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英语课例研究:发挥学生的想像力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英语课例研究:发挥学生的想像力(精选9篇)

英语课例研究:发挥学生的想像力 第1篇

课例研究——英语教学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五泄镇校

翁益丰)

上学期,教研组内开展课例研究活动,选什么主题呢?老师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随着讨论的深入,老师们一致认为把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作为大家课例研究的主题。

阳春三月,我校举行了“同课竞教”活动。两位英语教师就同一内容进行教学探究。上课的内容为Unit5 Period One If you go to the party , you’ll have a great time.这次不同寻常的教学活动,是一次与新课程的亲密接触,教研组的老师们积极参与其中,拿出热情,献出智慧,使这项研究工作做实、做好,并从中得到收获。

第一次授课——何海霞老师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注意条件状语从句中的一般将来时的运用并且学会劝告他人如果做某件事的可能的后果。教学流程:

Step 1: Warming up 制作表格,要求学生填表格,再说出这些东西带来的影响或结果。

computer surf the Internet

bike

go to school early watch

know the time clearly

eg.If I have a computer, I will surf the Internet.Step 2: 1a

Get the students to look at the pictures carefully, make sure most of the students know what is happening in the picture.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sentences and match the statements.Step 3: Listening

Listen carefully then check the answers Step 4: Pairwork

Get a pair of students to read the conversations first.------I think I’m going to stay at home.------If you do, you’ll be sorry.Ask the students to work in pairs.Step 5: listening 听力任务:学生独立完成,听出关键词,在此基础上完成2a听力.Students listen and number the words,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s.Step 6;Pairwork

Practice the conversations in pairs, ask some pairs to act out in front of the class.Homework: 编写对话:我们班原来决定在星期五晚上举行一个聚会,现在情况有变,聚会将移至周四晚上,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推断并写出你和你的朋友间的对话。

课后老师们对此课进行了讨论,大家在肯定这堂课的同时认为在课堂中,学生比较被动,一个是因为教师在交代说明时还没有做到循循善诱地,从学生兴趣所在处切入问题,话题还不够广泛,以至于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象力没有得到扩张,因此不能有感而发,有话可说,思有所得。只有将学生引入到一个求知的境界中,思维进入到一个最佳状态,才能积极思考,发挥想象力,大胆发言。另外,对教材太按部就班,没有取舍。整堂课中,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尽管围绕该内容展开的教学活动形式较多,但学生生成的东西仍较单一。于是,大家环绕研究主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改进意见。第二次授课——杨飞燕老师

随着学生们熟悉的音乐“If you are happy” 揭开了本堂课的序幕.以歌曲为基础,帮助学生轻松地进入英语学习,通过跟唱歌曲把学生引入到课程中来,很快打破了沉闷紧张的气氛。这是课前的热身活动,又为接下来的讨论做铺垫。通过两个问题的创设,If you are happy, what will you do?If you become sad, what will you do?学生对if有了更深的了解。对if有了基本的了解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尝试用新语言谈论。她微笑地问学生们:If you have a robot, what will you do?让机器人帮助做事是学生很感兴趣的话题,学生可以联系第一单元所学畅所欲言,不但复习了原来的短语,也让学生操练了新语言,一举两得。在此她适当提示短语,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谈。然后,询问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两难的处境,在那种情况下该怎么做?两种不同做法必然有不同的结果。为此她给学生创设一个小的情景,学生进行讨论。达成本课的情感目标,即: Look before you leap.对于本节课的听力部分,设计了活动Guessing game,此步骤是根据我校学生的状况设计的,通过学生自己的猜测推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听力技能:即做听力前要进行思想上的准备工作.听力练习对于新知识的掌握是必需的,有助于加强多感官、多形式的刺激,更好的掌握语言。然后通过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语言。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达到交际的效果。拥有很多钱一直是令孩子兴奋的东西,抓住这个兴奋点,让他们尽情去想象。接下来又创设了一些情境,如If you don’t finish your homework well/If it’s too cold/If you don’t learn English well/If you play computer games too much/If you take part in the Olympic Games in 2012/If we make the earth dirty,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们的想像力,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们各个情绪高涨,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话题畅谈,连基础教差的学生也跃跃欲试,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然后通过Chant的形式完成本课的课堂总结,这有助于学生在大量的操练后更加清楚自己所学的重要内容。并且通过小组展示收集的谚语如If we study harder, our dreams will come true.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Try your best and never give up.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得到提高,并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体验“if”句型的用法。最后,采取了分层的形式给学生们布置了课后作业Grade A: Write five sentences with if structure.Recite 1a.Grade B: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Grade C: Copy 1a and translate them兴趣题:小作文:If I only have three days to live, I will …。就这样,一堂公开课在孩子们的踊跃发言中结束了。

反思与体会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所以在设计本堂课时要选择学生们感兴趣的东西,找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如学生很感兴趣的机器人、奥运会等。同时采取了学生乐于接受的唱歌、Chant等教学方法。另外,所选内容难易程度适中,坡度递进,让学生在等峰爬坡中享受成功的乐趣。

