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练习作业范文
查询练习作业范文第1篇
A. A.
3.GNP是指一国的所有公民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的总和。(选A为正确,选B为错误)(第二章,视频教学课件第7-9讲)
B. B. B 4. GDP和GNP的定义不同,但从数值上看,两者是相等的。
(选A为正确,选B为错误)(第二章,视频教学课件第7-9讲)
B. B. B 5. 计算价格指数,一般都有确定基期。(第二章,视频教学课件第7-9讲) (选A为正确,选B为错误) A. A. 6. CPI和GDP平减指数都是价格指数。(第二章,视频教学课件第7-9讲) (选A为正确,选B为错误)
B. B. 7. 宏观经济学中,市场调节机制只能是价格机制。(第三章,视频教学课件第10-18讲) (选A为正确,选B为错误)
B. B. 8. 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小于1。(第三章,视频教学课件第10-18讲) (选A为正确,选B为错误)
B. B. 9. IS曲线的含义是:产品市场均衡时,投资I等于储蓄S。(第四章,视频教学课件第19-25讲) (选A为正确,选B为错误)
A. A. 10. LM曲线的含义是:货币市场均衡时,货币需求L等于货币供给M。(第四章,视频教学课件第19-25讲) (选A为正确,选B为错误) A. A. 11. 商业银行不能影响货币供给量,因为货币供给是中央银行外生决定的。(第五章,视频教学课件第26-37讲)
(选A为正确,选B为错误)
B. B. 12. 税收具备自动稳定器功能。(第五章,视频教学课件第26-37讲) (选A为正确,选B为错误)
A. A. 13. 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属于失业者。(第六章,视频教学课件第38讲) (选A为正确,选B为错误)
A. A. 14. 长期总供给曲线和古典总供给曲线都是垂直的。(第七章,视频教学课件第39-44讲) (选A为正确,选B为错误)
A. A. 15. 长期工资合同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实际工资黏性的现象。(第七章,视频教学课件第39-44讲) A. A. 16. 下列各项,计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是( b )。(第二章,视频教学课件第7-9讲)
A. A. 丈夫将祖传的价值20万元的玉镯子送给妻子 B. B. 晚上为邻居照看小孩获得的收入 C. C. 出售短期国库券获得的收入 D. D. 以上均正确
17. 下列各项属于宏观经济学意义的投资的是(d )。(第三章,视频教学课件第10-18讲)
A. A. 企业收购另一家公司50%股权 B. B. 企业租赁一套新设备
C. C. 企业用年终未分配利润购买一笔国债 D. D. 以上均正确
18. 假定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根据IS-LM模型,如果不让利率上升,政府应该( c )。(第四章,视频教学课件第19-25讲)
A. A. 增加投资 B. B. 减少投资 C. C. 增加货币供给量 D. D. 减少货币供给量
19. 当经济处于繁荣状态时,为保持经济的平稳运行,政府应最可能采取哪种财政政策( d )。(第五章,视频教学课件第26-37讲) A. A. 增加公共支出 B. B. 发行国债 C. C. 增加税收 D. D. 降低利率 20. 当经济处于衰退状态时,为保持经济的平稳运行,政府应最可能采取哪种货币政策( d )。(第五章,视频教学课件第26-37讲)
A. A. 提高准备金率 B. B. 降低贴现率 C. C. 增发国债
D. D. 在公开市场上卖出国债
21. 假定一国的银行体系实行完全准备金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第五章,视频教学课件第26-37讲)
A. A. 银行没有能力发放贷款 B. B. 银行将不会获得利润 C. C. 货币乘数为零
D. D. 公众将现金存入银行,不会使得货币供应增加
22. 引起周期性失业的原因是( d )。(第六章,视频教学课件第38讲)
A. A. 经济结构的调整 B. B. 工资刚性 C. C. 经济中劳动力的正常流动 D. D. 总需求不足
