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词辨析范文
同义词辨析范文(精选6篇)
同义词辨析 第1篇
汉古语代绪论一古代汉语的内涵二开设古代汉语课的意义三古代汉语学习的方法第五节同义词辨析 一同义词 参考书 洪成玉《古汉语同义词辨析》 程湘清《古汉语实词释辨》1 何为同义词 指词汇中那些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古汉语中由于单音节词占绝大多数并且前人多以一字训一字于是同义词就大量繁生《尔雅》《说文》俯拾皆是如《说文》元始也丕大也禄福也佑助也祺吉也秘神也皇大也珍宝也玩弄也中内也茅菅也菅茅也《国语》韦昭注观示也戢聚也载则也树立也戈戟也于于也肆陈也堪任也绪事也典法也保养也障防也戎兵也隐痛也恤爱也为治也勤劳也2确定同义词的客观依据 一般地说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认为是古汉语同义词即同义词的来源一互训
饥饿也饿饥也 更改也改更也 逃亡也亡逃也 觉寤也寤觉也 考老也老考也说文同训 扶佐也辅佐也说文 省视也说文》 相亲也尔雅 适之嫁逝往也 遵率循由从自也尔雅三同义递训《淮南子·本经训》高诱注变更也《说文》更改也《国语》韦昭注改易也《淮南子·修务训》高诱注易革也四互义对文 《法言·五百》言可闻而不可殚书可观而不可尽互文 《归去来辞》请息交以绝游对用 《陶渊明》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唐·钱起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迟五部分异文同一内容在不同的书中用词不同不包括通假如《左传·僖23 》公子怒欲鞭之《国语·晋语》公子怒将鞭之《史记·司马相如传》今梁孝王卒《汉书·司马相如传》今梁孝王薨六古人同用或在现代汉语中构成了近义同义复合词的在古代是同义词如 诸葛亮《出师表》 崩殂疲敝危急开张恢弘
菲薄简拔施行广益晓畅 行陈和睦兴隆驱驰危难
谨慎兴复斟酌又如现代汉语的合成词偶优伶俳谄谀淡泊泛滥漂浮沐浴险阻堤防追逐雕琢遭遇操持把握想念零落软弱果敢刚强忧愁简节疾病见闻坟墓命令饥饿甘美渺小同义词只是部分意义相同即使互训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同义词是异名同实一词多义是同名异实 这两种现象是词义运用中的相反相成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体汉语同义词丰富是古汉语发达的标志之一3同义词之间的共同点同义词有人曾从字形语音等方面为同义词分类a 形旁相同沐浴险阻追逐 把握思念怀想b 古音相近祸害答对聊赖 贪婪源泉c 形音无关舟船观察哭泣 贫穷等同义词的判定我们认为应从语法功用词义系列的角度分析有更多收获 首先从语法角度考察同义词必定词性相同反过来词性不能构成同义词其次从词义系统看同义词可在如下层次上构成同义关系 甲乙二词本义引申义假借义本义0 0 0 引申义0 0 0 假借义0 0 0 1本义相同如《说文》互训的词考老也通达也逆迎也祸害也等2本义与引申义同 吏治人者也 官官署官吏 面
脸双颊脸面3引申义相同的同义词经纵丝悬挂吊死缢两绳相交吊死 落叶落降落 堕败城阜崩落 降人从上下来落下4本义与假借义同 乃气出之难也 而颊也借为连词 吾自谓也 我农具借为代词5引申义与假借义同 元头始 哉语气词借为始 6假借义同 奚奴隶借为疑问代词 何荷之本字借为疑问代词 胡动物下巴的肉借为疑问代词 害灾祸借为疑问代词同义词的差别1适用范围对象的不同2 程度深浅轻重不同3 形状情态质地用途不同4 侧重方面不同5 褒贬感情色彩不同6 语法功能不同军师士卒兵军师士卒兵都有好些意义它们的大部分意义都是彼此互不相干的只有作为军事方面的用词在一定的场合用法有些相近但基本意义仍是不同的军和师都是集合名词指军队《左传· 晏婴论季世》卿无军行《左传· 曹刿论战》齐师伐我同是指军队在先秦师字一般指出征在外的军队而军字则不是汉代以后多用军字指军队师字逐渐很少用来指军队军字可以指出征在外的军队例如《资治通鉴· 赤壁之战》引军北还但成语还是说出师不利军和师又都用作军队的编制单位军是春秋以后军队最大的编制单位据《司马法》载一万二千五百人是一军师是西周以前军队的最大编制单位据《殷契粹编》第五九七片王作三师右左中说明商代有三师西周有六师《诗经· 大雅· 常武》大师皇父整我六师据《周礼· 地官· 小司徒》载一师是二千五百人后代往往沿用军师为军队的大的编制单位一般师比军小人数也因时代或辖属而有所不同士是武士甲士上古用车战的时代士是战车上的甲士与作为步兵的卒是不同的《左传· 