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才兼备造句范文
德才兼备造句范文第1篇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毛泽东
4、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5、天才是不足恃的,聪明是不可靠的,要想顺手拣来的伟大科学发明是不可想象的。华罗庚
6、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茅以升
7、勤奋就是成功之母。茅以升
8、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让青春更加光彩。王光美
9、人类要在竞争中生存,便要奋斗。孙中山
10、时间是个常数,但也是个变数。勤奋的人无穷多,懒惰的人无穷少。字严
11、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郭沫若
12、什么是天才!我想,天才就是勤奋的结果。郭沫若
13、天才这个字本来含意极其暖昧,它的定义,决不是所谓“生而知之,不学而能”。
的。天地间生而知之的人没有。不学而能的人也没有。天才多半由于努力养成。天才多半由于细心养成。郭沫若
14、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15、在学习上做一眼勤、手勤、脑勤,就可以成为有学问的人。吴晗
16、在天才和勤奋两者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她是几乎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产婆。爱因斯坦
17、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狄德罗
18、“天才就是勤奋”,曾经有人这样说过。如果这话不完全正确,那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李卜克内西
19、所谓天才人物指的就是具有毅力的人、勤奋的人、入迷的人和忘我的人。萧伯纳
20、聪明的资质、内在的干劲、勤奋的工作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些都是科学研究成功所需的其它条件。贝弗里奇
21、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22、发明是百分之一的聪明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爱迪生
23、任何倏忽的灵感事实上不能代替长期的功夫。罗丹
2、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最沉默寡言。富兰克林
25、天才就是最强有力的牛,他们一刻不停地一天工作十八小时。勒南
26、懒惰等于将一个人活埋。泰勒
27、不存在没有热情的智能,也不存在没有知能的热情,如果没有勤奋,也不存在热情与才能的结合。约瑟夫
28、没有人会因学问而成为智者。学问或许能由勤奋得来,而机智与智慧却有懒于天赋。约翰塞尔登
29、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既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门捷列夫
30、天才出于勤奋。(励志名言
)高尔基
31、灵感,是由于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列宾
32、天才与凡人只有一步之隔,这一步就是勤奋。佚名
33、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真心英雄》
34、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
35、闲暇是霓裳,不宜常穿用。阿农
36、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况
37、“天才就是勤奋”,曾经有人这样说过。如果这话不完全正确,那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
38、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9、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0、不患人之不能,而患己之不勉。
4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2、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
43、称赞削弱了勤勉。
44、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45、聪明的资质、内在的干劲、勤奋的工作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些都是科学研究成功所需的其它条件。
46、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成绩优良,不是天资高,而是辛勤学。
47、地不耕种,再肥沃也长不出果实;人不学习,再聪明也目不识丁。
1、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佚名
3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普里尼
4、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爱因斯坦
5、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佚名
6、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罗兰
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塞内加
8、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鬣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恰普曼
9、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朱熹
10、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11、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白哲特