2.要灵活处理教材,合理设计教案。我校属于农村学校,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不是特别高,英语交际的能力比较弱。但学生的思维活跃,有参与意识,一旦会表达,就非常喜欢表达自己的思想,但需要合理的引导。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好,能够主动的配合老师,愿意开口讲。在备课时,不一定要完全按照教材原来的设计思路,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创设一个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景,灵活运用英语。真正体现《新课标》的精神----“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可以灵活处理,使学生易懂乐学。关于作业布置,可以采取分层的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有助于各种水平学生更好的巩固所学。扩展性兴趣题能激励每一个人的积极性。题目具有挑战性和灵活性,让每一个人都有发挥的空间。

3.将德育渗透于智育之中,英语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提高思想认识的过程。进行思想教育,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在英语课上空谈大道理,而是必须遵循语言教学规律,密切联系实际,创设一种宽松的语言环境,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 拓展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本堂课通过谈论因果关系让学生能够明白做决定前要三思而后行(Look before you leap),不同的决定取决于迥异的人生态度并会造就多样的人生。

英语课例研究:发挥学生的想像力 第2篇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鼓励音乐创造等崭新的音乐教育理念,给音乐教学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将新课标与“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相结合,突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乐于实践等能力,将丰富的课堂教学渗透到新教材教法中,形成“创设生动活泼的音乐,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感受音乐”。

案例描述:

“叮铃铃┅┅”随着铃声我快步走向音乐教室,这天秋高气爽,也许是天气原因我和孩子们的心情都非常高涨,满心欢喜地准备实施“考虑成熟”的教学环节。

“今天有一些少数民族的小朋友们来到我们音乐教室想和大家交个朋友,瞧!是什么少数民族呢?”这时我在大屏幕上放起了蒙古族的录像片。

“蒙古族”只听一个小男生回答道。

“真能干,那你是如何知道的呢?”我反问道。

“从衣服上就可能看出,还有大草原,他们在骑马!”生答。

“是的,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蒙古民歌《我是人民的小骑兵》”,我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播放出大草的风光画面,将学生引如意境,并向学生介绍无伴奏合唱知识。并将学生分为四组,引导学生从几个方面对歌曲进行分析。

师:“第一组同学从旋律上分析旋律的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怎样的意境?”生:“旋律高亢、悠扬”。“第二组同学结合歌曲《我也骑马巡逻去》从歌曲的节奏、速度音乐的形象展开对比分析。师:“通过反复欣赏,同学们对《牧歌》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现在请大家思考,能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创作、表现《牧歌》的意境?大家分组讨论人人参与。

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有的用歌声或节奏来表现主旋律,有的用美术功底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牧区,还有的同学用舞蹈来表现大草原美丽的景象。在这一节课上我感受到课堂活泼,充满活力的气氛。

课后反思:

当我送走孩子们之后,我却久久不想离开教室,脑海里不断涌现出这堂课的`情形,孩子脱口出来的几句话,他们自编自创的舞蹈、绘画都让我明白音乐老师要勇于从传统的角色中跳出来,变“教书匠”为教学设计师、“指导者”、“合作伙伴”,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造宽松、融洽的人际环境。在音乐课堂上给予孩子们一片想像发挥的空间。在下一个班学生的音乐课上,我打破传统“教”的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自编自唱,小组自主合作,取得了良好效果。课后对所教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孩子们对这堂音乐课印象极深,剖析它可以发现:产生意想不到课堂效果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充分开发了学生的潜在资源,并加以合理的呵护开发。

人们常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教法贵在得法,所谓得法不一定在于追求新与奇,而在于能切合学生实际、确有实效就是好方法。在这堂课上我找到了一种简明又实用的教学方法,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而且也适合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与表现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解决问题的方案: 此文转自

学生的想像力是极为丰富的,作为一名教师要勇于开发他们的大脑思维。教师不能一直坚持传统的教学思路,要有创新。新课程标准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较好地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的要求,为了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努力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一堂课,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第一切入点,发展个性特长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条件。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个性是一种由体力、智力、思想感情、意志情绪等等熔成的最复杂的合金,不了解这一切就谈不上教育。”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愉悦的,不要一味地讲求整齐划一,不要刻意地追求有板有眼,要给学生一个个性发展的空间和自由。压抑个性自由,就是抑制创造的欲望,同时也埋没创造性人才。

(2)、教师对学生资源的合理开《给孩子一片发挥想像的空间》这一教学反思,

发,多一些创造,少一些“填鸭”。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音乐教育也需创新,有创新才能有发展。在音乐教学中,要给学生多一些创造的机会,如听音乐作品后,让学生思考并说出其情绪、意境、情节、风格等;听了作品让学生做律动、编舞蹈、画图画、讲故事等;为音乐加打击乐;用人声或乐器声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自制乐器,少用一些过去的“填鸭式”教法。

英语课例研究:发挥学生的想像力 第3篇

随着新课标实施的不断深入,教学活动应该围绕学生展开。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活动的时候,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得到发挥。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保证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实现高效教学。

一、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传统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少参与英语教学,更多的时候是被动地接受英语知识。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缺少表现和发言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识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人,开展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所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凸显,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布置英语环境班级,在班级内设置英语墙报、张贴英语学习标语及手绘英语画刊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强化学生的环境记忆,使其感受到浓厚的学习氛围,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参与英语教学,发挥主体性。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教学有效性,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重要基础。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有问题不会主动向教师请教,在课堂提问学生问题的时候,学生会局促不安。很大程度上,这是由于学生的心理作用,在学习英语及沟通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障碍。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努力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减少学生心中对于教师的敬畏,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尤其是心理距离,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更愿意展示自己,发挥主体性,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和关心学生,让学生更愿意接近教师,从而参与英语教学,实现主体性的发挥。

