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卫生综合
重庆医科大学卫生综合(精选6篇)
重庆医科大学卫生综合 第1篇
《儿童少年卫生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预防专业使用)
目录
课程简介 课程目标
教学时数分配表 教学内容
绪论
第一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 第二章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第三章生长发育调查和评价 第四章儿童少年心理卫生
第五章儿童少年健康监测与常见病预防 第六章教育过程卫生
第七章儿童少年伤害与健康危害行为 第八章学校建筑和设备卫生 第九章学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第十章学校卫生监督
课程简介
儿童少年卫生学(以下简称儿少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少年身心发育规律和特点,研究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状况以及与他们学习和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制定相应的卫生要求和卫生措施,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育,为成年期的健康奠定良好基础,从而达到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本课程内容包括儿童少年生长发育及其影响因素、儿童少年主要健康问题、儿童少年卫生服务等三部分。其总任务是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了解和掌握儿少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儿少卫生学的相关技能操作,把学生培养成为在儿少卫生学方面具有初步独立工作能力的卫生医师。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课堂讲授、自学、演示、讲座、实际操作等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采用提问、作业、考核等方式进行学习效果评价。
本大纲适用于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建议本课程理论课为54学时,实验课为18学时,共72学时。
课程目标
儿少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本学科的新发展,培养学生在儿童少年卫生方面具有初步独立工作的卫生医师。
1.掌握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规律、儿童少年身心健康问题的流行特征与群体预防、儿童少年脑力负荷特点以及教学过程、教学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2.掌握人体测量与评价方法、学生常见健康问题筛查方法,学习疲劳评价和学校建筑设备卫生监督方法,熟悉骨龄评价和心理测验基本原理与应用。
3.培养学生运用儿少卫生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开展儿少卫生(学校卫生)工作实践。
教学时数分配表
内容 绪论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生长发育调查和评价 儿童少年心理卫生
儿童少年健康监测与常见病预防
教育过程卫生
儿童少年伤害与健康危害行为
学校建筑和设备卫生 学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学校卫生监督
学时分配 4 2 4 8 8 8 4 4 8 2 合计
绪论
一、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儿童少年卫生学的概念、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熟悉儿童少年卫生学的学科特点、学习技能和研究方法。了解儿童少年卫生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儿童少年卫生学的形成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简史。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儿童少年卫生学学科理论基础及主要研究内容。难点:儿童少年卫生学学科自身的学科理论和知识体系。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四、专业外语词汇
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儿童少年卫生学)
五、思考题
1.儿少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
2.在儿少卫生实际工作中,必须考虑到中小学生的哪些特点? 3.如何采取正确的学习技能和方法来学好儿少卫生学?
第一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
一、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生长发育的基本概念和一般规律;掌握青春期的概念、青春期体格与生理功能、运动能力发育的年龄性别特点以及性发育的主要表现。熟悉生长发育的年龄分期;熟悉大脑发育的基本进程和儿童少年各年龄期的心理发展特点。了解青春期的内分泌变化,青春期的启动机制。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生长发育的基本概念和一般规律。难点:青春期的内分泌变化和启动机制。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四、专业外语词汇
Growth(生长)Development(发育)Maturity(成熟)
Cephalo-caudal pattern(头尾发展律)Centripetal pattern(向心律)
Peak height velocity(生长速度高峰)Growth pattern(生长模式)Canalization(生长轨迹现象)Catch-up growth(赶上生长)Critical growth period(关键生长期)Adolescence(青春期)
五、思考题
1.简述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2.简述青春期的分期及各期发育的主要表现。
3.男女青少年平均身高最高差异约10cm,结合体格发育的年龄性别特点,分析其差异的原因。
第二章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一、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影响生长发育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掌握生长长期变化的概念及主要表现。熟悉生长发育长期变化的原因。了解生长长期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遗传因素和营养、体育锻炼等环境因素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难点:生长长期变化的原因及对人类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四、专业外语词汇
Twin study(双生子研究)Nutrition(营养)
Physical exercise(体育锻炼)Daily life system(生活作息制度)Secular growth change(生长长期变化)
五、思考题
1.简述遗传对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影响。2.试述营养对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影响。
3.生长长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对人类有何影响?
第三章生长发育调查与评价
一、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生长发育调查的目的、原则和指标的选择;横断面调查及追踪性调查的概念和目的;生长发育评价的内容。熟悉生长发育调查的实施步骤;常用生长发育评价方法(离差法、百分位数法、曲线图法、相关回归法、营养状况评价法、指数法及发育年龄评价法等)。了解半纵向调查方法;常用指数及派生指数的评价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生长发育调查的方法和实施步骤。难点:现场检测和质量控制;相关回归法。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四、专业外语词汇 Survey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生长发育调查)Morphological parameter(形态指标)Functional parameter(功能指标)Constitution parameter(身体素质指标)Psychology parameter(心理指标)
Cross-sectional investigation(横断面调查)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追踪性调查)Semi-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半纵向调查)
Appraisal standard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生长发育评价标准)Index method(指数法)Deviation method(离差法)Percentile method(百分位数法)
Standard deviation score method(标准差分法)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method(相关回归评价法)Growth velocity(生长速度)
Development age appraisal(发育年龄评价法)Nutritional status appraisal(营养状况评价法)
五、思考题
1.试比较横断面调查和追踪性调查。
2.在进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时,应如何加强质量控制?
3.如果让你组织本地区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调查,请你制订出一个周密的调查计划。
4.若对两个集体儿童发育进行比较,请列出常用的两种方法,并说出其优缺点?
