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二年级语文上册《青蛙看海》教案设计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81

二年级语文上册《青蛙看海》教案设计(精选12篇)

二年级语文上册《青蛙看海》教案设计 第1篇

二年级语文上册《青蛙看海》教案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表演读文。用个性化的朗读方式表现文中生动的形象。

2.在反复的朗读、逐步的感悟中懂得只要相信自己、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在反复的朗读、逐步的感悟中懂得只要相信自己、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准备

.大海图、“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等字条。

2.前安排学生收集与勤奋努力、战胜困难有关的成语、谚语或名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题:

师: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从来没有见过大海,他有个梦想,特别

想见到大海!那我们今天就和小青蛙一起去实现它看海的梦想。

板书:青蛙看海生书空。

2齐读题。

二、复习词语、整体感知:

我们已经认识了本的生字词,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了。看谁还记得它们?出示词语:

青蛙

登山

看大海

苍鹰

指路

展翅飞翔

松鼠

善于

跳石阶

指名读词串

2刚才我们一起开心地复习完了词语,那小青蛙到底是怎么看到大海的呢?谁帮助了他?(苍鹰、松鼠)

3引导学生:了解要想看到大海就必须登上这座山;以及苍鹰给青蛙指了一条看大海的路。老师板画:一座山。

三、点击“失望”,揭示登山之难:(学习1——3自然段)

过渡:小青蛙想去看大海,苍鹰说了什么?

指名读苍鹰的话。

2你认为飞行高手苍鹰登上山顶容易吗?

3指名读,评价:我感受到苍鹰要登上山顶是很容易的事情了。因为苍鹰有——学生说(一对有力的翅膀)。

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4让我们一起来告诉青蛙,齐读。

那青蛙是不是也很容易就上去了?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出示“天哪,这么高的山!”

(1)请问你读这句话时,为什么皱着眉毛呢?

那你再来读一遍。评:我听着感觉山还不够高。

再指名读。

(2)老师发现你读的时候,还加了一个动作。你为什么吸一口凉气?

你们一般会在什么情况下吸一口凉气?

学生说。

那谁再加上动作读一读这句话?

那让我们一起来加上动作读一读。

评:哇,那山比云还高!

6那这么高的山,你能用一些词语或句子来形容一下吗?

引导学生说《东方明珠》天顶蓝天,脚踩大地,比巨人还要大,还要高。老师也送两个词:高耸入云直插云霄。

这山这么高,怪不得青蛙说——齐读“天啊,这么高的山!”读之前最好加上动作“吸了口凉气”。

(读完点评:看到这么高的山,青蛙有些害怕了!)

7那青蛙还有什么理由觉得自己没有办法登上山呢?

出示“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

(1)谁有有力的翅膀?

对呀,所以对它们来说是很容易的事情。

(2)谁有四条善跑的长腿呢?

对呀,青蛙无法像豹啊、马儿一样很快地跑上山顶,所以青蛙感到看海的梦想越来越难以实现了。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听得我是一点信心也没有了。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小青蛙的心情,齐读。

(3)那能不能不登这座山,有没有别的路可以去看海呢?

指名读苍鹰说的话。

问:苍鹰的意思就是——出示:如果不登上山顶,就()。

引导学生直接说:不能看到大海。

(4)所以青蛙只有一条路可以走,让我们一起来来告诉小青蛙:

——如果不登上山顶就不能看到大海。

此时小青蛙是什么心情?板书(失望)

()那就让老师来当那只指路的苍鹰,你们来当那只失望的没有信心的小青蛙,来读一读她们的对话。

出示苍鹰和小青蛙的对话。(师生分角色朗读)

过渡:就在小青蛙感到很失望的时候,谁来了?小松鼠是怎么帮助它的呢?

四、演读结合,体会道理

(一)学习4——10自然段。

请同座位一人当小松鼠,一人当小青蛙,读一读它们的对话,就是我们画出来的句子。(读一读4——10)

2指名一组同座读。评价:你真是一只可爱的小松鼠。

那我来当小松鼠,谁来做小青蛙?我们俩来对话。

3学生读小青蛙说的第一句话时,老师点评:你得的特别好,把小青蛙的心情读出来了。

前面部分读过去,当读到“再跳一下”,让小青蛙跳一下。问你觉得难吗?

指导读“这有什么难的!”

评价:你给我的感觉很轻松。

再指名问:你觉得难吗?

让这位学生读。

你们觉得难吗?

来一起来跳一跳。

再跳一下。

你们觉得难吗?

一起来读:“这有什么难的!”

(1)原来小青蛙以为很难,现在为什么不难了呢?

学生说。

是啊,山是那么的高,对小青蛙来说,一下子到山顶当然很难;而这石阶不高,一下就跳上去了,所以不难。小青蛙你们现在有点信心了吗?

(2)谁来当小松鼠,鼓励鼓励小青蛙?

生读“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

如果加上动作,小青蛙一定会更有信心的。

生表演读。加上大拇指。

多给它一些鼓励,小青蛙的信心就更足了。我们一起来鼓励小青蛙。

(3)下面请男同学当小青蛙,女同学当小松鼠,我们再来读一读它们的对话。(这里引导学生做动作)

(二)学习第11自然段

过渡:小松鼠带着小青蛙跳了一个又一个台阶,这样一级一级地往上跳。

来让我们一起往上跳,小青蛙们起立。听老师喊口令:

一二跳跳跳,三四跳跳跳

来一起坚持,跳跳跳,再来往上跳跳跳

用力往上跳跳跳

小青蛙:哦哟!好滑啊!我差点摔倒,脚扭伤了。

2小青蛙现在你们遇到什么困难了?

比如:遇到蛇、遇到下雨路滑、遇到……

是啊,要登上那么高的山,路上肯定会有很多危险,更多的困难,那我们回去吧?不爬了。

指名说。评价语:你是一直勇往直前的小青蛙。你是一只能吃苦的小青蛙。你是一直意志坚强的小青蛙。

山好高啊,小青蛙们,我们继续跳跳跳,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3引说:小青蛙累了——渴了——气喘吁吁了吧!然后再接着跳跳跳,再次引读小青蛙累了——渴了——离山顶越来越近了,小青蛙们加油,加油!跳跳跳,再坚持坚持,胜利就在眼前;再次引读:小青蛙累了——渴了——不知不觉——

4直接出示: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

此时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那就让我们一起激动地高兴地读一读“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

出示:大海的图片

看到大海,小青蛙你觉得大海怎么样?指名说。

出示:啊!大海真()啊!

五、激发想象,升华主题

终于看到大海了,小青蛙你想对你身边的好朋友小松鼠说些什么?

