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学士自荐信
体育教育学士自荐信(精选7篇)
体育教育学士自荐信 第1篇
通过四年的苦读,掌握了计算机软硬件专业知识,能进行软件设计,动态网站制作,数据库编程与管理,并在本专业李志伟教授的指导下,开发了学院《教学排课系统》,参加了校园网在线考试网络的建设。学好计算机必须有过硬的外语水平,我以较好的成绩通过了国家英语四级考试,六级412分,现已能阅读并翻译计算机资料,并时常为留学生朋友做翻译。
自入校以来,我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的经济与管理理论在业余时间广泛的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大一暑假,在信阳宏源太阳能有限公司做业务员,体验了社会生活的艰辛,同时确立了自己敬业守信的奋斗目标,很好的锻炼了交际与临场应变能力。大二暑假,在新华烤王餐饮部做大堂助理,主要负责新员工培训与帐目管理工作,有意识的锻炼自己的演讲与领导能力。
希望通过我的这封自荐材料,能使您对我有一个更全面深入的了解,我愿意以极大的热情与责任心投入到贵司的发展建设中去。
最后再次感谢您耐心的阅读了我的自荐信。期待您的回复。祝贵公司的事业蒸蒸日上,稳步发展!
体育教育学士自荐信 第2篇
您好!
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阅读这份自荐信,并感谢您给我这个作个人自我介绍的机会。
我是泸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临床医学专业**级学生****,将于****年**月毕业,届时将获得医学学士学位。素闻贵院管理有方,“不拘一格降人才”,特毛遂自荐,希望能在贵院谋一份工作,施展所学,以解除病人之痛苦。
五年前,当我踌躇满志地踏进医学殿堂时,便立志献身医学事业。为此,我用“学有专长,全面发展”来严格要求自己,力求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以便将来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回首五年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无愧于“学有专长,全面发展。”
在校期间,我全面系统地学习了学院开设的必修及各门选修课程,全部合格,无一补考,以良好的成绩,先后通过了国家英语四级(CET-4)和计算机二级考试,现在正积极地为冲刺国家英语六级作准备,对通过该考试充满了信心。多次获得综合奖学金。自进校起历任班组团支书、班组文娱委员、学院团委办公室副主任、学院团委社团部副部长、学院大学生“乐韵”合唱团副团长、附属医院实习队副队长等职务,由于工作出色,多次被评为“学院优秀学生干部”、“学院优秀团干部”、“系三好学生”,是“泸州医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四星级证书”获得者;课余时间,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之中,入校以来一直作为青年志愿者参加医疗宣传活动,参与徘徊并组织了“泸州市大、中专院校团内交流活动”以及学院团委、学生会成员换届选举事务;多次代表学院、年级、班组参加各项文体活动,在四川省、泸州市及学院举办的各类文艺演出中多次获奖,代表年级参加院篮球联赛连续两年蝉联第一,一次第二名,代表班级夺得年级乒乓球团体第一。
在毕业之前一年半的实习过程中,我坚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带习教师指导下系统地对内、外、妇、儿、传等各科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断与治疗,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掌握了基本技术操作,树立了牢固无菌观念,并初步能独立进行外科换药、拆线、清创、缝合、胸穿、腹穿、腰穿等基本操作。能在上级工程师指导下完成如阑尾切除、大隐静脉抽剥术、石膏外固定等简单手术;初步掌握呼吸、循环、血液、内分泌、泌尿生殖等各大系统的内用药原则,受到老师、领导、病人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成绩都属于过去,未来更需努力。展望未来,如有幸能在贵院工作,我将以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用出色的工作成绩来证明:您选择了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
体育教育学士自荐信 第3篇
2008年, 澳大利亚规模最大、最有声望的教育学院墨尔本大学教育学院终止了其开设多年的研究生教育文凭 (1) (Graduate Diploma in Edu cation) 计划而以一种全新的教学硕士 (Master of Teaching) 计划取而代之。研究这一计划将对我国的职前教育硕士 (2) 培养有所启示。
二、墨尔本大学“学士后教师教育计划”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 提高专业质量, 以校为本:墨尔本大学学士后教师教育计划改革的根本原因
2007年2月澳大利亚联邦议会发布的《教师教育调查报告》, 对该国教师教育改革更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报告认为, 大学和中小学在教师教育责任上各自为政、在教学实习上投入不足、对教育研究重视不够等, 是澳大利亚教师教育长期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报告认为, 需要把专业实践置于教师教育的中心, 而这远非简单地增加教学实习的量。大学一定要为新教师作好在教室里工作的准备, 一定要增加师范生与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共事的时间。[2]可以说, 《教师教育调查报告》的发布, 标志着澳大利亚开始对教师教育进行全面改革, 而改革的重点则是把专业实践置于教师教育的中心。
