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地震预警系统管理制度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漫步者2025-09-171

地震预警系统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预防地震灾害应急处置预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协调、有序、高效地做好地震应急工作,提高对破坏性地震的快速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轻地震灾害对学校师生及财产安全和教学设施的影响,保障学校在地震灾害发生后,尽快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及各级地震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一、学校地震应急处置组织指挥机构

组长:李斌

副组长:张林

成员:潘智明、王育丽、陈海凤、胡春文及各班主任。

二、学校地震应急处置组织指挥机构工作职责

负责学校防震减灾的组织和领导工作,平时督促、协调各有关部门和级部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发生有感地震或破坏性地震后,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即转为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指挥地震应急和救灾工作。

(一)地震灾害发生后,应急抢险救灾工作必须在指挥部统一指挥、统一组织下,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落实工作责任,各部门及级部负责人对口负责,层层把关。

(二)根据灾情发布停课及复课公告或通知。

(三)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地震及防护知识的普及教育和有关技能训练,不断提高

全校师生的防震抗灾意识和基本技能。

(四)组织保障防震抗灾应急处置物资。严格按预案要求积极筹备、落实抢险设备、教学教具等物资,强化管理,使之始终保持良好战备状态。

(五)积极组织地震灾害事后处置工作。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力进行救护、处置工作,把突发性事件造成的损失、影响降到最低点。

(六)迅速恢复教育教学秩序。

学校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校防震减灾的组织和领导工作,做好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师资培训、工作部署、隐患处理、灾情上报、灾后处理工作,建立和完善各类防震减灾规章制度、防震隐患检查、处理档案、防震减灾目标责任制及建立相应工作领导小组、防震减灾信息收集、处理和报送制度,建立本校破坏性地震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措施和快速反应机制。

三、地震灾害防御措施

(一)加强学校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学校应将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和灾害应变教育列入学校安全教育内容,使师生了解、掌握地震基本常识和地震应急知识及自防互救知识,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师生避震、自救互救能力。引导学生做到遇震不乱、正确避震、有序疏散、确保安全。

(二)建立健全学校抗震救灾工作的规章制度及工作规划,完善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制定并落实学校抗震救灾工作目标责任

制,切实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

(三)建立健全抗震救灾工作监督检查机制,坚持检查与自查相结合、检查与整改相结合、检查与责任追究相结合,建立和完善防震工作检查落实登记制度。

(四)学校设立24小时值班及安全监控和联系电话。实行防震救灾信息报告制度,建立健全完善的信息收集、处理和报送制度。对重要情况和重要信息要及时上报。

(五)发生破坏性地震后,学校迅速向抢险救灾有关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同时组织师生有秩序的转移至安全地区。

四、地震灾害应急处置

(一)汇总受灾信息,包括建筑物破坏、人员伤亡和被压埋人员的情况,以及救援行动的进展情况。

(二)配合救援队伍抢救压埋人员,协助有关部门进行工程抢险,并在地震现场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快速勘察,设置警戒线,建立救援基地;展开人工搜索尽快发现地表或浅埋的受难者;采用起重、支撑、拆除及狭窄场地营救等方式,使受难者脱离险境。

(三)采取紧急措施,及时疏散师生。

(四)协调、配合卫生部门抢救、安置伤病员。

(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力量,尽快恢复供水、供暖、供电,恢复交通通讯,防止次生灾害,保护重要部位,维护校内治安,安排师生生活。

(六)做好学校卫生防疫工作。安排好伤员的护送工作,协调、配合卫生、防疫部门继续做好灾区学校饮用水源、食品卫生的检查、

监测工作,做好学校卫生防疫和水源管理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

(七)准备车辆,听候调度,保证抢险救援人员、物资的运输。配合和组织有关部门调配粮食、食品、饮用水等救灾物资。

(八)根据抗震救灾指挥部要求,协助通信部门保障学校通信畅通。与电力部门协调保障学校用电供应。

(九)配合和协调有关部门调配救灾物品,保障学校受灾师生的基本生活;转移和安置师生,组织师生自救互救;妥善处理遇难者的善后事宜,统计伤亡人数。

(十)组织灾害损失调查,加强宣传报道,加强学生思想工作,正确对待自然灾害,克服恐惧心理,鼓舞师生战胜灾害,恢复教学,重建家园。

本预案启动实施由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总指挥决定。部门及各级部负责人要认真贯彻执行本预案,严格执行和遵守信息保密制度,遵守工作纪律,并保证联系方式畅通、便捷。