指名说。(感谢小松鼠的话)

这里以对话的形式出现:小青蛙感谢小松鼠,然后老师做小松鼠说:不用客气,我想告诉你“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小青蛙,你是一只有志气的小青蛙,我知道你一定能成功的。

小青蛙,无论做事情,只要从脚下开始,从现在开始,付出了行动,就算再远的路再高的山,你也一定能达到。

2刚才小松鼠的话,老师也把它送给你们吧!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有志者事竟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3小结:你们都是一只乐于助人的小松鼠。同时也别忘记了当你得到别人的帮助时,一定要真诚地感谢别人。

二年级语文上册《青蛙看海》教案设计 第2篇

教材分析

课文是一篇童话,叙述了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蝇的指点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达到山顶看大海的故事,说明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顶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通过朗读、议论、想像懂得要想达到理想的彼岸,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

教学方法:

1、按照“提-探-拓”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说话、朗读、想象、表演等形式让学生情有所感,理有所悟。

2、通过小组合作,锻炼能力。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题,提问

1.板书课题:9.青蛙看海

2.质疑。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边说教师边在题目旁打问号。)

二、探索学习

(一)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读后讨论:青蛙看到大海了吗?怎么看到的? 2.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减字,不回读。3.检查自读效果。

4.(出示一类生词)苍鹰 登上 吸了一口气 一双 善于 展翅 失望 石阶 一级 喝水(1)自己读词。

(2)你在字音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双”、“展”、“失”、“善”:都读翘舌音,不读平舌音。“苍”;读平舌音。

(3)带读,指名读,开火车读。(4)去掉拼音齐读词语。(5)给生字找朋友。5.(出示二类生字)(1)齐读词语两遍。(2)去掉拼音后齐读一遍. 6.再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遇到长句子多读几遍。7.指名分段读课文。

其他同学注意听,听完后点评点评。(二)初步理解内容

1.再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读后讨论、补充。

(三)教学生字

1.(出示词卡)读读生字。

2.在字形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登”:“ ”字头的三、四笔都是短撒,不要写错。“吸”、“级”:右边的横折折撤是一笔,不要写成两笔。“善”:中间两点不要出头。“展”:下面部分不能多一撤。3.看课后笔顺表,自学生字并描红。4.反馈检查。5.指导写字。

苍:上下结构,上小下大,中间的撤捺要舒展。善:第9笔横要写长些。双:左边的‘又”的捺变为点。6.教师范写生字。

7.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8.反馈,评析。

三、拓展

选词填空:失望 愿望 希望 渴望

青蛙()看到大海,但是山太高了,它就有点()了。松鼠让它一级一级地往上跳,它看海又有()了。最后,青蛙到达了山顶,实现了看海的()。

第二课时

一、提

(一)示大海的图片,引入课文。

看,这是哪儿?大海怎么样?你们喜欢大海吗?有只小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很想去看看大海,(教师板画大海,简短的几条线。)可是有一座大山挡在它的面前,(教师板画山)你们帮它想想办法吧,学生发言。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你还有什么问题呢?

二、探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1-3)

1、只苍鹰也给小青蛙出了主意,它会怎么说呢?出示苍鹰的话,一起来读一读,怎样才能看到大海呀?谁能学着苍鹰的样子来读读它的话,看谁学得像。这座山可高了,教师顺手在山腰间画几朵白云,如果让你去爬,你心里有什么想法?

2、青蛙的想法和你们一样,出示句子“天哪。这么高的山!”谁来读?青蛙边说边怎么做?你能学学么?你们什么时候会这样吸一口气?现在谁再来读读这句话。青蛙到底有什么困难呢?出示句子: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一起读读。谁有四条善跑的长腿?(狗、马)为什么说他们善跑?青蛙的话是什么意思呢?(突出显示:怎么上得去呢?)谁再来读好小青蛙的话。

3、小青蛙要想看到大海,还有没有别的办法?看看苍鹰是怎么说,自由读第三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二)学习第二段(4-10自然段)

1、指导读好第一次对话

过渡:听了苍鹰的话,小青蛙心里非常失望。正在这时谁来了?(小松鼠)屏幕上出示小松鼠的图片。

(1)小松鼠怎么说的呢?屏幕显示松鼠的话,谁能学小松鼠的样子来读读这句话?评议:你这只小松鼠真可爱,能再有礼貌一些吗?

(2)小青蛙是怎么回答的呢?屏幕出示句子,这句话你们一定能靠自己的本领读好。

(3)分角色朗读。指名读时可以加上动作。

(4)接下去小松鼠和小青蛙又说了什么呢?请大家一边读课文5-9段一边找,看谁找得又对又快?(老师把找到的句子一个一个放在对应的图片下面。)读一读。可男女生对读。

(三)引导学生表演好对话

现在请同桌两个同学演小松鼠和青蛙,读一读他们的话,看谁读得好,演得像。要求: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并加上适当的动作。

1、学生分角色来朗读课文。

2、哪个小组愿意来表演一下?他们表演得像么?发最佳表演奖。(敢于花

时间)

3、这么高的山,如果你是小青蛙,这样一级一级地往上跳,会怎么样?对,面对困难青蛙一点也不害怕,他是怎么做的呢?出示句子:就这样,„„山泉水。读一读,你觉得小青蛙怎么样?那你一定能读好这句话。(你真是勇敢的小青蛙)

(四)学习第三段

1、小松鼠和青蛙就这样,一级一级往上跳,终于来到了山顶。这时候它们心情会怎样?

出示句子: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感情朗读。

现在你们就是小松鼠,小青蛙,你面对大海想说些什么呢?说得真好,让我们手拉着手和小松鼠,小青蛙一起庆祝一下吧。(放一段音乐,全体小朋友起立,手拉着手,用自己的方式来庆祝。)

2、小青蛙一开始认为自己不能爬上山顶,后来是怎么爬上山顶的?(小松鼠帮忙。小青蛙不怕苦不怕累。他们是一级一级爬上来的。)都对。老师总结:是啊,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只要一步一步,不怕困难,就一定能成功。

3、分角色朗读全文。(可师生,或生生)

三、拓

青蛙和松鼠登上了山顶,大海就展现在他们眼前。青蛙会怎么说,怎么做?松鼠又会怎么说?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3、优化设计第8课。板书设计:

青蛙看海

很想看海

一级一级地跳(累了......渴了......)大海展现在眼前

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实现理想

二年级语文上册《青蛙看海》教案设计 第3篇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能正确、端正地写“苍、登、吸、级”,认识5个生字,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知道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了解故事大意。

教学重点:

1、在识字中交流方法,学会生字,把生字写得端正、漂亮。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青蛙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导入课题:

(1)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师:这种动物真正怪,眼睛大,嘴巴宽,不吃粮食不吃菜,专吃害虫除祸害。(出示并贴青蛙图片)小朋友们跟青蛙招呼。

(2)你知道有关青蛙的什么事?(喜欢干什么,生活在什么地方等。)

(3)小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于是它有一个愿望:很想去看看大海是什么样的?你们愿意和它一起实现这个愿望?今天,我们学习9《青蛙看海》。

(4)抬起右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师边写边讲要求:“青”字的第三横要写得长一些,下面的月字把撇变成横;“蛙”虫字旁最后一笔变成提,右面的两个土摞起来,下面的土写得稍微大一些;“看”上面的手字的竖钩变成撇;“海”字的三点水要写得窄一些。

(5)读课题:谁愿意来读读课文的题目,谁能读好它,为什么这么读?

2、明确目标:

那读了课文的题目你最想知道些什么?有什么疑问?

预设:

(1)青蛙有没有看到大海?(问得好,题目是《青蛙看海》,当然想知道有没有看到大海了,送你一个大问号。)板书:?

(2)青蛙有没有遇到困难?板书:?

(3)青蛙是怎样去看海的?板书:?

