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药物分析
执业药师药物分析(精选6篇)
执业药师药物分析 第1篇
根据执业药师的职责与执法活动的需要,药物分析部分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药典和药物分析的基本知识,常用的分析方法及其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药物的杂质检查,常用药物及其制剂的分析,体内样品中药物的分析。通过分析《考试大纲》可以看出,药典部分的要点主要有国家药品标准的定义、范围、效力和制定原则,《中国药典》的现行版次、各部收载的品种情况和基本结构,凡例、正文和附录的主要内容、索引的种类,主要的外国药典的名称、缩写和基本结构;
药物分析的基础知识包括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药品检验工作的标准操作规范、常用计量器具的使用和校正,药物分析数据的处理、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的验证; 常用的分析方法及其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包括物理常数的测定与应用,滴定分析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电泳法,体内药物分析法;
药物的杂质检查包括:杂质和杂质的限量检查,一般杂质的检查方法,特殊杂质的检查方法;
常用药物的分析包括10类药物与制剂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方法。
与旧版大纲相比,本版大纲新增的要求有:药品检验工作的标准操作规范,pH测定在原料药、注射液和滴眼液等制剂分析中的应用,红外分光光度法的测定方法和注意事项,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的测定方法,电泳法的应用,体内样品的种类、处理和测定,特
殊杂质的检查。删除的方法有重量法、容量分析法中的络合滴定法和沉淀滴定法、光学分析法中的荧光分析法。
增加的药物有:氟康唑、磷酸可待因和阿奇霉素;
更换的药物有:右旋糖酐20更换为右旋糖酐40,诺氟沙星更换为左氧氟沙星。《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以下简称《应试指南》)是《考试大纲》(2011年版)的配套用书,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组织有关专家编写。该书为考试用书,对于执业药师复习考试,该书具有权威性,应考人员应以该书为复习的主要参考书。《应试指南》药学专业知识
(一)后半部分为药物分析的内容。药物分析部分页数虽然不多,但包含的内容较为丰富,基本上涵盖了目前药学专业大学阶段学习《分析化学》和《药物分析》的主要内容,并包括部分《体内药物分析》的内容。从内容上看该书可以分为药典和药物分析的基本知识,常用的分析方法及其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药物的杂质检查和常用药物及其制剂的分析、体内药物分析等四个部分。复习时应比对《考试大纲》的要求,全面复习。
2学习《应试指南》
药典和药物分析的基本知识部分应重点掌握国家药品标准的定义、效力和制订原则
药典和药物分析的基本知识部分应重点掌握国家药品标准的定义、效力和制订原则,《中国药典》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内容,《中国药典》的常用计量单位、术语和符号,对照品和标准品的规定,检验方法中有关限度及精确度等的规定,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常用计量器具的使用和校正,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减免误差的方法,有效数字的定义、修约及运算法则,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耐用性的定义及其考察或测定方法,鉴别试验、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等不同检验项目的验证内容。本部分涉及到正确理解《中国药典》各项条文规定所需的基本知识,需要理解和记忆的概念较多,应注意掌握。例如,应注意掌握下列术语的意义: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误差、有效数字、相关与回归、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与范围、耐用性、标准品、对照品、精密称定(量取)、恒重、空白试验、重量差异、崩解时限、含量均匀度和溶出度等。
常用分析方法各种分析方法部分应重点掌握常用分析方法
常用分析方法各种分析方法部分应重点掌握常用分析方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掌握这些方法在药物质量控制上的应用。例如:物理常数熔点、比旋度和pH的定义、测定方法及应用;酸碱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包括碘量法、铈量法和亚硝酸钠滴定法)和非水滴定法等滴定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测定方法,常用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滴定终点的指示方法;分光光度法(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红外分光光度法),色谱法(包括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电泳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在药物质量控制上的应用
特殊杂质的检查应注意常用的光谱和色谱法在特殊杂质检查中的应用
药物的杂质检查与各类药物分析药物的杂质检查应注意掌握药物中杂质的来源和分类,一般杂质氯化物、硫酸盐、铁盐、重金属、砷盐、溶液的颜色、易炭化物、澄清度、炽灼残渣、干燥失重、残留溶剂等检查项目(共11项)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条件。应该特别注意掌握重金属、砷盐和残留溶剂的检查,并注意杂质限量的计算。特殊杂质的检查应注意常用的光谱和色谱法在特殊杂质检查中的应用。
与旧版大纲相比,本版大纲的显著变化是增加了体内药物分析的内容,主要有:苯巴比妥、吗啡、可待因、雌二醇、庆大霉素和阿奇霉素等6个药物的体内测定。对于此部分的内容,应注意常用体内样品的种类、样品处理方法、常用的测定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的验证。
