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演讲评分标准
辅导员演讲评分标准(精选7篇)
辅导员演讲评分标准 第1篇
辅导员技能大赛各比赛环节要求与评分标准
一、初赛笔试环节
笔试采取闭卷考试形式进行,总分60分。
1.基础知识测试30分。包括填空题(10个填空,每空0.5分)、单项选择题(20个,每题0.5分)、多项选择题(10个,每题0.5分),简答题(5个,每题2分);
2.主题班会策划书写作30分。主要评分依据如下:
(1)立意准确,教育目标明确,内容积极向上,与给定主题相一致;(5分)(2)注重实效,适合学生当前的思想和心理状态,能够运用各种有效载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7分)
(3)形式新颖,创意独特,具有较强的创新性;(5分)(4)文字流畅,条理清晰,能体现出较强的文字功底;(5分)
(5)可操作性强,活动设计周密详实,对组织实施过程安排合理;(5分)(6)符合策划书写作一般要领,包含时间地点、内容形式、安全预案等要点。(3分)
二、初赛面试环节
1、自我介绍与工作特色展示总分20分。要求参赛选手辅以多媒体等工具,对个人情况和特色工作进行介绍,展示辅导员的形象、个人风格和工作业绩。限时4分钟。评分标准如下:
(1)参赛选手语言表达言简意赅,清晰流利,具有较强的语言渲染力;(8分)(2)自我展示特色鲜明,亮点突出,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貌;(8分)(3)脱稿演讲;(4分)注:未能脱稿不得分。(4)时间合理。到规定时间未结束演讲的扣3分。
2、班情熟知总分20分。班情熟知重点考察参赛选手对班级每一名学生基本情况的把握程度,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姓名、专业、政治面貌、担任职务、家庭住址(具体到县)、宿舍内其他成员的姓名(至少说出3个)、家庭经济状况(是否贫困生及贫困程度)、奖惩情况(何时、何因、获何种奖励或惩罚,限校级及以上的奖惩)、学习情况(学习状态,大概的专业排名)、兴趣爱好等十项主要内容。评分标准如下:
工作人员随机抽取参赛选手所带的2名学生的名单,请参赛辅导员回答这2名学生的相关信息,以答对的信息数量计算成绩,每答对一项得1分。限时5分钟。
三、决赛主题演讲环节
主题演讲总分30分。参赛选手在初赛结束后抽取题目和演讲顺序。根据抽取的主题进行准备,决赛当天脱稿演讲,限时3分钟。评分标准如下:
1.演讲内容(13分)。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观点正确,主题突出,角度新颖,逻辑严谨,事、情、理交融。
2.演讲技巧(13分)。衣着得体,举止大方自然,口齿清晰,表达流畅,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召力。
3.脱稿演讲(4分)。未能脱稿不得分。4.时间合理。到规定时间未结束演讲的扣3分。
四、决赛案例分析环节
案例分析总分30分。辅导员现场抽取案例分析题目,就案例中的“问题关键点、解决思路、实施办法、启示”等进行阐述,限时3分钟。评分标准如下: 1.分析问题(9分)。思路敏捷,分析到位,观点正确,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对问题的理解符合客观实际情况;
2.解决问题(9分)。能迅速提出正确的解决思路和可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案,处理方法正确、得当,所提出来的对策对解决类似问题有一定启发意义和示范作用;
3.启示总结(9分)。能够通过案例总结,从中提炼出类似工作的经验或启示,举一反三; 4.个人素质(3分)。思路清晰,条理清楚,表述流畅; 5.时间合理。到规定时间未结束发言的扣3分。
五、谈心谈话环节