1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佚名
13、立志不坚,终不济事。朱熹
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5、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武者小路实笃
16、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但丁
17、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陀思妥耶夫斯基
18、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佚名
19、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雨果
20、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王守仁
21、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米南德
22、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黑格尔
23、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梭罗
24、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乔贝利
2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爱因斯坦
26、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罗洛梅
27、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武者小路实笃
28、有志者事竟成。佚名
29、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金斯莱
30、您得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果戈理
31、一个崇高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华兹华斯
32、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33、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贝弗里奇
34、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左拉
35、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佚名
36、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励志名言 )佚名
37、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奥斯特洛夫斯基
38、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萨迪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文天祥
40、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毅来完成它。歌德
41、即使在把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力。雨果
42、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贝多芬
43、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约翰逊
44、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巴斯德
45、即使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佚名
46、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费尔巴哈
47、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高尔基
48、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奥斯特洛夫斯基
49、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莫洛亚
50、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歌德 逆境成才的名言警句
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2、志在峰巅的攀登者,不会陶醉在沿途的某个脚印之中。
3、海浪为劈风斩浪的航船饯行,为随波逐流的轻舟送葬。
4、山路不象坦途那样匍匐在人们足下。
5、激流勇进者方能领略江河源头的奇观胜景。
6、如果圆规的两只脚都动,永远也画不出一个圆。
7、如果你想攀登高峰,切莫把彩虹当作梯子。
8、脚步怎样才能不断前时?把脚印留在身后。
9、不管多么险峻的高山,总是为不畏艰难的人留下一条攀登的路。
10、让生活的句号圈住的人,是无法前时半步的。
11、只要能收获甜蜜,荆棘丛中也会有蜜蜂忙碌的身影。
12、进取乾用汗水谱烈军属着奋斗和希望之歌。
13、生活呆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但不能是没味的。你可以胜利,也可以失败,但你不能屈服。
14、向你的美好的希冀和追求撒开网吧,九百九十九次落空了,还有一千次呢
15、机会只对进取有为的人开放,庸人永远无法光顾。
16、只会在水泥地上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深深的脚印。
17、生命力的意义在于拚搏,因为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竞技场。
18、海浪的品格,就是无数次被礁石击碎又无数闪地扑向礁石。
19、榕树因为扎根于深厚的土壤,生命的绿荫才会越长越茂盛。稗子享受着禾苗一样的待遇,结出的却不是谷穗。
20、骄傲,是断了引线的风筝,稍纵即逝;自卑,是剪了双翼的飞鸟,难上青天。这两者都是成才的大忌。
21、树苗如果因为怕痛而拒绝修剪,那就永远不会成材。
22、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
23、生活的激流已经涌现到万丈峭壁,只要再前进一步,就会变成壮丽的瀑布。
