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朗诵唐诗范文
儿童朗诵唐诗范文(精选5篇)
儿童朗诵唐诗 第1篇
儿童朗诵唐诗
观游鱼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牧竖
朝代:唐代
作者:崔道融
原文:
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
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
溪居即事
朝代:唐代
作者:崔道融
原文: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小儿垂钓
朝代:唐代
作者:胡令能
原文: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牧童诗
朝代:宋代
作者:黄庭坚
原文: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儿童朗诵唐诗 第2篇
华侨大学选送的国家级普通话测评员黄伟强、郑晓春的诗歌朗诵《春江花月夜》和华大广播台台员孙学文、姜美如、西宇鹏、林晓春等表演的场景剧《钗头凤》,参加3月29日晚在泉州培元中学举办的泉州市“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文化活动”之“唐诗宋词大型音乐朗诵晚会”,获得观众好评。
本次活动由泉州市培元中学、泉州青年文化发展促进会、泉州人民广播电台《读书平台》以及鲤城区交通局联合举办,旨在宏扬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激发同学们热爱祖国传统文化。此次“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文化活动”将在泉州各个高校以及中学巡回演出,华大也将是其中的一站。
29日的晚会以唐诗宋词的吟诵为主,节目内容丰富,有合唱、舞蹈、朗诵、歌曲、短剧、观众问答等多种节目形式,不少观众表示此次活动不仅增强了他们对唐诗、宋词的了解与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对高雅文化的欣赏品位,他们还说,《春江花月夜》和《钗头凤》是当晚最受欢迎的节目。
谈儿童朗诵教学 第3篇
一、儿童诗歌作品的选择
儿童诗歌很多, 在选入课堂教学时要考虑:
1.选择积极向上的、能够教育未成年人思想品德
的儿童诗歌作品。以优美的意境给孩子们以美好的联想。让他们在学习儿童诗歌朗诵的同时明辨是非, 懂得真善美, 知道如何做人。如《国旗, 骄傲的飘扬》告诉孩子们热爱祖国;《独苗苗》教会孩子们不做娇生惯养的“独苗苗”。学习了《花猫学游泳》后, 孩子们都知道小花猫不听大人的话, 不听别人的劝, 是永远学不会游泳的。
2.选择儿童诗歌时要充分考虑作品的趣味性。当孩子们听到这个作品开始学习时, 就应该被强烈地吸引。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学习都依赖于乐趣, 学习的最好刺激应该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孩子们有过生活体验的、容易认识理解的、趣味横生的作品, 就是有趣的作品。如《巧克力》, 孩子对妈妈说的一番话表现出孩子内心活动, 他们有过这样的生活体验, 这是孩子身边的事情, 孩子们容易理解和认识, 表演起来也兴致极高。就像真的和妈妈说话一样。又如, 《我该怎么办》中, 一个被繁重的课外学习所困扰的孩子, 无助地大声哭喊, 这正是他们自己的写照。因此, 学员们学习背诵的积极性非常高。
3.选择作品时要依年龄挑选长短合适的儿童诗歌。年龄偏小的学员 (一、二年级) 朗诵, 应选择一分钟到1分半钟的作品 (大致在20句左右) 。如《两只老鼠胆子大》、《哭比笑好》、《小鸟》等。大一点的学员 (三、四年级) 朗诵时, 可以选择稍长一点的作品 (大致在30句左右) 。如《美丽的山谷》、《麻雀》、《珍藏的红领巾》等。再大一点的学员 (五、六年级) 朗诵时, 就可以选较长的儿童诗歌, 用时应该在3分半到4分半钟。如《深夜, 我听自己的思想》、《让我喊您一声, 妈妈老师》、《和大山攀谈》等。
二、儿童诗歌作品的辅导