谈心谈话总分40分。主要考察辅导员准确把握各项方针政策,综合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各种方法,通过良好的沟通技巧,做好学生思想教育、矛盾化解、挫折应对、压力疏导、情感解惑、成长规划等方面工作的能力。谈心谈话采用现场的方式进行专项测试。经现场抽题,辅导员根据题目要求,以情景再现的方式开展谈心谈话,由工作人员进行简单配合。限时5分钟。评分标准如下:
总体要求:对谈话主题理解准确、到位,能迅速判断谈话对象心理活动状况,准确把握谈话核心,取得阶段性成果;(14分)
知识运用:遵循学生思想活动规律,谈话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8分)
沟通技巧:灵活掌握谈话时机,谈话方式灵活多样,谈话对象乐于接受,有效消除距离感;(8分)
教师素养:语言表述准确,亲切自然;感情真挚,感染力强;具备较强的掌控能力,掌握谈话的主动性。(10分)
辅导员演讲评分标准 第2篇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校团委、教育处在此举行新一届团委、学生会干部竞选演讲。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在百忙之中来担任此次演讲活动的各位评委,他们是:教育处主任兼高三年级主任 李会力老师;教学处主任兼高二年级主任陈建力老师;团委书记兼高一年级主任 刘志伟老师;教育处副主任 郝建海老师;高二年级副主任 朱文阁老师;高二年级副主任 薛立朝老师;另外还有学生会主席郝涵同学;学生会副主席同学。计分、核分处由高二年级部老师、老师和学生会、同学负责。
下面,我再次重申一下此次演讲的评分标准:
一,按照藁城市一中团委、学生会干部选拔通知上的的要求:有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有较好的心里身体素质,有良好的活动组织能力,有一定的学生干部工作经验,吃苦耐劳,甘于奉献。
二,演讲思路清新,内容简洁明了,有一定感染力和说服力。三,使用普通话,脱稿演讲,时间三分钟以内。
我们会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竞选上岗、择优录取的竞选原则,选拔出学生会主席、学生会副主席各一名;校团委下属组织部、宣传部部长各两名;学生会下属学习部、生活部、文娱部、体育部、纪检部部长各两名; 选拔程序是:
1、个人申请、班主任推荐,填写报名表;
2、参加竞选演讲;
3、填写竞选笔试调查问卷;
4、面试。
每一轮合格者方可进入下一轮。
立定跳远评分标准方案的设计 第3篇
【实验目的】探究制定立定跳远评分标准的方案
【实验材料】卷尺1只、钢钎6个、一根
2 米长的粗线
活动一:组织学习
在轻松、愉悦的音乐声中, 师生一起学习投影片中出示的《2014盐城中考体育考试评分标准》 (见下表) , 并观摩录像中运动员立定跳远的规范动作.
活动二:立定跳远成绩测试汇总
8 人一组, 一人测量, 一人跳远, 记录每人立定跳远的成绩和失败的次数.
汇总全班每人每次立定跳远的成绩, 填写在下表中, 并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活动三:立定跳远成绩测试分析
数据分析1:根据上表统计的成绩, 计算全班同学测试立定跳远成绩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和方差, 讨论如何确定立定跳远成绩评分标准.
数据分析2:按性别分为男生组和女生组, 分别统计他们的立定跳远成绩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和方差, 并再次讨论如何确定评分标准.
活动四:归纳总结
(1) 全班同学测试立定跳远成绩的平均数能作为全班立定跳远成绩的平均分吗?
(2) 全班同学测试立定跳远成绩的众数能作为全班立定跳远成绩的及格分或优秀分吗?
(3) 全班同学测试立定跳远成绩的极差和方差能反映同学间怎样的差别呢?
(4) 制定什么样的评分标准更为合理呢?
