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氨基甲酸酯农药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31

氨基甲酸酯农药(精选9篇)

氨基甲酸酯农药 第1篇

目前关于草莓中农药残留检测已有不少报道[2,3,4], 但是检测农药主要集中在有机磷农药和菊酯类农药,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鲜见报道。本文采用乙腈直接提取, 固相萃取净化, 浓缩定容后直接高效液相色谱上机测定, 该方法前处理步骤简单, 并且可以同时测定7种氨基甲酸酯农药, 对于掌握草莓中氨基甲酸酯农药残留状况, 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Waters 2695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配有FLD检测器 (美国沃特世公司) , 柱后衍生系统 (Pickering公司) , 1%电子天平 (Precisa公司) 、T-25 basic匀浆机 (IKA公司) 、MULTIVAPTM118氮吹仪 (Organomation公司) , ASPEC XL4全自动固相萃取仪 (法国吉尔森公司) , XW-80A旋涡混合器 (上海精科公司) 。

前处理用乙腈、氯化钠、甲醇、二氯甲烷均为分析纯, 广州化学试剂厂生产;氨基柱固相萃取小柱 (500 mg 6 m L) , 美国supelco公司生产;最终定容用甲醇为色谱纯, 默克公司生产;0.22μm尼龙滤膜, 天津津腾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生产;柱后衍生试剂氢氧化钠溶液、OPA稀释溶液、邻苯二甲醛和巯基乙醇均为Pichering公司生产。

涕灭威亚砜、涕灭威砜、灭多威、3-羟基克百威、涕灭威、克百威、甲萘威7种氨基甲酸酯农药标准品均购自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浓度均为100 mg/L, 使用前用色谱纯甲醇将其稀释成所需浓度的校正曲线混标工作液。

1.2 试验方法

1.2.1 样品的提取与净化。

称取捣碎后的草莓样品25.0 g, 加入50.0 m L乙腈中, 高速匀浆2 min, 过滤到装有6 g氯化钠的100 m L具塞量筒中, 剧烈震荡3 min, 室温静置20 min待用。

从具塞量筒吸取10.00 m L乙腈提取液到烧杯中, 80℃水浴加热, 杯内通入氮气, 蒸发至近干, 加入2 m L甲醇+二氯甲烷 (1+99) 溶解残渣, 待净化。

氨基柱预先用4 m L甲醇+二氯甲烷 (1+99) 预淋洗活化, 待溶液到达柱吸附层表面时, 立即加入待净化溶液, 用15 m L离心管收集洗脱液, 用6 m L甲醇+二氯甲烷 (1+99) 分2次洗烧杯后过柱。将离心管置于氮吹仪, 50℃氮吹至近干, 色谱纯甲醇定容至2.5 m L, 旋涡混合均匀, 过0.22μm尼龙滤膜, 供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测定。

1.2.2 仪器条件。

ZORBAX Eclipse Plus C18液相色谱柱, 4.6mm×250 mm, 5μm;流动相组成:甲醇、水, 梯度洗脱 (表1) ;流速:1.0 m L/min, 柱温:40℃;进样量:10μL;定量方法:外标法;检测器:荧光检测器;检测器波长:激发波长 (330 nm) ;发射波长 (465 nm) ;柱后衍生系统流速:0.3 m L/min;水解温度:100℃;衍生温度:25℃。

2 结果与分析

2.1 7种氨基甲酸酯农药的色谱图

仪器条件优化过程中根据既能使待测农药完全分离, 又能节约分析时间, 提高分析效率的原则, 按1.2.2所述仪器条件进行测定, 得到7种氨基甲酸酯农药的色谱图 (图1) , 结果表明, 7种待测氨基甲酸酯农药在30 min内得到良好分离, 且峰形对称, 能满足方法要求。

2.2 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及检出限

用甲醇作溶剂, 准确配制成含量分别为0.02、0.05、0.10、0.20、0.50和1.00 mg/L的涕灭威亚砜、涕灭威砜、灭多威、3-羟基克百威、涕灭威、克百威、甲萘威7种氨基甲酸酯混合标准溶液, 按1.2.2所述仪器条件进行测定, 以3倍信噪比表示方法检出限, 以各色谱峰面积为纵坐标, 对照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 绘制标准曲线, 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见表2。7种氨基甲酸酯农药在0.02~1.00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2均大于0.999 1。

2.3 方法回收率和精密度

在前述分析条件下, 在经检测不含待测农药的空白草莓样品中添加7种氨基甲酸酯农药混合标准溶液达到0.3mg/kg的水平, 进行回收率和精密度试验, 试验进行6个平行样测定, 7种氨基甲酸酯农药加标回收率在86.7%~106.5%, 其相对标准偏差在4.8%~10.9%。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回收率。

3 结论

本文采用乙腈直接提取, 固相萃取净化, 浓缩定容后直接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 (FLD) 同时检测, 建立了草莓中7种氨基甲酸酯农药检测方法, 该方法前处理步骤简单, 准确性好, 精密度高, 适合于草莓中多种氨基甲酸酯农药同时测定[5,6]。

摘要:研究了草莓中的7种氨基甲酸酯农药 (包括涕灭威亚砜、涕灭威砜、灭多威、3-羟基克百威、涕灭威、克百威、甲萘威) 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采用乙腈提取, 氨基柱净化, C18柱色谱分离, FLD检测器检测, 7种氨基甲酸酯农药在30 min内获得良好的分离, 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9 1740.999 987, 检测限可达0.010.02 mg/kg, 当添加水平为0.3 mg/kg时, 回收率为86.7%106.5%。该法快速灵敏, 且易操作。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草莓,氨基甲酸酯农药,残留量

参考文献

[1]王忠和.世界草莓产业发展概况以及我国发展对策[J].科学种养, 2012 (6) :5-6.

[2]杨振华, 魏朝俊, 贾临芳, 等.SPE-GC法同时检测草莓中7种常用农药的残留[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1 (11) :2304-2308.

[3]翟硕莉, 张秀丰.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检测草莓中农药残留量[J].现代食品科技, 2013, 29 (6) :1434-1436.

[4]李润岩, 原现瑞, 李挥, 等.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快速测定草莓中5种有机磷农药[J].食品科学, 2009, 30 (14) :191-193.