本预案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机构调整,以及应急处置和各类应急演练中发现的新情况,适时予以修订。

地震预警系统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一、企业建立经营管理系统的重要意义

新时期背景下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 必须要对经营管理风险进行预警和控制。企业如果不能对未来的经营管理风险进行预测, 就如同无头苍蝇, 随时可能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我国现阶段许多企业正是因为无法对经营管理风险进行准确的预测, 而纷纷破产倒闭。例如:诺基亚公司的破产原因就是无法对未来经营管理风险进行预测。因此, 一个成熟有发展的企业必须要重视企业经营管理预警系统的建立。此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企业可以基于互联网+基础上构建预警系统, 并且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预警系统的成本也相对较低, 大部分企业完全可以承受。因此, 建立企业经营管理预警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二、企业经营管理预警系统

(一) 建立思路

企业想要在内部建立经营管理系统, 不仅要对外部的市场环境进行分析, 还需要对企业内部的经营活动进行研究, 并掌握可能会导致企业发生经营管理风险的各种因素, 以此为基础结合过往企业经营管理风险出现的规律建立预警机制。由此可见, 想要成功建立企业经营管理预警系统, 其关键点就是找出市场变化对企业经营管理造成影响的相关规律。为此, 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利用相关理论知识对波动规律进行分析和明确, 并将其作为企业经营管理预警系统的中枢神经。此外, 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是一个整体, 而不是独立存在的,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企业整体经营管理出现波动, 因此相关企业同样应该将这一点融入预警系统之中。例如:好比将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活动比作一个总系统, 该总系统中有多个子系统, 任何一个子系统出现问题都会使总系统受到影响, 因此, 企业在建立预警系统的过程中应将这一思路作为建立预警系统的重要思路。

(二) 建立原则

企业在建立经营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第一点原则是目的性原则。企业建立预警的主要目的就是对企业未来可能会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 从而帮助企业可以提前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 对风险进行控制, 减轻风险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因此目的性原则也是建立预警系统的首要原则。第二点原则是系统性原则。这点原则也是由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性质决定的, 企业从生产经营到获得收益, 其中有一个系统性的管理过程, 企业经营管理预警系统应该将这些环节联系到一起, 协调好各子系统的关系, 使预警指标得到明确, 提高预警系统的总体效果。第三点原则是灵敏性原则。这一点原则是为目的性原则服务的, 因为企业经营活动容易被市场变化所影响, 因此, 企业在建立预警系统的过程中应将这一点考虑进去, 促使预警系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可以随着市场和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变化而改变, 并能够准确反映出企业实际情况, 从而帮助企业人员直观地发现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予以及时改正。

(三) 建立条件

企业想要建立经营管理预警系统, 需要具备以下几点条件:首先企业应具备充足的资料信息, 这也是企业建立预警系统的首要条件, 只有通过对大量原始数据进行分析, 才能为预警系统的建立提供数据支持。其次, 企业还要具备大量的现代计算设备。由于建立预警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运算和分析, 仅靠人工运算和分析速度较慢、准确率也相对较低, 同时好需要计算人员具有较强的运算能力。而利用现代计算设备对这些数据进行运算和分析, 其运算效率和准确程度较高。由此可见, 企业想要建立预警系统这些计算设备是必不可少的硬件条件。此外, 企业应具备充足的人员。虽然计算机的运算和分析能力远高于人类, 但其终究只是一种计算工具, 如果没有人对其进行操控, 它即使功能在完善也无法得到有效发挥。除了计算机操作人员之外, 企业还应有一定数量的经济专家, 这些经济专家的可以总结企业过往的经营管理经验, 并为企业建立经营管理系统提供理论帮助。

(四) 主要功能

企业经营管理预警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搜索资料、数据分析和预警报告。搜索资料功能是指企业可以利用预警系统, 对市场上不断变化的因素和国家政策调整的信息进行收集, 以此来帮助企业可以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数据分析功能主要是对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活力进行分析, 判断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 企业可以根据这些情况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预警报告功能则是建立在以上两种功能基础上的功能, 该功能的主要作用就是找出企业当前经营管理存在的不足, 并及时预警, 使企业经营管理者了解企业当前经营管理情况, 以便于企业管理者及时采取控制方法, 将风险对企业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