20世纪70和80年代, 澳大利亚的教育改革政策一直聚焦在课程、教学大纲、班级规模、学校基础设施等方面, 对教师质量在学生成就方面的影响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进入90年代后, 澳大利亚开始逐渐认识到提升教师素质和能力在改善教育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于是实施了一系列有关教师教育的变革, 目的在于提高教师质量, 促进教师专业化进程, 而其中的重点是突出师范生实践的重要性, 探索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有效途径。如相继发布的《澳大利亚国家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蓝图》、《21世纪的教师联邦政府教育质量行动》、《一种值得关注的道德对新教师的有效计划》、《联邦高质量教师计划2003年行动纲领》等, 都提出了“以校为本”的教师教育。[1]
2. 提升学位, 创建“墨尔本模式”:墨尔本大学学士后教师教育计划改革的直接推动力
2008年, 墨尔本大学推行了有史以来最为重大的一次综合教育改革, 其核心内容是进行大规模的课程改革和学位调整减少本科学位的数目, 将专业课程, 比如法律, 改为研究生课程。学校为这个新模式起名为“墨尔本模式”。该模式以课程改革为核心, 本科阶段强调通识教育, 原有的96个本科学位在4年内逐步被6个3年制“新生代” (New Generation) 综合学位取代, 取消传统的双学位制度;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引入美国的研究生院模式, 设置多个研究生院和专业硕士学位, 强调“专业训练”, 提供更加集中、更加专业化的硕士学位课程, 以满足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需要。[3]
教师教育作为一种专业教育, 其专业课程应提升至研究生层次, 并应强调专业实践。因此, 在“墨尔本模式”的推动下, 墨尔本大学教育学院“教学硕士计划”应运而生。
三、墨尔本大学“教学硕士计划”培养方案解读
墨尔本大学“教学硕士计划”的培养方案有三种:中学“教学硕士计划”、小学“教学硕士计划”和学前“教学硕士计划”。现以中学“教学硕士计划”为例来看其培养方案的基本情况。[4]
1. 基于教师专业标准的理念与目标
澳大利亚各州对中小学教师有各自的规定标准, 大学须根据所在州规定的教师标准来制定培养方案。维多利亚州教学学会制定的研究生层次教师标准分为专业知识、专业实践和专业责任三大部分共8个标准:
专业知识标准1:教师知道学生如何学习, 知道如何有效地教学;标准2:教师掌握所要任教的学科知识;标准3:教师了解学生;
专业实践标准4:教师能设计和评价有效学习;标准5:教师能创设和维持良好的学习环境;标准6:教师能运用各种教学技能和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专业责任标准7:教师能够反思、评价其专业知识和实践;标准8:教师是其专业组织中积极的成员。
根据上述标准, 墨尔本大学认为“教学硕士计划”培养的是“反思型实践者”, 强调所培养的学生应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较强的批判反思能力和丰富的教学体验。其具体的目标是:有智慧、能热情地投身到教学中来, 不仅能够适应并且能主导变化;能够在前沿理论和事实研究的基础上连贯地表达对于学习和教学的理念;能掌握和展现坚实的学科知识和教育领域知识, 并表述如何在教学法中得到有效的反映;能掌握规划、教学和评价三者与学习之间的联系;能因材施教, 灵活应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殊需求, 并会利用一系列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性学习能力;能培养学生热情、理性的批判能力和好奇心;了解文化多元意识以及对社会和教育的影响;能在课堂中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技术辅助教学;能处理好教师专业生活中各方面的关系等。可见, 墨尔本大学“教学硕士计划”的培养目标定位清晰、准确, 可操作性强, 对培养过程极具指导价值。
2. 文凭和学位双阶段的培养模式与课程
中学“教学硕士计划”共200学分, 分为文凭课程和学位课程两个阶段。
文凭课程阶段:共150学分, 修完该150学分课程者, 可获得“学士后教学文凭” (Postgraduate Diploma in Teaching) , 有此文凭则可获得教师认证资格。此阶段课程组织又分为“速成模式” (Accelerated Mode) 和“延长模式” (Reduced Mode) 两种, “速成模式”学制1年, “延长模式”学制2年。以“速成模式”为例, 其课程设置及安排如下:
第一学期课程 (75学分) :专业实践和研讨;学生、教师和教学策略;社会和专业背景;语言与教学;学科知识一;学科知识二。 (1)
第二学期课程 (75学分) :专业实践和研讨;评价、学习和教学;中学教学中的ICT;选修; (1) 学科知识一;学科知识二。