学习前, 要让学员知道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 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再创作的语言艺术。当然, 孩子们不会很快认识和理解这多重涵义, 但要有这样的方向。因为朗诵是口语交际的重要形式。通过朗诵, 大者可以陶冶性情, 开阔胸怀, 文明言行, 增强理解;小者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 确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因此, 要想成为口语表述的高手, 朗诵的训练极为重要。辅导儿童学习朗诵也是极为重要的。
1.基本功绕口令练习, 是儿童训练的主要内容之一。
练习时要求孩子们一定要清晰、准确、明快地进行训练, 不可单纯追求快速而把绕口令说的囫囵吞枣, 模糊不清。如绕口令“大兔肚子大, 小兔肚子小。大兔比小兔肚子大, 小兔比大兔肚子小。”有时, 孩子们为了快, 把“大兔”说成“大褥”, 把“肚子小”说成“肚日小”。这样“吞音吃字”的现象, 要坚决克服, 绝不允许他们放任自由。养成了坏习惯, 反倒把小嘴巴练得不利落了。岂不适得其反。
2.初学朗诵时, 背诵作品容易出现落字、多字的情况。
有时看起来并不严重, 但这一点千万不能忽视, 一定要严格要求。使他们从小建立认真的阅读朗诵意识, 培养他们认真仔细的做事原则。这对孩子们的阅读、朗诵能力的提高, 乃至一生语言能力素质的培养都是益处无穷的。
3.老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辅导作品, 不可“成人化”。
辅导儿童朗诵作品时, 要充分发挥孩子们自己的想象来表演作品。不可老师为孩子编排好方向、动作, 强硬地让孩子们学着做。要尊重孩子们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表演。老师要帮助孩子们认识和理解作品, 让他们了解作品要告诉别人什么意思, 怎样把这个意思表达清楚、明白。米作仁先生在谈朗读时指出:“讲解是死的, 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 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 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辅导儿童学习朗诵就要先让孩子们知道作品的意思, 再把它表演出来, 让别人得到感受。这样就达到儿童学习朗诵表演、训练语言能力的目的了。
4.儿童学习朗诵时, 老师一定要用“启发式”的辅导方法。
学习《花猫学游泳》时, 首先组织学员对作品内容进行分析。分析中, 学员得到了品德教育, 认识了对与错、美与丑, 知道了不学小花猫。我们开始表演的学习和训练, 让学员自己找到不听话时的情绪和神态, 把小花猫得意的、自以为是的样子表演得特别真实。
5.辅导幼儿学习朗诵, 还有一些要注意的地方。
如以鼓励为主, 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夸大地表扬以增强他们的自信。还有, 尽可能蹲下来和孩子们交流, 等等。
三、儿童学习朗诵的艺术实践
少年儿童学习语言艺术能够提高综合素质。通过语言艺术技巧的培养和熏陶, 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能力。语言应用是现代社会人际交往和公务交往中传递信息和交流感情的最重要手段, 因此, 语言艺术在诸多艺术门类中更受瞩目。朗诵是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 所以学员学习朗诵过程中舞台实践极为重要。
1.设立教室中小舞台, 制造不同于普通语言表达环境。儿童开始学习朗诵时, 首先要克服胆怯、畏惧的情绪。在教室的小舞台上反复训练, 将自己喜欢的儿童诗歌表演较成功, 再向更多的人展示。
2.鼓励学员在自己的家庭、学校、社区为大家表演诗歌朗诵节目。
3.积极组织学员参加各级各类语言艺术范围的竞赛。参与实践, 增强自信。如北京市中小学生艺术节;全国“孙敬修杯”儿童故事比赛等。
4.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各种大型朗诵演出, 为学员在日后成长中奠定坚实基础。如2008年的奥运文化广场演出;2009年北京市的“清明诗会”;石景山国庆60周年诗歌朗诵会以及历届北京西山诗歌节等。
总之, 儿童学习朗诵, 需要老师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 使他们在潜意识中学习和掌握诗歌朗诵的方法和技巧, 学会提出问题。实践时, 在错误中学会思考、探索, 获得智慧, 从而在学习朗诵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肖君, 陶兰琴.朗诵教学考级表演教程.
[2]张颂.朗诵美学.