襄公十年》诸侯之士门焉卒是步兵《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具卒乘将袭郑卒也是用作军队的编制单位是比伍大的基层编制《孙子兵法· 谋攻》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卒一百人以内兵是兵器上古时代兵一般不当兵卒讲《左传· 文公七年》训卒利兵卒是人所以要训练兵戈矛之类所以要利战国以后兵也可以当军队讲《战国· 策触龙说赵太后》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这种兵既不能换成卒字因为它不是一个一个的士兵也不能换成军字或师字大概军师重在指武装人员而兵字虽然也指军队但重点还是指武器汉代以后兵逐渐与卒完全同义可以用来指士兵领颈项 领是脖子《诗经· 卫风· 硕人》领如蝤蛴齿如匏犀颈本是脖子的前部《左传· 定公十四年》使罪人三行属剑於颈而辞属剑於颈是准备自刎当然是把剑放到脖子的前部交颈是脖子的前部相交这些颈字都不能换成领字吻颈也不能说成吻领可见颈和领是有区别的延颈是伸长脖子的前部向高而远的地方瞭望引领是伸长脖子向前面望二者也是不同的领引申为衣领领子《荀子· 劝学》若挈裘领再引申为率领《汉书· 魏相传》总领庶职这都是颈没有的意思后来领一般不用本义只是用它的引申义於是颈代替了领所以《说文》说颈头茎也头茎是指整个脖子因此领和颈只是一对古今同义的骈词后人不察把它们在上古的差别也忽略了项是脖子的后部《荀子修身》行而俯项非击戾也项与领颈不同义庙观寺庵庙本是供奉祭祀祖先的地方《诗经· 大雅· 思齐》邕邕在宫肃肃在庙引申为供奉神祗的地方《水经注· 巫山巫峡》故为立庙号朝云焉观本是台观的意思后来用来指称道教的庙宇刘禹锡《游玄都观》玄都观外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寺本是官署的意思东汉以后只称佛教的庙宇《洛阳伽蓝记· 王子坊》王侯第宅多题为寺概括的说汉代以后庙是一般的庙宇奉祀的是神观是属於道教的奉祀的是仙寺是属於佛教的奉祀的是佛庵本是圆形草屋也作庵刘熙《释名· 释宫室》草圆屋曰蒲蒲敷也总其上而敷下也又谓之庵盗贼窃偷 盗和贼都用作名词上古盗贼二字跟现代意义正好相反现在普通话的所谓贼上古叫盗现在的所谓强盗上古叫贼《论语· 阳货》其犹穿窬之盗也与《庄子· 让王》卞随辞曰后伐桀也谋乎我必以我为贼也可见盗是偷窃的贼是抢劫的但是强盗也可以称为盗《庄子· 胠箧》圣人生而大盗起这也许是比较后起的意义在上古贼主要指违法乱纪犯上作乱的人《左传· 宣公二年》返不讨贼或者指事物的败坏者《论语· 阳货》乡原德之贼也这都是盗没有的意义盗又作动词表示偷东西《左传· 文公十八年》盗器为奸贼用作动词是伤害或杀害的意思《庄子· 秋水》至德者火弗能热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兽弗能贼《左传· 宣公二年》使鉏麑贼之窃用作动词与盗同义《庄子· 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盗和窃的区别是盗可以用作名词窃不用作名词偷字在上古只当苟且讲《荀子· 王制》使百吏免尽而众庶不偷冢宰之事也《孙膑兵法· 将失》令数变众偷可败也汉代以后偷字才有偷窃的意思与盗窃成为同义词《淮南子· 道应》楚有善为偷者往见子发曰闻君求技道之士臣偷也《后汉书· 虞诩传》其攻劫者为上伤人偷盗者次之执秉把操持握 都有用手拿的意思是一组手拿物体的同义词同是拿着兵器既可以用执也可以用秉或把还可以用操或持《韩非子· 五蠹》执干戚舞《诗经· 商颂· 长发》武王载旆有虔秉钺《史记· 殷本纪》汤自把钺以伐昆吾《楚辞· 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左传· 成公十六年》寡君乏使使针御持矛是以不得犒从者虽然同是用手拿着但是意思并不完全相同它们又都可以引申为掌握控制抽象的事物意思也有细微差别执是一个会意字《说文》执捕罪人也《诗经· 大雅· 皇矣》执讯连连引申为捕捉动物《诗经· 大雅· 公刘》执豕於牢再引申为拿住非生物《左传· 成公十六年》文子执戈逐之然后引申为掌握抽象事物《左传· 襄公二十三年》又执民柄执的词义特点总是表示把东西拿紧把事物掌握牢固在古文字中秉的字形像手拿一把禾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手持一禾为秉手持两禾为兼《诗经· 小雅· 大田》彼有遗秉这裏用作名词意思是一把禾用作动词秉只见用於禾以外的物体或抽象事物《尚书· 牧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诗经· 