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外法语学习范文
二外法语学习范文第1篇
1 自主学习理论
20世纪80年代霍尔克首先将自主学习理论引入到外语教学领域中。90年代以来, 自主学习逐渐成为我国大学外语教学新的目标要求。自主学习是以建构主义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现代建构主义强调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营造支持性学习环境, 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借助社会交往与周围环境的交互解决实际问题。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主张由学生自己控制学习进程, 自我建构学习目标。对于自主学习, 霍尔克是这样界定的:学习者自主就是学生自我负责管理语言学习的能力, 具体地讲, 就是能够自己决定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和进度、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监控习得过程和自我评估学习效果。这种理论对于推进高校二外日语教学改革和提供教学质量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们不仅要从教学的角度探讨有效教学, 更需要从学习者的角度探讨有效学习。因此, 从理论上来说, 在二外日语教学中引进自主学习是势在必行的。
2 二外日语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1 学习动机减弱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 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其心理因素包括:学习的需要, 对学习的必要性的认识及信念, 学习兴趣、爱好和习惯等。学生因是英语专业的学生, 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用于专业学习上。因此, 课外用于二外日语的学习时间就很少。随着学习内容难度的加深, 都后期就会出现厌学的现象, 学习只为应付考试。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激发是解决二外教学问题的切入点。
2.2 缺乏日语语言环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环境的重要性, 认为利用会话交流、协作学习等学习环境因素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在日语自主实践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在内地中小城市, 与日本人、日资企业交流的机会少, 学习日语的人数较少, 学校里日语活动不多, 二外日语教学课时少等等, 这些因素都不利用学生自主学习和口语实践。
2.3 缺乏自主学习策略
很多学生把自主学习理解成课后复习, 不懂得如何获取日语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大部分学生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详细的计划, 对自主学习方法很迷茫, 从而导致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薄弱。
3 互联网应用于二外日语自主学习的优势
3.1 迅速接触到最新的资讯
互联网最大的特点是迅速传递新鲜的信息。语言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变化更新的, 新的词汇、用法层出不穷。例如:スマホ (智能手机) 、再生可能エネルギー (环保能源) 、タブレット (平板电脑) 等等。语言学习正是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而互联网总是在这些方面为我们做出最新、最快的反应。
3.2 创造语言环境
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在语言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著名的语言学习家S.P.Crode曾说过:“我们实际上不能给学生教会一门语言, 我们只能为他们创设一个适合于外语学习的环境”。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优化外语教学环境提供了平台。互联网除了提供文字信息外, 还有大量的声音、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信息, 给日语学习者提供一种日本生活的真实体验。这种体验不仅能满足学生的知识文化需求, 还可以激发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日语, 真正感受到日语就在身边。
3.3 学习时间不受限制
互联网应用于二外日语自主学习的另一个优势就在于学习时间不受限制。二外日语的课时量本来就比较少, 有了互联网, 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就可以在课外得到补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地安排课外学习, 随时进行练习。这样丰富方便的学习资源能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效果, 有利于其提供日语综合应用能力。
4 将互联网资源应用于二外日语自主学习中
互联网上资源丰富, 为学生二外日语的自主学习提供了真实地道的语言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时间、学习目标等来进行选择。
4.1 音频、视频资源
课文、会话等音频资源可以让学生随时进行听力训练, 弥补课堂练习的有限性。还可以在线收听日本广播电台的时事新闻, 如NHK、TBS等等。一些网页上还附有新闻的日语原文, 有的网站提供快速播放和慢速播放, 非常方便学生练习新闻听力和日语口语。此外, 日文动漫、电视剧、电影等视频展现了交际场景、语言材料的真实性。学生在观看时, 不仅可以听到原汁原味的日语对白, 了解日本社会文化, 增强语感, 提高学习兴趣, 还可以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生活化的口语表达。
4.2 聊天工具
在语言学习中, 大胆表达是非常重要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平时往往很难找到合适的对象来进行口语练习。互联网上的聊天工具就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平台。通过QQ、MSN、Skype等在线聊天工具, 学生能够跨越国界和时空的限制, 在网络上跟日本人或其他地方的学习者用日语聊天、交流。这种口语练习非常的自由, 可以选择不同的人, 聊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感受不同的文化, 学习更多的新词。还可以把聊天中学到的词汇、表达摘抄下来, 以便随时学习、运用。
4.3 在线试题
针对日本语能力测试、日语四级等各种考试, 很多日语学习网站也提供了大量的模拟题、真题。如:沪江日语、日语学习网、和风日语等等。在这里可以进行真题下载、体验在线测试、名师讲解等, 对学生的应试水平和技巧也有很大的帮助。
4.4 在线字典、搜索引擎
日本新词尤其是外来语出现的速度非常快, 有时手中的字典往往查不到。利用在线日语辞典可以随时扩大词汇量。在自主学习中难免遇到不懂的问题, 这时候可以充分利用搜索引擎寻求答案。除了大家熟知的“百度”以外, 还有雅虎日本http://www yahoo.co.jp/、http://www.goo.ne.jp/等日本本土的热门网站和搜索引擎。
除了上述几点外, 互联网上还有其他的一些资源可以用于二外日语自主学习。互联网能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 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并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搭建了平台。总之, 互联网为二外日语自主学习拓展了广阔的空间, 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通过对互联网的使用, 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扩大知识面、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我们应该不断探索, 使互联网发挥更大的作用, 更好地为学生二外日语自主学习提供帮助和便利。
摘要:本文分析了学生在二外日语自主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互联网的优势, 主要探讨互联网在二外日语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以便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日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互联网,二外日语,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 蔡忠良.多媒体环境下的高校二外日语自主学习策略研究[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1 (7) .
