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蒸汽锅炉改造方案范文
电蒸汽锅炉改造方案范文第1篇
1 改造空间及经济效益
一般电厂对汽动锅炉给水泵的负荷要求是100%, 电机拖动给水泵为50%[1]。电泵只是在启动第一台锅炉过程中使用, 平时为热备用状态。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可以充分利用锅炉剩余负荷提供汽动泵所用蒸汽, 同时节约大量电能, 以降低电厂运行成本。
针对我厂目前情况, 可以增加一台容量为1250k W/H的背压式汽动锅炉给水泵 (只增加背压式汽轮机, 不增加水泵, 水泵使用原有高压泵, 将此高压泵电机当成备件入库) , 在正常运行时利用化工系统副产出的2.0MPa蒸汽拖动此新增汽动泵和已有的汽动泵一起运行, 每小时可节约电能1250k W, 经济效益为1250k W1.0元=1250元, 每年节电费为1250元8000小时=1000000元 (100万元) 。同时背压排气为0.5MPa蒸汽可用于全厂冬季汽暖供应以及各管道、设备的蒸汽伴热。
2 背压式汽动泵对厂用电中断后锅炉供水的安全重要性
对于背压式汽轮机来说, 没有耗大量循环水的凝汽器设备, 不需要电功率相对较大的凝结泵。例如新增一台进汽参数为2.0MPa、360℃的背压式汽轮机拖动高压锅炉给水泵, 只需要将其稀油站油泵 (1.5k W) 改为应急时直流电 (柴油发电机供应) , 需用冷却水增加一台3k W普通离心式水泵即可将整个机组改造成厂用电 (高压及低压) , 全部中断后仍能正常供水的自供应系统。总体比较背压式汽轮机配套用电设备的总功率远低于凝汽式汽轮机, 所以改造具有可行性强、经济性强的特点[2]。
故针对我厂目前情况, 可采用两台背压式汽动锅炉给水泵供应两台锅炉满负荷运行, 在全厂停电时也能达到为锅炉上水带动锅炉正常运行的目的。即使化工后系统跳车不需要蒸汽, 也能达到冬季时的厂内蒸汽伴热和汽暖供应, 大大增加了全厂冬季开、停车安全性, 同时也增加了锅炉运行的安全性, 国家规范中要求480T/H以上级别循环流化床锅炉必须配置直流电拖动的锅炉给水泵, 已防止锅炉遇停电状况后大量炉内床料储热不能释放造成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管道永久变形[3]。
3 具体改造方案
方案一:增加一台背压式汽轮机。
方案二:将原有凝汽式汽泵改造为背压式汽泵。
方案三:新增一台背压式汽泵+改造原有汽泵为背压式。
经由上表比较, 方案一与方案三均可在一年内收回投资成本, 但方案三的安全性却要优于方案一和方案二, 这是因为方案三可以提供两台背压式启动锅炉给水泵通过单母管制给两台锅炉供水, 同时两台背压机组的油系统和冷却水系统都使用应急电源和普通电源的双电源, 从而解决一般自备电厂自能自发90%左右并且两台气泵在不同工段上有可能出现断电一台或全部断电的情况。故能确保全厂停电时锅炉给水的及时供应, 确保两台锅炉正常供水无需停炉, 既保障了化工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 也保证了全厂35MW孤网运行的发电机组继续供电, 这样就达到了我厂自备电厂在全厂紧急停电情况下仍能稳定运行的目的。经比较方案三的安全性要明显强于方案一和方案二, 虽然投资上有所增加, 但从长远经济效益和安全运行角度来看, 此改造是三种方案的最为理想也最为安全的。
4 结语
增加备有应急电源的背压式汽动泵机组是利于全厂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角度双重增效的一项技术改造, 尤其对于厂用电是以自发自用为主的孤网运行电厂, 增加了其孤网运行的稳定性。其影响势必深远, 所以化工企业、自备电厂企业等相关行业都应使用此设计配置, 此设计应增加为国家行业规范。
摘要:在相关电厂及化工自备电厂, 存在很多锅炉给水泵是由汽轮机拖动完成锅炉上水, 但绝大部分汽轮机拖动给水泵在厂用电 (孤网运行或并网运行) 紧急中断情况下无法继续运行。本文重点阐述利用背压汽轮机机组拖动锅炉给水泵增加应急电源以解决此问题的优势所在, 确保电厂锅炉在厂用电突然中断状态下能保证不断水不停炉。
关键词:背压式汽轮机,锅炉给水泵,直流应急电源,厂用电中断
参考文献
[1] GB50660-2011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S].