唐诗朗诵会开场白 第4篇
我中华五千年历史,浩如烟海。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深邃如江海,有孔子老庄,恰似“江河万古流”;
唐朝宋代,骚人墨客,浩瀚如星辰,照耀神州,有李杜苏辛,正如“光焰万丈长”;
元明清时,戏曲小说,高妙如山川,丰富民族,有汉卿雪芹,已是“托同山体阿”。
儿童唐诗 第5篇
本书目录
送兄(七岁女)
蝉(虞世南)
咏风(虞世南)
野望(王绩)
咏鹅(骆宾王)
易水送别(骆宾王)
风(李峤)
中秋月(李峤)
正月十五夜(苏味道)
送社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山中(王勃)
从军行(杨炯)
渡汉江(宋之问)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咏柳(贺知章)
回乡偶书(贺知章)
回乡偶书(贺知章)
幽州夜饮(张说)
送梁六自洞庭山(张说)
边词(张敬忠)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张九龄)
望月怀远(张九龄)
照镜见白发(张九龄)
登鹤雀楼(王之涣)
凉州词(王之涣)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过故人庄(孟浩然)
送朱大入秦(孟浩然)
春晓(孟浩然)
宿建德江(孟浩然)
渡浙江问舟中人(孟浩然)
从军行(王昌龄)
从军行(王昌龄)
从军行(王昌龄)
出塞(王昌龄)
采莲曲(王昌龄)
闺怨(王昌龄)
卢溪别人(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送柴侍御(王昌龄)
终南望余雪(祖咏)
使至塞上(王维)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
山居秋瞑(王维)
现猎(王维)
鹿柴(王维)
竹里馆(王维)
鸟鸣洞(王维)
莲花坞(王维)
杂诗(王维)
相思(王维)
山中(王维)
田园乐(王维)
少年行(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秋浦歌(李白)
静夜思(李白)
军行(李白)
越女词(李白)
峨眉山月歌(李白)
赠汪伦(李白)
金陵酒肆留别(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送友人(李白)
山中问答(李白)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望天门山(李白)
望庐山瀑布(李白)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月下独酌(李白)
独坐敬亭山(李白)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
夜宿山寺(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次北固山下(王湾)
黄鹤楼(崔颢)
凉州词(王翰)
桃花溪(张旭)
山中留客(张旭)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塞下曲(戎昱)
夜别韦司主(高适)
别董大(高适)
除夜作(高适)
营州歌(高适)
军城早秋(严武)
钓鱼湾(储光义)
早梅(张谓)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
听弹琴(刘长卿)
送灵澈上人(刘长卿)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刘长卿)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刘长卿)
望岳(杜甫)
前出塞(杜甫)
月夜(杜甫)
春望(杜甫)
江村(杜甫)
客至(杜甫)
绝句漫兴(杜甫)
春夜喜雨(杜甫)
赠花卿(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绝句(杜甫)
绝句(杜甫)
绝句(杜甫)
旅夜书怀(杜甫)
登高(杜甫)
登岳阳楼(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八阵图(杜甫)
着行即兴(李华)
送人赴安西(岑参)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碛中作(岑参)
逢入京使(岑参)
山房春事(岁参)
戏问花门酒家翁(岑参)
月夜(刘方平)
赋新月(缪氏子)
暮春归故山草堂(钱起)
归雁(钱起)
送彭将军(郎士元)
柏林寺南望(郎土元)
听邻家笙(郎土元)
寒食(韩雄)
宿石邑山中(韩雄)
江村即事(司空曙)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
拜新月(李瑞)
小儿垂钓(胡令能)
丹阳送韦参军(严维)
征人怨(柳中庸)
题三间大夫庙(戴叔伦)
兰溪掉歌(戴叔伦)
送人游岭南(戴叔伦)
寒食寄京师请弟(韦应物)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韦应物)
滁州西洞(韦应物)
塞下曲(卢纶)
逢病军人(卢纶)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江南曲(李益)
题邻居(于鹊)
江南曲(于鹤)
巴女谣(于鹤)
游子吟(孟郊)
古别离(孟郊)
古怨别(孟郊)
登科后(孟郊)
洛桥晚望(孟郊)
少年行(令狐楚)
观祈雨(李约〕
和练秀才杨柳(杨巨源)
春兴(武元衡)
口罗口贡曲(刘采春)
题都城南庄(崔护)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权德舆)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惊雪(陆畅)
湘江曲(张籍)
野老歌(张籍)
秋思(张籍)
雨过山村(王建)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
湘中(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游太平公主山庄(韩愈)
晚春(韩愈)
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
白二十二舍人(韩愈)
春闺思(张仲素)
秋夜曲(张仲素)
塞下曲(王涯)
竹枝词(刘禹锡)
秋风引(刘禹锡)
堤上行(刘禹锡)
秋词(刘禹锡)
浪淘沙(刘禹锡)
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 诸君子(刘禹锡)
再游玄都观(刘禹锡)
乌衣巷(刘禹锡)
望洞庭(刘禹锡)
夏夜宿表兄宅话旧(窦叔向〕
