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信息需求满足
读者信息需求满足(精选2篇)
读者信息需求满足 第1篇
一、网络信息对少儿读者阅读需求的影响
(一) 服务对象扩大
21世纪的少儿图书馆被定为:通过先进的科学手段。收集、加工、组织、存传递儿童的和有关儿章成长、教育、生活等各方面的文献信息服务的社会化教育机构。这就决定了少儿图书馆所服务的对象不单是儿童, 而应该是全社会所有需要有关儿童文献信息资料的读者, 包括儿童的家长、教育工作者、儿童商品厂家等等;服务对象的扩大, 对少儿图书馆的强度和难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 需求多样化、广泛化
传统型信息需求者总是从图书、期刊等单一的信息形式上寻找问题的答案。而网络环境下读者的阅读需求已由原来的单一向多样化转变。他们不仅需要传统的印刷品信息, 而且对缩微型、声像型尤其是机读型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从信息的获取渠道上看, 数据库、互联网的信息已成为重要的信息源。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电子出版物技术的日新月异, 满足信息需求多方式选择将为时不远了。
(三) 选择权空前扩展
网络环境下, 网络读者不再受制于时间和馆舍的限制, 用户的主动性得到空前扩展, 阅读的过程充满了选择性。娱乐型需求的少年儿童读者对信息需求更无边界, 什么好玩、刺激, 则选择什么。信息需求的内容广泛, 形式多样, 涉及多学科、宽领域, 充分体现了当代科学发展的高度综合性。
(四) 需求多层次化
少年儿童读者由于所处的社会、家庭、学习等环境不同, 加之自身素质、心理因素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手段等因素的影响, 势必会造成自身信息需求结构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据《江西图书馆学刊》报道, 少年儿童读者来图书馆的需求目的就多达13种。至于他们对信息需求的时间, 有长期的, 有短期的, 甚至瞬间的。从学科内容看, 既有基础性的又有专业性的要求。从需求层次上, 也分高深、中级和普及三级。除此之外, 在载体、交流渠道、文献类型、服务方式和语种信息需求上都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层次性。
二、网络时代少年儿童读者的需求特征
为更好地了解少年儿童对图书馆资源的需求和利用状况, 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教育作用, 我们通过问卷法, 对本馆少儿阅览室2007年7月份的读者抽查约100人次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表100份, 回收88份, 回收率为88%。
(一) 少儿对书籍类型的需要
从调查中发现, 少年儿童最喜欢童话、故事一类的书籍, 占调查的36.41%;其次是文学名著, 占20.45%;选择卡通漫画类的, 占13.64%;而选择自然科学和学习参考类图书的没有一人。据调查统计数据, 发现9岁以下的小读者阅读兴趣大抵相似, 无明显差别, 主要以童话、寓言、故事等儿童文学作品为主;13岁至15岁的少儿读者普遍喜欢阅读现实小说、历险和探险记、传记和回忆录。而且同时对近年来网上图书、光盘、投影等电子图书, 更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 少年儿童读者的阅读动机
在网络信息时代, 丰富多彩的信息对青少年儿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调查显示:只有小部分高年级的少年儿童读者上图书馆是为了查找资料和学习, 大部分的少年儿童读者到图书馆的主要动机是休闲阅读。见表1。
(三) 少年儿童读者对服务的需求
1. 对于小读者对专门阅览室的需要这
个问题, 本次调查显示, 小读者们表示“无所谓”的占11%;表示喜欢的占39%;表示非常喜欢的占50%。由此可见, 半数以上的小读者希望能有专门的阅览室。
2. 对于馆员服务态度方面, 如馆员对
小读者是热情还是冷淡、是微笑还是面无表情, 不同的服务态度对小读者的心理都会有不同的影响。小读者对馆员服务态度的评价如图1所示。
从中也可看出, 小读者对于馆员的服务态度有较高要求。在回答是否制定读书计划时, 表示非常希望有的占48%。另外, 很多少年儿童希望获得馆员的帮助, 以便有效的阅读。同时小读者还希望能有馆员培训他们使用电脑, 检索网上资源。
3. 对图书馆服务时间的要求方面, 50%
以上的小读者希望图书馆在周末开放;另有40%的小读者要求图书馆在寒暑假也能开放。这些数据表明, 去图书馆已成为很多少年儿童休闲、娱乐的一部分;这与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少年儿童对知识的渴求日渐增大有很大关系。
三、网络时代满足青少年读者需求的对策
(一) 开展网上特色服务, 增强读书效果
网络环境并不是对传统方式的扬弃。简报专栏、专题展览、学习讲座、读书活动等项目仍可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可在网上开设特色栏目。如家教、儿童心理咨询、英语角、读书活动等。开辟少儿图书馆专用咨询电子信箱、专家应答系统, 组织有各方面专家参加的咨询顾问团。解答少年儿童及家长、教师、少儿工作者有关少年儿童教育、心理、卫生、法律的各种知识与信息咨询, 以特色服务增强读书效果。
(二) 开展主动服务, 创新服务方式
