works ~hard.(2)“二加”,即如果第二部分的第一个词为形容词、副词,就加上how;如果是名词(词组),就加上what。
She is~(what)a beautiful girl.He works ~(how)hard.(3)“三换位”,即把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互换位置,同时把句号换为感叹句。
What a beautiful girl she is!
How hard he works!
六、易错易混全解
1.like,love与enjoy(1)like作动词时意为“喜欢,爱好”,指感到满意、产生兴趣等。
Tom likes flying kites.like作介词时,其意思为“像。。”
Kate’s hat looks like a cat.(2)love作动词时意为“喜欢,爱好”,着重强调强烈的感情、亲密的依恋、常用于祖国、亲人或异性等方面;用于物时,指非常喜爱,近乎嗜好的程度。
She doesn’t love you,and she loves only your money.love表达的喜欢程度比like深,这两个词的宾语除了用名词或代词外,还可以用不定式或动名词。
Children often love to play this game.(3)enjoy作“喜欢”讲时,后接名词、代词、动名词作宾语,但不能接动词的不定式。Are you enjoying living here?
Did you enjoy yourself at the party? 2.bring,carry,fetch与take(1)bring表示“拿来,带来”,指从别处把某物带来。它表示单程,与take的方向相反。This little girl brought me here.(2)carry表示“携带,搬运”,有“负担”的含义,它指从一地到另一地的运动,但不说明动作的方向。
The box is too heavy for me to carry.(3)fetch表示“去取来,去请来”,指到别处去把某物取来,或把某人接来。它表示往返,指双程。He rushed home to fetch his raincoat.Run and fetch the doctor, please.(4)take表示“拿走,带走”,指把某物从说话者所在地拿走,或把人带走。它指单程,与bring的方向相反。
二年级语文知识点人教版 第7篇
字音:
突然(tū)
雾蒙蒙(méng)
焐热(wù)
一瞬间(shùn)
打中〔zhòng〕
主线:
为什么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父亲太了解鸟的习性了,如果是猎人就会打死很多鸟。从这句话也看出我也是爱鸟的人)
从哪些语句能看出父亲很了解鸟?(父亲对鸟的了解源于什么?爱鸟)
站定:站住不走。
喃喃:连续不断地小声说。
黎明:天快要亮的时候。
父亲突然站定,朝蒙雾雾的树林,上上下下望了又望,有鼻子闻了又闻。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动作)
父亲指着一根树枝对我说:“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嗯,还(所以)有鸟味。有。(因为)在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一群的,羽毛焐得热腾腾的。”(可以联系因果句)
父亲又说:听,鸟要唱歌了。
父亲说: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父亲又对我说:(所以)在鸟最快活的时刻,在鸟飞离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父亲说:(因为)“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重。
语文二年级知识点
1、关于团结合作的成语:同心协力、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战无不胜
2、关于取长补短的成语: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博采众长、多多益善
3、关于错误思想的成语:贪小失大、舍本逐末、轻重倒置、小题大做
4、关于刻苦学习的成语:勤学好问、好学不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xiàn)
5、自言自语、筋疲力尽、日新月异、举世无双、遵纪守法、自我欣赏、无能为力、严行不一
小学二年级语文《谁跟小羚羊去避暑》知识点
字:带、喊、洗、摆、摇、约
词:炎热、避暑、难受、避暑、汗腺、凉快、急忙
重点句子:
1、炎热的夏天来了,小羚羊的妈妈要带孩子到高山地带去避暑,小羚羊想,还有许多小伙伴也一定热得难受,得约大家一起去。