23. 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内,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大约有40%50%的失业者失业时间超过一年,而同期美国只有13%左右的失业者失业时间超过一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d )。(第六章,视频教学课件第38讲)
A. A. 石油价格持续上涨
B. B. 从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结构大转型 C. C. 失业津贴、最低工资等劳动法规存在 D. D. 欧洲大陆持续的经济不景气
24. 货币主义者认为,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 a 学课件第45-47讲)
A. A. 只存在于短期 B. B. 只存在于长期 C. C. 在短期与长期均存在 D. D. 在短期和长期均不存在
25.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教学课件第45-47讲)
A. A. 只存在于短期 B. B. 只存在于长期 C. C. 在短期与长期均存在
)。 (第八章,视频教)。(第八章,视频 c D. D. 在短期和长期均不存在 多选
26. 货币的交易性需求( c b )。(第四章,视频教学课件第19-25讲)
A. A. 由于货币具有交换媒介的职能而产生 B. B. 在名义收入降低时降低
C. C. 由于货币具有计量单位的职能而产生 D. D. 在利率上升时增加
27. 货币供给的变动如果对均衡收入有更大影响,是因为(bc )。(第四章,视频教学课件第19-25讲)
A. A. 私人部门的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B. B. 私人部门的支出对利率更敏感 C. C. 支出乘数较大 D. D. 货币需求对利率更敏感
28. 充分就业的含义是( b d)。(第六章,视频教学课件第38讲)
A. A. 人人都有工作,没有失业者 B. B. 消灭了周期性失业的就业状态 C. C. 消灭了自然失业的就业状态
D. D. 仅存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就业状态
29. 下列有关效率工资的说法,正确的是( bcd )。(第七章,视频教学课件第39-44讲) A. A. 效率工资总是高于劳动市场的均衡工资 B. B. 效率工资有助于缓解工人“出工不出力”现象 C. C. 效率工资提高工人流动率,为公司吸引到更优秀的人才 D. D. 效率工资是企业的一种理性选择
30. 下列属于索罗模型的假定的有( ab )。(第九章,视频教学课件第48讲)
A. A. 规模报酬不变 B. B. 稻田条件
C. C. 人口、技术和资本的增长率固定 D. D. 以上都正确
31. 简述GDP指标的缺陷。(第一章,视频教学课件第1-6讲)
(一)GDP不能全面地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
(二)GDP不能真实反映经济发展及其国民福利
(三)GDP是一个“数量”概念。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增长的质量
32.(教材第二章,视频教学课件第79讲) 一个支出大于收入的国家必然会有对外贸易赤字,为什么?
一国收入(指对所有本国商品劳务的购买)=Cd+Id+Gd+X??一国支出(指该国的个人、企业和政府支出的总=C+I+G=Cd+Cf+Id+If+Gd+Gf=Cd+Id+Gd+M?因为??支出>收入,所以将上述两个表达式代入不等式可得M>X,则必然有对外贸易赤字。
33.以政府购买增加为例,简述财政政策的作用机制。(第五章,视频教学课件第26-37讲)
经济稳定是指通过财政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调整,对生产、消 费、储蓄和投资发生影响,以达到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政策目标。 政府有意 识的降低私人资本进入公共领域的门坎,以一定的利润水平作为“诱饵” ,以制度性的安排 促进私人供给公共产品。第二:私人部门供给公共品的条件:一是产品的准公共品属性;二 是具备完善的排他性技术;三是政府提供交易的产权制度保障。
34.简述适应性预期的含义及其优缺点。(第八章,视频教学课件第45-47讲)
在经济学中是指人们在对未来会发生的预期是基于过去(历史)的。在估计或判断未来的经济走势时,利用过去预期与过去实际间的差距来矫正对未来的预期。例如,如果过去的通货膨胀是高的,那么人们就会预期它在将来仍然会高。
35. (第二章,视频教学课件第7-9讲)假定一个经济生产两种产品:食物和汽车。它们在2010和2013年的产量和价格如下:
2010201020132013 产量价格产量价格 食物515610 汽车510820
(1)计算2013年的名义GDP(2分)
(2)以2010年为基年,计算2013年的实际GDP(2分)
(3)以2010年为基年,计算2013年的GDP平减指数(取整数)(3分)
(4)假定以2010年为基年,2012年的GDP平减指数为120。计算2013年的通货膨胀率(3分)
(1) 2010年的名义GDP=15*5+10*5=125 2013年的名义GDP= 10*6+20*8=220 (2) 2013年的实际GDP=6*15+8*10=170 (3) 2013年的GDP平减指数=(2013年的名义GDP/2013实际GDP)*100=129 (4)2013年的CPI=7.5 36. (第四章,视频教学课件第19-25讲)假设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
(1)求IS曲线和LM曲线的方程;(3分)
(2)求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3分)
(3)若为三部门经济,且有T=0.25Y,G=100,L=0.2Y-2r,货币供给M=150,求均衡利率和均衡收入。(4分)
(1)?两部门经济社会中:S=Y-C=Y-100-0.8Y=0.2Y-100,,I=150-6r。产品市场均衡
条件:I=S,即为:0.2Y-100=150-6r,化简得到IS曲线:0.2Y+6r-250=0同理,两部门经济中货币市场均衡条件:L=M,150=0.2Y-4r? (2)?化简得到LM曲线:0.2Y-4r-150=0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就是
0.2Y+6r-250=0.2Y-4r-150=,解出r=10,Y=950?(3)?若为三部门经济,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为:? I+G=S+T(注入=漏出),其中S=Y-T-C(收入-税-消费,剩下的就是储蓄),货币市场均衡条件:L=M。联立方程得出:r=25,Y=1000. 37. (第九章) 在索罗模型中,集约化生产函数为y=f(k)=2k?0.5k2,无折旧、无技术进步,人口增长率为3%,人均储蓄率为0.3。 求:
(1)使经济均衡增长的k值; (2)满足黄金律所要求的人均资本量。
(1)经济均衡增长时,sy=(δ+n)k=nk(假设折旧率δ为零),将=s0.3,n=3%代入得:
0.3(2k-0.5k)=0.03k
20k-5k=k k=3.8 (2)按照黄金分割律要求,对每个人的资本量的选择应使得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即ƒ(k)=n。
于是有:
2-k=0.03 解得:
k=1.97
查询练习作业范文第2篇
1 在山的那边
学习目标:
1、掌握并积累重点字词。
2、积累生动的语言、富有哲理性的句子。
3、理解“山”与“海”的象征意义。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在朗读训练中品味揣摩语言。
难点:
1、对“大海”和“无数座山”的理解。
2、诗歌的主旨的明确 学习内容分析
一、了解作者,理解文本
王家新,出生并生长于湖北西北部武当山下的均县,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从重重叠叠的山里走出来,历尽了种种坎坷,终于迈进了大学校园,来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王家新创作的诗《在山的那边》就是在他步入大学校园不久写下的。
王家新说,相信人生存在着一种更高的境界,相信翻过无数山后终会攀上一个顶峰,相信在历尽磨难后那“最终的海”终会照亮我们的眼睛和生命。
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掌握下列字的准确读音 痴想chī 隐秘yǐn 铁青tiě 凝成níng 诱惑yòu 喧腾xuān 漫湿màn 一瞬shǜn间
2、理解下列词语含义 隐秘:隐蔽,不外露。
一瞬间:一眨眼之间。
诱惑:吸引,招引。
痴想:发呆地想。
喧腾:喧闹沸腾。
3、揣摩语言,理解诗歌字面之外的深层含义 (1)诗中的“海”蕴含着什么意思?
明确:是理想境界,是信念,是可以照亮人的眼睛的一片新天地
1 诗中的“山”蕴含着什么意思? 明确:山是重重险阻。 (或者把这个问题放到最后) 第一节
(2) “哦,山那边是海吗”,这里的“海”是什么意思?
明确:两层含义,一是指现实层面的海,一是指由渴望看到海而引发的“隐秘的愿望”,这个愿望包含了渴望翻过山到山的那一边的理想。 (3)为什么愿望前加“隐秘”二字?