[2] 邱丽霞.热力发电厂第二版[M].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2.11.
电蒸汽锅炉改造方案范文第2篇
山西财经大学锅炉房改造加固工程
编制单位:河北华研卓筑加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可行性研究报告
0一三年十月
电蒸汽锅炉改造方案范文第3篇
燃煤锅炉在实际使用运行中,热效率低,能源浪费大,排尘浓度大,煤的含硫量高,对大气污染严重。尤其是近年来,能源供需和环境污染的矛盾日益突出。而燃气锅炉的热效率高,对大气污染又低,有很好的环保性能。发达国家的燃气锅炉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俄罗斯占60%,美国占98%,日本占99%,发展燃气锅炉是大势所趋。因此,我国越来越多的大中城市制定了相应的强制性法规,限制燃煤锅炉的使用,例如北京、上海、西安等地不再批准建设新的燃煤锅炉房,原有的锅炉房一律改造为燃气锅炉。根据新的环保法,对产生大气污染的设备要实行监管,严格限定污染物的排放量,实施“碧水蓝天工程”,推荐使用清洁燃料或液化气,各级政府会采取相应措施,推行燃煤全面及燃气化改造。液化气是目前世界上一种最清洁的燃料,它燃烧充分,产生的灰份、含硫量和含氮量比燃煤低的多。同时,气体燃料通过管道输送,可极大的减小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降低运行成本。国家“西气东输”、“忠气进汉”等工程的实施,为锅炉的煤改气提供了优质、充足、廉价的气源。
一、 基本情况
辛集市世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原有6.0t/h燃煤蒸汽锅炉一台,该锅炉为无锡锡能锅炉厂生产,型号SZL8-1.25-AH/Q型,2008年生产,2011年投入使用。锅炉炉体受压元件基本完好,有继续使用价值;锅炉的给水系统和送、引风系统基本完好,非常适宜改造为燃气锅炉。
1、锅炉参数
① 额定出力 6.0t/h ② 额定工作压力 1.25Mpa ③ 给水温度 70摄氏度 ④ 设计效率 ≥90% ⑤ 使用燃料: 燃煤
⑥ 燃料消耗量:0.2t标准煤/吨蒸汽 ⑦ 燃烧方式 室燃
⑧ 电能消耗(风系统) 58.5KW
2、改造要求
用户要求将现有的一台6.0t/h燃煤蒸汽锅炉改造为液化气锅炉。并达到如下目标: 1)保持原锅炉的额定参数(如汽温、汽压、给水温度等不变) 2)保持或提高原锅炉的出力和效率
3)通过改造达到消除烟尘,满足环保要求
4) 改造方案简单易行,投资少、见效快,工期短,因此改炉时涉及面越小越好。改造时不超出锅炉本体基本结构之外。
二、改造技术方案
1、燃煤锅炉改成燃气锅炉注意要点
1)燃烧器的选型和布置与炉膛型式关系密切,应使炉内火焰的充满度好,不形成气流死角;避免相临燃烧器的火焰相互干扰;低负荷时保持火焰在炉膛中心位置,避免火焰中心偏离炉膛对称中心;未燃尽的燃气空气混合物不应接触受热面,以免形成气体不完全燃烧;高温火焰要避免高速冲刷受热面,以免受热面强度过高使管壁过热等。燃烧器的布置还要考虑燃气管道和风道的布置合理,操作、检修和维修方便。
2)燃气锅炉炉膛出口烟气温度不会受积灰和高温腐蚀等限制,一般允许在1300℃左右的较高范围。 3)一般燃煤锅炉改造成燃气锅炉后,由于受热面和积灰明显减轻,传热条件改善,不完全热损失也可控制得较小,所以锅炉效率可提高约5%-10%。
2、技术方案总的构思
① 炉膛设计考虑液化气燃烧的火焰直径(φ1500mm)和火焰长度(4500mm),使炉膛空间与火焰的充满度达到最佳。炉膛容积热负荷设计为≤100104cal/m3h
② 考虑到液化气主要成份为CH4,其燃烧后产生的H2O,蒸汽份额较大,故其辐射能力较强,炉膛受热可适当增加,以充分利用其辐射传热,提高热效率,降低钢材消耗,确保锅炉出力,并可能提高锅炉出力。