3、效果预期:

呀!小朋友有这么多的疑问了。大家提的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完成的学习任务。现在,让我们赶紧打开书本去读读课文,自己来解决这些问题吧!相信大家有这个能力。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任务呈现:

(1)请大家轻声读课文2-3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参照课后的生字表,在课文中圈画出生字及它们带出的词语,然后读准音(3)给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提示:本课的自然段较多,有些段只有一句话,标段不容易,但老师相信大家能标正确。)

2、自主学习:学生按要求自渎课文,教师巡视指导读书困难的学生,并提醒学生注意读书姿势。

3、展示交流:先交流标段情况,然后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纠正读音。

1)第一自然段: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很想看看大海。苍鹰对它说什么?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第二自然段:青蛙听了苍鹰的话,说什么?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指导读好第二句的停顿: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

3)第三自然段:听了青蛙的话,苍鹰又对它说了什么?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师:苍鹰很明确地告诉青蛙,不登上那座山,就看不到大海,说完就展翅飞走了。

4)第四--第九自然段::青蛙听了苍鹰的话,很失望,对看大海失去了信心。这时,一只小松鼠跳到它的面前。他们说什么,做什么了?下面我们读第四到九自然段,读之前,指导学生分开青蛙和松鼠说的话,指两名学生读课文。

5)第十自然段: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往上跳。指名读第十自然段。

6)第十一自然段:在松鼠的帮助下,青蛙终于爬上了山顶,看到了大海。齐读最后一段。

7)出示生词(去掉拼音):指名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长期苍鹰登上哪吸气一双善跑展翅展现

失望石阶台阶一级一级累了歇一会儿喝水

任务二:理解生词。

1、任务呈现:把生词放回课文中,再读课文,联系生活和课文内容想想生词在文中的意思,有不懂的在旁边打?,

2、自主学习:学生按要求自学生词。

3、展示交流:

(1)鼓励学生说读懂的和不懂的词,教师予以辅导。

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什么是“长期”?(长时间)。

苍鹰是一种什么动物?:(看图)是鹰的一种,但不是平常说的老鹰,也不是夏天见到的苍蝇。你看,它的身体很大,暗褐色,上嘴弯曲,爪子尖锐,能看到很远的地方,以小鸟、野兔为食,非常凶猛。

你能给“苍”再组个词吗?

文中说青蛙登上哪儿?读“登山”。

“哪”是语气词,你还知道哪些语气词?

吸气:你来做做这个动作,要用鼻子或嘴巴把气吸进去。

“一双”在这儿做量词,指一双什么?(翅膀)你还知道一双什么?和双相对的是--单,还能给双组什么词?

善跑是什么意思?(善于跑步,跑得很快。)青蛙没有善跑的长腿,你知道谁有?

理解“失望”:青蛙干什么事很失望,为什么?师:失望就是没信心,没希望。齐读。

理解“石阶台阶”:你上过台阶,爬过石阶?齐读。

(2)带着自己的理解大声读生词。

任务三:了解课文大意。

1、任务呈现:师:经过刚才的努力,我们读准了字音,读通了句子,理解了很多词语的意思。现在我们再读课文,请大家边读边思考黑板上的大问号(回忆大问号的内容)。

2、自主学习:学生边认真读书边思考课始提出的问题。

3、展示交流:

(1)谁愿意把你在读书中找到的答案说给大家听?指名说。

(2)课文讲了一个关于青蛙的什么故事?

任务四:识字、写字

1、任务呈现:识字、写字

师:小朋友们,课文中的这只青蛙原来对识字不感兴趣,它觉得中国的汉字太多、太复杂了,识字是一件很难的事。通过今天去看海,它知道了,世上没有难办的事,只要你努力就能成功。所以,从今天起,它决心好好认字,争当一名好学生。现在,他要和我们一起识字,你们愿意吗?

回忆我们学过的记生字的方法:“熟字加偏旁、换偏旁、去偏旁、儿歌、猜谜语”等。

2、自主学习:出示两类生字,自由识记生字,并和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3、展示交流:出示生字卡片,指导识字。

(1)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喝”与“渴”编顺口溜:渴了要喝水,喝水要用口。

“善”猜谜语:小羊藏着两块糖,一口全部吃光光。

“级、极、吸”比较,组词语。

登:学习“登字头”,书空。

展:分部件识记,出示苍鹰的图片:多像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啊!看图在桌上练习写写这个字。

“苍”猜谜语:仓库上面一根草。

“双”两个又就是双。

“失”夫加一撇。

“阶”给界换偏旁。

(让学生说识字方法,必要时教师指导)

(2)指导写:登、善、展

登:关键要写好哪两笔?手势提醒学生上面的长撇长捺要舒展。

善:横画比较多,横与横之间要紧凑,间距差不多。

展:里面的一部分要冲出包围圈。

三、检测导结。

1、目标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只写答案)

dēngshānxīqìyìshuāngshànchángzhǎnxiànhēshuǐ

(登山)(吸气)(一双)(善长)(展现)(喝水)

(2)选字填空。(口头做答)

级极年()好()了上()高()南()

升()一()()北()忙()了

2、结果反馈:

第一题:学生做完后,老师出示词语,学生订正、汇报。

第二题:指名口头答题,然后出示答案,齐读。

3、反思总结:

(1)小朋友们,在这短短的40分钟,老师看到了你们的努力,那么,在努力的背后一定有不少收获。你能把自己的收获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吗?(学生说自己的收获)

(2)听了大家的汇报,老师很高兴。不管做什么事,只要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小青蛙通过努力,最后实现了看大海的梦想。在看海的路上,青蛙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板书:

青蛙看海

二年级语文《青蛙看海》教案 第4篇

知识与能力:能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读演结合,以读为主,以演为辅,以演促读,以演促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精读感悟,使学生懂得只有不怕困难、努力想办法去解决并能坚持到底就能取得成功的道理,激励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能想办法去克服困难。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成功的道理。

教学难点

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成功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青蛙看海》这篇课文,你知道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

2、指名回答(青蛙看海的故事)。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它很想看到大海。板书:很想

3、是啊,一开始青蛙认为要想看到海难。过渡:为什么青蛙觉得要看到海很难呢?

二、学习13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为什么青蛙觉得看海很难?

2、交流:

(1)山高:

为什么青蛙觉得看海很难?你是怎么知道的?自读13自然段。

(山很高)读读课文中的句子。

想象:山会有多高?你能读出山的高吗?

指名读,评议。

我们一起像他这样试试!齐读。

青蛙吸了口凉气,动作体会吸凉气,学青蛙先吸口凉气,再说一说山的高。

过渡:除了山高,还有什么原因呢?

(2)青蛙没有有力的翅膀和善跑的长腿。

认真听老师读这句话,思考:听了老师的朗读,你知道了什么?

指导读:读好没有、也没有、怎么以突出青蛙登山之难。练读、指名读。

连起来读青蛙的话,突出青蛙登山之难。

指名读(提醒学生注意吸凉气动作)、齐读

这个时候,苍鹰又是怎么说的呢?

谁能读读苍鹰的话?指明读。苍鹰的话是什么意思?青蛙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大海。所以青蛙失望了。(板书:失望)

过渡:从大家的朗读中,老师体会到青蛙要想登山看海,的`确很难,小青蛙面对困难,放弃了没有?我们知道青蛙最后登上了山,看到了大海(板书:看到大海),那它是如何登上山的呢?(板书:?)

三、学习411自然段:

1、读411自然段,思考:青蛙是如何登上山顶的?

