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突发事故调查报告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突发事故调查报告(精选10篇)

突发事故调查报告 第1篇

以下关于事故调查报告格式范文由范文大全整理,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发生经过

1.日期:200-年4月23日

2.时间:上午6时30分

3.地点:深圳xx18楼楼顶

4.情况叙述:xx楼顶14号冷却塔的木质结构塔顶以及部分外壳被发现彻底烧坏。起火原因和责任人不明。此事已报告警署和保险公司。出事原因待查。

二、抢修措施

范文网【】

事故已立即向警署、消防部门和保险公司汇报,并在现场拍下照片。目击者的口供也已记录下来。

我们已与维修承包商就此举行特别会议,安排人员进行抢修,清理现场。会议记录参见附录一。空调系统的正常供应和运作没有受到影响。

我们已与HVC(4)进行详细讨论,并制定具体措施,加强对保安人员和楼顶巡视的管理,并决定在大楼外围以及楼顶死角处增设巡视点。

三、调查结果

夜间13时至早上7时,xx一般无需使用水冷却装置,因而其相关冷却塔也不必运转。

操作员一般会关掉楼顶配电间内的配电板(见附录二的启动电路图)。根据图中所示,正如4月21晚发生的那样,一旦把选择开关调至“关”的位置,就会使主电源接触点打开,对外的电线和设备便会断电。【您正浏览的文章由(第一·范·文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附录三中的照片可以说明冷却塔电线被烧坏的情况。这些照片显示,分线箱内部仍然清洁,而表面似乎严重烧坏。这表明,起火原因很可能来自外部,而不是由内部的电路设备和电线引起。这从附录中的照片可以得到证实,照片上显示了冷却塔内部控制器和开关设备的情况。

我们曾怀疑事故由雷电引起,但现已排除了这一可能性,因为大楼完全受到避雷装置的保护,而避雷装置也定期接受检查和维修。

四、结论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我们的结论是,分线箱外部首先起火,继而蔓延至冷却塔的其他部位。因而我们认为,此次事件很有可能是人为的蓄意破坏。

五、建议

就短期来说,我们已决定在现有冷却塔的木质结构部分刷上防火漆加以保护。具体的施工情况已和大楼总承包商共同商定,其他必要的工作正在安排。

在安全方面,我们同意管理部门的意见,楼顶所有出口处均应安装“detex”锁和遥控警报器。此外,我们还认为,通向楼顶的通道应设有闭路电视机进行监视。

从长远来说,我们正在就使用ADS组合型冷却塔的可行性进行研究。这种冷却塔和我们现有的冷却塔不同,由于塔身没有木质结构部分,因而在防火、防日晒雨淋和防菌方面效果更佳。

以上关于事故调查报告格式范文的文章出自范文大全,我们将继续为您更新事故调查报告格式范文相关资料,请继续关注范文大全。

突发事故调查报告 第2篇

一、指导思想

做好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减少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保障师幼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幼儿园本着为幼儿和教师的身体健康的目的出发,在加强幼儿园常规管理的同时,加强对食堂食品卫生工作管理,应对幼儿非正常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特制定本预案。

二、成立食物中毒预防应急小组

幼儿园成立应急领导小组,由园长任组长、总务任副组长等。具体情况是: 组长:杨丽鹤

副组长:崔雪梅 马大喜

成员:梁晓玲 李淑菊 王巧珍 陈晓星

三、可能引发师生食物中毒的原因:

购入的食品存在质量问题;食堂工作人员因操作不当引起食物变质、不符合食用要求;及个别人的恶意下毒等原因造成食物中毒事故。

四、师生食物中毒事故的预防措施

1、加强幼儿园食堂食品卫生工作的管理,严格执行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有效措施,责任到人,投入足量经费保障食堂卫生器具、消毒工具及其他设备的添置和更新。

2、非食堂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厨房。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严禁无健康证人员在学校食堂上岗工作。食堂工作人员应按规定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做到持证上岗。

3、幼儿园食堂、食品供应部门严格把好食品质量关,杜绝不洁、变质及三无产品流入学校;规范食品加工、操作程序,做到烧熟煮透,加工好的食品及时放入密封间;严格生熟食品的管理,防止熟食二次污染;做好食物留样工作,留样食品必须按规定保留48小时;严格操作环节中的消毒工作,消毒方法得当、时间保证。

4、保障师生饮用水源,师生饮用水要有专人管理,存放环境整洁,加强日常检查,一旦发现变质,立即停用。

5、积极开展对师生的食品卫生教育。教育师生不吃无证摊贩的不洁食物,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五、师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

1、立即将中毒师生送就近医院救治。同时向上级报告。

2、幼儿园安全领导小组立即介入事故的处理,并根据情况,制定工作方案,落实人员分工。

3、幼儿园保健医生做好食物中毒事件的专项登记工作,其内容包括:班级、人数、姓名、发病日期、主要症状、处理情况等,并积极协助卫生监督部门做好调查工作,以利于有关部门采取措施、组织抢救、调查分析中毒原则和预防方法。若怀疑为投毒事件,应立即向公安部门报案。