在网络环境下, 针对不同阅读心理和阅读需求, 图书馆应提供适当形式的主动服务, 帮助少儿读者提高利用图书馆的效率。首先, 要打破传统的服务观念, 创造条件, 向少儿读者实行全方位的开架阅览, 调动馆藏每一册书的使用价值。其次, 要妥善安排好开放时间, 方便少儿读者, 除寒暑假、双休日、节假日开放外, 在开学期间也应定时开放。为加强主动服务, 可定期到离图书馆较近的学校, 利用学生的“自习课”、“困难班”, 组织学生集体到图书馆阅读;针对农村偏远地区学生的特殊情况, 应制定详细的规划, 主动送书到乡村学校。
(三) 加强技能培训, 提高读者信息使用能力
为更好地满足青少年儿童的阅读需求, 图书馆应正确引导少年儿童上网, 向他们介绍如何通过网络获取自己所需求的信息资源, 指导少年儿童掌握电脑操作方法、信息检索方法。有计划地开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 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活动。如开展网页设计、电脑小报制作、电脑绘画、网络知识竞赛等, 吸引更多的少儿读者参与进来。这样, 既能充分发挥少儿图书馆的网上资源优势, 又不断增强了少儿读者获取和使用网络信息的能力。
(四) 营造温馨环境, 体现以人为本理念
温馨的阅读环境, 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效率, 还能陶冶情操, 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孩子们的教化。除硬件设施以外, 图书馆应加大视听型、光盘型的入藏力度, 彻底改变馆藏单一的问题;加强网络资源建设, 开辟网上检索、咨询等服务途径, 使服务设施更加完善。如2005年, 桂林少儿图书馆得到美国明德图书馆基金会的支持, 建立了桂林明德英文图书馆。明德英文图书馆的建立, 为读者营造了一种新奇的环境, 引领读者走进了原版英文图书的阅读世界, 开阔了少儿读者的阅读新视野, 受到了广大少儿读者的欢迎。
四、结语
随着信息传播手段的日益迅速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普及, 少儿图书馆单一的服务形式和服务手段已无法满足小读者各个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此, 少儿图书馆的服务工作要深化传统的流通服务, 创新工作方式, 在书与读者间架起一座桥梁, 努力让少儿图书馆成为少儿交流思想感情、结识新朋友、全方位开阔视野的场所, 成为少儿读者汲取知识的源泉、游戏玩耍的乐园、素质教育的基地。
摘要:本文针对网络环境对少儿读者阅读需求的影响, 通过对我馆的100余名少儿读者的调查, 分析了少儿读者的阅读需求特征, 并提出了在网络环境下满足少儿读者阅读需求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时代,少儿读者,需求,影响,满足
参考文献
[1]张慧英.21世纪少儿图书馆读者服务刍议.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6年第4期
[2]李妹兰.浅议网络时代的读者服务.河北科技图苑.2004年第5期
[3]宁世明.从网络时代读者需求谈提高图书利用率.津图学刊.2004年第3期
读者信息需求满足 第2篇
一、在认知读者多元化需求的基础上扩展服务对象
文化的发展带动了整个社会阅读项目的进步, 加之数字化计算机操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在实际工作生活中, 阅读体验逐渐趋于个性化, 图书馆管理人员不仅要提升阅读选择的大环境, 也要提高公共项目的服务机制, 确保图书馆纵向发展项目的优化运行。传统图书馆在建立的过程中, 并不能满足不同年龄段读者的诉求, 也就导致图书馆成了一部分人的公共领域, 而随着全民阅读项目的逐步建立和发展, 图书馆开始在实际运行中思考多元化发展趋势, 针对不同的年龄层次、学识群体开设独立性的图书阅读环境, 并且对特殊人群建立个性化阅读区域, 真正从全社会的角度升级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性。例如, 目前已经有很多公共图书馆内建立儿童阅读馆、盲人阅读馆、老人书报馆、数字图书馆等, 并且在综合性图书馆内也对不同类型的书籍进行分类拜访, 读者在图书馆内能体会到综合性的图书体验以及个性化的特殊性服务。
公共图书馆在建立和创新发展的过程中, 要以读者的基本利益为本, 创设最优化的服务条件和阅读平台, 以提供最全面周到的服务。特别要注意的是, 阅读服务对于老年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图书馆要在建立有效服务项目的过程中, 强化对于老年读者的社会关爱, 甚至有些图书馆将公益服务推广到监狱、下岗职工、社区等, 以保证知识援助效果和范围的扩大。
二、在了解多样化文化载体的基础上拓展图书馆发展空间
在图书馆建立相应服务的过程中, 管理人员要综合考量实际服务项目的质量和运行框架, 确保阅读载体和信息接收结构能得到最优化拓展和优化运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公众获取信息的路径和方式也在改变, 不仅仅要借助纸质文字进行知识的扩充, 也需要公共图书馆在实际服务项目建立过程中, 提升信息的传递方式, 优化信息的呈现载体, 确保图书馆发展空间的优化扩展。数字图书馆的建立也是近几年新兴的图书馆运行模式, 既能满足读者的视听需求, 也能借助电子文档进行信息的多元化吸收内化。图书馆的馆藏也不仅仅是纸质的书籍、杂志、报刊等, 还包括电子文献资源, 并且建立专属于图书馆自身的图书数据库, 读者能通过查询以及自动浏览检索进行阅读, 大大增加了图书载体的运行模式, 也提升了读者对于图书资料的运用效率, 最大化地优化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确保读者的多元化读书需求得到满足。