三、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恶化, 企业的发展也随之受到影响, 市场上各种未知因素对企业的发展造成潜在的威胁。为此, 企业应在对内外部环境科学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过往经营管理风险的规律, 建立企业经营管理预警系统, 以此为企业扫清发展的阻碍, 从而推动企业实现进一步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作为经济发展主体的企业, 其经营管理工作成了国家和人们的重点关注问题。企业想要立足于当前的市场环境, 必须要提升自身的实力, 企业应建立经营管理预警系统对市场情况进行分析, 找出市场变化对自身的威胁, 并采取防控促使对风险进行控制。本文通过对新时期企业经营管理预警系统的建立进行研究, 并对其运行方式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新时期,企业,经营管理,预警系统,建立

参考文献

[1] 倪鸿.企业组织管理预警系统的新型职能分配与组织构成[J].企业研究, 2016 (04) .

地震预警系统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字: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 预警 安全 建设

Construction of Emergency Early Warning Information Release System

SUN Jing

(Baodi District public emergency early warning information release center, Tianjin 301800 China)

(Baodi District public emergency early warning information release center, Tianjin, 301800 China)

Absrtact: In modern life, the occurrence of public emergencies is not accidental, the whole society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public emergencies, public emergencie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life. The construction of Baodi District public emergency early warning information release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provincial, prefectural and county level early warning information release platform, is the government emergency response departments and the public timely access to the main channel of early warning information. The system is mainly responsible for the timely and effective release of natural disaster forecast information and public health event information, to ensure the first-time service for the people, to do a good job i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services.

1項目建设背景、目标、内容

1.1项目建设背景

应国家应急办统一要求,由市政府应急办牵头,市气象部门承建天津市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该系统能够接入天津市各部门预警信息,并实现将预警信息及时、有效、权威地向全市应急责任人和公众发布功能系统。天津市政府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工作,在《关于加强我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实施意见》(津政办发[2011]131号)文件中明确:加快全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宝坻区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作为天津市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宝坻区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收集、上报和发布等功能。

1.2项目建设目标

在天津市人民政府和宝坻区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宝坻区电子政务网或宽带网连接市政府预警发布系统和相关部门预警发布系统。连接区应急办和各委办局,依托天津市宝坻区气象业务系统和气象预报、警报、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扩建其信息收集、传输方式及与之相关联的业务系统;建立起权威、畅通、有效的政府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形成覆盖全区的预警信息综合发布系统。

1.3项目建设内容

宝坻区分中心具有接收处理、安全验证、监控管理和发布信息等多种应用功能;铺设与天津市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指挥中心畅通、可靠的通信链路;建立宝坻区委办局和相关单位至宝坻区分中心的预警信息传输系统;建立并完善宝坻区分中心与公共媒体发布渠道可靠、畅通的通信线路[1-2]。

2项目总体设计

2.1项目设计思路

2.1.1建立有效的多手段预警信息发布体系

宝坻区突发布平台是整个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二级结构中的最基础发布平台,接收上级发布管理平台和本级人民政府、委办局发布的预警信息,并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向所辖区域内相关部门及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2.1.2建立完备的环境支撑体系

宝坻区发布系统需将预警信息及时、有效、权威地向应急责任人和公众发布,对建设场所、机房环境、系统安全提出了很高要求。通过完善发布系统建设场地、进行适当的机房环境布设、配套相应的信息处理、增加网络及安全设施,形成能覆盖全区的预警信息综合发布系统环境支撑体系。

2.1.3建立先进的预警发布技术体系

宝坻区分中心依托现有的宝坻区气象服务系统和气象预报、警报、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扩建其信息收集、传输渠道及与之配套的业务系统,形成稳定高效的信息收集、加工、发布、数据管理、监控统计等预警信息发布软件技术体系,建设权威、畅通、有效、先进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2.2项目设计原则

2.2.1先进开放,功能实用

项目的开发与部署,采用了合理的设计思路与开放的体系架构,在保障功能的前提下,努力实现技术的先进性、系统的开放性,开发设计的过程中,始终按照开放、兼容的设计原则,根据业务使用的实际要求匹配各项功能,来达到实际的使用目的。

2.2.3安全有保障,性能足够稳定

系统的安全性要十分的可靠,性能要求足够的稳定,能够满足相关工作开展的基本需求,为业务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2.4硬件为先,注重效果

应用软件系统在天津市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中统一进行开发部署,本系统重点进行场所、网络、硬件设计和集成,要重视网络、硬件设备的实施质量,以满足系统的应用需求。