青蛙是怎样登上山的?(跳上山的)你是从哪一句知道的?(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什么叫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谁来做青蛙,谁来做小松鼠,来演一演?(动作体会跟着跳)

演得不错,下面咱们来看看青蛙是怎么跟着松鼠一级一级跳上山顶的。播放动画。

孩子们,想一想,青蛙和松鼠在跳上山的过程中还可能出现什么困难?

你们登山的时候有什么感受?累,腿酸。

2、指导表演:

下面就请同桌分角色来读一读,演一演。注意:从第四自然段青蛙很失望一直演到第11自然段到达了山顶。听明白了吗?好,开始!

指名分角色读,评价。

哪位同学能把登山的过程表演出来?

(1)(学生演至一级一级地往上跳,有点累时)小青蛙,你觉得怎么样啊?既然累了,就在草丛中休息一会儿吧!

(2)同学们,你们看,小青蛙这么弱小,跳了那么多台阶,当然很累。突然,草丛中窜出来一条毒蛇,好危险,差点把小青蛙吃掉。突然,天气又下起了大雨,把小青蛙全身淋湿了。

(3)上山很累,还会遇到困难,小青蛙,你会放弃吗?为什么?

(4)是啊,正因为青蛙想要看海,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才使得他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你们看,小青蛙已经休息得差不多了,又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了,真是好样的!你们想不想也来鼓励鼓励他呀!让我们也来鼓励他!小青蛙,小青蛙。

(5)看,听了大家的鼓励,小青蛙跳得更有力了,让我们再为他加加油!看,小青蛙终于到达山顶了!

四、学习12自然段。

1、小青蛙到达山顶看到大海了。

(出示大海图)咱们和青蛙一起欢呼吧!

2、是啊,经过努力,青蛙终于看到了美丽的大海。同学们,咱们和青蛙一起来看看美丽的大海吧!(欣赏图片)

3、大海美吗?如果青蛙不付出那么多努力,它能看到这么美丽的大海吗?这个时候,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五、整体感悟。

二年级语文上册《青蛙看海》教案设计 第5篇

1.理解课文内容,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使学生懂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道理。教学重难点:

能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领悟道理。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⒈开火车读词语 青蛙 苍鹰 登上 松鼠 石阶 展现

xiaoxue.xuekeedu.com

⒉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青蛙、苍鹰和松鼠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你能用上这些词语,简单地说说吗?

⒊师:今天我们就跟着小青蛙一起去登山看大海。

二、细读课文

⒈你看到过大海吗?你觉得大海怎样?(无边无际 碧蓝碧蓝)

⒉过渡:有一只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也想去看海,可惜美丽的大海被一座山挡住了。

出示高山图,说说这座山怎样。

师小结:这座山雄伟高大,直插云霄,很容易让人想起宋代寇准的一首诗——引导背诵《咏华山》。

过渡:这么高的山挡在了小青蛙的面前,小青蛙怎样才能看到大海呢?(教学设想: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上要求,要不断的培养、引导孩子主动探究的学习能力。在这里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也在此。先通过图片让学生感受高山对小青蛙来说是如何的困难,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再把登山的难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会在课文中品读文字,寻找答案。)

⒊自由读第1、2、3节,说说小青蛙怎样才能看到大海。指名读课文第1节 ⑴苍鹰是怎么说的呢? 出示苍鹰的话,指名读。指导朗读: ①这只可爱的小苍鹰,我来问你,你觉得登上这座山容易吗?

②苍鹰的翅膀一展开就有两米多长,你认为容易吗?是啊,苍鹰能够飞翔,所以

登上山顶很容易。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xiaoxue.xuekeedu.com

⑵过渡:可是,面对这万丈高山,又小又弱的青蛙会说什么呢?

①学生齐读青蛙的话:天哪,这么高的山!指名读,教师评价。②指导理解动作:吸了口凉气

小朋友们,你们什么时候吸过凉气呀?(教师做动作提示:害怕、吃惊)让我们吸口凉气再读读小青蛙的话。(生齐读)

③除了山高,还有什么原因让它对登山没什么信心呢?(学生答)出示两个句子(反问句和陈述句)比较:我没有···也没有··· 男女生分读两句,你觉得哪句话最能体现小青蛙此时失望的心情? 指名读,齐读。

师小结:语气明显要比下面的这句话要强烈。是啊,没有像苍鹰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像羚羊、小鹿那样善跑的长腿,真的是很难登上山啊,可是小青蛙有别的路可走吗? ⑶指名读第3节

①出示填空:你不登上山顶,怎么能看到大海呢? 你不登上山顶,就()。

指名改写句子。

②师:所以,苍鹰这句话告诉我们,小青蛙只有一条路可走。让我们一起告诉小青蛙。齐读反问句。

⑷师生分角色读青蛙和苍鹰的对话。

(教学设想: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上要求学生要喜欢阅读,要感受到阅读带给他们的快乐。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溶入角色,把自己想象成是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后,学生的朗读兴趣也会更浓厚。)

过渡:苍鹰说完就展翅飞走了,这时候,谁来到了小青蛙的身边? ⒋轻声读4-11节,思考:小松鼠是怎样帮助小青蛙的? ⑴集体交流。

⑵同桌分角色读好4-10小节松鼠和青蛙的对话。指名读。

⑶指导读好小青蛙的话:这有什么难的!引导学生做做跳的动作,感受跳石阶的不难。指名读。

师小结:哦,登山看上去很难,可是跳石阶却一点都不难。小青蛙们,这石阶

你们能跳上去吗?

学生加上表情和动作齐读。

指导读好小松鼠的话: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⑷男女生分角色读对话。

xiaoxue.xuekeedu.com

⑸师小结并板书:小松鼠带着小青蛙跳了又跳了一个石阶,然后一级一级地往上跳。小松鼠已经跳到前面去了,小青蛙们,让我们快去追赶小松鼠吧!起立!咱们在跳的时候,还要跟上老师的口号。一级两级跳跳跳,···九级十级跳跳跳,坚持跳往上跳,一步一步往上跳,一步一步——,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哎唷,累死了,小青蛙们,快坐下休息休息,你有什么感觉 ? ①集体交流:在登山的过程中,小青蛙会遇到哪些困难? 设疑:既然会遇到那么多、那么大的困难,青蛙为什么不回去呢? 指名说。

教师小结:为了实现愿望,不能放弃。所以,小青蛙一定要不怕困难,还要坚持不懈。(师板书)

过渡:我们要通过朗读,把小青蛙一路上的艰辛读出来。②教师反复引读第一句话,读出小青蛙攀登的艰辛。

(教学设想: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上也要求,老师要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在这里事先让学生跟着老师的口号跳,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青蛙登山的艰难,感受青蛙的不放弃,坚持不懈地跳完所有台阶的毅力,让学生由此生起对青蛙的敬佩之情,也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升华。从而培养他们的这种遇事学青蛙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⑹出示第二句话及12节,齐读。说说小青蛙此时的心情怎么样。让我们带着高兴、愉快的心情再来读这句话。(生齐读12节)

出示音乐图片,教师启发说话:此时此刻,美丽大海的景色尽收眼底,小青蛙站在山顶,动情地说——

学生练习说话,教师引导表达对小松鼠的感谢。

⑺教师小结:小青蛙靠着自己的努力,以及小松鼠和苍鹰的帮助,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登上了山顶,看到了大海。老师送给同学们,也送给小青蛙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师生齐读。

