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笔译经验英语翻译之英语谚语的译法
口译笔译经验英语翻译之英语谚语的译法(精选3篇)
口译笔译经验英语翻译之英语谚语的译法 第1篇
很多人一看到数字,就头疼,看到数字后的英制单位,比如英尺、英寸、英亩,就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英文中的单位转换是翻译中的细节问题,往往被大家所忽视。下面就简单总结这些翻译中常遇到的单位转换的问题。
在阅读翻译英美报刊时,经常会遇到英制单位的表达,比如英尺、英亩、盎司,大多数国人对于这些单位是没有确切概念的。因此,在翻译的时候,除了可以直译英制单位外,也可以适当添加标注“相当于”,转换成大家熟悉的公制单位,以下列举基本的单位转换:
1. 长度单位
1 foot (英尺)= 30.48 cm
Eg: The 15-by-30-foot pool was installed in 1975 by previous owners.
这个15英尺宽、30英尺长(宽约4.6米,长约9.2米)的游泳池是由前任主人在1975年建造的。
1 inch (英寸)= 2.54 cm
Eg: Zoe is 5 feet 4 inchs and met her future husband Pete while she worked in a bakery.
佐伊身高5尺4寸(约162.5厘米),在她工作的烘焙店里遇到了她未来的丈夫皮特。
1 yard (码)= 91.44 cm
Eg:He was standing under a tree about ten yards away.
他站在约十码(约9米)远的一棵树下。
1 mile (英里)= 1.609 km
Eg:We walk a mile, we rest a while.
我们每走一英里(约1.61千米),休息一会。
2. 面积单位
1 acre (英亩)= 4046.86 O
Eg:They own 200 acres of farmland.
他们拥有200英亩(约0.81平方千米)的农田,
备考资料
3. 体积单位
1 UK gallon (英制加仑)= 4.5 L
Eg:The British army calculates that it takes seven gallons of fuel to deliver one gallon to Afghanistan.
英国军方统计,需要七加仑(约31.5升)燃料才能将一加仑(约4.5升)燃料送到阿富汗。
1 US gallon (美制加仑)= 3.8 L
Eg:However you measure the full cost of gallon of gas, pollution and all, Americans are nowhere close to paying it.
不管你怎样去测量每一加仑(约3.8升)的花费,或者是污染还是其他什么的,美国人都要为此付出代价。
4. 质量单位
1 pound (磅)= 453.59 g
Eg:These cost ten pence a pound.
这些东西10便士一磅(约453.6克)。
1 ounce (盎司)= 28.35 g
Eg:As refined gold now sells for more than $650 ounce, this leaves some margin for processing and mining risk.
现在的足金每盎司(约28.35克)超过650美元,这就为这些公司的加工和开矿风险留有了一些余地。
口译笔译经验英语翻译之英语谚语的译法 第2篇
一、增译法与省译法在笔译中的运用原因
1.英汉语言文化差异。首先,本文是基于增译法和省译法的概念而展开的。增译法是指增加一些原文中虽不存在但却能表达原文意思的词语,它能使译文更正确地传达原文的内容,尊重了原文的风格并使译文合乎了人们的表达习惯。省译法是指为了避免译文冗繁累赘而去删去一些不符合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的多余词语。一般在翻译过程中,由于一些英语和汉语在语法、结构上存在着差异以及受到各国文化在表达方法上各不相同的影响,翻译必须要做到有所侧重和增减,从而达到契合原文的目的,使得翻译出来的文字能够更清晰地表达原意,并且让读者觉得译文更加贴合文化语言环境。
2.译文结构和语义的完整性与准确性要求。英语和汉语在结构上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主动与被动地使用上。在母语汉语中,我们往往习惯使用主动形式,而英语中较常用的是被动形式。就这一点而言,大家在平时接触到的文章中就可得知。因此,在笔译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语序不当、语义不同的现象,从而减少翻译过程中出现不恰当或不符合原文意思译文。另外,翻译的作用就是换一种语言,换一种方法使得原文能够被更好的理解。所以,在翻译中,我们务必要做到尊重原文,在此基础上,使用适当的笔译技巧,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切不可改动原文的意思。除此之外,在英语语言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很常见,往往一个单词既可作动词亦可作名词,且有多个不同的意思,因此在笔译时要注意与上下文背景的联系,从而进行反复的推敲,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
