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六步洗手法
正确的六步洗手法(精选5篇)
正确的六步洗手法 第1篇
正确的六步洗手法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
第五步: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
第六步:将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
正确的六步洗手法 第2篇
1.物品准备:流动水,洗手池,肥皂或皂液,干手纸巾。
2.口述“洗手与手卫生遵循的原则”: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双手代替洗手。
3.卷起袖子,暴露双手,打开水管,在流动水下,将双手充分淋湿(水管一直在流水,不关)。
取适量肥皂(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
第1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2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第3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第4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第5步: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第6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掌心相对揉搓。
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揉搓。
手指交叉,掌心相对揉搓。
弯曲手指关节在掌心揉搓。
拇指在掌中揉搓。
指尖在掌心中揉搓。
4.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用肘关闭水管。用一次性干手纸巾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洗手的目的:去除手部皮肤污垢,暂居菌。
老牌企业的六步创新法 第3篇
不可否认,老牌公司有自己的优势,它们拥有大量的优秀人才,也拥有让初创企业艳羡不已的强大资源和巨大的规模经济效应。它们要做的不是费力成为一个完全不同的自己,而是向初创企业学习,调整并发挥自己的强项,实现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之间的平衡。
与初创企业相似的是,老牌公司中的突破式创新也需要有一种对外部世界开放的态度。雷富礼为宝洁公司力挽狂澜提出的政策之一,就是创造一种对外来创意保持开放态度的企业文化。它宣称的目标是:该公司一半以上的创新将来自宝洁以外。
大公司从初创企业学到的另一个宝贵经验,就是“探索路径”。突破式创新往往产生于一种有意识的探索发现过程,由此引向全新的商业模式,而不是多数老牌公司喜欢采取的渐进方式,也就是交由各个业务部门分别负责创新活动。
对于风险管理也是如此。财富损耗往往不是因为公司承担了太多风险,而是因为它们不断强化曾经屡试不爽但如今不再适用的业务模式。最大程度降低这种风险的一个办法,是采取初创企业那样的组合方法来管理创新。
开放和快速低成本学习是另一项重要经验。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任务,而是一系列必须在恰当时机协同完成的复杂活动。尽管创新流程千差万别,但总是包括发散和聚合阶段。发散阶段有利于突破常规思考、质疑假设条件、探索新机会和构思新创意,而聚合阶段则聚焦于综合整理这些思考成果。
应当承认的是,就算完全吸取了这些经验,老牌公司也无法在突破性产品和服务上打败初创企业,充其量它们只能成为强有力的竞争者。在那些更加复杂、需要组合新产品和服务来创造新市场的突破式创新上,它们才更胜一筹。这才是它们真正得心应手的地方。
突破式创新从点子诞生到走向市场,要经历六大步骤。这些步骤无论是初创企业还是创新型老牌公司都要经历,只是需要根据公司类型做一些调整而已。这六大步骤是启发、吸引、组合、学习、利用和整合。
老牌公司要想办法设计出启发员工的环境和结构;吸引组织内外的新创意;将局部性的解决方案组合成一个更大范围内的系统性解决方案;通过尽可能快速且低成本的试验来学习,发现卓有成效的业务模式,并大力推广;利用自己跨市场快速动员和规模化创新的能力,在反向创新和俭约创新上大展宏图;按照需要整合多个业务部门,或剥离、出售、控股新业务部门。
作者在上述每个步骤中都附带了若干问题,帮助评判你所在公司的表现究竟如何。利用这些问题进行自测,就可以找到你们公司要关注哪些关键领域,才能快速提升突破式创新的能力。
管理好这六大步骤,并将企业家的探索精神和老牌公司所拥有的资源结合起来,老牌公司也能做好突破式创新。实际上,老牌公司更有能力解决社会所面临的某些重大挑战。
标准预防与六步洗手法 第4篇
标准预防是指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预防措施。标准预防是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设定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应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根据传播途径采取空气、飞沫、接触隔离,是预防医院感染成功而有效的措施。①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②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③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其重点是洗手和洗手的时机。
一、标准预防措施 1.洗手
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后可能污染时,脱手套后,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
2.手套
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染微生物时 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或环境中污染的病原体在人群中传播。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3.面罩、护目镜和口罩
戴口罩及护目镜也可以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液体的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的眼睛、口腔及鼻腔黏膜。
4.隔离衣
穿隔离衣为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飞溅的水和大量的传染性材料污染时才使用。脱去隔离衣后应立即洗手,以避免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
5.可重复使用的设备