邶风· 简兮》左手执龠右手秉翟秉的词义特点在於表示一只手从旁边拿着一种有把的东西而不在於是否拿得紧这正是它同执的区别引申为掌握抽象事物《诗经· 小雅· 节南山》秉国之均同是掌握国政执民柄有掌握牢固的附加意义而秉国之均没有把字出现较晚《孟子· 告子上》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赵歧注拱合两手也把以一手把之也这是表物量的名词表示物体的大小可以一手握住把用作动词是拿着的意思《战国策· 秦策》商人无把铫推耨之劳而有积粟之实把的词义特点同秉相同从古音古义来看秉是较古的词把是从秉演变而成的后起词汉代以后秉逐渐被把所代替但有些习惯说法如秉承秉公等是把所不能替换的而把的一些后起用法如把酒把握等也是秉所不具备的操和执的意义相近但操的重点不在拿得紧掌握得牢固而是拿得稳掌握得熟练《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操刀和执刀所表述的重点是不同的由於操是重在拿得稳掌握得熟练因此引申为操纵驾驭《庄子· 达生》津人操舟若神用於抽象事物是熟练地掌握《左传· 成公九年》乐操土风不忘旧也持也同执操的意义相近金文作像用手从下往上托扶着物体《论语· 季氏》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庄子· 渔父》左手据膝右手持颐引申为拿着有把的物体仍然有扶住维持平衡的意义《孟子· 公孙丑》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其五《庄子· 秋水》庄子持竿不顾
同义词辨析 第2篇
这两个形容词均含“便宜的、价廉的”之意。
inexpensive:指商品价格公道,数量和价格相当。
cheap:普通用词,既可指物美价廉,又可指价格低但质量却不怎么样。
infer, deduce, conclude, gather, judge
这些动词均含“推断”之意。
infer:指从已提供的论据或从已接受的前提出发而推断出的结论。
deduce:指有充分根据的推论,也指逻辑学上的演绎。
conclude:指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
gather:指从听到的情况推测、判定。
judge:多指经过仔细鉴定或评价之后作出决断。 inform, acquaint, notify, advise
这些动词都有“通知、告知”之意。
inform:普通用词,指传达事实或信息,或指经过研究或调查而获得的事实或信息。
acquaint:指提供有关信息或情况使某人熟悉某些过程或复杂的情况。
notify:指正式通知需要注意的事情。
advise:指正式通知某件重要事,所通知的事情与被通知的人有关。
information, data, message
这些名词都含有“资料、信息”之意。
information和data作“资料”解时,前者仅指所获得、提供或描述的慨况,而不指具体的数据或资料,后者则指具体的资料。
data是datum的复数形式,本义指作为计算和测量基础的资料。
message:指通过书写、谈话和信号等方式所进行的通讯“信息”。
inherent, essential
这两个形容词均有“内在的、本质的”之意。
inherent:指物体本身固有的、不能与该物体分割的某种特性。
essential:指决定所属事物存在的关键因素。
inner, inside, interior, internal, inward
这些形容词均含“内部的,内在的”之意。
inner:含义广泛,指事物中心或接近中心的部位,也可指内心隐密的活动。
inside:多指处于某物内部或靠近内部,常可与inner换用,可引申指内幕的,秘密的。
interior:指某物的内部,尤指某物的内侧;也可指内地的或国内的。
internal:书面用词,医学上多用,指事物的内部,也可指国内的或内政的。
inward:指朝着中心或内部方向的,侧重方向而不是位置;也可指内心的隐密活动。
inquiry, investigation, research, survey
这些名词均有“调查”之意。
inquiry:普通常用词,指正式调查,也指一般的打听或查询。
investigation:一般指有系统的调查以得到希望发现或需要知道的事。
research:指科学工作者等为揭示自然规律或获取某个领域的新知识而进行长时间的调查研究。
survey:多指为写书面报告而进行的民意测验或调查。
insist, persist, persevere, adhere, cling
这些动词均有“坚持”之意。