二、增译法和省译法在英语笔译中的作用
1.增译法有利于专业词汇的学习。笔译工作的进程同时也是学习英语专业词汇的最好过程。因为,在翻译文章时,你会处于一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下,能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每个词。当然,也只有在彻底掌握和熟练运用每一个词汇的情况下才能更好的转换英汉形式并进行翻译。例如,在学习一篇文章时,当我们了解到其中大概情节后,里面个别生词的意思也能通过联系上下文进行猜测,且猜测的准确率很高。那么这个时候,我们便可以利用增译法来在丰富翻译内容,使之更为流畅生动。但如果对一个关键性词汇的概念不清晰,那么被隐含的词义也很难进行猜测,增译法难以使用,同时也会导致整篇文章的笔译内容模糊不清。因此,在笔译的学习中,为了能够保障增译法的运用和译文的准确性和生动性,自然需要不断拓充自身的专业词汇以致翻译工作的长远发展。
2.增译法有助于跨文化意识与能力培养。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因此他们在表现形式上也大不相同,这就要求工作者在笔译过程中,不仅要保留原文化的特征,还要增加汉语文化背景,从而使译文能够更好的被读者所理解。因此,在笔译过程中,翻译者不能只把工作停留在理解与表达词语的表面,还要通过语言表面更深入地了解其文化内涵和相应的人文情怀,并进行详细的学习,从而更好的理解与翻译原文。
三、增译法和省译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1.增译法和省译法的使用。增译法:在英语学习中,英语和汉语的差异十分明显。英语句子一般都有主语,他们非常注重句子的完整性,而汉语翻译则通常习惯省略主语,所以在英译汉过程中,一般都要根据语义语境补出主语,以使句子完整。此外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代词、连词等词的使用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非常频繁,一般说到人的器官或者某事某物归某人所有时,前面都必须要加上物主代词。而汉语中,我们往往习惯省略一些大家众所周知的物主代词,因此,在汉译英时一般都需要增加一些物主代词,而在英译汉时又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地删减无关紧要的代词。此外,英语中的句子、单词之间的逻辑关系一般常用连词来表示,而汉语则往往通过上下文和语序来表示这种关系。所以,在汉译英时常常需要增补一些连词以使文章顺畅。另外,在英译汉时还要注意增加一些概括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文意思的完整性。
2.词性的转换。在英语笔译的过程中,工作者常常会遇到一些常见的名词、冠词、动词等词性的翻译,但往往这些词在特定的环境下可能与其原本的意思不太相同。如果翻译工作者没有采取合理、规范、契合原文的翻译措施,很有可能会造成这些名词、冠词、动词的词性和意思发生转换。因此,为了避免这样错误的出现,在翻译过程中便需要经常用到增译法和省译法。增译法的使用能够更丰富充实地表达原文,能使翻译的表达更加的地道且符合语言的原意;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在翻译过程中词性和词意不会发生变换。省译法则能够保障语言的简练程度,帮助译文内容在词性翻译的过程中能够更明确的凸显。
四、增译法和省译法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笔译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经常用到增译法和省译法,但我们必须清楚,并不是所有情况下都能够随意地使用它们,如若使用不当可能会造成译文偏离原文意思。因此在使用这些笔译技巧时必须要注意到以下几点:首先,增译法和省译法只是两种常用的笔译技巧,因此只能用在合适的地方,切不可画蛇添足,随处乱用,否则只会使得译文变得晦涩难懂;其次,要注意译文忠于原文,在笔译过程中无论用到什么样的笔译技巧,都是为了更好地为原文服务、为读者服务,切不可为了要使用增译法和省译法等技巧而违背了原文的意思。
综上所述,在笔译过程中,增译法和省译法扮演者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们要合理且适当地利用它们。另外,笔译工作者要认识到每一种语言都有其一定的特性,从而在进行翻译时,要做到根据语言特性适时地使用增译法和省译法等技巧,来使译文能够更加容易地被读者所接受。因此,在此过程中务必要理解与尊重原文的主旨与初衷,这样才能符合笔译工作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庆学.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M].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
[2]钱歌川.翻译的技巧[M].世界图书出版社,2011.
