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旅游作用大 发展需改善调查报告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旅游作用大 发展需改善调查报告(精选2篇)

旅游作用大 发展需改善调查报告 第1篇

可见,群众对节日旅游所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交通运力不足和旅游公司、价格、旅游服务和景区的管理上。发展假日旅游,必须解决群众反映的这些问题,并逐步探索和形成符合其规律和群众要求的假日旅游模式。同时,只有不断提高居民的收入,才能使假日旅游这个消费和经济的亮点持续下去。

表1:就价格、时间等几项综合考虑后,您更愿意选择飞机还是火车?

飞机24.5%

火车66.9%

表2:节假日旅游您更愿意的出游方式?

跟随旅行团走16.2%

个人自助游38.5%

视情况而定36.9%

表3:您认可节假日这种旅游的休闲和消费方式?

认可64.3%

不认可23.2%

表4:发展节假日旅游最大的好处?

发展国家经济26.1%

带动旅游产业41.1%

放松个人身心29%

增长见闻知识21%

其它2.5%

表5:对节假日旅游高峰期,对交通、门票等价格均会有上浮所持态度?

情愿接受10.8%

不情愿但接受66.9%

不接受13.1%

表6:为发展节假日旅游,政府和有关部门需要做的是?

增加交通运力33.4%

改善景区管理22.3%

提高旅行服务24.2%

开发新景区12.1%

规范旅游公司30.6%

加强价格管理26.8%

其他2.9%

旅游作用大 发展需改善调查报告 第2篇

西部既是一个地理学上的概念, 也是一个经济、文化上的概念。西部地区包括了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面积685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的71.4%。西部地区资源丰富, 市场潜力大, 战略位置重要。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 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东部的50%左右。全国农村60%以上的贫困人口在西部, 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近年来, 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 先后实施了一系列针对西部地区的战略措施, 如“八七扶贫攻尖计划 (19942000年)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012010年) ”和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一系列战略措施的出台, 促进了西部地区发展。但西部与东部,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差距仍然很大。

从总体上看, 西部地区目前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 以传统的基础产业、资源开发业为主体, 没有形成较强的产业链。旅游业是国民经济中产业关联性最强的产业。如果能配合新农村建设, 将西部农村的乡村旅游发展起来, 不仅有利于农村的经济发展, 也有利于带动其他产业, 进而促进整个地区的发展。自21世纪以来, 西部省区的许多地方政府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 甚至作为地方发展的战略性支点加以规划。

二、水和环境卫生在乡村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乡村休闲旅游, 常又称为“农家乐”, 它不同于一般的农业观光, 是一种较高层次的以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类型。乡村旅游带动面广, 餐饮服务业、手工制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交通运输业及特色种植养殖业也会随之发展。能够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由单一的种植结构向综合农业转变, 延长产业链, 增添传统农业附加值。乡村休闲旅游的兴起和发展对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西部地区的乡村旅游是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指引下陆续发展起来的。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 生态环境脆弱, 也多不具备交通区位优势, 受工业文明辐射影响小。但也正因为此, 西部地区比其他地区更多保留了原始而优美的自然环境、传统的农耕文化、淳厚完美的民族习俗, 更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随着闲暇时间的不断增长和假日经济的初步繁荣, 特别是政府鼓励及扶持闲暇产业及闲暇消费各项政策的出台, 以及近几年城市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不断增加, 城市环境的恶化, 人们越来越渴望接触大自然。这为西部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较好的空间。

在看到西部地区发展乡村优势和发展空间的同时, 也应认识到其困难和障碍。一般来讲, 旅游目的地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会直接影响游客的旅游需求;而这正是西部农村地区的软肋。西部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相对落后, 而水和环境卫生又是其最为薄弱的环节。下面以陕西志丹、岐山县作为典型个案进行说明。

1.良好的环境卫生是发展农家乐的前提条件。无论国内还是国外, 乡村、农民、休闲度假都是构成乡村旅游的三个基本要素。而良好环境卫生是发展农家乐的前提条件。保娃沟门村位于陕西志丹县, 辖4个村民小组208户834人, 土地总面积15.7平方公里, 农民人均纯收入5 400元。村内自来水到户率91%,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0%, 已经普及自来水和无害化卫生厕所。在卫生环境改善的同时, 该村开始建造水上乐园, 发展乡村旅游, 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下图是近年来, 该游乐场的旅游人数、收入、就业人数。这些数据表明, 良好的环境卫生不仅是乡村旅游的前提条件, 也是推动其发展的关键因素。