3选择适当的习题集
选择适当的习题多练习,可以帮助考生熟悉考点和考题类型。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通过做题可以找出未掌握的内容,再重点复习,可起到自我检测,查漏补缺的作用。考试技巧在考试中也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在练习过程中,考生还应注意强化自己的解题能力,以提高答题的准确性。与其他科目一样,药物分析考题分为A、B、X三种题型。A型题为最佳选择题,B型题为配伍选择题,X型题为多项选择题。这几种题型都只需考生在答题卡上涂黑正确答案而无需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论述。选择答案时可有直接选择法、排除选择法和猜测选择法等基本解题方法,应注意灵活运用这些方法。
目前市面上执业药师考前辅导的习题集有多种,大部分大同小异,考生可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习题集供自己使用。在练习中应以《应试指南》的内容为准,避免钻“牛角尖”。应注意由于考题题型的局限性,每年考题内
4注意知识的应用
最新考试大纲突出强调了实用性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在掌握有关药剂学理论的同时,要注意能解决生产和研究中的实际问题。如根据片剂成型理论,解决压片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根据滤过机制,选择不同滤器提高滤过效率;根据药物配伍变化,合理用药等。
5合理分配时间调整好“竞技”状态
执业药师药物分析 第2篇
[8690]()
a.硫酸铁铵b.结晶紫c.淀粉d.二甲酚橙e.酚酞
下列测定中所选择的指示剂为
86.以k2cr2o7为基准物标定na2s3o3滴定液
87.用edta滴定液测定氢氧化铝
88.用hcl04滴定液测定盐酸麻黄碱
89.用naoh滴定液测定十一烯酸
90.用agn03滴定液测定三氯叔丁醇
[9l95]()
a.0.3b.0.951.05c.1.5d.6e.10
91.恒重是指两次称量的毫克数不超过
92.在色谱定量分析中,分离度r应大于
93.溶出度测定时,一般应采取供试品的片数为
94.含量均匀度测定时,一般初试应取供试品的片数为
95.在气相色谱法中,除另有规定外,拖尾因子应为
[96100]()
a.对氨基苯甲酸b.对氨基酚
c.对苯二酚d.肾上腺酮e.游离水杨酸
下列药物中应检查的杂质是
96.药典规定酚磺乙胺97.药典规定阿司匹林
98.药典规定盐酸普鲁卡因99.药典规定对乙酰氨基酚
100.药典规定肾上腺素
[101105]()
a.中和滴定法b.双相滴定法
c.非水溶液滴定法d.络合滴定法e.高锰酸钾滴定法
下列原料药在中国药典(1995年版)中所用的含量测定方法为
101.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102.阿司匹林103.维生素b1
104.苯甲酸钠105.硫酸亚铁
[106110]()
a.硝酸银试液b.氯化钡试液
c.硫代乙酰胺试液d.硫化钠试液e.硫氰酸盐试液
106.药物中铁盐检查l07.磺胺嘧啶中重金属检查
108.药物中硫酸盐检查109.葡萄糖中重金属检查
执业药师药物分析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12月有完整病例的512例门诊和住院患者作为未干预组(未行药师干预措施),另选取我院2011年1~12月的509例门诊和住院患者作为干预组(实施药师干预措施)。未干预组512例中男261例,女251例;年龄1~78岁,平均(41.7±19.9)岁;内科病例227例,外科病例283例;门诊病例405例,住院病例107例。干预组509例中男260例,女249例;年龄1~79岁,平均(42.5±20.6)岁;内科病例225例,外科病例284例;门诊病例403例,住院病例106例。两组病例年龄、性别、就诊科室类别和就诊形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组
实施药师干预措施,具体如下:(1)成立专家组:成立以我院领导为首,以药师为主要负责人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专家组”,专家组成员包括:院领导、药剂科、医务科、内科和外科等。(2)制订干预措施:遵循WHO有关《促进合理用药的核心政策》、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均简称指导原则)和原卫生部颁发的“38号令”的有关原则和要求,制订针对我院不合理使用抗菌药情况的干预措施,并责成我院各个科室进行严格执行。(3)提高认识:明确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相关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争取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最大程度取得相关科室和医师的大力配合。(4)培训考核与咨询:采取讲座和培训等形式组织各科室学习《指导原则》与“38号令”相关知识,并对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基础问题采用专家培训、集中问题周会议强调和突出问题采用重点培训),从而更好地普及有关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相关知识;对培训相关知识组织考试,考试成绩存档,纳入到医务人员的考核中去;临床药师随时以电话或面见方式为医护人员进行咨询解答服务,并利用《药讯》对共性问题分析解答。(5)监督检查与处罚:专家组不定期随机抽取医院患者病例,对抗菌药物的应用合理性进行讨论分析,对于不合理现象进行详细记录,并反馈至相关科室与责任医生并责成其整改,下月作为跟踪重点检查对象,考核的结果将作为医务人员主要考核指标纳入到月、季度和年度考核;定期对归档病历与运行病历进行考察,使用相关软件统计分析并评价其合理性,将检查结果予以公示,不规范使用抗菌药物的所属科室及个人,除处罚外,进行相关针对性培训,严重时脱产培训,考核合格后再上岗;药师加强处方审核,并参与到查房、会诊与用药方案讨论中,定期或不定期将整理资料汇报给领导,加强抗菌药物干预措施。(6)通过限制医师使用特殊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和万古霉素等)处方权,加强审批和管理,规范其使用。(7)完善资料:依据我院实际情况印制有《抗菌药物分级目录》、《药品集》和《药物商品名与通用名称对照表》,以方便供我院医生在开具处方和医嘱时参考。(8)加强药师自身学习:临床药师要加强各原则、文件和抗菌药物知识学习,提供自身业务水平,提高分析抗菌药使用合理性能力和指导能力。
1.2.2 未干预组
