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综合的实验报告标准版
单片机综合的实验报告标准版(精选10篇)
单片机综合的实验报告标准版 第1篇
【精选单片机综合实验报告】
综合实验报告标题(可与实验名称不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仪器设备。
三、实验设计及调试:
(一)实验内容。
(二)实验电路:画出与实验内容有关的简单实验电路。
(三)实验设计及调试步骤:
(1)对实验内容和实验电路进行分析,理出完成实验的设计思路。(2)列出程序设计所需的特殊标志位、堆栈sp、内部ram、工作寄存器等资源的分配列表,分配列表时注意考虑资源在程序执行过程可能会出现冲突的问题。
(3)画出程序设计流程图,包括主程序和各子程序流程图。
(4)根据(2)、(3)的内容写出实验程序。
(5)调试程序(可以使用模拟仿真器)。
a、根据程序确定调试目的,即调试时所需观察的内容结果。
b、根据各调试目的分别选择调试所需的方法,如单步、断点等命令,分别列出各调试方法中所需要关注记录的内容。
c、调试程序,按各种调试方法记录相应的内容。
d、分析调试记录的内容和结果,找出程序中可能出错的地方,然后修改程序,继续调试、记录、分析,直到调试成功。
(四)实验调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解决的方法。
四、实验后的经验教训总结。
【上机实验内容报告格式】
一、《软件技术基础》上机实验内容
1.顺序表的建立、插入、删除。
2.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建立(用尾插法)、插入、删除。
二、提交到个人10m硬盘空间的内容及截止时间
1.分别建立二个文件夹,取名为顺序表和单链表。
2.在这二个文件夹中,分别存放上述二个实验的相关文件。每个文件夹中应有三个文件(.c文件、.obj文件和.exe文件)。三、实验报告要求及上交时间(用a4纸打印)
1.格式: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上机实验报告
用户名se学号姓名学院
①实验名称:
②实验目的:
③算法描述(可用文字描述,也可用流程图):
④源代码:(.c的文件)
⑤用户屏幕(即程序运行时出现在机器上的画面):
2.对c文件的要求:
程序应具有以下特点:a可读性:有注释。
b交互性:有输入提示。
c结构化程序设计风格:分层缩进、隔行书写。四、实验报告内容
0.顺序表的插入。
1.顺序表的删除。
2.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插入。
3.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删除。
注意:1.每个人只需在实验报告中完成上述4个项目中的一个,具体安排为:将自己的序号对4求余,得到的数即为应完成的项目的序号。
例如:序号为85的同学,85%4=1,即在实验报告中应完成顺序表的删除。
2.实验报告中的源代码应是通过编译链接即可运行的。
3.提交到个人空间中的内容应是上机实验中的全部内容。
【电子商务实验报告标准模板】
实验项目名称:企业信息化
实验目的:了解企业信息化的一般过程。
掌握企业信息化中企业领导的管理工作。
掌握企业信息化中一般员工的工作。
实验情况及实验结果:1、上网查找一个企业信息化的成功案例,思考一下问题:
(1)该企业为何进行信息化的建设?
答: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个成功的信息化的企业.
九十年代,随着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公司的信息技术建设也迈上了新的台阶。由于公司机构众多,各地业务差异较大,信息系统建设多是各自为政,全盘的考虑与规划存在不足。于是于XX年,公司与ibm携手制定了中国人保信息技术发展五年规划,这是公司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的制定结合了公司当时的经营、管理情况,并与总公司、分公司各层级管理、技术人员充分沟通、交流,吸收了他们很多的建议、想法,同时参考了国际上许多金融企业成功案例。
(2)该企业的信息化过程是怎样的?
答:信息技术五年规划制定以后,信息技术部便以此为参照,目标是建设全险种、大集中、共平台、宽网络、同标准的基本体系架构。
信息化整体思路:
1、数据模型标准化,应用平台统一化;
2、业务数据逐步集中存储,业务系统逐步集中处理;
3、分析产生的数据,为业务、管理和决策服务;
4、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建设,提供多渠道的客户访问服务。
(3)信息化给企业带来了什么效益?
答:回顾几年以来公司信息化建设历程,已基本建成全险种、大集中、共平台、宽网络、同标准的基本体系架构,并在数据的分析处理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成果斐然。信息化建设的思路是科学合理地制定战略发展规划,并建立了标准化体系,搭建了统一的应用平台,然后将数据和业务处理逐步集中,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为公司业务经营和管理决策服务。与此同时,进行网络和信息安全建设,为信息化之路提供更好的条件和保障。指导思想的科学合理性与信息化建设者们的苦干实干相结合,公司的信息化建设结出了累累硕果,得到广泛好评。公司开发的“新一代综合业务处理系统”于XX年9月提名参加了chp(computer-worldhonorprogram,计算机世界荣誉组织)“计算机世界荣誉奖”的评选,此奖项评选由idg集团组织,全球上百家it公司总裁作为评委,是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领域奖项之一,有“it奥斯卡”之称。XX年4月,该系统已经获得本年度“计算机世界荣誉奖”21世纪贡献大奖提名奖。这是今年全球一家保险企业获奖,也是继招商银行去年获奖后,我国第二家以及本年度一家在该奖项的“金融、保险及地产领域”获此殊荣的国内企业。
(4)结合我们学过的知识,发现mis、crm、mrp、mrpⅱ和erp等在企业信息化过程的应用。
答:mrp、mrpⅱ和erp,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不同阶段。mpr主要对制造环节中的物流进行管理,使企业达到“既要保证生产又要控制库存”的目的;而mrpⅱ则集成了物流和资金流,将人、财、物,时间等各种资源进行周密计划,合理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erp的概念则由gartergroup率先提出,它将供应链、企业业务流程和信息流程都囊括其中。由于erp的概念流传最广,现在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代名词。
单片机综合的实验报告标准版 第2篇
实
验
报
告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实验课程: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开发入门 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
交通信号灯控制实验
实验时间:
2019 年
月 23 日
2019 年 5 月 23 日
一
实验要求
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要求 实验目的:1.熟悉外部中断源的扩展方法。
2.初步掌握单片机综合应用系统设计。
3.掌握用 Proteus 调试汇编源程序的方法。
实验内容要求:
用发光二极管模拟交通信号灯,用逻辑电平开关模拟控制开关,设计一个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设计要求如下:
(1)A 车道与 B 车道交叉组成十字路口,A 是主道,B 是支道;正常情况下,A、B 两车道轮流放行。具体放行时间和要求如下:
(2)A 车道放行 50s,其中绿灯常亮 44s,绿灯闪烁 3s(用于警告),黄灯常亮 3s(用于警告)。
(3)B 车道放行 30s,其中绿灯常亮 24s,绿灯闪烁 3s(用于警告),黄灯常亮 3s(用于警告)。
在交通繁忙时,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应有手控开关,可人为地改变信号灯的状态,以缓解交通拥挤状况。控制要求如下:
(1)在 B 车道放行期间,若 A 车道有车而 B 车道无车,按下开关使 A 车道放行 15s。
(2)在 A 车道放行期间,若 B 车道有车而 A 车道无车,按下开关使 B 车道放行 15s。
(3)有紧急车辆通过时,按下开关使 A、B 车道均为红灯,禁行 15s。
实验设备或运行软件平台 完成本实验需要使用到单片机仿真软件 Proteus8,该软件是英国 Lab Center Electronics 公司出版的 EDA 工具软件,是目前比较好的仿真单片机及外围器件的工具。从原理图布图、代码调试到单片机与外围电路协同仿真,一键切换到 PCB 设计,真正实现了从概念到产品的完整设计。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将电路仿真软件、PCB 设计软件和虚拟模型仿真软件三合一的设计平台。在编译方面,它也支持 IAR、Keil、MATLAB 等多种编译器。其具有的基本功能特点为:1.原理布图。2.PCB 自动或人工布线。3.SPICE 电路仿真。革命性的特点是 1.互动的电路仿真。
2.仿真处理器及其外围电路。
二
实验内容及过程
实验设计及分析(或者实验程序)
实验原理图如下所示:
交通信号灯模拟控制系统程序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主程序
一道有车另一道无车时
紧急车辆通过时 的中断服务程序的中断服务程序
A
绿灯闪、B
红灯延时
s
A
红灯、B
绿灯闪动延
s
A
红灯、B
绿灯延时
s
A
绿灯、B
红灯延时
s
A
红灯、B
黄灯延时
s
A
黄灯、B
红灯延时
s
初始化
开中断
保护现场
关中断
A
道有车
B
道有车
A
红灯、B
绿灯延时
s
A
绿灯、B
红灯延时
s
关中断
恢复现场
开中断
返回
中断响应
保护现场
A
红灯、B
红灯延时
s
恢复现场
返回
N
N
Y
Y
中断响应
开始
实验程序及程序分析如下:
ORG
0000H LJMP
MAIN ;LJMP,转向主程序 ORG
0003H LJMP
INT00 ;转向紧急车辆中断服务程序 ORG
0013H LJMP
INT11 ;转向有车车道放行中断服务 ORG
0030H MAIN : SETB
PX0
;置外部中断 0 为高优先级中断 MOV
TCON,#00H ;置外部中断 0、1 为电平触发 MOV
IE,#85H ;开 CPU 中断、外部中断 0、1 中断 LOOP:
;A 道绿灯亮;B 红灯亮 MOV
P1,#0F3H MOV
R1,#88 ;44s 延时循环次数 AP1:
;调用 0.5s 延时子程序 DELAY LCALL
DELAY DJNZ
R1,AP1 ;44s 不到,继续循环(DJNZ RN,REL 是一条件转移指令,先将工作寄存器Rn 中的数减“1”,判断结果是否为“0”,不为“0”程序就跳转到行标为REL 的地方执行,否则,为“0”就不转移,继续执行下一条指令。)
MOV
R1,#6 ;3s 延时的循环次数(循环一次延时 0.5 秒。)
AP2:
;A 道绿灯闪烁 CPL
P1.2 LCALL
DELAY ;参考程序中缺少此句,若缺失会导致无法延时。
DJNZ
R1,AP2 ;3s 未到,继续循环 MOV
P1,#0F5H ;A 道黄灯亮,B 道红灯亮 MOV
R1,#6
AP3: LCALL
DELAY DJNZ
R1,AP3
;3s 未到,继续循环 MOV
P1,#0DEH ;A 道红灯亮,B 道绿灯亮 MOV
R1,#48
;延时循环 48 次
BP1: LCALL
DELAY
DJNZ
R1,BP1 ;24s 未到继续循环 MOV
R1,#6 BP2: CPL
P1.5 ;B 道绿灯闪烁 LCALL
DELAY DJNZ
R1,BP2 ;3s 未到,继续循环 MOV
P1,#0EEH;A 道红灯亮,B 道黄灯亮 MOV
R1,#6 BP3: LCALL
DELAY DJNZ
R1,BP3 ;3s 未到,继续循环 SJMP
LOOP ORG
0200H INT00:
保护 P1 口数据 PUSH
P1
;PUSH 入栈指令 MOV
P1,#0F6H
;A 道红灯亮;B 道红灯亮 MOV
R2,#30
;15 秒延时的循环次数 DELAY0: LCALL
DELAY DJNZ
R2,DELAY0
POP
P1
;恢复 P1 口数据 POP 是出栈指令 RETI
;返回主程序 ORG
0300H INT11: CLR
EA
;关中断 EA 为总中断 PUSH
P1
;保护现场 PUSH
04H PUSH
05H PUSH
06H SETB
EA
;开中断 JNB
P3.0,AP0 ;A 道无车,转向判断 B 道(JNB 比较转移指令。当 P3.0 是 0 时就转移执行 AP0,否则就顺序执行。)
MOV
P1,#0F3H;A 道绿灯亮,B 道红灯亮 SJMP
DEL1
;转向 15 秒延时程序 AP0: JNB
P3.1,EXIT ;B 道无车,退出中断
MOV
P1,#0DEH;A 道红灯亮,B 道绿灯亮 DEL1 : MOV
R3,#30 ;15s 延时的循环次数 NEXT : LCALL
DELAY DJNZ
R3,NEXT ;15 秒未到循环继续 EXIT : CLR
EA POP
06H
;恢复现场 POP
05H POP
04H POP
P1 SETB
EA RETI
;返回原程序 ORG
0350H DELAY : MOV
R4,#20;0.5 秒延时子程序参考程序中为#10,经实验发现只能延时 0.25s 故改为#20,以达到实验目的。
LP1 : MOV
R5,#50 LP2 : MOV
R6,#248 NOP LP3: DJNZ
R6,LP3 DJNZ
R5,LP2 DJNZ
R4,LP1 RET END
交通信号灯与控制管脚的对应关系如下:
控制状态
P1 口控制码
P1.7
P1.6
P1.5
P1.4
P1.3
P1.2
P1.1
P1.0
未用
未用
B 道
绿灯
B 道
黄灯
B 道
红灯
A 道
绿灯
A 道
黄灯
A 道
红灯
A 绿灯亮、B 红灯亮
F3H
0
0
A 黄灯亮、B 红灯亮
F5H
0
0
A 红灯亮、B 绿灯亮
DEH
0
0
A 红灯亮、B 黄灯亮
EEH
0
0
A 红灯亮、B 红灯亮
F6H
0
0
实验步骤及实验数据记 录 1.先接线按下表所示的管脚与 LED 或逻辑开关的对应关系接线。在 Proteus8 中原理图绘制界面中将接线接好。
管脚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3.0
P3.1
P3.3
P3.2
LED 或逻辑开关
L3
L1
L2
L7
L5
L6
K1
K2
K3
K8
控制对象
A 红灯
A 黄灯
A 绿灯
B 红灯
B 黄灯
B 绿灯
A 道
B 道
使有车车道放行低电平有效
紧急车辆放行低电平有效
高电平表示有车低电平表示无车
接线完成后如图所示:
2.输入程序,在 Proteus8 中 SourceCode 界面将程序输入完成后试运行保证程序正确。
出现编译成功后进行下一步。运行程序。
4.观察六只发光二极管的亮灭规律。
实验中六只发光二极管亮灭规律:(0 代表灭,1 代表亮,2 代表闪)
运行时间(s)
A 绿 A 黄 A 红 B 绿 B 黄 B 红 0 1 0 0 0 0 1 44 2 0 0 0 0 1 47 0 1 0 0 0 1 50 0 0 1 1 0 0 74 0 0 1 2 0 0 77 0 0 1 0 1 0 80 1 0 0 0 0 1 八十秒后开始重复 0-80 秒内的亮灭规律。
5.