2.2.5对标准及规范统一管理

对管理范围内的预警信息采用符合国家级和天津市气象局相关的标准及规范,将相关的标准规范体现在信息的管理方式、管理格式与信息发布质量的各个环节中,保证系统的可发放性,以适应业务需求的不断改变和升级,保证不同厂家的设备能够在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下进行有效的兼容。

2.3项目流程设计

预警信息发布、收集、传导是在原有气象系统网络的基础上进行扩充,每个行政村(社区)至少有一种技术手段可以获得宝坻区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宝坻区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系统发布的主要信息包括自然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如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地震信息等)、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如季节性流行病预防信息、传染病疫情信息、动物疫情信息等)。由于本系统只是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的发布系统,只负责各类信息的最终发布,需要发布的信息具体等级、内容要有专门的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进行明确[3-5]。

3系统建设

3.1预警信息发布场所建设

3.1.1概述

场所建设为本系统(预警发布系统)业务开展与办公提供充分保障,建设内容重点是对原有场所进行改建和装修。场所内部的供电、消防、空调、安防和供水等系统可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为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提供长期、稳定、可靠的运行基礎保障。

3.1.2供配电系统

宝坻区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对供配电系统有要求,所以其质量对信息系统的可靠运行至关重要,供电电源应满足下列要求:

(1)频率:5Hz;

(2)电压:380V/220V。

为达到设计要求,在设计上采取下列措施:

(1)保证机房电力配线、配电设备的冗余空间;

(2)保证计算机设备电源与动力电源分开;

(3)保证合理的地线系统;

(4)保证电源线均采用阻燃铜芯电缆。

3.1.3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为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服务,为各种应用系统提供基本的连接与运行环境。根据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系统机房的已有基础建设条件,本项目可以在现有机房的综合布线系统基础之上进行针对性建设。综合布线系统的工作区子系统是由网络信息插座和延伸到工作区终端设备处的连接电缆及适配器组成,根据建设要求,需要增加部分线缆,增加部分端口插座。

水平子系统是从工作区网络信息口延伸至设备间的水平双绞电缆。结合本项目,需增加双绞线和视频线缆。

设备间子系统设置在机房内,提供包括网络数据线路与语音线路的主配线架。根据建设需求,增加数据线缆。

3.1.4防雷接地系统

为保证用电安全,防止电击发生,要求用电设备、配电箱(盘)、控制箱(盘)、操作箱(盘)的金属外壳及金属电缆桥架、配线槽、金属构架、保护钢管、接线盒等必须与配电系统的保护线(PE线)可靠连接。配电系统的保护线还需与防雷接地引下线可靠连接。保护干线、接地系统的接地干线与各栋建筑物的金属构造、建筑物内水管、采暖和空调管道等金属管在进入建筑处要做总等电位联结。

3.2应用软件系统

3.2.1总体设计

宝坻区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依托天津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根据本地区实际业务需求,进行本地化定制开发及市级平台的本地化部署及本地化定制开发,本地化定制开发包括数据工程、市级系统本地化部署。

3.2.2数据加工及入库

宝坻区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需要多个部门提供数据,数据类型繁多、差异性很大。部门已经积累了一些相关数据,数据整合工作包括数据库初始建库和更新完善阶段。

在数据库初始建库期间,由发布系统提出数据内容需求和数据格式标准规范,各委办局及相关单位以约定格式上报所需的数据。上报的数据需要利用数据抽取、转换与装载工具,进行清洗、转换、校验等工作,最终导入到宝坻区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数据库中。

发布单位上报的数据格式较多,包括Oracle、Access、Excel、Word等。在数据库建设过程中,需要将各委办局及相关单位分散、零碎的数据整合到一起,形成统一的、适用于预警信息发布、管理的数据。

在数据整合中最重要的步骤之一是从上报数据中提取出来有用的数据,排除噪声、减少冗余、完成一系列的转换、累计、关键字改变、结构改变与聚集处理,最终实现数据入库。

3.2.3市级系统本地化部署

(1)功能概述。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平台主要实现预警信息的接收处理、存储、检索、分发、监控、领导辅助决策、信息发布及综合配置等功能。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平台由信息接收处理子系统、多手段信息发布子系统、检索统计子系统、监控子系统、大屏展示子系统、综合管理子系统、安全及用户管理子系统组成。