③ 锅炉炉膛内采用微正压燃烧。要求锅炉的炉墙,密封性能要加强。
④ 由于燃气锅炉的空气过剩系数较小,只有1.05~1.2之间,燃烧所需风量较少一些,引风机风量有较多的富余采用档板风门调节,功率损耗较大,建议可考虑采用变频调速方式对引风机进行调控。
⑤ 在炉膛和后烟室看火门处,增加一个至两个防爆门,提高锅炉的抗爆性能。
⑥ 新增加燃烧器控制系统与原有的锅炉控制有机结合在一起,具有燃烧程控功能,能预吹扫自动点火,火焰检测器自检,负荷自动调节,火焰监测故障报警联锁停炉。燃气阀阻检漏,压力高低报警,水位调节水位高低报警,极低水位停炉。蒸汽压力超高炉膛温度超高报警,引风机与燃烧机顺控联锁功能。
3、技术方案简要阐述
① 配置燃气燃烧器:“PENTEX”PG40W、DN100一体化全自动燃烧器,DXS-Ⅲ-150备用燃烧器1台,DXS-Ⅲ-150辅助燃烧器1台,组合电磁阀调压阀、过滤器、检漏装置,高压气压开关,气压表及连杆等组成阀组一套,该机输出功率28.4MW,火焰尺寸Φ1500X4800 ② 拆除煤斗:在原锅炉基础平面±0.00处以上到锅炉前炉墙面板以前煤斗部分前落灰斗,以及炉排的全轴部分。
③ 拆除炉排:拆除炉排的全炉炉排,以及前后轴和后部老鹰铁。
④ 拆除炉排中间的风箱组成燃烧室空间:根据火焰的尺寸要求,将上下炉排中间的风箱部分拆除,形成一个圆弧形炉膛底部。
⑤ 密封炉排下面的落灰室以及管部的排渣斗,用炉渣将炉排底部的落灰室和后部的渣斗堵住并在炉渣上部放置保温混凝土80mm厚,再在混凝土上放置两层耐火砖(圆弧形放置),最后用耐火混凝土浇注抹面形成耐火保温炉膛底。
⑥ 制作全炉墙及燃烧器的连接面板:用厚度为16mm的钢板在炉座基础平面处以上与锅炉全炉墙平面处进行焊接固定(与钢架相连焊接)根据燃烧头的安装固定尺寸要求,开孔并钻四个固定螺栓孔(攻丝),用耐火砖在钢板内侧砌筑耐火前墙(在钢板与耐火砖之间适当留5080mm间隙用来填充保温材料)和原有前炉墙,以及新做炉底相连,形成完全密封的新前炉墙。
7 锅炉右侧设防爆门1个。
8 对所有的炉墙及炉门进行密封:由于燃气锅炉在微正压状态运行,为了安全,需要对所有的炉墙及炉门进行密封。
9 安装燃烧机:先将燃烧头拆下,装在前炉墙上的燃烧器连接面板上,并用耐火材料将燃烧筒与炉墙处进行密封;然后按要求依次装上燃气阀组及附件,最后装上燃烧机主体部分。 10 根据燃烧机要求,结合原有的控制系统,设计制作新的控制系统,充分利用原有的系统保留部分的控制器件,新增加部分重新做一个控制柜,将新控制柜与原有控制内保留部分结合,形成新的完整控制系统,能达到如下功能: a.水位自动调节,指示。
b. 水位高低报警,极低水位报警联锁停炉。 c.炉膛出口温度超高报警,停炉。 d.蒸汽压力超压报警,停炉。
e.燃烧负荷自动调节,大、小火自动转接。 f.根据压力,工作性自动起停。
g.引风机与燃烧机顺控联锁,起动时引风机先开,燃烧器后开,停炉时燃烧器先停,引风机后停。
h.燃气高、低压报警。
i.燃气系统泄漏报警,停炉。 j.燃烧机停炉后吹扫。
l.所需的电机控制回路,都有短路,缺相,过载等保护功能。 改造工程费用预算
序号 项目名称 型号 数量 金额(万元) 备注 1 主燃烧器 PG40W 1 4.0 2 备用燃烧器 DXS-Ⅲ-150 1 4.0 3 辅助燃烧器 DXS-Ⅲ-150 1 4.0 4 燃气阀组 DN100 1 6.5 5 改造材料 8.3 6 改造工费 12.6 7 检验费 1.0 8 电控柜 GKF-10-Q 1 3.4 9 锅炉拆除 1 1.6 10 小计 45.40(万元)
注:若引风改造为变频控制,加炉膛负压调节控制器, 另增加费用3.4万元整。
三、燃气系统
1、液化气的组份、热性及物理特性 ① 组份 (%)
CO:0.1 H2:0.2 CH4:95.5 CmHm:1.0 CO2:0.5 N2:2.7 ② 热值
8000kcal/Nm3 ③ 物理特性