第四章儿童少年心理卫生
一、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心理卫生的概念;掌握儿童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掌握儿童行为指导的概念、原则和技能。熟悉儿童少年心理卫生工作的目标;熟悉学校心理教育的概念和原则。了解儿童少年心理社会发展的影响因素;了解青春期心理咨询的概念、形式和原则。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儿童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儿童行为指导。难点:儿童少年常见心理卫生问题的鉴别;心理咨询的技能。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堂实习。
四、专业外语词汇
Mental hygiene(心理卫生)Mental health(心理健康)
Mental health problem(心理卫生问题)Behavior problem(行为问题)Behavior disorder(行为障碍)Behavior guidance(行为指导)Psychological counseling(心理咨询)
五、思考题
1.儿童少年心理卫生工作目标是什么? 2.儿童时期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有哪些? 3.儿童行为指导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4.学校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五章儿童少年健康监测与常见病预防
一、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健康监测的含义和指标及其实施方法;掌握与学习、生活习惯关系密切疾病(近视眼、龋齿)的发病特点、影响因素和防治措施。熟悉儿童少年患病率特点及主要死因;熟悉营养相关疾病和成年期疾病的预防。了解近视的形成机制;了解沙眼、弱视的防治措施。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近视、龋齿的防治。
难点:健康监测的质量控制;近视的形成机制。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四、专业外语词汇
Health surveillance(健康监测)Myopia(近视眼)
Refractive error(屈光不正)Refractive myopia(屈光性近视)Axial myopia(轴性近视)Dental caries(龋齿)Trachoma(沙眼)Amblyopia(弱视)Obesity(肥胖)
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Iron-deficiency anemia(缺铁性贫血)Ascariasis(蛔虫病)
Adulthood diseases(成年期疾病)
五、思考题
1.健康监测的含义和指标。2.简述儿童少年时期的患病特点。3.近视、龋齿的防治方法。
第六章教育过程卫生
一、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体质的概念;学校体育锻炼的卫生要求;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特征及其卫生意义;脑力工作能力的变化规律;制定作息制度的原则;一日生活制度各要素的卫生要求。熟悉体育锻炼对儿童青少年各系统的影响;影响脑力工作能力的因素;疲劳、疲倦和过劳的概念;学习疲劳的表现和评定方法。了解学校体育的医务监督;学习和记忆的生理心理基础;生产劳动教育卫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校体育锻炼的卫生要求。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特点及其卫生意义,脑力工作能力的变化规律。
难点:体育锻炼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特点;学习疲劳的评定方法。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堂实习。
四、专业外语词汇
Educational process(教育过程)
Health of educational process(教育过程卫生)Physical exercise(体育锻炼)
Health of physical exercise(体育锻炼卫生)Constitution(体质)Sports loading(运动负荷)Sports trauma(运动创伤)Dominant rule(优势法则)Starting regulation(始动调节)Dynamic finalization(动力定型)Mosaic situation(镶嵌式活动)Protective inhabit(保护性抑制)Final arouse(终末激发)Fatigue(疲劳)Defatigation(过劳)Daily regime(作息制度)
五、思考题
1.体育锻炼的卫生要求有哪些?
2.体育锻炼对人体各系统会产生哪些影响?
3.如何对一个儿童的体质发育进行综合评价?需选用哪些指标? 4.影响学生脑力活动的因素有哪些? 5.评价学习负荷的生理学依据是什么?
第七章儿童少年伤害与健康危害行为
一、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儿童少年伤害的概念、分类;掌握儿童少年伤害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掌握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的分类。熟悉健康危害行为对健康的损害;熟悉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的问题、行为理论和社会生态观点。了解儿童少年意外伤害、自伤、自杀和暴力的危险因素;了解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的危险因素、保护因素及干预措施。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的分类;儿童少年自伤和自杀的预防和控制。难点:儿童少年意外伤害的预防;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形成的生态学观点。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四、专业外语词汇
Health risk behaviors(健康危险行为)Unintentional injury(意外伤害)Intentional injury(故意伤害)Suicide(自杀)Self-harm(自伤)
Active intervention(主动干预)Positive intervention(被动干预)Health-related behaviors(健康相关行为)Health-directed behaviors(健康导向行为)Health promoting behaviors(健康促进行为)
五、思考题
1.描述伤害的分类
2.简述健康促进行为与健康危险行为的主要特点
3.请结合实际谈谈儿童少年自伤和自杀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第八章学校建筑和设备卫生
一、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教室的内部布置及卫生要求、卫生标准;掌握教室的采光照明和通风采暖的卫生要求及卫生标准。熟悉校址选择、校地面积布置;熟悉学校课桌椅的卫生标准、卫生管理及设计原则。了解书籍、教具等教学用品卫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教室内部布置及卫生要求。
难点:教学用房的合理布局;确定合适桌椅高差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堂实习。
四、专业外语词汇
Service radius of school(服务半径)
Spacing between of schoolbuildings(建筑间距)Glare(眩光)
Natural lighting(自然采光)Crtical illumination(临界照度)Artificial illumination(人工照明)Ventilation system(换气制度)
五、思考题
1.教室采光、照明的卫生标准。2.校址选择应符合哪些规定。
3.试解释采光系数、平均照度及照度均匀度。
第九章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一、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校的概念;掌握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内容。熟悉学校健康教育的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熟悉健康促进学校的意义和内容。了解学校健康教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校的概念。学校健康教育的评价内容及指标。
难点:学校健康教育的规划设计步骤。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堂实习。
四、专业外语词汇
Health education(健康教育)Health promotion(健康促进)
School Health education(学校健康教育)Health-promoting schools(健康促进学校)Process evaluation(过程评价)Impact evaluation(效应评价)Outcome evaluation(结局评价)
五、思考题
1.试述学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学校的含义。2.简述学校健康教育的基本构架。
3.简述学校健康教育的评价内容,可采用哪些指标? 4.简述健康促进学校的内容。
第十章学校卫生监督
一、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学校卫生监督的概念、内容及监督程序。熟悉学校卫生监督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校预防性卫生监督和经常性卫生监督。难点:学校卫生监督程序。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四、专业外语词汇
School health inspection(学校卫生监督)Preventive health inspection(预防性卫生监督)Regular health inspection(经常性卫生监督)Inspect procedure(监督程序)
School unexpected eventuality(学校突发事件)
五、思考题
1.简述学校卫生监督的分类和内容。2.试述学校预防性卫生监督的程序。
重庆医科大学卫生综合 第2篇
名解
二代发病率 流行病学病因 长期趋势 出生队列分析 人群易感性(英语)
连线题
链霉素的发现是谁?应用了什么流行病学方法
结核杆菌是谁发现的?用了什么流行病学方法
海员出血的治疗是谁发现的?用了什么流行病学方法?
