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体验式英语阅读教学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体验式英语阅读教学(精选9篇)

体验式英语阅读教学 第1篇

浅谈小学英语“体验式”阅读

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王城小学 王可

【摘要】小学英语体验式阅读是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遵循语言学习规律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出英语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尽量原汁原味的语言环境中去阅读,目的是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培养英语阅读技能、指导英语阅读方法,使学生真正从阅读中找到乐趣、学到知识、培养英语思维以及提升人文价值观。

【关键词】“体验式”;英语阅读;校园英语文化;phonics教学

版《英语课程标准》指出: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英语阅读是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各个级别的学生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综合行为表现,可以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在中国的小学英语教学中,课内阅读主要指英语语篇教学和阅读理解练习,课外阅读主要指阅读英语绘本和英语小故事等等。

一、构建小学英语“体验式”阅读体系

小学英语“体验式”阅读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初步的英语语感,使其形成正确的语音、语调,初步具备运用所学英语进行阅读的能力。阅读作为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既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又可以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了解英美等国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思维习惯及英语语言的特点。引导学生参与、体验英语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正是新课标所提倡的。

校园环境并不是教育以外的东西,它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甚至就是教育本身,校园环境对人的教育作用是很重要的,有一位着名的教育家曾提出:“让学校的每一堵墙都能说话”。小学英语“体验式”阅读不是仅限于英语语篇的阅读,而是通过视觉、听觉、感觉等全方位体验英语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课程标准提出: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因此创设一种模拟的汉英人际交流环境,使学生有机会感受和运用两种语言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学校设置汉英双语环境,使学生置身于两种文化背景之中。

二、构建小学英语“体验式”阅读课堂模式

小学生在英语阅读时,由于受单词量和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制约,他们的兴趣点并不是单纯在阅读材料的故事情节上,更不是在英文文本的知识点上。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知识点的讲授上,将大大减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结合我校“在体验中完整成长”的核心办学理念,通过与传统阅读课对比、对学生的课堂阅读效果进行分析、对教师课堂阅读教学进行反思,构建出我校“体验式”英语阅读课的课堂模式。具体的课堂步骤如下(根据不同难度的文本,上课时教师可以灵活使用):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

第一步:导入情景,帮助学生对所学课文(或对话)产生兴趣并有所预知。

第二步:看图说话。这一步只看图不看文本,边看图边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仍然是帮助学生对即将要听到的内容有所预知。

第三步:设置听力问题。问题限于一到两个,并且设置的有梯度,从一般疑问句到特殊疑问句。

第四步:听课文,要求合上课本。

第五步:回答问题。采用“机枪扫射”的方式快速提问,要控制学生不提前将答案喊出来。

第六步:精读。听第二遍课文,一句一句地听,学生打开课本,可以要求跟着默读。每句结束后检查学生是否理解。不要直接讲授语言点,而是通过启发学生理解其意义。

第七步:听第三遍课文,要求合上课本。

第八步: 打开课本朗读课文,朗读的步骤分为是个人朗读、与学习伙伴互读、小组内集体朗读。注意摹仿语音语调。

第二部分:理解性问题。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课文内容比较熟悉。提前准备几个问题提问,仍然采取“机枪扫射“的方式,学生可以不用回答出完整的句子。要注意速度。

第三部分:提问题。训练学生提问题的能力,要求在老师的控制下学生提出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

第四部分:复述课文。教师提前选择好课文的关键词或词组,要求学生根据关键词复述。学生熟练以后可以让学生自己不看关键词而复述。

第五部分:讨论话题。经过前面的控制性练习和半控制性练习之后,接下来教师就课文内容所涉及的话题要求学生讨论,每个人可以说上几句话。或者进行分组讨论等任务。

三、以phonics自然拼读法为基础,构建出语音教学体系

Phonics与国际音标有很大的`不同。简称自然拼读读法,它从语音的角度出发,遵循英语是表英文字这一特征,跨过音标这一障碍,使学生直接通过学习音图(phonogram),形成见词就能读,听音就能写的熟练技巧,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阅读,最终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

要学习phonics,首先是必须要学会26个字母的发音(name of letter)。这个阶段的时间可以长些,但是必须保证全班有95%以上的学生能够准确的发出26个字母的名称音(name of letter)。这点掌握好了,会给后面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26个字母的学习包括字母的名称音和读音(name and sound of letter)

1.充分利用班级学生的英语名字

比如,我们刚学过了字母A,B,C,D等等。你可以说,A is for Amy. B is for Bill. C is for Cindy. D is for Dick. And so on. 你还可以让他们举着你写好的字母,让他们去寻找配对的同学的名字。这样既让他们熟悉了字母的名称音,又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当然你也可以变换了方式使用他们的名字。

2.通过手工制作来加深学生对字母的认识及记忆

这点充分利用了学生爱动手的特点。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手工来制作字母卡片或者有趣的字母图片。比如,可以用彩带剪成碎片,然后用碎片拼成相应的字母。手工制作出来的字母样子相似就可以了。这样既加深了对字母的认识又增加他们对字母学习的兴趣。