“延长模式”的课程与“速成模式”相同, 不同的是所有课程被分散安排在4个学期里, 每个学期37.5学分的课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那些在学习的同时需要工作、照顾家庭的学生减轻压力, 便于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学位课程阶段:共50学分, 可在文凭课程阶段结束后的5年内完成, 修完后可获教学硕士学位。该50学分课程又分为4个方向, 其课程设置分别为:“入职教育”方向:专业档案袋、实践调研;“实习”方向:实习、实践调研;“研究”方向:教育研究方法、研究论文撰写;“专业发展”方向:选择另外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生计划或根据其兴趣和需要选择其他的一些专业计划。
3. 灵活而严格的成绩考核与评价
与我国通常以学位论文或毕业设计作为授予学位的最终评价方式不同, 墨尔本大学的“教学硕士计划”采用的是灵活的课程考核方式, 学生能否获得学士后教学文凭和教学硕士学位, 取决于是否通过每一门课程的考核, 是否达到课程规定的要求。现以完成文凭课程进入学位课程的学生为例:
“入职教育”方向的学生, 其专业档案袋课程的考核方式是年中递交一篇4, 000字左右的报告 (占40%) , 年末上交档案袋和6, 000字左右的报告 (占60%) ;实践调研课程的考核方式是年中递交2, 000字左右的专业发展计划和报告 (50%) , 年末上交一份2, 000字左右的学习评价 (50%) 。通过这两门课程的作业考核, 即可获教学硕士学位。
“实习”方向的学生, 其实习成绩合格;实践调研课程期中递交2, 000字左右的专业发展计划和报告 (50%) , 期末上交一份2, 000字左右的学习评价 (50%) , 通过者即可获教学硕士学位。
“研究”方向的学生, 教育研究方法课程结束后1周内上交一篇4, 000字左右的研究设计;最后上交一篇12, 000字左右的研究论文, 通过者即可获教学硕士学位。
四、墨尔本大学“教学硕士计划”特点分析
正如墨尔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李嘉士 (Rickards) 所说, “教学硕士计划”开创了该校教师教育的新时代, 其融合理论与实践的独特模式正在成为全澳学士后教师教育的典范。[5]笔者认为, 该校“教学硕士计划”的与众不同之处,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贯穿始终的实践安排
为了真正突出实习的效用, “教学硕士计划”在实习的理念、地点、时间安排、过程管理等方面对传统的实习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革。其理念是用“专业体验”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代替“实习”, 把“专业体验”纳入到整个计划中, 并且尽可能在不同的学校环境和学生群体中进行“专业体验”。因此, 与我国实习环节一般安排在理论课程结束之后不同, 该计划的专业实践贯穿整个计划的始终。如“速成模式”, 该模式的学习时间共2个学期, 学生在这2个学期要分别到2所不同的学校进行专业实践。每学期的专业实践又分为分散实践 (每周2天共10周) 和集中实践 (每周5天共3周) 两个阶段。因此, “速成模式”的学生在1年时间内有26周共50天时间将在中学进行专业实践。这种贯穿始终的实践安排通过在课堂真实环境中的全程“浸泡”并辅之以2周一次的反思和研讨, 学生能够更好地将大学所学理论与中学教学实际相互融合, 从而更好地达到“了解学生”、“知道学生如何学习、知道如何有效地教学”的目的。
2. 职责明确、合作密切的伙伴关系
墨尔本大学认为, 在职前教师培养中,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能否得以融合的关键在于大学和中小学校是否在实习的计划、实施、评估等过程中建立了真正的合作伙伴关系。因此, 墨尔本大学在“教学硕士计划”中对大学和中小学双方进行了合理的分工, 并对相关人员制定了明确的工作职责。
伙伴关系协调者:负责监测伙伴关系;开发新的合作关系, 促进大学与学校的更好合作;负责专业实践研讨会的学术内容、标准及组织;负责临床专家的管理和他们的专业发展。
中小学教学研究员:由中小学指定一名资深教师, 负责给实习生安排任务, 观察实习生并提出改进意见;与临床专家携手合作召开每2周一次的实习研讨会;支持伙伴关系的协调工作;向大学提改进教育意见。
大学临床专家:与实习生和中小学教学研究员一起工作, 主要负责学科领域的指导, 并负责组织实践课程的研讨会。
导师:大学为每个实习生配备导师, 导师在学生的专业实践中要负责教授学生教学经验并负责评估他们的实习表现。
大学教学法专家:在集中实践阶段负责对实习生的教学方法进行指导。
学校实习协调员:由中小学校长任命, 负责在特定学科、学习领域为实习生提供便利。
从上可见, 学生实习期间大学的实践专家、教学法专家以及导师都各有明确任务, 整个实习期间大学教育者与中小学校密切合作, 而不是“划地而治”、“各自为政”。一方面, 中小学校指导者和大学教育者共同指导学生的专业实践;另一方面, 大学教育者每2周与中小学校合作举办一次研讨会, 使学生批判性地对自己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反思。通过反思使学生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建立联系, 再把反思的理论作为持续的专业学习的起点。这种真正的伙伴关系的建立, 正是墨尔本大学“教学硕士计划”能够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关键。
3. 具体详细的课程要求
墨尔本大学“教学硕士计划”的另一个可圈可点之处在于其每一门课程均有详细可操作的课程要求。仍以“专业实践和研讨”为例:
在每周2天的分散实践中, 实习生需完成以下任务:
了解学校和学生:要求实习生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 如学校历史、政策制度、教职员工、专业设置、家长会或其他团体会议等;要求记录老师日常工作任务, 如课堂讨论, 材料准备, 校园卫生值日, 观察评价学生作业等;要求实习生观察学生的兴趣和成绩以及学生中的非正式团体等;
观察:要求实习生跟踪观察一个老师、一个学生、一个班级。要求观察教师在课堂组织、课堂关系处理、课堂管理战略、提问技巧、如何开始课堂和结束课堂等;观察学生们怎样进教室、课堂上如何表现自己、如何与周围同学相处、课间休息的行为等。
制定教学计划和评估教学成果:要求实习生至少听10节课, 评价学生学习和教师工作;进行教学反思;对每天、每周或是每个单元的备课进行准备和评价;定期和实习指导老师讨论并获得反馈;设计提高提问技巧和讨论技巧、整合信息技术到教学中的各种策略的方案;对课堂管理战略进行实验等。
了解道德和法律要求:要求实习生了解教师道德和法律方面的责任, 如组织学生短途旅游, 需征得家长同意并确保安全, 学生操场活动要做好监督, 要保护学生个人机密信息等。
课外活动:鼓励实习生参加校园卫生包干、体育活动、俱乐部活动、兴趣小组、专业发展研讨会等各项活动。
在集中实践阶段, 每位实习生要求在15天中每天上3节课 (50分钟1节课) 。在这个模块中, 实习生还要做专业档案, 包括详细的教学计划、备课教案、反馈情况、评估和反思等内容。专业档案是对实习进行评估的一个重要内容。
如此详实、具体的课程要求不仅使课程考核有据可依, 也使严格过程管理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五、结语及启示
综观墨尔本大学“教学硕士计划”的培养模式和特点, 无不体现出其“将专业实践置于教师教育中心”的理念。这对于我国当前的职前学士后教师教育尤其是职前教育硕士培养有着重要启示。
1. 科学定位目标, 凸显实践特性
墨尔本大学“教学硕士计划”强调在“专业体验”中培养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和批判反思能力, 体现了其培养“反思型实践者”的目标指向。我们认为, 职前教育硕士与在职教育硕士因培养对象的不同其培养规格应有所不同。如果说在职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是“临床专家”, [6]那么将职前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反思型实践者”则比较合理。
不久前, 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 (以下简称“教指委”) 制定了职前教育硕士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将该意见中的培养要求与“教指委” (2004) 01号文《关于加强教育硕士的培养与管理工作的意见》中的培养要求相比较发现, 虽然在职前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中提到“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 但在具体的阐述中并没有要求“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或教育管理研究的能力”, 而这却是在职教育硕士培养目标中明确要求的。可见, “教指委”职前教育硕士培养方案更多强调的还是实践能力, 其培养目标定位是基本合理的。不过, 与墨尔本大学“教学硕士计划”相比, 我们的培养目标在强调批判分析能力、评价能力和反思能力方面尚显不足, 还需进一步完善。
2. 强化专业实践, 提高实习效率
教师的职前教育中, 实习是使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环节, 是教师从职前职业准备向职业过渡的主要环节。墨尔本大学“教学硕士计划”的专业实践安排贯穿整个计划的始终, 学生在学习初始便能在中小学校体会真实课堂情景;每位实习生在实践期间至少要上90节课, 能够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 能够深入地进行反思性教学;大学与中小学建立了真正的伙伴关系, 双方分工合理、职责明确, 实习过程管理要求具体, 工作到位。而我国的教育实习时间不足、强度不够、过程管理不严, 与墨尔本大学“教学硕士计划”的做法相比较, 我们的问题显而易见, 尤其是在实习强度和实习过程管理方面, 墨尔本大学的做法的确值得我们借鉴。
3. 淡化学位论文, 实行多元评价
墨尔本大学“教学硕士计划”实行的是学分制,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并没有学位论文的要求 (只有在学位课程阶段选择“研究”方向的学生要求撰写12, 000字左右的论文) , 学生能否获得学位的关键在于是否通过各门课程的考核并获得相应学分, 而各门课程的考核方式却是多种多样的。职前教育硕士培养的是“反思型实践者”, 更为强调培养对象的教育实践能力, 因此在考核与评价上, 我们应借鉴墨尔本大学的做法, 实行学分制, 淡化学位论文, 采用反思总结、专业成长报告、档案袋评价等多种方式强化过程考核, 重视对实践能力的评价。
另外, 值得借鉴的还有墨尔本大学在培养模式与毕业选择上, 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灵活性和自由度。不同的修学年限、不同的选修方式、不同的课程设置、不同的毕业方向, 既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为学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又优化了教育资源, 提高了教师教育的培养效率和效益。
参考文献
[1]郭威.转型期澳大利亚校本教师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 2007, (5~6) :67~69.