2、小羚羊想:听说小黑狗身上没有汗腺,一定热得受不了,去约她避暑吧。这时,小黑狗正趴在一间屋檐下,张着嘴,伸出长长的舌头,直喘气。
3、小羚羊说声“再见”,走到一棵大树旁,看见小黄鸡躺在树下的沙土里,两脚搔着沙土,还不断地打着滚儿。
4、再去找谁呢?小羚羊正犹豫着,小灰兔急急忙忙地从她面前经过,小羚羊喊住他。
人教版初中二年级物理实验刍议 第8篇
一、演示实验的重要性
在整个人教版的初中物理教材中, 连接全书的是各式各样的物理演示实验, 初中二年级学生学习物理时, 先要接触的也就是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大多数只需要简单的材料, 操作过程并不复杂, 所展现的现象也较为明显。通过很可观的现象, 继而教师再加以对物理原理进行解释和说明, 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明白和掌握各中真谛。
(一) 浮力的学习
教师只需要准备一杯水、一杯食盐和一个生鸡蛋。操作过程:第一步是将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杯中, 得到的现象是鸡蛋沉入水中;第二步是将食盐逐渐加入到清水中, 同时并不断搅拌, 现象是鸡蛋可以悬浮在水中;第三步是继续在水中加入食盐, 直至鸡蛋漂浮于水面上。此时, 教师只需要运用简单易取的材料就可以向学生解释浮力的原理, 加以简单的分析, 学生就能通过演示实验理解理论知识。
(二) 惯性的学习
教师准备一只熟鸡蛋和一只生鸡蛋, 让学生从外表判断哪个鸡蛋是生的, 哪个鸡蛋是熟的。在进行了一轮的判断后通过投票的方式来选取生熟鸡蛋。教师再公布结果后, 演示判断方法:将两只鸡蛋以相同的速度在桌面旋转, 熟鸡蛋的蛋黄和蛋清是固定的所以旋转平稳, 而生鸡蛋内部结构不稳定, 在惯性的作用下很快就会停止转动。
二、趣味实验的吸引力
在兴趣的鼓动下, 学生会更加积极自主地去探究困扰自己的问题,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并在解决问题后牢固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趣味实验的存在就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迅速地融入到物理学习的环境里去。趣味实验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 降低了理论知识学习的难度, 化抽象为形象, 通俗易懂。
例如大气压强实验
1.留住水的窗纱。在一号小试管中注入清水, 用窗纱盖住试管口并用细线沿试管口将窗纱扎牢, 用手按住试管口后小心将试管倒置, 平稳后放手。这时我们会发现尽管窗纱上有许多小孔, 但水却不会流出。
2.喝不了的饮料。在一支干净的中试管中装入饮料, 在试管口塞入有孔橡皮塞并确定无空隙, 在橡皮塞中插入孔径大小相同的玻璃管。在课堂上可以邀请任意一位学生品尝饮料, 有趣的是, 当学生都认为可以轻易喝到饮料的时候却发现饮料怎么吸也吸不上来。此时, 教师可以在学生一脸茫然的时候讲解大气压强的原理, 成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完全拉到自己讲解理论知识的时候, 学生急于想要知道为什么, 就会聚精会神地去了解其中的奥妙所在。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三、自主实验的可行性
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良好时机。在人教版初中二年级的教材中, 有较多的小实验是适合学生自己动手做的。在调动学生的双手, 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 学生会通过自己对实验操作的可行性, 改良实验用品, 用自己身边的物品去代替教材所需的实验用品, 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替代材料, 培养学生养成留意生活的好习惯, 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充满学问与知识。学生做实验时会觉得一切材料都是自己通过努力得来的, 所以会更加珍惜和享受实验的过程, 自己动手操作之后加深印象, 有益于物理理论知识的巩固, 实验的效果也可以得到显著的提高。
(一) 光学现象
神奇的分身术:材料只需一张扑克牌和一根针, 实验过程是在纸牌上距离不到3mm的地方扎两个孔, 然后将针放在纸牌后方约2.5cm的位置, 遮住一只眼睛后用单眼观察, 这时, 看到的是两根针, 而不是一根。假如, 在两个孔的附近再扎第三个孔, 看到的会是三根针, 以此类推, 扎的孔越多, 看到的就会越多。教师可以在学生自行做完实验之后解释原理:光线是直线传播的, 针上面的光线透过不同的孔在视网膜上形成了不同的物象。
(二) 浮力产生的原因