部分连接图如图所示。
1)
在 A 红灯、B 绿灯亮时,先将 K1 拨至高电平(表示 A 道有车)、K2 拨至低电平(表示 B 道无车),再将 K3 拨至低电平使有车车道(A 道)放行,A 绿灯、B 红灯同时亮 5s 后返回原先状态。
对逻辑开关 K1、K2、K3 的操作对应于 SW2 开关,闭合 SW2 后,A 红灯灭,绿灯亮,B 绿灯灭,红灯亮。15s 后恢复回闭合开关前的的亮灯状态。
2)
在 A 绿灯、B 红灯亮时,先将 K1 拨至低电平(表示 A 道无车)、K2 拨至高电平(表示 B 道有车),再将 K3 拨至低电平使有车车道(B 道)放行,A 红灯、B 绿灯同时亮 5s 后返
回原先状态。
对逻辑开关 K1、K2、K3 的操作对应于 SW1 开关,闭合 SW1 后,A 绿灯灭,红灯亮,B 红灯灭,绿灯亮。15s 后恢复回闭合开关前的的亮灯状态。
(提示:K3 拨至低电平后,应在 5s 内改为高电平,否则,单片机可能将再一次响应中断。)
6.不论 A 道、B 道的信号灯处于什么状态,将 K8 拨至低电平后,A 红灯、B 红灯同时亮 20s后返回原先状态。(提示:K8 拨至低电平后,应在 20s 内改为高电平,否则,单片机可能将再一次响应中断。)
对逻辑开关 K8 的操作对应于 JINJI 开关,闭合 JINJI 后,A 只有红灯亮,B也只有红灯亮。20s 后恢复回闭合开关前的的亮灯状态。
实验数据分析 1.一道有车而另一道无车时,K3 拨至低电平即向单片机发出中断请求(低优先级别);若此时单片机正在执行主程序,会响应中断转入到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先依次查询 A、B 车道的空闲状态,再去控制 A、B 车道的信号灯;若此时单片机正在执行紧急车辆通过时中断服务程序,单片机不会响应中断。
2.紧急车辆通过时,K8 拨至低电平即向单片机发出中断请求(高优先级别),不论单片机正在执行主程序还是一道有车而另一道无车时的中断服务程序,会响应中断转入到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
3.在进行步骤 5 1)或 2)操作时,若在闭合开关后没有在 5s 内断开开关,则在 15 秒时无法按时恢复回闭合开关时的亮灯状态。
4.操作过程中发现,若操作 SW1 开关后亮灯状态已经发生改变,则在 15 秒内再操作 SW2开关则无法继续使亮灯状态改变。
三
总结与体会
实验任务完成情况 本实验完成情况良好。通过老师的精心指导、本人的不懈努力和同学的热心帮助,能够基本上完成所有实验内容,且在实验过程中对单片机的了解更加深入了。但也无法避免地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对实验程序代码的理解不够深入,只停留在表面,且对 51 单片机的 111 条指令仍比较陌生,只能记住一些特别常用的。对于此我的做法是,在分析实验程序的过程中,一遇到不熟悉的指令就百度搜索一下加深印象。在反复的搜索过程中我也记住了不少指令。通过课程的学习,目前达到的水平是能够基本看懂实验程序,能够绘制简单原理图,但仍无法做到独立编写实验程序。
实验体会、收获、建议回答问题
单片机综合性实验电路板的设计 第3篇
单片机实验电路板,无论对单片机初学人员还是开发人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学人员可以利用实验电路板逐渐了解单片机的设计原理与功能,开发人员可以进行编程实现工业控制。利用单片机实验电路板,能够让初学者迅速掌握单片机的应用技术特点与实际要求。学生及单片机爱好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结合实验电路板的各功能模块,设计实现单片机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
1实验电路板设计原理
本实验板可分为多个子模块,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模块、键盘模块、A/D模块、D/A模块、DS1302时钟模块、测温模块、串口通信模块、电机模块、红外发送接收模块、LCD1602液晶模块、流水灯模块和蜂鸣器模块。实实验验电电路路板板设设计计原原理理框框图图如如图图11所所示示。
2各硬件模块的设计
2.1单片机最小系统模块
AT89C51是一种低 功耗、高性能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8位微控制器,具有4kB系统可编程Flash存储器。使用Atmel公司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制 造,与工业80C51产品指令 和引脚完 全兼容。片上Flash允许程序存储器在系统可编程,亦适于常规编程器。
2.2A/D模块
转换器芯片ADC0809适用于8路模拟信号的分时采集,片内有8路模拟选通开关以及相应的通道抵制锁存用译码电路,其转换时间为100μs左右,A/D转换后得到的数据应及时传送给单片机处理。数据传送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确认A/D转换的完成,因为只有确认完成后才能进行传送,为此可采用下述3种方式, 分别为定时方式、查询方式和中断方式。
2.3 D/A模块
D/A转换器品种繁多,如有权电阻DAC、变形权电阻DAC、T型电阻DAC、电容型DAC和权电流DAC等。DAC0832是采样频率为8位的D/A转换芯片,其集成电 路内部有 两极输入 寄存器,使DAC0832芯片具备双缓冲、单缓冲和直通3种输入方式,适用于各种电路的需要(如要求多路D/A异步输入、同步转换等),所以该芯片的应用很广泛。本实验开发板中利用DAC0832可以实现各种波形的输出。
2.4温控模块
温控模块采用目前广泛应用的数字温 度传感器DS18B20,它采用1-wire总线接口 的数字温 度传感器,测试温度 范围为 -55 ℃ ~ +125 ℃,精度可达0.067 5 ℃,最大转换时间为200 ms。1-wire总线支持一主多从通信,所以支持该总线的器件在交互数据过程中需要完成器件寻址(ROM匹配),以确认是哪个从机接收数据,器件内部ROM包含了该器件的唯一ID,对一主一从结构,ROM匹配过程可以省略。采集的数据是数字信号,不需要经过ADC的转换[1,2]。 该模块同时还可以实现温度的多点测控。
2.5红外模块
红外线遥控信息码由AT89C51单片机的定时器1中断产生38kHz红外线方波信号,由P1.4引脚输出,经过三极管9013放大,由红外线发送管发送。若改变电阻R3的大小则可以改变发射距离[3]。
红外线接收处理采用通用的集成模块三管脚红外接收器,输出为检波整形过的方波信号。
2.6串口通信模块
RS-232C是最早的串行通信接口的电气标准,该标准定义了数据终端(DTE)和数据通信设备(DCE) 间按位串行传输的接口信息,合理安排了接口的电气信号和机械要求,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串行通信接口可与PC机超级终端进行通信实验,也是程序下载时必需的,学生在进行调试时,可随时进行程序的下载。
2.7时钟模块
DS1302是DALLAS公司推出 的涓流充 电时钟芯片,内含有一 个实时时 钟/日历和31字节静态RAM,通过简单的串行接口与单片机进行通信。实时时钟/日历电路提供秒、分、时、日、月、年的信息,每月的天数和 闰年的天 数可自动 调整,时钟操作 可通过AM/PM指示决定采用24h或12h格式。DS1302与单片机之间能简单地采用同步串行的方式进行通信, 仅需用到RES复位、I/O数据线、SCLK串行时钟3个口线。对时钟、RAM的读/写数据以一个字节或多达31个字节的字符组方式进行,DS1302工作时功耗很低,保持数据和时钟信息时功率小于1mW[4]。