[5]刘靖靖, 宫萍, 张晓梅, 等.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快速测定草莓中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量[J].色谱, 2012 (10) :1012-1016.

氨基甲酸酯农药 第2篇

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残留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应用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HP-LPME)技术建立了水样中呋喃丹、西维因、异丙威和乙霉威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对影响HP-LPME的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Accurel Q3/2聚丙烯中空纤维,以甲苯为萃取溶剂,于室温、搅拌速度为720 r/min条件下在4.5 mL样品溶液中萃取20 min,萃取物在室温下经氮气流吹干后用流动相溶解进样.采用Baseline C18分离柱(4.6 mm×250 mm,5.0 μm),以甲醇-水(体积比为60:4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呋喃丹、西维因、异丙威和乙霉威的检测波长分别为200,223,200和208 nm.该方法对4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富集倍数均大于45倍;4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10~100 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其质量浓度与峰面积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呋喃丹、西维因、异丙威和乙霉威的检出限(S/N=3)分别为5,1,5和3 μg/L;实际水样中的加标回收率为82.0%~102.2%,相对标准偏差为2.0%~6.2%(n=6).

作 者:杨秀敏 王志 王春 韩丹丹 陈永艳 宋双居 YANG Xiumin WANG Zhi WANG Chun HAN Dandan CHEN Yongyan SONG Shuangju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理学院,生物无机化学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1刊 名:色谱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年,卷(期):200725(3)分类号:O658关键词:中空纤维 液相微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水样

氨基甲酸酯农药 第3篇

关键词:酶抑制法;快速检测;水果农药残毒

文章编号:1005-345X(2016)01-0041-02中图分类号:S481+.8文献标识码:B

人们对水果食用安全的要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越来越高。加强果品质量监控,尤其是加强水果农药残毒检测,是提高果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的关键措施之一。采用气象色谱仪检测水果农药残毒,固然以其精度高、检测项目较多等特点而为大多实验室所采用。但是,此检测方法仪器设备投入资金数额大、检测成本高、检测场所固定、检测环境条件要求高、人员操作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等特点决定了不太适合生产基地和流通领域要求的快速检测。采用酶抑制方法,对水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进行定性快速检测,仪器和试剂投入成本低、检测方法简便易学、检测速度快、检测不受实验场所限制,是水果生产基地和超市、水果店等流通领域快速自行检测的实用方法。

1酶抑制法工作原理

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能抑制昆虫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中乙酰胆碱酶的活性,造成神经传导介质乙酰胆碱的积累,影响正常传导,使昆虫中毒死亡。根据这一原理,在水果含有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提取液中加入类似于乙酰胆碱酶的酶试剂,如果水果的提取液中不含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或残留量较低,酶的活性不被抑制或抑制程度小,实验中加入的底物就被酶水解,水解产物与加入的显色剂反应产生颜色变化。反之,如果水果的提取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酶的活性就被抑制或部分被抑制,试验中加入的底物就不能被酶水解或少部分被水解,从而不显色或颜色变化很小。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值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计算出抑制率,就可以判断水果中含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情况。

2仪器、试剂与判定标准

北京强盛仪器厂生产的NY-III型6通道农药残毒检测仪、NY-Ⅳ型8通道农药残毒检测仪;配套上海瑞鑫科技仪器有限公司出品的农药残毒速测试剂,包括提取液试剂1袋、底物1瓶、显色剂1瓶和酶试剂1瓶,应从专业商家

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2016(1)

购买;测试结果为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酶的抑制率;测试结果判读标准为,测试样品的酶抑制率达到50%以上,其农药残留毒性可能超过安全界定标准。适应检测的水果有苹果、梨、桃、李、杏、香蕉、火龙果、芒果、猕猴桃、木瓜、柚、柠檬等水果。

3检测方法

3.1试剂配制与保存

将提取液试剂袋中的试剂溶于510 mL蒸馏水中,溶解、混匀,配成提取液。向底物试剂瓶中加入3.1 mL蒸馏水,溶解、混匀,备用。在0~4 ℃环境中保存,可使用5 d。向显色剂试剂瓶中加入32 mL提取液,溶解、混匀,备用。避光冷藏保存。向酶试剂瓶中加入3.1 mL提取液,溶解、混匀。在0~4 ℃环境中保存,可使用5 d。未经配制的酶、底物粉剂储存在冰箱0 ℃以下冷冻室保存,有效期为1年。

3.2操作步骤

3.2.1准备工作及取样开机预热10 min,按确定键进行仪器自检。随机抽取水果样本,每个样本至少取0.5~1.0 kg,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即从水果表皮至果肉0.5~1 cm处取样,取1 g放入烧杯中,加入5 mL提取液,常温下静置10 min,每3 min晃动一下烧杯,以使水果中农药充分溶解,或振荡提取2 min,过滤,滤液即为待检测液。NY-III型仪器提取6个样品,NY-Ⅳ型提取8个样品。

3.2.2对照测试对照测试在样本测试之前4 min进行。取提取液2.5 mL、酶0.1 mL和0.1 mL显色剂,加入烧杯中,混匀静置15 min(秒表计时,常温25~35 ℃)后,立即加入底物0.1 mL。倒置两次混匀后(切勿震荡产生气泡),立即转移到比色皿中,快速放入仪器比色池内,盖好盖板,按对照测试键执行对照制作程序。对照值在30以上为有效值,反之重做对照测试。测试完毕,马上将对照液从比色池内取出。

3.2.3样品测试取待检测液2.5 mL加入烧杯中,加入酶液0.1 mL和显色剂液0.1 mL,混匀静置15 min(秒表计时,常温25~35 ℃)后,马上加入底物0.1 mL,倒置两次后(切勿震荡产生气泡),立即转移到比色皿中,快速放入仪器比色池,盖好盖板,按样品测试键执行样品检测程序。