a.标态下密度 0.7435kg/Nm3 b.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 9.64Nm3/ Nm3 c.燃烧产物的烟气含尘量 10.648mg/ Nm3 d.最低着火温度 400ОC e.理论燃烧温度 1700ОC
2、燃烧器对液化气的参数要求:
① 液化气供气压力(动压) 1100mmH2O1500mmH2O ② 热值 ≥8000kcal/Nm3 ③ 流量:80 Nm3/吨蒸汽.h
3、燃气管道流程及设备:
本工程接自本厂装置生产中产生的液化气,为达到锅炉燃烧器前的压力要求,同时又可以防止燃气压力的上下波动,需要在厂区设置一台落地式燃气调压计量柜,该调压柜可完成过滤、调压、稳压、计量、安全切断等功能。为保证向锅炉24小时不间断供气,可采用2+1型式,及双回路加旁通。
4、燃气工程费用预算: 设备材料 规格 数量 造价 调压计量柜 1000 Nm3/h 1台 10万 PE管 DR160 100米 2万 钢管 D159X4.5 30 0.6万 钢管 D89X3.5 20 0.36万 钢管 D57X3.5 20 0.24万 阀门(埋地) D150 1 0.4万 阀门(室内) DN80 2 0.4万 阀门(室内) DN50 2 0.16万 燃气报警系统 3路 0.60万 工程安装 7.50万 总计 22.26万
四、燃煤锅炉、燃气锅炉使用成本比较
燃煤锅炉如使用煤炭,煤炭的热值为5500Kcal/Kg(按标准煤计算)左右,其市场价每吨460元(煤炭的价格有不断上升趋势,且购销渠道不畅通,为控制目前的能源烂采和浪费严重的形势下,煤炭的价格有继续上升的势头)。6.0t蒸汽锅炉每吨蒸汽耗煤为0.2吨,价格为92元。液化气的热值为8000kcal/ Nm3,每立方液化气价格为2.0元,按液化气消耗量每吨蒸汽耗气80Nm3计算,价格为160元。以全年生产2000小时计算,两者费用比较详见下表(以1吨蒸汽比较):
序号 燃煤锅炉 燃气锅炉 1 产生费用项目
消耗量 单价(元) 价格
消耗量
单价(元)
价格 0.2t 660 132 80Nm3 2.9 232 2 电力耗费(风系统、煤系统、灰渣系统)
消耗量 58.5Kwh 2.2Kwh 单价(元) 0.58 0.58 价格(元) 33.93 1.28 3 灰渣清除(人力、运费) 3万元/年 0元
4 人力成本 6人*2万元/人.年 3人*2万元/人.年
电蒸汽锅炉改造方案范文第4篇
1.1 预付费电表售电系统现状
预付费电表售电系统从运行至今已有六年多的时间, 数据备份一直是采取移动硬盘备份的方式, 无法保证数据的同步, 曾经两次出现数据丢失的现象, 造成了较大影响。随着数据量的增多, 读、写卡速度越来越慢, 原有数据库功能已不能满足用户需要, 并且经常出现各类问题, 已经影响了正常的售电工作。
1.2 预付费电表售电系统实施的目的
针对预付费电表售电系统存在的弊端, 进行全面的升级改造, 解决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
(1) 售电数据能够同步备份, 系统运行平稳。
(2) 提高读卡和系统的运行速度。
(3) 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
(4) 解决售电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2 预付费电表售电系统升级改造
2.1 增设服务器, 实现数据同步备份, 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004年以来, 售电系统一直使用普通的商务计算机作为主机, 性能不够稳定, 曾出现过两次硬盘损坏、数据丢失的现象, 对售电工作造成很大影响。同时数据备份采用移动硬盘手工备份的方式, 即售电人员定期把数据库复制到移动硬盘上。这种备份方式存在的最大弊端是主机上的数据和移动硬盘上的数据不能保持同步, 一旦主机出现问题或硬盘损坏, 部分用户的购电记录就将丢失。