2.8电机模块
通过对每相圈中电流的顺序切换来使电机作步进式旋转。驱动电路由脉冲信号来控制,所以调节脉冲信号的频率便可改变步进电机的转速。本次设计的步进电机采用直流+5V电压,每相电流为0.3A,电机线圈由四相组成。
3实验开发板可以进行的实验项目
(1)温度控制器实验:利用DS18B20设计一个温度控制器,在液晶显示器上显示温度值,并对温度进行测试和设定,当检测温度达到温度上限时开风扇(即开启电动机),低于下限时关闭风扇并加热,LED上显示十进制温度值。
(2)实时时钟编程实验:可以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年、月、日、时、分、秒,可以对时间进行调整,24h实现多次定时功能。
(3)遥控发送和接收实验:遥控信息通过按键发送,接收信息可以通过小灯、蜂鸣器等演示。
(4)函数发生器实验:利用D/A设计一个函数发生器,并利用按键选择输出波形,能分别产生三角波、 阶梯波(每阶梯1 V)、正向锯齿波、负向锯齿波和方波。还可利用键盘改变其输出波形的幅值和频率。
(5)串行通信实验:能与PC机通信,在PC机的超级终端上显示中文字符或其他字符,能用PC机发命令控制单片机功能操作。
(6)音乐编程实验:能用蜂鸣器演奏自编歌曲。
(7)十字路口交通灯实验:按照时间控制原则,利用并行接口和定时器,采用时间中断方式设计一套十字路口的交通灯管理系统,可用流水灯模拟路口交通灯。
(8)步进电机实验:通过按键实现步进电机正转和反转控制及其速度的控制,同时实现步数的控制,可以通过按键实现速度的控制。
4部分实验项目的仿真结果
4.1温度控制器实验的仿真结果
温度控制 器实验的 仿真结果 如图2所示。 LCD1602液晶显示器显示了当前DS18B20采集的温度值。温度数据送单片机处理,由液晶LCD1602实时显显示示温温度度值值为为2288°°。
4.2实时时钟编程实验的仿真结果
实时时钟编程实验的仿真结果如图3所示,液晶显示器显示了时钟的年、月、日、时、分、秒。DS1302时钟芯片的数据能够由单片机处理,并由液晶LCD1602实时显示。同时,可通过按键进行相应调节。
5小结
单片机综合的实验报告标准版 第4篇
摘要:现有单片机实验装置不能为“时间上开放、空间上开放和内容上开放”的实验教学理念提供支撑,为此研制了一套开放式单片机电气控制综合实验教学平台。该实验平台由核心实验电路板、通用实验箱和实验对象三个层次实验装置组合而成。核心实验电路板为实验空间的转移提供了较大的自由度,通用实验箱为实验内容的开放提供了良好的自主性,电气类测量与控制实验对象便于实现面向工程应用的设计性、系统性实验。批量用于实验教学的实践表明,该实验平台为提高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开放式;单片机;电气控制;实验平台
作者简介:杨风开(1964-),男,江西九江人,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学院,高级工程师;徐慧平(1984-),女,湖北新洲人,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学院,工程师。(湖北?武汉?430074)
中图分类号:G642.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7-0089-02
在单片机实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确定了“时间上开放、空间上开放和内容上开放”的开放式实验教学理念。空间上的开放,就是要让学生既可以在实验室做实验,也可以在寝室等其他地方做实验;内容上开放,就是要提供充分的实验条件,让学生能够自主设计实验内容。时间上的开放基本上属于实验室管理的范畴,空间和内容上的开放,则必须有一定的硬件条件支撑。[1]
基于开放式实验教学理念,开始寻求采购实验教学装置,结果没有找到合适的现成的实验教学装置。现有的单片机实验教学装置,普遍存在三方面的不足:一是实验装置体积较大,造价较高,不适合让学生带回寝室做实验,不能为实验空间的延伸、拓展提供支撑;二是装置上的电路连接基本固定,电路模块较少,不能满足自主设计实验内容的要求,不能为实验内容的开放提供必要的支撑;三是配套的电气测量与控制对象较少,不利于将实验教学与工程实际相结合。[2,3]
针对这一现状,决定自行研制一套开放式单片机电气控制综合实验平台,采用组合式架构,便于学生在寝室做实验,实现空间上的开放;提供充足的接口电路模块,并且可以按照自己设计的电路自行搭接控制信号,便于实验内容的开放;开发出较多的电气测量与控制实验对象,便于将实验教学和电气工程实际相结合,让学生能够设计出完整的基于单片机的电气测量和控制系统,形成系统性的概念,进一步拓展实验内容的开放性。
一、组合式实验教学平台架构
实验教学平台由三个层次实验装置组合而成,其组成架构如图1所示。第一个层次是核心实验电路板(简称核心板),不同核心板上配备不同的CPU,目前已经开发出MCS-51单片机核心板和TMS320LF2407型DSP核心板。第二个层次是通用接口电路实验箱,在实验箱上配备了较为齐全的接口电路模块。第三个层次是各种电气测量和控制实验对象。
通用接口电路实验箱为基本的配置,实验室每个实验台位配一套。核心实验板可以根据实验需要配插到通用实验箱上在实验室做实验,做不同的实验(MCS-51单片机实验或DSP实验),可以配插相应的核心板。核心板的数量远多于实验箱的数量,冗余核心板学生可以借回寝室或拿到其他实验室做实验。电气测量和控制对象有若干种,每种的台(套)数远少于实验箱的数量,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测量控制实验对象,与通用实验箱结合做实验。
二、核心实验板
核心板的基本设计理念是:既具有体积小、造价低、使用方便的特点,又能满足开放性、兼容性实验教学的需要。核心板的电路结构反映了设计理念。
1.核心板的特点
核心板的特点是体积小(印制电路板面积为100×100mm2)、造价较低,不需外接实验电源,连接到电脑的USB接口就可以做实验,便于学生借出实验室进行实验,从而实现实验室空间上的开放。核心板包括CPU及少量接口电路,可以独立完成一定数量的实验,也可以方便地与实验箱或实验对象连接扩展更多的实验。核心板可以提供散件供学生自行焊接安装,并可以根据学生需要有条件地发给学生。
2.MCS-51核心板结构
MCS-51核心实验板电路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SST89E58RD型MCS-51系列单片机,USB和RS232串行通讯接口,发光二极管、LED数码管、按键、A/D和D/A转换器件等。为减小印刷电路板面积,核心实验板上的数码管采用动态显示方法,A/D和D/A转换均选用串行接口器件。[4]
核心实验板可以采用USB接口自带的+5V电源工作,也可以利用通用实验箱上的+5V电源供电。MCS-51核心实验板上的外设接口电路,使用了单片机的P1口和P3口。P1口和P3口的各个引脚,可以用于控制核心板本身的外设器件,也可以通过核心板上的插针,连接到其他的外部控制电路,或者通过与通用实验箱连接的插座,用于对通用实验箱上电路模块的控制。改变核心板上拨码开关的位置,可以设定P1口和P3口各引脚用于核心板内部或外部。