(1)可复用的医疗用品和医疗设备,在用于下一病人时根据需要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
(2)处理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仪器设备时,要防止工作人员皮肤和黏膜暴露,工作服的污染,以致将病原微生物传播给病人和污染环境。
(3)需重复使用的利器,应放在防刺的容器内,以便运输、处理和防止刺伤。
(4)一次性使用的利器,如针头等放置在防刺、防渗漏的容器内进行无害化处理。
6.物体表面、环境、衣物与餐饮具的消毒
(1)对医院普通病房的环境、物体表面包括床栏、床边、床头桌、椅、门把手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定期清洁,遇污染时随时消毒。
(2)在处理和运输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衣物时,要防止医务人员皮肤暴露、污染工作服和环境。
(3)可重复使用的餐饮具应清洗、消毒后再使用,对隔离病人尽可能使用一次性餐饮具。
(4)复用的衣服置于专用袋中,运输至指定地点进行清洗、消毒,并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污染。
7.简易通气装置急救场所可能出现需要复苏时,用简易呼吸囊(复苏袋)或其他通气装置以代替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
8.医疗废物应按照国家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感染隔离措施
医务人员和进入该环境的人员应使用呼吸道保护装置。如果病人确诊或可疑感染了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结核、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腮腺炎、水痘、麻疹、肺鼠疫、肺出血热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要采用空气传播的隔离预防,要采用以下隔离措施。
1.病人的隔离
(1)病人应单间安置,加强通风,并注意风向。(2)无条件时,相同病原微生物感染病人可同住一室。(3)尽快转送到有条件收治的传染病院或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院,并注意转运过程中医务人员的防护;病人病情容许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4)限制传染病人的活动范围。(5)做好空气的消毒。2.防护隔离
(1)医务人员进入确诊或可疑传染病人房间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
(2)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穿隔离衣。(3)接触病人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必须戴手套。
3.空气隔离
空气传播是指病原微生物经由悬浮在空气中的气溶胶微粒(粒径<5µm)来传播的方式,这种微粒能在空气中悬浮较长时间,并可随气流漂浮到较远处,所以可造成多人感染,甚至导致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因此,病人所处的环境需要屏蔽,可使用单人房间、专门的空气处理系统和通风设备防止空气传播。
4.飞沫隔离
飞沫传播是指经较大的飞沫气溶胶微粒(粒径>5tzm)而传播的疾病。在空气中悬浮的时间不长,喷射的距离不过lm左右。
三、医院标准预防制度 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不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其基本特点为:
(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1.一级预防
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2)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防护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严格执行洗手与手消毒制度。
(3)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2.二级预防
适用于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留观室、隔离区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并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 规章制度。
(2)进入隔离区和专门病区的医护人员必须戴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防护服或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严格按照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保护。
3.三级防护
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医护人员。除二级防护外,还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四、六步洗手法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合拢,相互摩擦。
第二步:右手掌盖住左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替进行。
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双手交替进行。
第四步:手指相扣,相互摩擦,双手交替进行。第五步:一手握另一手拇指旋转搓擦,清洁皱褶处,双手交替进行。
正确的六步洗手法 第5篇
对我院2007~实习大中专学生六步洗手法掌握情况的调查浅析
目的 探讨大中专学生对六步洗手法的.掌握情况,找出医学教学同临床应用之间的差距,以期改进教学方法,更好地保护患者和自己.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观看学生洗手方法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有158名大中专学生对此法听说过但不清楚,20名大中专学生不知道,只有22名大中专学生能正确操作,但不经常使用.结论 改进教学方法,缩短教学与临床之间的距离,势在必行.
作 者:何天兰 作者单位:广元市中医院手术室,四川广元,628000 刊 名:卫生职业教育 英文刊名:HEALTH VOCATIONAL EDUCATION 年,卷(期):2010 28(6) 分类号:G526.5 关键词:六步洗手法 调查分析 大中专学生正确的六步洗手法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