这次售电系统升级改造, 主要采取了两个重要措施:一是新增了一台服务器, 并配置了UPS不间断电源, 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二是服务器上设置了两块硬盘, 数据同时写入, 一块硬盘出现问题后, 另一块硬盘可立即投入运行, 不会对售电工作造成影响。
2.2 通过对售电数据分段处理, 提高预付费电表售电系统的运行速度
原系统在读取售电数据时先是搜索该用户从第一次买电到最后一次买电的全部记录, 然后和IC卡里的数据进行对比, 没有差错即可进行购电。随着购电次数的增加, 搜索速度会变慢, 而且页面显示该户所有的购电记录, 看起来比较繁琐, 有时还必须用鼠标拖动右边的上下移动条码, 很不方便。
升级后的系统把购电记录可以任意分割为两部分, 一部分为历史数据, 一部分为最新数据。用户购电时只要搜索最新一段时间内的购电记录即可, 不仅方便售电人员操作, 而且大大提高了读卡的运行速度。
2.3 增加补卡识别功能、改变报表制作方式、销户冻结来完善系统功能, 使之更符合工作需要。
2.3.1 增加补卡识别功能
当用户办理补卡手续以后, 根据“一表一卡”的原则, 原IC卡电表就不再识别。但是系统还是能够识别, 因此用户如果把原卡找到, 用原卡继续进行购电, 就会造成麻烦: (1) IC卡需要经过系统处理, 会在系统中留下不能反映真实情况的记录。 (2) 买电以后新更换的IC卡 (即补卡) 电表就不能再识别, 用户下次使用该卡时还会出现问题。
升级后的系统在用户办理补卡以后, 不仅预付费电表不再能识别, 而且售电系统也不再识别, 并且提醒售电人员该用户办理过补卡, 必须用新卡才能继续购电。
2.3.2 改变报表的制作方式
系统刚开始使用时, 考虑到操作人员不熟练, 销户、开户的人数比较多, 售电金额较大, 为了便于财务对帐, 售电量月报表是以每个售电人员每天的售电记录进行统计的, 然后进行统一汇总。这样每月报表至少需要七页纸。
随着售电工作走上正轨, 现在只需要统计每月每个售电人员总的售电量和金额即可, 因此升级后的报表只需要一页纸即可。
2.3.3 用户销户由记录永远删除改为记录冻结, 但不可再启用
在用户终止用电时, 必须要做到以下三点: (1) 用户电表清零。 (2) IC卡收回, 进行擦卡处理。 (3) 该用户的资料及售电记录全部清除, 即销户。销户后, 财务对帐或查询一定时期的用户购电量时容易出现和当月报表不符的现象。
系统升级以后, 用户终止用电时, 售电系统内该用户的资料及售电记录不必清除, 只需将这些数据冻结起来, 单独存放, 不可再启用, 确保对帐和查询不受影响。
2.4 解决了售电系统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2.4.1 用户电量充不到预付费电表上
IC卡充值以后, 用户插卡时如果方法不正确, 会使数据在传递过程中丢失, 造成电量充不到电表上。原系统要求用户必须再次购电, 才能把丢失的电量补充上去。但许多用户, 特别是一些年龄大的用户, 认为刚买过电, 不愿再次购买, 因此容易和用户之间产生矛盾。系统升级以后, 用户在遇到类似的情况, 不需要重新买电, 即可把丢失的电量补上, 这样就减少了和用户之间的冲突, 提高了用户服务满意度。
2.4.2 发票打印出现错误
从2007年9月份以来, 在打印发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笔购电记录打印出两张同样的发票, 或无法进行打印, 有时还会一笔购电出现两个记录的现象, 造成了月报表数据的不准确。最后经过确认, 一方面是硬件鼠标存在问题, 一方面系统存在漏洞, 不能识别时间间隔非常接近的相同命令或两个命令都不识别。经过升级改造后的系统, 再没出现类似的情况。