全部I/O口各引脚分别接到一排插针上,可通过排线连接到其他应用电路;同时均连接到与通用实验箱连接的插座上,可用于跟实验箱上电路模块连接。
3.DSP核心板结构
DSP核心实验板电路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TMS320LF2407型DSP,USB和RS232串行通讯接口,发光二极管、LED数码管、按键、RAM和D/A转换器件等,其中有部分电路与MCS-51核心板相同。TMS320LF2407型DSP片上含有16路模拟输入的10位A/D转换电路,所以在DSP核心板上没有设计A/D转换电路。由于做DSP实验时,一般需要处理较多的数据,所以在DSP核心实验板上扩展了64kW的RAM存储器。[5]
USB接口的电源电压为5V,而TMS320LF2407型DSP工作电源电压为3.3V,为此图3中增加了一套电源转换电路,该电路同时用于产生CPU复位信号。此外,TMS320LF2407型DSP一般用JTAG接口进行硬件仿真调试和在线编程,所以在图3中增加了一套USB-JTAG信号转换电路模块。
三、通用实验箱
通用实验箱上包括单片机、DSP接口实验所要求的各种外设和接口电路模块。这些电路模块的功能,有少部分与核心板上的电路功能类似,但是采用不同的器件型号或接口工作方式,以便与核心板功能互补,增强电路设计时的选择性。
1.通用实验箱的组成
为了增强实验内容的可选择性,满足设计性实验的需要,通用实验箱与核心实验板上的电路功能有部分相同,但是工作方式或者接口控制方式不一样。比如:数码管显示电路,核心实验板上为动态显示方式,通用实验箱上为静态显示方式;A/D和D/A接口电路,核心实验板上为串行接口,通用实验箱上为并行接口。实验箱中预留接口电路模块,实验时可以按照自主设计的电路,自行连接。通用实验箱上的外设和接口电路非常丰富,基本上囊括了各种《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材上列举的所有外设接口。这就为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内容提供了硬件上的支撑。[6,7]
2.通用实验箱的结构
实验箱上的电路连接线分单芯连线和8芯排线两种。当需要将两组8根线同时连接时,可以采用8芯排线。为了提高连线的可靠性,实际使用的是16芯排线,两两并联到一起,代替8芯排线用。单芯连线端子中,采用不同颜色接线端子区分信号类型,红色为输出端子,黄色为输入端子,蓝色为输入/输出端子,绿色为地线。为了便于与外电路连接,放置了若干个桥接端子,可以一端连接实验箱内部电路,另一端连接外电路。所有电源端子,既可以连接到通用板上的电路,也可以连接到外电路。为了便于自行扩展外电路,实验箱上放置了两块小面包板。在面包板上自行搭接的电路,可以很方便地通过桥接线连接到实验箱上的电路。
各接口电路模块,都留有控制信号插孔,实验时可以自主设计电路原理图,用导线搭接出所设计的电路。实验箱从电路结构和外观布局上,都为实验内容的开放及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8]
四、电气类测量控制实验对象
在通用实验箱之外,配备一定种类的电气测量、控制实验对象,以供学生做设计性、系统性实验时选用,增强学生对工程实际的了解。实验室测量控制对象其实是工程实际中测量控制对象的缩小版或者模型。在设计开发时,融入了以下几个设计理念:
1.反映工程特性
由于体积、结构等限制,不可能将工程实际中的实物搬到教学实验室来,但是实验模型必须能够真实反映工程实际中测量对象的特性。比如变电站电压无功自动控制模型,就能够反映变电站电压无功的测量、控制特性,用实验模型开发出的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系统,可以直接拿到工程实际中加以应用。
2.适合教学实验
各种测量控制对象上,配有必要的驱动或信号调理电路,留有与通用实验箱上一致的连线插孔,便于实验的开展。
3.便于比对
测量控制对象上,配有另外一套独立的测量和显示电路,便于学生实验时,与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比对和验证。
根据以上设计要求,目前已经设计出电动机数字调速系统、变电站电压无功自动控制模型、风能发电并网控制模型、可变电网谐波源、配网低压无功补偿控制系统等。实验时可以将实验箱与这些电气类测量控制对象连接,获得与工程实际相近的实验结果。[9]
五、结束语
开放式单片机电气控制综合实验平台于2009年开发出样机。经试用修改后,2010年批量生产10台通用实验箱,用于实验教学试点。通过试用后加以改进,2011年又生产20台继续试用。2012年经过反复试用、完善后,累计生产、改造出70台,全部装备单片机实验室,用于2009级480名本科生的“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实验及课程设计,以及少量本科生、研究生的毕业设计。
三年多的实验教学改革试点和实验教学实践表明,开放式单片机电气控制综合实验教学平台可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及设计能力,受到了学生普遍的好评。
参考文献:
[1]俞远志,张立庆,傅晓航.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3):153-155.
[2]孙书芳,张家海,陈海霞.单片机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11,(35):141-144.
[3]张鑫,朱智林,张岩,等.在单片机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电力教育,2010,(3):92-93.
[4]代芬,王卫星,邓小玲,等.单片机综合实验开发板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8):213-215.
[5]裴荣,卜雄洙,牛国柱,等.基于工程的DSP课程实验设计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8):96-99.
[6]汪建.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2:199-281.
[7]杨风开.DSP原理及应用[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180-232.
[8]郑兰菊.单片机课程中单片机实验教学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
(22):111-112.
[9]石爱平,杜玉杰.高校单片机实验教学系统的设计[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32(1):84-85.
开放式单片机综合实验教学改革 第5篇
开放式单片机综合实验教学改革
分析当前高校单片机教学现状,结合课题组多年的实验教学经验,进行包括实验平台的重建、实验内容的丰富及开放平台使用等单片机实验改革,利用单片机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电子系统的`综合应用平台,从而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实践动手锻炼的机会.