4、积极做好中毒师生的就医陪护工作,及时联系幼儿家长,如实向幼儿家长阐述事故经过,并认真做好幼儿家长的工作,争取家长的配合、谅解。

5、保护现场、保留样品。保护好现场和可疑食物,吃剩的食物不要急于倒掉,食品用工具、容器、餐具等不要急于冲洗,对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大便)要保留,以便卫生部门采样检验,为确定食物中毒提供可靠的情况。

6.在查明情况之前对可疑食物、水源应立即停止食用。查明情况后,对确定的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应按规定进行处理。

7、联系家长及上级等部门及时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对有关责任人按规定作出处理。

高速铁路突发事故应急处理 第3篇

关键词:高速铁路,突发事故,应急处理

1 建立高速铁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构

应当设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构。段长, 党委书记为组长, 段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为副组长, 各科室负责人及安调、线路、桥路、材料科、高铁科全体成员为应急领导小组的成员。

应急小组组长应当领导高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在指挥有关车间、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的同时及时向铁路局应急机构提交需要其他单位及地方社会部门协助请求救援和报告, 当引发其它事故灾难时, 决定是否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同时负责有关重大、紧急事项的决策。

各应急小组成员的职责明确如下

(1) 工务段安调科负责组织各类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

(2) 工务段线路、桥路科、高铁科负责组织协调各类突发事件的抢修、救援及施工实施工作。

(3) 段材料科负责各类突发事故抢修、救援及施工的材料机具的运输工作。

(4) 段行政办公室、党群办公室负责信息传递、协调组织、后勤保障等工作。

2 对突发事进行I, II级划分

鉴于突发事件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的巨大差异, 将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分为Ⅰ级、Ⅱ级, 便于在应急处理时选用更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

具体的应急标准划分如下:

Ⅰ级应急响应

(1) 动车组发生火灾、爆炸、脱轨等性质严重的事故;双线或其中之一线, 发生线路中断, 影响动车组开行;动车组在车站或区间被迫停车, 无法继续运行, 影响后继列车开行。

(2) 因暴雨造成能见度小于50米, 水害造成中断行车2小时以内或限速45Km/h以下。

(3) 各类设备故障, 造成1列动车组晚点满4小时, 或2列以上晚点满2小时。

(4) 信号设备故障发生10分钟, 设备故障仍未恢复或现场仍未查明原因。

(5) 动车组发生故障不能继续运行满1小时。

(6) 接触网停电时间超过10分钟或对行车造成较大影响的。

(7) 站内、区间发生行车冲、脱、挤及以上行车事故。

(8) 铁路局决定需要启动Ⅰ级应急响应的其他情况。

Ⅱ级应急响应

(1) 线路、桥隧、道岔设备故障。

(2) 信号设备故障需工务配合。

(3) 发生各类设备故障隐患需动车限速的。

(4) 因暴雨造成能见度小于100米, 水害造成限速。

(5) 发生水害、塌方、泥石流、山体滑坡等。

(6) 铁路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破损, 危及行车安全时。

(7) 施工作业造成延点。

(8) 防灾信息系统设备故障。

(9) 接到线路有异物需进网检查的。

(10) 段决定需要启动Ⅱ级应急响应的其他情况。

3 应急预案的处理程序:

3.1 响应程序

当发生冲突、脱轨、火灾或爆炸事故时, 当班人员应立即向段调度报告, 段调度立即向段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在向上级机构报告的同时, 立即启动相应级别应急预案。

3.2 应急响应行动

接到影响试验列车行车的信息, 在尚未确定事件级别、实施分级响应之前, 工务段应急领导小组主要领导要立即派安调、技术、高铁科等人员赶赴现场, 对事故进行调查, 及时向应急小组领导汇报情况, 与上级部门沟通, 协调相关施工单位要迅速组织人员, 全力配合组织指挥有关人员进行先期处置。

发生设备故障信息, 安调、高铁科应立即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 督促相关施工单位进行采取措施, 尽快恢复设备正常, 在采取先期处置措施的同时, 工务段安调科要对事件的性质、类别、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进行初步评估, 及时向段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当影响程度达到《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规定的应急响应标准和条件时, 启动相应级别预案。

3.3 应急处置

应急预案启动后, 由高铁科、桥路科负责组织调动应急队伍, 制订应急救援方案, 材料科负责集结运送专用设备、物资、材料、机具等落实处置措施, 进行应急处置。

在进行应急处置的过程中, 必须确保现场人员安全。应急救援人员的自身安全防护, 必须按设备、设施操作规程和标准执行。参加应急救援和现场指挥、事故调查处理的人员, 必须佩戴具有明显标识并符合防护要求的安全帽、防护服、防护靴等。

3.4 应急结束

当事故发生现场对人员的危害性消除, 伤亡人员已得到医疗救护和安置, 运行恢复正常后, 经现场救援指挥部及应急领导小组批准, 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 按“谁启动、谁结束”的原则, 宣布应急结束。

4 调查和总结, 同时进行相关人员的奖励与责任追究

应急结束后, 应急领导小组要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 组织有关科室对事故的性质、原因、责任和处置进行调查、总结, 并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形成书面报告, 由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后报路局应急领导小组。