三、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英语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让学生对于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这样才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所以,教师应该注重教学形式的创新,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练习口语的时候,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录一段音频,然后教师汇总通过多媒体播放出来,大家一起对于其口语进行评价。这样能够使学生对于这种新的教学形式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更加认真地准备音频的录制,最大限度地保证其主体作用的发挥。

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要求教育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注重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在提问环节,教师应该精心准备,保证问题能够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使学生思维得到发散,建立起思维模式。例如,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the class?或者:How can you distinguish the difference of the two boys.通过这样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拓展,学生积极参与问题回答的过程也就是学生主体性发挥的过程。

五、把握教学节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必须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体现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避免过于慢条斯理或者连珠炮式的讲解,速度过慢难以保证教学进度和学生水平的快速提升,速度过快学生无暇思考,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注重讲练结合,在讲解一个知识点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习的知识。例如在学习了“ask sb to do sth”和“ask sb for sth”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实际的句子中进行练习,使学生通过这种节奏,对于英语学习有更好的掌握。在熟悉这种形式之后,会让学生把所学习的知识应用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六、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重要的就是优化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激发,保证学生主观上更加愿意参与英语学习。这就需要教师不断丰富教学过程,可以采用做游戏和表演等方式让学生参与英语学习,激发学习的热情。例如,在学习“travel around the world”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以这个话题,进行一个简短的Free talk,让学生能够在这种游戏和表演过程中展现自己的英语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对于英语学习产生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其中,更好地发挥主体性。

结语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发挥充分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很好地保证教学效果,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英语学习,保证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得到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环境,使学生更加愉快地学习;同时,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对于英语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优化教学过程,把握教学节奏,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通过这些努力,相信一定能够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俞红珍,刘淑安,厉园光.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实验研究报告[J].课程·教材·教法,2002,06:53-58.

[2]任春玲.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J].科学大众,2008,02:73.

英语课例研究:发挥学生的想像力 第4篇

【关键词】更新理念 激发兴趣 激励质疑

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当前国内外教育界瞩目的热门课题。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的受教育地位转变到主动的求知地位上来,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做”合一,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为此,我选择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为课题,本文只是在平时英语教学时的几点体会。

一、更新理念,转变角色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首先要有责任感和神圣感,打破“师道尊严”的圣框。学生是否发挥学习主体作用与教师的态度密切相关。一般学生总喜欢笑口常开、和蔼可亲、幽默善导、宽容赏识的良师,而心底里拒绝神情严肃、心胸狭隘、苛刻责备、讽刺挖苦的教师,所以教师更新理念,改变角色非常重要。

学生的学习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对象观,摆正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放下架子,放松面孔,创造和谐融合的课堂气氛,以民主、平等的态度面向全体学生,用真情实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大舞台,教师只起点拨引导的作用。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他们敢不敢问,愿不愿问,善不善问,取决于我们教师教学的成败。

新时代提出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在积极学习的过程中,开动脑筋,学会学习。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逐渐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新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激发兴趣,培养信心

“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兴趣是学不好英语的。因为有兴趣,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为满足好奇心,学生就要看要听要想要问,思维也被激活。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成功的体验中使学生的兴趣受到保护和激励。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1.创设情境,激励兴趣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应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运用情境引入、启发式谈话引入等,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用外部刺激引起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

(1)音乐、多媒体渲染,点燃探究热情

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色彩鲜艳的幻灯片和声画的结合,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够专注地学习,而且还为他们提供了语言情境。通过问题的创设,使学生置于语言情境中,产生一种真实的运用语言的激请,让学生由被动地接受信息,转化为积极主动参与语言交流,从而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把学生的口语表达活动从以形式为中心逐步过度到以内容为中心。进而使外语教学形象化、具体化、情境化。在课前播放优美动听的经典英文歌曲或熟悉的音乐,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安静下来,起到心理放松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导入新课。通过播放视频向学生提问歌曲中涉及的内容,引出本节重点句型,调动学习积极性。

如教学牛津英语八年级下Unit2 Traveling我播放一段世界名景欣赏并用《Yesterday Once More》为音乐背景,在学生被迷人的景色优美的音乐深深吸引的同时,导入新课目标句型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然后再利用多媒体播放出一些世界名胜,引人入胜的景色令人神驰向往,产生了无限的好奇,浓厚的兴趣,学生跃跃欲试要进行句型操练。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生主动与老师交流,与同学争论,整堂课气氛活跃,达到了优化的效果。

(2)运用体态语言,创造形象的体态情景

体态语言能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使陌生的字母组合与活生生的事物联系起来,便于学生理解记忆。生动活泼甚至夸张的手势、表情、动作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注意,促使交际愉快地顺利进行。教学单词fat、thin、tall、short等词时时,教师可以利用夸张的手势形态表达,同时让学生参与表演表达单词,乐于加入表演的行列。同时由于学生在课内一边看教师做动作,一边自己模仿学习,并动脑思维,因而大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积极学习状态中,从而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角色扮演让学生感知语言