[2] 莫伟.小议多媒体网络日语二外自主学习[J].赤峰学院学报, 2009 (6) .
[3] 田玉玲.多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外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研究[J].价值工程, 2011 (26) .
二外法语学习范文第2篇
1为什么要在二外法语课堂中引用法国艺术
首先,很多艺术形式与语言息息相关,比如歌曲、戏剧、影视,还有文学和诗歌等。而法国文化源远流长,有戏剧大师莫里哀,大文豪雨果、巴尔扎克,电影有新浪潮,绘画有印象派,当然少不了法语香颂正是由于这些文化艺术的渗透,法语才会有“最美的语言”“世界上最浪漫的语言”的美誉。既然要体会法语的“美”,自然要体会它“美”的来源。
其次,由于二外法语的学生大部分都是英语专业的,并且大都是大学之后才首次触电法语,因此,在学习初期,对于法语复杂的发音,精细的语法和大量容易与英语混淆的词汇望而却步。加上二外法语的课时较少,课程设置单一,一般为每周2个课时(4小时),不能全面掌握好法语的听力口语,文化概况,新闻时事,这时候补充法语文化艺术的知识,不仅可以鼓励学生保持对法语的热情,也可以弥补课程单一带来的弊端。
最后,由于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发展,以及多媒体教学理论的日益丰富。我们可以轻易地在我网上寻找到电子资源,这给二外法语的教学增添了一定的艺术发挥空间和实践可能。
2如何在教学中应用艺术材料
2.1 循序渐进 ,选取合适的艺术形式
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些艺术形式采用的法语词汇全面,语法复杂,比如一些经典文学作品,有些则较为简单,容易为初学者接受,比如儿歌、动画片等艺术形式。因此,在选择材料的时候,要注意把握难度。
初级阶段:根据二外法语的课程设置,学生最初面对的难题就是语音知识。法语的发音规则复杂,并且十分严谨,如果此时被困难吓倒,以后的单词不会标注音标,那么学生将不能自如地阅读交流。此时最好是引入法语歌曲和简单的诗歌朗诵两种艺术形式。例如:《j’ai envie de vivre avec toi》,这首诗歌发音简单,内容多处重复,便于一定阶段的法语语音知识学习后,进行的复习练习,且内容温馨,便于记忆,激发学生的 背诵热情。而《je m’appelle hélène》《la vie en rose》这两首歌学生都耳熟能详,能够哼唱,加上歌词简单,单独加以发音训练,便可以轻松吟唱。初期的语音教学如果加上这样的艺术形式,就能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法语的语音魅力。
中级阶段: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场景交流,就可以引入一些简单的戏剧表演形式,或者让学生自己编写场景对话, 也可以采用给动画片配音等方式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比如原版教材《reflet》,里面类似电影的课程设计,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完成不同片段的演绎,加上道具和台词,学生的参与感增强,团队合作下,经笔者实践,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还可以让学生根据经典童话,将之改编成戏剧,比如《小红帽》等,然后参与表演,培养学生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中高阶段:随着法语水平的提高,可以适当选择只有法语字幕的电影,进行分段赏析。比如经典的《天使爱美丽》《放牛班的春天》等法国特色影片。除了电影艺术之外,还有浩如烟海的法国经典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赏析。此时根据学生的法语水平,可以选择相应的法语文学作品经典选段,从简单有趣,发人深省的《小王子》, 到风格纯粹 , 内容温和的《你好 , 忧愁》, 再到语言精练,内涵丰富的《包法利夫人》等等,不一而足。或者可以引入一些艺术家及其作品的文字或视频介绍, 这样可以了解法国艺术的同时,扩充专业词汇量,提高阅读和听力水平。当然,也可以加入新鲜的文化资讯,了解报刊文化。
2.2 结合教材 ,围绕主题选择多样艺术题材
在选取艺术题材的时候,尽量跟随教材的脚步。一般而言,每隔几个单元,都有一个鲜明的文化主题,就《简明法语教程》而言,就出现了法国地理、法国饮食文化、法国节日、法国医疗等主题,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根据教材涉及的词汇、语法难度,选取相应的艺术形式,可以是一则笑话,也可以是一个短小的视频,一首歌,或者一个人的生平介绍。