应急领导小组对预案实施的全过程进行检查督促, 确保应急措施到位。各车间应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 定期检查本单位应急人员、设施、装备等资源的落实情况, 做到万无一失。

对实施本应急预案行动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人员, 由段应急领导小组做出决定, 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玩忽职守、严重失职的责任人, 根据国家法规和段有关规定, 按照职责权限, 给予行政处罚,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通过设置应急领导小组, 设置I.II级应急预案, 采用科学合理的突发事件处理程序, 即可很好地应对高速铁路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 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突发事故调查报告 第4篇

一、第一时间到位,第一时间送医院救治,第一时间通知家长

意外伤害往往事发突然、紧急,让人措手不及。当意外伤害发生时,值班领导、班主任应该第一时间到位,马上联系医院,同时通知家长,及时、妥善地处理。记得去年4月的一天,已是夜里9点多,我的手机铃声响起,是学校团委王书记打来的,告诉我说班里的乐乐同学在晚自习后下楼梯的过程中摔倒,当时晕过去几分钟,要我给家长联系,听到这个消息,当时,我的脑袋就像炸开了一般,心里紧张的不得了,“孩子伤的怎样,是意外还是打闹所致,怎样给家长说这件事?”来不及多想,我迅速拨通了家长电话,不巧他的爸爸妈妈都在临近县城忙工作,有七八十里地远,一时之间赶不过来,我安慰乐乐家长说,不用太担心,孩子已经送医院了,学校领导陪在身边,我也会马上赶到医院。我骑上摩托车风驰电掣赶往人民医院,到达急诊室时,乐乐的父母还没有到,乐乐正躺在病床上由医生进行初步检查,有几个同学在陪护,校团委王书记正在办理住院手续,躺在病床上的乐乐,神志清醒,医生告诉我说:孩子有轻微脑震荡,现在有些头晕,应该问题不大,但需要住院进一步观察和治疗。听到这些,我悬着的心才放下来。不一会,乐乐的家长赶来了,看到躺在病床上的孩子,妈妈的眼泪刷地涌了出来,我简单介绍了情况,请医生陈述了初步检查结果和指导意见,协助护士帮乐乐安顿好病房,打上点滴。忙完这一些,已经是夜半时分,与乐乐父母告别时,我又对孩子受伤表达了歉意,乐乐父母对学校和我为孩子所做的一切表示感谢。虽然很累,但是紧张的心情总算松弛下来。

现在的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宝贝疙瘩,平常孩子有点磕磕碰碰就很紧张,更不用说意外的伤害事故了,孩子在学校发生了意外伤害,学校老师有责任迅速送孩子就医并通知家长,及时、妥善地处理,很多因学生突发伤害事故引起的家校间的冲突就与学校未能及时送孩子就医和联系家长有关。

二、调查处理,协助办理保险赔付等问题

当突遭伤害孩子得到及时的救治,班主任老师应该及时展开调查,搞清造成伤害的原因,要是单纯的意外,处理很容易,如果是由于同学间发生冲突、打架斗殴所致,那就复杂的多了,班主任老师要进行全面的调查核实,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责任在谁,等等,必要时需要相关的家长协助处理,涉及不同级部应交由学校德育处处理,若情况重大,则需要及时报告公安机关介入处理。乐乐意外受伤的原因是他与本级部别班一个相熟的同学在楼梯玩笑打闹所致,两个人都负有一定的责任。我请该同学的班主任联系了他的家长到校处理该问题。几天后,乐乐康复出院,家长到校办理保险赔付的相关材料,我给与积极的帮助,家长顺利地办完手续,然后从保险公司拿到相关款项。一般学校都会要求学生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意外伤害事故发生后,还伴随着保险赔付等问题,班主任应该积极协助家长办理相关手续,这不仅会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对他们也是心灵上的慰藉。构筑预防学生突发伤害事故的“防火墙”,“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要减少突发伤害事故的几率,必须构筑预防学生突发伤害事故的“防火墙”。

三、安全教育常抓不懈,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

安全教育要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师生应该绷紧安全教育这根弦。首先,学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自觉接受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的保护,撑起自我保护伞。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防止溺水、触电、烧伤、运动伤害、交通事故以及被人勒索、拐骗、绑架等,逐步提高自我保护的本领,减少乃至杜绝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这有赖于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其次,班级、学校应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诸如开展主题班队会,法制报告会,安全教育图片展等,邀请公安、消防、食品药品监督等方面的专业人士做报告,进行消防演练,制作安全教育手抄报、主题板报,开展安全教育征文活动等。通过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提升学生预防、应对突发伤害事故的意识和能力。

四、学校制定处理突发伤害事故预案,并定时开展演练

导致学生突发伤害事故的因素很多,让学校、老师防不胜防,所以制定突发伤害事故预案,并开展演练,是很有必要的。

突发事故调查报告 第5篇

为加强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管理,明确应急管理工作职责,完善应急响应机制,确保事故信息报送的及时、准确、全面,提高处置效率,特制定本工作规范。