脊髓灰质炎是谁发现的?使用什么流行病学发现的?
大题
队列研究,描述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及应用与意义?
实验研究的特点及其应用与意义?
实验研究的原则及其意义? 队列研究的一个计算题:AR AR% RR的值及其意义
病例对照研究的一个计算题:OR值及其意义
筛检的一个计算题:计算上述表中的真实值与其预测值(真阳性,假阳性,真阴性,假阴性,约登指数,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统计
大题
单样本量的t检验步骤及其计算
配对t检验的过程及其计算
两组独立样本的t检验过程及其计算
两组独立样本方差不齐的t检验过程及其计算
为什么要用秩和检验,其应用条件,步骤及过程
100个学生的身高与坐高的一组数据如何处理及其各指标的意义(可以分别从集中趋势的平均数,离散趋势的标准差,方差,变异系数。身高与坐高的相关性,以及95%的参考值范围,95%的置信区间入手)
偏回归系数-1.79与p=0.137值相结合说明了什么,有什么意义?
毒理
名解
毒物 毒物动力学 时间毒理学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生殖毒理学 观察到损害作用最低水平遗传毒性致癌物 质量控制(先翻译成英语在解释)
大题
化学物在体内分布规律及意义
致癌阶段及特点
肝损害严重原因
影响机体对毒物代谢因素及意义
危险度特征分析内容
重庆医科大学卫生综合 第3篇
目前我国正在开展医疗体制的改革, 我国医疗改革的一大特点是局限在医疗机构的改革。医院改革提出已经很久, 但多数医院还是在观望, 因为缺乏改革的氛围和政策支持, 医院没有主动去推动自身的改革。这些年来, 政府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比例在下降, 政府投入原来占卫生总费用的30%左右, 现在只占16%-17%。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虽然绝大部分用于医院, 但是对于每个公立医院来说, 政府的投入也在减少。在公立医院, 特别是大型综合医院的收入中, 政府的财政补贴只占6%-7%, 90%以上的支出要通过医院的门诊、住院服务等来解决。在一定意义上, 大型综合医院的公平性问题非但没有解决, 反而加剧了。
目前以三甲医院为代表的大型医院是医疗市场的主导力量[1], 全国共有三甲医院594个, 占医疗机构总数量的0.20%, 但其3.17亿人次 (2005年) 的诊疗总数却占到了全国总量的13.75%, 占城市医院接诊总量的22.86%。2005年全国医疗机构总病床使用率为62.9%, 但三甲医院达到了92.7%, 其中卫生部部属综合医院高达100.2%, 与之对应的卫生院病床使用率仅为37.8%。在这种情况下, 短期之内想通过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方法来改善卫生服务公平性是不现实的, 只有在现有的基础之上, 提高大型综合医院的卫生服务利用率才是现实可行的办法。图1为1993年-2003年我国居民两周患病率比较。
从图1中可以看出, 1993年、1998年、2003年这3年比较, 我国的两周患病率处于上升趋势, 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我国的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不升反降。图2显示在1993年、1998年、2003年这3年中, 我国城市居民应住院而未住院的人数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 说明我国经过医疗改革后公平性没有得到改善, 反而降低了医院利用的公平性。
2 4个直辖市卫生服务公平性现状比较分析
在2005年曾有学者随机抽取了重庆市的5个区:江北区、沙坪坝区、渝中区、九龙坡区、南岸区, 进行了当地的医疗卫生需求及利用现状的抽样问卷调查。通过对1, 316份问卷进行整理分析, 现实的描述了重庆市主城区的卫生服务健康和利用的现实状况。绝大部分被调查者患病后不选择到医疗机构就诊, 特别是在低保人群中, 医疗费用基本完全由自己支付, 这已经成为其生活的巨大负担。表1是包括重庆在内的4个直辖市居民医疗保健支出的比较, 从表中可以看出重庆排名在后, 表明重庆居民在健康意识上还有待提高。
(资料来源:2006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资料来源:2006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另外在卫生服务利用方面, 重庆在4个直辖市中也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 (见表2) 。
重庆作为我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 近年来在经济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由于重庆特殊的地形, 10所大型综合医院主要分布在相对繁华的渝中区、南岸区、沙坪坝区三个区。而其余的12个区却没有大型综合医院,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重庆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由于重庆市“大农村、大城市”的特殊情况, 重庆市居民的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和其他直辖市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表现出了严重的不公平性。
在南岸区, 2005年全区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88.73万人, 其中区及区以上医院门诊人次76.79万人, 农村卫生院门诊人次11.94万人。全区床位使用率为47.48%, 大量床位闲置, 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该区的农村人口保健意识较差, 对卫生服务利用不够, 生病后去农村诊所随便看看就行了, 有些人甚至不去看病, 这样就造成了对大型综合医院的卫生服务的利用不够。图3是重庆市2005年健康检查人数和其余3个直辖市的比较。
从图3可以看出, 重庆市居民的保健意识在4个直辖市中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
在重庆, 社区卫生服务相比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 社区服务中心在2006年达到了75所 (资料来源2006年卫生年鉴) 。但是优质卫生资源的2/3集中在大型综合医院中, 且大型综合医院相比社区医院具有以下的优势:①人力资源优势:大型综合医院集中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卫生服务质量远远高于社区医院。大型综合性医院的人才优势还体现在人员的继续教育上。由于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视与支持, 每年有许多社区卫生方面的学习、培训及经验交流的机会, 从参与的人员看, 90%以上来自大型综合性医院, 小型社区卫生服务站领导的忽视与资金的短缺, 限制了社区卫生工作人员的再教育, 从而限制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②财力资源优势:首先大型综合医院拥有大量先进诊疗仪器和设备, 另外大型综合医院的治疗环境远远好于社区医院。因此, 重庆居民大多数愿意到综合医院去检查和治疗。