3艺术形式导入课堂对学生有哪方面能力的提升
3.1 法语语音 、词汇 ,阅读以及交际能力
此前提到的很多艺术题材都来源于对话形似, 比如电影和戏剧,在学生进行自主的戏剧表演训练,或者场景对话的训练之后,无疑会提高其交际能力,因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交际习惯甚至不同的思维方式,都体现在了不断的交流和融合之中。而歌曲,诗歌,文学等艺术形式带给学生更多的是词汇量的扩展和语音语调的纠正。
3.2 团队协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在进行一些歌唱学习,诗歌朗诵,分组对话等活动之后,同学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和了解,这将提高他们的班级凝聚力,同时也丰富了班级文化活动。此外,通过对法国文化艺术的大量接触,可以了解书本以外的知识,丰富个人的内涵,培养其思考能力。
摘要:法国是艺术之都,在语言教学中引入合适的艺术形式,不仅可以传播璀璨的法国文化艺术,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语的语音语调、文化内涵、交际习惯,让学生在愉快的艺术氛围中学好法语。
二外法语学习范文第3篇
1 现状和问题
大学阶段的日语学习现在有很多形式, 有作为专业设置的日语系 (学院) 的专业日语、有作为大学公共课开设的大学日语、还有作为英语专业的第二外语课程、以及本科生阶段越来越普及的通识课程之一的基础日语。这其中作为第二外语教学的日语课程在教育实践中出现了不少问题, 本文拟针对一些教学现象进行总结, 指出问题点并考虑如何解决的方法。
在笔者服务的大学里所开设的二外日语课, 周课时仅为2课时, 年度授课周数为36周, 共开设2学年。参照目前实施的日本语能力测试 (由独立行政法人国际交流基金以及财团法人日本国际教育支援协会共同举办) 4级的学习时数 (150课时) 来看, 达不到其所要求。在如此有限的教学时间内, 要达到大学日语 (第二外语) 教学大纲的要求, 并有希望参加日语能力考试, 对教师和学生来讲都是一种挑战。
教材选择上, 提供给日语学习的教材五花八门, 除了通用20多年的《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在改版后继续被广泛使用之外, 以外研社、高教出版社等机构引进的《しんにほんごのきそ》等原版日语学习教材也层出不穷。另外, 学生做课后练习选用的题册名目繁多, 但质量良莠不齐, 时有错误连篇的题册出现。如何能有合适之选, 也是比较困惑的现状。教师经常得翻看各类题册, 以备学生咨询时有针对性解答。
二外日语教学在教育结构上存在一定缺陷。第二外语学习者偏重应试对策, 为了通过考试获得学分或者是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 学习目的过于追求现实利益。这样的结果就是过分注重语法句式阅读, 光会做大量的习题, 而实际没能到达对语言的灵活掌握, 无法具备一定听说能力和交际能力。考试过后, 一股脑地又会将死记硬背的知识全还给老师。
教学模式上无新创新、新突破。高校二外日语教学由于受师资、课时等条件制约, 目前基本采用的还是教师为主、课堂为主、教材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 比较保守滞后。教师对教学手段改进的热情并不太高, 用多媒体进行课件制作的教师不多, 多数就是一本教材到底, 课程吸引力不够, 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二外日语学习的质量。
2 对策
针对以上常见的高校二外日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笔者考虑有一些解决方法可供探讨。
改变课程设置, 增加课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教学的有序、系统地开展, 能够全面地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使学生能够具备基础语言能力、交际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日语巩固好基础。
2.1 改变观念, 重新定位课堂设计。
改变二外日语教学模式的指导理念