当地旅游游客的访谈也证实, 之所以会选择该地旅游;是因为该景点管理比周围其他村庄更规范, 也比较干净, 自来水和无害化厕所也比较普及。

2.环境卫生改善是推进乡村旅游规模化的重要因素。中国农村受土地分散的影响, 乡村旅游项目类型多, 但规模小, 没能组建成大的旅游企业集团, 未能形成旅游服务六大要素 (食、住、行、游、购、娱) 一条龙的产业体系, 影响了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有不少经营者忽视了乡村旅游发展的部分重要环节 (农业资源基础、旅游基础设施、卫生环境等) , 简单认为通过开发现有农田、果园、住宅便能建成一个乡村旅游区。许多乡村旅游点虽然已经通了公路, 但通讯信息不畅通、停车场车位不够多、道路交通指示牌不规范;建了餐馆、宾馆, 但缺少匹配的化粪池、垃圾处理场等必要的污水、污物处理设施;盖了竹楼、凉亭供游客休息, 但缺少公共厕所、垃圾桶等;引来了游客, 不过卫生条件还没达标、当地的特色纪念品没地方可买等等。这些问题限制乡村旅游的产业化发展。陕西岐山县民俗旅游发展历程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岐山县民俗旅游产业发端于1998年, 全县“农家乐”民俗接待户发展到300多户, 日餐饮接待能力达到5 000人, 年接待旅客90万人次, 直接旅游收入3 000多万元, 接待户户均收入达到5万多元, 由此带动全县旅游综合效益不断提升。2007年, 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97万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达到5.6亿元, 2008年前三季度, 全县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87万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5.1亿元, 同比增长15.7%。到岐山, 吃臊子面、游周公庙、住民俗村、享农家乐已经成为时尚。2007年, 北郭民俗村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在发展过程中, 环境卫生改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民俗旅游接待初期, 接待户大都因陋就简, 接待场所简单布置, 没有标准的卫生间, 基本上都使用旱厕。当时是客人多、接待户少, 游客也就入乡随俗;而主人受传统习惯影响, 既无讲究卫生的意识, 也缺少游客要求这一方面的压力, 改水改厕工作进展不大。后来, 随着产业的发展, 竞争日益激烈, 部分意识超前的接待户开始针对游客消费需求, 不断在接待的软硬件上下工夫, 主动改水改厕与游客的卫生习惯接轨。时至今日, 民俗园管委会已将“设立水冲式厕所, 卫生间干净整洁, 男女厕所分设”作为一条硬性指标列入规范化管理标准要求。民俗园区所有的接待户也都采用了干净卫生的水冲式厕所。 (2)

三、分析及结语

乡村旅游具有劳动密集、人员需求多层次等特点, 且投资少、见效快, 是西部脱贫致富的一种必然选择。但是中国西部地区农村环境卫生条件总体较差。一些许多地方饮用水严重不足、环境卫生恶劣, 尤其一些贫困、偏僻和民族地区, 饮用水难, 环境卫生差与生产落后、生活贫困交织在一起, 存在着PPE恶性循环, 即贫困 (Poverty) 、人口 (population) 、环境 (environment) 之间互为因果的“贫困人口过度增长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 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水和环境卫生在改善过程中不仅能直接减少与水有关的疾病、减少劳动交易时间, 而且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启动条件和重要变量, 同时也能保护环境;各级地方应予以高度关注, 需将水和环境卫生改善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努力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这不仅有利于村民的生活质量提高, 也将推进西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

摘要:中国西部地区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和空间, 西部乡村旅游的发展也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的脱贫致富, 但是中国西部地区农村环境卫生条件总体较差, 恶劣的水和环境卫生条件成为了乡村旅游业发展困难和障碍。水和环境卫生改善在乡村旅游中具有重要作用, 陕西省典型个案研究表明, 良好的水和环境卫生条件是乡村发展旅游业的前提条件和推进旅游规模化的重要因素, 各级政府应将水和环境卫生改善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 促进西部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水,环境卫生,西部地区,乡村旅游,陕西

参考文献

[1]课题组.中国农村供水和环境卫生改善——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研究[R].环境卫生和健康促进知识倡导项目, 2009:3.

[2]梁明珠.观光农园旅游开发问题探讨[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 (6) :113-118.

[3]赵长江.家庭旅游与民居旅游资源的开发[N].中国旅游报:京, 1994, (11) .

[4]章采烈.论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J].民族团结, 1994, (11) :14-15.

[5]牧野.从自然中提炼出主题:与农家乐相关的话题[N].经济报:渝, 2001-03-14.

[6]章家恩.关于农业生态旅游的几点看法[J].农村生态环境, 2000, (1) :56-59.

[7]贺小荣.中国乡村旅游的起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探讨[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 (1) :90-94.

[8]何景明.国外乡村休闲旅游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 2004, (4) :76-80.

旅游作用大 发展需改善调查报告

旅游作用大 发展需改善调查报告(精选2篇)旅游作用大 发展需改善调查报告 第1篇可见,群众对节日旅游所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交通运力不...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