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但是, 在我国社区卫生发展尚不完善的现阶段, 深入研究大型综合医院卫生服务健康及利用公平性是十分重要和有意义的。特别是对新兴起的直辖市重庆来说, 如何提高其大型综合医院的卫生服务公平性, 对其卫生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了让更多的重庆市民能享受公平的基本医疗服务, 重庆市卫生局公布的2006年-2010年《重庆市主城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对主城9区的医疗机构设置做了新的规划。今后5年内渝中区、南岸区、江北区、巴南区、北碚区不应再办任何种类的大中型医疗机构。重庆市主要的9个行政区中, 有5个区目前拥有的病床量已超过2010年配置标准的上限。重庆市17所三级甲等医院中的15所集中在主城区, 而8所在渝中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卫生服务利用的不公平性。目前, 重庆市大型综合医院医疗费用相对于市民的年平均收入偏高, 导致低收入群体对医疗卫生服务利用不足, 应住院而未住院率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表3显示了重庆市10所大型综合医院2005年1-12月住院医疗费用情况。
数据来源:重庆市医保中心
从表3可以看出, 住院最贵的为10, 834.08元, 最低为1, 027.74元, 平均住院天数最多为17.91天, 最少为13.80天。平均费用比2004年增长最多的达到了16.79%。反映出了重庆市大型综合医院目前医疗费用增长过快导致卫生服务健康及利用公平性下降。
从上述情况看, 重庆市近年来不会再增加大型综合医院的数量, 政府对医疗费用也会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控制其增长速度, 在这种情况下, 怎样提高患者的健康及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就成了首要的问题。但是发展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在短期内不能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充分利用重庆市现有的卫生资源状况, 大力加强大型综合医院的卫生服务公平性极为重要。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在卫生改革方面做了一系列的调整, 特别是在加强卫生服务公平性方面和建设社区医院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 但由于种种原因, 在我国居主导地位的依然是以三甲医院为首的大型综合医院, 尤其是在重庆这个以“大城市、大农村”为主要特点的直辖市, 在短期内普遍的发展社区医院难度很大。本文分析了全国及四个直辖市的卫生服务和利用的公平性, 得出加强重庆市大型综合医院的卫生服务公平性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大型综合医院,公平性,卫生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6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6.
卫生填埋 焚烧发电 综合利用 第4篇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4.77%,由此产生的大量的生活垃圾每年正以8%左右的速度增长,如何有效处理生活垃圾,考验着城市管理部门的智慧,这也是在世界范围内,城市发展进程中一个难以回避的重大课题。近年来,我国各个城市的地方政府在处理生活垃圾的体系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且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处理生活垃圾耗资巨大,特别是大型垃圾处理设施,需要投入巨额建设资金,加之用地难等问题的困扰,成为地方政府和管理部门的难点。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效率和水平,将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大量农民进城积肥,城市生活垃圾主要用于堆肥或转运到农村用作肥料,因此城市一般没有建设垃圾处理设施。但是进入八十年代,由于农业生产开始大量使用化肥,城市生活垃圾不再用于堆肥,垃圾无处可去,只能堆积在城市周边的低洼地带,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终引起了地方政府的重视。
在此情况下,为解决已初露端倪的“垃圾围城”问题,各地政府开始兴建垃圾处理设施,用于集中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如今,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卫生填埋,一种是焚烧发电,并逐渐形成了以卫生填埋为主、以垃圾焚烧发电为辅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框架。从实际情况来看,经济发达的城市和大型、超大型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标准要求很高,基本上要达到无害化处理的水平。而经济欠发达的城市和中小型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标准普遍偏低,无害化处理率也较低。
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发展较快,但是与发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归纳起来,我国目前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城市生活垃圾没有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到2015年,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生活垃圾要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设市城市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要达到90%以上。可以说,经过各地的多年努力,许多城市都建立起了生活垃圾填埋或焚烧的处理体系。但是由于大型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费用大,一些城市限于财力,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水平不高,达不到无害化处理标准,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大约在79%。
(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填埋比例过大
据统计,2013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7238.6万吨,填埋处理约占垃圾总量的72%,焚烧发电处理的生活垃圾占垃圾总量的26.8%,其他处理方式不到2%。1986年,深圳市建成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垃圾焚烧发电厂,迄今为止,全国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垃圾焚烧发电厂达到166座。但是由于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一次性投资大,项目周边居民反对强烈,短期内还难以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模式。