3.充分利用简笔画

简笔画的运用给教学带来很大的帮助教师在黑板上或者纸张上或上简笔画,然后让学生在画中找出字母。比如,在画中有房子,树木,小路,还有栏杆等等。房子的顶上是个字母A,门是个字母C,小路上的石头是个字母O,外面的树可以画成字母J,I或者L等等。栏杆可以是由很多字母M或者N组成。更简单的画就是把人的五官画成字母的样子,然后让学生在找。这样既方便,又不浪费时间,还给学生带来了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体验式阅读是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遵循语言学习规律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出英语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尽量原汁原味的语言环境中去阅读,目的是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培养英语阅读技能、指导英语阅读方法,使学生真正从阅读中找到乐趣、学到知识、培养英语思维以及提升人文价值观。

小学英语体验式阅读就是一个小学生从初步感知英语到能够自主自由阅读的完整成长体系。

【参考文献】

[1]安妮鲜花。《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

[2]汪培E。《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

[3](美)斯蒂芬・克拉生。《阅读的力量》

体验式英语阅读教学 第2篇

[摘要]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情境或再现情境,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体验式阅读,实际上就是“情境阅读”。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要从“重传授,轻探究”向“传授探究结合,探究为主”转变,让学生去体验,去质疑、探究,去观察、发现、感悟、思考、内化。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阅读教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5003202

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情境或再现情境,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体验式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通过教学中的交往、对话、理解而达成的“我―你”关系,而不是单纯的“授―受”关系。体验式阅读,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情境阅读”。它容易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热情,并且能进行“语境体察”,学生“心动”之余就能寻找出或浅表、或深层、或醒目、或隐蔽的各种信息,为己所用,并且能进行研究性的实验学习。

这就要求教学过程要从“重传授,轻探究”向“传授探究结合,探究为主”转变。重视探究,就是要改变把学生当成“容器”的灌输,把学生的头脑看成一个充满激情的“火炬”,让学生去体验,去质疑、探究,去观察、发现、感悟、思考、内化。为了实践这一理论,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笔者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七Unit 3 “Under the sea”的Warming up和Prereading?榻萄?素材,探索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一、教学案例

以迪士尼经典动画电影“The Little Mermaid”中的一个片段导入,引出本单元的话题Under the Sea。对于海洋动物来说,生活的天堂自然是海洋,那么在这个广袤的海洋世界里,生活着哪些动物呢?接下来,结合图片,让学生认识海洋中的动物,并顺势引入本节课讨论的第一个重点――虎鲸。学生们对于虎鲸的认识,大多停留在它的颜色和形状上,对于它的自然属性并不熟悉,于是在这里,我插入了第一次的信息输入,播放关于虎鲸的录音(学生前期录制)。播放由学生录制的听力材料,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了解虎鲸的基本特征,同时这为接下来的第一次输出(简要地介绍虎鲸)作了铺垫。然后给出两张图片与虎鲸进行对比,让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与相同之处,引入本节课的第二个重点――须鲸。这同样是学生比较陌生的一个话题,但与上一环节不同的是,我将输入须鲸信息的部分设计成Quiz的形式。在这一次信息输入的过程中,学生了解了须鲸的基本特征,所以随后的输出环节进行得比较顺利。对前两次信息输出的处理,我采用了同桌讨论与个别学生陈述观点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信息的共享与凝练。认识了虎鲸和须鲸,接下来预测在虎鲸和须鲸的对决中,谁会是胜利者。学生根据在前两个环节获得的信息畅所欲言,对胜利者进行预测。接着,播放虎鲸与座头鲸(须鲸的一种)对决的视频,学生通过观看,验证自己的猜测;同时视频中优美的英文解说与直观的画面为本节课第三个重点也是难点(Picture Talk)作了一个铺垫。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下节课即课文的阅读打基础,但本节课直接让学生看图说话还是有难度的,因此我将这一部分设计成两个环节。首先用选词填空的方式,完成一篇小短文;然后结合此篇小短文,根据关键词和有用的句型,思考、讨论并描述图片,实现知识的升华。最后根据图片,预测文章的内容,结束本课。

二、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设计和实施中,对于这种新的阅读教学方式――体验式阅读教学,笔者有如下的思考:

1.创设民主课堂

英语教学并非一种专制性的教学。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居高临下,很可能会束缚学生的情感和个性的发展。体验式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师生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本,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让他们在学习中有自己的独特体验。本节课中,我让学生录制听力材料,利用榜样的力量感染同学们,同时在设计导入环节的时候,利用色彩明快、节奏欢快的动画,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有不少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用到了如“As far as I’m concerned...”“in length”等句型和词语,学生们精彩的表现同时也激发了教师更大的热情,课堂气氛逐步高涨。