2.4.3 读卡器读不出数据或运行速度较慢
随着数据量的增多, 出现了读卡速度较慢的现象。经分析研究, 一方面是读卡器使用时间较长, 里面的芯片磨损严重;另一方面是主机的运行速度较慢。通过升级改造, 将读卡器的芯片进行了更换, 同时通过配置服务器、数据库分段处理, 提高了系统运行速度。
3 结语
新系统安装完毕以后, 我们进行了现场运行测试和模拟测试, 对部分功能又做了修改, 最后达到了这次项目实施改造的目的。目前系统运行平稳, 没有出现任何故障。此次预付费电表售电系统的升级改造, 全面解决了售电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排除了数据没有同步备份的安全隐患, 提高了运行速度, 完善了系统功能, 解决了售电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摘要:本课题主要针对预付费电表售电系统存在的弊端, 进行全面的升级改造, 解决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升级改造内容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 增设服务器, 实现数据同步备份, 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通过对售电数据分段处理, 提高预付费电表售电系统的运行速度; (3) 增加补卡识别功能、改变报表制作方式、销户冻结等来完善系统功能, 使之更符合工作需要; (4) 解决售电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电蒸汽锅炉改造方案范文第5篇
奎屯锦疆热电有限公司现有2台135MW超高压燃煤供热发电机组, 配套2440t/h燃煤锅炉, 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保护生态环境, 对实现电厂可持续发展, 加快循环经济发展, 实现总量控制目标和污染物消减目标, 消除和减轻环境污染局面, 对两台440t/h燃煤锅炉进行脱硝改造。
两台440t/h燃煤锅炉为超高压、自然循环、四角切圆燃烧, 一次中间再热, 平衡通风, 固态排渣, 紧身封闭, 全钢构架 (主、副双钢架) , 全悬吊结构, 管式空预器 (一、二次风分置) , “P”型布置汽包锅炉, 脱硝装置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SCR) 。
2 脱硝系统概述
奎屯锦疆热电有限公司2135MW机组脱硝改造项目烟气脱硝改造工程, 采用液氨制备脱硝还原剂, “高含尘布置方式”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SCR) 脱硝装置。在日常燃用煤种、锅炉BMCR工况、处理100%烟气量条件下脱硝总效率大于80%。SCR部分的催化剂层数按3层 (2+1) 方案进行设计, 最终脱硝效率为80%以上。
(1) 氨区系统概述
SCR脱硝氨区包括液氨储运系统、氨气制备和供应系统和废水吸收处理系统。液氨储罐中的液氨通过压力或 (液氨供应泵) 输送到液氨汽化器内, 从液氨汽化器蒸发的氨气通过出口调压阀减压成一定压力进入氨气缓冲罐, 再通过氨气输送管线送到锅炉侧的脱硝系统, 然后与稀释空气在氨/空气混合器中混合均匀, 进入SCR反应器。液氨缓冲罐能为SCR系统供应稳定的氨气, 避免受液氨汽化器操作不稳定所影响。氨气系统紧急排放的氨气则排入氨气稀释罐中, 经水吸收后排入污水池, 再经由废水泵排放至电厂废水处理系统。
(2) 反应区系统概述