引导读: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要想想这句话——

xiaoxue.xuekeedu.com

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鼓励他—— 让我们记住这句话——

二年级语文青蛙看海 第6篇

1.大海就展现在眼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课文片段,答题。

(一)

“天哪,这么高的山!”青蛙吸了口气,“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

1.青蛙“吸了口凉气”是因为_______________,它觉得自己上不去的原因有:(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画“―――”的句子换一种说法,但不改变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没有没有”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累了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喝点山泉水。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台阶,到达了山顶。

1.“就这样”中“这样”指什么?请用“――”画出来。

二年级语文上册《青蛙看海》教案设计 第7篇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儿童诗。作家用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把池塘里的美丽景物“蝌蚪、水泡泡、水珠”拟人化,并把他们准确的想象成逗号、句号和省略号,从而组合成了一首生动有趣的小诗。借助这样生动、具体的事物来认识标点,富有情趣,适合儿童学习。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天真可爱,易于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因此,教学时要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

认识“写、诗”等11个生字和秃宝盖、四点底2个偏旁;会写“下、个”等4个字。

2正确朗读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3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

教学重点

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朗读文;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

教学难点

读好儿化音;会写“雨”;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

教法

朗读法、图片教学法、引导点拨法

学法

朗读法、练习法、圈点法

教学资源

、图片

时安排

2时

第1时略

第2时

时目标

认识秃宝盖和四点底两个偏旁。学写生字“雨”。

2正确朗读文;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池塘里一只青蛙蹲在荷叶上说“我要写诗啦”。它写成了什么诗呢?这节我们继续学习《青蛙写诗》。齐读、板书。

2出示“写、它”,比较认识秃宝盖。

二、复习巩固词语

开火车读生字,齐读生字。

2抽读词语,齐读词语。

诗歌

诗人

以前

以后

你们

他们

写字

写作业

成了

一个

雨点儿

只要

过路

给了

一串

三、创设情境,感知文

师范读文,学生想象画面。

2学习第一小节——创设情境,激发想象,感受雨天的美。

(1)在美丽的池塘里,你听有什么声音?雨大吗?

(指生读: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

(2)读“雨点儿”,学习点儿的儿化音,点的部首四点底。

(3)学写生字“雨”,学生组词、观察它的占格,师范写,生练写,师巡视评价。

(4)同学们看这幅美丽的图片,雨点都落到了哪儿呢?如果你是小青蛙,雨点落在你身上,你会是什么感觉?如果你是小青蛙,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心情怎样啊?齐读第一节。

3学习2~4节——分角色读诗,体会童趣。

(1)女生齐读2至4节。听到小青蛙要写诗啦,谁来帮忙了。他们都帮了什么忙?

(2)为什么他们能当逗号、句号和省略号。

(3)是啊,多有趣的对话呀!多好的朋友哇!我们来扮演小蝌蚪、水泡泡和小水珠说话。

(4)多有趣的诗歌呀!想想大自然中还有谁可以当逗号、句号和省略号?

4学习第节——想象开启智慧。

(1)有这么多好朋友帮助小青蛙,它终于把诗写完了,我们赶快看来读一读,男生齐读,你发现了什么?

(2)虽然都是同一个字,但有了伙伴们的帮忙,就有了停顿和节奏。你说说这一节用了哪些你认识的标点符号?师领读(活泼轻快)

(3)“呱呱,呱呱”是青蛙的语言,你能不能当个小翻译,说说青蛙在诗中说了些什么?

雨天的景色多美呀!青蛙的朋友多团结呀!所以小青蛙才能写出这么美的诗。让我们再次大声齐读诗歌。

四、小结

这节,你收获了什么?

五、作业

回家把这首诗歌读给你的父母听。

板书设计:

青蛙写诗

小蝌蚪图片

逗号

水泡泡图片

句号

一串水珠图片

省略号

二年级语文上册《青蛙看海》教案设计 第8篇

教 学

目 标

1.进一步巩固2,3,5的乘法口诀,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2.运用2,3,5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和能力。

教 学

重 难 点

重点:巩固2,3,5的乘法口诀,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难点:运用2,3,5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 学

准 备 课件 课 时

安 排

1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师:小朋友,你们说世上谁最好?

师:老师知道你们都很爱妈妈。有一群小蝌蚪(出示许多带有算式的小蝌蚪图片)也很爱它们的妈妈,但是妈妈去捉害虫了,它们找不着,怎么办?(出示贴有6,18,12的青蛙图片的小黑板)

师将算式卡片发给学生,大家按座位的顺序将写有算式的小蝌蚪送到妈妈身边。(这时录音机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音乐)贴完卡片,学生争着发表意见。

师:咱们一起检查吧。要求看算式,说口诀。www.xkb1.com

在“3×9”这张卡片处,学生互相对视,流露出不知所措的神情,都说找不对,却不知怎么办,这时老师从课桌里抽出一张写有数字27的青蛙图片。

师:(指着算式请全体学生把“三九二十七”的口诀说出来)“妈妈找到了,你们知道在找的过程中,我们用了什么方法来帮助这些小蝌蚪吗?” (师板书:乘法口诀) 新 课 标第 一 网

(二)接力赛(教材第19页练一练第1题)

师:下面我们用乘法口诀来进行接力赛。(出示三块小黑板,上面各有几道用白纸盖着的算式。同时宣布比赛规则。)全班分成三组,用红、黄、蓝三色粉笔作为各组的接力棒。各组的第一位同学撕下算式上的白纸并写出得数后,将接力棒传给第二位同学,依次顺延直至所有

的算式全部算完。以速度和正确率决出优胜组。

(三)应用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师:你们会用口诀做算式。看着这幅图,(课件出示教材第19页“练一练”第2题的教学楼)你想知道什么?

师:大家提的问题可真不少,谁能用口诀帮助同学们解决这些问题?

老师进行引导,用手指大门。

师:如果每班的人数都一样时。(拖长调)

师:怎样用乘法?

师:每班人数都一样吗?

师:现在我们不知道每班的人数(指着黑板旁的问题库),怎么办?

师点击课件,出示每层楼房高约3米。生齐呼:“三五十五,楼房高15米。”师指着“约”,学生们又说楼高约15米。

师:你能把这道题的计算过程写在课堂练习本上吗?(学生们拿出本子来做,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

师:(出示课件,教材第19页第3题)请仔细观察这幅图,谁在干什么?

(课件显示小熊和小象的对话。小熊:“3张5元,1张10元。”小象:“正好。”)

师:你们仔细观察图以后,同桌分别扮演小象、小熊进行对话。

师:从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在这次购物活动中,我们又一次用到了乘法口诀。现在快快把这个过程写在本子上吧。

师进行个别指导,发现问题:3×5=15+10=25(元),随即把它写在黑板上。

师:这个算式有什么问题吗?(引导学生发现:3×5≠25。应分步列式:3×5=15,15+10=25。)

(这时,让学生趴在课桌上稍作休息。老师将写有教材第24页练习一第1题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师:你发现了什么?你能从中提出哪些乘法问题?能解决吗?先独立思考,然后进行小组讨论交流。

师:刚才我参与了几个小组的讨论,同学们提的问题还真不少。老师这也有几个问题,看看和你们的问题一样吗?