insist:通常用于对意见、主张等的坚持。
persist:用于褒义指坚持继续做某事,但更常用于贬义,指不听劝告,顽固坚持。
persevere:含褒义,强调坚持不懈的努力。
adhere与to连用,指坚持意见、计划或承诺等,含坚持不懈之意。
cling和to连用,指对信仰、意见、习惯等的坚持。
integrity, honesty, justice
这些名词均有“诚实,正直”之意。
integrity:指品格纯正,有高度是非感,正直诚实,受人敬佩。
honesty:普通用词,侧重为人忠厚,老实,正直,不欺骗,不说谎。
justice:侧重办事或处事公正、公道不偏心。
intend, mean
这两个动词均有“想要,打算”之意。
intend:较正式用词,但常用,指对未来的行动做出打算,并力争实现。
mean:口语多用,指怀有作某事的想法或希望得到某物,特别用于效果不好而动机良好的场合。
intention, intent, design
这些名词均有“意图,企图”之意。
intention:普通用词,指某人内心产生的想做某事的想法,侧重内心活动。
intent:法律用词,常指某人怀有歹意而犯罪。
design:多用复数形式,含贬义多指行为不轨的意图。
interfere, intervene, meddle
这些动词均含“干涉,干预”之意。
interfere:侧重指无权或未获允许而妨碍、阻扰、干涉他人之事。
intervene:书面用词,指介入争端,进行调停,也指干涉他人之事。
meddle:指干预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事或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事,隐含未经许可或授权。可与interfere换用。
in time, on time
这两个词组都可表示“按时”。
in time:表示及时。指没有迟到,时间还充裕。
on time:表示准时,按时。指按规定的时刻,不早不晚。
introduction, preface
这两个名词均有“前言,导言”之意。
introduction:普通用词,指任何作品开头对读者或听众说明或介绍该作品,起引导作用的结论部分,和全书内容是一致的。
preface:指作者或编者为说明全书的目的、范围、编辑方法等在序言之前写的一段简短的序文。
irregular, casual, informal
这些形容词均有“非正式的、非正规的”之意。
irregular:指不按常规、固定模式或计划做事;或指不隶属于任何机构或组织。
casual:指不太注意场合,仪表等,随意性强。
informal:指语言、穿着等随便,也指不举行任何形式或仪式的活动。
island, peninsula
这两个名词都可表示“岛”之意。
island:普通用词,指一般的岛屿,即海里被水环绕、面积比大陆小的陆地,或河、湖中被水环绕的陆地。
peninsula:指三面临水一面连接大陆地,即半岛。
isolate, separate, segregate, insulate
这些动词均有“分开,分离,隔离”之意。
isolate:侧重指完全分离、隔开,也指人或处于完全孤立的状态。
separate:指一般意义上的分开或隔开。
segregate:指把一群人或物从整体或主体中分离出来。
insulate:指隔开、分离,尤指用某种东西阻挡从里面逃出或从外面进入的东西。作技术用词时,专指用某种绝缘体隔断通路。
issue, distribute, publish
这些动词均有“发行,发出,发给”之意。
issue:多指通过官方或正式渠道正式发行。
distribute:指把东西分发给所属者或应得者。
publish:普通用词,多指出版发行文字作品,也指发布新闻或发表见解等。
issue, subject, theme, topic
这些名词均有“主题、话题”之意。
issue:指有争论、议论,急需讨论研究的热点话题。
subject:一般用词,使用广泛。指书籍、文章、演讲、讨论等中所隐含的、暗示的,需要由读者或听众推断的主题或中心话题。
theme:系正式用词,多指文学、艺术作品的主题,或论文、演说的主题。
初中英语常用同义词辨析 第3篇
这些名词均含有“工人,劳动者”之意。
worker: 最常用词,泛指一切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以谋生的人。
workman: 指雇佣工作,尤指有特种技能的工人。
labourer: 多指体力劳动者,尤指无专长或专门技能的工人。
2. wound,bruise,cut,scar
这些名词均有“伤口,损伤”之意。
