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生儿尿布皮炎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新生儿尿布皮炎(精选8篇)

新生儿尿布皮炎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7月~2011年10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新生儿尿布皮炎120例, 诊断标准依据实用儿科学[1], 其中男性72例, 女性48例, 年龄在2~27天, 尿布皮炎分度[2]:轻度 (局部皮肤潮红) 58例, 重I度 (局部皮肤潮红伴皮疹) 45例, 重Ⅱ度 (局部皮肤潮红伴皮疹, 合并皮肤溃破脱皮) 17例。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及尿布皮炎分类比较, 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治疗组:在常规护理 (每次更换纸尿裤后用温水清洗干净臀部, 用湿纸巾擦干皮肤) 的基础上, 用消毒棉签醮适量京万红软膏 (天津达仁堂京万红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12020440) 在患处皮肤上轻轻滚动, 厚度薄于1mm, 每2~3小时1次。

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用消毒棉签醮适量氧化锌软膏在患处皮肤上轻轻滚动, 厚度薄于1mm, 每2~3小时1次。

1.3 观察方法

疗效判定标准[3]:连续观察3d观察治疗效果。疗效定标准:痊愈:轻度尿布皮炎以恢复皮肤正常为痊愈;重I度和重Ⅱ度尿布皮炎以皮肤基本恢复正常为痊愈, 好转:皮肤潮减轻, 皮疹消退, 溃疡或糜烂处干燥为好转;无效:皮肤潮红, 皮疹破溃或糜烂无改善或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所取得的数据采用SSPS13.0软件进行分析, 两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均可缓解新生儿尿布皮炎临床症状, 治疗组效果优异, 有效率及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附表。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新生儿尿布皮炎是新生儿常见皮肤病, 其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及尿布接触部位发红、糜烂、渗出, 主要是由于新生儿皮肤薄而娇嫩, 臀部皮肤长期受湿尿, 尿被粪便中的细菌分解产生氨, 刺激皮肤所致[4];便纸质量、是否接受过蓝光治疗、喂养方式和性别等因素对其发生率也有影响[5]。由于患儿疼痛不适, 引起哭闹不安, 加重原发病, 延长住院时间, 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棘手问题之一。如果护理不当, 将造成延迟愈合、局部皮肤损害、继发局部和全身感染, 甚至引起护患纠纷[6]。

新生儿出现新生儿尿布皮炎, 应立即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李菊香认为保持皮肤干燥是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的有效措施, 刘增香等报道46例患儿使用局部氧疗, 疗效明显, 治愈时间明显缩短, MANZONI P等通过5年临床观察, 总结出:醋酸生育酚可安全、有效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 舒德喜等应用5%鞣酸软膏治疗新生儿红臀, 7例重Ⅱ度红臀患儿全部治愈, 湿润烧伤膏对于新生儿尿布皮炎也有良好疗效, 张莲玉等发现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新生儿糜烂性尿布皮炎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京万红软膏的主要功能:活血化瘀, 消肿止痛, 去腐生肌。用于轻度水、火烫伤、疮疡肿痛、创面溃烂。我们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京万红软膏涂抹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 可显著缓解患儿临床症状, 减轻患儿痛苦, 效果优异,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京万红软膏在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新生儿尿布皮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 每组60例,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对照组应用京万红软膏, 对照组给予涂抹氧化锌软膏, 对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京万红软膏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有较好的护理疗效。

关键词:新生儿尿布皮炎,京万红软膏,临床观察

参考文献

[1]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2322.

[2]梅国建.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56.

[3]冯丽琪, 李小薇, 江瑜茵, 等.新生儿红臀不同治疗方法效果分析[J].护理学杂志, 2004, 19 (13) :35-36.

[4]李静.小儿红臀136例的治疗与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10 (29) :7235.

[5]李水凤, 万宁, 梁国芹.新生儿红臀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J].淮海医药, 2010, 28 (6) :546-547.

新生儿尿布皮炎常见病因及治疗 第2篇

【关键词】尿布皮炎斑;丘疹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265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07-01新生儿尿布皮炎是新生儿疾病中最为常见的病种之一。2010年12月至2013年2月我院共收治尿布皮炎55例,现对其常见病因及治疗效果进行了总结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55例中,男29例,女26例,男:女=1.1:1;起病年龄最小者2天,最大者25天,平均年龄5.7天。49例以尿布疹为第一就诊原因,且均有院外使用过(除抗真菌药外)各种软膏、搽剂的病史;另有6例则为院内发病。所有患儿的护理方式均为传统的“蜡包”。

1.2皮疹情况5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臀部及周围皮肤潮红,有37例(67.3%)除此之外,尚分布有散在或密集的红色丘疹,部份表面脱屑、糜烂、面积大者皮疹波及整个臀部、会阴、大腿、小褪,轻仅占臀部的1/4一l/5。

1.3病原检查我们曾在2010年至2012年间先后对部份尿布皮炎患儿进行病损皮肤的病原学涂片检查,有红色斑、丘疹者均查到了霉菌菌丝,而无此改变的皮肤病原学检查则为阴性。