药师未采取上述“1.2.1”项下的主动干预措施。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合理比例、基本合理比例和不合理比例),同时对照两组抗菌药联合用药情况、使用抗菌药的剂型情况,并对比两组住院患者药敏试验送检率、抗菌药物占医疗费用比例和住院时间。
1.4 评价标准
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分析参照《指导原则》和“38号令”,分为合理、基本合理和不合理。见表1。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5.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抗菌药物使用率和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比较
未干预组和干预组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71.1%和5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干预组比较,干预组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合理比例明显增加(P<0.05)、不合理比例明显减少(P<0.05),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得到有效改善。见表2。
注:与未干预组比较,*P<0.05
2.2 两组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情况、使用抗菌药的剂型情况比较
两组抗菌药物二联使用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干预组比较,干预组单一用药比例显著升高、三联及以上用药比例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较未干预组注射剂使用率显著降低、口服制剂使用率显著升高(P<0.05)。见表3。
注:与未干预组比较,*P<0.05
2.3 两组住院患者药敏试验送检率、抗菌药物占医疗费用比例和住院时间比较
与未干预组比较,干预组住院患者药敏试验送检率明显提高,抗菌药物占医疗费用比例明显下降,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注:与未干预组比较,*P<0.05
3 讨论
抗菌药物包括人工合成抗菌药(如喹诺酮类、磺胺类等)和抗生素,在预防与治疗人类细菌感染性疾病方面起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在世界范围内应用都非常广泛。但据相关资料显示,在我国,在销售与使用量方面排名前15位的药品中有10种就是抗菌药物,在住院患者中有高达80%使用抗菌药物[3,4,5,6,7,8,9,10],其使用量之大、使用范围之广令人惊叹。与国际有关数据比较发现,欧美发达国家医院其抗菌药物用量仅占全部医疗药品的比例约为10%,而我国医院该项数据为30%~50%;而广谱抗生素国际用药平均水平为30%,而我国该项数据约为58%,远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平均用量与水平;桂红武等[8]在对420份医院病历研究中显示,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凸出,其总的比例占79.04%,包括药物选择不当、术后用药时间过长、给药次数不当,以及联合用药依据不足。可见,我国在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面已成为了世界范围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形式不容乐观。
抗菌药的不合理使用甚至滥用的结果[2,3,9,10]是:(1)广泛的细菌耐药,治疗效果明显下降,甚至超级耐药菌株的产生,后果极其严重。(2)药物使用寿命普遍缩短,有关报道称人类研制出一代新的头孢类抗生素约需要10年,而临床在选用抗菌药时普遍起点偏高。(3)人类医药资源的严重浪费,据报道,我国仅第三代头孢菌素不合理使用方面,每年就浪费国家医药资源高达人民币约7亿多元。(4)不良反应的发生,据中国聋儿康复中心相关数据显示,我国7岁以下的儿童由于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而造成耳聋的数量有近30万之多,占全部聋哑儿童的比例高达30%~40%,而在一些发达国家的该项数据仅仅只有0.9%,数据相差悬殊和危害之大,令人深思。(5)过敏反应和二重感染发生率高,甚至引起死亡,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健康。一项药源性死亡病例分析显示,225例药源性死亡中的43.1%是由抗菌药物引起。可见,如何有效地促进临床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势在必行,也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焦点课题之一。
然而,在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干预方面,临床药师有着不可替代的专业特长,也正是其职责所在,可使其药学综合知识得以应用,相关报道较多[1,2,3,4,5,6,7,8,9,10,11,12,13]。临床药师“临床药师”一说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国外医学刊物中首次出现,其起源于美国,它出现背景正是由于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源性损害给患者及其家庭,乃至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临床药学”与其同时出现,其也作为当时的一门新兴学科,把药学教育的重点有传统的“药”转向到“人”。由于经过多年的实践并显示其优越性,许多国家都纷纷学习并推广,我国在2002年正式发文规定将逐步建立我国的临床药师制,至此确立了临床药学在我国医院药物使用中的主导地位,各级医院逐步开展实施并探索研究。笔者此次正是对比观察了我院在药师干预前后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从而评价其干预效果,探讨更有效的干预措施,旨在为临床药师干预活动提供参考。