课件出示问题:

(1)买体育用品花了多少钱?

(2)买学习用品花了多少钱?

(3)买玩具花了多少钱?

师:把你的计算口诀告诉同桌。(同桌交流后,用课件显示计算过程和口诀。)

(四)师生共同总结

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师:这节课你们学的东西真多,把2,3,5的乘法口诀运用得又快又对,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应用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更多的实际问题。

(五)布置作业:教材第19页第4题

板 书 设 计

可爱的小青蛙

青蛙看海第二课时教案 第9篇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体会青蛙看海的不易,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二、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和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三、教学准备: 课件、简笔画、头饰

四、学习课文

复习词语:读词语、选词填空、齐读句子。

(一)第一自然段

1.谁愿意把第一段读一读?指名读。2.把青蛙图片贴在黑板适当的位置。

3.对于苍鹰来说,飞过这座山难度大吗?从哪句话读出来的?(出示:“喏,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你能读出这种轻松简单的语气吗?指名读,齐读。4.教学“登”

5.要看到大海,有一个条件,那就是----登上那座山。你能不能填一填要做成下面两件事的条件呢?说话练习:(1)只要(),就能把身体练得棒棒的。(2)只要你用心写字,就()。

(二)第二自然段

过渡:小青蛙顺着苍鹰指的方向抬头一看:

1.老师简笔画:高高的山、白云绕山腰。老师把山画得很高,学生不由得会做出吸了口凉气的样子来。告诉学生,这就是书中所说的“吸了口凉气”。2.教学“吸”

3.这山的确高啊!上学期学过一首诗描写山高,还记得吗?出示:《咏华山》

4.齐读第二自然段。登上这座山对小青蛙来说难吗?上得去吗?我们读出没有信心的语气。

(三)第三自然段 苍鹰又说了什么?

1.谁愿意读三段?指名读。

2.苍鹰虽然飞行本领高,可同学们还记得在第八课《小鹰学飞》里的小鹰学习飞行本领时,引背:小鹰只好鼓起劲,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飞行时急促地喘着气。

3.出示:不过你登不上山顶,怎么能看到大海呢?(齐读)苍鹰的话就是要再次让青蛙明白,要看到大海,必须登上这座山。4.师生分角色朗读1-3自然段。

老师读旁白,男生读苍鹰的话,女生读青蛙的话。

(四)学习四----十二自然段

过渡:小青蛙,听了苍鹰的话,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指名说一说。

1.小青蛙,别难过,别失望,有一个朋友来帮助你了,它就是--(松鼠)。

2.请大家轻轻朗读4—12自然段,用横线划出松鼠说的话,用波浪线划出青蛙说的话。3.交流:

(1)指名读一读松鼠说的话,并依次出现在屏幕上,逐句指导朗读。“你想看海吗?”

“这石阶你能跳上去吗?” “再跳一下!”

“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

这是一只怎样的松鼠?(耐心、热心、热情)

(2)小青蛙说的话:(屏幕显示,根据在课文中出现的顺序插入到松鼠话语的适当位置,形成对话格式,屏幕上以两种不同的字体颜色出现。)“你想看海吗?”

“是啊,可是这山太高了,我上不去。” “这石阶你能跳上去吗?” “这有什么难的!” “再跳一下!”

“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两个同学分角色读一读)

(3)师生分角色朗读4---10自然段。一名男生读松鼠说的话,一名女生读青蛙说的话,老师读旁白。

(4)引读:“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往上跳。。。到达了山顶。”(5)教学“级”

(6)创设情境,找两名同学带好头饰到前面演一演,教师同时刻画石阶。

师: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往上跳,我们一起来给他们数:一级、两级、三级、四级、五级。。。跳着跳着,他们累了(表演的同学休息)。

师:小青蛙,登山太难了,你快回去吧!(小青蛙回答)休息完了,他们又继续向上跳。101级、102级、103级、104级、105级。。。跳着跳着,他们口渴了(学生做喝山泉水动作)。喝完山泉水,他们又继续跳。同学们,我们给他们加油吧!快了,快了,一起倒数五个数:5、4、3、2、1,他们到达山顶,成功啦!(表演同学高兴得跳起来)指名再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五)第十二段

过渡:他们到达了山顶,啊----1.引读最后一段。山顶山贴上青蛙、松鼠的图片。2.小青蛙多高兴啊!它看到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3.小青蛙,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

(六)总结课文,回归整体。

对照简笔画和板书总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有志者,事竟成。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七)完成习字册最后一题。

课文青蛙看海第二课时教案 第10篇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只要一步一步,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就一定能成功。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11小节,懂得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只要一步一步,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就一定能成功。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哪些人曾经看到过大海?你看到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生:

师:老师可没有看过大海,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跟着一只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一起去看海去,好不好?

师:老师在今天会请一些表现好的同学扮演我们书中的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并且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根据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来招聘课本剧的小演员。刚刚这个同学表现就很好,我们就可以先把他作为小青蛙这个角色的后备演员,我们先请他在课堂中扮演一下小青蛙。(亲热的和该同学站在一起)我们整天生活在湖里的小青蛙,看到的东西十分有限,别人会叫我们井底之蛙,看样子,要想看到大海,还得请求别人的帮助呢?课本中有几个朋友帮助了我们?(面向同学)

【在上课之始,教师就采用了情境创设和比赛激励的形式,这样做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很快地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引导学生迅速地进入到文本中去。不过教师要注意保持情境创设的一致性。】

生:

你们谁愿意先扮演苍鹰,告诉我们怎样才能看到大海?先请同学们看课文。

二、学习1-3小节。

1、自由读1-3节,思考:苍鹰告诉小青蛙怎样才能看到大海?

2、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A、师:课文的第一句既不是苍鹰说的,也不是青蛙和松鼠说的,而是作者对当时的情况进行介绍的,我们叫它旁白。旁白也很重要的,而且内容也很多,谁想读?(学生纷纷举手)不过,不是谁想读,就能读的,要能够读出当时小青蛙的心情呢!(指名读)(教师引导学生读出青蛙十分渴望见到大海的心情。)

B、苍鹰告诉小青蛙怎样才能看到大海?指名读苍鹰的话。

3、学习课文第二、三小节。

A、这是一座怎样的山呢?播放画有高山的课件或教师随机在黑板上画简笔画。

从哪里看出这是一座高山?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山的高?(高耸入云、高不可攀)

B、青蛙知道要爬这座高山时,是怎么说的?怎样的一个表现呢?请这个小青蛙给我们表演一下。指名朗读,评读,引导学生读出小青蛙的吃惊和不自信。

C、必须要爬过这座高山吗?你从哪里知道的?读出苍鹰的坚定的语气,读好反问句。

4、指名分角色朗读。读得好的同学作为课本剧的后备演员,教师给他戴上小动物的头饰。

5、如果我们就是那只青蛙,听了苍鹰的话,心里会怎么想?

师:你这只小青蛙听了苍鹰的话,你是怎么想的?(生:)

书中哪个词是来说他的这种心情的?(失望)

三、学习4-11小节。

师:正在这个时候,又有一个小伙伴帮助了他,是谁呢?(小松鼠)

1、分小节朗读4-10节,思考:青蛙在小松鼠的帮助下,心里有了什么变化?