2.提倡多元解读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来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从而实现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提倡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如对本节课的设计,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看图说话创设情境,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内心的体验,从而实现个性化解读。学生对于图片的描述或是从一个方面,或是从全局入手,回答非常生动并极具想象力,有效地推动了教学并且达到了本节课的高潮。

3.精心设计问题

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的提出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联想,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还可以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时代的特点、学生的特点,设计出恰当的、探究性的、令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从而增强学生阅读体验的深刻性。在本节课中,观看了虎鲸围攻座头鲸的视频之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Why can killer whales be the king of the sea? 学生们将自己观看视频的感受与对两种鲸不同点的认知结合起来,积极主动地体验课堂内容,感悟英语魅力。

4.恰当引导学生

体验式阅读教学告诉我们,教师教学艺术的最高表现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即使学生一时做不到,也绝不能动摇这一原则。事实上,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学生是可以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去解决好问题的。有时我在教学中发现,一个看似很简单的话题,让学生去讨论,在很多情况下学生却要么回答句型单

一、表达不清,要么畏首畏尾、不敢表述。其实归根结底,还是教师的铺垫和引导不够。在思考了这个问题之后,在本课的设计当中,我用递进式的三次输入,通过同桌讨论、关键词辅助,实现了递进式的三次输出,效果良好。

总之,英语教学离不开学生的体验,如果缺乏学生对文本解读的参与,英语的阅读教学也就丧失了本真意义。而英语阅读教学要注重体验,教师就必须首先明确体验式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及意义,然后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这样,体验式阅读教学必将改变学生被动的、依赖于他人的学习状态,让学生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体验式英语阅读教学 第3篇

一、创设教学情境,引导体验阅读

体验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情境创设。教师通过结合教材内容,创设与学生兴趣、学习需要相符合的情境,引导学生入境体验,从而投入阅读。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情境的逼真性与生动性,这样才能有效地带动起学生体验阅读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8中的Unit 4Films and film events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以多媒体视频情境带动学生的体验阅读兴趣,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电影与电影节属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因此,教师可以选取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电影节片段作为导入, 引出films and film events这一主题,刺激学生展开阅读。紧接着,在学生被电影节中女星走红地毯的画面吸引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互动讨论:What film festivals do you know? Why do people hold so many different film festivals every few years or every other year? 学生结合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并开始走进文本,展开体验阅读,在阅读文本中找到答案,或者得出见解。

二、提倡个性阅读,走进文本体验

体验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的个性体验。 为此,教师可以展开个性化阅读活动,引导学生依据自身个性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从而得出自己的独特体验,促进对文本内容的吸收, 得出深刻的感悟。

例如,在学习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6中的Unit 1Laughter is good for you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个性阅读,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可以选择默读、朗读、轻声读等方式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可以边读边标注,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可以边读边提出个性问题,与作者深入对话,从多个角度理解作者。在个性阅读后,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个性问题,或者分享读后感受和观点,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What is special about stand-up come-dy?”“What does your brain do when you laugh?”等。 教师挑选部分具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再次阅读,然后尝试回答这些问题,强化对阅读文本的理解。

三、设计体验活动,促进学生发展

体验式教学少不了一定的活动。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定的体验活动,引导学生融入活动, 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最大化促进学生发展。在设计体验活动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发展的双重需要, 以新颖的活动吸引学生参与,从而促进学生融入活动体验,最终增强英语阅读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5中的Unit 2The environment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设计体验活动, 引导学生参与,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单元的主题是“环境问题”。面对每况愈下的环境,人们开始担忧起来,积极寻找对策,治理环境问题,恢复健康、绿色的生存世界。为此,在学习完本单元的阅读内容后,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情境体验活动:

假如你是某市的市长,请你以市长的身份,发表一篇解决本市环境问题的演讲。

在这个情境活动中,学生需要了解某市的环境情况,结合具体情况提出对应的解决对策,并以市长的身份呈现对策。这样的情境体验活动深受学生欢迎,吸引他们积极融入其中,因而收效颇高。

四、开放教学评价,增强教学效果

在体验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评价也非常重要。以往的英语教学评价多以学生的考试结果为标准, 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课堂表现、学习积极性等。此外,以往的评价多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被动听评。基于此,教师必须开放教学评价,以全面增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

例如,在对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5中的Unit 2The environment这一单元进行评价时,教师应以开放评价为主,注重激励学生,以取得良好的评价效果。在本节课中,教师可以设计情境体验活动,并在活动结束后开放评价内容,注重学生的情境表演过程,多方位点评, 满足学生的受表扬心理。教师主要从学生的情境体验活动参与积极性、口语表达流利程度、提出的对策是否具有可行性、是否在演讲时与“观众”进行眼神交流等方面进行评价。此外,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参与到评价中,让学生相互点评情境体验活动是否到位,从而营造积极的评价氛围,促进学生发展。