24、向前吧,荡起生命之舟,不必依恋和信泊,破浪的船自会一路开放常新的花朵。
25、盆景秀木正因为被人溺爱,才破灭了成为栋梁之材的梦。
26、如果把才华比作剑,(名人名言
)那么勤奋就是磨刀石。
27、经受了火的洗礼泥巴也会有坚强的体魄。
28、山涧的泉水经过一路曲折,才唱出一支美妙的歌。
29、瀑布跨过险峻陡壁时,才显得格外雄伟壮观。
30、通过云端的道路,只亲吻攀登者的足迹。
31、彩云飘在空中,自然得意洋洋,但最多只能换取几声赞美;唯有化作甜雨并扎根于沃壤之中,才能给世界创造芳菲。
32、教育是人才的娘家,社会是人才的婆家。
33、桂冠上的飘带,不是用天才纤维捻制而成的,而是用痛苦,磨难的丝缕纺织出来的。
34、没有一颗珍珠的闪光,是靠别人涂抹上去的。
35、沙漠里的脚印很快就消逝了。一支支奋进歌却在跋涉者的心中长久激荡。
36、你既然认准一条道路,何必去打听要走多久。
37、平静的湖面早就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生活造不出时代的伟人。
德才兼备造句范文第2篇
王光军,男,汉族,现年32岁,本科学历,中共党员,中学二级语文教师。该同志自2002年参加工作以来,对党的教育事业怀有朴素而真挚的感情,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勤于学习,刻苦钻研业务,熟练掌握本岗位各项业务知识和技能,工作业绩突出。
一、积极研究,开拓创新
从教八年来,该同志先后担任班主任、初三语文政史教学、学校管理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勇于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形成了个性化鲜明的教学风格,凸现“活、实、新”的教学特色。由于工作突出,该同志多次承担校级观摩教学,积极参加探究新课标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学中注意“示范、讨论、评讲、实践”四结合。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讨论式教学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善于与学生沟通,对学生有一颗真诚的心,教学效果良好,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深受学生欢迎。本学期,所任初三(4)(5)(6)班政史,及格率、优秀率、人均分均处于全县前列。
二、爱心奉献,特色育人
在学生教育管理中,他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注重用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用自身的学识引导学生,用健康的心理影响学生,用良好的仪表神态、言谈举止陶冶学生,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学困生的进步。能积极引导家长,并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为学生进步获得持续发展,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他尝试在班级中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各抒已见,讨论交流,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在全班形成了一股赶、帮、超的好风气,学生的学习效果良好,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政史成绩居学校前列。
欲作良师,先做益友。他一有空就和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倾听学生的呼声,问寒问暖,体察学生,把握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认真开好班会、晨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理想观。当学生行为出现偏差时,他总是先问明原因,循循善诱,让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心理上解决了问题。当学生家庭困难时,他会伸出援助之手,给同学们买文具,使其感到班集体的温暖。当学生取得成绩时,他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促其奋进,更上一层楼。当同学心里产生疑团时,他会诱导、启发,让学生走出心理的低谷。
他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科实践活动。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举行了“青春理想责任”演讲赛、“环境与我们”辩论会,时事知识竞答等。既给同学们一个展示的机会,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同学们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他组织学生办政史小报,培养同学们的设计能力、时政分析能力、创造能力。
三、锐意进取,敬业爱岗
王光军同志任本校副校长,分管学校政教方面的工作,配合搞好教学工作。他注意团结同志,搞好份内工作,不蛮干、不揽权,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好校长的助手,锻炼自己的能力。一年来,他分管的政教工作没有失误,比较圆满地完成了学校交给地各项工作任务。本期他分管的校本研训、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思路新颖,措施得力,效果良好,受到学校赞赏。他提出并主要开发的校本课程“传统经典诵读”课广受师生好评。
他亲自参与设计制作宣传版面、条幅,书写永久性标语。他积极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弘扬校园文化。3月份,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活动为主题。4月份,组织开展了“校园读书月”活动。组织开展了第二课堂活动,丰富了校园文体生活。5月份组织举办了“庆五一,迎五四”文艺汇演。他积极倡导开展集体备课,减少了教师的重复劳动,增加了智力投入,分工合作,共享资源,典型带动,共同提高,提高了备课工作实效。。本期他参与的县级教研课题《教师发展性评价研究》进入推广应用阶段。
