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优越性与可行性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优越性与可行性(精选4篇)

优越性与可行性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我院门诊与急诊收治的小儿腹痛患者与不明原因哭闹的幼儿52例, 其中男性34例, 女性18例, 年龄7天至12岁, 平均 (3.9±2.3) 岁, 就诊时间3-72h, 平均 (15.2±5.1) h, 有手术治疗史14例, 无手术史患儿38例。患儿的临床主诉症状包括胀气、腹痛、排便与排气异常、呕吐。

1.2 治疗方法

患者仰卧位, 左、右侧卧位, 部分特殊病例坐位或站立位。常规腹部扫查, 发现病灶后行复合矢状、横断、纵断、斜切面等多切面反复扫查, 从各种断面显示腹部脏器及肠管, 不应仅局限于腹痛部位。探头置于右上腹做纵断和斜断扫查, 在胆囊的深面或左侧可显示十二指肠壶腹。在下腹部胰腺平面横断扫查, 于胰头的右侧可显示十二指肠降部, 沿肠系膜上静脉长轴扫查, 在下腔静脉与肠系膜上静脉之间可显示十二指肠水平部的横断图。空肠、回肠和大肠主要位于中下腹区, 扫查时探头置于腹前壁, 根据上下、左右对比扫查的原则, 采取连续滑动探头的方法进行纵断、横断和斜断扫查。肠道的图像位于前、后腹膜线之间, 随呼吸上下滑动。扫查直肠时, 一般应在膀胱充盈的情况下进行, 探头置于下腹部正中线做纵断扫查, 在男性膀胱的后方显示直肠的纵断图, 女性则在子宫的后方显示。超声检查探头一般选用频率2.5MHz-5MHz[2]。所有患儿同时进行X射线进行诊断, 对比两组诊断方式的检出率。

1.3 统计学方法

检验指标资料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 计数单位以χ2检验, 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2例患儿行超声检查后确诊为术后粘连所致肠梗阻的21例, 肠套叠12例, 胰腺炎8例, 肠扭转5例, 小肠梗阻6例。手术治疗9例, 药物保守治疗37例, 物理方法治疗6例。患儿超声与X射线诊断的临床效果比较, 见附表。超声诊断在定性诊断、定位诊断、病因分析相比X射线诊断的检出率均显著提高,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患儿诊断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与疼痛发生。

3 讨论

肠梗阻患儿由于梗阻的原因、部位、发病缓急等不同而病理生理变化各异。梗阻部位高, 呕吐出现早;梗阻部位低, 症状则出现较晚, 但肠管扩张程度严重。急性肠梗阻常发生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甚至腹膜炎、休克等。低位肠梗阻因碱性肠液丢失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高位肠梗阻则因胃液和钾离子丢失易发生代谢性碱中毒。超声显像显示梗阻部位以上肠腔扩张, 小肠内径多超过3CITI, 结肠内径>5cm[3]。肠黏膜皱襞水肿增厚, 这种现象多见于积液的李肠段, 其可呈“鱼刺状”、乳头状或平行线条状, 在横切时可呈“车轮状”。肠蠕动增强, 可见肠内容物迅速变化移动, 液体流动加快, 可呈间歇性加强, 并可见逆流现象。根据以上征象, 超声即可明确诊断。

肠梗阻一般根据临床表现、结合X线腹部平片大多数可以确诊, 超声检查诊断肠梗阻的意义在于:超声检查能早于X线检查诊断肠梗阻。而超声检查较容易发现肠管扩张伴积液, 肠蠕动改变等。而且超声对小儿无放射性损伤。

超声扫查能提示某些肠梗阻的病因, 如肠阻塞、肠套叠、肠扭转、腹外疝嵌顿等, 是否为机械性、麻痹性或血运性肠梗阻, 为临床治疗选择合适的方案提供晕要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林俊平, 佘小琛.超声诊断应用于小儿肠梗阻的诊疗体会[J].医药前沿, 2011, 01 (24) :387-387.

[2]黄春旺, 王光霞.肿瘤性肠梗阻的超声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1, 22 (3) :202-204.