探析“情感体验式”英语阅读教学 第4篇

一、找准学生阅读兴趣点,激活学习情感

新鲜、生动的阅读素材往往是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点。从上述兴趣点来引导学生积极阅读和主动探究,一方面,能够吸引学生的阅读注意力和集中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另一方面,能够使得学生的英语阅读思维更为敏捷,更能够调动他们学习内驱动力。教师可从学生的阅读兴趣点来优化教学,引导学生带着思想情感深入阅读理解。

在实践过程中,要能够深入了解学生阅读学习需要和认知规律,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过程中寻找可阅读学习的兴趣点。首先,要能够准确找出阅读素材表达要点以及新鲜之处,让学生能够有切身之感。其次,鼓励学生能够就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深入探究,并能结合自身的实践体验来感悟。再次,鼓励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到文本阅读素材之中,形成有效的立体式认知感悟,深化文本所表达的主旨内涵。

教师通过找准学生阅读兴趣点,能够更好激活阅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语》(Fun with English)8AUnit1 Friends 的“Reading Best friends”教学中,可要求学生通过问题“Why do we need best friends?”和“What do you get from your good friend?”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思考学习。首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Auld Lang Syne》,营造相似的英语阅读学习环境氛围。其次,可要求学生运用自主阅读形式来列出文章表达的各个朋友性格特征,并要求学生能够予以归纳总结。再次,建议学生思考:(1)Who do you like to play with?(2)What do you want to say to Betty?(3)Why do the author think Max is a wonderful friend?通过上述教学方式引导,能够更好激起阅读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情感。

二、摸清学生阅读质疑点,倡导深情体验

学生只有在不断质疑思考中才能够更好学习感悟文本。教师不妨从学生的阅读质疑点来引导教学,通过质疑来增强认知感悟。以质疑为切入口,能够更好发挥阅读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阅读学习思维和习惯,从文本中的阅读学习难点中探析其中的可思考表达的“因子”。在教学中,首先,能够找出文章表达重点,及时预测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可能遇到问题。其次,倡导学生能够在质疑阅读学习中,多思考:出现文章中的现象由哪些原因引起的。再次,建议学生能够带着自己的情感来体会文章主旨,能够换位思考,深入体会文本中的丰富人文思想情感,激活学习灵感。

在摸清学生阅读质疑点基础上,能够更好打开学生的思维情感。笔者在《牛津初中英语》8BUnit 5 International charities的“Reading A An interview with an ORBIS doctor”教学中,可要求学生质疑思考:How to go to the hospital in the future?和What do you know about ORBIS doctor?在此基础上,可要求学生能够针对文章表达内容,能够运用分角色扮演对话的形式来深入体味文章表达内涵,以增强认知情感体验。

三、关注学生阅读升华点,丰富思维情感

阅读是学生学习和接受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重要形式,更是拓展学生语言学习认知思维和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阅读学习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更利于学生英语学习的发展和创新。

教师可根据学生对阅读理解的感悟力,鼓励学生能够从阅读升华到感悟的过程中不断捕捉灵感,深入探究文章所表达的丰富人文内涵和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可要求学生能够针对阅读中感受最深之处,运用摘录、书面表达、改写等形式予以运用。例如,在一篇题目为“School life”阅读教学中,可要求学生在理解感悟基础上,围绕“What is your favourite school life?”来要求学生运用口语演讲、书面表达等形式来表达上述内容,以更好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生活的激情。

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 第5篇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中心。如何更好地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呢?我觉得应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体验性阅读。所谓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自主揣摩、感受、领悟字里行间洋溢的情感和人文精神,实现“自我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体验性阅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中心。如何更好地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呢?我觉得应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体验性阅读。所谓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自主揣摩、感受、领悟字里行间洋溢的情感和人文精神,实现“自我教育”。那么,在我们的阅读课堂中,如何开展体验式教学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丰富情感体验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努力创设一种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的知觉表象,使学生乐意去体验。

1、音乐情境体验

语文与音乐有着天然的关系,都作用于心灵。阅读教学中,可在必要的时候借助媒体播放适当的音乐,利用背景音乐的烘托,根据音乐节奏的高低起伏,或欢快,或悲伤,有效地渲染课堂气氛,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体味课文的思想情感。

2、画面情境体验

课本向我们呈现的抽象的文字世界,课堂上充分利用静态、动态图画,能化抽象为形象,化简约为具体,还原恰当的画面情境,激发学生的直观感受。在教学《詹天佑》一文时,同学们对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线路不是很了解,无法体会到詹天佑的智慧,我便出示“人”字形线路的动态图,让学生看着图片朗读课文,一遍结束之后,便有同学恍然大悟道:“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我趁热打铁,让已经明白的同学,在黑板上画一画简易图,并用自己的话介绍为什么这样画。就这样很抽象的文字变成了生动的画面,学生在体验中明白了道理,升华了情感。