一、报告及处置程序

值班员在发现突发事件或敏感事件信息后,要马上通知值班领导。应急办值班领导必须安排专人开展现场处置工作。

二、工作流程

(一)人员到达现场后,应做好前期处置工作,并立即将现场情况报告有关领导。

(二)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一步研判、确定事件级别,向到达现场的街道领导提出应急响应级别建议,是否应该报政府有关部门。

(三)必要时,建议成立现场指挥部,联系联动单位,启动预案,做好第一时间的应急处置工作。

(四)完成对突发公共事件具体处置后,督促事发班组做好现场的善后工作,总结经验和教训,建立整改台帐。

应急管理资料归档工作制度

为切实做好应急信息资料归档工作,将资料归档纳入应急管理日常工作职责范围,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归档范围

凡公司应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收发文件、报表、会议记录、总结、报告、计划、活动照片、录音磁带、电脑光

盘均应归档。

二、归档要求

按照街道档案工作制度规定,做好档案分类、编号、登记、保管工作,存放整齐,统一编号,科学排列,方便查找。装盒的归档资料,应建立归档目录,做好资料收入、移出登记,定期检查、核对。

三、补充说明

突发事故调查报告 第6篇

1、食品经营企业应当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定期检查本企业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食品安全 事故隐患:

2、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应当立即予以处置。对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原料、工具、设备等,立即采取封存等控制措施,并自事故发生之时2小时内向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防止事故扩大。

3、积极配合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隐瞒、谎报、缓报、不得毁灭有关证据。

突发事故调查报告 第7篇

事故、突发事件信息处理

云脚煤矿技术科 二零一五年

与报告制度事故、突发事件信息处理与报告制度

第一条

为规范我矿生产安全事故信息的报告和处理工作,建立快速反应、运行有序的信息处置工作机制,根据“三规”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我矿生产安全管理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凡在我矿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信息的报告和处理工作,适用于本制度。

第三条

事故信息报告应及时、准确和完善,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事故;信息处置应当遵循快速、协同配合、分级负责的原则。

第四条

调度室为事故信息调度机构,实行24小时不间断调度值班,在收到事故信息报告的同时汇报矿领导。

第五条

事故信息报告范围包括已经发生的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生产安全事故)和较大涉险事故的信息。

较大涉险事故的信息是指:

1、涉险10人以上的事故;

2、造成3人以上被困或者下落不明的事故;

3、其他较大涉险事故。

第六条

事故信息报告时限 :发生一般生产安全事故,应当在1小时内报告矿领导,随后补报文字报告。

发生较大、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或者较大涉险事故,调度室必须立即向上级和有关领导、部门汇报情况,并迅速协调相关部 门及新疆三新煤业救护中队组织抢险救灾,待事故原因进一步明确的情况下,再及时作出补充,随后补报文字报告。

事故具体情况暂时不清楚的,先报事故概况,随后补报事故全面情况。对事故性质暂时界定不清的,也要及时报告。事故信息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按规定及时续报。较大涉险事故、一般事故、较大事故每日至少续报1次;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每日至少续报2次。续报工作直至事故抢险救援工作结束。

第七条

事故信息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2、事故的简要经过(包括应急救援情况);

3、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4、已经采取的措施;

第八条

事故信息处置

调度室在接到事故信息时,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规定的应急响应,立即向矿长及领导班子成员汇报,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并按照程序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同时通知安全科,由调度室和安全科共同做好事故信息的核查、跟踪、处置、督导等工作。

第九条

事故责任分析

1、根据事故调查所确认的事实,通过对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分析,确定事故的直接责任、间接责任者。

直接责任:凡是导致事故发生直接原因的人员责任属直接责 任。

间接责任:产生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的间接原因的人员责任属间接责任。

2、事故责任人员一般分为四类责任:直接责任者、主要责任者、重要责任者、一般责任者。

直接责任者主要是指因违章操作或违章指挥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员。主要责任者、重要责任者、一般责任者属于间接责任,主要是指各级管理人员、矿级领导。其中领导责任又分为:主要领导者、重要领导责任者、一般领导责任者。

第十条

事故责任追究及处罚

按照《事故调查报告》做出具体的处罚决定。

第十一条

对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拖延不报,阻碍、干涉事故调查处理,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拒绝接受调查以及拒绝提供真实情况和资料的部室和个人,根据情节轻重,做出处理。

第十二条

《事故调查报告》下达后由安全科按标准进行落实。

第十三条

重大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研究 第8篇

近年来,我国重大突发职业中毒事故不断发生,呈明显上升趋势。2003年12月23日21时,位于重庆市开县高桥镇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东北气矿罗家16H井发生井喷事故。井喷失控后处置失当,致使含有高浓度硫化氢等天然气喷出扩散,导致附近村民中毒死亡。造成243人死亡(其中职工2人、当地群众241人)、2142人住院治疗,直接经济损失9263万元。2005年3月29日,江苏京沪高速淮安段发生液氯泄漏,造成当地群众中毒死亡29人,住院救治385人,组织疏散数万人,死亡牲畜15000多头,使近万亩农田受到影响,江苏京沪高速公路封闭长达60多小时。2006年8月18日,广州天河钛白粉厂发生四氯化钛液体泄漏事件。频频发生的这些重大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常发生在突发性事故灾难中,常为群体中毒,一旦发生,会给人的生命、健康及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影响了稳定的大局。大量事故灾难的案例分析显示,造成事故后果严重的原因之一是企业的危机意识淡薄和应急处置的能力不足,所以提高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为保护员工和群众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2 突发职业中毒的主要特点