优越性与可行性 第2篇

关键词:优越性;施工方法;建筑外墙;保温技术

中图分类号: K82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7-97-2

0 引言

随着现今基础建设的大力发展,国家政府以及社会大众对于建筑工程在施工上予以了较高的关注,节能保温技术则成为了建筑工程的重点发展内容。通过在建筑施工环节中应用保温技术则能够促使建筑更加舒适,并能够有效降低成本费用。而时代发展背景之下现今更多的建筑工程更加需要将保温技术内在优越性予以高度关注,利用其优越性为社会大众建设更多的便民工程。

1 初探外墙应用保温技术内在优越性

1.1 延长建筑结构寿命

在建筑工程中实际应用保温技术简单来讲就是在建筑物的外部添置相应的保温层,而保温层的存在则能够减轻建筑物受到雪、雨、风等温度变化之下产生的结构变形。此外保温层还能够将外界紫外线以及相应有害气体作用于维护结构的破坏力予以缓冲。因而于建筑物实际施工环节中选择适当保温材料或者是隔热材料,如依据建筑物实际构造选择合理厚度材料则能够较为有效的避免建筑物屋面出现温度变形,同时更能够避免建筑物墙体出现八字裂缝以及斜裂缝等等。基于上述内容表明保温技术的良好应用具备延长建筑结构寿命的内在优越性。

1.2 降低主体建筑成本

众所周知保温技术被应用在建筑物外侧,保温材料也被安置在墙体之外。而该种建筑墙体外部保温的技术相较于内部保温在隔热以及相应的保温效果上要更加的显著。因而如果添加保温技术则可以将建筑主体实际墙体结构予以一定程度的减薄,此种做法也能够将住户实际居住面积予以扩大。最重要的是减薄外部建筑墙体之后对于整体建筑中所应用的钢筋用量以及柱和梁用量都能够予以降低,进而最终降低建筑实际成本。据相关资料测算建设塔形建筑中应用保温技术能够促使其中住户实际居住面积增加1.2m到1.7m之间。如果是依据售房面积来计算的话建筑商应用在外墙保温上的成本费用完全可以用保温技术扩展使用面积带来的售价所代替。由此可见保温技术的良好应用具备降低主体建筑成本的内在优越性。

1.3 缓解建筑热桥影响

所谓的建筑热桥指的是在建筑外墙以及建筑内墙两者交界、建筑门窗洞、建筑框架梁、建筑构造柱等区域产生的散热渠道。如果是建筑物实施内保温则上述建筑热桥区域将会暴露出来,而如果是建筑物实施外保温则上述热桥区域将会避免结露现象出现,更加可以缓解热桥现象对建筑带来热损失。热损失的实际降低则会将建筑采暖季实际支出费用有效降低。因此保温技术的良好应用具备缓解建筑热桥的内在优越性。

1.4 强化建筑热工性能

建筑物实施外保温环节中一般具备较高蒸汽渗透的材料会被安置在保温层的实际内部区域,而选择适当的保温材料则可以避免内部区域建筑结构材料出现冷凝状况。因而也就无需进行隔气层的实际添加。此外对建筑墙体进行外保温之后具备较强蓄热能力的结构材料则会被安置于墙体实际内部区域,如果室内热作用不够稳定时则室内温度或者是降低又或者是提高,由此其释放或者是吸引热量均能够通过墙体来良好实现。简单来讲就是能够保障室内温度实现持续稳定。因此保温技术的良好应用具备强化建筑特功能性的内在优越性。

1.5 便于建筑改造装修

对建筑物实施外保温从很大程度上讲对于室内改造以及相应的装修没有任何影响,而对于一些年久建筑而言如果实施节能改造则完全不需要动迁居民,居民的日常生活完全可以照旧进行。而如果是对建筑物实施内部保温,则部分居民如果要改造内部居住结构或者是进行重新装修则必须要同样对保温层予以调整,一旦实施节能改造则还需要动迁所有居民,操作起来较为麻烦同时费时费力。因此保温技术的良好应用具备便于建筑改造装修的内在优越性。

2 探析保温板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要点

2.1 聚苯板施工工艺

结构施工环节中当绑扎完毕所有建筑墙体钢筋之后就可以实际进行聚苯板的有效安装。具体来讲:首先利用绑扎丝从一侧进行苯板阴角阳角的拼装,一般苯板阴角阳角实际尺寸为310mm×310mm;之后进行墙体苯板的有效安装,拼装相邻苯板需要在企口区域涂抹专用的聚苯粘结胶,并将板下以及板中和相应板上三区域按压密实;聚苯板面安装完毕之后则需要对塑料胀管进行位置确定,要求塑料胀管间距上下各留300mm,中间以及二分之一板宽区域各安置一个塑料胀管并最终构成梅花状;利用U型铁筋对聚苯板予以上部以及根部有效固定,在塑料胀管中拧入相应的金属杆,安放螺栓并予以固定;对墙体钢筋利用绑扎丝予以实际固定,绑扎力度需要适宜;利用砂浆垫块将聚苯板和相应的建筑墙体进行良好紧实,通常砂浆垫块尺寸为110mm×110mm;最终将建筑门窗漏洞利用尺寸适宜聚苯板予以良好填补,具体尺寸为90mm×10mm。为了确保建筑墙体能够和聚苯板之间形成紧密连接还需要在聚苯板一侧区域予以凹槽的留置。