二、走出课堂,积累生活体验

吕叔湘曾说:“语文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边有广告牌;买东西,有附带说明书„„”因此,应该多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丰富学生的情感,增添生活的积累与体验,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带领学生走出教材,走进社会生活,多参与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增长知识才干,更好地学会做人。

在教学《秋天》一课时,我带领学生到学校周围的果园中采摘苹果,带领学生观察秋天的景色以及动植物的变化,引导学生汇报自己的观察所得,本来很枯燥的语言文字,在我们的课外体验中,变成了一个个快乐的小音符,学生陶醉于秋天湛蓝的天空,惆怅于丝丝秋雨„„一个活动下来,有的同学能背诵关于“秋天”的诗歌,有的同学制作了精美的叶画,有的同学写了赞美秋天的小诗等等。这样的教学,不但把学生带入神奇的语文学习境界,还使学生获得了更多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和心理体验,这也是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

三、角色扮演,内化形象体验

体验式阅读教学注重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双向对话和情感交流,重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我们应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情感体验出发,对文本进行个性化和创造性解读。因此在学生掌握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文本中去,利用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担当特定而又是与教材相关的角色是非常有意义而且有效的。学生在扮演角色、担当角色、体验角色的过程中,会理解角色在情境中的地位,设身处地体验情感,这会使学生更容易与文本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我们的教学效率会事半功倍。

阅读教学中的体验式学习 第6篇

什么样的人群最喜欢阅读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知青文学”?是知青。为什么是知青?因为知青文学作品里记述的生活是知青们曾经体验过的生活,他们对那个时代以及人生有最真切的感受。

同理,学生在学习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必须融进自己的人生感受。有了与作品相关的真切的感受,并将这种感受对应我们阅读的作品,就会激起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从而更透彻、更真挚地感受作者的情感世界以及作品的社会意义。住在江南水乡尤其是生活在浙江绍兴一带的同学一定会对鲁迅先生的《社戏》感受尤深,因为作品中的阿发、双喜、桂生的生活就是同学们曾经经历或正在经历的生活,而六一公公或许就是同学们村庄或邻家的老爷爷。有这种人生体验的同学阅读鲁迅先生的《社戏》就会更亲切,理解起来就会更容易,认识当然会更深刻。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那几个纯洁勇敢的少年在鲁迅先生心中不可磨灭的印记,也不难理解鲁迅先生为什么对那夜的罗汉豆的美味终生难以忘怀。住在城市里的同学尤其是住在北京城区某个胡同里的同学,在读完汪曾祺的《胡同文化》之后,一定会对胡同的消失有一种亦喜亦悲的难以名状的复杂感情,认识一定会比从没见过、感受过胡同的农村的同学要深刻。

因此,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要尽可能多地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将自己尽量融入到作品中去,这样才更容易与作品中的人产生某种情感或认识上的共鸣。当然,绝大部分文学作品中的生活是我们年纪尚轻、涉世尚浅的青少年学生未曾经历甚或未曾听说过的生活,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去寻找体验呢?笔者认为有三种解决办法。

其一,有条件的学生可进行实地踏访。比如,有机会去北京的同学,夏天,可到清华大学校园去感受一下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的宁谧,季羡林先生《清塘荷韵》的幽雅;秋天,可到北京的乡间感受一下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的浓郁;当然,要深入理解林语堂笔下《动人的北平》中的一个综合的、包涵着文化底蕴的北平的老成、厚重、包容的特点,则须要深入到北京的骨子里去。再如,有机会去湖南凤凰的同学,可亲身感受一下沈从文《边城》中的湘西世界;想去南昌的同学,可登临一下滕王阁,感受一下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少年豪情。在实地踏访中,同学们可以还原或者遥想作者在作品中描绘的情形,从而让自己对作品的认识更直观,也更深刻。当然,最重要的是能够与作品共鸣,与作者的认识与情感共鸣。

其二,对于更多的没有条件实地踏访的同学来说,借助多媒体以及参考书籍了解文本所描述的世界,也是一个退而求其次的不错的方法。比如,要准确理解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我们一般的同学是不可能到莎翁的故乡英国去的,那么我们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或课外书籍,介绍一下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和人文主义精神,从而更好地认识作品的主题。

其三,教师本身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自身的人生体验也是帮助学生获取间接体验和认识的一个辅助手段。比如,阅读巴金先生的散文《小狗包弟》,年长的经历过文革的教师可充分将自己的文革体验与认识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对这一个陌生而又确实存在过的时代有一个间接的感受与体验,从而体味巴金先生对小狗包弟的悲悯、歉疚的感情以及敢于解剖自己的批判精神,进而认识他的散文集《随想录》的伟大与不朽。又如,读丰子恺先生的《云霓》,许多学生缺乏对干旱的体验与认识,当然也就缺乏对人们面对干旱的情感的认识,教师也可将自己的经历和见闻传达给学生,从而体味丰子恺先生细腻的文笔中蕴涵着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以及对现实的忧虑与希望的复杂感情。