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语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课堂中,可以让学生扮演角色,创设学生主动参与语言交际活动的情境,让学生走入情境,理解情境、表演情境,以此突破语言关。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更容易进入角色,课堂气氛也异常活跃,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实践证明,多种情境的创设,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探究欲望,在自信心与自主意识的驱动下,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广阔的时空中,展示个性、寻求发展、获得成功。

2.分层要求,激励信心

学生是存在差异性的,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因而设计问题,布置作业时都要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和进取精神。特别对于后进生在学习上的障碍,教师要千方百计地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度过难关。课堂上常常有这样的情形发生,后进生的发言或因吞吞吐吐或因不够贴切,引起同学的哄笑,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沉重的打击,此刻激励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决不能采取责难排斥的态度,要看到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因材施教,因材施“励”。善用显微镜和望远镜,用显微镜看学生的闪光点,用望远镜看学生的潜力,即用发展的眼光多角度地看待后进生。启发引导他们克服适当的困难开始,不断地迈向成功。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学习中的障碍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如赞赏的目光,亲切的话语,直接表扬,让他们为自己感到骄傲,充满自信。在尝到甜头之后,他们便会自觉地想去再啃“甘蔗”,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劲头。教师要适时地给予指导,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感到“我能行”、“我很行”,看到成功的希望,树立了克服困难的自信,学习就变成了轻松的事情、享受的事情,变成学生自觉的行为。

在课堂上,我总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并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布置作业时实行“作业超市化”,也就是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学生实际,分层布置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自主探究。现在我把练习分为朗读和背诵部分,基础知识部分和技能拓展部分,写作分为仿写作文和命题要点作文。分层次的作业由易到难,分别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因而有利于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激励质疑,启迪思维

质疑问难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表现,优化英语课堂结构,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创造和谐融合的课堂气氛,允许学生随时“插嘴”、提问,争辩,甚至提出与教师不同的看法。以前,对待学生的这类插话,我认为是“耍小聪明”“出风头”,甚至是“目无师长”,“破坏课堂纪律,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往往恼羞成怒,加以斥责、讽刺,这样做,有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但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创造性,而且在学生心目的威信也大打折扣。学生有疑而问,质疑问难,是用心思考、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可贵表现,理应得到老师的热情鼓励和赞扬。现在对学生的随时“插嘴”,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我总是抱欢迎、鼓励的态度给予肯定,并做出正确的解释。由于我能正确对待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大大激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创造性,学生上英语课大胆发问,敢于提出独到的见解,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其实,知识浩如烟海,教师不可能万事精通,被学生“问倒”之后,教师要表现出“不知为不知”的坦诚,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千万不能怕尊严而训斥学生。同时,教师还要虚心好学,积极探寻学生所提出问题的答案,也可以让学生带着新的问号下课,引导他们自主学习,鼓励他们的创见之疑,创见之问。这样,自主学习就落到实处,使学生张扬个性,积极主动地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走进新课程[M]. 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2002.

[2] 陈淑仪. 浅谈英语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2).

[3] 张学敏、李跃文.《课堂教学技能》,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英语课例研究:发挥学生的想像力 第5篇

阅读教学中, 笔者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一、激活文字, 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 不懂得进行再创造, 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 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 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 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 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 也不是听到的, 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 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 透过文字看到图画, 透过语言看到生活, 置身于作品之中, 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 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 早晨起来, 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 声音也没有, 气味也没有, 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 没有气味”, 却说“声音也没有, 气味也没有”, 加了个“也”字, 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 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 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 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 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 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 但通过想像, 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 作者起来打开房门, 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 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 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 去踏上几脚, 却发现“声音也没有”, 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 吱嘎”的声响, 然后掬起一把, 闻一闻, “气味也没有”, 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 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 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像, 学生走近了作者, 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 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又如欣赏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 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我请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 把荷叶与芭蕾舞女组合起来, 想像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满眼繁茂的荷叶, 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 才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舞女的裙——于是, 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 舞女们穿着绿色的裙子, 翩翩起舞, 轻盈的旋转。随着想像的驰骋, 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 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 作品在想像中得到了复活。

二、架设桥梁, 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 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 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 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 需要运用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 让学生走近作者, 与文本对话, 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 后五年, 吾妻来归, 时至轩中, 从余问古事, 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 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 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 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像, 架设桥梁, 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 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 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的是而又不完全是。“时至轩中, 从余问古事, 或凭几学书”, 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 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 她的视野为之开阔, 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 所以回到娘家, 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 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歆羡之情, 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 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 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 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 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 对于妻子之死, 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 有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 说他奶奶死后, 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 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像, 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 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作贼, 抱起稻草, 嘻嘻哈哈, 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读到这里, 如果不细想, 不想像, 就会感到杜甫真会幽默, 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若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 而且是‘群童’, 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 再一点拨, 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这些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 才会“当面为盗贼”, 抱走那些今天视作垃圾的茅草。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 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 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 最终为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三、放飞思绪, 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 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 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 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 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 教学过程中, 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 各抒己见, 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在教《石钟山记》一文中, 有学生就对苏轼的“而笑李渤之陋也”提出反驳意见。根据教材提供的注释和所附录的俞樾《春在堂笔记》, 经过想像推测, 这位学生认为:因为石钟山形如“倒扣的钟”, 内中空穴很大, 所以在崖壁上敲打, 南边那座山岩壁厚就发出“函胡”之声, 北边那座山岩壁薄就发出“清越”之声, 而其他地方的山石敲打, 并非“所在皆是也”, 李渤的说法未必错, 只是说得不够全面罢了。