另外,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 要想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诉求, 图书馆不仅要提升自身的管理机制, 也要强化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互动, 无论是共性的读者要求还是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图书馆要借助相应的手段提升读者自行补充能量的积极性。在图书馆进行图书收集和扩充的过程中, 只依靠图书馆自身的力量毕竟有限, 因此, 有部分图书馆开设了“图书漂流”活动, 借助读者的阅读书籍提升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质量。并且, 一部分图书馆在馆内举办“荐书”活动, 要在提升图书馆文化诉求机制的同时, 确保图书馆实现创造性运行模式, 优化图书馆的社会服务效果, 一定程度上提高公共图书馆的基础性社会文化机构功能。除此之外,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服务场地, 管理人员要提升其管控机制的同时, 优化图书馆的特色化文化服务, 在图书馆内部设置自习室、趣味图书、诊疗图书等项目, 满足不同读者多元化的读书要求, 建立和强化图书馆读者服务项目的拓展目标, 强化多元化服务项目的运行框架, 优化建构完整的公共关系服务网络, 建构分散在各个机构以及各个部门管控措施综合起来, 实现服务项目的开拓以及整合利用。要在服务项目中建立计算机应用模型, 拓展服务空间机制和统筹规划的实效性, 保证公共图书馆总馆的权威性, 以及分馆的执行能力, 一定程度上确保科普咨询项目以及技术服务项目的有效性。
三、在分析读者阅读诉求的基础上创新图书馆基层管理
公共服务项目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要建立有效的管控措施, 确保基层管理的实效性, 促进操作流程以及运行框架符合实际市场发展需求, 公共图书馆要坚持服务第一的原则, 提高自身服务能力和实际效果的同时, 优化文化传播的形式。目前, 有许多图书馆开始运行不同的项目。例如, 部分图书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 充分发挥自身发展的优势, 在图书馆内部开设专业化的乐器特长班、书法、特长班舞蹈特长班、计算机特长班以及外语培训活动, 不仅能吸引成年读者, 也能丰富少儿的业余生活, 真正将图书馆建立成为综合化的公共服务场所, 最大程度上地提升了读者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度。对应相应的特长班, 图书馆还在实际服务项目中添加了对应的比赛项目, 例如:书法大赛、绘画大赛、乐器大赛等。
另外, 一部分公共图书馆还在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 借助相应的活动提高大众对于图书馆的认可度, 提升整体服务项目的实效价值。设立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以及全民读书月等活动。图书馆在向大众提供特色免费服务的过程中, 优化升级管控机制和实际管理办法, 确保服务项目能满足不同层次以及不同学识程度读者的需求, 提升特色化服务项目的实效价值, 利用数字化图书馆以及网上查阅、预约、续借等项目, 为读者的阅读提供便捷方式。在公共图书馆服务项目建立过程中, 要以满足读者需求为基本目标, 强化建立有效的管控机制, 有效发展个性化图书馆服务项目, 升级服务结构的针对性, 优化层次性服务的实际价值, 进一步将图书馆活动项目和运行结构贴合于市场需求, 提高读者技能的同时, 促进个性化需求的和谐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 在公共图书馆工作推进过程中, 要积极地落实运行机制和管控措施, 从满足读者多元化需求的目标出发, 建立健全公共图书馆的实际发展目标, 促进图书馆自身发展的同时, 进一步推进全民阅读项目的顺利实施, 为知识经济建设贡献一分力量。
摘要:伴随着社会文化设施和公共阅读需求的增大, 要在公共图书馆项目运行过程中, 强化其和读者之间的互动交流, 图书管理管理人员要充分认知读者的多元化文化需求, 才能在提高图书馆纵向生长空间的同时, 进一步落实全民阅读机制的践行情况。本文从认知读者多元化需求、了解多样化文化载体、分析读者阅读诉求三个层面阐释了公共图书馆提升自身素质, 从而满足读者多元化需求的路径, 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价值的管理建议, 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满足,读者,多元化需求,创新管理
参考文献
[1]陈忆金, 曹树金.城市公共图书馆读者信息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图书馆论坛, 2016, 36 (03) :56-64.
[2]刘洪辉.以实现均等化为目标推动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有感于《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颁布[J].图书馆论坛, 2015, 29 (08) :9-13.
[3]刘澍.公共图书馆与读者法律关系新论——兼论《公共图书馆法 (征求意见稿) 》的修改[J].图书馆论坛, 2016, 36 (04) :44-49, 27.
读者信息需求满足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