研究结果显示,我院未实施药师干预的未干预组和实施药师干预的干预组其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71.1%和58.2%,干预组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显著降低;虽然与未干预组比较,干预组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这可能是有合理用药与不合理用药的比例波动大的原因,结果证实,干预组的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比例较未干预组显著增加,其不合理比例同时明显减少(均P<0.05)。提示在我院药师干预下,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和合理使用情况均得到了显著改善,但是抗菌药物使用率仍有58.2%,与卫生部相关规定目标仍有一定差距;不合理使用率也仍有14.2%,效果仍不十分令人满意,可改善的空间还有很大。进一步分析联合用药情况和抗菌药物剂型方面显示,虽然干预组和未干预组抗菌药物二联使用情况并无显著差异(P>0.05),但与未干预组比较,干预组单一用药比例显著升高、三联及以上用药比例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较未干预组注射剂使用率显著降低、口服制剂使用率显著升高(P<0.05)。提示,有效的药师干预对临床过分依赖联合用药和注射剂的现象能明显遏制,从而节约人类卫生资源,有利于抗菌药物长足发展。
本次研究最后考察了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相关指标,结果显示,与未干预组比较,干预组住院患者药敏试验送检率明显提高,抗菌药物占医疗费用比例明显下降,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相关报道[2,3,9,10,11,12,13]一致。一方面提示,药师干预可提高药敏实验送检率,并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更快地投入工作生活;另一方面提示,临床药敏试验送检率过低,即使在药师干预后仍只有32.1%,因为抗菌药物选择在原则上应根据这一结果而定,应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视。
执业药师在临床药物使用中的作用 第4篇
【摘要】执业药师是医院药房、药品零售、使用领域中,保证药品和药学服务质量,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保证人民身体健康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药学技术力量。只有执业药师,才能获得法定的直接面向公众提供药学服务的权利。药学服务是执业药师向消费者提供面对面的、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使用有关的服务和信息,以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当性,从而改善人们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执业药师;药学服务;临床药学;临床药师
【中图分类号】R9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2-0128-01
1执业药师参与临床药学实践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服务理念
1.1加强药学基础理论知识临床药学的核心工作包括:管理处方集,参与制定临床指南和治疗规范,提供药学信息和建议,提取患者的药物治疗史,监测处方质量,鉴别患者和治疗的危险因素,预防、监测和报告药品不良反应,个体给药剂量的调整。咨询和教育患者,评价药品的使用,促进健康等。基于以上因素,该工作是责任性较强的专业,执业药师要注意知识更新,掌握药理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物化学和药学知识;系统学习临床药学,临床药理学、药物动力学、临床药物治疗学等临床药学知识;了解科学发展动态趋势,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提高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
1.2转变服务理念执业药师应从传统的医师开具处方,药师审核处方,调剂处方,提供药品的工作模式。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与医师和护士相互协作的工作模式。共同讨论解决用药问题,追踪与监测药物治疗效果、鉴别患者和治疗的危险因素、评价药物的使用、制定个体给药剂量、报告药品不良反应;执业药师应从传统的以药物为中心,对药物的管理工作方式转变到以患者和消费者为中心;执业药师和病患、消费者的关系应该由过去的买卖关系逐步转化为信任、面对面、保健顾问的关系;药房也应从传统的销售药品模式转向注重专业服务。这样,有利于治疗质量和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
2执业药师参与临床药学实践具有以下作用
2.1执业药师全方位了解药物的使用方法,是避免药物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发生的关键及时合理调整用药,是提高疗效,保障健康的保证。现通过以下病例,对执业药师参与临床所表现出的专业性和重要性加以说明。
病例摘要1:患者女性,32岁。因胃部胀满、胃酸过多、持续疼痛、恶心、嗳气、消化不良来我院就诊。经医师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处方:甲氧氯普胺片10mg,tid,7d;患者用药后情况:患者服药7日后,出现震颤,共济失调,发音困难等锥体外系反应,及失眠、猜疑、悲观、失望等精神症状。经药师参与临床,用药分析认为:甲氧氯普胺为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在本例中治疗慢性胃炎。根据其症状无可非议,但甲氧氯普胺易透过血脑屏障阻断多巴胺受体,使胆碱能受体相对亢进而导致锥体外系反应,又因本例剂量较大,出现精神症状。改用胃复康后得到痊愈。
病例摘要2:患者女性,70岁。患慢性肾盂肾炎,肺感染,有精神病史。处方: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200mg/100mg/ivdropBid*3;患者用药后情况:患者用药当晚出现兴奋躁动、呼喊乱叫、惊恐大汗;经药师用药分析认为:左氧氟沙星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其不良反应常引发精神障碍,对有枢神经系统疾病及有癫痫史的患者应慎用。本例患者出现的与左氧氟沙星的副作用及患者本身的精神病史有关,根据患者情况,可选用除喹诺酮类药物及亚胺培南、西司他汀以外的其他抗菌药物如第二、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由以上二病例可以看出执业药师参与临床要全面了解病患的用药史和疾病史,以执业药师的专业性来正确判断,疾病的发生是因药物引发,还是其它因素所致,采用合理的用药消除临床症状,这也是执业药师参与临床重要性的体现。也揭示执业药师参与临床的必要性,