(2)系统结构。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平台在多个网络环境运行,并配以服务器等设备,以实现预警信息的接收处理、检索、分发、监控、领导辅助决策、信息发布及数据存储共享策略综合配置等功能。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平台由安全及用户管理子系统、信息接收处理子系统、多手段信息发布子系统、辅助决策子系统、平台监控子系统、综合管理子系统、大屏展示子系统、地图服务子系统组成。

(3)信息流程设计。在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平台内部,数据信息主要在信息接收处理子系统和多手段发布子系统之间传输。统计和监控信息主要在辅助决策子系统、大屏展示子系统、系统监控子系统之间传输。系统监控子系统和辅助决策监控子系统提供预警信息发布及系统运行监视和故障告警。辅助决策子系统同时提供预警数据信息的查询和分类统计。控制信息主要由综合管理子系统、安全与用户管理子系统进行处理[6-8]。

4结语

综上所述,突发公共事件预警发布系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地势非常复杂,人口基数庞大,因此我国面临的突发公共事件的种类也非常的繁多,同时,也应该看到对于突发公共事件的不力处置给广大人民群众以及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损失是不容忽视的,所以说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建设对于提高灾害的前置处理能力,对社会的有序、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EB/OL].[2014-07-12].http://www.gov.cn/zwgk/2011-12/08/content_2015178.htm.

[2]黃光华.大数据管理中的政府角色探析[J].信息系统工程,2018(11):162.

[3]李站强.大数据时代的公共危机管理[J].知识经济,2019(1):33-34.

[4]韩霞.浅谈第二代预警信息发布系统[J].辽宁广播电视技术,2017(2):75-77.

[5]孙健.打造权威国家预警发布系统 发出预警信息第一声音[J].城市与减灾,2017(1):1-6.

[6]乔鹏.浅谈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J].山西电子技术,2020(4):71-73,79.

[7]崔迪.“智慧气象”预警相关信息发布模式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5,17(3):40-41.

[8]陈必翀.减灾所地震预警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21.

地震预警系统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及相关规定,进一步增强预防腐败工作实效,结合我村工作实际,根据镇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目标

通过深入扎实的开展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三个更加注重”的要求,努力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切实抓好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落实;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风险防范意识。推动我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

二、工作原则

1、遵循循序渐进、分类指导的原则。围绕中心工作,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的工作职责,分层次、有重点、有针对性查找风险点。要求领导带头,综合运用多种廉政风险控制手段,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控制措施。

2、遵循规范化动作原则。把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纳入各项管理制度中,通过重新梳理各项规章制度来规范各岗位在廉政风险防范中的职责,建立和完善廉政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3、遵循动态化调整原则。根据腐败行为的变化特点,结合反腐倡廉工作实际,动态性地调整、界定廉政风险。

三、方法步骤

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的开展,分为准备、落实、总结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1、建立组织机构。成立村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的组织、协调、实施。

2、制定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的实施方案。认真学习廉政风险预警防空管理经验,深入学习新市镇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3、召开村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动员会,部署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

(二)落实阶段

1、制定排查风险点方案,查找廉政风险点。

结合工作实际,紧紧抓住“查找风险点”这个关键环节,突出重点岗位,采取“自身找、群众帮、领导提、集中评、组织审”的方式,组织党员干部全面、深入查找风险点,做到岗位职责明确、廉政风险清楚、防范措施得力。

2、依据镇确定的廉政风险点,结合实际制定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实施细则。

3、制定完善廉政风险防范措施。

了解实施过程中健全规章制度、落实实施细则情况及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等。抓住“制定实施细则”和“查找风险点”两个关键环节,结合岗位职责找准找全风险点,研究制定相应预警防控措施。

4、对风险点和预警防控措施进行公示

对排查出的风险点和预警防控措施在公开栏中公示,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监督。

(三)总结阶段

整理资料,装订归档,撰写总结报告。依据廉政风险预警防控考核标准,并根据考核评定中发现出的问题,进行自我修正。撰写本单位廉政风险工作报告。

六、工作要求

(一)做到学习教育先行,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

全体干部要把学习教育和廉政风险预警防控知识的学习贯穿整个廉政风险预警防范工作全过程,紧密结合本岗位实际,重点学好党的十七大报告、党风廉政建设相关文件、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实施细则,把党的宗旨教育、思想信念教育、廉洁自律教育贯穿于工作的各个方面,筑牢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自警自律防线。

(二)把握重点环节,找准岗位存在的“风险点”