英语课例研究:发挥学生的想像力 第6篇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让学生掌握课堂的主动权,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要从自身做起,解放思想更新意识,改变教学方式,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从而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学生主体性;发挥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英语感兴趣并主动探索英语知识,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观能动性,学生面对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学习能力也会相应的提高,这需要教师从自身做起不断解放思想,改变观念充分的认识到英语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初中英语教学的效果。

1 初中英语教师更新意识

初中教师想要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首先要从改变自身做起,解放思想,从传统陈旧的教学理念中走出来,把在课堂上演讲者变为课堂的主导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教学工作的开展都以学生为中心,并改变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改善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态度,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中的主体。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理解教材内容,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认真书写教案并准备好教学教具以及课件等课前准备活动,并从学生角度出发,找出最适宜的学生的教学方法。

其次,引导学生认识到主体地位。初中英语教师在把学生看成课堂主体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其主体地位,改变学生的观念,教师要与学生在课堂上建立平等关系,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初中英语教师要尊重学生、引导学生,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积极而又活跃,真正成为课堂中的主人,从而充分发挥出在英语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活动丰富课堂教学,是课程更富有趣味性让学生在英语教学中正真的体会到快乐学习。

再次,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充分发挥初中英语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要让学生掌握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权,让学生积极探索,积极体会以及创新,这让很多教师产生了误解,觉得自己讲的过多会影响学生的主体性而采取放之任知的态度,而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让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不等同于教师什么事情都不用管了,而是让教师成为英语课堂的主导者、组织者,英语课堂教学中是要学生充分体现主体地位,同时也需要英语教师的认真组织与正确的引导,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很难解决问题,教师要做的就是明确自身的职责,掌控课堂中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行为朝着既定的方向发展。

最后,为学生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初中生还是未成年人,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出现一些错误是难免的,教师要积极的鼓励学生,在学生出现错误是给学生一个机会,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一个放松的心态,不用过多的担心说错话做错事,从而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在学中不断取得进步。

2 改变教学方式,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英语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比如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堂,为学生创造一个犹如身临其境的情景,从而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并在思考过程中形成英语思维,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以及组织能力,为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打下基础,同时,在这种真实的情境下,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会积极地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体验快乐的学习过程。另外教师为学生创造英语教学情境,更方便教师讲解,也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有利于学生提高英语水平。

其次,采取问题式教学法,引发学生思考,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设计问题式教学法的教学内容,问题是教学法可以吸引学生对问题进行专注思靠,大脑飞快的运转,不仅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中,更有利于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快速掌握,提高英语水平。教师在课堂中设计的任务要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并需要齐心协力的完成。英语教师要及时的给予指导,促使学生共同思索与探讨,从而增强学生的判断能力与推理能力。通过问题式教学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问题中推理,一点点的掌握英语知识,并推理出英语学习的规律,更好的促使学生掌握英语知识。

3 重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的纠正学生错误思考结果,形成的氛围能引导学生不得不去思考。小组合作学习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共同讨论问题的机会,通过问题的讨论解决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以集体荣誉感。把小组合作学习运用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不仅能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能有效的提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育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首先,找准课堂契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能提高教学效果,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制的,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安排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把握住英语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作为合作学习的主要内容,抓住合适的契机,使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能取得很好的成效。

其次,英语教师要做好分组工作,为了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小组组建时尽量保证小组成员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比如说:个性差异、学习成绩差异等,在分组后制定相应的规则,并要告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从而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成效。

再次,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最终评价,评价不仅是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失的部分,因此教师通过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观察,对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及时给予评价,从而促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其中。也可以说正确的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关键所在,小组合作学习符合学生交往心理的发展需求,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提高英语水平,从而更好地提升初中英语教学效果。

4 小结

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长期的指导,需要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教师可采取多种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在课堂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学会自主思考、自主探索并把自主学习当成习惯,逐渐提高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霍登焕.构建学生主体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J].赤子(中旬).2013(07).

[2]秦萍.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08).

作者简介

高丽娟(1982-),女,江苏省东台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江苏省常州市潞城中学教师(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为初中英语课堂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策略研究。

作者单位

英语课例研究:发挥学生的想像力 第7篇

英文时事新闻是大学生进行英文学习的重要载体,它的传播途径通常包括报纸、期刊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具体内容包括国家时政、经济、体育、娱乐、科技和旅游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空间性和时间性。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大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时事新闻。相比之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显得与现实生活脱节严重,不利于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甚至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当前,提高大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将时事新闻英语引入大学生英语学习中显得迫切而有意义。

1.1 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人文素养

时事新闻覆盖面广,包括政治、经济、商业、科技、娱乐和体育等各个领域。将时事新闻英语引入大学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人文素养。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学生通过时事新闻英语的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其听、说、读、写、译等技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其次,通过知识的积累与分享、对新事物的思考和探索,学生的时代意识、参与意识、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能得到进一步加强;最后,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特别是在语料输入的过程中,学生不自觉地接受思想政治、国情、世情教育,可以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有利于学生及时了解时事动态,提升对时局的敏感度。