2.2执业药师的专业职能还包括灵活运用中、西药理论知识,合理使用中西药联用,可增加西药疗效,降低不良反应。中、西药联用是中、西医结合的必然趋势,合理的使用中、西药联用,不但能减轻西药的不良反应,还能增强西药的疗效但不合理的中、西药联用,因其作用复杂,易产生药害。所以,执业药师只有掌握了中、西药物的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才能合理的组方,防止毒副反应的发生,收到预期的疗效。
2.3执业药师的专业技能可防止和避免西药联用导致药物减弱、血药浓度过高,毒副作用增强及药物相互拮抗等不良疗效的产生如:一胃病患者近日上腹部疼痛,伴腹胀,反酸,嗳气。购买了吗丁啉和法莫替丁片,用药两天后症状未见缓解,原因是吗丁啉为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可加速胃肠蠕动,促进胃排空,从而缓解腹胀症状。但与法莫替丁联用,可使后者在胃肠道滞留时间缩短,吸收减少,血药浓度难以达到所需峰值而使其疗效减弱,故此,胃动力药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应间隔使用,大约2小时左右。
2.4执业药师深入临床,有利于临床对疾病的诊断判别对疾病的正确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前提。如:1例38岁男性患者因尿频,尿急,尿痛2天,自行购买服用头孢拉定和硫酸庆大霉素片,当晚出现腰痛伴尿少,恶心等症状,急送到医院。后经药师深入临床了解该患的用药史,提出该病例为二药叠加导致肾脏损害的严重中毒反应,用后使肾毒性增加,出现蛋白尿,管型尿,严重者可致氮质血尿及无尿症,所以,有执业药师参与临床,为临床正确诊断,合理用药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李焕德,程泽能.临床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执业药师考试药物相互作用总结 第5篇
①作用相加或增加疗效
(a)作用不同的靶位,产生协同作用:
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TMP)[分别作用于二氢叶酸合成酶和二氢叶酸还原酶,使细菌叶酸代谢双重阻断,称为复方新诺明];
阿托品+胆碱酯酶复活剂(解磷定和氯磷定),用于治疗有机磷中毒(有机磷酸酯类能与胆碱酯酶牢固结合,使酶的活性难以恢复,体内Ach大量积聚产生毒性反应;阿托品阻断乙酰胆碱M受体,抑制M样症状,缓解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等,解磷定和氯磷定可使失活的胆碱酯酶恢复活性,从而辅助阿托品的治疗);
普萘洛尔与美西律联用,对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有协同作用,但联用时应酌减用量。
(b)保护药品免受破坏,从而增加疗效: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舒巴坦,可保护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免受开环破坏),例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亚胺培南可在肾脏中被肾肽酶破坏,西司他丁钠为肾肽酶抑制剂,保护亚胺培南在肾脏中不受破坏,保证药物的有效性,市场已有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用于治疗腹腔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等);
左旋多巴+苄丝肼/卡比多巴(脱羧酶抑制剂,可抑制外周左旋多巴 脱羧转化为多巴胺,使 左旋多巴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部发挥作用,降低外周性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心宁美:左旋多巴+卡比多巴).(c)促进机体利用:
铁+维生素C(维生素C为还原剂,可使铁转变为2价铁剂,易被人体吸收)。
(d)延缓或降低耐药性,以增加疗效:
青蒿素+乙胺嘧啶/磺胺多辛——延缓青蒿素耐药性产生;
磷霉素+其他类抗菌药(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有协同或相加作用,可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②减少不良反应
阿托品+吗啡(前者可减轻后者所引起的平滑肌痉挛而加强镇痛作用);
普萘洛尔+硝酸酯类(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协同抗心绞痛,互相减少不良反应;
普萘洛尔+硝苯地平——提高抗高血压、抗心绞痛疗效,互相减少不良反应;
普萘洛尔+阿托品——可消除普萘洛尔引起的心动过缓以及阿托品引起的心动过速度。
③敏感化作用:
一种药物可使组织或受体对另一种药物的敏感性增强。
排钾利尿药+强心苷(排钾利尿药可使血浆钾离子浓度降低,使心脏对强心苷敏感性增强,容易发生心律失常);
利血平、胍乙啶可增加使肾上腺素受体敏感性,导致拟肾上腺素药的升压作用增强。
④拮抗作用:
甲苯磺丁脲+氢氯噻嗪(前者促进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后者直接拮抗该作用,属竞争性拮抗);
吗啡+纳洛酮/纳曲酮(纳洛酮/纳 屈酮为阿片受体完全拮抗剂,二者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极大,远大于吗啡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属竞争性拮抗)。
⑤增加毒性和药品不良反应
肝素与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双嘧达莫(抗血小板聚集)、非甾体抗炎药(易致胃肠道出血)、右旋糖苷(血容量扩充药)合用,有增加出血的危险。(抗凝药与抗血小板聚集药、非甾体抗炎药、血容量扩充药合用,易致出血危险);
氨基糖苷类与依他尼酸、呋塞米、万古霉素合用,可增加耳毒性和肾毒性。(2)药物相互作用对药动学的影响
①影响吸收(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络合,影响吸收——抗酸类药物中的金属离子(钙、镁、铝、铋、铁等)与四环素类同服,可形成难溶性络合物,不利于吸收,影响疗效;
减慢排空,增加吸收——抗胆碱药(如阿托品、颠茄、丙胺太林等)可延缓胃排空,增加药物吸收;
加快排空,影响吸收——甲氧氯普胺(胃复安)、多潘利酮(吗丁啉)可促进胃肠排空,减少吸收。
②影响分布(记住血浆蛋白结合能力强的三种药物)
游离型药物+血浆蛋白生成血浆蛋白结合型药物(药物的贮存、运输形式,结合型药物无药理活性,不能透过生物膜转运至靶器官)。
两种药物竞争性与血浆蛋白结合,结合力弱的药物则游离型浓度增大,疗效增强。