2.2 施工要点

保温技术的施工要点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装饰工程质量。在对外墙进行装饰施工之前需要对相应装饰工程进行质量把关,对质量目标进行分项检验以及有效核对,严格依据施工工序开展。需要先进行样板制作,在对制作好的样板予以良好质量验收基础上再进行后续的有效施工,进而真正的将装饰工程予以质量上的有效保障。

其二,砂浆涂抹厚度。在实际涂抹抗裂砂浆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涂抹厚度,一般需要涂抹两次,第一次涂抹厚度需要控制在2mm到4mm之间,必须要保证罩面灰与网格布有效结合在一起,而第二次涂抹则需要以网格布隐约可见为宜。依据上述操作能够保证网络布针对墙体起到较好的抗裂作用并避免墙体裂缝的大量产生。

其三,砂浆涂抹方式。要想确保装修质量就需要对建筑窗口以及相应的建筑外阳台、大脚等区域利用挂垂直线由上到下进行抹灰。此外建筑大墙面聚苯板如果出现凹处则需要利用颗粒砂浆良好填补,而颗粒砂浆则具备较强的保温性。如果是出现凸处则需要将突出部分刮掉。之后整体建筑需要再次检验垂直以及平整状况。此外为了回避墙体裂缝的产生还需要利用硅酸盐32.5水泥进行涂抹,其中还需要利用2mm沙网进行沙子过滤。最终通过上述操作实现建筑墙体平整垂直的建筑施工要求。

其四,网格布使用。在建筑施工环节中应用的网格布其实际搭接长度需要保证在纵向8cm以及横向10cm范围内,此外阳角以及阴角需要保证在15cm间距下搭接。而窗台区域搭接间距最好是控制在5cm之内。之后还需要在窗台四角进行网格布的加铺,具体尺寸为210mm×290mm;此外在第一次抗裂砂浆处于七八成干度时需要快速对网格布进行赶平以及有效粘贴,处于门窗洞口区域则需要将网格布安置在窗口内侧区域,增加网格布与窗口的接连面积。之后再利用绑扎丝有效予以固定。

其五,砂浆调配。在建筑具体施工环节中需要严格依据抗裂砂浆和相应聚合物实际配比5:1要求,一般抗裂砂浆需要当天使用当天调制,调制时间为抗裂砂浆使用前的30min之内。

其六,滴水槽留置。建筑外墙留置滴水槽一方面需要将其功能性考虑在内,另一方面也需要将其装饰效果观感考虑在内。一般需要严格依据留置施工要求依据规范标准对建筑窗上口以及外墙窗台和相应的建筑压顶、建筑雨篷等进行流水坡的增加,之后留置相应的滴水槽。通常滴水槽实际深度需要大于10mm,而宽度则需要大于15mm。整体建筑需要做到上下整齐同时滴水槽做好利用色浆予以光滑以及平整修饰,提高其美观度。此外建筑雨篷以及阳台等留置的滴水槽最好是在墙外45mm区域进行截水处理,进而避免滴水将外部墙体污染。

其七,外墙保温前找出洞口的尺寸。在对外墙进行保温施工环节之前需要将洞口侧角予以冲筋和相应的抹灰等。洞口的周边施工位置应在洞口水平区域,窗洞口外侧实际尺寸相较于窗框外形则需要增加5mm到10mm之间,而内砌口相较于窗框外形则需要缩小3mm到5mm之间,窗洞口的实际对角线之间尺寸差则需要控制在3mm左右,当保温面实际与窗洞口交接时窗台区域以及窗旁区域则需要与砌口保证85mm间距。