1.2 有助于弥补英文教材的局限性

英语时事新闻能够很好地弥补大学英语教材的滞后性和信息量不足的缺陷。当前,绝大多数高校的大学英语教材的内容都太书面化、文学化,与实际生活中的语言存在较大的脱节,很多学生可以在考试中拿到很高的分数,但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在学习结束后脑子里剩下的也就是那几本英语课本。与时俱进的新闻时事材料中不断更新的词汇和新的语言现象,可以作为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有益补充,通过时事新闻英语的学习,使学生的视野变得开阔起来,学生的语言学习之路也能够越走越宽。从这一角度来看,新闻时事英语对大学生英语学习能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补充作用。

1.3 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效果

英文时事新闻内容丰富,形式独特,图文并茂,语言清新简练,栏目设置巧妙,紧跟时代,贴近生活.同时,注重趣味性、知识性和启发性,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进而提升英语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好奇心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且许多心理和生理因素很容易影响他们的情绪,他们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仍带有明显的情绪化倾向。当他们对学习有浓厚兴趣和好奇心时,便会产生情感上的需求[1]。新闻时事英语在这一点上的优势是得天独厚的,新闻时事英语浓厚的社会生活气息可以满足学生各个方面的兴趣爱好,从而在英语学习中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大学生英语时事新闻学习情况的调查

本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调查目的是了解新闻时事引入大学生外语学习的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调查对象主要是N大学2013级部分本科学生,涉及专业包括新闻学、文学、社会学、金融、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法学,专业分布较广。调查于2015年10月开始,2015年12月完成,共发放问卷132份,全部回收,其中有效问卷共计118份,有效率为89.4%。结合访谈、个案等社会调查方法,在为期2个月的调查中,充分了解了当前N大学学生利用新闻时事学习英语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1 英语时事新闻学习现状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课外英语时事新闻的学习,本研究首先对学生课内英语学习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到学生对课内英文教材的满意度普遍不高。调查显示,仅有31%的受访者认为现有的英语教材能满足对知识的需求,另有69%的人认为,当前的英文教材存在较多的缺陷。超过80%的学生认为教材内容陈旧,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另外,知识晦涩难懂、实用性不强等因素也都影响着学生对英语教材的满意度。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越来越多地选择多种多样的时事新闻材料作为学习的新载体。调查中笔者了解到,根据英文水平的差异,受访者选择的英文报刊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入门级别的,21 Century、Creazy English Reading等;二是提高型的,如China Daily、VOA、BBC等;三是适合高年级专业英语学生阅读的报刊,如The Guardian、The New York Times、Financial Times等。

从时事新闻内容的需求角度来看,英文时事材料的选材多样,为学生提供了十分宽泛的阅读素材。调查显示,约有73.7%的学生关注国家时政类新闻,42.4%的学生关注经济类新闻,40%的学生关注体育类新闻,78.9%的学生关注娱乐性新闻。另外,分别有31.3%和57.6%的学生关注科技和旅游类的新闻。总的来看,大学生对时政政策、经济社会、文体科技等方面的资讯都有着十分广泛的需求与关注,这为时政新闻介入大学生外语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学习动机及效果的角度看,有将近75.4%的被调查者认为,积累英文单词是阅读英文类时事新闻的主要动机,66.9%的人认为通过阅读英文类时事新闻可以很好地了解英美语言的文化背景,另外还有44.9%和22.7%的被调查者认为,英文时事新闻可以帮助其获取最新资讯和学习语法逻辑。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发现,大学生普遍认为,英文类的时事新闻不论是在积累词汇、了解文化背景还是语法逻辑的培养上对其学习英语都有较大的帮助。

2.2 英语时事新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从大学生英语时事新闻的学习时间安排看,有约26.3%的学生每天安排固定的时间来阅读英文报刊,或从各个渠道来了解英文时政新闻。49.2%的学生在完成课内学习以后有时间了就去了解和学习时政新闻,还有26.4%的学生属于其他情形。可以看出,当前绝大多数的同学都能将英语时事新闻的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英语学习途径,但由于时间、精力有限,不能将英语时事新闻作为一种固定的学习方式。

从学习方式的角度来看,有36.4%的受访者在阅读课外英文时事材料的时候采取精读加做笔记的方式,接近1/2的受访者采取泛读的形式来学习课外时事资料。另外,不超过30%的学生将所学的时事资料进行交流和应用。这说明,当前大学生课外时政新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途径,但总体来说,应用程度较低。

从学习效果的角度来看,认为英语时政新闻对大学生英语学习有较大帮助的占总人数的28.8%,认为比较有帮助的占50%,认为帮助较少或没有帮助的仅占4.2%。调查显示,英文时政材料对辅助英语学习、提高知识面扩展视野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帮助,但由于英语基础和学习方法的差异,仍有部分学生未能通过英文时事的学习来提高整体的水平。