3.2.4测试结果的判读若测试样品的酶抑制率达到50%以上,则表明被测样品的农药残留毒性可能超过安全的界定标准,建议复检一次或通过气相色谱等仪器检测进一步确认。

4检测结果误差分析

在实验操作中,由于移液枪使用、操作速度、揭遮光盖时间快慢、反应时间长短等都会影响检测结果,操作不合理就会造成误差。

同时实验环境温度变化引起酶活性变化,实验仪器是否清洁对折光率的判断,也会造成检测结果出现误差。

氨基甲酸酯农药 第4篇

关键词:葡萄,高效液相色谱法,氨基甲酸酯农药,残留量

葡萄,俗名草龙珠、赐紫樱桃、菩提子、蒲陶、山葫芦,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果树作物,作为著名水果,可生食或制葡萄干,或酿酒,酿酒后的酒脚还可提取酒食酸等。我国葡萄生产发展十分迅速,截至2013年,我国葡萄栽培面积已达71.464万hm2,葡萄产量达到1 155万t,产量稳居世界首位[1]。然而,葡萄的农药残留一直是制约产业链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国内专家指出多年来鲜食葡萄及其产品葡萄酒均未发生过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但葡萄市场却依然遭遇着消费者的信任危机。究其原因,是当前国内葡萄的种植多为散户种植,对葡萄的田间管理不规范,导致杀虫剂、杀菌剂等农药过量使用,尤其是在葡萄4个月的生长周期内,农户大致会喷7~8种农药,从而导致葡萄果实中农药残留过高,并牵连到葡萄酒等多种行业的农药残留问题,给我国葡萄产业链的质量安全带来重重隐患[2]。

当前,已有不少著作提出了关于葡萄中农药多残留检测的方法[3,4],归纳起来,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主要集中在气相色谱法(GC)、液相色谱法(L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等[5]。本文采用乙腈提取,固相萃取净化,浓缩定容后仪器检测,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荧光检测法(HPLC)同时测定8种氨基甲酸酯农药,该方法主要特点是前处理步骤简单,且灵敏度高,分析效果显著。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Agilent 126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配有FLD检测器,柱后衍生系统(Pickering公司),百分之一天平[奥豪斯仪器(上海)有限公司],IKA T18匀浆机(IKA公司),圆周式震荡摇床(IKA公司),台式冷冻高速离心机(上海安戈仪器有限公司),氮吹仪(Organomation公司),Autoscience固相萃取仪(天津奥特赛斯仪器有限公司),Poxwar漩涡混合器(苏州珀西尔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前处理所使用的乙腈、氯化钠、甲醇、二氯甲烷为分析纯,其中氯化钠为广州化学试剂厂生产,其余均为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最终定容的甲醇为色谱纯,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生产;氨基固相萃取小柱(500mg 6 m L),安捷伦公司生产;0.2μm尼龙滤膜,天津市津腾实验设备有限公司生产;柱后衍生试剂氢氧化钠溶液、OPA稀释溶液、邻苯二甲醛和巯基乙醇均为Pickering公司生产。

涕灭威亚砜、涕灭威砜、涕灭威、灭多威、克百威、3-羟基克百威、速灭威和仲丁威8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标准品均由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生产,浓度均为1 000 mg/L,使用前用甲醇(色谱纯)稀释成所需浓度的混合标准工作液。

1.2 试验方法

1.2.1 样品的前处理。按NY/T 789-2004[6]的标准于中山市三乡镇农场抽取葡萄样品,取全果,经混匀粉碎后制成待测样。

取25.0 g混匀粉碎后的样品置于100 m L离心管中,加入50 m L乙腈,用高速匀浆机匀浆2 min,加入7 g氯化钠,用圆周式震荡摇床剧烈震荡3 min,置于离心机以8 000 r/min离心5 min。

吸取10.00 m L上清液(乙腈相)到15 m L试管中,将试管置于氮吹仪在50℃下氮吹至近干,用2 m L甲醇+二氯甲烷(1+99)溶解残渣,待净化。

取氨基柱置于固相萃取仪,用4.0 m L甲醇+二氯甲烷(1+99)活化氨基固相萃取小柱后,倒入上述待净化液并收集洗脱液,用3 m L甲醇+二氯甲烷(1+99)清洗待净化液试管后过柱,并重复1次。挤干固相萃取小柱,洗脱液于50℃氮吹至近干,用色谱纯甲醇+水(1:1)准确定容至2.5 m L,在混合器上混匀后,用0.2μm滤膜过滤,供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检测。

1.2.2 仪器条件。

Pickering C18液相色谱柱,4.6×250 mm,5μm;流动相组成:甲醇、水,梯度洗脱(表1);流速:1.200 m L/min;柱温:42℃;进样量:10.0μL;定量方法:外标法;检测器:荧光检测器;检测器波长:激发波长330 nm,发射波长465 nm;柱后衍生系统:流速0.3 m L/min,水解温度100℃,衍生温度为室温。

2 结果与分析

2.1 8种氨基甲酸酯农药的液相色谱图

根据既能使待测农药完全分离,又能节约分析时间提高分析效率的原则[7],优化仪器条件。按照1.2.2描述的仪器条件进行测定,得到8种氨基甲酸酯农药的液相色谱图(图1)。

2.2 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及检出限

试验前取甲醇(色谱纯)配制成的8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涕灭威亚砜、涕灭威砜、涕灭威、灭多威、克百威、3-羟基克百威、速灭威和仲丁威)混合标准贮备液,用甲醇(色谱纯)分别稀释成0.01、0.02、0.05、0.10、0.50 mg/L 5个浓度点作校正曲线混合标准溶液,并按照1.2.2的仪器条件进行测定。

注:1-涕灭威亚砜,2-涕灭威砜,3-灭多威,4-3-羟基克百威,5-涕灭威,6-速灭威,7-克百威,8-仲丁威

以3倍信噪比表示检出限,以各色谱峰的面积为纵坐标,各标准溶液的浓度作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各标准物质的线性范围、检出限、线性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r2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8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0.01~0.50 mg/L的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 7。

2.3方法回收率及精密度

以1.2.1的样品前处理方法,1.2.2的仪器分析条件,取经检验确证不含有待测农药的葡萄样品,并使用8种氨基甲酸酯农药混合标准溶液以0.5 mg/kg的添加水平进行回收率和检测精密度的分析试验,试验把葡萄样品分成6个平行样品进行测定,经检测8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回收率达到82.0%~101.2%,相对标准偏差在2.8%~6.5%之间。以上数据表明,本文所用前处理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可以得到良好的回收率和精密度,具有很好的检测能力。

3结论

葡萄中8种氨基甲酸酯农药(涕灭威亚砜、涕灭威砜、涕灭威、灭多威、克百威、3-羟基克百威、速灭威和仲丁威)的残留量,以乙腈提取、氨基柱净化作为样品前处理方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荧光检测器测定C18柱分离后的衍生物,当添加水平为0.5 mg/kg时,样品回收率达到82.0%~101.2%,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9 75~0.999 93,相对标准偏差在2.8%~6.5%之间,并且检测限可达到2.5~7.1μg/kg。此方法步骤简便,操作简单,并可达到良好的分析效果,可以用于对葡萄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定量检测。

参考文献

[1]河北新闻网.我国鲜食葡萄产量多年稳居世界首位[EB/OL].(2014-09-28)[2016-03-01]http://news.tangjiu.com/html/xingyedongtai/putaojiu/20140928/202695.html.