活动五:探究报告
解读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第4篇
切合题意
2011年上海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明确将“切合题意”作为A类作文的要求,B类作文要求“符合题意”,C类作文要求“基本符合题意”。全国其他省市也都把“切合题意”作为中考作文的重要评判标准,而且都对“切合”和“符合”两个概念进行了区分。
要做到切合题意,考生须正确筛选出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如命题作文《黑板上的记忆》,许多考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过分关注修饰性成分“黑板上”,以致形成思维定式,好像这个命题一定要写关于学习的题材,结果导致千篇一律。实际上这里的“记忆”两字才是关键,“黑板”只不过是记忆的一种载体,而不是“记忆”本身;也就是说,作文题不应被解读为“关于黑板的记忆”,而应被解读为“黑板上留下的记忆”。“黑板”只是一种切入话题的由头,一旦切入进去,学生就可以放手写去,不必处处顾忌“黑板”,只要在内容上与“黑板”这个词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即可。
切合题意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理解:形式上的切合题意和内容上的切合题意。形式上的切合题意包括以下几种:
1.开门见山
开篇直接指向题目涵盖的内容。如萧红的《祖父和我》的开篇:“呼兰河这个小城镇里边住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的时候,祖父快七十了。”
2.线索连贯
全文以题目中的中心词为写作的线索,串联起相关内容。如冯骥才的《花脸》,全文用关公的花脸作为串联相关材料的线索,把我热衷花脸、买了关公的花脸、买了花脸之后的相关活动内容和我对关公花脸的喜爱这些材料串联起来。
3.首尾呼应
作文结尾要呼应开篇。朱自清的《绿》可谓该样式的典范。题为“绿”,开篇作者写道:“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文章结尾,作者又写道:“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中考作文的篇幅在600字左右,以上三种形式足以保证作文在形式上切合题意。
作文在形式上做到了切合题意,就为内容上切合题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般情况下,做到了形式上切合题意,就要看选材是否恰当,因为选材恰当其实是内容上切合题意的具体体现。
选材恰当
选材即选择作文素材。切合题意和选材恰当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互相影响,共同决定了作文分数的高低。选材时考生应注意如下几点:
1.避免使用消极素材
中考作文要求展现学生积极正面的价值观,因此对消极素材的使用必须格外慎重,一般情况下要避免使用。
2.避免堆积素材
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写作特点,合理地选择一件或几件事情展开写作,几件事情之间必须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应当围绕同一个中心展开,注意详略得当。细节描写、修辞手法等的运用应当具有针对性,应当为表现主旨服务,不能为了描写而描写。
3.避免落入俗套
素材庸俗、陈旧是中考作文的大忌。比如,有的考生一写老师,就写老师每天备课到深夜,病了还坚持为学生上课;有同学病了,老师背着上医院,挂号、取药都花老师的钱,还安慰学生要安心养病,几天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老师来到学生家,给病中的学生补课……诸如此类,千篇一律,不但让人大倒胃口,还给人胡编乱造、不切实际的感觉。还有的考生一写挫折与磨难,就写自己从小失去双亲,生活凄苦。这样的作文看多了,阅卷者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实生活中哪有这么多孤儿?为了作文得高分,也不能咒自己父母啊!这样的作文无论编造得情节多么离奇,结构多么巧妙,感想多么深刻,也获不了高分。而真正获取高分的必须是独辟蹊径、选材新颖的作文。