阿司匹林、依他尼酸、水合氯醛具有较强血浆蛋白结合力,与磺酰脲类降糖药、抗凝血药、抗肿瘤药合用,可使后三者的游离型药物增加,血浆药物浓度升高。
③影响代谢(建议同学去看教材表2-7)
肝药酶诱导剂:使合用的药物加速代谢而提前失效;或使合用的前体药物加速转化为活性药物。(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利福平)(二苯卡马利)
肝药酶抑制剂:使合用的药物代谢减慢,体内浓度增加。咪唑类抗真菌药(氟康唑、依曲康唑、酮康唑)、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麦迪霉素)、异烟肼、西咪替丁等。)(红梅环抱夕阳醉,异乡烟米无滋味(景老师提供))
④影响排泄
通过竞争性抑制肾小管的排泄、分泌和重吸收等功能,增加或减缓药品的排泄。
执业药师药物分析 第6篇
A型题(一):
第1题
下面哪项不是哮喘的发病机理
A 气道慢性炎症
B 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C 肺部血液循环障碍
D 气道粘液分泌增加
E 炎症细胞浸润
正确答案:C
第2题
色甘酸钠主要是抑制哪种炎症细胞释放活性介质
A 肥大细胞
B 嗜酸粒细胞
C NK细胞
D 血小板
E 单核细胞
正确答案:A
第3题
下列哪种情况适合用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
A 哮喘季节性发作的预防
B 伴有发绀的急性重症哮喘
C 慢性哮喘应用其他抗喘药效果不明显者
D 哮喘轻度发作
E 初次发作,未经治疗的哮喘
正确答案:C
第4题
关于色甘酸钠,不正确的是
A 对哮喘发作病例立时用药可缓解呼吸困难
B 糖皮质激素依赖型哮喘病例经本品治疗后,可减少激素用量
C 可阻止炎症介质释放
D 应用本品时可吸入β-受体激动剂
E 可直接抑制引起支气管痉挛的某些反射
正确答案:A
第5题
伴高血压的支气管哮喘发作的首选药是
A 舒喘灵
B 糖皮质激素
C 肾上腺素
D 异丙肾上腺素
E 麻黄素
正确答案:A
第6题
重度支气管哮喘最主要的治疗药物是
A 茶碱类
B β-受体激动剂
C 抗胆碱能类
D 糖皮质激素
E 抗过敏类
正确答案:D
第7题
克仑特罗的药理作用是
A 激动β1受体
B 激动β2受体
C 阻断βl受体
D 阻断β2受体
E 对βl、β2受体均有兴奋作用
正确答案:B
第8题
男,驾驶员,30岁,哮喘重度发作经住院治疗缓解,出院后应继续用哪种药物
A 泼尼松口服
B 丙酸倍氯米松吸入
C 沙丁胺醇吸入
D 肾上腺素注射
E 酮替芬口服
正确答案:B
第9题
横纹肌溶解症是下列哪种降脂药的不良反应
A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B 弹性酶
C 烟酸及衍生物
D 贝特类
E ω-3脂肪酸
正确答案:A
第10题
下列关于“他汀类”正确的是
A 可明显降低TG水平,升高TC、LDL水平,同时使血清HDL轻度升高
B 可明显降低TC、LDL水平,中等程度降低TG水平,同时使血清HDL水平轻度升高
C 只有同烟酸、吉非贝齐等合用时才町出现横纹肌溶解症
D 可明显降低TC、LDL和HDL水平,中等程度降低TG水平
E 主要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症
正确答案:B
第11题
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和病变恶化全过程的代谢紊乱是
A 高血镁
B 高血糖
C 高血脂
D 高血钙
E 高血钠
正确答案:C
第12题
调节血脂药物对血脂代谢的调节作用错误的是
A 阻止胆酸或胆固醇从肠道吸收
B 抑制胆固醇的合成或促进胆固醇的转化
C 促进细胞膜上HDL受体的表达
D 激活脂蛋白代谢酶
E 促进胆固醇转化
正确答案:C
第13题
主要降TG兼降TC的降脂药不包括
A 烟酸肌醇酯
B 阿昔莫司
C 泛硫乙胺
D 弹性酶
E 益多酯
正确答案:D
第14题
烟酸和阿昔莫司的相同点正确的是
A 均可改善葡萄糖的耐受性
B 均可增加血尿酸
C 均为主要降低TG兼降低TC
D 均易导致体位性低血压
E 均主要通过抑制TG合成起降脂作用
正确答案:C
第15题
混合型血脂异常以高TG为主,首选药物是
A 烟酸
B 贝特类
C 他汀类
D 胆酸螯合剂
E 弹性酶
正确答案:B
第16题
Ⅱa型高脂血症首选
A 他汀类
B 烟酸
C 弹性酶
D 胆酸螯合剂
E 贝特类
正确答案:A
第17题
下列哪一个不是导致消化性溃疡的攻击因素
A 胃酸和胃蛋白酶
B 非甾体抗炎药的长期大量应用
C 前列腺素
D 幽门螺杆菌
E 胃动力学异常
正确答案:C
第18题
消化性溃疡抗HP的三联疗法正确的是
A 胶体次碳酸铋+哌仑西平+替硝唑
B 兰索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
C 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奇霉素
D 胶体次碳酸铋+硫糖铝+甲硝唑
E 奥美拉唑+阿莫西林+雷尼替丁
正确答案:B
第19题
下列H2受体拮抗剂中,抑制肝药酶作用最强的是
A 西咪替丁
B 雷尼替丁
C 法莫替丁
D 罗沙替丁
E 尼扎替丁
正确答案:A
第20题
对非甾体抗炎药(NSAID)相关性溃疡的防治,不正确的是
A 暂停或减少NSAID用量
B 若不能终止NSAID治疗,应选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
C 不需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
D 可应用米索前列醇预防
E 可应用质子泵抑制剂预防
正确答案:C
第21题
预防溃疡复发可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 戒烟酒
B 治疗HP感染
C 对HP阴性的溃疡服用中和胃酸药进行维持治疗
D 对HP阴性的溃疡使用U2拮抗剂维持治疗
E 对HP阴性的溃疡服用质子泵抑制剂维持治疗
正确答案:C
第22题
男性,55岁,有消化性溃疡史,其间多次复发,近1周来上腹痛,反酸。胃镜检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幽门螺旋杆菌阳性,采用下列哪组治疗最有可能减少复发
A 法莫替丁+吗丁啉+甲硝唑
B 硫糖铝+胃复安+雷尼替丁
C 胶体枸橼酸铋+甲硝唑+奥美拉唑
D 雷尼替丁+呋喃唑酮
E 奥美拉唑+吗丁啉
正确答案:C
第23题
男,33岁,冬春季发作性节律性胃部疼痛,近1周来疼痛剧烈,以半夜最甚。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后壁有直径0.5cm溃疡,周围充血水肿。为迅速缓解症状,选用强烈的抑酸药物,下列何者作用最强
A 西咪替丁
B 雷尼替丁
C 法莫替丁
D 硫糖铝
E 奥美拉唑
正确答案:E
第24题
引起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的最主要代谢紊乱是
A 蛋白质代谢呈负平衡
B 电解质紊乱
C 高血糖
D 脂肪分解增多
E 血中酮体增多