地震预警系统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摘 要 本文从中国企业面料的竞争环境入手,阐述了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功能及特征,并对企业如何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提供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企业 财务 预警系统

新的形势下,如何有效的规避与防范各种风险因素,防止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陷入危机境地,成为当前企业管理的重点课题。当各种不测风险发生后,最易遭受侵害的必然是企业资金运动的中枢——财务管理系统,由财务状况逐渐恶化而导致财务危机。因此,建立一套完善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及早诊断出危机信号,将危机消灭于萌芽阶段,成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所谓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就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相关理论,采用比例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对企业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进行预测、预报的财务管理分析系统。

一、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功能及特征

企业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作为一种规避和防范企业风险的工,其灵敏度越高就越能及早地发现问题并告知企业管理者,就越能有效地防范与解决问题、回避财务危机的发生,所以,一个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通常具有以下功能:

第一,信息处理功能。它通过收集与企业经营相关的产业政策、市场竞争状况、企业本身的各类财务和生产经营状况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是否予以报警。

第二,危机预知功能。经过对大量信息的分析,当出现可能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时,财务危机预警系统能预先发出警告,提醒管理者早作准备或采取对策,避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现实的损失,起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第三,控制危机功能。当财务危机征兆出现时,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不仅能预知并预告,还能及时寻找导致财务状况恶化的根源,使管理者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制定有效的措施,阻止财务状况的进一步恶化,避免财务危机真正发生。

第四,避免危机再次发生功能。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不仅能及时回避现存的财务危机,而且能通过系统详细地记录其发生缘由、解决措施、处理结果,并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弥补企业财务管理及企业经营中的缺陷,完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从而既提供前车之鉴,又能从根本上消除隐患。

基于以上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功能,我们在构建一个有效的预警系统时,财务指标的选择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基本的特性:

其一,必须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即危机因素一旦萌生,能够从指标值上迅速反映出来;

其二,指标的先兆性,一旦指值趋于恶化,往往意味着危机可能发生或将要发生,亦即应当属于危机初步产生时的先兆性指标,而不是已经陷入严重危机状态时的结果性指标。

二、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应做的工作

1.加强信息管理。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必须以大量的信息为基础,这就要求强有力的信 息管理向预警系统提供全面的、准确的、及时的信息。要建立信息管理组织机构,配备必要 的专业人员,要明确信息收集、处理、贮存到反馈各环节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以及信息专业人员的职责,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2.协调好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企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应该与其他子系统保持和谐的合作关系。应当考虑不同子系统的数据传递和各个子系统对各种数据的不同要求,实现企业数据共享,使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3.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向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应该包括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组织建设权责分明、交易处理程序适当、信息记 录真实、披露及时等内容。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虽然风险管理不当可能诱发财务危机,但二者并非是同一概念。风险是竞争的孪生体,是市场经济制度的一种必然现象。它虽然隐藏着危机,却也孕育着商机。尽管时刻面临着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但危机的策源地或许更主要的是滋生于企业内部,如滞后的管理理念、错误的决策行为,以及由此伴随而来的资源配置 效率低下以及对竞争风险应对不当或功能乏力等的结果。单从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方面而言,自然不足以揭示财务危机的本质和根源,但透过财务指标的优劣变化却能够使企业感受到危机的存在,这将有助于企业管理人员对危机的深层诱因进行延伸追溯,从而做到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万希宁,苏秋根.关于上市公司财务失败预警的实证分析.商业研究.2003(12).

[2]顾晓安.公司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0(04).

地震预警系统管理制度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数据挖掘;客户流失;预警;决策树

0 引 言

我國主要的3家电信运营商分别是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过去的10年里,这3家公司都得到了极其快速的发展。这种发展主要来源于移动通讯设备的普及以及发卡量的增长。但是,在过去的5年里,客户量的增长速度缓慢,同时发卡量似乎不再增长。如何实现业务增长,成了三大运营商头痛的问题。与此同时,运营商之间相互挖客户墙角的问题时有发生,客户流失率的急剧上升成为了各大运营商最为直接的难题,尤其是优质客户的流失更是会造成企业极大的经济损失。从运营成本来看,引进新用户的成本远高于维护一个优质的老客户,会对企业的收益产生较大影响。因此,为了帮助企业在客户流失前提前做出预警防范,文章使用数据挖掘分类算法中的组合预测树模型建立了一套具有实际意义的预警检测系统,为企业留住客户提供指导策略。