3 结论

优越性与可行性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资料对象来自于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非脱垂大子宫患者64例资料的回顾性总结, 其年龄范围为32~50岁, 平均年龄为 (40.54±15.68) 岁, 按照临床检查结果进行分类:64例资料中有20例为子宫肌瘤患者, 26例为子宫腺肌病患者, 18例为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患者, 统计资料入选标准:所有纳入研究的资料对象临床诊断结果均符合美国妇产科协会对大子宫制定的标准, 其子宫增大的程度相当于孕周范围为11~20周, 统计资料排除标准:排除同时患者出血性倾向疾病患者, 排除具有其他严重的内科疾病等对手术耐受性极差患者。64例资料按照患者自主选择手术治疗方法进行分组:选择传统开腹子宫切除手术的30例为对照组, 选择改良阴式切除术的34例为观察组, 统计学t检验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一般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学检验, 结果表明无显著性差异 (表1) , 说明两组患者在不同的子宫切除手术治疗后疗效结果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观察组手术方法:常规连续性硬膜外麻醉, 手术前充分评估被手术者子宫大小、形态以及活动程度等指标, 患者手术体位去头低臀高体位, 手术基本过程如下:首先对患者的宫颈阴道黏膜进行环切手术, 其次对患者的膀胱宫颈间隙和宫颈直肠间隙进行分离手术, 第三步是要对患者的骶主韧带进行处理:使用宫颈钳夹断 (切断) 和缝扎双侧的骶主韧带, 四是对患者的子宫动静脉进行相应的处理:在将患者的宫颈向两侧牵拉后, 使患者子宫动脉主干和子宫动脉的上行支部分充分显露出来, 用子宫钳夹住子宫血管和下拉的组织, 进行切断和双重结扎处理。五是在对患者宫旁阔韧带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后, 用卵巢固有韧带构型钳暴露卵巢的固有韧带及其周围组织 (包括输卵管和圆韧带等) , 用钳进行夹断或者切断处理, 切断后进行双重缝合, 最后缝合阴道残端。手术完成后对患者常规留置导尿管和止血处理, 导尿管可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在术后一天左右时间取出。对照组手术方法:对照组施行传统方式的开腹子宫手术进行操作, 麻醉方法同观察组, 首先切口选取患者下腹旁正中纵向切口, 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手术。

1.3 观察指标

手术后分别统计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 统计资料经过平均值计算后, 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学比较, 以此评估非脱垂大子宫改良阴式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优越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平均值资料的组间疗效比较方法选用χ2值比较的方法进行, 以α=0.05为检验标准, 双边检验的方法比较疗效的组间差异性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病例资料比较结果表如下表1。

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 (68.7±15.4) min, 术中平均出血量 (119.4±31.7) mL, 术后平均排气时间 (18.8±3.5) h, 术后平均住院时间 (4.1±3.1) d, 统计数据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明显优于对照组平均数据 (P<0.05) , 具体结果如下表2。

3 讨论

根据我院实施阴式手术的经验, 在临床上是否能够为患者选择实施阴式手术的依据主要有四点[3,4]:首先是手术的医生对此类手术的熟练程度, 同时也包括是否有相应的得力的助手。如果被施行手术者和助手技术熟练, 那么该手术的适应证可适当放的放宽, 否则就要更加严格地执行手术适应证。二是要根据患者的子宫的大小而定。该项指标只是这是相对指标, 有很多进行该手术的医师认为患者的子宫如果>12个孕周者就不适合进行该类阴式手术, 然而随着医学的发展和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 在国外已经有成功的报道24孕周大小、重1300g的子宫行阴式切除的患者, 而且国内也有相关文献报道[5,6]最大是22孕周大小、重1080g进行了成功的切除。从临床实际情况上来说, 对于大子宫患者可以采取对子宫的碎解的方法, 主要包括对子宫的分块取出、对半切开等方法, 通过缩小子宫来成功完成手术。三是考察患者的子宫的活动度。对于子宫活动度差的子宫, 即使子宫本身的体积并不大, 但是切除的手术难度也会大大增加, 因此要特别重视麻醉后的妇科检查, 对于经验不是非常丰富的手术实施医师, 应该尽量避免做临床检查结果为活动度差的阴式子宫手术。另外, 手术一是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腹腔镜进行辅助操作。最后是要看患者的阴道的宽松程度。这一点指标也是相对而言的, 如果患者有阴道分娩史, 其阴道应该比较宽松, 该类患者比较适合做阴式手术。当然, 也曾经医师把无阴道分娩史的患者作为阴式手术施行的禁忌证之一, 但是临床实践证明, 如果子宫大小不超过12孕周, 即使无阴道分娩史, 也能顺利完成阴式手术。