[2]张世祥.农药残留障碍葡萄产业化[J].农村经济与科技:农业产业化,2012,23(10):58-59.

[3]秦曙,乔雄梧,王霞,等.应用GC-MS测定葡萄中的5中农药残留[J].分析测试学报,2004,23:242-243.

[4]李海艳,尚德军,李晓岩,等.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葡萄干中27中农药残留[J].分析测试学报,2013,32(5):625-629.

[5]李蓉,储大可,张朋杰,等.Qu ECh ERS/HPLC-MS/MS法测定黄瓜、菜心、葡萄、香蕉中127种农药残留[J].分析测试学报,2015,34(5):502-511.

[6]农药残留分析样本的采样方法:NY/T 789-2004[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氨基甲酸酯农药 第5篇

关键词:氨基甲酸酯农药,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固相萃取

1 引言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继有机磷、有机氯之后出现的又一类重要杀虫剂, 因具有作用迅速、易分解、残留毒性小等优点而被全球广泛使用。但其水溶性较高, 很容易通过地表径流、大气干湿沉降等途径对地表水、地下水等饮用水源造成污染, 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环境水体中的氨基甲酸酯农药污染已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 各国纷纷制定地表水及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的氨基甲酸酯农药控制标准, 我国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中也规定了某些氨基甲酸酯农药 (如甲萘威等) 的标准限值[1~3]。

本实验采用固相萃取法测定水样中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在优化质谱检测参数时, 本实验采取了质谱多反应监测 (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 MRM) 技术。这是一种基于已知信息或假定信息有针对性地获取数据, 进行质谱信号采集的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准确度高、重现性好、线性动态范围宽、自动化高通量的突出优点, 这些特质能够满足目前很多研究领域的迫切需要。

MRM技术的原理是一种基于已知或假定的反应离子信息, 有针对性地选择数据进行质谱信号采集, 对符合规则的离子进行信号记录, 去除不符合规则离子信号的干扰,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从而获取质谱定量信息的质谱技术。MRM技术是在单反应监测 (Single Reaction Monitoring, SRM) 技术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对于MRM技术而言关键在于首先要能够检测到具有特异性的母离子, 然后将选定的特异性母离子进行碰撞诱导 (collision-induced) , 最后去除其他子离子的干扰, 只对选定的特异子离子进行质谱信号的采集。由于三重四级杆质谱 (Triple Quadrupole System, TQS) 是进行单一质荷比扫描最灵敏的质谱系统, 因此是最适合MRM分析的质谱仪器。

2 试剂和材料

标准物质:氨基甲酸酯混合标液, 闭光冷藏保存。内含五种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 灭多威、涕灭威、克百威、甲萘威与异丙威。乙腈:农残级或相似级别。超纯水, 自制。标准使用溶液:分别准确移取250μL氨基甲酸酯类标准溶液 (2.1) 于10mL容量瓶中, 配制成混合标准中间液, 在冰箱4℃条件下可保存半年。标准系列溶液:根据检测器灵敏度、线性要求以及待测试样中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浓度, 配制成标准系列溶液。在4℃条件下避光保存, 有效期2个月。

3 仪器和设备

液相色谱/质谱仪:安捷伦公司6460, 具电喷雾电离源 (ESI) 、三重四级杆结构 (QQQ) 和化学工作站。色谱柱:安捷伦公司SB-C18, 2.1mm×50mm, 1.80 m;氮气超纯钢瓶气:纯度99.999%。容量瓶:25mL、10mL。微量注射器:5L、50L、100L。样品瓶:2mL。安捷伦12位手动固相萃取仪。Waters公司HLB固相萃取小柱 (乙烯吡咯烷酮/二乙烯苯聚合物, 500mg, 6mL) 。

4 试验步骤及条件摸索

4.1 色谱分析条件优化

在仪器维修、开关机、挪动或质量数漂移时需要进行调谐, 本实验采用MRM方式定量分析目标污染物, 选用ESI+检测目标物, 优化各条件如下:

毛细管电压:300kV;电离源温度:300℃;氮气流量:10L/min;色谱柱:SB-C18, 2.1 50mm, 1.80m;柱温箱:30℃;进样量:5μL;流动相:在传统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分析方法中, 通常需在流动相中加入适当的有机酸或缓冲盐来增强目标物的离子化效率, 进而增强分析方法的灵敏度。A相为添加了0.1%甲酸溶液的纯水, B相为纯乙腈, 流速0.3mL/min;梯度:如表1所示, 5种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在7min内即可出峰完毕。

4.2 质谱条件优化

进样浓度1μg/mL的标准溶液进行质谱条件优化, 确定各目标物合适的最佳碰撞电压、定量离子对, MRM模式下优化后的条件如表2所示。

4.3 固相萃取法测定水样中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本实验采用固相萃取法测定水样中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固相萃取 (Solid-Phase Extraction, 简称SPE) 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样品预处理技术, 由液固萃取和液相色谱技术相结合发展而来, 主要用于样品的分离、纯化和浓缩。由于具有回收率和富集倍数高、有机溶剂用量少、对环境友好、无相分离操作、易于收集级分、能处理小体积试样、操作简单和易于实现自动化等优点, 目前已成为最常用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之一, 并被广泛应用与各个领域。