正确答案:C
第25题
I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最根本的区别是
A 发病年龄不同
B 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差异
C 病情严重程度不同
D 病情发展快慢不同
E 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时机不同
正确答案:B
第26题
关于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不正确的是
A 主要作用是增强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B 可减轻胰岛素抵抗
C 为Ⅱ型糖尿病的首选治疗药物
D 可单独使用
E 可与磺酰脲类或胰岛素联合应用
正确答案:C
第27题
双胍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正确的是
A 可促进糖原异生
B 可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C 不妨碍葡萄糖在肠内的吸收
D 对血糖在正常范围内者也有降糖作用
E 可增加血清胰岛素水平
正确答案:B
第28题
关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不正确的是
A 作用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的α葡萄糖苷酶
B 可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C 不能作为Ⅱ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
D 适用于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明显升高者
E 可以与磺酰脲类、双胍类和胰岛素合用
正确答案:C
第29题
产生胰岛素慢性耐受性的原因是
A 胰岛素受体减少
B 胰岛素分解加速
C 产生胰岛素抗体
D 胰岛素受体反应性下降
E 细胞内信号传递障碍
正确答案:C
第30题
磺酰脲类降糖药主要适用于
A I型糖尿病可合并应用本药加双胍类
B 单用饮食管理不能获得满意控制的Ⅱ型病人
C 糖尿病患者手术前控制血糖
D 糖尿病合并感染时
E 糖尿病合并妊娠
正确答案:B
第31题
关于双胍类药物适用与否,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肥胖的糖耐量减退者可用
B 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不佳者可用
C Ⅱ型糖尿病患者磺酰脲类疗效不佳时可加用
D 有严重肝肾损害及缺氧性疾病时禁用
E 对I型糖尿病无降糖作用
正确答案:E
第32题
胰岛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 视力改变
B 局部脂肪萎缩
C 过敏反应
D 轻度浮肿
E 低血糖
正确答案:E
第33题
女,65,糖尿病,长期用D860治疗,近诊断为糖尿病肾病,并发现血肌酐升高,磺酰脲类口服降糖药中应选择何种为好
A 继续使用甲苯磺丁脲(D860)
B 格列本脲(优降糖)
C 格列喹酮(糖适平)
D 格列吡嗪(美吡达)
E 格列齐特(达美康)
正确答案:C
第34题
经磺酰脲类治疗后,病人空腹及餐后血糖多次正常,之后最不合适的处理为
A 停止药物治疗
B 继续药物治疗
C 继续药物治疗,并根据糖化血红蛋白随访疗效
D 加用二甲双胍并调整原来药物剂量
E 血脂仍高,加用降脂药物
正确答案:A
第35题
下列高血压的可能病因中,错误的是
A 血管平滑肌内钠水平增高
B 交感神经活动增强
C 血管平滑肌细胞对舒张因子的反应减弱而对收缩因子的反应增强
D 胰岛素抵抗
E 血管内皮细胞NO生成增加,ET-1生成减少
正确答案:E
第36题
高血压临床表现中正确的是
A 不可能以心、脑、肾的并发症为首发表现
B 症状严重程度与血压水平相关
C 初期只是在精神紧张后血压暂时升高
D 测定一次血压升高即可诊断高血压
E 诊断标准是血压高于150/100mmHg
正确答案:C
第37题
下列哪个药物不是高血压一级治疗的备选药物
A 氢氯噻嗪
B 依那普利
C 氨氯地平
D 美托洛尔
E 可乐定
正确答案:E
第38题
高血压药物应用原则不正确的是
A 尽量采用最小有效剂量
B 最好选用一天一次可持续24小时的降压药物
C 通常需要终身治疗
D 个体化治疗
E 高剂量单一用药优于低剂量多药合用
正确答案:E
第39题
高血压联合用药的原则应是
A 当第一种药物效果不满意时,可加用第二种药
B 第1、3天用第一种药,第4天应加用第二种药
C 同类药物的两种药物合用可以增效
D 为了有效,不论何种高血压,首先考虑两种药合用
E 首先用两种不同类药物,如无效需加用第三种药
正确答案:A
第40题
治疗高血压长期使用噻嗪类利尿剂可引起
A 低钾、低钠、高镁血病
B 低钙、低钠、低尿素血症
C 低钙、低钠、高尿素血症
D 高钾、低钠、低镁血症
E 低钾、低钠、低镁血症
正确答案:E
第41题
应用降压药物治疗2周后,血压控制,出现胃溃疡加重,系由下列何种药物引起的`可能性大
A 利血平B 卡托普利
C 美托洛尔(倍他乐克)
D 甲基多巴
E 氨氯地平(络活喜)
正确答案:A
第42题
治疗高血压伴有心绞痛首选何种药物
A 美托洛尔
B 利血平C 甲基多巴
D 硝苯地平
E 可乐定
正确答案:A
第43题
高肾素活性型高血压首选
A 利尿剂
B 钙拮抗剂
C α-受体阻滞剂
D 肼苯哒嗪类
E 卡托普利
正确答案:E
第44题
治疗高血压危象,应首选
A 复方降压片
B 心得安
C 开博通
D 硝普钠
E 氢氯噻嗪
正确答案:D
B型题(一):
第45-48题
A 酮替酚
B 口服糖皮质激素
C 沙丁胺醇气雾吸入
D 福莫特罗
E 茶碱口服
1哮喘急性发作
2驾驶员和操作精密仪器者需慎用
3需常规监测血药浓度的是
4预防哮喘夜间发作及运动性发作
正确答案:CAED
第49-52题
A 加用口服糖皮质激素
B 加用倍氯米松或布地奈德
C 加用抗炎性平喘药
D 加用长效受体激动剂、缓释性茶碱、异丙托品或色甘酸钠
E 吸入短效β-受体激动剂哮喘阶梯治疗中
1 一级治疗
2 三级治疗
3 四级治疗
4 五级治疗
正确答案:EBDA
第53-56题
A 抗酸药
B 组胺H2受体拮抗剂
C 胃粘膜保护药
D 抗HP三联药物
E 质子泵抑制剂
1使消化性溃疡可能得到根治的药物是
2作用于胃酸分泌中最重要和最终环节的药物是
3推荐单一的晚间给药方案的是
4目前很少单一应用,仅作为加强止痛的辅助治疗
正确答案:DEBA
第57-60题
A 奥美拉唑
B 兰索拉唑
C 法莫替丁
D 泮托拉唑
E 丙谷胺
1对乙醇性粘膜损伤效果好的药物是
2在胃内PH为1-3时被激活的药物是
3可抑制肝细胞色素P450酶的药物是
4可抑制胃泌素受体的药物是
正确答案:BDAE
第61-64题
A 吸收
B 与血浆蛋白结合
C 分布
D 代谢
E 排泄
下列两药的相互作用是在药动学的哪一环节
1西米替丁和普萘洛尔