(小松鼠一开始很失望,后来在松鼠的鼓励下渐渐地有了一些信心)

2、有感情朗读。

A、自由朗读。读出小青蛙由失望到逐步树立信心,读出松鼠对青蛙的鼓励。

B、分角色朗读。评读。

【4-11小节内容很多,但都是学生能够理解的,而且也没有什么值得进行训练的点,我们的教师要充分的相信学生,通过让学生充分的读,读出松鼠对青蛙的鼓励和青蛙的逐渐自信就可以了。】

师:跳一两级台阶很容易,跳十级,跳一百级台阶呢?昨天,老师叫同学们在家练习蛙跳100次,你能说说跳完后的感受吗?

生:

师:这样的高山,说不定连一万级台阶都不止呢?这时,小青蛙会是怎样跳的呢?

3、学习第11小节。

出示课文11小节,指名读。

A、为什么青蛙只是歇一会儿?累了,歇着不走行不行?

B、我们班同学有没有爬山成功的?你能说说,爬山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C、有感情朗读11节,读出爬山的艰辛和青蛙的坚持不懈。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青蛙爬山的辛苦和坚持不懈,要比单纯从语言文字入手,更能使学生容易理解。】

四、学习课文最后一小节。

教师引读。大海是什么样的呢?

1、课件展示大海的景象。

2、我们和小青蛙一起看到了大海,这时小青蛙会说些什么?

五、拓展,揭示主题。

青蛙看完大海回来后,小蚂蚁也想去看大海,可是也觉得这山太高了,如果你是小青蛙,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直接让学生说,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远远没有这种通过在情境中编一编主人公的对话,揭示主题来得更为巧妙了。】

六、布置作业。(二选一)

青蛙看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11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剩下生字“吸”、“级”。

3、懂得只要不怕困难、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顶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懂得只要不怕困难、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顶点。教学准备:课件 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设置悬念

1、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九课——《青蛙看海》,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字新词,还认识吗? 出示:有力的翅膀 善跑的长腿

吸了口凉气 失望

一级一级 跳上台阶

不知不觉 登上山顶

咱们来开火车读。评:这列小火车开得又快又准。再开一列小火车,读得真不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青蛙看海》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你能联系这些词简单地说一说吗? 指名说。(青蛙很想看大海,苍鹰告诉它登上一座高山才能看到大海,青蛙觉得太难了,很失望,最后它一级一级地跳上山顶,看到了大海。)

(师贴青蛙图片,板画大海、高山。)这只青蛙很想看大海,可是要登上一座山,青蛙觉得太难了,最后它竟然登上山顶看到了大海。说到这儿,老师想问青蛙觉得很难的事后来怎么就做成了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课文吧。

二、自主探究 品读课文

(一)抓关键句,感悟登山难

1、首先请小朋友们放声读读课文1—3自然段,想想青蛙为什么觉得自己要想登上山顶看大海很难呢?画出有关句子多读几遍,体会体会青蛙的心情。

2、交流: 为什么青蛙觉得很难呢?谁来读读自己画的句子。(1)“天哪,这么高的山!”

课件出示高山图,看,这就是青蛙要登的那座山。它可真高呀!来比一比,看谁读的山高!

指名读 评(你眼前的山好高啊,比一百层大楼还高 你眼前的山比白云还要高!)

青蛙边说边吸了口凉气,学学青蛙吸了口凉气的样子,你来试一试。小青蛙,你为什么吸了口凉气?(山太高了,很惊讶,很害怕)先吸口凉气,再读一读这句话。谁再来试试?我们一起像他这样试试!齐读。

过渡:除了山高,还有什么原因让青蛙觉得难呢?青蛙接着说了什么?

(2)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

谁有一双有力的翅膀(苍鹰),谁有四条善跑的长腿(猎豹),苍鹰和猎豹要登上山顶可以怎么做呢?对它们来说太简单了,可是青蛙一样都没有,它能上得去吗?

比较句子:a、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

b、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上不去了。

读读这两个句子,你觉得哪一句更能体现青蛙上不去的心情呢?第一句,你来读一读(青蛙一点信心也没有了)我们想像青蛙当时的心情,一起读读第一句话。加上动作读读红颜色的部分。再来一次。语气更加强烈了。

(二)小组合作 读演体验

过渡:看来,青蛙要想登上这座山,真的是太难了。后来,它到底是怎样登上山顶,看到大海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的4至11自然段。

1、请看学习提示二:

(1)自由读4—11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松鼠说的话,用浪线画出青蛙说的话。

(2)同桌分角色读一读松鼠与青蛙的对话。边读边体会,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好对话?

(3)想一想:青蛙是怎样登上山的?小组内交流并演一演青蛙登山的过程。

2、汇报交流

(1)学好的坐端正,我请一组小朋友来试一试。谁是小松鼠?好的,看大屏幕。

评:表现非常棒,老师仿佛看到了一只热情的小松鼠,又看到了一只充满信心的小青蛙。在这段对话里,青蛙只说了两句话,它说第一句时心情怎样?它说第二句时还很失望吗?有自信了。小松鼠再鼓励一下小青蛙,让它信心更足一些。

(2)再来读一读他们的对话。这么多小朋友想读呀,这样吧,男生当小青蛙,女生当小松鼠,一起分角色读一读,看屏幕就可以了。

(3)小松鼠带着小青蛙跳了一个台阶又跳了一个台阶,一级一级地向上跳。(板书:跳 又跳 一级一级跳)小松鼠已经跳到前面去了,让我们快去追赶小松鼠吧。起立。

生起立。小青蛙们排好队,跳的时候跟上老师的口令。

(小青蛙,瓜呱呱,想看海,跳台阶。一级两级跳跳跳,三级四级跳跳跳,五级六级跳跳跳,七级八级跳跳跳,九级十级跳跳跳,坚持跳,跳跳跳,小青蛙,台阶高,跳高点,台阶滑,小心跳,一步一步往上跳,一步一步往上跳,三十级,四十级,不怕困难往上跳,七十级,八十级,坚持到底跳跳跳,跳跳跳——)

(4)累了吧,快坐下歇一歇吧。小青蛙们有什么感觉?(很吃力,很辛苦,累得快趴下了,肚子好饿呀,腿又酸又疼)

课件出示画面,看,山又高又陡,山路又湿又滑,小青蛙的身体那么小,它们在登山的过程中还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呢?”学生纷纷想到:“它们可能会摔倒。”“可能会又冷又饿。”“可能会遇到野兽的袭击。”会被暴雨淋湿,山石滚落下来,会砸到它,会被树枝划伤。

(5)天哪,这么多的困难,又累又辛苦,什么时候能到头呀?小青蛙们,我们不要再跳了,回去吧,不要看海了,看看湖水不也是一样的吗?

追问:为什么?(一定要看到大海,要坚持不放弃)所以小青蛙一定要不怕困难,还要坚持不懈。(板书:不怕困难

坚持不懈)

过渡:就这样,青蛙和松鼠认准了目标,跳了一级,再跳一级,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地向上攀登。(移动青蛙图)你觉得青蛙最后能到达山顶吗?