明确:隐秘,字典解释为“隐蔽的,秘密的”,小时候的我渴望山那边的海,这个愿望是藏在心里的。
(4)试着理解“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所蕴含的感情。
满怀希望,历尽艰辛爬山山顶,看到的依然是山,极度的失望,极度的沮丧。(提醒学生注意朗读的语气。)
(5)“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 明确:拟人手法。
山本是山,没有情感,情感是作者赋予的。因为历尽艰辛没有看到海,所以失望、沮丧,作者心里的“脸”是铁青的,所以看那边的山也“铁青着脸”,冷冰冰,毫无温情。 (6)理解“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一句的含义。
明确:原以为山的那边是海,现实让“我”看到的是山,愿望破灭,幻想归零。提醒学生朗读时注意语句的情感。
(7)如何理解“妈妈,哪个海呢?”
明确:这是个疑问句,是愿望破灭之后的疑惑:到底有海么?为什么看到海这么难呢? 第二节
(8)“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明确:这是个陈述句,明确表示,山那边是海。历尽磨难终于看到海了,但这个海不是自然界的“海”,而是作者的愿望,是作者的信念,是作者不懈的努力、不懈的追求所凝成的海。 (9)“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含义是什么? 明确:比喻。种子就是“山那边是海”的愿望和追求,是妈妈给的信念。 (10)揣摩“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明确:理解前两句的倒装关系。“一次又一次”与“一座座山”相照应,象征实现理想的漫长和艰辛。也就说明,理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奋斗的路上会有失败,会有挫折。要有坚持下去的勇气。因为“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只要理想在,信念在,信心在,就一定会达到理想的“海”。 (11)如何理解“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
明确:“枯干的心灵”比喻失去理想的心,疲惫失望的心。“漫湿”是指理想的滋润,因为有了理想,心灵才有了活力。
(12)“人们啊,请相信”是什么句式?“人们”指谁?
明确:这是祈使句,包含了作者对人们的告诫和期许,也是对我自身的激励:相信人生存在着一种更高的境界,相信在翻过无数座山后终会攀上这样一个峰顶,相信在历尽磨难后那“最终的海”终会照亮我们的眼睛和生命
(13)如何理解“照亮你的眼睛”?
明确:理想的世界是光辉灿烂的,是明亮的,经过长途跋涉终至理想岸途,那心情是如何的惊喜,眼睛里是光芒,心灵里会开花。
小结:这首诗表达了一种信念,表达了一个哲理。诗人取象于群山和大海,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意象壮阔,意蕴丰富。一个“山”字,既可以指一座山,也可以指无数座山,由一个意境翻出一个新的意境,诗意在跌宕中推进,感情也波澜起伏,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归纳总结
一、学习诗歌,感悟人生哲理
学完这首诗,要让学生懂得:要见到山那边的大海,必须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让学生永远牢记,心中要有个“海”,为了这个“海”,从现在开始,就要努力翻过一座座山。
二、提高语言感悟力
以下面诗句为例. 怎么理解”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的枯干的心灵”这句话?
细加品味“在远方”、“雪白”、“夜夜”、“一次次”、“漫湿”。
这里道出了理想和信念对人生追求的巨大意义。它给人以艰苦奋斗的内驱动力。即使漫漫旅途布满荆棘,只要坚信远方有海在为你喧腾,你将充实而有活力。虽然渴望实现理想的
3 心人皆有之,但真正屡败不馁执着地为理想不懈努力的人才是最终的强者。
随堂练习
★1.加粗的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伏在窗口(fú) 痴想(chī) C.诱惑(xiù) A.隐秘 B.海潮 C.幻想 D.漫湿
漫湿(màn)
依然 朦胧 诱惑
B.隐秘(bì) D.枯干(ɡū)
凝成(nínɡ) 一瞬间(shùn)
★2.下边四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清澈 攀登 凝成 飘来
枯干 痴想 宣腾
扎根 一瞬间
阅读课文,回答下面问题:
★
3、诗中所提到的“山”和“海”有什么具体含义?
★
4、“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比喻什么?
★★
5、“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但是“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这是为什么?