作 者:吴银琴 陈锟 危立辉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电信学院,湖北,武汉,430074刊 名:科技信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009“”(23)分类号:G71关键词:单片机实验平台 开放实验室 实验准备
单片机AD转换的实验报告 第6篇
一、实验目的
1、理解A/D转换的工作原理;
2、理解掌握ADC0809的A/D转换原理和并行A/D转换器接口的编程方法; 3、学习使用并行模/数转换芯片ADC0809进行电压信号的采集和数据处理。
二、实验原理
在设计A/D转换器与单片机接口之前,往往要根据A/D转换器的技术指标选择A/D转换器。A/D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量化间隔和量化误差是A/D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量化间隔可用下式表示,其中n为A/D转换器的位数: 量化间隔
绝对误差22
1 相对误差n1100%2
A/D转换器芯片种类很多,按其转换原理可分为逐次比较式、双重积分式、量化反馈式和并行式A/D转换器;按其分辨率可分为8~16位的A/D转换器芯片。目前最常用的是逐次逼近式和双重积分式。
A/D转换器与单片机接口具有硬、软件相依性。一般来说,A/D转换器与单片机的接口主要考虑的.是数字量输出线的连接、ADC启动方式、转换结束信号处理方法以及时钟的连接等。
一个ADC开始转换时,必须加一个启动转换信号,这一启动信号要由单片机提供。不同型号的ADC,对于启动转换信号的要求也不同,一般分为脉冲启动和电平启动两种:
对于脉冲启动型ADC,只要给其启动控制端上加一个符合要求的脉冲信号即可,如ADC0809、ADC574等。通常用WR和地址译码器的输出经一定的逻辑电路进行控制;
对于电平启动型ADC,当把符合要求的电平加到启动控制端上时,立即开始转换。在转换过程中,必须保持这一电平,否则会终止转换的进行。因此,在这种启动方式下,单片机的控制信号必须经过锁存器保持一段时间,一般采用D触发器、锁存器或并行I/O接口等来实现。AD570、AD571等都属于电平启动型ADC。
当ADC转换结束时,ADC输出一个转换结束标志信号,通知单片机读取转换结果。单片机检查判断A/D转换结束的方法一般有中断和查询两种:
对于中断方式,可将转换结束标志信号接到单片机的中断请求输入线上或允许中断的I/O接口的相应引脚,作为中断请求信号; 对于查询方式,可把转换结束标志信号经三态门送到单片机的某一位I/O口线上,作为查询状态信号。
A/D转换器的另一个重要连接信号是时钟,其频率是决定芯片转换速度的基准。整个A/D转换过程都是在时钟的作用下完成的。A/D转换时钟的提供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由芯片内部提供(如AD574),一般不许外加电路;另一种是由外部提供,有的用单独的振荡电路产生,更多的则把单片机输出时钟经分频后,送到A/D转换器的相应时钟端。
ADC0809与单片机接口
三、实验内容
略
四、小结与体会
单片机综合的实验报告标准版 第7篇
【摘要】本文分析了综合性实验项目设计课程的作用和特点。以中等职业学校单片机课程实践教学为例,对于如何充分发挥综合性实验项目设计课程的作用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几点看法和意见。
【关键词】单片机,综合性实验,项目设计
综合性实验项目设计课程一般作为职业学校高年级的专业课中所设置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有一些学校不开设综合性实验项目,而是直接以最后的毕业设计来取代。然而综合性项目设计课程本身对于专业课教学来说具有重要的价值,它的作用不容忽视。如果教学计划安排合理,教师指导适度,那么综合性项目设计课程完全可以大有作为。本文以中等职业学校单片机课程教学为例,对于如何充分发挥综合性实验项目设计课程的作用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一、职业学校的单片机专业课教学现状分析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其人才培养的特殊性不同于普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的单片机学科的教学也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由于单片机目前被广泛应用在工业自动化控制,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和重要的实用价值,在教学上不仅要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更应注意学生动手、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必须突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
综合性实验项目设计课程是单片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但是在过去的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它的作用往往得不到充分发挥。在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引导下,存在对单片机实践教学的“轻视性”。比如,反映到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上,以学生理论学习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标准,因而常常出现“高分低能”现象。这种评价体系造就不少教师和学生对实践环节的轻视心理,往往就会在课程安排、在教与学的过程等各个方面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而综合性实验项目设计这一原本可以在学生实践综合能力训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教学环节,更是难以得到落实和充分利用。
重视理论学习,可使学生系统掌握知识体系结构,本无可厚非,但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不能再以学历为导向,而是以市场、就业为导向,各个用工单位着重于考察学生的动手操作等实践能力,从近年的就业形势上明显看到这一点。
中职类学校的生源普遍存在缺乏自信心,纪律涣散,思想上不求上进,知识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低甚至厌学情况严重等问题,面对有相当难度的单片机课程,他们当中很多人无所适从。而单纯的理论知识灌输,可能只会使学生增加厌学情绪,而不能较好地掌握实际技能,所以在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方面十分值得探讨。要改变这样的现状,不仅仅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关键是要根据学生特点在教学上采取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二、综合性实验项目设计的定位
类似毕业设计,综合性实验项目设计课程要求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在占用较多课时的情况下,完成覆盖多门专业课程知识的综合性设计课题,从而有机整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培养并提高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综合性实验项目不可能像毕业设计题目一样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对大量的新知识、新理论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消化。所以,在设计题目时要立足于对学生已有理论知识的综合和应用,适当加入一些新的相关知识,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
(二)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形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通过综合性实验项目设计,将学生的依赖、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当课程任务布置后,教师适当进行提示和指引,讲授一些简单的方法,其余问题学生通过和同学讨论,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感受,分析,思考,独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性。
另一方面,对于同一个问题不止一种解决办法,不同的人其思维方式不一样,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方法,有些是预料之中,有些可能不在预料之中,其中也不乏有教师甚至不知道的方法,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从而得以提高、锻炼。