(三)填埋处理没有完全达到卫生标准
目前,我国还有部分城市生活垃圾没有进行卫生填埋,只是在简易的垃圾处理厂进行简单的填埋处理。据统计,2013年全国约有1844.6万吨的城市生活垃圾没有进行卫生填埋处理,约占填埋总量的15%,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率仅为85%。总体来说,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还比较单一,主要以填埋为主,将近72%的生活垃圾被填掉,综合利用率较低,远没达到发达国家资源化利用的水平。
三、制约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原因分析
三十多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经历了从简单填埋到卫生填埋,再到焚烧发电资源再利用的过程,最终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完全无害化处理和资源有效利用还需做大量工作。这其中,破解一系列制约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发展的难题是关键。
(一)体制方面
经过近年来的几次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制已逐步理顺,但是城市和城市区街的情况不同,关系不畅的问题仍然存在。例如,广州市生活垃圾由市城管部门统一进行集中处理,但是各区发展不平衡,有的区街管理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管理力量相对薄弱,管理水平也不高,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生活垃圾的处理。有的区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相对独立,需要自行建设垃圾处理设施,但是由于财力有限,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无论是卫生填埋场还是焚烧发电厂)需要投资数亿元,这里还不包括每年数千万元的维修费用,靠一个区的财力是根本无法承担的。
(二)资金方面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在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资金基本上由当地财政承担,处理每吨垃圾需要几十元至数百元不等的费用。2002年,广州市政府投资6.8亿元人民币,建成广州市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2006年,广州市政府又投资7.25亿元人民币,建成广州市垃圾焚烧发电一厂;2013年建成的第二座垃圾焚烧发电厂,投资高达近10亿元人民币。据统计,近年来广州市投入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资金已经高达80亿元人民币,如此沉重的垃圾处理和设施建设费用,对一个城市的政府来说确实是沉重的负担,制约了垃圾处理工作的发展进程。
(三)处理技术相对落后
垃圾卫生填埋场和焚烧发电厂采用的都是科技含量比较高的设施。我国城市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理起步较晚,高标准的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和管理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经验也很少,大都依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广州市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和垃圾焚烧发电厂均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通用模式O&M(运营-维护),进行建设和管理。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主要引进德国技术和材料进行建设,垃圾焚烧发电一厂是国内第一个采用中温次高压参数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关键技术和设备主要从德国引进和采购。由于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造成国产化水平较低,大型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费用很高,耗资巨大。
四、建议与对策
如何有效解决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难题,特别是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中资金不足和投融资缓慢的问题,必须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投融资和建设管理模式进行市场化、企业化改革。政府部门要由目前的建设和管理模式,转变为对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规划和运行监管,制定相应的补贴标准和费用标准。企业根据政府制定的标准,可以灵活地选择融资渠道,进行项目融资,既可以有效缓解政府的资金压力,又能通过良性的资金运作滚动发展,增强环卫和环保产业的经济实力,逐步形成以焚烧发电方式为主、资源化综合利用、良性循环发展的格局,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当然,由于受城市生活垃圾成分的复杂性等因素影响,一个城市不可能采取一种方式,就能完全解决垃圾处理的所有问题,但是前提是必须采取以一种方式为主、其他方式为辅的综合处理模式。
(一)卫生填埋方式的建议
目前,生活垃圾填埋仍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我国各城市普遍采用的处理方式。卫生填埋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不可缺少的方式,在垃圾处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垃圾焚烧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城市生活垃圾主要还是依靠卫生填埋处理,即使实现了以焚烧为主后,垃圾焚烧产生的10%-20%的灰渣仍需要进行填埋处理。垃圾焚烧发电设施全部建成满足需要后,焚烧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检修维护,这期间仍需要填埋场替代处理垃圾。特别是随着垃圾分类的不断推进和深化,有些垃圾不适合焚烧,也不适合其他综合处理方式,只能进行填埋处理。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建设,提高垃圾卫生填埋场的管理水平,培育管理人才,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二)焚烧发电方式的建议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起步晚,欠账多,垃圾焚烧发电作为今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发展方式,因此要大力发展垃圾焚烧发电处理事业,加快设施建设速度,扩大焚烧处理规模,使垃圾日处理的总规模与垃圾日产的总量相匹配,如此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改变垃圾处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面,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迈入正常运行的轨道。