★6.“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答案:
1、A
2、C
3、山是重重险阻。海是理想境界,是信念,是可以照亮人的眼睛的一片新天地。
4、比喻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
5、因为理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奋斗的路上会有失败、挫折,要有坚持下去的勇气。因为“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只要理想在,信念在,信心在,就一定会达到理想的“海”。
6、拟人。山色是青的,只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
课后作业(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①凝成(
)
漫湿(
) 一瞬间(
)
②海潮(
) 种子(
) 打了一个零分(
)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
)
②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
)
③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
)
④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
) ★
3、找出下列句子的有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字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给我的幼想打了一个零分。( )
(2)今天啊,我竞没想到/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3)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疑成的海。( ) ★
4、在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后面的括号中
(1)一颗从小( 飞、飘、投)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长、生、扎)下了深根。(
)((2)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 次(浸润、漫湿、滋润)了我枯干的心灵。(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3~15题。
山民 韩东
小时候,他问父亲 “山那边是什么” 父亲说“是山” “那边的那边呢” “山,还是山” 他不作声了,看着远处 山第一次使他这样疲倦
他想,这辈子是走不出这里的群山了 海是有的,但十分遥远 他只能活几十年 所以没有等他走到那里 就已死在半路上了 死在山中
他觉得应该带着老婆一起上路
)
)老婆会给他生个儿子 到他死的时候 儿子就长大了 儿子也会有老婆 儿子也会有儿子 儿子的儿子也还会有儿子 他不再想了 儿子也使他很疲倦 他只是遗憾
他的祖先没有像他一样想过 不然,见到大海的该是他了 ★5.为加粗字注音(3分) 疲倦: 遥远:
遗憾:
★★★6.对本诗主旨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山民”是闭塞、保守、愚昧的象征。 B.“山民”有渴望冲破封闭、保守的强烈愿望。
C.“山民”的遗憾是见到大海的理想在他儿子、儿子的儿子身上也不会实现。 D.“山民”对自己理想的实验只是进行了想像,却没有付诸行动。 ★★★7.对本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
A.《山民》属于寓言诗,它假借一个山民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寓言故事人,不安于“山”,总向往着“海”,见异思迁,总不会成功。
B.“他问”“他想”“他觉得”“他只是遗憾”诗人选择这样的词语,旨在刻画一个有思想,有活力,却战胜不了命运的“山民”形象。
C.“山第一次使他这样疲倦”“山民”对山的疲倦,意味着对现状的不满足,因而激发了新的思维,激起了对新生活的追求。
D.诗篇重在记叙,语言平实流畅,朴素无华;塑造人物,采用了多种方法,如: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
★★★
8、仿照示例扩写句子。(4分) 例:“海在喧腾。 海在远方喧腾。 海在远方为我喧腾。 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句子:鸟在歌唱。
一、1.①níng màn shǔn ②cháo zhǒng le
2.①发呆地想 ②隐蔽,不外露 ③吸引 ④喧闹沸腾
3、(1)幼幻
(2)竞竟
(3)疑凝 (4)慢漫
4、(1)
飘
扎
(2) 漫湿
5、pí
juàn
yáo yuǎn
yí
hàn
6、C
查询练习作业范文第3篇
一、基础巩固
1.面对美好的人和事物,我们的内心会产生美的感受。下列能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的有 ( )
①古今中外的仁人志士和英雄模范②祖国的大好河山③低俗的影视作品④高雅的文学作品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清晨,聆听林间第一声鸟鸣;夜晚,眺望远方璀璨的星空。在不断发现美、描绘美、感悟美的过程中,我获得了智慧和力量。”这告诉我们( )
A.生活情感是丰富多彩的,无好坏之分 B.我们生活的世界中没有美的事物 C.正面生活情感有益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D.只有身体健康的人才有情感
3.2016年9月2日,青春怀旧电影《我们的十年》上映。该片发布一支“十年遗憾”话题视频,视频中众人讲述自己十年中最为遗憾的经历,引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更有大批网友留言讲述自己的难忘往事。该片掀起了全民怀旧热潮。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①我们的情感需要表达、回应,需要共鸣②在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中,我们可以传递美好的情感,传递生命的正能量③我们在传递情感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感受,使我们的生命更有力量④情由心生,它是在人的社会交往、互动中自然引发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这句话表明( )