[2]澳大利亚拟改革教师教育制度政府助教师成长http://www.jyb.cn/xwzx/gjjy/gjgc/t20070307_68523.htm.
[3]李巧平.墨尔本模式:澳大利亚公立大学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路者[J].全球教育展望, 2008, (12) :46~51.
[4]http://www.education.unimelb.edu.au/mteach/secondary.html.
[5]http://www.education.unimelb.edu.au/mteach/dean.html.
工程管理学士英文自荐书格式 第4篇
Dear Professor:
This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is for Caleb, a young man I have had the pleasure of knowing for the last 20 months. As a professor emeritus, I have come in contact with thousands of college and graduate students. However, Mr. Caleb stands out as a very extraordinary one with his research and teaching capability, personality and what is more, his “academic spirit”.
During his graduate study, he worked as my research assistant first, then as a teaching assistant of our department. Usually it is hard for someone to be good at even either one. However, as his adviser, I was pleased to find thatboth works he did was far exceeding what is called good. For example, unlike most other graduate students who are eager to publish essays and thus fear to take pains to make exhaustive investigation for their research, Mr. Caleb made extensive survey for his in the project sponsored by Science and Tech Commission of “Chicago” municipal government.He searched every possible source of information within his reach and affords for related materials. As far as I know, he has been to Beijing to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Science and Tech Information Center, Tsinghua University s Library and most public libraries of “Chicago”. He searched both in library and on web, which is a totally new approach to us. Neither was Mr. Caleb satisfied with second-hand information only. During the process, he also interviewed with supervisors of some scientific institutes of “Chicago” to obtain first-hand information.
His teaching is equally praiseworthy. I often heard his students said that Mr.Caleb s lectures were interesting and enlightening and they loved to listen to his lectures. In fact, he has his own teaching style.To my knowledge,it is quite western. In other words, he pays more attention to arouse the desire of seeking knowledge among his students instead of maintaining a quiet and rigid lecture atmosphere as most other teachers do.Thus you can imagine his lectures are full of discussions, laughter and eager eyes of learning.
His personality also impressed me so much. I would like to take only one case among numerous ones as example.This summer, I happened to have some thesessent to a professor who lived in another university for his review.It was so urgent that I could not wait even one more moment. Then I got Mr. Caleb to do it. He nodded without even hesitation. It sounds like not a big deal. However, it was scorching outside at noon then and it took him almost 1 hour s bike ride back and forth!
Besides his research, teaching capability and personality,I think I should bring up the overwhelmingly strong point of Mr. Caleb--his academic spirit. Although I know that it is hard to define what is called “academic spirit”, Mr. Caleb does prove it through his independence on his research, innovative perspective and commitment to academic activity. Frankly, I think it is the “academic spirit”that distinguishes him from thousands of college and graduate students I have ever known. With the “academic spirit”, Mr. Caleb is marching steadily towards his career goal--an ideal scholar with time goes by.
One more point. Mr. Caleb s English is excellent compared to most college or graduate students I have ever known.For example, “Chicago” municipal govern-ment held “International Friendship Month” and invited many foreigners (including guests from Clevend, U.S.A.) last summer. Mr. Caleb was chosen as one of 6 volunteer interpreters out of nearly 300 college and graduate studentswho applied the positions. Therefore I am sure that he will adapt to the rigors of graduate school life in U.S. without any great difficulty.