一般来说,一个城市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日处理能力应当等于或适当大于垃圾的日产量,这样才能使生活垃圾处理处于正常状态。垃圾焚烧处理可以节约大量的土地资源,卫生填埋则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根据对比分析,垃圾焚烧处理比卫生填埋处理可节约处理费用约三分之一。可以肯定,垃圾焚烧处理是减少垃圾处理资金,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最有效的途径。近年来,美国政府大力推进垃圾焚烧处理,相较卫生填埋的比例明显上升,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比较好地解决了垃圾处理问题。
(三)综合处理方式的建议
城市生活垃圾除了进行填埋和焚烧处理,综合处理利用的方式将使垃圾处理更加科学化,满足实际需要和提高效益。
1.垃圾分类处理的意义
目前,世界上垃圾分类处理在欧洲推广最好的国家是德国,亚洲是日本。在垃圾处理的问题上,业界普遍持有一个观点: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垃圾分类处理对于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和回收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是垃圾处理发展的最终方向。目前,我国各城市都纷纷开展了垃圾分类工作。随着城市垃圾处理事业的发展,各类垃圾的处理措施和政策法规正在得到进一步完善,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必将使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一步深化,促使垃圾资源各得其所,变废为宝,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2.加快餐厨等垃圾综合处理利用
生活垃圾成分复杂,有些成分既不适合焚烧也不适合填埋,如餐厨垃圾、金属、塑料等;玻璃、砖瓦等不适合焚烧但可以填埋,对于既不适合焚烧也不适合填埋的生活垃圾,需要进行分类回收和综合处理利用。目前,居民家庭产生的厨余垃圾基本上混入了生活垃圾,餐饮业产生的餐厨垃圾的一部分也混入了生活垃圾,进入生活垃圾收运系统,此外还有一部分餐厨垃圾被违法收运者收集,用于饲喂生猪或提炼“潲水油”。用未经严格处理的餐厨垃圾喂养生猪致使生猪感染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病菌,食用这种猪肉后可造成人体感染口蹄疫、肝炎等。厨余垃圾在油脂酸败的过程中会产生复杂的有机物,经高温熬煮后被分解成苯、芘、荼、蒽及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和强致癌物,长期食用“潲水油”会破坏人体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引起食物中毒或导致各种疾病,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提高垃圾处理效率,防止污染链不断延续,各城市应加快立法,加快餐厨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步伐,将餐厨垃圾和厨余垃圾从生活垃圾中分离出来。
重庆医科大学卫生综合 第5篇
卫 生 标 准
一、组织管理标准
各行政村有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组织机构;有专(兼)职管理人员和保洁人员队伍;有相应的管理制度;有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规划和计划,并能按规划逐年落实;有村规民约。
二、环境卫生标准
村容村貌整洁,道路平整硬化,达到“八无”标准。1.无明显裸露垃圾和露天粪坑。对路面、河边、墙边、公共地段、村庄内、乡郊结合部、辖区十字路口、零散集市的垃圾彻底清除,目视范围内无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
2.无水面漂浮物。对辖区内所有河道、鱼池、水塘、水沟的漂浮物定期打捞。
3.无乱贴乱画和乱拉乱挂。对辖区内墙壁、门面、电线杆、树木等实物上乱贴乱画和乱拉乱挂彻底清理,规范管理主干路沿线墙壁上的墙体广告和宣传标语。
4.无散养家畜。农户饲养的猪、牛、羊等都要实行圈养,做到不散养。
5.无乱搭乱建和建筑物严重破损现象。对违规搭建的建筑物和破旧危房、残墙断壁,要彻底拆除。
学校卫生综合评价-监测.. 第6篇
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陈彦华
内 容
1、学校食品安全【食(饮)具消毒监测】
2、生活饮用水卫生
3、教室环境卫生
4、生活环境卫生
5、公共场所卫生
一、学校食品安全【食(饮)具消毒监测】
评价指标:按照GB14934规定,感官指标
物理消毒包括蒸汽、煮沸等热消毒:食饮具必须表面光洁、无油浸、无水渍、无异味 化学(药物)消毒:食(饮)具表面必须无泡沫、无洗消剂的味道,无不溶性附着物。
理化指标:游离性余氯≤ 0.3mg/L,烷基(苯)磺酸钠,mg/100cm2 细菌指标:大肠菌群(发酵法,个/100cm≤3;纸片法,个/cm,不得检出),致病菌 不得检出
学校食品安全【食(饮)具消毒监测】
监测频率1次/月(2分)
评分标准:一项指标不合格整项不得分(8分)
二、生活饮用水卫生
评价指标: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消毒剂余量、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值。
方法:选取一个以上末梢水取水点,执行GB/T5750. 监测频率符合当地规定要求 注意事项:
放水5分钟,无菌操作。现场测定其他参数。
消毒剂余量测定,缓慢加水(杯壁下流),马上测定。
三、教室环境卫生
教室监测评价记分方法:将评价项目各档得分值,分别乘以该档得分教室数,然后累加得分,得分再除以教室样本数,得数为该项得分。
1、目的
规范学校教学环境卫生学检测工作,保证检测数据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和可靠性。、范围
适用于教室人均面积、课桌椅、黑板、教室采光、教室照明、教室微小气候和噪声的检测。、职责范围
负责及参与学校教学环境卫生学检测的专业技术人员应严格遵照进行检测。、检测要求
4.1 抽样方法
按学校教室的结构、层次、朝向、单侧采光、双侧采光的不同类型确定监测教室数,抽取有代表性的教室作为样本进行检测。(GB/T 18205-2012)
4.2 检测人员
检测人员应熟悉现场检测设备操作规程,接受过专用仪器的技能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应至少有2个检测人员参与检测,并填写检测中的各项记录,记录由复核人进行核对。
4.3 仪器设备
检测仪器的精度和测量范围应符合标准方法或相关检定规程的要求。