1 变量的获取与说明

本案例使用的数据来自某移动公司当月的客户信息统计,该企业为我校对口实践实习单位,共4 975条数据,缺失值已处理。因变量是否流失的数据来源于下一个月,自变量的数据来源于当月。数据包含8个变量:1个因变量、7个自变量,其中定性变量6个,定量变量2个。因变量为流失客户,为定性变量,1代表客户流失,0代表客户未流失;套餐金额为定性变量,共3个水平:1为96元以下,2为96到225元,3为225元以上;改变行为为定性变量,1代表曾改变过套餐金额,0代表未曾改变过套餐金额;服务合约为定性变量,1代表曾经签订过服务合约,0代表未曾签订过服务合约;关联购买为定性变量,1代表同时办理一项其他业务,2代表同时办理两项其他业务,0代表没有办理其他业务;集团用户为定性变量,1代表是集团用户,0代表不是集团用户;额外流量、套餐使用月数均为定量变量。

2 描述性分析

2.1 集团用户对客户流失的影响

通过绘制马赛克图,了解是否是集团用户在流失用户中所占比例的大小。在图1中,横坐标表示客户是否流失,纵坐标表示客户是否为集团用户。结果显示,在流失的客户群体中,不是集团用户所占比例较大,是集团用户所占比例较小,说明是集团用户的客户更不易流失。同时通过卡方检验得知二者所对应的概率P值小于0.000,应该拒绝集团用户和流失用户之间相关独立的原假设。说明集团用户与客户流失不独立,是否是集团用户对客户是否流失有显著影响。

2.2 服务合约对流失客户的影响

通过服务合约与客户流失两变量的二维列联表与卡方检验来分析其影响显著性。由表1交叉列联频数表可知,在客户流失的个体中,无服务合约的客户有3 340人,有服务合约的用户为554人。无服务合约用户中客户流失的个体占88.9%,有服务合约用户中客户流失个体占45.5%,说明有服务合约用户的个体更不易流失。服务合约与客户流失服从自由度为1的卡方检验,对应的概率P值小于0.000,应该拒绝客户流失与服务合约之间相互独立的原假设。说明服务合约与客户流失不独立,是否签约过服务合约对客户是否流失有影响。

3 预警模型的建立

3.1 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是从当下海量不完全、模糊的数据中提取未知但隐藏在其中的潜在有价值信息的过程。数据挖掘常使用的软件有Weka、KNIME、RapidMiner、R-Programming、Kaggle

等,常使用的算法包括分类算法、聚类算法、关联规则等,其中分类算法包括决策树、逻辑回归、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Boosting等,本文通过使用分类算法中的组合决策树在R软件中完成数据挖掘全过程。

3.2 组合决策树的构造

决策树分类是最典型的一种分类方法,从实例集中构造决策树,先根据训练子集形成决策树,然后根据叶节点的类称号进行检验记录分类。其核心环节在于解决训练记录的分裂和何时停止分裂的问题。解决第一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属性测试条件的合理决策;解决第二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当样本数量小于某个特定阈值时停止分裂。通过使用RStudio软件编程建立的组合决策树算法调试代码如下:

install.packages(\"ipred\")

library(ipred)

set.seed(1234)

m=m[,-1]

m$流失用户<-as.factor(m$流失用户)

m1<-bagging(m$流失用户~.,data = m,nbagg=25,coob =TRUE)

pre<-predict(m1,m,type = \"class\")

hx<-table(m$流失用户,pre)

E1<-(sum(hx)-sum(diag(hx)))/sum(hx)

并且,得到的预警监测模型如图2所示,在根节点中总样本量为4 975人,其中流失客户有3 894人;最优特征变量为使用月数在取值25处将决策树分裂为0、1两部分,其中预测客户未流失1 020人,预测客户流失3 955人,预测未流失人数中与真实未流失结果一致的有1 020人,预测流失人数中与真实流失结果一致的有3 894人。结果显示使用月数是客户是否会发生流失的最重要因素,当使用月数大于等于25时,客户流失率最低。

通过数据挖掘方法中的决策树分类模型进行客户的流失监测,将预测结果和真实数据进行对比做组和决策树混淆矩阵,结果如表2所示,真实未流失客户有1 081人,预测未流失客户有1 020人,精确率=1 020/(1 020+61)=94.36%,准确率=(1 020+3 894)/(1 020+61+0+3 894)=98.77%,预警模型的预测准确率高达98.77%。