从印度的博泊尔的异氰酸甲脂泄出导致20多万人中毒,数万人死亡,到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多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施救人员对防范硫化氢等化学毒物的中毒事故和急救等安全知识不了解,施救不当,盲目施救导致伤亡扩大。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统计,2007年,在这类事故中,全国有17起是因施救不当或盲目施救,造成人员伤亡扩大,最初涉险57人,最终导致85人死亡、46人受伤。突发职业中毒事故一般具有发生突然和高度的不确定性,常常是在毫无预见的状态下突然发生;另外,还具有进展迅速,在各种诱因如风向、温度、地形等的作用下,事故会迅速发生演变,衍生、耦合、扩大等变化,常常在短时间内失去控制进而演变为危机事件,“12.23”事故是非常典型的案例之一。事故的破坏性还表现在伤害人数众多,死伤惨重的后果,并可分布区域广泛,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社会造成严重影响和损失。职业中毒事故发生由于经常会导致中毒窒息等情况,常常需要迅速处置,以挽救生命。快速响应,高效救援对于现场应急处置和救治的要求十分紧迫。

3我国应对突发职业中毒事件的现状与问题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企业在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对突发职业中毒事故进行应急准备和应急相应能力方面的问题和需求。以便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3.1 资料与方法

选择了安徽省、广东省、重庆市、天津市、辽宁省、吉林省、山东省7个省市中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一些企业有代表性的行业企业(如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等)进行抽样调查。抽样调查表的主要内容为:企业基本信息和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管理现状(应急管理,内外部应急资源配置、应急预案、应急培训、应急演练、应急响应等)。

抽样调查有效样本数量为5893份。在进行数据分析时采用了国际通用的统计软件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

3.2 结果与分析

根据5893家企业的问卷调查统计:2.56%的企业近五年发生过急性中毒或窒息事故,对于企业生产、储存或使用涉及的危害物质造成的急性中毒事故,有30家企业对造成中毒的物质进行明确,主要的危险物质是:一氧化碳、氯气、氨气、硫化氢、苯、苯甲氰、甲苯、甲醛、二氯乙烯、酸、瓦斯等。根据卫生部数据,2007年,引起急性职业中毒的化学物质多达近60种,中毒例数排在前两位的化学物质依次为一氧化碳和硫化氢,分别为188例和68例。中毒致死例数居首位的化学物质为硫化氢,死亡27例,死亡率为39.71%。可以看出,窒息性气体发生的事故多,这也与官方的事故统计数据相符合。

3.2.1 应急组织体系有待完善

(1)企业应急管理机构和人员情况

根据我们对5893家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企业的应急管理机构和人员总体情况见图1,不同类型企业配置应急管理机构和人员的情况见图2。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大部分企业设有明确的应急管理机构和人员,占所调查企业的68%。其中,国有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设有应急管理机构的比例占所调查的同类注册类型企业比例较高,民营和股份合作企业占的比例较低,这两类企业应该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和人员的配置。

(2)不同行业企业应急机构设置和应急人员的配置情况

根据我们对5893家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不同行业的企业设置应急机构或专兼职管理人员的比例情况见图3。

由图3可见,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或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行业的企业设置应急机构或配置专职应急管理人员的比例较高。而金属非金属矿采选业的比例最低,其应急机构或专兼职管理人员的配备比例不到50%。

(3)不同人员规模企业的专兼职应急机构或应急人员的配置情况

根据对5893家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不同人员规模企业的专兼职应急机构情况见图4,应急人员设置情况见图5。

由图4和图5可以看出,在岗职工人数多的企业,设置专兼职应急机构或管理人员比例高,占80%以上,而规模少的企业比例占60%。

通过我们对企业的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小型企业,在应急响应环节仍存在许多问题,事故应急处置机制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未建立完善的应急组织体系,缺乏由企业领导负责的应急领导层,由公司领导层承担并负责应急准备、应急响应以及应急结束后恢复工作等的决策、协调,与相关应急救援机构、政府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急救援队伍的沟通与协调工作的应急协调指挥机构,缺乏包括医疗救援、泄漏控制、警戒与治安等方面人员的应急救援队伍,缺乏科学性、专业性的应急处置机制,灾区危害确认与评估能力薄弱。

3.2.2 应急预案须完善

(1)企业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的制定情况

根据对5893家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企业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的制定情况,见图7。

图7可见,编制了可能引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化学品的管理制度及应急设备设施的检查、维护制度企业比例偏低,不及所调查企业的半数。

(2)企业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情况

根据对5893家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企业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情况,见图8,不同注册类型企业应急预案编制情况,见图9。