SPE是利用选择性吸附与选择性洗脱的液相色谱法分离原理。较常用的方法是使液体样品通过一吸附剂, 保留其中被测物质, 再选用适当强度溶剂冲去杂质, 然后用少量溶剂洗脱被测物质, 从而达到快速分离净化与浓缩的目的。也可选择性吸附干扰杂质, 而让被测物质流出;或同时吸附杂质和被测物质, 再使用合适的溶剂选择性洗脱被测物质。其实现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首先, 一个样品包括分离物和干扰物通过吸附剂;其次, 吸附剂选择性的保留分离物和一些干扰物, 其他干扰物通过吸附剂;然后, 用适当的溶剂淋洗吸附剂, 使先前保留的干扰物选择性的淋洗掉, 分离物保留在吸附剂床上;最后, 纯化、浓缩的分离物从吸附剂上淋洗下来。

实验分别用10mL甲醇、乙腈、水活化固相萃取小柱, 流量为5mL/min。水样上样速度为4mL/min, 上样量为100mL, 10%甲醇淋洗, 氮气吹干15min, 5mL溶剂洗脱两次, 氮吹仪浓缩至近干, 甲醇:水 (V∶V=1∶1) 定容至1mL, 过滤后进样仪器分析。对于悬浮颗粒物较高的水样, 可使用多根固相萃取小柱对样品进行富集净化, 合并洗脱液后用氮吹仪浓缩、过滤、进样仪器分析。

5 结果分析

5.1 定性结果

根据质谱图中各组分的特征碎片, 确定被测试样中出现的组分的数目和组分名称。

5.2 定量结果

定量方法为外标标准曲线法定量。其各自标准曲线如表3所示。

6 结语

本实验采用固相萃取 (SPE) 技术, 对水样中5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进行提取、净化、浓缩前处理, 优选了固相萃取小柱填料及洗脱条件, 优化了高效液相/质谱仪器参数, 建立水样中痕量氨基甲酸酯农药的SPE-LC/MS分析方法。

该方法在7min之内完成5种目标物的分析, 加标回收率为91.5%~101%, 相对标准偏差为3.2%~9.2%, 检测限为0.010~0.092μg/L。该方法具有简便、快捷、准确、灵敏的特点, 对环境水体的污染现状调查工作与对农药污染的应急检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潇威, 李凌云, 吕俊岗, 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粮食中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及其代谢物残留量[J].分析试验室, 2007, 26 (4) :111~113.

[2]王德海, 谭伟, 吴晓波, 等.混合粉剂扑草净和乙草胺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19 (3) :198~200.

氨基甲酸酯农药 第6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仪器为NC-800农药残毒快速测定仪、电子天平 (精确度0.01 g) 、样品混合器、微量加液器 (10~100μL、1~5 m L) 。供试试剂为p H=8缓冲液:分别取磷酸氢二钠15.0 g与无水磷酸二氢钾1.59 g, 于500 m L蒸馏水中溶解;乙酰胆碱酯酶:试剂盒中提供的酶试剂可直接使用, 存于2~8℃冰箱中;底物:碘化硫代乙酰胆碱 (BTCI) , 用缓冲液溶解, 存于2~8℃冰箱中;显色剂: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 (DTNB) , 用缓冲液溶解即可。

1.2 试验方法

1.2.1 农药测定。

NC-800农药残留检测仪采用酶抑制法, 依据《GB/T 5009.199-2003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NY/448-2001蔬菜上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毒快速检测方法》, 快速测定出待检样品中农药残留的大小[1,2]。

1.2.2 技术指标。

波长:412 nm;零点透光率漂移:≤0.5%/3 min;抑制率测量范围:0~100%;光电流漂移:1.0%/3 min;透射比准确度:±2.0%;测量重复性:≤1.0%。

1.2.3 样品提取。

取有代表性的新鲜黄瓜样品, 擦去表面泥土, 切成1 cm左右的表皮样品, 取2 g放入100 m L三角瓶中, 用5 m L加液枪分2次共加入10 m L缓冲液, 振荡50次, 于另一个三角瓶中滤出上清液即为待测试液。

1.2.4 对照测试。

在1 cm比色皿中, 用100μL的微量移液器加入酶100μL, 将 (1~5 m L) 加液器一次性加入缓冲液2.5 m L, 混匀, 再加入显色剂100μL, 用20μL的微量移液器加入底物20μL。摇匀后及时放入仪器样品池, 按“对照测量”键进行测试[3,4]。

1.2.5 样品测试。

在1 cm比色皿中, 用微量移液器 (100μL) 加入酶100μL, 加入待测试液2.50 m L, 混匀, 静置10 min (用计时器计时) , 再加入显色剂100μL, 加入底物20μL。摇匀后及时放入仪器样品池, 按“样品测量”键进行测试。

1.2.6 抑制率的计算。以分光光度计测试 (412 nm波长) 时, 按下式计算抑制率:

式 (1) 中:s为抑制率;ΔΑ0为对照溶液反应3 min吸光度的变化值;ΔΑt为样品溶液反应3 min吸光度的变化值。农药残留快速测试仪检测时其抑制率一般可自动计算。样品的抑制率≤40%为合格样品, 40%~50%为可疑农残超标样品, 抑制率≥50%, 表示样品中含有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为阳性结果。一般而言, 抑制率≥50%的样品需要重复检验2次以上, 多次出现阳性结果时, 可用气相色谱等方法进一步确认。

2 结果与分析

2.1 检测室内的温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速测仪对坏境温度要求比较严格, 分别在2、10、18、22℃的环境条件下对同一批样品平行测定5次, 其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 速侧仪在环境温度为2、10℃温度下的抑制率偏大, 在室温附近18、22℃的温度下检测结果较为接近。因此, 检测温度应控制在18~25℃时, 检测结果较为准确, 避免在低温环境下作业速测仪。

2.2 待测样品的放入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对同一样品进行测试, 放入底物后分别于5、10、15、20、40、60 s后放入光路中进行抑制率的测定试验, 记录抑制率。从表2可以看出, 试液加底物后放入测试仪的快慢直接影响速测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放入的时间越短, 测定结果越准确, 这也是仪器的重复性不好的主要因素。因此, 待测样品中加入底物, 应马上摇匀, 放入速测仪, 此过程应控制在10 s内完成, 否则结果会产生偏离。