A.丰富的文化生活可以陶冶情感 B.要善于将好奇心转为浓厚的兴趣
C.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是陶冶积极生活情感的重要条件
D.在追求生活情感的过程中,我们的情感世界,总能在无形中受到陶冶,提升为情操 5.18岁,学习成绩优秀的她考入北京邮电大学;1967年,大学毕业后的她被分配到北京石油部工作;1968年~1975年,她到克拉玛依油田工作;1975年,她被调到河北廊坊管道局;1999年,她退休。
青年时,她学习成绩优秀,毕业于名校;在北京石油部工作不到半年,她因“接受再教育”被分配到大西北。
中年时,她在工作中正干得风生水起,家人却在唐山大地震中不幸离世。
老年时,她作为一名老党员,退而不休,发挥余热,组织邻里参加合唱团,屡屡获奖。
1 面对人生中的起起伏伏,李秀荣老人坦露心扉:“挫折只是前进道路上小小的绊脚石,成功者不会受它影响,而是不畏困难,继续前进;失败者却相反,不仅让它成为自己人生的主旋律,而且还让自己在低迷、痛苦中度过。因此,面对挫折,如果没有斗志、毅力、勇气、信心,就只能艰难地生存。只有微笑着振作,才有可能驱散压力、战胜困难。”
李秀荣老人的经历、感悟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二、能力提升
6.2016年10月21日晚,安康剧院座无虚席,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和喝彩声,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部分参赛作品惠民演出在这里隆重上演。600多名安康各界群众欣赏了这场由11个节目组成的艺术盛宴,享受了一次精神大餐。观众的掌声和喝彩声说明 ( )
①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物,让我们身心愉悦
②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物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 ③我们可以通过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获得美好的情感 A.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①②③
7.有一位88岁的老人,自幼聪明好学。1947年他考入上海经济学院,成为一名大学生。可命运弄人,他的两个孩子都患有智障,两个孩子一直未婚,由他和老伴儿照料。10年前,他的老伴儿患上了脑梗,身体瘫痪,常年卧床不起,全家的生活重担都压在这位老人身上。面对生活中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和打击,老人并没有气馁,始终乐观、坚强,竭尽全力为这个家撑起一片天。老人的经历带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生活中某些负面的情感体验尽管不那么美好,但对于我们的成长也有意义 ②体验负面感受未必是件坏事,它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饱满丰盈③学会承受一些负面感受,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助力,也可以让我们从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不断成长
A.②③ C.①② B.①③ D.①②③
8.人们常说:“情感为生活锦上添花,没有情感的生活好比干巴巴的丝瓜筋。”追寻积极生活情感的重要途径是( )
A.乐观的生活态度 B.幽默的生活态度 C.丰富的文化生活
D.培养各种兴趣爱好,大胆实践,标新立异
9.2016年9月,以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连于妹的事迹为故事原型的微电影《烛光里的背影》首映。影片讲述了女主人公受邻居临终所托,在长达近五十年的时间里抚养其智障儿子的经历。在观影过程中,不少观众轻拭眼泪,感动于女主人公的事迹。这说明 ( )
2 ①观众的情感与影片中主人公的情感产生了共鸣 ②影片传递了美好的情感
③影片中主人公的事迹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④影片带给观众的感受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体验 A.①②③④ C.①②④ B.①③④
D.①②③
10.他是志愿达人,志愿服务3000多小时;他是助学达人,省吃俭用助学11人,其中有两人考上重点大学;他是献血达人,18年无偿献血6000多毫升,还是自愿捐献骨髓和眼角膜的志愿者。2016年3月,周新旺荣登“中国好人榜”。10多年里,在周新旺的努力和带动下,身边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人加入志愿者的行列。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数百名贫困学生得以从小学读到中学。周新旺自己一个人就扶助了11名学生,其中有两人考上了重点大学。周新旺说:“我不需要他们一直感恩戴德,太过强调感恩对孩子们来说是个负担。看到他们考进大学,一步步走出困境,对我而言就足够了。”周新旺希望他的帮助留给孩子们的是激励与传承,而不是只有感恩。
(1)“在周新旺的努力和带动下,身边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人加入志愿者的行列。”请从情感体验的角度谈谈这说明了什么。
(2)“周新旺希望他的帮助留给孩子们的是激励与传承,而不是只有感恩。”请从传递情感的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综合拓展
11.材料一 小刚在日记中写道:国庆假期,几个伙伴约我一起玩,我们在一起抽烟、喝酒、打麻将虽然累得筋疲力尽,但我们觉得非常刺激、好玩。
材料二 小明课余科学安排时间练钢琴,还喜欢集邮、阅读名著、打羽毛球等,这些业余爱好拓宽了他的学习和活动领域,使他的生活更加充实而有意义。
请回答:
(1)你欣赏上述材料中谁的情感?请谈谈你对这种情感的认识。
(2)你打算怎样使自己成为一个拥有正面生活情感的人?