从图8可见,只有36%的企业编制了专项或专门的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大部分企业没有专门的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从图9可以看出,国有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中有50%以上的企业编制了专项或专门的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企业次之,分别有46.11%和49.20%的企业编制了专项或专门的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联营企业中,只有14.29%的企业编制了专项或专门的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3)不同规模企业编制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的情况

不同规模企业编制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的情况,见图10。

从图10可见,在岗职工大于等于300人的企业编制了专项或专门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比例高。在岗职工少于300人的企业,编制专项或专门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比例低。因此,在岗职工小于300人的企业,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应进一步加强。

可以看出,企业在应急救援预案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而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是做好突发职业物中毒事故急救工作的制度保证,应急预案的制定是突发职业危害应急准备工作的核心内容,它确定了突发职业危害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使应急准备和应急管理不再是无据可依、无章可循。明确了在突发事故发生之前、发生过程中以及刚刚结束之后,谁负责做什么,何时做,相应的策略和资源准备等。它是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职业危害及其影响和后果严重程度,为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现场恢复的各个方面所预先做出的详细安排,是开展及时、有序和有效应急救援工作的行动基础和指南。因此,企业应从预案的编制的组织、过程、法规依据、结构改进等方面重视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制定突发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提高突发职业危害应急管理水平和应急救援能力。

3.2.3 应急物质与装备基础薄弱

(1)企业配置应急设备和物资的情况

对5893家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配置了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设备和物资的企业具体情况可见图11。

由图11可见,配置了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设备和物资的企业只占到43%。另外,在所调查的发生过事故的151家企业中,有124家企业配备了应急设备和物资,占82%,而未发生过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企业,配备应急设备和物资的比例低,仅有40%多,见图12。

(2)不同类型企业配置应急设备和物资的情况

对5893家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不同类型企业配置应急设备和物资的情况见图13。

根据图13的统计情况可见,国有企业、股份有限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中过半数的企业都配有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设备和物资。对于联营企业,只有19.05%的企业配有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设备和物资。

应急队伍人员整体水平和装备,直接关系到应急救援效率,高水平的专业人员和先进的专业防护设备,在重大事故处理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发现一些企业也没有建立专业的救援队伍或与专业救援队伍签订救援协议,也没有配备兼职救援人员,缺少必要的配备自救器、防毒面具等个人防护装备和气体检测监控仪器等应急装备。一些行业企业应急队伍的建设普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经费不足、装备老化、超期服役等现象,应急装备及器材的欠帐较多、数量不足,而且缺乏有效的维护,一旦发生重大事故,抢险手段原始、落后,很难有效发挥应有的应急救援能力。

3.2.4 应急培训与演练亟待加强

对5893家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不同类型企业应急培训情况见图14。

由图14可以看出,国有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这三种注册类型的企业,其对全体员工进行急性职业中毒应急培训的比例较高,超过半数的企业都开展这方面的培训。联营企业开展这方面的培训比例最低,只有19.05%的联营企业开展了这方面的培训,其次是民营企业,开展培训的企业只有35.24%。

近年来发生的多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施救人员对防范硫化氢等化学毒物的中毒事故和急救等安全知识不了解,施救不当,盲目施救导致伤亡扩大。如京沪高速“329”事故,被收治住院的中毒患者中,有多位救援人员。这些救援人员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但他们缺乏专业的救治知识,更缺乏必要的自我防护设备,救人者也成了被救者。部分企业没有对操作人员和周边群众进行安全教育、安全知识培训,或者教育培训走形式、敷衍了事,导致操作人员和周边群众安全知识匮乏、安全意识薄弱,对化学毒物的理化性质、危害程度、作业方法和救援措施等掌握得不够,不能确保安全操作和正确救援。

4 对策措施与建议

在对一些地区和企业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出在突发职业中毒应急工作中存在一些列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分析,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应急工作的重点来考虑。

4.1开展全国性重大突发职业中毒事故风险调查与评估

在开展风险调查的基础上评估企业综合应急能力。目前大多数企业对于其自身的应急能力是否能够满足应急的需求并不是很清楚,原因有因为对于企业的风险水平评价不足,对于一旦发生事故后的扩善后果估计不足,所以认为有一些装备就够了。另外有些企业有一种倾向,认为所有的隐患和事故都应有应急救援来给与保障,只有这样才可以免责或确保安全。所以很多的应急预案的针对性不强,将日常安全管理的大部分隐患和风险都用应急来解决,没有考虑应急的特点,造成泛化应急的现象(在以上的调查中也有相应的提示)。这里指的风险评估,在普遍的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重点突出那些具有应急特点的内容,如火灾、爆炸或毒气泄漏导致的中毒等突出情况,而不是仅针对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在作业活动中常见的个别人的失误和伤害等。而且这种风险不同于企业安全管理方面的一个重要特点还有,应急目标除要考虑场内的风险还要关注社会公共安全的影响等问题,在识别风险时,就要考虑厂址的位置,安全间距、扩散范围等很多方面的情况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价,以为进一步进行的应急预案的行动策划提供依据。