(三)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竞争参与意识和协作精神 当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关键就是人才的竞争,培养学生的竞争参与意识,我们不同责无旁贷,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产生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的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在职业学校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差,在学习方面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缺乏竞争参与意识,例如很多知识没掌握好,也不问同学、老师,学习方面很懒散。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可通过综合性实验项目设计,从简单的题目入手,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体会成功的喜悦,以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主动参与到实践设计中来,形成良性循环。
单片机综合的实验报告标准版 第8篇
李春田是我国标准化战线的老领导、老专家,出版了《标准化概论》、《现代标准化方法综合标准化》等多部专著;季恒宽是原国家电子工业部老领导,为我国彩电工业综合标准化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刘英是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原总工程师、科技委主任、研究员。三位专家围绕综合标准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了精彩、生动的学习辅导并进行了互动交流。
国标委陈钢主任指出,本次学习研讨活动仅仅是推动综合标准化研究与应用的一个重要形式,而更重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要求大家要按照“十二五”规划和今年的工作部署,扎实地抓好综合标准化有关工作。把综合标准化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研究课题,深入地组织学习研究,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为工作决策和相关业务开展,提供积极的支持。
单片机实验报告 第9篇
目录
(1)51精简开发板简介(2)实验目的(3)实验内容(4)元件(5)原理图(6)实验步骤
(7)主要功能介绍
(8)实验错误及分析(9)调试及程序(10)系统测试(11)实验心得
一、51精简开发板简介
它是一款以80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的精简开发板。8051系列单片机是一款应用非常广泛的8位微处理芯片,由于其功能齐全,产品技术成熟,资料广泛,又是学习其他很多单片机的基础,所以它是初学者学习单片机的不二之选,是大学生进行电子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必备的单片机。
本款51单片机精简开发板较市面上所出售的一般开发板的方便之处在: 支持STC及ATMEL AT全系列51/52单片机芯片,具有两种方便的下载方式,并且能够通过串口方便地和电脑进行通信。
2.省去了一般开发板高成本的外围扩展器件,但仍可以进行单片机I/O口输入输出、定时/计数器、中断、串口通信等常用实验项目。方便的扩展功能使用户能够根据自身需要配备实用的外围器件。
3.具有市面上一般单片机所不具有的超强扩展性能。每组I/O口两侧都与单片机供电电源相连,免去了以往单片机接扩展板时还需另行供电的麻烦。
4.开发板总体布局美观、大方,所有元件均采用直插式封装,便于焊接。学习51板单片机应由浅入深,逐步掌握,先是模仿实验,再是自己动手。51板单片机的开发环境是Keil uVision3,简单易懂,详细用法本书后面也做了说明。另外书后还附有几个有趣的实验,方便学生测试51板,也作为学生学习、修改之用。
二.实验目的
1.了解“51” 精简开发板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2.了解复杂电子产品生产制造的全过程;
3.熟练掌握电子元器件的焊接方法及技巧,训练动手能力,培养工程实践观念。
三.实验内容
学会焊接电路,在开发板上实现八个流水现象以及通过使用汇编语言,控制流水灯过程。四.元件
1、单片机
STC89C52 一块
2、晶振 11.0592MHz一只
3、PCB板
4、电阻 三支
5、电容 八只
6、双路自锁开关 一个
7、LED 发光二极管 八只
8、排针9、4.5V电池盒
10、串口下载线 1.5米
11、串口电平转换芯片 NAX232 12、9针排阻 10千欧姆
13、复位按键14、14、PCB板 五.原理图
本产品是一套完整的8位单片机开发系统,若将程序下到51板上,它将成为一个极其有趣的智能玩具。
1.主要性能指标
输入电压:DC 4.5V~5V;典型值:5V
2.功能分区与模块简介
图10.1 51板框图
[1] 单片机
单片机也称单片微控制器(Single Chip Microcontroller),它集成度高、运算快、体积小、运行可靠、价格低廉,在过程控制、数据采集、机电一体化、智能仪器仪表、家用电器以及网络技术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MCS-51单片机结构框图如图10.2所示。
图10.2单片机结构
[2] 电源部分
电源部分由开关、稳压集成、电源指示灯几部分组成,本款51板输入电压4.5V~5V,典型输入电压为5V,也可通过板上的稳压集成芯片78M05给单片机提供5V电压,可使单片机正常工作。图10.1中的DS0为电源指示灯。[3] 串行下载部分
这一部分由串口、下载缓冲器MAX232组成,通过MAX232芯片把TTL电平转换成RS-232电平格式,可以用于单片机与微机通信。再通过DB9接口由一条串口线与电脑串口相连,可以利用程序下载软件(下载方法书后将做介绍)向单片机下载程序,也可通过一些串口调试软件与电脑进行串口通信。但是,只有STC89S系列单片机支持串口下载,而AT89S系列单片机不支持串口下载。[4] ISP下载
ISP下载是AT89S系列单片机的下载方式,不能用于STC89S系列单片机,它由一条并口线与电脑并口相连,通过Easy下载软件向单片机下载程序,但下载器需另行购买。
[5] 输入/输出接口
51板将32个I/O口全部引出:其中P0口、P1口、P2口、P3口各有8个I/O口用排针引出,排针两端为与单片机共地的5V电源,方便进行外接扩展,而单片机的EA、ALE、PSEN端口也在靠近排阻下方引出,以方便日后进行一些高级扩展。P1口接有8个发光LED,以供测试之用,P0口外接10K的上拉电阻。这些I/O口即可做输出,又可做输入口,51单片机内部可自行识别,不必要设置。
[6] 外部复位
复位是对单片机硬件的初始化,51单片机具有外部复位功能,高电平有效,即在单片机9脚加上高电平单片机就被复位。此产品的复位电路由按键S2,电容C3和电阻R9组成。
六.实验步骤:
1.拿到51单片机套件后,首先应按照附录的元器件清单表逐一检查元件数目和规格,确保产品完整。
2.详细阅读硬件说明部分,并将元件对号入座,确保一次性焊接成功。
3.先对较矮小的元件进行焊接,比如电阻、稳压集成,再对高一些的元件进行焊接,比如芯片座、排阻等,依此类推,最后焊接高大的元件,比如串口、ISP下载口等。焊接时应注意一些元件的正负极和方向。
4.由于此套件标准配置不包含稳压集成VR1(78M05),所以焊接完成后要用导线将VR1的1、3焊盘短接,芯片才能正常供电,此时只能使用4.5-5V的直流稳压电源供电;如果将自购VR1(78M05)焊接在板子上,那么就可以使用7.2V-15V的宽电源供电。
5.焊接并检查无误后先不要急于插入芯片,应该先对芯片供电电压进行测量。插上电源,用万用表检查单片机的20、40脚及MAX232的15、16脚间电压,看是否为+5V(±0.5V),然后用跳线帽接通P6的中间一针和上面一针,使单片机EA端(31脚)与电源正极相接,之后再插上芯片,进行系统测试。七.主要功能介绍: MCS-51单片机
也称单片微控制器,;它集成度高,运算快,体积小,运行可靠,价格低廉,在过程控制数据采集,机电一体化,智能仪表,家用电器,及网络技术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串口下载部分
由串口,下载缓冲器MAX232组成,通过MAX232芯片把TTL电平转换为RS232电平格式可以用单片机与电脑通信,再通过DB9接口有一条串口线与电脑串口相连,可以利用程序下载软件向单片机下载程序,也可以通过一些串口调试软件与电脑串口通信,而我们所使用的STC89C系列单片机只支持串口下载。电源部分
电源部分有开关,稳压集成,电源指示灯几部分组成,熟人电压4.5V到6V。典型值为5V.ISP下载
ISP下载是AT89S系列单片机下载方式而我们所用的是STC89C所以在此不多详细介绍。输入/输出接口
本开发板将4个并行I/O端口全部用排针引出来,共32个个排针,排针两端为与单片机共地的5V电源,方便进行外拓展;单片机的ALE,PSEN端口也靠近排阻下方引出以方便日后进行高级拓展。外部复位
对单片机硬件初始化操作,在系统加电时或出现故障时,在单片机RESET引脚加上一定时间的高电平就可以使单片机复位,这次制作的单片机复位系统是由按键,电容C1和电阻R3构成。八.实验错误及分析:
1.接好电源盒,电源指示灯不亮。
原因:1电源插座存在虚焊现象,接触不良。电源拔断开关存在虚焊现象,接触不良。方法:修复虚焊点。2.不能正常下载程序。
原因:1 电路板电源没有正常接通 下载线焊接组装有误 51板、下载线、PC机没有正常连接 4 电池电压低 方法:1 电源正常接通
更正正确 换新 更换或修复焊点
3.下载程序完成后,不能完成流水灯功能 原因:1 电池电压过低 发光二极管损坏或管脚虚焊 3 电阻R1开路或管脚虚焊 方法:1 更换电池 更换或修复焊点 3更换或修复焊点 九.程序:
#include “reg51.h” void main(){ unsigned inti=10;P1=0xfe;while(1){
while(--i){;} P1=(P1<<1)| 0x01;if(P1==0xff)P3 = 0x7f;
while(P1==0xff){ while(--i){;} P3=(P3>>1)| 0x80;
if(P3==0xff)
{