三个相同的乒乓球, 甲球不需要改装, 在乙球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并密封, 使得ρ﹦ρ水, 丙球中注入的水使球灌满。后续步骤为将三个球同时放入水中。实验现象是:甲漂浮, 乙悬浮, 丙下沉。结论是:浮沉与F浮和G的大小有关, ρ与ρ水有关。
四、实验为实验考试打下基础
通过这几年全国各地的初中物理二年级试卷可得出实验题型的大致体系:1.分辨实验仪器的名称、使用方法及基本结构;例如在家庭电路中有一只表盘上标有3000R/k Wh的电能表, 手上有一块秒表。如何测量家中某一盏白炽灯的实际电功率;2.清楚实验原理、目的及器材的使用;3.通过实验目标设定实验方案、步骤和相关表格;4.绘制实验原理图;5.把握实验的操作过程;6.读出各器材的读数;7.总结实验报告;8.填写基本公式并进行计算, 例如, 所根据测量出的物理量, 写出计算灯泡电功率的数学表达式;9.判断实验过程中各步骤或仪器使用的正确性并给予改正, 例如, 你能用几种方法判断一蓄电池能否供电?又怎样判别它的正、负极?试设计几个办法, 并说明道理;10.分析实验的错误排除故障等。
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只是在理论上对学生加以强调实验的知识点, 学生记住的只是在纸上的理论, 有些器材的使用、仪器的读数、原理的由来都并不清楚, 甚至不明白, 只能通过机械性地将实验知识点记住, 填鸭式地应付实验题型的解答, 只知道答案是这个却不明白各中原因。
对于人教版初中二年级物理来说, 它打破的正是这种尴尬的局面。通各种演示实验、趣味实验、自主实验等让学生对实验的认识不仅仅局限在纸张上, 而是通过观看或实践实验的操作过程来获得与物理实验的相关知识点。对于实验器材方面, 学生需要收集齐全的实验器材, 而在收集过程中, 学生会牢牢记住这些器材, 而不是在书本上死记硬背。根据实验原理进行实验操作, 想要实验成功, 学生就必须遵循理论课本的操作过程, 这些知识点会潜移默化到学生的脑海中, 甚至不需要通过背诵记住这些知识点。从器材的准备到结果的得出, 学生都亲自参与其中。这种实验教学方式的学习效果会远远高于理论式的教学效果。
五、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二单元导读 第9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7~9年级“阶段目标”中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评价建议”中专门有“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明确规定:“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可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在7~9年级,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二、单元解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总体设计思路是培养学生阅读抒情文章的能力,所选的课文都是散文诗,它们都是作者由事物激起的心灵之声。《雪》生动地描写了江南的雪景与北方的雪景,并对二者作比较,“朔方的雪”体现了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因而更为作者所欣赏。历史剧《雷电颂》以“生之颤动,灵之喊叫”撼动人心,它不仅是刻画屈原典型性格的最重要的一笔,也是屈原斗争精神的典型体现。《短文两篇》(《日》《月》)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日》中以“我愿做人间的飞蛾”“飞向火热的日球”,显示了作者对理想人生的追求。《月》中赞颂姮娥为了一个不知名的理想而放弃原有的一切,表达了自己的理想。《组歌》采用拟人化手法,借海浪、雨的形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守护者”及“奉献者”的赞美。
对散文诗的阅读,最重要的是加强诵读,要熟读成诵。有些散文诗押韵,朗读时须注意韵脚;有些散文诗节奏比较分明,就要读出节奏。总之,应在熟读中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语路,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散文诗的语言比较优美,含有哲理,内蕴丰富,要注意学习课文的语言。有些名言警句大家不妨抄下来,并牢记在心。
三、单元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抒情的表达方式。