4.2 编制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准备技术指南

在应急准备中,包括很多的环节,目前企业在编制应急预案时并不十分清楚应关注的重点,而且在编制的过程中和进行应急准备也缺少相应的技术支持,导致大多数的企业只能依据各自的理解进行编制,无论在机构的设置上和应急资源的配备上、应急预案编制的类型和预警等各方面的标准都有较大的差别,各级应急预案之间的接口也有重复或不一致等情况。另外对于应急预案的格式、结构、核心功能等的表述又有较大的差异。进一步确定编制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准备技术指南,进一步明确编制和准备的规范内容和有关要求,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将另文介绍)。

4.3 制定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资源配置标准

在应急装备的配置上,国家也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撑和法规要求,导致企业为了减少成本,不愿再这上面多投入。所以大多数的企业在应急资源的配置上只能用有没有来回答,并不考虑这些应急资源在突发事故发生时能否满足应急的需求。如针对突发急性中毒,有些比较大的一些危化企业配置的应急救护物品有供氧式呼吸器、防毒面具等,但只是仅有1~2具而已,由于也不经常维护,常常在存放还未等使用时就已经破损了,这些情况企业也很困惑,到底配备多少才算满足应急需求?!应首先做好企业的针对重大突发事件的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来确定企业的基本应急能力需求,这种能力应最低能满足企业在突发事件的初级响应时的基本应急能力需求,并应能在应急中做到防止人员伤亡的基本保障能力。应急资源的数量和种类应依据不同的风险程度、规模和人员需求有所区别,所以评估风险是基础和依据。制定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资源配置标准也是要尽快完善和解决的问题。

4.4 建议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培训、演练规划

根据企业应急工作的资料分析看到,危险性化学品泄漏事故或者其他超过企业自身应急能力的事故时,整个应急过程中的应急除了“快”,还要更专业。但目前这些专业应急队伍无论数量还是化学事故应急处理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培养更多的企业自愿救援人员的能力对于在发生事故时的快速高效救援十分重要。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危险品的使用,化学事故频发,加强企业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加强应急预案的实施和培训,提高企业和基层消防部门的装备和化学事故救援的能力和素养乃当务之急。在编制好应急预案后进行应急演练不仅是实战的需要,也是对预案的有效验证和更改修订的依据。尤其对于企业周边的居民也应定期的进行宣传。提高群众的应急意识和能力。不能期望一次或某些功能的演练就可以一劳永逸,演练必须坚持和分阶段进行,做好演练的规划是十分必要的,一般来说,在一年或几年之内应对于相关人员和具有重要应急功能的部门和人员,分批分期的进行演练的培训,并在一定时间内对于所有的应急功能也分别进行演练,提高实战的应变能力。所以针对突发职业中毒事故的应急培训、演练规划时企业应予与关注和实施的。

总之,提高政府和企业在面对突发职业危害中毒等事故时的应急响应能力,做好在各项应急准备工作的要点工作,仍然是我们要关注和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1]胡福静,邢娟娟,姜秀慧.我国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危害事故应急现状调查分析.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4(6)HU Fu-jing,XING Juan-juan,JIANG Xiu-hui.Analysis ofcurrent conditions of enterprise s emergency response toaccident of Occupational hazard.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8.4(6)

[2]米红,张文漳.实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及SPSS应用.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MI Hong,ZHANG Wen-zhang,Aplly of SPSS.Beijing:Contemporary China Publish House.2004

[3]邢娟娟,邓云峰,郑双忠,等.企业事故应急救援与预案编制技术.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XING Juan-juan,DENG Yun-feng,ZHENG Shuan-zhong,et al.Technique for Drawing up Emergency Response andEmergency Planning for Enterprise s Accidents.Beijing:China Meteorological Press.2008

一场爱情突发事故 第9篇

有一天她突然接到前男友的电话,听到那熟悉的声音,她的身体一下子僵直了,心狂跳起来。她本以为,那些曾经的往事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了,但不过只是他的一个电话,像是初雪乍晴的太阳,让她的心在片刻间冰消雪融。是的,她爱他,即便那份爱情已经过去好多年,即便当初他曾经为了自己的事业前途,舍弃了她。她的心里都一直不曾忘记过他。

前男友说,我就在你的城市,我想见你。他还说,我已经离婚两年了,两年来我一直在找你,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重新开始。

下班了,她走出公司,在路口她停住脚步。家在东,前男友约定的宾馆在西。往左走?往右走?她心乱如麻。往左两步,停下,难道这辈子,就要和这个男人平淡如水地过下去吗?不甘心,又转回头,往右走几步,又停下……她在路口走过去,又走过来,精神已有些恍惚,完全忘了自己是站在车水马龙的街头。直到汽车轮胎摩擦地面发出的尖锐的声响惊醒了她,伴随着一声惊呼,她被另一个人用力地一拉,跌进一个人的怀里,身体擦着车身闪了过去。

惊魂未定,车里的人已经在吼:“长没长眼睛?找死啊!”另一个沉稳的声音却在耳边轻声说:“不怕,不怕,有我在呢。”

两个声音,竟然都是如此熟悉。她看看车里的男人,又扭回头看身边这个牢牢地抓着自己的手的男人。车里的男人突然惊喜地喊:“宁宁,怎么是你?我正要去接你呢!”