wound: 通常指尖锐锋利的工具所致的伤口,多深及到表皮组织以下。可用作引申指打击或伤害。
bruise: 指表皮下面的组织受损,但没有破裂。但由于血流进组织,因而出现紫块。普通用词。
cut: 指因尖利的器械的刺或割而造成的或深或浅的伤口。
scar: 主要指伤口愈合而留下的伤疤。
3. wait,await
这两个动词均含“等,等待”之意。
wait: 普通用词,侧重静候于某处,直到等候或期待的人或事物的到来,通常用作不及物动词,与for连用。
await: 正式用词,及物动词,通常指不断等待,多含耐心意味。
4. walk,stride,stroll,strut,pace
这些动词均有“行走,徒步”之意。
walk: 最常用词,中性词,指除跑、跳之外所有移步的动作。
stride: 着重步子大而且节奏有力,流露出匆忙、烦恼、得意等情绪。
stroll: 多指走走停停,步子缓慢,悠闲自得,漫无目的。
strut: 指大摇大摆地走,含过分自信或自高自大意味。
pace: 指踱步,走步。
5. weak,feeble,frail,fragile
这些形容词均有“虚弱的、乏力的”之意。
weak: 普通用词,指缺乏应有的力量,可用于身体、意志或精神。
feeble: 指身体衰弱无力,精力几乎耗尽,含令人怜悯的意味。
frail: 多指因经常生病而身体纤弱。
fragile: 可与frail换用,但语气强,侧重脆弱,指人容易生病,指物容易破碎。
6. wealth,assets,estate,goods,property,resources
这些名词均有“财产、财富”之意。
wealth: 普通用词,含义广。既可指大笔的钱财或物质财富,也可指抽象的精神财富。
assets: 法律和商业用词,指包括全部动产和不动产的资产。
estate: 多指地产或建在地面上的房产。
goods: 含义较窄,主要指个人动产。
property含义较estate宽,指个人或团体合法拥有的财产,包括动产与不动产,或临时的财产。
resources: 指在需要时可以动用的财产,包括国家土地、矿藏、水力等自然资源或个人的存款及其他财产。
7. word,vocabulary,language,term,lexicon
这些名词均有“文字,词,语言”之意。
word: 普通用词,指语言的最小单位的单词、字,也可指话、整句话或一段话。
vocabulary: 集合名词,指词汇、语汇或词汇量。
language: 普通用词,指国家、民族或种族内部使用,已经系统化的语言。
term: 指有特定意义的词,词语或术语。
lexicon: 指某种语言、某人或某一知识领域的全部词汇。
8. wind,breeze
这两个名词均有“风”之意。
wind: 普通用词,指空气的流动现象。
同义词辨析 第4篇
解析:“核对”是由“核”和“对”这两个动词性语素构成的并列式词语,陈述一种动作;“核实”是由动词性语素“核”和形容性语素“实”构成的动补式词语,强调动作的结果。句中第一空后有“无误”,表明该处强调结果的正确性,故选B。第二空前有“仔细”这一强调态度的形容词,表明该处重点强调过程的态度。故选A。
这是一道同义词辨析题,关键是“同中求异”,找出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根据语境确定更准确的词语。下面举例介绍常见的差异。
一、词义方面
例2 众所周知,文化( )感召力,就没有市场,就没有活力,就没有生命力。(A缺少 B缺乏)
词义轻重不同。“缺乏”“缺少”都是动词。“缺乏”语义较重,强调极少或没有,多用于抽象事物,也可用于具体的人或物。“缺乏”的对象前面,一般不用数量词指出具体数量,也不易指出具体数量。相对来讲,“缺少”语义较轻,多指在数量上少一些,有时也指没有。多用于具体、可以计数的人或物,有时也用于抽象事物,在可以计数而又需要具体说出缺多少的时候,应用“缺少”,不用“缺乏”。结合句意,应选B。
例3 第二届夏季青奥会( )工作汇报会在宁举行,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省长罗志军出席汇报会并致辞。(A筹备 B准备)
词义范围不同。筹备:为进行工作、举办事业或成立机构等事先筹划准备。“筹备”多与会议、组织机构相搭配,适用范围较窄;“准备”适用范围较广,可与一些具体的活动相搭配。根据语境,应选A。
例4 北京官方( )该市垃圾围城,处理能力已严重不足。(A坦承 B坦陈)
词义侧重点不同。坦承:坦白地承认。侧重于“承认”错误或不足。坦陈:坦率地陈述。侧重于陈述观点和意见。根据句意应选A。
例5 “漫步桃园,那一排排、一行行、一树树的桃林让人流连忘返;午后还可去自费采摘,那柔软多汁的大桃更让你大快朵颐。”这个句子用词是否有误?