每台机组SCR脱硝反应区工艺系统可分为氨/空气混合系统、氨喷射系统、烟气系统、SCR反应器系统、吹灰系统等。反应区还原剂采用浓度为不大于5%的氨/空气混合气。液氨经液氨蒸发器蒸发成氨气后进入氨气缓冲罐中, 通过氨气输送管线输送到锅炉侧, 经与稀释风机鼓入的稀释空气在氨/空气混合器中混合后, 送达氨喷射系统。在SCR入口烟道处, 通过喷氨格栅喷射出的氨气和来自锅炉省煤器出口的烟气混合后, 形成均匀的混合烟气进入SCR反应器 (分A、B两侧) , 经过布置在反应器内的催化剂 (催化剂布置在上层和中间层, 预留下层) 时, 烟气中的NOx与氨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水, 从而降低排烟中NOx含量, 达到脱硝的目的。净化后的烟气最终通过出口烟道回至锅炉空预器。在反应器的进口和出口均装有温度测点 (进口3个、出口1个) 和烟气排放连续监测 (CEMS) 系统, 用来监测反应温度和NOx含量, 并根据这些参数实现对氨气注入量的调整。
3 主要设计数据
脱硝系统装置性能保证值主要如下:
(1) NOX脱除率、氨的逃逸率、SO2/SO3转化率。
(2) 在100%BMCR至40%THA负荷时, 且原烟气中NOx含量为400 mg/Nm3时, 保证系统氨耗量不超过67 kg/h (每台炉) 。
(3) 压力损失:从脱硝装置入口到出口之间的系统压力损失在性能考核试验时小于1000Pa;从脱硝装置入口到出口之间的系统压力损失小于1000Pa。
(4) 脱硝装置可用率:从首次注氨开始直到最后的性能验收为止的质保期内, 脱硝整套装置的可用率在最终验收前不低于98%, 在燃用校核煤种时, 保证脱硝装置安全运行。
(5) 系统连续运行温度
在满足NOX脱除率、氨的逃逸率及SO2/SO3转化率的性能保证条件下, 保证SCR系统具有正常运行能力。最低连续运行烟温_300_℃;最高连续运行烟温_430℃。
4 运行情况
经过十个月的安装改造完毕后, 并进行调试和试运行,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 成功地解决了设备、设计和安装等诸多问题、分系统调试优良率达到100%。
1#锅炉SCR装置168小时试运行期间脱硝平均效率84.2%, 各项数据符合设计要求, 氨的逃逸率均≤3ppm, SO2/SO3转化率小于≤1%。在100%BMCR工况下, SCR-A反应器进出口压差为310Pa左右, SCR-B反应器进出口压差为290Pa左右。
2#锅炉SCR装置168小时试运行期间脱硝平均效率82.3%, 各项数据符合设计要求, 氨的逃逸率均≤3ppm, SO2/SO3转化率小于≤1%。在100%BMCR工况下, SCR-A反应器进出口压差为310Pa左右, SCR-B反应器进出口压差为300Pa左右。
试运行完毕后经过消缺处理。现已正常运行, 运行情况正常, 并氮氧化物控制排放浓度在50mg/m3左右。
5 注意事项
在脱硝运行过程中要加强监视氨逃逸情况, 以防止氨逃逸超标准造成空预器腐蚀及堵塞;注意卸氨的安全, 防止氨气泄漏造成人员伤害;加强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工作, 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摘要: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保护生态环境, 我公司对两台锅炉进行脱硝改造, 以实现火电行业可持续发展, 加快循环经济发展, 消除和减轻环境污染局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锅炉,脱硝改造,氮氧化物,达标
参考文献
[1] 庄恩如.1025t/h锅炉降低NO_x排放研究[J].锅炉技术, 2000 (02) .
[2] 王钟, 王颖.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探讨[J].吉林电力, 2005 (06) .