(2)学习诗化的语言,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把握拟人、象征的写作手法。
2.方法与过程
(1)通过反复诵读,把握作者的思路,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对部分精彩语段及关键语句的品析,感受散文诗化语言的风格。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课文所表现出的思想感情,激起对人生、对生活美好信念的追求,以及对困难的斗争精神。
四、单元导读示例——《雪》
盼雪
张炜
【课前欣赏】
一个无雪的冬天,会令人感到尴尬。该冷的时候不冷,四季不再分明,大自然竟然也有这样的谎言。
下雪吧,让洁白的绒毯铺盖大地,以这个节日独有的方式去温润人心,安定人心。
雪可以搽洗世界,所以你总是可以在雪后看到一方更加碧蓝的天空。一只狗走向原野,小鸟在落满雪粉的枝丫上俏立。大地恬然入睡,万物陷于默想。姑娘唱歌了,红色的围巾松松地包在头发上。相信雪的下面是一片翠绿吗?紫色的地黄花将开放,墨绿的叶面上留着雪痕。一个干练的老人拄着拐杖走过,呼出了白气,那白气像他写出的一行诗。他的头发也是银白的,他的黑呢大衣多么庄重。
老人缓缓地行走,拐杖提离地面,他走过的岁月中有多少个这样的冬天,不记得了。他只记得在雪地上,在雪松的后面,他第一次吻一个姑娘的情景。那时他们都年青,厚厚的雪使他们的脚陷了下去。
雪的世界,一个多么适合思索和回忆、追忆和遐想的世界啊!浑浊的思绪被沉淀了,人心像白雪一样安静。我们流失的时光和未曾留下痕迹的一串串脉音,一起涌到眼前、耳畔。
你见过人们借助一副滑雪板飞速穿越雪地的情景吗?那有多么帅气。还有,迷人的雪雕、娃娃们的同样稚拙的雪人……这一切奇迹都被白色的调子统领、概括了。
人在最危急的时刻,在有了病痛的时刻,往往被抬进医院——那里有什么特征?那里会有一群群身着白色长衣、头戴白帽的人,有白色病床、白色被子……他们以这样的颜色挽留生命,唤起对生命的记忆。白色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缓解和诊治,又给了人多少安慰和信任呢?白色,活动着、沉默着的白色……它与雪的联想,就这样发生着。
下雪吧,下雪吧。
可不巧的是我们又走进了一个无雪的冬天。
大雪到哪儿去了呢?问爷爷们,他们也在摇头。大雪到底到哪儿去了呢?如果连我们这个湿润的半岛也缺雪少雨,其他大陆又怎么熬?下雪了,下雪了,下了浅浅的一层,一脚踩出泥地,可怜人。下雪吧,下雪吧。再让人骄傲地头戴翻皮帽走上一遭吧,再让真正的寒冷像过往的大雁一样降落一次吧。这样,我们就会知道,太阳和地球在挺好地运转,一个接一个的明天还没有尽头。我们会信任时光、日月这一些永恒的东西,安然自如而不是匆忙慌促地干手头的事情。
在这个干燥的、裸露着泥土的冬天里,人们不由得去追根寻底。不错,现代科学已经告诉了大家,人类对大自然无节制的开发,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毁掉了正常的自然循环。因此,我们要忍耐一个又一个无雪的冬天。空中烟尘弥漫,人们咳声不绝。仰望天空,立即有一颗微尘落入眼内。只有雪才可以擦掉这么多的尘埃,而我们拿出家中千万块抹布也做不到。下雪吧,下雪吧。大雪是老天爷手里的抹布,它一会就能把天空擦得瓦蓝锃亮。
下雪吧。
【赏析】
张炜的散文往往通过对纯美精神家园的守望,而抵达一处精神的高地。《盼雪》可称其代表。随着一个又一个暖冬,雪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盼雪,是因为雪连着思索和回忆、追忆和遐想:姑娘的红围巾,老人的黑呢大衣,在雪地里该多么亮眼;雪还让人联想到雪雕、雪人、病房甚至生命。作家通过富于意味的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大雪纷纷扬扬悄然曼舞,涤荡了世间一切丑恶污秽,同时也仿佛轻轻拭去了人们心上郁积已久的烦恼尘埃。人心因此变得透明纯净,世界因而有了澄澈洁白。这正是作家孜孜不倦追求寻觅的人生境界,也是审美者在他奇巧的文字中猛然惊醒的理想之梦。在作家笔端,雪是由表及里净化万物的圣洁精灵。文章语言优美,意蕴丰厚,一些比喻生动形象,让人过目不忘。
【课文导读】
《雪》是鲁迅散文集《野草》中最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一篇。作者细致生动地描写了江南的雪景与北方的雪景,并在比较中表现了自己的倾向。作者更为欣赏“朔方的雪”,因为“朔方的雪决不粘连”,“奋飞”、“旋转”、“升腾”体现了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这种精神也是作者一以贯之的前行动力。