个体与集体的不同。句中的数量词定语“一排排、一行行、一树树”不能修饰集合概念“桃林”,可将“一排排、一行行、一树树的桃林”改为“一排排、一行行、一棵棵的桃树”。
二、色彩方面
例6 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在日本京都开会,与会代表经过充分( ),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首次使用了“低碳”一词。(A沟通 B勾通)
感情色彩不同。“沟通”使彼此相通,是中性词语,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如:沟通南北、沟通信息、沟通感情等。“勾通”指勾结、串通,是贬义词,只用于人。如:内外勾通,侵吞公款。故选A。
例7 心灵常被现代生活揉搓得备感疲惫和倦怠,唯有在自然的怀抱、书的天地、音乐的世界中( )。(A憩息 B休息)
语体色彩不同。“憩息”就是休息的意思,文学色彩较浓,书面用语,“休息”为口头用语,结合语境,宜用A。
例8 “草原上,帐篷像蘑菇一样到处散落,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宁静地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句中加点字的使用是否恰当?
形象色彩不同。词语的形象色彩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诉诸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沉浮”指在水面上出没。比喻盛衰,消长。本句运用了通感的手法,将诉诸听觉的“鼾声”转化为“沉浮”的视觉形象,使读者如闻其声,真切地感受到声音的起伏、强弱和消长。
三、用法方面
例9 长安汽车集团已决定打造一个高端自主品牌。根据规划,该高端品牌将( )全新标识。(A起用 B启用)
搭配对象不同。“起用”是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官员,只能用于人,而“启用”是开始使用的意思,适用范围较宽,既可用于人,也可用于物。句中是说开始使用“全新标识”,故选B。
例10 我国的法律明确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有( )的义务。(A赡养 B扶养C抚养)
搭配对象不同。赡养,是指子女等晚辈对父母等长辈在物质和生活上给予照顾和帮助;扶养,是指夫妻、兄弟姐妹等同辈之间在物质和生活上的相互帮助;抚养,主要是父母等长辈对子女、孙子女等晚辈的抚育、教养。结合句意,应选A。
例11 要提升自己的( ),不仅要吸取人类精神宝矿中的特别有用的元素——人文经典,而且,要讲究方式方法,要能轻松地陶醉于经典的阅读与熏陶,而不是急功近利或临时抱佛脚式地抢记几段经典名言或者其他。(A品味 B品位)
詞性和句法功能不同。品味:动词。品尝,仔细地辨别,尝试(滋味),还可以指(物品的)品质和风味。品位:名词。矿石品位(等次、档次),后用来评价一个人的学识涵养、道德操守、兴趣爱好等的优和劣;或者指某事物在同类事物中的档次。根据语境,应选B。
例12 毋庸( ),法兰西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A置疑B质疑)
词性和句法功能不同。质疑:提出疑问;置疑:怀疑(多用于否定),如不容置疑,无可置疑等。根据语境,宜选A。
多用于否定式的词还有:①捉摸:动词,猜测;预料。例如:难以捉摸、捉摸不定。“反复思索”的意思应用“琢磨”,如仔细琢磨。②释怀:指(爱憎、悲喜、思念等感情)在心中消除。如难以释怀,无法释怀。③消受:享受、享用。如无福消受。
辨析同义词,常常需要综合运用以上方法。
例13 甘肃舟曲( )泥石流,上千人失踪数百人遇难。(A暴发 B爆发)
解析:1从意义上看:“暴发”是突然而猛烈的意思,如山洪暴发。“爆发”是蓄积已久,猛然破裂或迸出的意思,如爆发革命。
2从侧重点上看:“暴发”突出的是声势较大,速度快,让人难以琢磨原因,或没有必要去琢磨原因。“爆发”突出效果,往往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而引发的质的变化,往往能引发人的理性的思考。
3从感情色彩上看:“暴发”多含贬义,有讽刺味,如暴发户。“爆发”多为中性,可用于地理现象,如火山爆发。根据语境,应选B。
【作者简介】
陈绍平,高级教师,执教于安徽省宿松县复兴中学,教研组组长,主持市《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方式研究》等课题,发表教学文章多篇。
如何辨析同义词 第5篇
辨析同义词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1. 从感情色彩上进行辨析,也就是从词的褒贬义去辨析。如顽强与顽固,前者表示赞许,后者则表示憎恨。
2. 从语意轻重上进行辨析。如破坏与摧毁,前者程度浅,后者程度深。