4.3.1照度计应不低于一级,量程应满足0.1lx—105lx,相对示值误差≤±4%。(GB/T 5699-2008、GB/T 5700-2008)
正确使用校准证书中给定的修正因子。
(1)校准证书中给定了线性方程,可将现场读取的检测结果直接代入该方程修正;
(2)校准证书中只给定了标准值和所校准仪器的显示值,使用该仪器时,应建立该标准值和仪器显示值的回归方程,建立的回归方程相关系数至少在0.99以上。现场读取的检测结果即可直接代入该方程修正。该方程随着每年校准结果的不同应注意及时修正。
(3)校准证书中给定的不同范围修正值,应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建立方程或应用插入法等方法使用。
照明检测结果修正方法
照明测量仪器要求:GB/T 5700-2008
— 光照度计
— 检定
• 合格
• 一级
— 修正
4.3.2二氧化碳分析仪应不低于二级。(JJG635-1999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红外线气体分析器检定规程)
4.3.3温度测定的准确度为±0.5℃。(GB/T17225-1998)温度计检定时应在10℃~40℃之间至少校准3~4点。
注意事项:手持温度计或将其固定在三角架上检测,测定时仪器离地高度应为 0.8~1.6米;离墙不得小于0.5米;离热源不得小于0.5米;距操作者0.5米。
4.3.4 声级计:精密声级计或普通声级计,性能应符合GB/T 3785的要求。声级计每年应校验一至二次。在测量前,要对使用的传声器进行校准,并检查声级计的电池电压是否足够。测量后要求复校一次,测量前后传声器灵敏度相差应不大于2dB,否则测量数据无效。(GB/T 18204.22-2000)
噪声
按GB/T18204.22 教室内噪声测量:教室中央一点。
外来声源噪声测量:在开窗条件下测定。背景噪声(本底噪声):闭窗,限制学生活动,或者在空教室测定的数值。
4.3.5学生身高及课桌椅型号测量尺、钢卷(直)尺、激光测距仪每年均应进行校验。、操作要点
5.1教室人均面积
5.1.1评价标准(GB 50099-2011)
中学≥1.39㎡/每人
• ≥1.39㎡(10分),1.22-1.39㎡(5分),<1.39㎡(0分)
小学≥1.36㎡/每人
• ≥1.36㎡(10分),1.15-1.36㎡(5分),<1.15㎡(0分)
5.1.2 仪器设备
• 激光测距仪或钢卷(直)尺。
5.1.3检测方法(GB/T 18205-2012)• 在抽样教室中测量教室面积及学生人数,分别计算各教室的人均面积。测量教室边长并计算教室面积。应注意激光测距仪本身长度对测量数据的影响。异型教室不能舍弃不规则边角的面积,测量时应在原始记录中附草图,标注各部分测量值,并注明计算方法。
• 计算公式:按式(1)计算。
S1=S2/a---(1)
式中:
S1——人均面积;
S2——被测教室面积;
a——该教室学生人数。
5.2课桌椅分配符合率
5.2.1评价标准(GB/T 3976-2002)
每人一席;
课桌分配符合率≥80%;
• ≥80%(10分),79-40%(5分),<
课椅分配符合率≥80%。
• ≥80%(10分),79-40%(5分),<
40%(0分)40%(0分)
5.2.2 仪器设备:学生身高及课桌椅型号测量尺:该尺按课桌和课椅的高度(cm),标有相应的号数,测量时可直接读出被测桌椅号,同时也可(cm)。也可用普通测量尺测量学生身高及课桌椅的高度。
5.2.2检测方法(GB/T 18205-2012)
在抽样教室中,测量教室内在座学生(随机抽取不少于10名学生)身高及相应课桌椅高度,按照GB/T 3976规定的课桌椅各型号的身高范围进行评价,被测课桌椅号数在使用者身高范围内,则分配符合。
测量时应注意:
(1)学生身高与课桌椅型号测量尺为折叠尺,使用时必须打开呈直线,不能弯曲。
(2)测量学生身高时,应让学生保持正确姿势:立正,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呈60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两眼平视前方。
(3)课桌高度测量点:课桌近胸缘上缘与地面垂直高度。
(4)课椅高度测量点:课椅座面前缘中点与地面垂直高度。
计算公式:
按式(2)计算
•
M=c/b*100%-------------------(2) •
M——课桌或课椅分配符合率;
•
c——课桌或课椅号与就坐学生身高相符合
的人数;
•
b——被测学生人数。
5.3 黑板
5.3.1 黑板尺寸、表面状况
5.3.1.1评价标准(GB 28231-2011、GB 7793-2010、GB50099-2011)
• 黑板的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小学不宜小于3.60m; •(2)中学不宜小于4.00m。• 黑板的高度不应小于1.00m。• 黑板下边缘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小学宜为0.80m~0.90m; •(2)中学宜为1.00m~1.10m。• 无破损及眩光。
5.3.2.2 仪器设备
• 激光测距仪或钢卷(直)尺。
5.2.2.3检测方法
• 使用激光测距仪或钢卷(直)尺测量黑板的高度与宽度,黑板下边缘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
观察黑板有无破损及眩光。
5.2.2黑板反射比(黑板反射系数):
5.2.2.1评价标准(GB 7793-2010)
黑板反射比 0.15~0.20。
5.2.2.2 仪器设备:(光)照度计。
5.2.2.3检测方法(GB/T 18205-2012、GB/T 5700-2008)
• 将黑板垂直分成四等份,取三条等分线的中点为测定点。
选择不受直接光影响的被测表面位置,将照度计的接收器紧贴黑板选定的测
定点,读取照度显示值,此时显示值为入射照度,然后将接收器的感光面对准同一测定点,逐渐平移离开,待读数稳定后,读取照度计显示值,此时显示值为反射照度。
计算公式
按式(3)计算
ρb=Ef1/ER1-------------------(3)•
ρb——黑板反射比;
Ef1——黑板反射照度(lx); •
ER1——黑板入射照度(lx)。
以三个测定点的平均反射比为代表值。
5.4 教室采光
宜采用南北朝向的双侧采光。教室单侧采光时,光线应自学生座位的左侧射入。
5.4.1窗地面积比:
5.4.1.1评价标准(GB 7793-2010、GB 5099-2011)
教室窗地面积比不应低于1:5。
5.4.1.2 仪器设备:激光测距仪或钢卷(直)尺
5.4.1.3检测方法(GB/T 18205-2012)
用测量尺测量教室窗洞口面积和地板的面积,计算教室窗洞总面积为1,求出与地板面积的比例,以1比多少来表示。
5.4.2采光系数:
5.4.2.1评价标准(GB 7793-2010、GB 5099-2011)
采光系数≥2.0%
(≥0.20不得分)。
5.4.2.2 仪器设备:
激光测距仪或钢卷(直)尺;
(光)照度计。
5.4.2.3 检测要求:(GB/T 5699-2008)•(1)天空条件:全阴天或晴天。
•(2)一般选择当地时间上午10时至下午2时,一天内照度相对稳定的时间内进行测量。
(3)操作人员应着深色衣服,并远离接收器,以防止对接收器产生遮挡和反射。
(4)测量室内照度时,应熄灭人工照明。
(5)测量前接收器须曝光2分钟。
(6)室外照度与室内照度的测量应同时进行。
5.4.2.4检测方法(GB/T 5699-2008)
•(1)室内照度:选择教室内光线最差的课桌面测量照度。用中心布点法,将教室划分成2m ×2m的矩形网格,在每个矩形网格中心点用照度计测量课桌面照度,每个测量点测量1次。单侧采光时应在距内墙1米处设测点,双侧采光时应在教室横剖面中间设测点。取室内桌面照度的最低值为室内照度值。
•(2)室外照度:在全阴天时,选择周围无遮挡的空地作为测量点位置,距离应大于教学楼高度的6倍,避免阳光直射;晴天时,应使用表面涂黑的遮光球或遮光板(直径为8cm)挡住直射光线,使照度计接收器刚好完全处于阴影之中,遮光球或遮光板与照度计接收器距离应大于0.5m,测量点位置同样应大于教学楼高度的6倍。