英语笔译中的增译法与省译法研究 第3篇
关键词:英语笔译,增译法,省译法
前言:
在英汉互译中, 增译法与省译法使用广泛, 受到翻译工作者的青睐, 这就使我们必须要更加灵活的运用增译法和省译法。所谓增译法指的就是把原文里被省略掉的部分在译文里展现出来, 有助于读者理解。省译法就是把原文中冗余的部分剔除, 以保证译文能够符合另一种语言的使用习惯。增译和省译的目的都是提高译文的准确度, 让英语能够更好地为我所用。
一、运用增译法与省译法的必要性
(一) 英语与汉语的差异
首先, 英语与汉语的差异来自于文化的而差异。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 都是难度比较高的任务。两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同, 历史文化不同, 衍生出的习惯用语和习惯用法都不一样。汉语中的成语、歇后语很难用英语原汁原味地表达出来。同理英语中的典故和习惯用法也很难用汉语来理解。翻译者需要对两国文化都有极深的理解才有可能给出准确的译文。
其次, 语言的使用习惯和逻辑也不同。英语习惯先把结果表达出来, 然后用各种从句来补充说明, 汉语却习惯在开头把所有条件列举出来。在英语中, 许多词对应着不止一个汉语, 需要翻译者用心的推测具体的含义[1]。
(二) 语言结构的差异
两种语言在结构上区别也很大。汉语中的被动句式被英语要少得多, 许多英语句子不能直接使用被动句式来译成汉语, 因为那样可能会不符合汉语的语法习惯。英语被动句式如何翻译成汉语主动句式是翻译者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也是翻译的主要工作之一。
(三) 对语义完整性与准确性的要求
翻译的最高境界是信、达、雅, 许多俗语需要使用另一种语言的意义相近的俗语来替代。但是两者又是不可能完全等同的。有的英语俗语句式是没有主语的, 在使用的时候根据上下文和具体情况来进行填充。而汉语俗语同样有这个问题, 在翻译作英语时也要酌情的添加成分。增译法和省译法在对付这种情况上有着天然的优势[2]。
二、增译法与省译法的实践应用技巧
在了解了使用增译法和省译法的必要性之后, 我们还要掌握一些具体使用时的技巧。利用增译法和省译法的规则, 可以妥善的处理一些原来并不好处理的翻译。
(一) there be结构句式的增译法和省译法
There be句式是英语中最常见的句式之一, 意思是“有”, 表示人或者事物的存在或者在某地有某物。There be并没有那里的含义。在英汉对译中, there be句式的处理通常是需要动一番脑筋的。汉语在表达地点、时间、方位等状态词的时候不会完全的翻译出来。这是因为两种语言的结构不同, 而英语翻译成汉语的时候同样有这种问题, 要进行省译。在汉译英时, 充分利用there be句式来进行增补, 可以有效保证句子的完整性[3]。
(二) 词语的增译与省译
无论是在英语还是在汉语的表达中, 都会出现一种情况——有些语义是通过其他词语或者是句子结构来表示出来的, 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单词来承载。这种情况在翻译的时候就会出现问题, 在另外一种语言里未必能够理解出被隐藏的含义。遇到这种情况, 要根据句子的意义把被省略的单词补充上去, 以实现句子的完整。
(三) 词性的增译与省译
有些句子中的词语为了表达意义常常出现词性的变化, 这种变化以英语居多。在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之后, 词性的改变并没有在译文中体现出来, 导致读者对于作者的原意不能准确地掌握。有的则过分强调了词性, 需要使用省译法来摘除[4]。
三、使用增译法与省译法的注意事项
(一) 避免画蛇添足
在使用正依法和省译法的时候要注意一些问题, 比如这两种方法并不是万能的, 不能胡乱套用在所有的翻译中。在翻译之前, 要对句子进行详细的考察, 尽量思考如何能够在不增不减的情况尽可能原汁原文的处理句子。增译法和省译法都是在两种语言不可调和的状态下才采用的方法。翻译工作除了增译法和省译法, 还有许多其他技巧, 比如说拆卸法和转换法。
(二) 忠实保留原意
翻译技巧的存在都是为了一个目的, 那就是尽可能让译文保留原意。无论使用什么样的翻译技巧, 都要求不能任意篡改原文的含义。不仅在词汇的使用上要保持一致, 在句式的使用和整体的表达上都要保持一致。增译法和省译法不是为了篡改原意而生的, 而是为了更加贴切的保留原意而生。
结论:
英语已经成为我国仅此与汉语的重要语言, 在全国被广泛学习。英语笔译中的增译法与省译法对于灵活贴切的进行翻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独特的价值。本文首先分析了在翻译中运用增译法和省译法的必要性, 对运用增译法和省译法的技巧进行了研究和总结, 指出了使用增译法和省译法时的注意事项, 对英语翻译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穆绘冰.2013中国鸡西国奥男篮四国挑战赛随队翻译实践报告[D].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4.
[2]夏荥.翻译技巧在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的传授——以增译法为例[J].硅谷, 2008, 16:133.
[3]何雯婷.译者经验与翻译速度之间的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
口译笔译经验英语翻译之英语谚语的译法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