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前提下, 改以往的逐字逐句讲解词汇、逐条分析句式的教学方法, 为教师在课堂上以精练、重点解读为主, 变灌输性教育为解读性教育。教学方法上要改进, 基础阶段的助词使用, 例如“に”在句子中的语法含义有很多:
朝7時に起きます。 (表示瞬间动作发生的时间点)
教室に入りました。 (表示到达点)
友だちにおみやげをあげました。 (表示对象)
庭に犬がいます。 (表示存在的场所)
教师要帮助学生分类归纳, 便于理解记忆, 促进学生综合贯通进行思考的能力。
书面练习布置学生课后进行, 课堂练习以口头练习为主, 引导学生从机械性地单调重复向自主构词、组句、传达个人意愿发展, 增强口头能力表述。
2.2 适当增加《日本事情》这样的文化导入
课程内容, 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的理解, 实际运用时能够少犯错误
例如, 基础阶段会涉及到的对家庭成员的称呼∶
对内对外
基于“うち”、“そと”有所区别的背景, 称呼表现上的规范很严格, 要指导学生学会准确应用。又例如对人称呼时, 中国人遵从长幼关系, 对家庭成语之外的长辈也会称呼“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而随着西风渐进, 日本文化中已经没有这样的称谓表达, 如果对一位陌生的中年妇女称“おばさん”, 恐怕非但达不到表述礼节之意, 反倒会引来中年妇女的不快之情, 交际目的不能达成。是因为日本女性对自己的年龄越来越敏感, 不愿意被“尊老”之故。
以日本的生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为语境, 立体而形象地介绍日本。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动力。以期达到扩大视野, 沟通不同文化, 避免因为文化差异引来的理解偏差。
教材编写应该区分使用目的, 有针对性地进行。大学二外日语学习者中有英语专业学生, 其中又有准备在研究生阶段进行语言类研究学习的同学, 他们就必须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参加二外日语测试, 对于这类有升学愿望的学生提供给他们的是能够程度统一、体系系统的考研日语教材;而通识课性质的二外教学目的是尽量在有限的授课时数里传达尽可能多的日语基础, 在习得基本语法知识的同时能进行简单的沟通交流, 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所以更生活化、更口语化的教材比较适用于他们。目前有针对性、目的性的教材还有待认识、开发。
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 从事二外日语教育不能因为是基础阶段就产生懈怠感, 不充分进行课前准备, 拿一本书就读到底。教师的工作要体现出创造性的特质, 创造快乐的课堂气氛, 多鼓励、帮助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二外教学基本上是一个人完成从听力到阅读的各方面工作, 对教师的综合业务能力水平是个考验。教师应该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技能以满足教学任务的要求。
3 结语
大学本科阶段选择二外学习, 对于学生来说也是除了专业学习之外的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 为以后走上社会多增加一份竞争力。第二外语 (日语) 不论现在还是将来都是高校必不可少的课程, 改进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方法, 建立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促进二外日语教学的发展, 是从事高校二外日语教育的我们面临的课题。唯有此, 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同时也是为社会提供更大的服务。
摘要:通过对高校目前第二外语 (日语) 教学现状的分析和总结, 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 考虑尝试解决的方法, 对二外日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进言。
关键词:二外日语,教学现状,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课程教学研订组.大学日语第二外语课程教学要求[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二外法语学习范文第4篇