3 启发与建议

当前,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对英文时事新闻的需求较高,表现在学习需求和学习动机等方面,然而在当前的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习基础、学习风格、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学习效果的参差不齐。因而,大学生在利用时事新闻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 重视时事新闻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时事新闻阅读有助于大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学习,使大学生学习到更多的贴近生活的英语知识。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在语料输入的过程中,可以不自觉地接受思想政治、国情、世情教育,从而对学习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时事新闻学习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时代意识、社会、历史责任感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很多高校往往只选择单一的英语教材,没有意识到英文报刊的重要性[2]。为了迎合了现代生活节奏,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能力,将新闻时事资源引入大学英语学习十分重要。不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自身都应该充分认识到时事新闻学习的意义和必要性。

3.2 筛选时事新闻材料应考虑难易程度与质量

最新的英文报刊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让学生能够紧跟时代,提高对时政的认识和把握。大学生在利用英文时事资料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要重视对英文报刊材料进行筛选,要选择最新最切合实际的阅读材料,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文章不能过于复杂难懂[3]。选取过程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不能贪多求快。要能够从学生本人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与本人英语水平相适应的文章来进行阅读。切不可一开始就因为过难而打消了英文时事新闻阅读的积极性。在对文章的内容熟悉之后,要学着体会英文报刊的写作风格,进而达到熟能生巧的境地。

3.3 应该丰富时事新闻在英语学习中的形式

提升英文报刊的阅读能力是长期坚持的过程,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丰富英语学习的形式,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首先,丰富学习形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有兴趣,从而持之以恒地学习。如开展课堂互动,讨论最新英文报刊的内容,归纳总结最新时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按照兴趣分小组进行阅读,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所阅读内容;利用网络资源、图书馆和阅览室等多种途径,查询阅读内容所涉及的背景、文化和人物等有关信息。其次,需要在学习方法上下功夫。例如,略读法、速读法、跳读法、猜读法等,这些方法的掌握,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广泛涉猎英文报刊,从而扩大知识面,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

摘要:英语时事新闻能够较好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弥补学生课内学习的局限,提升学习的质量和效果。本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通过对N大学本科生的调查,了解当前大学生英语时事新闻的学习情况及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时事新闻,外语学习

参考文献

[1]高海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新闻时事英语的优势与可行性分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1).

[2]于华.运用新闻时事进行大学英语互动式教学的价值研究[J].校园英语,2014(28).

如何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第8篇

一、利用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想像力

1.将抽象的字词化为形象的画面

以诗歌教学为例。诗贵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教学。因此鉴赏诗歌要引导学生善于想象。当然想象决不是空想,而是要和语境相契合,把抽象的字词化为形象的画面。也就是说把一首诗复原为一幅画。如《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第一要引导学生提取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第二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更容易进入诗的意境。下面是学生想象的情景:黄昏时分,一只归巢的乌鸦围绕着一棵缠满枯藤的老树“呀、呀”地叫个不停。一户农家正在生火做晚饭。门前有一条小河,河上面横跨着一座小桥。连乌鸦都有家可归,而我呢却流浪在外。天大地大,何处是我家呢?想到这些就不难理解诗人天涯游子的心情了。对诗人所营造的意境就会有所领悟。就不难理解这首散曲为什么被誉为“秋思之祖”了。这样借助想象不仅使抽象难懂的诗的意境化为形象的画面,还进一步发展了学生联想想象的能力。

2.让人物形象“活”起来

童话是孩子们的最爱。童话故事寓含的哲理同样对学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所以将童话故事里的人物形象进行再创造,不仅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还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更活跃了课堂气氛,一举几得何乐而不为?

《骆驼寻宝记》中写飞禽走兽个个跃跃欲试,火烧火燎地要去寻宝。写它们在寻宝大道上的种种表现,一路吵吵闹闹,一片混乱。遇到困难时黑熊的表现,遇到矛盾时金钱豹和大灰狼的表现……动物的这些表现源于他们的寻宝动机,可以说它们是各怀私心走上寻宝之路的。这时,请几位同学模仿几种熟悉的动物的叫声,营造吵闹混乱的氛围,再请喜欢卡通的同学画动物们“狂奔乱窜、个个像疯子一样”的形象。通过这两个活动,把动物们寻宝的丑恶嘴脸暴露无遗,更突出了骆驼的寻宝动机的高尚,达到了教学效果,学生想像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二、辅助激发想像力

让音乐、美术制作等活动参与语文学习来培养想象力。如把一些课文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就促使学生通过想象把文字还原成图画。文画结合,画中有文,文中有画,课堂气氛活跃,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我在教学《三峡》一课时,我运用多媒体手段给学生展示了三峡的美丽风光,学生在艺术熏陶的过程中,不断地欣赏领悟三峡风光,并试着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三峡的美。这样对于课文教学更为有利,学生也能在快乐中学习。

异想天开,促进思维的流畅度。阅读课文从抽象的文字符号反映气象万千的生活图像。学生读着这种文字符号,在头脑中就会层出不穷地涌现相似或相关的画面,唤起丰富的表象和联想。在这个过程中,想象得到了有效的锻炼。这个过程同样要以唤起表象和联想作为基础,但又不是过去表象的简单重现,而是经过加工改造后创造出的新形象。笔者在上《归去来兮辞》时,请同学们在陶渊明归隐后的读书、耕作、郊游生活中,任选一点进行想象,写出他生活的一个侧面,然后在班上交流,这样,一个立体的有血有肉的陶渊明便“活”在大家的头脑中。这一想一写,胜过老师的千言万语。