P1=0xfe;P3=0xff;} } } }
十、系统测试
1.串口测试
接上单片机电源和串口线,打开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DS0亮,使用STC89C系列单片机,其本身自带了一个测试程序,上电之后DS1-DS7便会两个两个的闪烁。或者自己下载一个程序,如果下载成功,说明串口正常,如不成功,请仔细检查焊点及串口线。
2.I/O口测试
下载程序一,将跳线P5接ON一端,如发现上排LED逐个亮或有规律的亮,说明P1检测正常;
根据程序一的特点,仔细分析程序二各语句功能,并猜测其结果,接着将程序二下载到单片机上,仍将跳线P5接ON一端,自己观察小灯跳变规律,看与自己分析结果是否一致。十一.心得体会:
在通过本次课程中,我遇到很多问题,但是与此同时,我也学到了很多,对于本次课题的心得体会,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1、不管做什么事,计划是很重要的。没有一个完好的计划,做事情就会没有一个好的顺序,做事情会比较乱,很难成功。而有一个好的计划,不管做什么事都会事半功倍,做事心中有数,明确重点和缓急,不会有疏漏。这样才能提高成功率。
2、做事要多动脑,选出最好的方法。一件事往往有多种解决方法,一个好的方法,不仅能使事情事半功倍,而且往往决定最后的成与败,所以做事时一定要多动一下脑筋,想出最好的方法。
3、要识,也要注意细节,不要因一个关键地方的一个细节而导致满盘皆输。
4、,在本次课题中,我也注意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在这次课题中不仅一次得到了印证,特别是在软件的编程过程中,一点点的错误就会使你整个程序不能运行。因此我不仅仅要有整体意学会了不懂就问,不仅事半功倍,而且发现了一些好的有趣的构想,使我对单片机有了更浓的兴趣。
5、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通过这次课题,我学到了很多有关单片机方面的知识,也对单片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受益匪浅。
计
算 机 基 本 技 能 训 练
学校:西安科技大学
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202班
姓名:张小雨
学号:1206060202
单片机实验报告 第10篇
流水灯实验一
一:实验目的
1、掌握51单片机如何控制信号输出。
2、掌握Keil C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
3、掌握51开发平台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在开发板上实现8个发光LED“流水”的现象,并通过编写程序控制流水现象
三:实验程序
ORG 000H START: MOV A,#07FH
CLR
C
MOV R2,#08H
LOOP: RRC
A
;循环右移
MOV P1,A
;输出至P1口
LCALL DELAY
;调用延迟子程序(延迟100毫秒)
LCALL DELAY
;调用延迟子程序(延迟100毫秒)
DJNZ R2,LOOP
;循环转移
MOV R2,#07H
;设右移7次
LOOP1:RLC A
;带进位的循环左移指令
MOV P1,A
;输出至P1口
LCALL DELAY;长调用指令
LCALL DELAY
DJNZ R2,LOOP1
JMP START
;跳回到START,再一次循环。
DELAY:MOV R4,#200
;延迟子程序(100毫秒)250*2*100=500*200us D1:
MOV R5,#248;=50*2ms=100ms
DJNZ R5,$;2us
DJNZ R4,D1;2us
RET END
功能:使两个相邻的灯同时亮,并向右循环移动,延时200ms。
流水灯实验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51单片机如何控制信号输出。
2、掌握Keil C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
3、掌握51开发平台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查表法实现在开发板上实现8个发光LED“流水”的现象,并通过编写程序控制流水现象
三:实验程序
BEEP
BIT P2.0
BUFF_LED_LP
EQU 21H
;亮灯循环寄存器
org 000h
;org,指定一个地址,后面的程序或数据从这个地址值开始分配
JMP START
ORG 100H start:
mov
P1,#0ffh
;初始化MCU端口
MOV
A,#00H
;初始化寄存器
MOV
PSW,#00H
MOV
IE,#00H
MOV
SP,#30H
MOV
BUFF_LED_LP,#00H LOOP: MOV
DPTR,#TAB_A_LAMP
;设置亮灯花型列表地址(32种)
MOV
A,BUFF_LED_LP
;查询方式读取花型
MOVC A,@A+DPTR
CPL
A
;取反
MOV
P1,A
;LED小灯控制口
LCALL DEL1S
;长调用指令
INC
BUFF_LED_LP
;+1
MOV
A,BUFF_LED_LP
CJNE A,#32,LOOP
;比较条件转移指令
MOV
BUFF_LED_LP,#00H
JMP
LOOP TAB_A_LAMP:
DB 11111110B,11111100B,11111000B,11110000B,11100000B,11000000B,10000000B,00000000B
DB
10000000B,11000000B,11100000B,11110000B,11111000B,11111100B,11111110B,11111111B
DB
00011000B,00111100B,01111110B,11111111B,00000000B,10101010B,01010101B,11001100B
DB
00111100B,10000001B,11000011B,11100111B,11111111B,11100111B,11000011B,10000001B,00000000B
deL1S:
MOV
R5,#03H
;延时子程序(约0.5秒)DEL1S0: mov
R6,#0ffh DEL1S1: mov
R7,#0ffh
djnz
R7,$
djnz
R6,del1S1
DJNZ
R5,DEL1S0
;CPL
BEEP
ret
END
功能:通过查表法实现LED灯的点亮功能,低电平有效。首先是L8亮,继续是L7、L8亮,继续是L6、L7、L8亮等等,从右往左,依次点亮;接着按照相反的顺序依次熄灭;全灭后,然后是L4、L5灭,接着L3、L4、L5、L6 灭,然后又全灭,接着全亮,再然后L1、L3、L5、L7灭,L2、L4、L6、L8亮,然后的亮灭与之相反,下面则是L3、L4、L7、L8亮,其余灭;最后是L3、L4、L5、L6灭,接着L1灭,然后L3、L4、L5、L6亮,L4、L5亮,接着全灭,然后又是L4、L5亮,接着L3、L4、L5、L6亮,L1、L8灭,最后全灭。按此顺序循环执行。
按键实验三
一:实验目的
1.学习非编码键盘的工作原理和键盘的扫描方式。2.学习键盘的去抖方法和键盘应用程序的设计。
二:实验内容
用按键控制发光管的亮或灭
三:实验程序 KEY BIT
P3.3
SW1 BIT
P2.7;P2.2
by htq
ORG 000H
START: mov sp,#40h
mov p2,#0ffh
mov p3,#0ffh
MOV P1,#0ffh;
clr key
WAIT:;JB
KEY,$
;等候按键!by htq
JB
SW1,$
lcall delay
cpl
P1.0
JNB
SW1,$;wait key is released
lcall delay;by htq
cpl
p1.1
JNB
SW1,$
lcall delay cpl
p1.2
JNB
SW1,$
lcall delay
JMP
wait
DELAY:
MOV R3,#200 D1:
MOV R4,#200
DJNZ R4,$
DJNZ R3,D1
RET END
功能:通过按键sw1实现L1、L2、L3的亮灭,按一下sw1,L1、L2、L3依次亮。
计时实验四
一:实验目的
用单片机89C51的定时/计数器实现倒计时。采用两位数码管静态显示倒计时秒值。二:实验内容
实现0~39的倒计时。
三:实验程序
MIAO
EQU
21H
GEWEI
EQU
22H
SHIWEI
EQU
23H
SCANLED
BIT
01H
ORG 000H
;ORG伪指令使用于程序定位
JMP
START
ORG
0BH
JMP
TIMER0
;定时0中断入口地址 START:MOV SP,#40H
;设定堆栈指针
MOV TMOD,#01H
;设定定时器1为工作方式1
MOV TH0,#HIGH(65536-5000)
MOV TL0,#LOW(65536-5000)
SETB TR0
MOV IE,#10000010B
MOV R7,#200
MOV MIAO,#39
AJMP $ TIMER0:PUSH
ACC
;定时器1中断服务子程序
PUSH
PSW
MOV
TH0,#HIGH(65536-5000)
MOV
TL0,#LOW(65536-5000)
DJNZ
R7,TIM0_LP
;not 1s
MOV
R7,#200
DJNZ
MIAO,TIM0_LP
MOV
MIAO,#39
;TIM0_LP: MOV
A,MIAO
LCALL BIN_BCD
MOV
SHIWEI,A
MOV
GEWEI,B
CPL
SCANLED
JB
SCANLED,SCAN_L1
JMP
SCAN_L2
SCAN_L1: MOV
P2,#10111111B
;显示十位
MOV
A,SHIWEI
JMP
END_SCAN SCAN_L2: MOV
P2,#11011111B
;显示个位
MOV
A,GEWEI END_SCAN: MOV
DPTR,#TABLE
MOVC A,@A+DPTR
MOV
P0,A
POP
PSW
POP
ACC
RETI BIN_BCD: MOV B,#10
DIV
AB
RET TABLE:DB 0C0H,0F9H,0A4H,0B0H,99H,92H,82H,0F8H,80H,90H
单片机综合的实验报告标准版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