4 遏制用户流失的措施

手机客户流失预警监测结果说明,在使用月数这一特征上,用户使用月数小于25个月的用户基本都流失了,使用月数大于25个月的用户都得到了保留。在关联性购买特征中,没有办理过其他业务的用户容易流失,辦理过其他业务的用户能得以保留。对于服务合约特征来说,有服务合约用户的个体更不易流失,应该注意无服务合约这一用户群体可能会流失。集团用户特征中,非集团用户中客户流失的个体占88.1%,集团用户中客户流失个体占45.0%,说明是集团用户的个体更不易流失,运营商也应注意不是集团用户的群体可能会有流失的危险。其他影响因素因效果不显著,均未进入预警模型。

所以运营商应在推广各种套餐、关联购买活动、签订服务合约、办理集团用户等方面加大力度取得客户信任,使得客户对运营商更加信任,进而将客户的套餐使用月数提升到25个月以上。除此以外,运营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遏制用户的流失。

4.1 提升用户的忠实度

提升忠诚度对每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来说都是长久生存之道。结合老客户的使用习惯、话费回赠、专属优惠等活动制定出不同的VIP高级套餐,以保证老客户的高端心理预期;考虑新客户的现有需求制定灵活多变的新颖策略,吸引新客户的使用好感,提升新客户的留存率,进而提升老客户的转化率。同时,在售后服务上要人性化,举办温馨的送爱心活动,让新老客户不仅有产品享受,更有家一样的温暖体验。

4.2 加强对品牌自身的推广和创新

5G时代汹涌而至,对每个企业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在宣传方面,应借助互联网优势,采取多样化流量推广,例如在微博、抖音、B站、微信等社交媒体上通过各种视频、文案等宣传企业品牌文化和优惠套餐活动,尤其是需要将利益化的点可视化;在运营模式上,借助互联网对客户群体实行网格化管理,实现“一网撒天下,客户尽在掌握中”的全局运营管理模式,不错过一个新客户,不放弃一个老客户;在产品创新上,要与时俱进,不断研发新的核心产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要不断招募年轻人才,创新出更为特色、更为符合客户需求的营销手段。

4.3 定制差异化营销策略

在营销方面,可以借助数据挖掘方法对真实的客户数据进行客户人群细分,进而完成精准的人物画像,按照客户的不同喜好、不同消费层面、不同需求,划分为4~8种画像描述,然后针对不同画像的客户定制不同层级的个性化服务和优惠活动,同时要及时把握自身品牌的差异化塑造,从情感、文化、家庭归属感等方面来及时调整自身定位,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

5 结 论

客户流失率的日益增长已经成为电信行业各大运营商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而数据挖掘技术的产生便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本文通过大量查找文献、研究相关理论基础,并结合企业真实客户数据,使用R语言做数据挖掘建立模型,基于决策树的构建,形成了手机客户流失预警系统,经混淆矩阵的准确率评估,该模型基本达到预期效果,可以将其用在解决该企业客户流失管理的实际问题中。但由于数据中存在所选因素的种类有所欠缺、与客户相关的其他信息不够全面等问题,模型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CALZADA-INFANTE L,?SKARSD?TTIR M,BAESENS B. Evaluation of customer behavior with temporal centrality metrics for churn prediction of prepaid contracts [J/OL].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20,160.[2020-05-28].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957417420303778.

[2] 李鑫.基于数据挖掘的电信客户流失预警研究 [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20.

[3] 张磊.基于深度学习的电信客户流失预测研究 [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20.

[4] 赵慧珂.流失客户的识别、预警与对策研究 [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19.

[5] 周艳.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电话经理业务支撑系统设计与实现 [D].长沙:湖南大学,2016.

[6] 王玉玲.中国电信B公司宽带客户流失预警及对策研究 [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8.

[7] 程勇,梁吉祥.基于数据挖掘的掌银客户流失预测建模方法研究 [J].中国金融电脑,2019(8):51-60.

[8] 张利利,马艳琴.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航空客户流失与细分研究及R语言程序实现 [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9,49(6):134-142.

[9] 姜辉辉.WA移动分公司存量客户营销策略研究 [D].邯郸:河北工程大学,2020.

[10] 王晓婷.邢台移动用户流失预警系统分析与设计 [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0.

作者简介:杨英英(1989—),女,汉族,陕西延安人,专职教师,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据分析。

地震预警系统管理制度范文

地震预警系统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预防地震灾害应急处置预案为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协调、有序、...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