电蒸汽锅炉改造方案范文第6篇
锅炉给水泵是化工和火电企业锅炉工段的核心设备之一, 其机械密封作为该设备的薄弱环节, 使用寿命直接影响锅炉工段正常运行。同时机械密封的泄漏还会对工人操作及周围环境造成影响。2014年2月至9月, 我公司锅炉工段的两台锅炉给水泵共计5次因机械密封损坏, 导致锅炉工段被迫停车, 严重影响公司的整体试车调试工作进度。
原装机械密封是平衡结构单端面的集装式机封, 存在问题是动环座与轴套连接选用2-M5螺钉连接, 螺钉容易脱落及断裂, 轴向动环组件定位不好, 导致机械密封压缩量在运行中容易改变;同时静环与静环座采用销钉传动的方式, 销钉与静环用胶粘牢, 但在实际运行中销钉容易脱落并折断, 从而导致机械密封静环与动环一同旋转, 这样导致密封过早失效。
2 改造过程
改造型机械密封采用平衡型单端面集装式带泵效环结构, 该密封特点:按照API682的要求设计生产, 动环组件带泵效环,
改造型机械密封结构示意图如下:
1:轴套2:圆柱头紧定螺钉3:动环座4:轴套O圈5:动环O圈6:动环7:静环8:静环座9:静环O圈10:螺钉11:推环12:撑环13:推环O圈14:压盖O圈15:弹簧16:压盖17:锁紧环A 18:螺钉19:锁紧环B 20:楔形环
实现冷却液的强制循环, 可用于较高温度及压力, 高转速工况, 现场安装简单, 性能可靠。同时为了解决原机械密封存在的问题, 将动环座 (件3) 与轴套 (件1) 的连接方式改成沉孔的2-M10圆柱头紧定螺钉反向连接, 螺钉松脱方向和和离心力反向, 同时用2-ф10销来定位动环座与轴套的轴向位置, 这样大大加强连接强度与轴向定位 (见图A) 。将静环座 (件8) 与静环 (件7) 的传动方式改为直销和键槽防转方式, 这样直销背后有静环套圈限位, 不可能发生脱落现象 (见图B) 。这样就不会出现原密封运行存在的销钉脱落与折断的问题, 只是静环座结构复杂, 加工成本增大。
3 材料选择及结构设计
3.1 主要金属件及摩擦副及辅助密封圈材料
由于锅炉给水泵介质为132℃热水, 并有蒸汽存在, 所以摩擦副选用无压碳化硅 (SSi C) (动环件6) 对进口锑石墨 (M120D) (静环件7) 组对, 这样可以提高密封环耐磨性和自润滑性及散热性;机械密封轴套 (件1) , 压盖 (件16) 及推环 (件11) 都选用304不锈钢, 便于今后维修利用, 降低该泵机械密封维护成本;辅助密封圈 (件4, 5, 9, 12, 14) 选用耐高温及耐汽化橡胶 (F706) ;弹性元件 (件15) 选用哈氏C。无压碳化硅性能特点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耐高温、耐腐蚀、抗氧化性强、导热好、耐急冷急热等基本性能;浸锑石墨一种优良的自润滑抗磨材料, 它可在高温500°C、深冷-253°C、高速2万转/分钟、高压20MPa, 或高粘度等介质, 特别适于水、油、煤油等介质工况条件下使用;
3.2 弹簧补偿机构设计
弹簧采用大直径小弹簧, 既保证弹簧一定的稳定性有确保圆周弹力分布均匀。
3.3 传动机构设计
为了机械密封在方便拆卸, 减少检修时间。所以机械密封的轴向长度尽可能短。为此机械密封采用传动环传动的结构形式。
3.4 整套机械密封结构设计
整套机械密封采用平衡型集装式单端面带泵效环结构。由于使用定位板限位, 不需要再重新调整安装尺寸, 可以整体安装与拆卸, 便于现场的操作, 减少了现场安装误差。
3.5 主要零件控制
为了缩短密封摩擦副的磨合周期, 动, 静环摩擦副表面的平面度要求值为0.0009mm;表面粗糙度为0.2, 轴套与轴配合尺寸选7级公差;压盖止口与泵腔配合尺寸选7级公差;
4 运行现状
经过以上改造后的机械密封在我公司已连续运行十二个月, 泄漏量为零, 此次成功的改造不但保障了公司生产试车的整体进度, 并确保了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行。极大地降低了检修成本,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可在同类型的给水泵上推广应用。
摘要:通过对锅炉给水泵机械密封结构的分析, 指出原机械密封易发故障的问题点, 并对原有机械密封进行改造。实践结果表明改造后的机械密封连续运行情况良好, 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给水泵,机械密封,泄漏,动静环
参考文献
[1] 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 (第五版)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2] 顾永泉.流体动密封[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 1990.
电蒸汽锅炉改造方案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