当然,在理解文本的时候,学生的实地踏访,多媒体与课外书籍,教师传达的人生体验,这三个方面仅仅是阅读理解文学作品的辅助手段。在对具体文本的理解上,我们还是应该以文本为理解的核心和基础,充分尊重原作,既不能解读不足,也不能过分解读。

体验式学习有助于让学生形成对文学作品的独特的个性化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形成审美能力与探究能力,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这正是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阅读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的实施研究 第7篇

传统的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属于“填鸭式”的教学居多,学生处于在被动中求知,极大地扼杀了其求知的强烈欲望和好奇心,并且也限制了学生全面发展。阅读体验式教学只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存在,在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从实际教学出发,根据当地语文教学实际,再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推动语文教学发展,促进教学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一、注重教学氛围,以实现有效体验

在新课标的推行下,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上有了新目标,要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构建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环境,多开展相关活动,在师生互动方面要强化交流与互动。积极引导学生投入阅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为学生提供有效的体验评价,促进学生获得公平的初始体验。教师要注重个体化差异,充分尊重学生,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培养其良好的阅读、思考、研究的习惯。

比如,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在教学要求上应有学生自读课文环节,并且设置具有层次性的问题,不能读而无所获。另外,还可就某些问题展开谈论,促进学生的思想交流,拓展其思维的广度,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为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变学生学习状态和能力打基础。教师根据大纲的要求、自己的理解、学生的讨论给出一个相对明确的分析,增加学生认知的准确性,提高其认知深度。

初中语文阅读体验教学是针对学生切身生活感受和相关体验出发的,在此期间,不断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阅读的主动性,促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深刻的感悟和理解文章内容的方式,提高语文学习层次。

二、尊重学生相异性,开展丰富阅读活动

汉语是世界上最难的语言之一,博大精深是最主要的特点,因此,即便相同的素材放到也可以得到不一样的理解,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不同的阅读素材,更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加强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教师要牢牢把握初中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采取分层次的阅读体验,使用多种信息促进学生思想和品质的提升,进一步开展研究性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创造性思维。

阅读体验能触发学生在阅读中积极思考,采取创新性思维,并且能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活跃性和专注性,强化课堂效果,丰富课堂画面,使课本知识完全以一种灵活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广的知识和相关精神的享受,并对新旧知识有一定的认知和发展,以加强其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丰富其精神世界。

三、巧设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重要出发点是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与热情,与此同时,养成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通过引导和启发,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跨越式的发展。在?读素材的选择上,给学生设置一些有内涵和深度的文章,并且设立一些巧妙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触发学生的合理化的想象空间,对学生进行兴趣引导阅读,对学生的阅读效果作以简单的考查。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课前预习、自读情况,将提问初读感受与课后回顾进行对比,让学生发现自己认识上的进展和改变。

初中体验式教学要求学生关注周围事实,领悟和体验课本内容,将二者巧妙地结合起来。通过增加一些生活经验,来实现对课本内容的熟知,并形成重要的主观意识,不断深化自己的生活经验,进一步促进学生保有一种积极健康的状态,获得更多有效的学习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而提升语文水平和综合能力。

四、强化写作训练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这些有利于学生实际能力的形成和增长。初中语文更注重学生的基本能力的培养,教师要牢牢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在学生通过阅读得到启发和心灵碰撞时,为之提供一种情感的疏通场所,鼓励学生积极将一些认识、思考、感悟写下来,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促进其思维的发展,为其想象力发展和相关语言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思想保障和基础。教师还可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朗读和夸奖,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建立自信奠定基石。

“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体验式阅读所得到的阅读效果更好,对学生内在品质的影响则更大。在阅读中,可打开学生的内心世界,更大程度地对学生的思维和精神,乃至能力作以重塑,促进其全面发展,进一步使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的改革背景下,阅读体验式教学已经成为一种积极的教学手段,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形式。在该种教学模式大力、有效的开展过程中,可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思考能力、感悟生活的能力。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采用体验式教学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全面性提高。

体验式英语阅读教学 第8篇

培养全人的教育观中强调教育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旨在通过阅读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英国著名学者John Lock声称:教育就是一种体验。只有经过亲身体验并对此进行反思,才能使学习内容从实质上成为获得的知识。语言学习认知论中关于体验学习指以体验的方式心领神会、内化,达到认知理解,或者促进并加深理解。即把语言本体转向学习者主体,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化、突出感受和难忘的体验的“体验式语言学习。建构主义理论倡导学生通过体验将学习经历、知识和思想与学习的内容相结合,同时在其基础上构建和生成新的知识和意义。教育者John Dewey(杜威)强调说个体要真正获得真知,就必须通过运用、尝试等实践获得,即进行“learning by doing”(“做中学”),以学生为中心,体验式教育的教学模式。