3
参考答案
1.A 解析:本题考查能带来美的感受的人和事物,③不符合题意,排除。 2.C 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正面生活情感作用的认识。题中的聆听鸟鸣、眺望星空等属于正面的生活情感,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选C。A、B、D三项说法错误。
3.D 4.A 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积极生活情感的认识。题中的“读史、诗、演算、伦理和哲学"等都属于文化生活,表明丰富的文化生活陶冶了人们的情操,有利于身心健康,A项入选;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5.(1)生活中某些负面的情感体验尽管不那么美好,但对于我们的成长也有意义。体验负面感受未必是件坏事,它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饱满丰盈。(2)学会承受一些负面感受,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助力,也可以让我们从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不断成长。解析:解答本题应紧扣材料中李秀荣老人的经历、感受,表达对挫折感这一负面情感的正确认识,围绕正确看待负面情感的积极意义以及如何承受负面情感回答。
6.D 7.D 解析:老人在挫折面前的坚强乐观启发我们学会承受负面情感,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助力,①②③说法均正确。
8.C 解析: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是培养积极情感的前提条件,A、B两项不符合题意;丰富的文化生活是培养积极情感的重要途径,应选C;D项不属于培养积极情感的方法,说法也是错误的。
9.A 10.(1)在情感体验中,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影响环境。(2)①我们的情感需要表达、回应,需要共鸣。在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中,我们可以传递美好的情感,传递生命的正能量。②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在传递情感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感受,使我们的生命更有力量,周围的世界也因为我们的积极情感多一份美好。
解析:解答第(1)问要紧扣问题要求中“志同道合”“情感体验”等关键信息,围绕个人的热情和行动的影响回答:第(2)问根据“激励与传承”“传递情感”等关键信息,围绕情感正能量的传递回答。
11.(1)欣赏小明的正面情感,因为正面情感有益于身心健康;有助于开发智力和激发创造力;提高人的文化修养,使人道德高尚;正面情感是健康、科学、文明、向上的情感。
(2)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从日常平凡小事做起;增强好奇心,培养广泛兴趣,变兴趣为正面
5 情感;避免盲目从众,杜绝不良嗜好,不断提高自己的判断力和自我控制力,学会拒绝;丰富文化生活,提高审美能力,丰富的文化生活是培养正面情感的重要途径。
解析:第(1)问考查我们对情感的认识。正面的生活情感是健康、科学、文明、向上的情感,反之属于负面的生活情感。题中小刚的行为属于负面的生活情感,小明属于正面的生活情感,所以欣赏小明的生活情感,理由从正面生活情感的定义和作用回答即可。第(2)问考查我们对怎样追寻正面的生活情感的认识,属于怎么做的问题,从乐观的生活态度、培养正当的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避免盲目从众等四个角度回答即可。
方法:(1)阅读材料,明白问题。学生应认真阅读所给材料,弄清存在的问题。一要明白存在什么问题。二要明白存在问题的原因。三要明白为谁提建议(实施建议的主体是国家、基层政府还是个人)。
查询练习作业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