教育学专业是什么学士学位 第5篇
我国学位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博士后”不是学位,而是指获准进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博士学位获得者。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
教育部下达新版本科专业目录,启用。新设置的13个学科门类,分别是建筑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其中表演、音乐、舞蹈艺术专业划归于“艺术学学士”。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包括统招专升本)毕业考试成绩合格,在校表现良好,就可以获得学士学位。有的学校要求过大学英语四级。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所有科目的加权成绩在该校所划定的分数以上(不同学校要求不同),毕业论文答辩良好及以上并通过学位英语考试,毕业后可以申请学士学位。
体育教育学士自荐信 第6篇
关键词:成人学士学位,学位管理,素质培养
由于社会经济的变化发展, 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越来越多, 导致出现能力水平不一, 真实工作技能与学历严重不符等现象, 严重影响了社会对于学历管理的态度和看法, 而成人学士学位的管理工作到了适应社会发展而改变的时候, 充分改进成人学士学位的管理, 让其自身素质真正与学位水平相符, 达到培养高素质、强技能人才的教育目的。
一、成人学士学位管理工作的现状
学位是标志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达到规定标准的学术称号, 学士学位是我国学位结构中的基础学位, 它表示学位取得者较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自成人学士学位被批准以来, 为已经步入社会的成年人提供了得到学历的机会, 其取得了显著成就, 当然也面临着不可避免的困难和问题。
成人学士学位的管理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 初步建立了统一规范的制度准则, 授予了诸多接受继续教育的成人学士学位, 其管理工作日趋成熟, 但由于这一工作仍处于探索和完善阶段, 再加上我国高等教育形式的飞速发展, 成人学士学位的管理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 是缺乏对成人学士学位的正确认识, 严重影响了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 而对成人教育学士学位课程建设的投入不足以及师资力量的匮乏, 难以保证成人学士学位课程的教学效率, 阻碍了成人学士学位教育的发展。其次, 是社会对成人学士学位的重视不足。由于现在本科学士越来越多, 其含金量远远低于硕士、博士学位, 不单单是企业不重视, 获得学位的成人本身也不重视, 缺乏对学士学位课程和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直接影响了我国成人学士学位的管理工作, 不利于学士学位管理的发展与创新。再者, 就是我国目前成人学士学位的授予标准不统一, 缺乏灵活性, 而且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严重, 很难体现成人教育的特殊性和独立性, 加上各高校对成人学士学位管理的问题上缺乏统一的标准, 导致其不够灵活, 规定章程繁琐复杂, 不利于成人学士学位管理的高效运行, 制约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
二、成人学士学位管理对教育目的的意义
所谓的成人教育, 其实就是那些没有接受普通教育或普通教育水平不高而直接步入社会的成人, 认识到自身知识水平的不足和专业技能的缺乏而接受的继续教育, 他们的目的就是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这与现代教育的目的不谋而合, 对实现教育目的具有重要意义。
(一) 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 且根据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不断变化而变化的。例如, 古代科举制的目的是选拔官员, 为封建统治效力, 加强封建统治;而当今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 是全面提高国民的个人综合素质, 培养全能型和创新型人才, 提高我国整体的知识文化水平, 促进公民的思想解放, 传播先进文化, 为社会进步培养人才, 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促进现代化建设。从而实现为人民服务的目标,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推动我国的繁荣昌盛。不论是身体素质, 还是道德水平, 现代教育的目的就是对人进行素质培养。
(二) 成人学士学位的授予对教育的意义
成人学士学位的授予是对受教育的成人学习成果的一种肯定, 有利于激发学习的欲望和激情, 改变学习态度, 真正重视自身的学习以及考核结果, 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有利于加强学生管理。成人学位管理工作的严密制度和规范流程, 大大提高了学士学位的含金量。获得文凭是人们进行高等教育的直接功利需求, 有些人错误地认识学位的重要性, 缺乏良性的自我实现, 消极地混文凭, 忽视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但作为成人教育的主体, 那些深刻认识到自身能力的不足, 满怀努力学习、自我实现意识的人来说, 成人学士学位的管理和授予有效地激励着他们, 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 推动了成人教育的进步, 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 提高了我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促进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对我国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才强国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通过社会的进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让人民群众享受教育带来的间接成果, 一方面提高了群众综合素质, 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三、成人学士学位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近年来, 企业对应聘者的所学专业和个人素质看得越来越重, 这也符合现代教育的目的, 但对学位却越来越淡, 这与学位制度的初始目的不符, 而成人学士学位的简单易得使得其含金量大打折扣, 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不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针对这一问题, 教育人员采取了成人学士学位管理的相应措施。
(一) 重视成人学士学位的管理体制和制度建设