从体验教育理论的研究学习中我们可以得出:作为高中英语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当把学习主体—学生对阅读语篇的体验过程作为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强调阅读过程的体验及体验后的感悟。这样,才能使原来静态的语言知识在个体的能动中被激活催化,从而生成新的意义.获得创新。而在当前功利性和高考应试性阅读为教学先导下,高中生对所阅读的文章以无所谓“体验”,追求的只有正确答案和分数。其教学模式主要是“练习—对答案—讲解”,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体验式英语阅读”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其最初的体验和具体经验为基础.通过自身体验而建构新的知识、获得技能的英语阅读过程。学生通过视觉、听觉、感觉等教学媒体及积极参加丰富的阅读活动,主动接触语言、发现语言从而习得和运用语言.这种阅读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刺激学生主动思考、表达和构建知识,逐步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性、自主性和合作意识和思辩能力等,优化英语阅读教与学。

二、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的实施

语言体验过程不仅是学生语言知识和语用知识综合的过程.也是学习策略的操作过程。所以体验式阅读教学不应仅局限于语言本身教学,而应着重学习技能、策略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在理解中,学习者必须在完成音、词、义的一系列重新构建过程中,把阅读理解操作过程作为意识对象积极加以控制.并且在必要时候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解决理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都属于元认知活动策略。体验式英语阅读学习的技能与策略对一个成功的学习者来说非常重要.对目前英语教育也是一个挑战。本文提出体验式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如下:

(一)体验式英语阅读与任务型学习方法的结合

“体验式英语阅读”任务的设定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并完成。主要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并自发地解决问题。教师则是资源的提供者和指导者、阅读的促进者。最初的任务大多是学生自己去设计.如学生预习完学习材料后,找出自己感兴趣的热点问题,或者继续去深入探讨或发现问题。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用英文陈述自己最终的结果:可以是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的介绍.也可以是自己对某一个问题的新的认识。也可以是全班为了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等。而教师设计任务时.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确最终的目标.引导并督促学生的一切行为始终在最终目标的牵引之下。在每次阅读中,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使用阅读体验的过程。这种体验式阅读教学极其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性、自主性和合作性意识和能力等。

(二)网络式体验式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外语教师利用计算机技术设计出阅读开放式的任务和过程来激励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交流.让学生置身于学习共同体中。通过教学手段、建模、对输入和输出的监控来促进学生对形式与功能的整体意识。在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促进学习者有效的外语学习方面. 教师可基于技术的六大学习空间:咨询空间、练习空间、故事空间、创造空间、虚拟空间和对话空间(Meskill,1999年)来建构开放式的任务。这六大空间基本上体现了以言做事的目的.反映了合作学习的原则.符合认知的特点和全人教育的理念,因此,此教学策略有助于学生认知、情感及行为的培养,是达成英语教学三维目标的良好途径。

(三)自主学习的体验式英语阅读

课堂内外的英语体验阅读是有机结合的、不可分割的语言学习体验过程。事实证明.不局限于课堂的且能持续课后发展的英语体验阅读才能真正体验英语语言.学习者在这种学习思想的指导下才能创造性地、主动地学习和体验英语阅读.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英语阅读的方法,并且在该语言阅读体验过程中自觉地将“显性”学习链接于“隐性”的语言接触和刺激。,学生作为一个体验式阅读主体,通过自主体验可实现自我角色、地位的意识、自我监察与调控意识、自我监督的意识、自我选择判断的意识、追求自我经验的意识等。

三、结语

在教学中,只有当学生能动地、自主地去体察知识经验、认识事物并获得自己的感悟,激发起自己的情感,并以自我的身份参与的时候,才真正是个学习主体。作为阅读主体时,阅读材料、他人的意见,包括教师的观点,都是认识的客体,主体有权加以批判、选择,而不是被动接受所出示的阅读材料。在“体验式”阅读中,学习者必然是主体。在体验式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通过创造实际的或虚拟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材内容,使学生在体验过程中阅读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感情、生成意义知识。新课改的最高宗旨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体验式阅读”正是体验式教学精髓的高度体现。

摘要:本文以当前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提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体验式的阅读教学策略”,即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其阅读学习过程,重视学生情绪体验”的一种英语教学策略。通过学生过程体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其语言能力、思辨能力及阅读学习策略等。

体验式英语阅读教学 第9篇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理论基础;内涵;原则;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45-02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始凸现,这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积极关注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学习过程,积极创设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学习情境,通过协作性的学习方式与任务型的教学形式,使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建构与“自省”,激发其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其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一、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与内涵

“体验”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对于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笔者通过对前人的研究发现主要有如下几种: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的建构主义理论、主张“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建立一种能产生直接后果体验”的体验教育模式理论,此外还有Kelly和皮亚杰的认知教育与认知学习理论、Lewin的社会心理学理论、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杜威的进步哲学、大卫·库伯的经验学习圈理论等,其中杜威的“Learning by doing”概括了以上理论基础所具备的共同特征。