学习散文诗最好的方法是诵读。对本文亦应着力于诵读,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文章所欲表达的思想感情,领略其优美的意境和浓郁的诗情,从而理解作者希望传递的丰富内涵。学习时可先结合背景资料和注释,轻声诵读文段,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再通过反复诵读,展开联想,放飞想象,体会文章的意境,领略语言的神韵;最后熟读成诵。朗读课文时要力求做到字正腔圆、抑扬顿挫,读出感情,读出精神。
【背景资料】
《雪》的作者是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雪》写于1925年,当时鲁迅住在北洋军阀盘踞的北京,反动势力猖獗,正是五四运动退潮后最黑暗的时期,整个社会处于一片寒冻之中。而此时的南方,国共两党已经结成统一战线,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可谓是春暖花开。1924年12月30日,北京下了一场大雪,蓄八字须、面容消瘦、嘴里叼着一支烟斗的鲁迅先生来到无边的旷野上,站在凛冽的寒风中,神情凝重、目光炯炯地望着旋舞的飞雪,激发了战斗的豪情,萌发了创作的冲动,次年1月18日,散文诗《雪》诞生了。
【散文诗简介】
散文诗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它兼有诗和散文的特点,是介于诗与散文之间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样式。一般来说,散文诗是散文的形式、诗歌的语言。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意境、情绪和幻想;从形式上看,它又和诗不一样,不分行,不押韵,更加便于抒发感情;从语言上看,它精练、形象、优美,有一定的跳跃性,节奏感强。
【字词积累】
1. 读准下列生字字音。
磬口(qìng)脂粉奁(lián)
灼灼(zhuó)嘻笑(xī)
褪尽(tuì)朔方(shuò)
2.解释下列词语。
博识:见识广博。
凛冽:刺骨的寒冷。
天宇:这里指天空。宇,上下四方。
精魂:精灵,魂灵。
消释:消融,溶化。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主旨提炼】
文章生动细致地描写了江南的雪景与北方的雪景,滋润美艳的“南方的雪”寄托了鲁迅对美好理想的炽热追求,而旋转飞腾的“朔方的雪”则蕴蓄了鲁迅反抗冷酷的现实社会的斗争品格。这两幅鲜明对立的图景贯穿着一个共同的哲理: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般美好的世界。
【文章结构】
全文可以分为两部分。
《雪》按照作者思想内容和情感变化结构全文。作品结构精巧,经过作者的感情熔铸,显得辽远、深邃。
【写作技法】
1. 想象飞腾奇丽。
面对北国的翻飞大雪,作者的神思却飞越到江南的柔情故乡。在精细描绘江南雪野的静景之后,又舒展想象的翅膀:“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使整幅江南雪景画面有静有动,景中寄情。第二段进一步联想到冬日里幼童玩雪,以生动的笔触使这幅画面生机盎然,情趣无限。第四段用一个“但是”,转入对北方大雪的讴歌。在实写动人雪景的同时,作者的想象与大雪一起飞腾,把那在阳光朗照之下,蓬勃奋飞、闪着灿烂光辉的大雪形容为“包藏火焰的大雾”,想象多么宏伟奇丽!最后由“孤独的雪”联想到“雨的精魂”,使主题得到了升华。
2. 映衬自然鲜明。
写江南雪景,却从暖国的雨开篇。以暖国雨的单调,反衬江南雪花的晶莹和雪野的斑斓,在相互映衬之中自然引出江南雪景。写幼童玩雪的欢悦,也是为了对这幅柔美的雪景图作进一步渲染。精心描绘江南雪景,最终的目的却是为了在鲜明的映衬与对比中突出北国大雪的壮观——那朔方奋飞、旋转、升腾的大雪,才是作者真正想要表现的高潮。
3. 语言丰富多彩。
南国的雪“滋润美艳”,宝珠山茶“血红”,单瓣梅花“白中隐青”,磬口蜡梅“深黄”,杂草“冷绿”,而蜜蜂们“忙碌地飞”“嗡嗡地闹”……这一切,精雕细琢,显出轻柔绚丽之美。再看北域的雪:“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在晴天下“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这又是一幅生机勃勃的写意画,恣肆泼洒,尽展雄浑壮阔之美。其间穿插幼童玩雪的场景,刻绘雪罗汉的形状、色泽、神态等,语言生动形象,清新活泼,美妙传神。
4. 修辞生动精妙。
用“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来比喻“滋润美艳”的江南雪,形象地表现了江南雪的青春魅力和动人光泽。用“包藏火焰的大雾”来比喻朔方大雪,生动地描绘出雪被旋风卷着,映着日光蓬勃奋飞、旋转、升腾的壮丽图景。孩子们在雪地里玩雪,小手“冻得通红” “像紫芽姜一般”,比喻贴切,形态逼真,富有儿童情趣。雪罗汉“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用拟人手法化静止为灵动,带来一个鲜活可爱的生命!置身于朔方昂扬、奋发的雪景中,作者内心的革命豪情也在“旋转”“升腾”,所以在末尾两段反复咏叹,那是“雨的精魂”。雨虽然“死掉”了,可“雨的精魂”——雪,仍在自由活泼地飘洒纷飞。赞美之情奔泻于笔端,战斗之意洋溢于字里行间。加之末段精妙、诗化的排比,使全文主题鲜明深刻,感情真挚强烈。