3. 从范围大小上进行辨析。如战争与战斗,前者范围大,后者范围小。
4. 从具体与概括的不同进行辨析。如衣服与衬衫,衣服 是概括性的,指所有衣服,而衬衫是具体的,可以指长袖衬衫或短袖衬衫,男式衬衫或女式衬衫等。
5. 从对象的不同去辨别。如沉重与繁重,都有分量重的意思,但沉重指精神或思想负担重,而繁重则指工作、任务的数量重。
6. 还可以从普通话和方言来辨别。如讨饭与乞丐,分别是口头语与书面语;爸爸与父亲,分别是旧词与新词;如薪水与工资,分别是外来语与本民族词;如盐和氯化钠,分别是常用语和专门术语。
(二)写作中常见同义词辨析
截止与截至
“截止”是指“到一定期限停止”,如“报名在昨天已经截止”,“截至”是截止到某个时候,如“报名日期截至本月底止”。在“截至”中“截”的意思就是“截止”,而“至”则是“到”的意思,所以“截至”就是“截止到”的意思,例如“北京市申办夏季奥运会得到了北京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大力支持。截至今天18时,已有500多位人大代表和近300名政协委员在网上签名支持北京申办奥运会”(《人民日报》202月18日),句中“截至”就不能用作“截止”。
布置与部署
“布置”是指“在一个地方安排和陈列各种东西或人以使这个地方适合某种需要”,也指“对一些活动做出安排”;“部署”是指“安排、布置(人力、任务)”。比较起来,“布置”适用的范围要比“部署”宽泛一些。“部署”一般适用于较大规模的、比较正式的、带有较浓厚的书面色彩的或者与军事有关的场合,只能与人力、任务、工作等少数几个词语搭配,如“军事部署、战略部署、统一部署”等,如果我们把“布置房间”说成“部署房间”那就错了,如果把“部署”写成“布署”那就是写别字了。
其他与其它
“其他”是指“别的”,可以指人,也可以指事物,如“抓住主要矛盾,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其他”用在单音节词前要带“的”,用在双音节词前一般不带“的”;“其它”是从“其他”中分化出来的,仅用于事物。在公文写作过程中,将“其他”与“其它”混用的现象比较普遍,有些是选用不当,有些则是难于取舍造成的,实际上,在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中,已逐步淘汰了“其它”而一律用“其他”,既指人,也指事物。
中心与重心
“中心”是指“跟四周距离相等的位置;事物的主要部分;在某一个方面占主要地位的城市或地区;设备、技术力量等比较完备的机构和单位(多用作单位的名称)”等。“重心”是指“物体各部分所受的重力产生合力,这个合力的作用点就叫做这个物体的重心”,由此引申为事情的中心或主要部分。写作中不能把“中心工作”写成“重心工作”。
启用与起用
“启用”是指“开始使用”,“启”有“开始”的意思,如“启用单位印信”、“新机场已经落成,即将启用”等;“起用”是指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官员”,在这里,“起”有“向上”的意思。两个词语的根本区别在于“起用”指人,而“启用”一般不指人。
称谓:我、本、该;你、您、贵;大家
时间:不日,不时,即日,即刻,当即,一度,几度,如期,限期,届时,定于,兹,行将,旋即,在即,如期,拟于,逾期,曾,前迄,自,嗣后,俟,径行,先期,迅即
发端:为了,根据,按照,遵照,顷据,顷奉,接,前接,近接,闻,近闻,悉,兹有,兹因,兹派,兹聘,兹定于,电悉,谨悉,欣闻,欣悉
收束:函告,函复,函达,盼复,盼示,见复,此令,此复,此致,此据,谨此,谨呈,谨贺,谨启,谨上,为要,为盼,为荷,为宜,请批复,请批示,请核示,请予审批
期请:期,以期,望,尚望,希,盼,切盼,请,务请,呈请,报请,提请,恳请,敬请,敬希拟请,烦请,切望,敬祈,尚祈
判断:系,确系,显系,果系,纯系,均系,属
经办:经,已经,业经,兹经,现经,一经,拟经,一俟,业于,业已,查,经查,复查,查询,拟,拟请,拟定,拟于,本拟,径报,径送,擅自,核准,以资,呈送,呈报,悉,办,悉数,责成,责令,承转,承诺,事宜,申报,申述,申明,申诉,会商,商洽,商榷,会同,协同,连同,酌办
审核:审订,审阅,审查,审理,审定,审批,审核,核查,核实,核对,核定,核准,核减,查,查实,查照,查办,查询,查对,查访,查证,查理,查收,查究,复核,复议
执行:实行,实施,施行,遂行,贯彻
征问:当否,妥否,可妥,能否
应答:函告,速告,见告,得悉,悉知,示知
表态:同意,可行,准予,应予,不予,不当,不妥,不宜,酌办,务求,务期,务须,均须,均应,切勿,切切,不可,不得,毋庸
强调:特,要,应,须,需,须即,需经,无应,应将,应予,严禁,严加,一概,一律,一并,务求,切忌,责成,责令,亟,亟待
综合:纵观,鉴于,基于,据此,为此,故此,总之,有鉴于此,综上所述
同义词的辨析方法 第6篇