1、郑和是pp朝人(选择)
2、哪一种交通工具出现最早?(飞机、船、汽车、自行车)
3、海鸟的脚印(选择)
4、在打雷的天气里应该怎么做(选择)
5、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6、在《大红灯笼高高挂里》有哪个英文单词:lantern
7、正六边形(图)是什么英文单词:hexagon
8、每个队只有6名运动员的体育运动是(填空)
9、儿歌(课本上的)
10、英语书中(6B)刘涛的笔友Peter的基本情况
11、(
7、
7、
3、
3、1)从中选4个数字进行+、-、、÷运算,结果为24。
12、大脑的哪一部分用来学习(选择)
13、一年四季地球的变化情况(选择)
14、一个男孩夹着一个球在飞快地踏滑板,突然球掉了,问球掉落的方向(选择)
15、看图,选择与图意相符的句子(关于急救、在家注意安全的)
16、找规律p
1、
4、
13、40、?、121
17、找关系pA、BobpispillpppB、Hepispstaypatphome
18、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距今已有ppp年历史
19、逻辑推理
20、容斥原理
21、三视图
22、玻璃碎片的规律
23、俄罗斯方块
24、新版人民币一元硬币反面的图案(选择)
25、What pinsectpfliesplikepapdragonp?p(选择)
26、那种乐器是中国乐器(选择)
27、认太极图(选择)
28、晚上睡觉头放在哪里(选择单词)
29、南京什么地方可以划鸭船(地点选择)
二外法语学习范文第5篇
说明: 1.本校徽已按比例缩放,请点击图片在新窗口中查看清晰原图。
2.整理的系列中国大学校徽,旨在为您制作简历时提供方便。
3.“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徽”的版权归属原设计者、学校所有。
二外法语学习范文第6篇
1 我院二外日语教学现状
1.1 学生现状
近三年来, 我院二外日语课程主要集中在贸经系商务英语和旅游系旅游英语专业, 学生专业以英语为基础。因此, 英语基础非常好。对于另外一门外语日语的学习, 大多数同学显得非常热情。课上认真跟随授课教师学习, 课下有问题积极主动发问, 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基本能及时完成。总体来说, 学习主动性较高, 自主思辨能力较强。
1.2 课程现状
就笔者进入我院的3年时间里, 我院在2006年9月至2009年6月3年的课程设置中, 只有旅游系的旅游英语专业和贸经系商务英语专业开设了二外日语课程, 且两个专业设置二外日语的课时较少, 商务英语专业3年中开设1个学期、2个学时的二外日语课程, 旅游英语专业3年中开设2个学期、4个学时的二外日语课程。
1.3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
因为是二外日语的课程, 首先各个系部在设立该课程的时候, 只希望学生能在接触英语的同时, 对日语稍微有所了解。因此, 导致学生对日语课程的重视度没有专业课程来得高。其次, 英语专业的学生大多为女生, 她们在开始学习日语课程时, 尽管非常用心学习, 紧跟着老师的教学步骤走, 但因为每周一般为一次或两次课, 即每周只有2节或4节日语课, 因此在课上的疑难问题得不到有效及时的解决,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上述两个原因, 导致两个专业的学生学习日语的结果就是:可以读出或默写出一定的假名, 但朗读课文和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存在较大困难。
由此, 笔者产生了疑惑:既然开设了日语课程, 为何不能将课时扩大些, 让学生学得更牢固、广泛些呢?为此, 笔者针对这种尴尬情况, 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2 我院二外日语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2.1 学时改革
任何一个系统地学习过一门外语的人都知道, 学习外语, 不像学技能那样, 可以通过几周或几个月的强化训练达到预期效果, 只有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与反复练习才能积累一定的语言文字基础。因此, 个人建议, 我院开设二外日语课程的专业能尽可能地把该课程的课时延长, 比如本来3年中只开设1个学期2个学时的计划, 可以调整为开设2个学期4个学时的授课计划。本来3年中只开设2个学期4个学时的计划, 是否能够调整为3个学期留个学时的计划呢?