2.3 蔬菜中叶绿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经试验发现, 香菜、韭菜等叶绿素含量较高的绿叶蔬菜, 会影响样品测定的吸光度。因此, 对待此类蔬菜, 应在尽可能保持其完整性的基础上进行浸提, 切不可将样品弄碎。同时, 葱蒜类、番茄、胡萝卜蘑菇、花椒等蔬菜的汁液中含有对酶有影响的植物次生物质, 处理方法和前面一样。

2.4 样品前处理过程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经试验发现, 蔬菜样品在前处理时, 振荡时间为3~4 min, 转速在180~200 r/min为宜, 若转速过大和时间过长, 易将样品搞烂, 使提取液中的色素过多, 影响其吸光度, 进而导致抑制率变小。

2.5 其他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在试验过程中发现, 其他因素对检测结果也会造成影响。因此, 在检测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器具专用原则。所有用于转移试剂或样液的器具都应专用, 并贴上标志, 以免混用造成交叉污染。二是试剂“只出不进”原则。测试时, 从试剂瓶中吸出的试剂无论是否使用, 只要吸出, 切不可再放回原瓶中。否则, 容易污染整瓶试剂, 影响以后检测结果。三是试剂必须按照不同环境要求存放。使用前先摇匀试剂, 未用完的试剂可用带塞西林瓶封口保存, 以防止试剂污染失效, 试剂切勿冷冻至结冰。四是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酶试剂及底物必须在0~5℃温度条件下保存, 以保证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五是NC-800农药残留检测仪经常通电、较准调试, 以确保仪器测试的准确性。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 在蔬菜中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过程中, 检测室内的温度应控制在18~25℃, 检测结果比较准确;待测样品的放入时间应控制在10 s, 否则会影响检测结果[5,6];检测过程中香菜、韭菜等叶绿素含量较高的蔬菜应保持样品的完整性, 避免弄碎样品导致叶绿素浸出, 影响检测结果;此外, 样品的前处理时间应保持在3~4 min, 转速在180~200 r/min, 防止色素浸出过多影响吸光值, 进而影响检测结果。

摘要:蔬菜中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检测室内温度、待测样品的放入时间、叶绿素含量、样品前处理等均会影响检测结果, 最佳的检测条件为检测室温度18~25℃, 待测样品放入时间10 s内、样品的前处理时间3~4 min, 转速180~200 r/min。

关键词:蔬菜,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5009.199-2003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NY/448-2001蔬菜上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毒快速检测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1.

[3]张伟, 马天博, 张焱屾, 等.蔬菜农药残留的根本原因及应对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1) :173, 177.

[4]赵亚玲.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12) :329.

[5]王宗贤, 高志贤, 马成林.有机磷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3 (4) :401-403.

氨基甲酸酯农药 第7篇

现阶段, 我国农业上氨基甲酸酯类和有机磷农药种类超过100种, 质量和品种很杂, 不易用气相色谱方法逐一查出[1,2]。用CL-BⅢ残留农药测定仪, 能较好地避免假阳性, 把好质量关。酶抑制法是一种快速检测部分农药残留的技术。

1 原理

在一定条件下, 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的正常功能, 其抑制率与农药的浓度呈正相关。通过检测待测样品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抑制的程度, 按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理, 利用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412 nm波长的紫外可见光的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值, 计算出抑制率, 并对待测样品进行初筛/定性分析的一种快速检测方法。当检测出的抑制率小于50%时为阴性 (总量不超标) 、大于50%时为阳性 (总量超标) [3,4]。

2 调试仪器

仪器为上海博纳新技术研究所生产的CL-BⅢ八通道残留农药测定仪。首先接通电源, 开机预热30 min;然后进行参数设置, 选择通道, 一般第1通道放置对照试样, 2~8通道可放置样品试样;设置当日测试日期;调0使吸光度为0.000, 调100使透光度为100.0。

3 配制试剂

显色剂:取160 mg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和15.6 mg碳酸氢钠, 20 m L提取溶解, 4℃保存;提取溶液:取11.9 g无水磷酸氢二钠与3.2 g磷酸二氢钾, 1 000 m L蒸馏水溶解, 制成p H值为8.0的提取液;乙酰胆碱酯酶:用提取液溶解, 3 min的吸光度变化值应控制在0.3以上, 摇匀后置4℃下保存备用, 保存期不超过4 d;底物:取25.0 mg硫代乙酰胆碱, 30 m L蒸馏水溶解, 摇匀后置4℃下保存备用[5]。

4 空白对照

取提取液2.5 m L, 显色剂和酶各1.0 m L, 静置15 min, 加入底物上机测试, 做一标准的空白对照, 并且进行保存, 按“装入对照样例”键, 打开对照数据库, 再选择“标准对照库”, 在对照上半部分选择当天做的空白对照装入各个通道备用[4]。

5 样品制备

检测时要从每棵蔬菜上取样, 具体的取样如下:叶菜类包括:青菜、小青菜、菜心、菜苋、米苋、生菜、菠菜、雍菜、大白菜、杭白菜、黄芽菜、空心菜、娃娃菜、鸡毛菜、油麦菜、塔菜、芥兰、草头、紫角叶、荠菜、蓬蒿、黄心菜、甘蓝、卷心菜、牛心菜、菊花菜、芹菜、美芹、水芹、黄心芹、香菜、豆苗、金丝芥、芥菜、马兰、韭菜、韭黄、大葱、小葱、大蒜、蒜苗、洋葱等;叶菜类取1 g样品时, 不宜太碎, 以叶为主。葱蒜等特殊菜注意假阳性, 样品比对是用标准对照库。

花菜类:花菜、白花菜、青花菜等;花菜类选取3棵样品, 取叶1 g (1 cm长宽, 不要剪的太碎) 。

果菜类:茄子、番茄、青茄、红茄、辣椒、尖椒、甜椒、杭椒、青椒、黄瓜、西葫芦、冬瓜、瓠瓜、苦瓜、丝瓜、南瓜、节瓜、金瓜、佛手瓜、豇豆、刀豆、芸豆、扁豆、白扁豆、毛豆、蚕豆、豌豆、荷兰豆等;果菜类可以采取顺皮削取1 g的方法。具体用带刮皮器的水果刀顺皮削下一片, 然后切成1 cm左右见方碎片。