身边的男人却推开她一点,把她上下左右仔细看了个遍,才长舒了一口气说:“还好,没有伤着你……”她被他紧紧拥进怀里。他的声音有些沙哑:“跟你说了多少次过马路要小心,你要是有什么三长两短,我……”他没有说下去,她觉得,似乎有凉凉的东西滴落在自己的脸上。

那一刻,她觉得自己的心,那颗长久以来一直飘浮不定的心,突然安定下来。她握紧身边这个男人的手,脸上泛起可爱的红晕:“咱回家吧,我做糖醋鱼给你吃……”然后,她就扯着他,头也不回地走了。

路上,他问:“刚刚那个男人,你们认识?”她挽住他的胳膊,整个人几乎都靠在他的身上,淡淡地说:“他认错人了。”他笑了,紧紧地把她拥进怀里,他知道,他们的爱情,因为这一场意外的事故,终于安全地度过了磨合期。

突发事故调查报告 第10篇

为加强事故管理,吸取事故教训,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杜绝类似事故重复发生,保证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及有关规定要求,结合我矿实际,经矿委会研究决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事故报告 1 报告的程序和要求

(1)一旦发生事故,现场的区队长、班组长及岗位工,必须立即向井下带班领导、调度室、安全科及信息办公室汇报。

(2)矿调度室、安全科接到现场事故报告后,必须立即按照事故等级分别通知有关部门和人员,调度员要立即通知矿主管领导及有关单位人员。发生伤亡事故,调度室(值班员)要立即报告矿长及上级有关单位,并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并做好详细记录,(3)矿长或有关人员必须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事故汇报内容:

① 事故发生单位、时间、地点;

② 事故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③ 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④ 事故发生后才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⑤ 事故现场示意图

(5)有关方面接到汇报后,必须立即赶到指定地点,随时做好事故处理和救援工作。

(6)根据事故情况由矿长(矿长未到前由矿值班领导)决定是否请求矿山救护队和附近医院协助抢救。2 其他要求

(1)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必须保护好现场,因抢救变动事故现场时,应做好标志,绘制现场效果图,有条件的应拍照、录像。

(2)发生事故后,事故单位不得隐瞒不报、慌报和故意不报,不得故意破坏现场。

二、事故的登记

1、调度室、安全科和矿属各单位都必须建立伤亡事故和非伤亡事故登记薄及事故分析记录薄。

2、矿属各单位发生事故后,必须在24小时内派人到安全科办理工伤手续。各单位在办理手续时,必须将医院出具的合法诊断证明送交安全科。

3、安全科接到申请办理工伤的要求后,要将工伤原因、伤情、伤者单位、工伤时间及治疗时间等进行详细登记后,报安全副矿长签字备案。

三、事故调查、分析

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格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

1、一次重伤3人以上或死亡1人以上的事故,有上级有关单位进行调查、分析和处理。

2、一次重伤1-2人的事故由矿长组织调查分析、处理,安全科、技术科、调度室、财务科及其他相关单位参加。

3、轻伤事故由分管副矿长组织调查、分析、处理、安全科、技术科、调度室、财务科及其他相关单位参加。

4、非伤亡一般事故由事故单位组织调查分析处理并将事故分析报告报安全科备案。

事故调查分析报告由安全科按照事故调查分析报告内容(时间、地点、人员、事故经过、原因、事故草图、责任认定、预防措施和处理意见等)编制。报告要符合分析结果,文字准确简练,条理清晰,书写整洁,并附写事故有关的调查证明材料。报告中还要记载参加分析人员的名单、责任者本人的书面检查等。报告拟出后,必须经事故分析主持人审查定稿。

5、事故的防范的措施由事故分析主持人组织订制,由事故单位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落实兑现,安全科督查,未按期落实兑现,按违章作业论处。

四、事故的处理

1、煤炭伤亡事故按其性质划分为责任事故、非责任事故和破坏性事故,责任事故是指不执行有关安全法规,“三违”和渎职行为造成的事故;非责 任事故时指由于自然因素造成的不可抗拒事故;破坏性事故是指行为人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故意制造的事故。破坏性事故由公安部门负责查处。

2、凡责任事故,应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过程,按照安全生产责任

制的规定,分清事故的直接责任、主要责任、重要责任和其他责任,并按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的责任人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五、事故管理处罚规定

1、矿属各单位发生事故不及时汇报的,对现场负责人罚款50~300元;现场负责人已汇报区队而区队没有立即向有关部门及领导汇报的,对第一责任人罚款100~500元;每出现一次隐患事故,罚单位责任人500元。

2、发生事故以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必须按通知要求及时参加抢救、调查、分析,无故不参加者,每人罚款100元,并通报全矿给予批评。

3、事故发生后,矿调度室接到事故报告后,漠不关心或在对事故处理程序上失误或失职,罚值班调度员100~500元,造成事故扩大的加重处罚。

4、工伤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不到安全科办理工伤手续的,不予登记,后果由责任者及单位负责人自负。

突发事故调查报告

突发事故调查报告(精选10篇)突发事故调查报告 第1篇以下关于事故调查报告格式范文由范文大全整理,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发生经过 1....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