2.2 课堂改革
课堂是同学们吸收知识最直接的场所, 因此在教室内的授课成为学生能否充分获取学科知识的重要过程。对此,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对课堂的教学过程进行改革, 以期达到最大效果。
2.2.1 重视第一堂课
尽可能在第一次授课时给学生带来新奇和趣味, 引起他们的好奇心, 逐渐让学生对该课程产生兴趣, 认识到二外学习的重要性, 排除对二外的抵触、轻视心理。教师可以向学生简单地介绍日语的特点和它形成、发展、变化的过程, 还可以通过观看风光片来感受日本四季的美丽, 以及花道、茶道等日本文化独特的魅力。优美的风光伴随着流利悦耳的日语讲解, 在带给学生视觉享受的同时, 也使他们对这门语言产生了兴趣, 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2.2 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任何人都希望有所成就或发挥自己的才能。学生在学习方面也不例外, 一旦他们的努力被认可、由此产生成就感后, 他们会兴趣盎然, 学习效果会事半功倍。当学生回答问题流利正确, 或在会话练习中表现出色的时候, 老师都应给与他们一定的表扬, 让学生们感受到老师看到了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使他们对自己更有信心。
2.2.3 合理安排教学节奏
日语教材由于内容多, 课时少, 为完成教学任务, 很多教师在课堂上连续不断地讲解, 学生急匆匆地记笔记, 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且由于日语语法较繁琐, 学生在这种被动的教学方式下, 很难在短时间内消化所学知识。因此, 教师要“吃透”教材, 在教学中结合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取舍, 使教学节奏有张有弛, 有快有慢, 难易交替, 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2.2.4 设计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
一成不变的讲授式的课堂模式早已使学生的兴趣消失殆尽, 因此, 要灵活组织课堂教学, 并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 使学生在上课时, 始终保持兴奋点、提高兴趣, 从而达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尝试着从以下几种方法入手。
(1) 精讲多练, 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处理好“精讲”与“多练”的关系。所谓“精讲”, 指教师不必详细地讲解日语的每一个单词、每一项语法, 而应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讲解课文中的重、难点内容。对文章中易理解的部分, 采用泛讲方式, 让学生自己消化、理解、吸收。所谓“多练”, 是指教师在讲完必要的知识点后, 可组织形式多样的练习, 如朗读课文、日语问答、听写单词和句子等。通过这些练习, 学生基本上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 不只是看得懂, 而且听说、读写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增强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能力, 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添加多种多样的课堂“小插曲”。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 教学中可安排一些小插曲, 如学生对枯燥单调的假名产生厌烦心理时, 教师可以适时地教唱一两首简单的日语歌曲。笔者在教授假名过程中, 经常教学生《四季歌》、《樱花》等简单的日语歌曲。还可以每堂课教一句成语、谚语或习惯用语等。笔者在教完全部平、片假名、拗音、长音之后, 会结合所学假名的特点, 教学生一句绕口令。拗口的绕口令不仅能使学生紧张的心情得到放松, 而且也达到了练习拗音、长音等的教学目的。在进行语法练习时, 笔者经常事先准备好相应的器具, 尽量运用不同道具, 对学生进行提问。这些小插曲的灵活运用不但缓和了原本紧张、枯燥的学习气氛, 更加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唤起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与愿望。
(3) 补充相关元素, 积极导入文化背景等相关知识。
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应当结合具体课文, 把文化融于教学, 让学生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社会制度、生活习惯、衣食住行等, 从而感受日语的语言特点和日本人的思维方式, 更好领会日语的精髓。如日本店铺中出现的“割引”字样, 意思是减价打折, 但“二割引”或“三割引”不能按照文字的意思理解为“二折”或“三折”, 而是“八折”或“七折”的意思。教学实践证明, 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文化背景知识, 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且有利于增强他们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
(4) 运用英汉日对比法进行教学。
汉语与日语在日语教学过程中是统一的, 二者有很多共同之处。比如, 日、汉语音有很多相似之处, 两者都有元音、辅音, 都有开音节, 日语的音调与汉语的四声也有相近之处。在词汇方面, 两种语言都用汉字, 如“化学” (かがく) , “社会” (しゃかい) , “充分” (じゅうぶん) 等。日语中许多音读的单词在音、性、义等方面都与汉语相同或相似, 如“呼吸” (こきゅう) , “茶” (ちゃ) , “昆虫” (こんちゅう) 等。这些相同或相似的语言现象有助于日语学习。而英语专业的学生一般英语基础比较扎实,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 会发现日语有一部分词汇来源于英语或与英语发音相似, 如“カレンダー (calendar) ”、“ミルク (milk) ”、“シルク (silk) ”等。学生的英语词汇量越大, 对记忆日语外来语单词越有利。笔者在讲解外来语单词时, 经常利用该单词的读音, 引导学生向英语单词联想, 以利于学生记忆。
3 结语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 语言教学也要与时俱进。对日语二外教学而言, 教师也应积极思考, 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各种能力的培养虽然不能截然分开, 但在组织教学时应有侧重点, 以学生多练为主, 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 在愉快中学习, 切实培养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摘要:在二外日语教学过程中, 教学手段及方式的差异影响着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探讨了我院二外日语教学现状及课程现状, 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二外日语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具体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二外日语,课程改革,教学手段,比较教学
参考文献
[1] 栗园园.对高校二外日语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探讨[J].三峡大学学报, 2005 (7) .
[2] 李治强.浅谈二外日语教学[J].高校论坛, 2009 (2) .
[3] 韩艳平.高校二外日语教学探讨[J].高校论坛, 2007 (2) .
[4] 高兴兰.谈第二外语日语教学的改革[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 2004 (6) .
二外法语学习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