池上(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惜牡丹花(白居易)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暮江吟(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白云泉(白居易)
遗爱寺(白居易)
陈情上韦令公(薛涛)
悯农(-)(李绅)
们农(二)(李绅)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柳宗元)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
寄京华亲故(柳宗元)
江雪(柳宗元)
偶书(刘叉)
井栏砂宿遇夜客(李涉)
牧童词(李涉)
菊花(元稹)
离思(元稹)
剑客(贾岛)
题李凝幽居(贾岛)
送唐环归敷水庄(贾岛)
寻隐者不遇(贾岛)
题诗后(贾岛)
题金陵渡(张枯)
农父(张碧)
瀑布(施肩吾)
消山中叟(施肩吾)
登玄都阁(朱庆馀)
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花(吕温) 题西施石(王轩)
淹河直进船(李敬方)
马诗(李贺)
昌谷北园新笋(李贺)
农家望晴(雍裕之)
咸阳城西楼晚眺(许浑)
过华清宫(杜牧)
赠别(杜牧)
题乌江亭(杜牧)
江南春(杜牧)
齐安郡后池(杜牧)
赤壁(杜牧)
泊秦淮(杜牧)
山行(杜牧)
秋夕(杜牧)
清明(杜牧)
咸阳值雨(温庭筠)
商山早行(温庭筠)
陇西行(陈陶)
霜月(李商隐)
登乐游原(李商隐)
夜雨寄北(李商隐)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李商隐) 隋宫(李商隐)
无题(李商隐)
贾生(李商隐)
江楼感旧(赵嘏)
过野叟居(马戴)
官仓鼠(曹邺)
山亭夏日(高骈)
对雪(高骈)
南地(李郢)
鹦鹉(罗隐)
雪(罗隐)
蜂(罗隐)
感弄猴人赐朱绂(罗隐) 钓侣(皮日休)
离骚(陆龟蒙)
新沙(陆龟蒙)
送日本国僧敬龙归(韦庄) 台城(韦庄)
与小女(韦庄)
田家(聂夷中)
公子家(聂夷中)
江行无题(钱王羽)
咏架上鹰(崔铉)
己亥岁感事(曹松)
云(来鸽)
春怨(金昌绪)
焚书坑(章碣)
鸡(崔道融)
牧竖(崔道融)
田上(崔道融)
溪居即事(崔道融)
晓日(韩亻屋 )
华清宫(吴融)
富贵曲(郑遨)
公子行(孟宾于)
怀良人(葛鸦儿)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淮上渔者(郑谷)
赠卖松人(于武陵)
送人游吴(社荀鹤)
山中寡妇(杜荀鹤)
蚕妇(杜荀鹤)
再经胡城县(杜荀鹤) 渔父(李中)
春晚书山家屋壁(贯休) 公子行(贯休)
春草(唐彦谦)
社日(王驾)
雨晴(王驾)
寄外征衣(陈玉兰)
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卢汝弼) 寄人(张泌)
农家(颜仁郁)
咏月(李建枢)
述国亡诗(徐氏)
金缕衣(无名氏)
水调歌(无名氏)
精选诗词
《春晓》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鹿柴》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相思》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作者: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终南望余雪》作者: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静夜思》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江雪》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登乐游原》 作者: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弹琴》 作者: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八阵图》作者: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草》作者: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游子吟》 作者:孟 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关山月》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望月怀远》 作者: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春望》作者: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登岳阳楼》 作者: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终南别业》 作者:王 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凉州词》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望庐山瀑布 作者: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早发白帝城》作者: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枫桥夜泊》作者: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乌衣巷》作者: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渭城曲》作者:王维
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出塞》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出塞》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咏柳 作者: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黄鹤楼》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清明 作者: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山行 作者: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题都城南庄 作者: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儿童朗诵唐诗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