体验式教学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任务型教学”及“学生自主学习”两个方面。任务型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设置可操作性的、具有真实性的任务,使学生参与其中,并在此过程中完成对旧知识的复习、新知识的理解。学生自主学习主要是指教师针对所学习内容及学习者的实际水平布置相应的任务,鼓励学生自主搜索相关信息、自主学习语言的过程。

二、体验式教学的基本原则及实施过程

体验式教学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的主体性原则、提倡学生主动体验的过程性原则、强调学生发现性的生成性原则及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的开放性原则。

体验性教学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如下几个阶段:通过创设自然性语境及直观性情景,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及参与度;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设置一系列的合作性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入情景并进行体验;通过探究性的学习,帮助学生在体验中进行知识的重组与主动构建;在教师合理引导的基础上,进行浅层次认识的理性升华,并能进行知识、能力的自由迁移。

三、体验式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在此笔者选取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国际英语教程青少版(第二版)学生用书3中的Get Connected Unit 3 “Benedict Allen,A Modern Day Explorer”一课的阅读教学为例。

1.课前教师对教学材料处理及学生上课前的准备。本篇文章主要介绍的是Benedict Allen成长为现在探险家的经历,因此在课前教师应当准备几张有名探险家的照片(如哥伦布、郑和)及其成长经历的文本,Benedict Allen及其所到地方的照片做成PPT,剪辑Benedict及其他探险家进行探险的相关视频并将Benedict的视频放在最后一个,搜索Benedict接受采访的视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课下搜集关于Benedict及其他探险家的一些资料做成PPT的形式进行presentation.

2.创设自然情景。①教师在课堂开始时,请一组同学上台做presentation,并在presentation结束后,请其对学生发问(此处以郑和为例)。Q:What did Zhenghe do when he was 34 years old?Q:How did he go there?Q:How many explorers do you know?此处主要通过学生课前的准备,帮助学生对本文所讲主题进行大体了解,并在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复习不同时态疑问句的回答方式。②教师展示一系列鲜有人迹的地方的图片(如北极、沙漠等)然后询问学生是否去过这些地方。在得到学生的回答之后,教师提问“Would you like to go there by yourself?”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举手进行民意调查,并给出自己的理由,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的理由予以理解并支持他们的想法。具体步骤如下:T:Look at these pictures,where are they?T:So would you like to go there by yourself?T:Which kind of people in your mind would like to go there?在提出这个问题后,学生对于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并给出自己的答案,如“Scientist”、“archaeologist”及“explorer”等。在此处学生进行积极的讨论,并在展示过程中,使其对探险家的含义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T:Now I play one video for you to help you know them better.此处教师播放剪辑的一些探险家的视频,将学生很自然地带入本课的情景中去,最后在Benedict Allen的视频中停下,并发问“Do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him?”鼓励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

3.进入情景。教师在学生进行阅读前在黑板上画一棵Benedict Allen生命之树,并标注了一些关键字词,要求学生在阅读完后可以根据这些关键字词对其进行复述与思维的发散,为了增加学生参与度,教师可以通过在树上加苹果的形式进行鼓励。如,树上出现了一个关键字1960,学生可以据此说出“Benedict Allen was born in England in 1960.”。在通过一些关键字词对其人生经历进行了解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其进行采访,采访的提纲由各小组自己拟定,并民主选出最佳Interviewer。

4.知识建构教师鼓励学生寻找课文中的知识点,并通过“我是小老师”这一环节试着对知识点进行解释,这部分可以检测学生课下预习的情况。在进行知识点讲解时,教师可以尝试着用图片来示意、不同语境中释义、相类似知识点归纳总结,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点造句,句子接龙,击鼓传花,表演等形式来进行词与词组的记忆。此外,在此基础上,模拟Benedict求职的情景,在介绍简历写法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根据文章大意及知识点写一份其个人简历,并当堂评比。

5.归纳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带有的情绪化因素相对较多,因此如何及时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将浅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成为教学环节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在学生对本课的大意进行了解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思考Benedict的品质,并由此扩展此种品质的益处,并举例;让学生读几本关于探险家的个人传记、旅游经历等,并在下节课的时候进行展示等。

四、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体验式教学不仅仅是侧重于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同时通过情感的体验,获得知识的同时,进行知识的重组与建构,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应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其终身英语学习能力。但体验式教学因其在国内真正课堂实施时间相对较短,笔者认为在体验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如下的问题:

1.体验式教学提倡学生在言语与场景体验中,体验语言的实际运用,但是如果某个环节占用时间过多的话,会影响到其他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

2.体验式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师对大量信息进行处理,相对英语课堂的上课频率而言,教师备课的工作量被无形的加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压力。

参考文献:

[1]魏明娣.初中英语体验式教学的认识与实践[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9).

[2]杨延从.“体验式学习”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9,(5).

体验式英语阅读教学

体验式英语阅读教学(精选9篇)体验式英语阅读教学 第1篇浅谈小学英语“体验式”阅读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王城小学 王可【摘要】小学英语体...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