摘要:目的 为了评估非脱垂大子宫改良阴式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优越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在我院治疗的非脱垂大子宫患者64例资料, 按照患者自主选择手术治疗方法进行分组:选择传统开腹子宫切除手术的30例为对照组, 选择改良阴式切除术的34例为观察组, 术后按照文中疗效标准进行统计, 最后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 (68.7±15.4) min, 术中平均出血量 (119.4±31.7) mL, 术后平均排气时间 (18.8±3.5) h, 术后平均住院时间 (4.1±3.1) d, 统计数据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明显优于对照组平均数据 (P<0.05) 。结论 非脱垂大子宫改良阴式切除术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高的特点, 比传统开腹子宫切除手术具有优越性, 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非脱垂大子宫,阴式切除术,安全性,优越性

参考文献

[1]Chen L, Liu XC, Xie QH, et al.644 cases non-prolapsed uterus vaginalhysterectomy for large clinical analysis[J].J Pract Gynecol Obstet, 2004, 20 (6) :360-361.

[2]焦鲁霞, 宋磊, 赵恩锋, 等.696例阴式非脱垂、大子宫切除术临床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0, 28 (12) :1123-1125.

[3]侯琼梅, 蒋绍莉, 罗常华, 等.改良式阴式全宫切除术在非脱垂大子宫中的临床应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2, 29 (1) :149-150.

[4]韦德华, 王丽.非脱垂大子宫经阴道子宫全切除术55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7, 23 (12) :751-753.

[5]马生秀, 柏新华.非脱垂大子宫经阴道切除术式的改进[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4, 20 (3) :184-184.

优越性与可行性 第4篇

一、以读者为中心的延伸服务

英美两国的图书馆把“一切以读者为中心”的思想, 贯彻得非常彻底, 并体现在每一个细微之处。大到从图书馆的选址、图书馆的精巧布局, 小到馆外垃圾筒旁为宠物设置的饮水器, 无一不体现其以人为本的理念。图书馆大都分有音像区, 小说阅读区, 非小说阅读区, 电脑上网区, 常用参考书目区, 外文书籍区等等。图书馆内部阅览室摆放着硬座椅和软座沙发, 供不同需求的读者选用。座位设置也非常舒适宽敞, 在不影响其他读者的前提下, 甚至沙发还可以让读者躺着睡觉。电脑桌也分散在阅览室内, 免费为读者提供查阅与上网服务。并且还设有笔记本电脑无线上网的专门区域, 真正做到了藏、阅、检三位一体。

图书馆的内装饰也大多比较典雅, 墙上常常挂有一些人物, 历史或风景的油画, 营造出一种典雅而宁静的氛围。英美同仁们把读者的需求和感受排第一, 尽力使图书馆做到像家一样亲切, 舒适, 进入里面就想静静地看书、阅读。

二、主动服务与提高效率相结合

我们都知道, 阮风纳赞五原则中最重要的是第四条“save the time of the reader”。美国各区的图书馆都实现了联网系统的通用, 在各图书馆都能通借通还。网上预约, 自助借阅服务的开通, 其程序快捷方便, 也大大节约了读者还借的时间。图书馆还专门设置了24小时还书处, 方便读者在没有图书管理员的情况下也能按时把书还掉。大多数国人刚到美国进图书馆遇见了“新鲜事”———人们看完书后, 随手扔在桌上就可以走, 与国内图书馆经常看到的“阅后请放回原处”的告示截然不同。这样做的好处是如果让读者自己放回去, 除了随处乱放外, 即使有些读者也可能因为不熟悉顺序而将书刊放错架子, 那么后来的读者按检索的信息就会找不到书, 这些书就会“丢”在图书馆里。相反这些书由管理员早晚收集起来集中分类上架, 从而节省了读者找书的时间。所有的这些都是围绕读者而设定, 随处可见。也符合19世纪一位叫杜威 (Melvil Dewey) 的图书馆学家提出的办馆宗旨:“花最少的代价, 把最好的图书, 提供给尽可能多的读者使用”。把为读者主动服务的意识做到了极致。

三、延伸服务领域, 扩大影响力

英、美两国部分图书馆在图书馆入口处, 通常会放置一个分类的信息栏。在那你可以找到大到纳税、选举、征兵小到本地区的租、售房, 二手车买卖等信息的小册子或宣传页。同时还能在服务台领取到相关的资料和表格, 不用再去跑专门的机构。