三、多角度开拓学生写作想像力

1.针对学生生活体验匮乏,我们必须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储备素材入手。

学生经历有限,只能通过阅读获得大量的间接经验。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并且要求学生写读后感。在平时的实际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每周学生都要写周记,周记的内容很广泛。可以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也可以摘抄你认为好的文章,实践证明效果不错。

2.实际的教学中,改写、续写是学生的基本功,同时也锻炼和丰富学生的想像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适时对学生进行想象训练。如在授完《蟋蟀在时报广场》后,可以进行续写。要求学生依据原文,展开想象。续写既要和被续作品有某种关联,但也不必是被续作品故事情节“合乎逻辑”的推衍,要鼓励学生出新出奇。开始,学生觉得有困难。后来本人在网上下了几篇续写作品让学生参照,学生就敢动笔了。其实,对相关内容的续写,是一种再创造,它既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又丰富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提高写作能力。

传统教育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而且其中想像力的培养几乎没有引起重视。一旦缺乏想像力就缺乏创造力,缺乏活力,缺乏激情。一个没有想像力的人就是没有创造力的人,一个没有想像力的民族就是没有创造力的民族。因此,语文教学中必须发展学生的想像力,语文教师,赶快行动吧。

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第9篇

那么在中学英语教学活动中, 如何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一) 精心设计, 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活动中, 往往是“教师灌, 学生装”, 教师处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主要是按照教师的指令要求参与相应的学习活动。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让学生自主学习, 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因此, 从一开始就因势利导, 激发学生的自我“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激励、引导学生的参与。

初中一年级的学生, 大多数在小学阶段学过一些英语, 似懂非懂, 有些可能对英语已经产生了厌烦情绪。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笔者在初中第一节英语课的开场白中先用几句简单的英语进行自我介绍, 然后给学生介绍一个新的动画朋友迪斯尼乐园的米老鼠, 米奇, 这位动画朋友给学生来了一段学生很感兴趣的电子游戏, 并在游戏高潮时突然出现几句英语:“I’m sorry.The game is over.Please choose, go on or stop.”之后, 因势利导, 问学生喜欢不喜欢, 如果要继续就选go on, 要停止就选stop。这是让学生明白, 那怕只是玩电子游戏也需要懂英语, 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学习英语本身就是一种乐趣。

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让学生逐步树立主体意识。强化“我是学习的主人, 我要学好英语”的意识, 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关键。因为学习英语的效果, 与学生的参与程度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说, 学生的主体意识决定着学生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的程度。所以, 类似这样的教学活动要在英语的教学中不断出现并强化, 特别是在学生学习英语遇到困难时, 教师更要充当一个鼓励者和引导者, 使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得到巩固。

(二) 目标明确, 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就必须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

现代教学目标, 不仅重视知识技能方面的目标, 而且还强调通过知识教学发展能力和渗透思想教育。主体性教学的目标, 在发展能力上尤其重视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渗透思想教育方面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

教学目标是教与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有了明确的自主性教学目标就能突破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 发挥自己的主体性, 自觉、自动地强化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地让学生自主学习, 构建师生互动, 共同参与课堂活动的新模式。

如初中英语第四册的一篇课文, 讲的是未来的世界科学发展的内容。我把这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让学生通过看图说话的形式学习课文的内容,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勤奋学习的热情,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明确了目标, 教学步骤就紧紧围绕目标展开。首先, 一面听课文录音, 一面通过画面逐步显示未来世界的有趣情景, 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情景中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激发兴趣的同时, 让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从而也就强化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要求。然后再让学生提出理解课文内容的疑难点, 先让学生讨论, 再由老师解答。这样, 学生学得主动、有趣, 而且印象深刻。

(三) 因势利导, 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学习过程中, 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并不意味着让学生放任自流, 可学可不学。在激发、强化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之后, 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及自主学习手段是极为必要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能够自主学习要看教师是否给他们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条件和时间。教师可以通过语言、眼神、动作行为等等, 激励学生们积极自主学习。因此, 在课堂学习实践中教师要早安排、多指导、多表扬、多激励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 关注全体学生, 给每个学生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 尽可能地照顾学生在生理、智能和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差异, 保证教学活动中的公正和平等。在英语课中, 对话是学习语言的一个重要手段, 如何设计提问, 如何启发学生对话, 也是一个极具技巧的问题, 教师如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 当学生回答不出来时, 或耐心等待, 或启发帮助, 不管怎样, 都应使每个学生感到生生平等, 师生平等, 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学习主动性, 感觉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这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这样, 才能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学生在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增强自信心, 发展自主能力。

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 要让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是一个关键。于是我每节课都在上新课之前安排几分钟时间为日常英语的口语练习时间, 每个学生轮流值日, 内容自选, 要求说5句话以上, 还可自己找搭档进行对话。教师应有意识地在课前给困难学生一定的帮助, 或让优秀学生与其配对, 并因势利导, 及时给以肯定和表彰。

英语课例研究:发挥学生的想像力

英语课例研究:发挥学生的想像力(精选9篇)英语课例研究:发挥学生的想像力 第1篇课例研究——英语教学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五泄镇校翁益...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