食用菌:蘑菇、香菇、平菇、袖珍菇、金针菇、茶树菇等;食用菌类可以采取整株浸泡的方法。

6 样品检测

将称取好的样品放入样品瓶中, 加入5.0 m L提取液, 静置提取15 min后, 从样品瓶中吸出2.5 m L溶液到5.0 m L玻璃试管中, 同时加入显色剂和酶液各1.0 m L, 静置15 min后, 加入1.0 m L底物摇匀, 倒入比色皿中上机测试[6]。当温度低于37℃时, 酶反应速度放慢, 加入显色剂和酶液后放置反应的时间相对延长, 当胆碱酯酶空白对照操作3 min以后与对照的差值大于8, 才可往下操作。

7 结果判断

若被测样品的酶抑制率超过50%, 样品为阳性结果, 则表明被测蔬菜中含有高剂量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该样品需重复检测2次以上。

摘要:概述了酶抑制法快速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原理, 并从调试仪器、配制试剂、空白对照、样品制备、样品检测、结果判断等方面介绍了其检测技术, 以供参考。

关键词:蔬菜,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农药残留,酶抑制法,快速检测技术

参考文献

[1]唐勤学, 陶小林, 黎司.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化工时刊, 2008, 22 (9) :68-72.

[2]李垚辛, 董全.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0 (4) :12-15.

[3]邱朝坤, 刘晓宇, 任红敏, 等.酶抑制法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J].食品与机械, 2010 (2) :40-42, 71.

[4]蒲晓亚, 张贵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率法:可快速检测米面果蔬中有机磷农药检测[J].监督与选择, 2008 (8) :53-55.

[5]罗辉泰, 黄晓兰, 吴惠勤, 等.基于酶抑制原理的电喷雾质谱法快速筛查蔬菜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J].分析化学, 2014, 42 (11) :1561-1567.

氨基甲酸酯农药 第8篇

材料与方法

材料与试剂

1 供试材料

普通板栗,样品量约2 kg。

2试剂耗材

乙腈(美国Thermo Fisher,色谱纯);甲醇(美国Thermo Fisher,色谱纯);二氯甲烷(瑞典Oceanpak,色谱纯);氯化钠(天津天力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固相萃取柱氨基柱(500 mg/6 m L,天津博纳艾杰尔);0.45μm有机滤膜(津腾);柱后衍生试剂:邻苯二甲醛、巯基乙醇、0.05 mol·L-1Na OH溶液和OPA(邻苯二甲醛)稀释液,生产厂家均为美国Pickering公司;标准物质溶液:涕灭威亚砜、涕灭威砜、灭多威、三羟基克百威、涕灭威、速灭威、克百威、甲萘威、异丙威和仲丁威(100μg·m L-1,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基质丙酮),超纯水(密理博Millio-Q超纯水机制备,0.2μm滤膜)。

仪器与设备

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e2695,配荧光检测器FLD2475和柱后衍生系统;FP3205食品加工机(德国博朗);XHF-DY型匀浆机(宁波新芝);HH-8电热恒温水浴锅(常州国华);HSC-24B型氮吹仪(天津恒奥科技);MS3漩涡振荡器(IKA)。

方法

1 色谱条件

色谱柱Waters Carbamate Analysis3.9×150 mm,流速1.5 m L/min,进样量20μL,柱温30℃,荧光检测器λex339 nm,λem445 nm。

流动相溶剂梯度见表1。2柱后衍生条件

2柱后衍生条件

0.05 mol/L氢氧化钠,流速0.3m L/min;OPA试剂,流速0.3 m L/min;反应池温度80℃。

实验方法

1样品的制备和提取

以四分法取出不少于1 000 g的板栗样品,去壳切碎,充分混匀后放入食品加工机粉碎,此为待测样。准确称取25.00 g样品于250 m L烧杯中,加入50 m L乙腈,高速匀浆2 min,定性滤纸过滤,滤液收集到装有5~7 g氯化钠的具塞量筒中,盖上塞子,用封口膜封,剧烈振荡2 min,室温下静置分层1 h,待净化。

2 净化

从具塞量筒中用移液器准确吸取10 m L乙腈相提取液于200 m L烧杯中,置烧杯于60℃水浴锅上加热,蒸发近干,加入2.0 m L甲醇+二氯甲烷(5+95)溶解残渣,待净化。

将氨基柱用6 m L甲醇+二氯甲烷(5+95)活化,待溶剂液面到达柱层吸附面时,立即加入样品溶解液,用25 m L试管收集洗脱溶液,用2 m L甲醇+二氯甲烷(5+95)洗涤烧杯过柱,重复2~3次。将试管置于氮吹仪上,水与温度50℃,氮吹蒸发近干,用甲醇+水(1+9)定容2.5 m L,涡旋混匀1 min,过0.45μm有机滤膜,待测。

3结果计算

试样中氨基甲酸酯农药残留量以ω计,单位以毫克每千克(mg/kg)表示,按如下公式计算:

式(1)中:

V1为提取溶剂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 L);

A为样品溶液中被测农药峰面积;

V3为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 L);

ρ为标准溶液中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V2为净化体积,单位为毫升(m L);

As为标品溶液中被测农药峰面积;

m为样品质量,单位为克(g)。

结果与分析

色谱条件的优化

1标品溶剂的选择

标品溶剂对目标峰的影响很大,不同标品溶剂与峰面积和峰形直接有关。如果直接配制成混标进样,则由于丙酮相应非常高,再加上叠加效应,使标品峰压缩很低,但当对标品溶剂氮吹后,再配制成混标,则标品峰清晰美观(如图1所示)。当选用甲醇作为溶解试剂时,发现前3个峰拖尾,为平头峰,响应值也低,当选用近似于流动相起始比例的甲醇+水(1+9)配制成混标进样,则发现峰形尖锐,所有峰形相应值也较高(如图2所示)。

2样品前处理优化

依据《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NY/T 761-2008)第三部分前处理,参考杨振兴等人的方法,剧烈振荡时增加封口膜,防止提取液漏出。延长静置时间,增加氨基柱活化体积,增加洗脱中甲醇和二氯甲烷例和体积,加大甲醇比例,增强了对氨基甲酸酯农药的洗脱能力,提高了回收率。

3 流动相和流速

根据本实验室仪器条件,增大了流速,在流动相中增加了乙腈,缩短出峰时间。

4 定容溶液

依据相似相容原理,采用《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NY/T 761-2008)第三部分中用甲醇定容,发现同前3个峰也出现拖尾现象,当选用甲醇+水(1+9)2.5m L定容进样后,则发现峰形尖锐对称。