(6)好,让我们再用朗读来陪着小青蛙一起登一登山吧。出示: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累了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喝点山泉水。师引读。累了……渴了……又跟着松鼠……累了……渴了……接着又跟着松鼠……累了……渴了……不知不觉……(省略号是孩子读的部分)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石阶,到达了山顶。

(7)青蛙终于登上了山顶,小朋友们,你们替它高兴吗?谁来为它们欢呼一下?让我们和它们一起欢呼吧!〖点击课件,课件出示:美丽壮阔的大海图片。”〗出示“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大声点,让我们告诉所有的小动物我们看到大海了。

三、总结全文 深化拓展

1、多么美丽的大海,多么令人激动的时刻呀!此时小青蛙站在山顶,它动情地说?(出示:小青蛙站在山顶,它动情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引导和评价。一,美景二,内心感激三,通过爬山克服困难的感受)

2、青蛙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我们都替青蛙高兴。同学们也有自己的愿望,学了青蛙看海这篇课文,你觉得应该怎样去实现自己的愿望?

3、小朋友们说得很好,只要像小青蛙那样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愿望,这里老师送给大家几句名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志者事竟成。),一起读一读。

四、学习生字 指导书写

青蛙通过他的努力终于看到了大海,你们也要通过努力写好生字,就让我们和青蛙比一比吧。

1、出示:吸

认识吗?指名读。这是我们这节课需要学习的生字,观察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吗?

2、怎样写好它们呢?先看一看它们的笔顺。伸出你们的小手一起写。注意提醒:吸的笔顺要注意,右边要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而且“横折折撇”是一笔,不可写成两笔。

3、师范写:怎样在田字格中书写呢?请看老师写一个级字,看清生字在田字格中的摆布。注意提醒:级左窄右宽,绞丝旁很难写,右边笔顺很重要,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而且“横折折撇”是一笔,不可写成两笔。

吸同样的方法书写。

4、拿出习字册,认真地写一写这两个字吧。拿笔坐正三个一,头正身直肩要平。

5、小组内比一比谁写的字最好看。

五、作业布置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喜欢小青蛙吗?课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演一演故事;收集有关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刻苦努力的童话故事,下节课进行交流。

二年级语文上册《青蛙看海》教案设计 第12篇

教学目标

通过趣味游戏等形式复习23个声母。

2读音节,区分形近、音近的声母;读音节,学习认识事物,巩固拼读方法。

3结合实际生活认识生字,激发识字兴趣。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继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

声母表的读记;行近声母的辨析与音节词的拼读;已学生字的认读巩固。

教学难点

音节词的拼读。

前准备

1声母卡片;实物图片及相应的音节卡片。

2制作相关的多媒体。

3若干小棒、短线绳。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教师导言:同学们,知道今天是星期几吗?

2【出示班级程表】仔细观察程表,看看今天有什么?

3同桌互相说一说其他几天有什么,如果遇到你们俩都不认识的字可以向老师请教。

4教师出示生字:

én shù xué īn uè

数 学

音 乐

自己练习拼读。

指学生领读。

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设计意图:创设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情境,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激发儿童识字的浓厚兴趣,从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用拼音

1按照声母顺序连一连。

过渡:同学们,到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23个声母朋友,今天我把它们都请出来了。

按顺序出示23个声母。开火车读,齐读。

b p f d t n l g h q x zh h sh r z s

教师引导男、女生分别竞赛读儿歌

【出示儿歌】b、p、、f真淘气,去找d、t、n、l做游戏;ɡ、、h和、q、x,吵着闹着也要去;z、、s,听见了,背上椅子追上去;小r后面大声喊:“zh、h、sh,慢点走,小r也是翘舌音,我们叫上和,声母成员都到齐。”

连一连。

出示图片,师:你能按照声母顺序连一连吗?

学生动笔连一连。

看看你连出了什么图案?指学生展示自己连出的图案。

2还能摆什么?快来试试看。

过渡:你们真了不起!记住了这么多声母。看看这是哪个声母?【出示】指名回答。

同学们,下面请小组内用自己的小小手或身边的物体,以及准备的线绳、小棒摆一摆声母。

学生小组内用自己的身体或身边的物体,以及准备的线绳、小棒摆一摆。

游戏“我摆你猜”。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玩游戏——“我摆你猜”:谁来摆?

指学生到台前摆字母形,其他同学举手猜声母。

3比一比,读一读。

过渡:这些声母中有几对好兄弟长得特别像,害得我们常常分不清。瞧,它们来了。

出示字母卡片b和d。谁能轻松认出它们?把你的好方法告诉我们。指学生说出自己区分两个声母的办法。

多媒体出示拔河、打靶图片及对应的音节:

bá hé

dǎ bǎ

自己练读。指名领读。

运用相同的方法区分p和q、f和t,拼读相应的音节。

4读一读,做动作。

过渡:看得出,同学们这一单元学得真不错。下面我们就来放松一下,做个游戏。

多媒体出示六个词语的音节:

hē há、dú shū、hīxīguā、tuō dì、lǐ fà、ā zhuō zi。

学生在小组内练习拼读词语。

指两名学生做游戏,一人拼读音节,另一人做动作。

教师指屏幕中的音节,一组拼读,其他组做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巩固认识23个声母。利用身体或物品摆声母,引导学生发现,声母其实在生活中、学习中到处都能体现。设计有趣的游戏帮助学生区分易错声母,练习拼读。、把同类的事物涂上相同的颜色。

同学们,有几位拼音宝宝出来玩儿,结果它们跑得太远,找不到自己的队伍了,你们能帮帮它们吗?【出示八个词语音节】

同学们,会读吗?自己练练。谁来拼读拼读?

这几个词语音节,你发现什么了呢?

这八个词语中,有三个词语表示水果,有五个词语是动物。

集体拼读。

设计意图:设计“帮拼音宝宝找队伍”这样的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练习拼读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三、字词句运用

、读一读,连一连。

同学们,最近我们还认识了许多生字,看,它们跑来了。【出示:他、打、马、画】

同学们,认识它们吗?谁来打打招呼?同学们,谁能拼出它们的音节?同学们,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这几个字的韵母都是ɑ。【演示:这几个字与ɑ相连】

同样的方法认读“

七、地、你、棋”“目、不、足、五”两组字,并连线。

2、读一读,在图里找一找。

同学们,你们说得这么热闹,把它们也引来了。【出示词语:小鱼小鸡虫子一座山四朵云七朵花九只鸟】

谁能叫出它们的名字?

谁来带领大家读读?

一起来读读。

【出示图片】同学们,谁来说说图上有什么?

【演示:把词语放到相应图片的位置】

【出示:三小鱼两小鸡一虫子】同学们,会填吗?谁来试试?

同学们,谁能用上这些词语,说说图上有什么?其他学生评价。

设计意图:继续复习声母及拼读,引导学生复习前面认识的生字、词语。教学生结合图片,用上给出的词语说一两句话,积累语言,练习说句子。

四、和大人一起读

同学们,请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读《剪窗花》,可以自己读前半句,爸爸妈妈读后半句。同学们,回家后去爸爸妈妈给你们讲窗花的故事,了解了解什么是窗花。

设计意图:亲子共读,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一起学习,不仅扩展了知识,还增添了孩子与家长的感情交流。

五、堂小结

教师小结:这节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二年级语文上册《青蛙看海》教案设计

二年级语文上册《青蛙看海》教案设计(精选12篇)二年级语文上册《青蛙看海》教案设计 第1篇二年级语文上册《青蛙看海》教案教学目标.能...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