同义词在语言运用中有着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表达精确严密。如“亲热”、“亲密”、“亲切”都有“感情好,关系密切”这个意思,但又有细微差别。用于对人的态度上说“亲热”,如“母子俩呀寸步不离,别提多亲热啦!”;用于人与人之间的往来上说“亲密”,如“王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户十分亲密。”;用于表示内心流露的诚挚的感情上说“亲切”,如“生活在海外的华侨,看到五星红旗,就像见到祖国,见到亲人一样亲切。”;
⑵文句生动活泼。如:“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此句中,“骄傲”和“自豪”是同义词的交叉运用,有强调的作用。如果都用“骄傲”或“自豪”,语言就显得呆板、平淡了。
⑶语体风格鲜明。请看下面三个例子:
①惊悉先生不幸病逝,谨表沉痛的哀悼和亲切的慰问。 ②鲁迅先生逝世,噩耗传来,全国震悼。
③得到先生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例中的“获悉”和“得到”、“逝世”和“去世”、“噩耗”和“消息”是同义词,两相比较,前者是书面语,显得庄重、严肃,后者是口语,显得通俗、亲切。
⑷可使语气委婉。为了某种表达目的、效果,从而适应交际的需要,可以选用不同色彩的同义词,表达一种委婉的语气。如把“落后”说成“后进”,把“顽固”说成“固执”等。
⑸可使语势增强。如:你看那毛竹做的扁担,多么坚韧,多么结实,再重的担子也挑得起。
最后说说同义词的辨析。
同义词多是为了准确地反映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别,精密地表达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情、态度或者为了适应各种语体风格的需要,而不断创造出来的。掌握和运用好同义词,关键在于能辨析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要结合语言的实际,掌握充分的材料,做到“求同”、“辨异”,即找出同义词的“共性”和“个性”来。辨异的思路可取“意义、用法、色彩”三方面,共有七法。
一辨词义轻重。比如“希望―盼望―渴望”,词义由轻到重。“希望”只是一般的态度,“盼望”就加强了主观的意愿,“渴望”则更进一步表示了主观意愿的强烈程度。
二辨范围大小。比如“事件―事变―事故”,范围由大到小。这一组词都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活动;“事件”是指由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引人注意的特殊事情,范围大;而“事变”是指突然发生的政治性事件,范围小;“事故”又是带有意外的不幸因素的一种事情,它的范围更小。
三辨感情色彩。比如“成果―结果―后果”,“成果”指取得的成绩、成就,是褒义词;“后果”指不好的结局,是贬义词;“结果”则没有什么褒贬的意义,是中性词。
四辨语体色彩。比如:“母亲―妈妈”,前者适用于庄重的场合,经常在书面上使用,后者适用于一般的场合,经常在口语中使用。
五辨具体概括。比如:“河流―河”“书籍―书”,前者表示集体的、概括的事物,后者表示个别的、具体的事物。
六辨侧重方面。比如:“抵挡―抵抗―抵御”,都有用力阻挡、制止敌对力量的意思。但“抵挡”着重于阻挡、挡住,是比较被动的行动;“抵抗”着重于反抗、抗拒,是主动、积极的行动;“抵御”着重于防御、阻止住,常是用相当多或相当强的人力、物力抵挡。
七辨搭配对象。比如“交流―交换”,但“交流”搭配的对象大都是意义较抽象或所指范围较大的词,如“思想”“经验”“文化”“物资”等;“交换”搭配的对象大都是意义较具体的或所指范围较小的词,如“礼物”“意见”“资料”“产品”等。
八辨词性和语法的功能。比如“发达―发展”,”发达”是形容词,不可带宾语,可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如“很发达”;可以修饰名词,“(他有着)发达的头脑”;可在句中充当谓语、定语,如“该地区经济很发达”“发达的经济为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发展”是动词,可以带宾语,如“发展生产”;可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如“努力发展”;在句中可以作谓语,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又如“突然―猛然”,“突然”是形容词,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如“非常突然”;在句中作状语或补语,如“他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他来得太突然了”。“猛然”是副词,只能作状语,“他猛然一个急刹车,大家都摔倒了”。
同义词辨析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