近几年,一些省市考话题作文、自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为考生的自由选材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有些考生有意避开从众从俗的材料,选别人想写又不敢写的材料,抒发别人想抒发又不敢抒发的感情,获得了很高的分数。例如,2000年海南省中考作文题目《我眼中的 》。写人的考生在横线上填上“老师”“同学”“父母”等,记事的考生在横线上填上“学校”“家庭”或社会上大事小情。有一名考生不落俗套,在横线上大胆地填上“爱情”两字,题目变成了《我眼中的爱情》。乍一看,真是惊世骇俗,令阅卷老师为之一振,迫不及待地看正文。这名考生写了三层意思:第一,小时候看《睡美人》《白雪公主》等动画片,以为美丽的爱情属于王子和公主,自己只是傻傻地替他们担心、为他们高兴;第二,长大以后受爱情小说的影响,开始向往自己的爱情,内心又甜蜜又纠结;第三,再长大一些,看到邻居一对儿退休的老夫妻互敬互爱、相濡以沫,懂得了爱情是一种恒久的和谐美,懂得了早恋的无知,懂得了对恋情的自制和对前途的憧憬。一篇短短600字的作文,居然完整地描绘了少男少女对爱情的认识过程,而且思想健康、感情真挚、情调高雅,当然会得高分。
语言生动
一篇作文做到了切合题意和选材恰当,至少是B类作文,如果想进入A类,就要看语言是否生动了。
不少考生害怕写作文,觉得表达不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最后归结为自己词汇量不足,然而,下工夫背了很多成语,发现还是无从下笔,只好东拉西扯地凑字数。实际上,写好作文,关键不是词汇量的大小,小学生认识的字不多,也可以把一篇文章写得很精彩。不会自我表达,实际是缺少写作技巧。当然,丰富的课外阅读、对生活的感受力、对语言的敏感度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根本,但若想短期内改善作文面貌,使作文的语言生动起来,不妨突击掌握以下两个重要技巧。
1.善用比喻
俗话说:“语言不是蜜,却可以黏住读者。”形象地道出了语言的魅力之大。要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手法。
请看一篇作文《让谅解走进心灵》中生动的比喻句:
谅解是二月里的春风,融化了心灵的冰封;谅解是一杯清茶,冲淡了痛苦的记忆;谅解是一剂良药,医治了心灵的创伤;谅解是东方鱼肚白,是击碎黑暗的第一缕阳光;谅解是干涸的大地渴望已久的甘甜的雨露;谅解是流过心田洗涤心灵的汩汩清泉。
谅解原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考生运用比喻手法,用大家都熟悉的春风、清茶、良药、曙光、雨露、清泉等6个事物以及它们的功能唤起同感,把抽象概念化为触手可及的事物,简洁而明确地表达了对谅解的理解,句型整齐,语意流畅,有一泻千里之感,很容易给阅卷者才华横溢的感觉。
善用比喻是考场作文得高分的一条捷径,但考生要注意,运用比喻,喻体一定要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即用熟悉的事物打比方,解释抽象的难懂的概念。比如写读书,写学习,写思想等,可用常见的、清晰的事物来比喻,如春风、明月、太阳、森林、良药、黄昏、曙光、小草、松柏、雨露、高山、清泉、鸿雁等。这样不仅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而且容易操作,只要复习时按类别积累一定的比喻句,考场上运用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2.调动五官
不少考生写记叙文时语言容易概念化,描写缺乏条理,很难给阅卷者留下深刻印象,得分往往偏低。怎么办呢?调动读者的五官感受是一条改善捷径,而且容易操作,能给作文增色不少。
调动五官就是从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五个角度入手,对写作对象进行描写,唤起读者的感官体验。例如,一位考生这样描写妈妈的一根头发:
我轻轻从妈妈衣襟上捏起一根头发,银白银白的(视觉),似乎还带着妈妈的体温(触觉),拿在手上有一些粗糙的感觉(触觉),放到鼻尖下有一股厨房的味道(嗅觉)。
通过这段逼真、细腻的描写,妈妈的形象跃然纸上,不仅个性鲜明,而且角度新颖。如果采用俗套的“妈妈又多了几根白头发”之类的写法,只能倒人胃口,也缺乏真实感,给人虚假的感觉。
再如,描写一个人上楼梯很艰难,写“他每次上楼梯都很艰难”是毫无价值的,根本留不住阅卷者的目光,因为他无从知道主人公上楼梯与别人上楼梯有什么不同、到底怎样艰难等具体情况。如果调动五官,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一位考生写道:
他上楼梯前,双手抓住扶手站稳后,伸开右手托住右腿放在台阶上,再托起左腿扶上台阶,上一级台阶,重复一次。每挪动一步,他都要咬紧牙关。
考生以旁观者的视角,描写了主人公一连串的触觉动作:“抓”“托”“放”“扶”“咬”,镜头感极强,虽然没有出现“艰难”二字,但读者似乎亲眼看到了这个人上楼梯艰难的情景,随着这五个动作暗暗使劲,替主人公捏着一把汗。虽然没有调动全部五官,只用了隐藏起来的视觉和凸显出来的触觉,但足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编辑:陈彤】
演讲比赛评分标准 第5篇
一、参赛选手须知
1、参赛选手必须将稿件交大赛活动小组。
2、参赛选手到达会场后,按级部根据抽签序号依次上台演讲确定顺序。
3、要求参赛选手着装整齐,仪表大方。
4、演讲限时5分钟, 超过5分钟时有提示。
5、要求选手用普通话脱稿演讲,语言表达生动流畅。
二、评委成员
1、评委成员:
2、分数汇总人员:
三、演讲比赛活动评分细则