5 柱后条件

当选用反应器温度为80℃时,反应完全,避免了100℃时反应器中产生气泡,影响荧光检测器。

线性范围

用甲醇+水(1+9)溶液对标准储备液进行稀释后,将不同农药标品配制成混合标准溶液系列,10种农药混合标品均为相同浓度系列0.1、0.3、0.5、0.7、1.0 mg/L,按照优化的色谱条件进行分析,可满足一般检测需求要求。

讨论

氨基甲酸酯农药 第9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

检测站每日从待批发车辆上随机抽取水果进行检测, 每月从市场各摊位随机抽取待售蔬菜进行检测。

1.2 检测试剂与仪器

提取试剂:磷酸氢二钠 (Na2HPO4) 11.9g+磷酸二氢钾 (KH2PO4) 3.2g;专用酶:乙酰胆碱酯酶 (BchE) ;底物:碘化乙酰硫代胆碱 (BTCT) ;显色剂: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 (DTNB) ;蒸馏水。仪器:RP-410农药残毒快速检测仪。

1.3 检测方法

用乙酰胆碱酯酶对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抑制程度 (抑制率) 进行定性或半定量检测。具体方法:检测仪预热, 测定酶的活性, 将△A值控制在0.4~0.8之间。擦去样品表面泥土, 水果去皮后切成小块, 将几个个体上取得的分样混合均匀, 取1g作为样本。蔬菜从不同植株上转入瓶中, 加5ml提取试剂, 在混合器上震荡1~2min, 静置3~5min, 将上清液倒入大试管中, 于平底小试管中加入100ul酶、2.5ml提取液、100ul显色剂, 摇匀, 在培养箱内37~38℃下培养15min后取出, 分别加入100ul底物, 摇匀, 倒入比色皿内, 进行仪器测定。在每一批检测样品第一次仪器测定时, 使用空白键, 同时做空白对照, 空白对照全过程中用2.5ml提取试剂代替样本提取液。

1.4 结果判定

抑制率<50%判定为合格, 抑制率≥50%且至少2次以上重复检测出现相同结果, 判定为不合格 (超标) 。依照GB2763-2005标准[1]。

2 结果

2006~2007年, 共抽取水果样品1 236份, 其样品构成比见表1, 经χ2检验, 样品组成无显著性差异;共抽取蔬菜样品434份, 其样品构成比见表2, 经χ2检验, 样品组成无显著性差异。

水果类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检测结果表明, 2006年水果样品中, 超标率较高的是猕猴桃和贡梨, 其次是葡萄和桃子。其中贡梨占超标样品的24%, 猕猴桃占超标样品的18%。2007年主要超标水果是桃子、猕猴桃和贡梨, 其中桃子、贡梨各占超标样品的20%, 猕猴桃占超标样品的12%。在蔬菜检测中, 2006~2007年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主要超标样品是菠菜、芹菜等叶类蔬菜, 占超标样品的33%。

结果显示, 2006~2007年蔬菜类样品超标率高于水果类样品, 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见表3。

3 结果分析与对策

连续2年水果样品检测结果表明, 在抽检的1 236份水果样品中, 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较严重的是猕猴桃、贡梨, 占总体超标样品的42%, 其次是葡萄和桃子, 而苹果、杏子、鸭梨、早酥梨超标率较低, 受农药污染较轻。在抽检的434份蔬菜样品中, 主要超标样品是菠菜和芹菜等叶类蔬菜, 表明叶类蔬菜较其他根茎、果类蔬菜易受农药污染, 且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高于水果。据市场调查和相关部门了解到, 近年来果农对挂果进行套袋管理, 不仅保证了果实有鲜亮的色彩, 而且避免了农药直接喷洒在果实表面, 污染果实。另外, 从田间采摘到市场销售, 水果储存时间较蔬菜长, 农药有充分的降解时间, 所以其农药残留超标率低于蔬菜。造成蔬菜、水果农药残留超标主要有3方面原因:一是部分菜农、果农对国家颁布的《农药管理条例》 (简称《条例》) 不够了解, 对农药的性能、代谢及实效等认识不足, 不能按照《条例》规定安全、合理地使用农药, 片面追求杀虫效果, 擅自增加用药种类、浓度、剂量、频次, 因此造成生产环节农药过度污染。二是市场准入监管不够, 产前、产中监管缺失, 致使不合格农产品进入市场。三是广大消费者对农药残留的概念比较模糊, 只注重产品的外观和价格差异, 使农药残留超标的产品仍有市场。

鉴于上述原因, 应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大力宣传国家颁布的《农药管理条例》, 加强对果农、菜农的科学指导, 推广生物防虫、防害, 使果农、菜农安全、正确、合理地使用农药, 注意采收安全间隔期;同时积极宣传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二是相关部门加大市场监管力度, 加强产品入市前生产环节的指导和监管, 同时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食品安全法》, 实行商品准入制度, 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监管和市场主办方监管力度, 防止超标产品入市销售。三是大力宣传引导, 定期、不定期公布农药残留检测结果, 让广大消费者了解市场所售农产品农药残留情况, 有选择地购买, 这种选择性的反馈, 促使经销商有选择性地收购检测合格的产品, 使不合格产品没有销路, 从而促使广大菜农、果农加强田间地头管理, 合理、安全使用农药, 从源头解决农药残留超标问题, 确保广大消费者身体健康。另外, 在目前各项管理措施还不到位的情况下, 在食用水果、蔬菜时, 采用去皮后再食用的方法较为安全, 因为农药大都喷洒在其表面。也可采用以下方法: (1) 浸泡法。有资料表明, 在清水中泡6小时可有效去除有机磷农药。 (2) 碱洗法。有机磷农药遇碱会分解, 失去毒性。 (3) 加热法。有机磷农药热稳定性差, 在沸水中浸泡1分钟可去除90%以上的残留农药[2]。

参考文献

[1]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5.

氨基甲酸酯农药

氨基甲酸酯农药(精选9篇)氨基甲酸酯农药 第1篇目前关于草莓中农药残留检测已有不少报道[2,3,4], 但是检测农药主要集中在有机磷农药和菊...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