其图书馆不只是借还书的场所, 它还开设有学术研究活动区, 比如一些小型会议室和多功能厅提供给社区民众作为培训, 课外指导以及文化知识普及场所之用。在克里夫兰, 公共图书馆就设有专门热线电话, 并有专门的老师在孩子放学后给中小学生提供家庭作业及各科学习指导。每周还有固定的时间举办为新移民提供免费的英语“ESL”课程;为全职妈妈们开办的烹饪课, 编织课;为2岁以内的婴儿及其妈妈讲故事、做游戏的亲子活动等等。居民在解决技术、心理以及工作拓展等实际问题方面受益匪浅, 图书馆功不可没。也使图书馆成为大众每周必去、爱去的地方之一。

四、保障全民阅读权利

英、美的图书馆基本上取消了对读者的各种不合理限制, 保障大众无论老幼尊卑, 人人都可享受阅读的权利。在美国办图书馆借阅卡非常简便。只要你能出示最近的水电或电话账单, 并提供驾照或住房租赁合同, 以证明你在附近居住和本人身份即可。将地址电话等资料直接输入到图书馆的电脑系统, 即刻办好借阅卡, 整个过程不会超过10分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借阅卡只是从图书馆外借书籍或音像资料时使用。即使没有卡, 无论在哪里, 也都能进到图书馆看书阅读。

英、美两国图书馆还取消了对读者年龄的限制。相反, 儿童作为一个庞大的读者群, 图书馆更为关注儿童服务。英、美国大部分中小学都设有独立的图书馆。没有图书馆的幼儿园学校, 每周则会有固定的时间带孩子到附近的社区图书馆, 或听故事, 或自由阅读, 保障孩子有充分的阅读时间。各社区图书馆也会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 划分出不同的大面积的区域, 陈列五颜六色的儿童读物和有声读物, 并且搭配有专门设计, 漆着鲜艳颜色的书架。区域装饰也极具童趣色彩。甚至有的儿童读物区还专门开辟有玩具角, 让孩子读累的时候能够放松心情, 更加吸引孩子到图书馆来的兴趣。培养了孩子从小爱读书, 读好书的习惯, 使孩子免受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

五、鼓励阅读

在学校的寒, 暑假期, 图书馆还会联合各学校, 推出各种读书计划, 学校出具阅读书目, 图书馆提供场所, 并按照读书不同的进度和水平, 设置一些相应的玩具奖品、奖章等激发孩子到图书馆读书的兴趣。孩子们会保存着从图书馆获得的读书奖励的奖章, 视为珍宝。

相对而言, 国内的图书馆不仅对孩子年龄有限制, 而且馆内儿童读物的数量也极为有限。国内的儿童读物定价也比较昂贵, 家长需要为孩子的阅读付出相当大比例的支出。而在国外, 一个借阅卡可以借20本书, 完全能满足孩子的阅读需求, 却不用家长买单。

六、提供各种便利服务

作为一个公共服务机构, 图书馆还在各方面为读者提供便利服务。比如, 为老年读者购入大字号的图书;添置盲人读书上网设备;每年举办“book sale”以最便宜的价格把书卖给当地民众;定期为其他公益组织送书;为来自不同国家的移民准备各种外文书籍 (有中文, 法文, 俄文, 意文等) 。图书馆还花费大量的资金为民众提供DVD影碟和音乐CD等娱乐产品。虽然由于版权限制, 最新的故事片或唱片不会很快被图书馆购入上架, 但过去的经典影片、唱片都会被每个公共图书馆列为必备收藏, 以吸引更多的居民光顾图书馆。

英、美两国的图书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实践, 已经日臻完善。以人为本, 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精神及意识也给了我们很大的触动。而我国城市、社区、学校的图书馆的建设及服务现状与之相比还有很大的不足。在现有条件下, 转变观念, 尽量缩小我们和欧美图书馆的差距是当务之急。

摘要:本文针对英、美两国公共图书馆在其建设及读者服务、服务效率以及其作为信息和活动中心与读者群体交流等方面进行高度概括, 结合实例, 简析了英、美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的优越性。并通过与之对比, 借鉴其中的经验, 以促进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改革和进步。

关键词:图书馆建设,图书馆服务,优越性

参考文献

[1] .陈蓬.美国公共图书馆见闻[N].光明网, 2005, 10

优越性与可行性

优越性与可行性(精选4篇)优越性与可行性 第1篇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我院门诊与急诊收治的小儿腹痛患者与...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