2奥美拉唑和双香豆素
3硫糖铝和四环素
4胶体枸橼酸铋和钙剂
正确答案:DDAA
第65-68题
A 重症及抢救时
B 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
C 重型患者已摸清胰岛素剂量者
D Ⅱ型糖尿病有胰岛素抵抗者
E 血糖波动大,不易控制者
1正规胰岛素主要用于
2球蛋白锌胰岛素主要用于
3鱼精蛋白锌胰岛素主要用于
4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主要用于
正确答案:AECE
第69-72题
A 口服,餐前15~20分钟
B 皮下注射,早饭前或晚饭前30~60分钟,1次/24小时
C 口服,餐后或就餐时
D 静脉给药,3~4次124小时
E 皮下注射,早饭前或晚饭前15~30分钟,3~4次/24/小时以下药物的应用时间为 1鱼精蛋白锌胰岛素
2格列吡嗪
3二甲双胍
4阿卡波糖
正确答案:BACC
第73-75题
A 格列齐特
B 阿卡波糖
C 控制饮食,增强体育运动
D 使用一种口服降糖药
E 双胍类药物
1新诊断的糖尿病采用
2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明显增高者用
3肥胖的Ⅱ型糖尿病首选
正确答案:CBE
第76-79题
A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B HC03ˉ
C 胰岛素
D 压力感受器及交感神经活动
E 表皮生长因子
1血压的慢性调节
2血压的急性调节
3促进组织增殖和DNA合成
4胃粘液屏障中主要的保护因子
正确答案:ADEB
第80-83题
A 氢氯噻嗪
B 卡托普利
C 特拉唑嗪
D 普萘洛尔
E 利血平
以下抗高血压药的不良反应
1首剂现象
2咳嗽、血管神经水肿
3电解质紊乱
4增加血浆胆固醇与甘油三酯,突然停药可引起室性心律失常
正确答案:CBAD
第84-87题
A 合并心力衰竭
B 合并有肾功能损害
C 合并冠心病
D 合并脑卒中
E 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
下列药物适于哪种情况
1 甲基多巴、硝苯地平、可乐定、ACEI、强利尿药
2 利尿剂、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3 哌唑嗪、硝普钠、ACEI、利尿剂
4 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
正确答案:BEAC
第88-91题
A 哌唑嗪
B 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C ACEI
D 利尿剂
E β-受体阻滞剂
下列情况不宜选用的抗高血压药
1伴肾动脉狭窄
2伴抑郁症
3伴痛风
4伴支气管哮喘
正确答案:CEDB
第92-94题
A β-受体阻滞剂
B 氢氯噻嗪
C 硝苯地平
D 卡托普利
E 哌唑嗪
1高血压、窦性心动过速者采用
2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应用何种药物时剂量宜用半量
3高血压有慢支史,常有咳嗽,何种药物不宜采用
正确答案:AED
第95-98题
A 贝特类
B 胆酸螯合剂+贝特类
C 他汀类
D 弹性酶
E ω-3脂肪酸
下列情况的首选药物是
1 高TC血症
2 高TG血症
3 TG、TC均衡升高
4 低HDL血症
正确答案:CABA
第99-103题
A 苯扎贝特
B 烟酸
C 他汀类
D 普罗布考
E 弹性酶
1伴有糖尿病宜用
2伴有高凝血倾向宜用
3血脂异常较轻的老年人宜用
4使用免疫抑制剂环孢素者不宜用
5伴有溃疡病不宜用
正确答案:AAECB
X型题(一):
第104题 ACEI类和AT拮抗剂可用于下列哪些高血压的治疗
A 合并糖尿病或糖耐量降低
B 合并有肾功能损害
C 伴妊娠
D 合并有心力衰竭或左室肥厚
E 伴高血钾
正确答案:ABD
第105题 硝苯地平适用于哪些高血压的治疗
A 合并有肾功能损害者
B 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
C 心脏传导阻滞
D 合并有心衰
E 合并冠心病者
正确答案:ABE
第106题 利尿剂适用于哪些高血压患者
A 痛风
B 一、二级高血压
C 伴心衰
D 糖尿病和高脂血症
E 老年高血压
正确答案:BCE
第107题 存在甘油三酯(TG)升高的高脂血症
A I型高脂血症
B Ⅱa型高脂血症
C Ⅲ型高脂血症
D Ⅳ型高脂血症
E V型高脂血症
正确答案:ACDE
第108题 存在胆固醇(TC)升高的高脂血症
A Ⅳ型高脂血症
B Ⅱa型高脂血症
C Ⅱb型高脂血症
D Ⅲ型高脂血症
E V型高脂血症
正确答案:BCDE
第109题 临床常用平喘药包括
A 抗胆碱药
B 糖皮质激素
C β-受体激动剂
D 茶碱类
E 抗过敏药
正确答案:ABCDE
第110题 关于倍氯米松气雾吸入治疗哮喘正确的是
A 常用量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无影响
B 常见不良反应是鹅口疮和声音嘶哑
C 局部抗炎作用比地塞米松强数百倍
D 吸入本品可完全代替较大剂量的口服糖皮质激素
E 用药10天后呼气量才达高峰
正确答案:ABCE
第111题 哮喘急性发作可选用
A 曲尼司特
B 沙美特罗
C 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吸入
D 肾上腺素皮下或肌内注射
E 布地奈德气雾吸入
正确答案:CD
第112题 慢性哮喘常规治疗可选用
A 茶碱口服
B 沙丁胺醇口服
C 福莫特罗
D 沙美特罗
E 糖皮质激素口服
正确答案:ABCD
第113题 哮喘急性期的治疗包括
A 控制感染
B 祛痰、镇咳
C 解痉平喘
D 首选糖皮质激素
E 可选用氨茶碱或β-受体激动剂雾化吸入
正确答案:ABCE
第114题 关于十二指肠溃疡正确的是
A 饥饿痛
B 夜间痛
C 发病以攻击因素增强为主
D 发病以保护因素减弱为主
E 上腹痛在餐后0.5~1小时出现,下次餐前自行消失
正确答案:ABC
第115题 壁细胞膜上影响胃酸分泌的受体包括
A α受体
B β受体
C 组胺H2受体
D 乙酰胆碱受体
E 胃泌素受体
正确答案:CDE
第116题 替普瑞酮对下列哪些因素引起的溃疡有益
A 盐酸
B 阿司匹林
C 酒精
D 氢化可的松
E 失血应激
正确答案:ABCDE
第117题 临床对抗溃疡药物总的要求是
A 缓解症状
B 治愈溃疡
C 防止复发和并发症
D 避免药物严重不良反应
E 价格合理
正确答案:ABCDE
第118题 可拮抗降血糖药物作用的药物有
A 噻嗪类利尿剂
B 糖皮质激素
C 磺胺类
D 甲状腺素
E 口服避孕药
正确答案:ABDE
第119题 需要用胰岛素治疗
A I型糖尿病
B 初发的Ⅱ型糖尿病
C 糖尿病合并妊娠及分娩
D 糖尿病合并重度感染或消耗性疾病
E 糖尿病酮症及糖尿病昏迷
正确答案:ACDE
第120题 胰岛素的不良反应包括
A 低血糖
B 过敏反应
C 皮下脂肪萎缩
D 反跳性高血糖
E 耐受性
执业药师药物分析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