就这样,王光军同志在学校的领导下,在全体教师大力支持和全体学生的密切配合下,认真地履行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和中学副校长的职责,兢兢业业地工作,老老实实地做人,在三尺讲台默默无闻地奉献着
德才兼备造句范文第3篇
从中国现在的硬件环境来说, 亚运会我们办过, 男足亚洲杯我们办过, 女足世界杯我们也办过,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们更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还有什么重大比赛我们没有招呼过?世界杯当然更不在话下了, 不就是需要12座国际化足球场吗?就算再翻一倍的任务, 我们泱泱大国, 肯定也绝无问题。然而没有问题的只是硬件问题, 中国足球的软环境对于中国申办世界杯来说却是一个极为不利的因素, 只有把中国的软环境搞好了, 中国才真正有了承办世界杯的实力。
2 关于中国足球的软环境落后的足球文化底蕴
笔者在这里所说的中国足球的软环境是相对于硬件来说的, 一个是指中国足球的整体水平, 另外一个是指中国的足球文化氛围。而这两方面又是必然联系在一起的。
2.1 关于中国男足
说起足球文化这个词, 我们不得不想到美洲的巴西, 想到欧洲的意大利、德国、英格兰、法国等足球强国。意大利的AC米兰、国际米兰, 英国的曼联, 德国的拜仁等等, 这些足球俱乐部都已经有了百年的历史, 其深厚的足球文化底蕴深深的吸引了全世界的球迷。虽然中国对外宣称最早的足球运动始于中国 (蹴鞠) , 但中国的职业足球运动的真正发展还不到20年的时间 (从1994年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算起) 。米卢蒂诺维奇这个传奇教练的到来, 带领中国队首次冲进了世界杯的舞台, 同时也给中国足球带来了良好的足球氛围, 当时作为学生的笔者, 深刻体会到了当时中国足球球迷空前高涨的热情, 但这仅仅只能称作氛围, 不能称作底蕴。因为随着中国足球在世界杯后的低迷, 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当初的良好氛围也随着中国足球的没落荡然无存, 2006年世界杯, 中国没能再续神奇教练的神奇, 中国足球从此又一次陷入了低谷。而欧洲足球的文化底蕴是经历了百年历史的考验, 所以才能长久不衰。
2.2 关于中国女足
说起中国足球整体水平的下降, 笔者在这里不得不提起中国女足。中国女足由90年代的世界强队到今天的世界二流球队, 使多少对中国足球还抱有一线希望的球迷彻底失去了信心。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 90年代是中国女足崛起的时期, 1996奥运会亚军, 1999年女足世界杯亚军, 曾经使无数的中国球迷在对中国男足彻底失望的同时还可以借女足的骄傲来给自己心理上些许的安慰。
但笔者认为, 女足的兴衰和一个国家的足球文化底蕴还是有着必然的联系的。90年代以前, 欧美等足球强国十分注重男足的发展, 对于女足缺乏必要的重视, 而中国的女足运动早在70年代就已经起步, 再加上中国女足队员的不怕吃苦的精神, 使中国女足在90年代涌现出了像高红、孙雯、赵丽红、范运杰等一批优秀的队员, 才使中国女足取得了好的成绩。但90年代后期, 欧美一些足球强国比如巴西、德国、挪威等开始重视女足运动的发展。由于这些国家有着深厚的足球文化底蕴, 从而使这些国家的女足运动迅速崛起。德国和巴西成为女足运动的代表。
2.3 关于中国足球青年队
说起中国青年队, 我国的球迷很容易想到在2001年的阿根廷世青赛, 想起了被美称为“超白金一代”的中国国青队。当时队中涌现出了一批像杜威、张耀坤、徐亮、曲波、孙祥、于涛等这样一批优秀的球员。但由于小组出线后即碰到了实力强大的东道主阿根廷队, 虽然中国队在那场比赛中以1∶2告负, 但中国国青队的表现得到了世界的认可。通过历史往前看, 高仲勋、高洪波、宿茂臻、隋东亮、李金羽等一批从国青队成长起来的优秀球员进入国家队, 在世界的舞台上他们又是何等的表现呢?和他们一样, 国外的像巴西的席尔瓦, 智利的萨莫拉诺、阿根廷的萨维奥拉、梅西, 还有被称为中国娃娃的乌拉圭球星雷科巴, 他们也是从各界的世青赛中脱颖而出的, 等他们到了国家队, 更是在世界杯的舞台上大放异彩。笔者认为, 这些世界优秀球星除了自身努力的原因外, 和他们各个国家深厚的足球文化底蕴也是分不开的。
3 成功举办世界杯的条件
一个国家能否成功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是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 (1) 要有适宜足球竞技运动的自然环境, 以便球员能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技术水平, 这是科学选择主办国的前提; (2) 要根据各国的社会、经济、科技、资源等各方面状况判断是否有能力承办世界杯, 实现经济、社会等多种效益; (3) 要有良好的足球文化氛围和健全的产业机制, 可以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从各个方面获得承办支持。其中适宜的自然环境是良好前提, 社会经济技术条件是重要保证, 浓厚的足球文化氛围和健全的产业机制则是确保大赛成功举办的关键。
4 对中国申办世界杯的展望
前面笔者主要对中国承办世界杯软环境方面的不足做了简单的分析, 但并不是说中国足球的软环境改善了中国就一定能办好世界杯, 况且文化底蕴这些需要时间来奠定基础的东西也不是短短几年就能改变的, 它们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只是我们所欠缺的一个方面, 只要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并为申办世界杯做好充分的准备, 真正做到了软硬兼备, 在自己家门口欣赏世界杯, 不是没有可能。
摘要:2010足球世界杯刚刚过去, 虽然中国的广大球迷在电视上欣赏到了世界杯的精彩, 然而, 包括笔者在内的中国球迷总觉得意犹未尽, 世界杯什么时候才能来到中国, 让我们中国的球迷能在自己的家门口, 亲临世界杯现场, 去体验不一样的激情呢?笔者借此通过对中国足球软环境的分析, 希望为中国申办世界杯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中国足球,世界杯,软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李云, 等.世界杯足球赛主办国区位条件分析以德国为例[J].体育与科学, 2006, 27 (6) :73~76.
[2] 杨一民.关于增强中国女子足球国际竞争力的初步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 2006, 42 (4) :7~9.
德才兼备造句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