• 在测量室内照度前后各测量一次室外照度,取平均值作为室外照度值。
计算公式
按式(4)计算
X1=E室内/E室外-------------------(4) X1——教室采光系数; E室内——室内照度(lx); E室外——室外照度(lx)。
5.4.3后墙、侧墙反射比(后墙、侧墙反射系数): 5.4.3.1评价标准(GB 7793-2010、GB 5099-2011)后、侧墙反射比宜为0.70~0.80(<0.70不得分)。
5.4.3.2 仪器设备:
激光测距仪或钢卷(直)尺;
(光)照度计。
5.4.3.3 检测要求:见5.4.2.3。5.4.3.3检测方法:
选择不受光直接照射的被测墙面,将墙壁分左、中、右,取3个点,选左、右墙壁,离其相邻墙面相接10~20cm为测点,将照度计接收器感光面朝上,置于测点,测其入射照度,然后将接收器感光面对准同一被测表面的原来位置,逐渐平移离开,待照度稳定后,读取反射照度。
计算公式
按式(5)计算
X2=E反射/E入射-------------------(5) X2——反射比;
E反射——反射照度(lx); E入射——入射照度(lx)。
以三个测定点的平均反射比为代表值。
5.5教室照明
教室宜采用控照式照明,灯桌间距不低于1.7m,灯管排列宜采用长轴垂直于黑板面布置。黑板灯应平行于黑板,且均匀分布。
5.5.1 照明检测要求:(GB/T 5700-2008)
(1)应在没有天然光和其他非被测光源影响下进行,白天测量时应采取厚窗帘、遮光板等措施有效遮蔽天然光。
(2)现场白炽灯和卤钨灯累积燃点时间需在50小时以上,并在至少燃点15分钟后进行测量。
(3)操作人员应着深色衣服,并远离接收器,以防止对接收器产生遮挡和反射。
5.5.2 黑板表面平均照度,黑板表面照度均匀度。
5.5.2.1评价标准(GB 7793-2010)
黑板表面平均照度≥500lx;
黑板表面照度均匀度≥0.8。
5.5.2.2 仪器设备:
激光测距仪或钢卷(直)尺;
(光)照度计。
5.5.2.3 检测方法:(GB/T 5700-2008)
使用钢卷尺将黑板划分0.5m×0.5m的矩形网格,在每个网格中心点用照度计测量照度,每个测定点测量2-3次,取平均数作为该测点的照度。
黑板表面照度均匀度按式(6)计算
U黑板= Emin黑板/ Eav黑板--------------(6) 式中:
U黑板——黑板表面照度均匀度;
Emin黑板——黑板面测定点最小照度(lx); Eav黑板——黑板表面平均照度(lx)
5.5.3、课桌面平均照度、课桌面照度均匀度
5.5.3.1评价标准(GB 7793-2010)
课桌面表面平均照度≥300lx;
课桌表面照度均匀度≥0.7。
5.5.3.2 仪器设备:
激光测距仪或钢卷(直)尺;
(光)照度计。
5.5.3.3检测方法:(GB/T 5700-2008)从第一排课桌前缘开始(最前排课桌的 前沿与前方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2m),用中心布点法,将教室划分成2m ×2m的矩形网格,在每个矩形网格中心点用照度计测量课桌面照度,每个测量点测量2~3次,取平均数作为该测点的照度。
课桌面照度均匀度按式(8)计算
• U课桌= Emin课桌/ Eav课桌--------------(8)
• 式中:
• U课桌——课桌面照度均匀度;
• Emin课桌——课桌面测定点最小照度(lx);
• Eav课桌——课桌面平均照度(lx)
5.6室内微小气候
5.6.1室温
5.6.1.1评价标准(GB/T 17225-1998)
室温≥16℃。
5.6.1.2 仪器设备:
干湿球温度计;
温湿度计。
5.6.1.3检测方法:(GB/T 17225-1998)将温度计感温部分挂在教室中部距地面1m处,温度计的感温部分与人体的距离不宜小于0.5m,并应避开直射阳光及其他热辐射源。从放置温度计开始,经过5min后进行读数。
5.6.1.4测定时间:(GB/T 18205-2012)
为每年冬季,一般在当年11月至下一年1月,10时和14时各测一次,取平均值作为代表值。
5.6.2二氧化碳浓度
5.6.2.1评价标准(GB/T 17226-1998)
教室内空气中CO2含量≤0.15%。
5.6.2.2 仪器设备:
二氧化碳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仪。
5.6.2.3检测方法:(GB/T 18204.24-2000)5.6.2.3.1采样
• 测量点:选取教室中央为测量点,距地面1.0m高处。
• 用塑料铝箔复合薄膜采气袋,抽取现场空气冲洗3~4次,采气0.5L或1.0L,密封进气口,带回实验室分析。也可以将仪器带到现场间歇进样,或连续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5.6.2.3.2二氧化碳分析仪的启动和校准
•(1)启动和零点校准:仪器接通电源后,稳定30min-1h,将高纯氮气或空气经干燥管和烧碱石棉过滤管后,进行零点校准。
•(2)终点校准:用二氧化碳标准气(如 0.50%)连接在仪器进样口,进行终点刻度校准。
(3)零点与终点校准2-3次,使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 5.6.2.3.3样品测定
• 将内装空气样品的塑料铝箔复合薄膜采气袋连接仪器进气口,表头直接读出二氧化碳浓度值(%)。
• 如果将仪器带到现场,可间歇进样测定。
5.7噪声
5.7.1评价标准:(GB 9669-1996)
噪声≤50dB(A);
两排教室相对长边距≥25m。
(ps.各类教室外窗与相对的教学用房或室外运动场地边缘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5m。(GB 50099-2011))
5.7.2 仪器设备:
激光测距仪或钢卷(直)尺;
普通声级计。
5.7.3检测方法:(GB/T 18204.22-2000)
5.7.3.1
测定点:选择教室中央为测定点,噪声传声器距地面高1.2m,与操作者距离0.5m左右,距墙壁和其他主要反射面不小于1m。
5.7.3.2测定方法:
普通声级计
•(1)噪声测量时声级计应每隔5秒读一个瞬时A声级,每个测量点要连续读取100个数据代表该点的噪声分布。
(2)在公共场所噪声标准中,规定用等效声级LAeq作为评价值。
5.8 引用文件
GB 50099-2011
中小学设计规范 GB/T 18205-2012
学校卫生综合评价 GB/T 3976-2002
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
GB 7793-2010
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 GB 28231-2011 书写板安全卫生要求 GB/T 5699-2008
采光测量方法 GB/T 5700-2008
照明测量方法
GB/T 17225-1998 中小学校教室采暖温度标准 GB/T 17226-1998 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
GB 9669-1996 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卫生标准 GB/T 18204.24-2000
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测定方法 GB/T 18204.22-2000
公共场所噪声测定方法
四、生活环境卫生
依据:《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099
1、厕所
方法:学校厕所蹲位与小便槽评价(教工专用厕所除外)。蹲位:i=j/k,i-每蹲位学生人数,j-学生人数,K-厕所蹲位数;男厕小便槽:n=m/l,n-每米小便槽男学生数,m-男学生数,l-小便槽长度(米)。
重庆医科大学卫生综合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