【问题探究】
1. 散文诗的有关知识:
本文是一首散文诗。散文诗是介于散文与诗之间的一种文体。作为诗中的散文,散文中的诗,说到底,它是精短的、有着内部韵律的、文字精美的、富于哲思的文字。
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歌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篇幅短小,不分行,不押韵,但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充满诗的意境,有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第二个特点是内容的跳跃性,以凝炼的语言营造诗情画意;第三个特点是多用象征、暗示等手法扩大内容和容量。
高尔基说:“真正的诗,永远是心灵的诗,永远是灵魂的歌。”诗歌是最富情感的,诗人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而他的目的就是要在读者的心目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作者写散文诗,就是要抒发内心充溢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往往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来传达,具体的形象与情感的水乳交融就形成了诗的意象,也就是说,诗的形象(意象)之中渗透着诗人的情意。
2.重点语句的理解:
①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冰冷的”“坚硬的”强调雪的不屈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灿烂的”,是最值得欣赏的,为下文赞美朔方的雪作铺垫。
②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北方雪的特质之一是孤独,在这里还被表现为死掉的雨的意思。北方的雪完成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献身,让它成为了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坚强内核的精魂。
3.作者用较多笔墨描写雪罗汉的形象的目的是:雪罗汉形象的描写在内容和结构上是连接朔雪之景的桥梁,它实现了作者感情的过渡和转折。雪罗汉是江南的雪天中最值得珍藏的记忆,是美的象征,却很快消融。所以作者更欣赏的还是朔方雪的壮美,那种在苦寒中独立抗争的形象正与作者“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不屈不挠战斗的形象相吻合。
4.作者将南北雪景对照描写的用意是:以江南的雪来对比衬托朔方的雪,借物抒情突出主题。江南的雪固然美丽,但在鲁迅的眼里,这种美未经磨炼,并不能保持长久。鲁迅更为看重的是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像北方的雪一样,以孤独不妥协的姿态向世界宣告她的存在,那张扬的个性,多么像一位豪情奔放的挑战者和战斗者。
5.写完江南的雪之后用一个峻急的“但是”转入对“朔方的雪”的描写,可以这样理解: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提示全文重点。这里看似并不需要转折,可加上这个“但是”之后,作者的情感倾向更加明显了:比起优柔的江南的雪,作者更赞颂壮美的北国的雪。这也体现了鲁迅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
【延伸阅读】
染绿的声音
○徐迅
山居的日子,是在山中一座精巧的石头房里度过的。每天,我都被一种巨大的宁静所震撼着。经过许多尘嚣侵扰的心灵,陡然回归到这旷古未有的宁静之中,而又知道周围全是绿色的森林,心里似乎也注满了一汪清涟之水,轻盈盈的,如半山塘里绽放着的一朵睡莲。
也有声音,在白天的山峦;偶尔也有人语喧哗,幽谷回鸣。空山不见人,倒使人感觉到大森林的真切和人世的烟火之气。更多的是鸟声,从黎明的晨噪到傍晚的暮啼,耳闻着那密密松林里传出的啾啾鸟鸣,还可以看见那墨点般的小鸟,如大森林的音符跳荡着、栖落着。鸟鸣常常使大森林归于虚静,它天生就是一种虚幻的精灵呢!鸟声让人着迷地听,这时听出的就是一阵阵染绿的声音。