(分演讲内容、语言表达、形象风度、综合印象四部分对演讲选手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评委打分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汇总后取平均分,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若出现同分,则精确到后三位,依此类推。)
1、演讲内容:40分。要求演讲内容紧扣主题,主题鲜明、深刻,格调积极向上,语言自然流畅,富有真情实感。
2、语言表达:30分。要求脱稿演讲,声音洪亮,口齿清晰,普通话标准,语速适当,表达流畅,激情昂扬。讲究演讲技巧,动作恰当。
3、形象风度:20分。要求衣着整洁,仪态端庄大方,举止自然、得体,体现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上下场致意,答谢。
4、综合印象:10分。由评委根据演讲选手的临场表现作出综合演讲素质的评价。
四、评分规则:
评委根据每部分评分结果,明确给出总分,然后去掉一个最高分与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分为选手比赛成绩。(本班(校)不评本班(校))
五、奖项设立:
本次比赛根据综合得分高低,评出一等奖 2名(同时获“演讲之星”称号,代表学校去参加县级的比赛),二等奖
演讲评分标准 第6篇
应得分
实得分
总分
演讲内容
3分
语言表达
3.5分
仪表形象
1分
态势神情
2分
时间
0.5分
评分标准
评分采取10分制。演讲按演讲内容(3分)、语言表达(3.5分)、态势神情(2分)、仪表形象(1分)、演讲时间3-5分(0.5分)5个项目进行,共10分;
1.演讲内容(3分)
a.观点正确、鲜明,主题深刻、集中。(1分)
b.角度新颖、选材得当,材料典型、充分;(1分)
d.逻辑严谨,结构清晰,语言生动,说服力强。(1分)
2.语言表达(3.5分):
语音: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楚、准确,流畅,自然;(1.5分)
语调:停顿运用得当,抑扬顿挫切合演讲内容,能准确、恰当地表情达意。(1.5分)
语速:演讲流利,有适当的速度,节奏富于变化;(0.5分)
3.神情动作(2分):
姿态、动作、手势、表情、眼神能准确、鲜明、自然、形象、直观、灵活地表达演讲内容和思想感情(2分)
4.仪表形象(1分):
自然、得体,举止从容、端正,精神饱满,态度亲切。
5.演讲时间、不超过3分钟(0.5分):
演讲评分标准 第7篇
演讲比赛从演讲内容、语言表达、形象风度、综合印象、演讲效果五个方面对参赛选手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分。
(一)演讲内容(35分)
1.主题鲜明、观点正确、见解独到,内容充实、生动感人(15分)
2.材料真实、典型、新颖,事迹感人,反映客观事实,具有普遍意义,体现时代精神(10分)3.讲稿结构严谨,构思巧妙,引人入胜(5分)4.文字简练流畅,具有较强的思想性(5分)
(二)语言表达(35分)
1.语言规范,吐字清晰,声音洪亮圆润。(10分)2.表达准确、流畅、自然。(10分)
3.语言技巧处理得当,语速恰当,语气、语调、节奏张弛符合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能熟练表达所演讲的内容。(15分)
(三)形象风度(15分)演讲者精神饱满,能较好地运用姿态、动作、手势、表情等肢体语言,表达对演讲稿的理解。
(四)综合印象(5分)演讲者着装朴素端庄大方,举止自然得体,有风度,富有艺术感染力。上下场致意、答谢。
(五)演讲效果(10分)
演讲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号召力,能较好地与听众感情融合在一起。评分标准
演讲比赛从演讲内容、语言表达、形象风度、综合印象、演讲效果五个方面对参赛选手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分。
(一)演讲内容(35分)
1.主题鲜明、观点正确、见解独到,内容充实、生动感人(15分)
2.材料真实、典型、新颖,事迹感人,反映客观事实,具有普遍意义,体现时代精神(10分)
3.讲稿结构严谨,构思巧妙,引人入胜(5分)4.文字简练流畅,具有较强的思想性(5分)
(二)语言表达(35分)
1.语言规范,吐字清晰,声音洪亮圆润。(10分)2.表达准确、流畅、自然。(10分)
3.语言技巧处理得当,语速恰当,语气、语调、节奏张弛符合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能熟练表达所演讲的内容。(15分)
(三)形象风度(15分)演讲者精神饱满,能较好地运用姿态、动作、手势、表情等肢体语言,表达对演讲稿的理解。
(四)综合印象(5分)演讲者着装朴素端庄大方,举止自然得体,有风度,富有艺术感染力。上下场致意、答谢。
(五)演讲效果(10分)
辅导员演讲评分标准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