促进成人学士学位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 就需要一套规范的管理体系和统一制度, 这样才能保证学士学位的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尽管各高校对成人学士学位的管理工作互不相同, 都有自己的授予标准, 但其流程不尽相同。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 我国高校大多建立了由主管校长统辖的校、院两级成人学位授予工作管理体系, 管理体制明确, 校、院两大体系的相关部门单位各司其职互相监督和管理, 相互促进, 保证了成人学士学位管理工作的层次化和系统性, 保证了学位授予的质量, 以及成人教育的管理质量, 管理体系与制度建设有效地促进了成人教育的发展, 制定了学位授予管理的制度框架, 实现教育目标。
(二) 确保成人学士学位管理工作的授予质量
为实现教育目的, 需要大力提高成人学士学位的授予质量。相比于硕士、博士而言, 学士学位含金量太低, 造成学士学位的优势不显, 处于弱势地位, 提高成人学士学位的授予标准是其管理工作的重点。各高校要始终坚持学位的授予高标准, 包括学位课程考核和毕业论文, 学位课程考核要充分显示出专业知识的内容以及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要达到本科教学应有的各项要求, 成绩优良, 掌握好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此, 要高度重视学位课程管理, 制定成人本科教学计划,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让其真正学习到知识和技能, 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打造一支拥有专业教育能力的师资团队。采用专业成人考试, 严肃考风考纪, 严格学士学位论文答辩, 制订详细规则, 提高答辩质量, 规范学位的授予程序, 切实提高成人学士学位的实际作用, 实现教育目标, 培养高素质人才。
(三) 加强成人学士学位管理工作的监管
成人学士学位管理工作的完善要求加强监督管理, 这是学位授予的保障, 也是成人教育的要求。针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严格规范管理, 杜绝申请和审核过程中营私舞弊、弄虚作假等行径, 加强监督, 确保学习质量的提升。制定成人教育的质量保障系统, 及时公示学位授予, 使学士学位的管理工作更加透明公开, 保证成人学士学位的良性管理, 切实提高综合素养, 推动教育发展。
四、结语
当今企业虽然更加看重员工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 但并不代表无视他的学历。在成人学历普遍被轻视的情况下, 学位获得者的自信明显增强, 其相应学历被更广泛地认可。针对现今学士学位授予的一些问题, 不断提高学位管理工作水平, 切实提高文凭的含金量, 实现教育育人、为社会输送人才的目标, 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彭若霞.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授予工作若干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 2011 (3) :143-145.
体育教育学士自荐信 第7篇
1 我院学士学位授予的管理条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学士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了《韩山师范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条例(试行)》。该条例规定了授予学士学位的条件:我院本科毕业生具备下列条件者,可授予学士学位:(1)在校学习期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品行端正;(2)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要求,较好地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本专业教学、科研和担任专业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并对不得授予学士学位的情况也作了规定:本科毕业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授予学士学位:(1)违反第四条第一款者;(2)在校期间受过两次以上(含两次)行政处分者;(3)在校学习期间,必修课和限选课中有四门课程不及格,或三、四年级有三门必修课和限选课课程不及格,虽经补考及格者;(4)在校期间考试作弊者;毕业论文(设计)有抄袭、剽窃者。
另外,针对不得授予学士学位的第三种情况,我院提出了人性化的管理方法:即如果具备下列情形之一,可冲抵一门补考课程:(1)毕业时平均成绩排列名次为本专业5%者;(2)当年考取研究生、公务员者或毕业志愿服务西部者;(3)在校学习期间,参加省级以上行政部门举办的学科竞赛及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以下荣誉者:省级集体一等奖前三名、二等奖前两名、三等奖第一名者;国家级集体一等奖前五名、二等奖前三名、三等奖前二名者;省级个人二等奖以上者;国家级个人三等奖以上者;省级比赛前三名、国家级比赛前六名者;(4)在校学习期间,获得国家专利者(集体项目仅限排名第一者);(5)在校学习期间,以第一作者在核心刊物(正刊)上正式发表本专业相关论文者(文艺作品亦可)。
从以上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可授予学士学位的条件我们“只有原则性的标准,而没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这个是我们国家在学位授予工作方面的不足,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的制订已列入议事日程,相信这种局面在不久的将来会得到改善,学位工作者也能依据较为详尽的量化指标有效地开展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在《学位法》未颁布之前,我院制定了这个结合自身特点的管理条例,对如何“冲抵一门补考课程”这一规定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详尽的量化标准。切实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四条和《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学士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六条第二款的规定,让那些真正具有学术能力的学生在因四门课程的补考失去了学士学位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某一领域上有所成绩冲抵一门补考课程,让学位失而复得。自此条例颁布执行后,2009年有3位学生符合我院学士学位授予条例中“冲抵一门补考课程”的相关规定而重新取得学位,而到了2010年,符合条件重新取得学位的学生人数达到了8位。
2 我院近四届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情况
按照我院学士学位授予条例规定,我院近四届毕业生各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情况如表1。
3 近四届学士学位授予情况分析
从表1可看出,我院近四届学士学位授予率逐年小幅度上升,这是好事。但是,是不是就没有值得我们去反思的问题存在呢?