当然有许多声音是有颜色的。如皑皑白雪,潺潺流泉,响动的就是一大片白;如春花秋菊的凋谢,细心的人也会听出它的艳红和鹅黄的色调。在大森林里,此时我被激动的不是这种有颜色的声音,而是满山攒动着的森林——那浓绿浓绿的声音了。满山密密的松林、枫树、珍珠黄杨、翠竹……树丛间刮过的风也是绿色的,绿将大森林融为碧绿的一体,分不清颜色的浓淡深浅。那声音自然也不用侧耳倾听,触目皆是——大森林的宁静固然会使人坠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孤独和虚空当中。而这染了绿的声音,却让人感到一种生命的快意和心灵的悸动。黎明的时候,“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森林里露珠“扑扑”滴落的声音,在我听出的是一种轻柔而凝重的绿色;森林静静肃立,树叶交错,在我听出的是一种茁壮成长的蓬勃的绿色;狂风呼啸,排山倒海咆哮着的松涛,在我听出的是一种悲壮和磅礴的绿色;阳光摇动滔滔无边的绿海,阳光掠去又显出一江春水,在我听出的是一种恬淡而平和的绿色……山居无事的时候,只要静静地穿行在这无边的大森林之中,我满心的尘垢便一下子就被荡涤得无影无踪,只觉得身心惬意和愉悦,心中陡然就有层斑驳的绿爬上心壁,盈注着生命那清凉的绿意来。
听惯了这种声音,在夜里我常常睡不着觉。拥被而坐,此时周遭那染了绿的声音已渐渐无声无息,看洁白的月光,慢慢浮上窗棂,月光里的绿色冷冷如春水荡漾着,使人感觉到那绿色的声音一定是被浓浓的月光所消融,隐翳在莽莽苍苍的大森林之中了。但这时这刻,我思想的羽翼还翩翩起伏着,希冀那染了绿色的声音出现。有风的夜晚,我看窗外的大山果然是混沌未开的一团绿色,那染了绿的松涛之声,铺天盖地的在我石屋周围如狂飙般的春潮,惊涛拍岸,振聋发聩,让我激动得恨不得长啸……这些年,我知道我常常谛听水声,谛听鸟声,不仅是因为我对尘嚣之声异常地厌倦和唾弃,更多的是在寻找清纯的自然和人生的大自然。那是我生活须臾不可缺少的思想的源泉……若能轻轻地裹在这染了绿的声音里,心就会轻灵得像一朵绿荷,即便泊在波涛里滚动,那梦也是常常染了绿呢!
【阅读提示】
这篇散文以山居生活环境的宁静开篇,以追求生命的绿意为主旨,以实见虚,虚实结合,独具匠心。首先,“染绿的声音”这个题目就很美,营造了诗一般的意境,使读者想到了茂密的绿色森林里充满了神奇的生命活动。然后,通过描写山居的宁静和各种各样的“染绿的声音”,表达出作者对尘世喧嚣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文章语言优美,综合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它更富于文采,也增强了感染力。同时采用了烘托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林的神奇魅力,也写出了“我”对“染绿的声音”的不同感受。
【思考练习】
1.作者在第一段中用“巨大”一词来修饰“宁静”,这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本文语言既形象生动又含蓄深沉。请在下边两句话中任选一句,作简要赏析。
(1)鸟鸣常常使大森林归于虚静,它天生就是一种虚幻的精灵呢!鸟声让人着迷地听,这时听出的就是一阵阵染绿的声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若能轻轻地裹在这染了绿的声音里,心就会轻灵得像一朵绿荷,即便泊在波涛里滚动,那梦也是常常染了绿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阅读全文以后,请概括文中“染绿的声音”是指怎样的声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创写指南】
1. 在浓绿的大森林中,本文作者听到的声音都是绿色的。你也有在特定环境中听出染了颜色的声音的体验吧,请写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学习了本单元文章,你对散文诗有了一定的认识吧?让我们睁着审美的眼睛,带着炽热的情感,握着生花的妙笔,写出自己心目中的一个季节,题目是:我心目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思考练习1.作者用这个句子描绘出山中充满于天地间的无边无际的宁静,这样的宁静是尘嚣中所无法体会的,让人的心灵变得澄静,轻盈,是身心从未体会过的,对作者的心灵有极大的震撼。2.(1)这个句子以鸟鸣反衬出大森林的虚静,也表现了宁静的大森林中因有了鸟鸣而充满生机的意境。(2)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作者身心融入了大自然的美好感受。3.①晨露滴落发出的轻柔凝重的声音;②由森林茁壮生长悟出的蓬勃的声音;③松涛咆哮发出的悲壮和磅礴的声音;④由阳光变化下的森林悟出的恬淡而平和的声音。
二年级英语知识点人教版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