3.1 因作弊不授予学士学位的比例逐年上升。
由表1我们可以看出,2007年至2009年,因作弊不授予学士学位的比例在不断攀升。2010年情况虽有好转,但作弊现象仍无法杜绝。虽然因作弊不授予学士学位的人数相对于当年毕业生人数而言很少,但是仍不容小觑(如表2)。
3.2 因四门功课经补考原因不授予学士学位的人数中,其中两门功课为大学英语补考的有(如表3)。
3.3 一些专业的学士学位授予率出现偏高或偏低的现象(如表4)。
有些专业如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英语等的学士学位授予率三年都保持在95%以上,这些专业多为文科专业;而有些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理科专业的学士学位授予率则明显低于文科专业。从表4我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2008届、2009届、2010届分别有三个、五个、四个专业的学士学位授予率达到100%;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专业的学士学位授予率由2007届的92.86%急剧下降到2009届的58.33%。
4 对策
4.1 采取有效措施,杜绝作弊现象
由上述对学士学位授予情况的分析可知,作弊的现象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位获得。对大学生作弊的现象,必须进行综合治理。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通过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从而自发拒绝作弊。特别是要重视新生入学教育。在新生入学生要组织学习学籍管理的各项规定、学士学位授予条例等,强调作弊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其次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良好的学习风气。作弊行为是缺乏学习目标的学习风气不良的反映。“由于受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及社会上急功近利风气的影响,大学生中考试作弊现象有扩大蔓延趋势,有些时候甚至出现作弊群体化的倾向。”[1]很多学生认为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把作弊、逃课、谈恋爱认为是大学生活不可缺少的体验。这些现象无疑是和我们的教育目的相违背的。再次,要重视考场纪律,让存有作弊侥幸心理的学生无机可乘。制定严格的考试管理制度,对作弊者一律按章处理,无论是学生干部还是党员,一旦发现有作弊行为,一视同仁予以处理来警醒其他学生,相信也是减少作弊行为的一个重要方法。
4.2 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大学英语水平
由上述表三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因大学英语这门课程不合格而影响到学士学位的获得的学生比例也是居高不下的。更有些学生专业基础非常扎实,平时表现也很好,但是大学英语两年共四门课程均不及格而与学位无缘,大学英语成了他们心中永远的痛。学士学位评定委员会许多成员对此现象也叹惜不已。但是我们应痛定思痛,究竟是哪出了问题?虽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提出多年,但因长期受到“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教学模式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仍然以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为主。传统教育观念仍然束缚着大批教师。”学生也习惯于这样的教学模式,学习非常被动。有的甚至觉得学什么、怎么学都是教师的问题,一味顺从教师的“摆布”而毫无自己的想法。大学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也应切实地以此为目标,而不是把它当成“口号”。学生只有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才是真正有效的学习。具体而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更多地发挥引导的作用,让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是用它来交流,所有的语言知识要变成语言技能才能达到这个目的。而语言知识到语言技能的表4转换只能通过学生自己不断进行语言练习和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容置疑。在这一前提下,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好各项资源,包括图书馆的图书资料、电子资料,网上丰富的学习资源等等,要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检索搜索方法,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有的放矢地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教师安排的任务,发挥创造性思维,让这些丰富的资源为己所用,最终能够将课堂内学到的语言知识、技能灵活地运用到课堂外,达到交流交际目的。
4.3 各系应结合本系具体情况,制定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从影响各专业的学士学位授予率的因素来看,各专业的情况各异。比如,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因作弊而未获取学士学位的比例较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专业因成绩不合格而未获取学士学位的比例比较大。鉴于这些情况,各系应该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强的措施、对策,并在今后的教学管理中切实执行。
摘要:旨在分析我院20072010届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情况,探讨提高我院学士学位授予率的对策。
关键词:学士学位,授予情况分析,对策
参考文献
体育教育学士自荐信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