1.4诊断及治疗根据年龄、皮疹部位及形态即可确诊。治疗上首先是加强护理、摒弃传统“蜡包”;衣服宜宽大,质软,不用纽扣;保持皮肤清洁、每次大便后清洗臀部、勤换尿布,采用柔软吸水性强的尿布、防止红臀或尿布疹发生,对仅有皮肤红斑的19例给自制紫草油加复方氧化锌软膏外搽;而合并有红色斑、丘疹的36例则一律外搽抗真菌软膏达克宁或霉克,一天3次或更多,用至皮疹消退。

1.5疗效及病程所有病例经上述治疗后均获痊愈。36例使用抗真菌軟膏的患儿其皮肤红斑及丘疹均在用药后1-2天迅速消退,3-4天治愈。2体会

2.1新生儿尿布皮炎常见原因是尿布潮湿、粗糙或不清洁所致。尿布被大小便浸湿后,如不及时调换,湿热之邪侵犯臀部皮肤而致病。尿布粗硬或洗后未将肥皂漂净,以及长时间使用橡皮或塑料尿布、垫布等不透气、不吸潮的材料,也会导致湿热内渍而发病。新生儿表皮和真皮之间结构不致密,表皮角化发育不全,其臀部受尿液及积汗的刺激机会较多,皮肤容易发红,水肿发亮,其分布对称,表皮脱落,有丘疱疹、糜烂、渗液甚至溃疡。发生在臀部、大腿内侧及生殖器部,可蔓延到会阴、整个臀部及大腿外侧。如不勤换洗尿布或用橡皮尿布及尿布湿等,尿液得不到蒸发大便中产氨杆菌放出氨刺激皮肤以及粪便内普通变形杆菌、类白喉杆菌及其他微生物,均可诱发或使病情加重。常规治疗为穿清洁、柔软的衣裤,勤换尿布,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外敷具有收敛、消炎作用的洗剂、软膏。上述方法适用于病情较轻,无丘疹、脱皮、糜烂者,而一旦出现后述几种情况,上述治疗效果则不甚理想,且病程较长。

2.2根据曾做过的病原检查结果,我们对有丘疹、脱皮、糜烂的36例均局部外敷抗真菌软膏达克宁或霉克,用药后皮疹大多在1-2天内迅速消退,2-4天内痊愈,病程短、疗效好,说明大部份新生儿尿布皮炎仍为真菌感染。

新生儿尿布皮炎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12月某院儿科住院的60例尿布皮炎患儿, 均符合新生儿尿布皮炎的诊断标准。入院时诊断:小儿腹泻20例,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8例, 早产儿1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 2例,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2例, 新生儿颅内出血1例,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HMD) 1例。其中男32例, 女28例, 日龄1~28d, 平均5d;病程1d~1个月。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两组患儿在出生体重、性别、日龄及尿布皮炎程度等比较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1.2 诊断标准

《儿科护理学》新生儿红臀的临床诊断标准[4], 将新生儿红臀分为轻、重Ⅰ°、重Ⅱ°共3度。轻度:臀部、会阴部皮肤潮红或有皮疹;重Ⅰ°:轻度症状加表皮浅表破溃;重Ⅱ°:臀部、会阴部皮肤破溃继发感染。

1.2 方法

1.2.1 对照方法

两组患儿均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 裸体置入婴儿暖箱内, 箱温调至适中温度, 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再用纱布吸干水分, 及时更换尿布和床单。男婴用尿液收集袋接于尿道口上并托起阴囊, 以充分暴露阴囊下皮肤皱褶处。 (1) 对照组采用呋锌膏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生产, 淡黄颜色软膏, 45g/支, 产品批号20101201) 涂擦创面, 涂药范围大于皮炎面积1cm, 轻轻涂于局部约1mm, 操作时动作轻柔。每日涂3~4次, 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擦干后及时涂擦呋锌膏。为保证疗效, 涂药后暴露30~60min。 (2) 治疗组采用康惠尔透明贴[生产厂家:康乐保 (中国) 有限公司, 批号:粤药管械 (准) 字2003第2640124号]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应用时先用碘伏消毒尿布皮炎部位, 再用生理盐水将碘伏清洗干净, 待干后将透明贴覆盖在尿布皮炎部位, 操作者双手避免接触贴膜内面, 贴膜紧贴皮肤, 中间不能有气泡, 保证边缘密闭平整, 最后操作者用双手大鱼际轻轻按压贴膜边缘, 使敷贴牢固。贴覆后一般保留1~2天, 若敷贴吸收渗出液饱和后或大小便污染后及时更换。揭除敷贴时注意动作轻柔, 避免损伤新生儿皮肤。

1.2.2 疗效观察及评价标准

(1) 每日由分管护士实验并记录治疗效果, 评估记录内容包括:患儿哭闹情况、睡眠情况、搔抓情况、尿布皮炎创面颜色、大小、渗出及肉芽组织生长情况。自动出院患儿由分管护士教会家属康惠尔透明贴的使用方法并嘱按时更换敷贴, 每日通过电话随访评估记录至痊愈。 (2) 疗效评价标准:显效:24h内糜烂明显减轻, 3d内糜烂愈合, 皮疹完全消失, 皮肤恢复正常。有效:3d内糜烂减轻, 皮疹部分消失, 7d内糜烂愈合, 皮疹全部消失, 皮肤正常。无效:7d内未改善或加重[5]。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例数/对照总例数100%。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尿布皮炎程度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儿尿布皮炎轻度、重Ⅰ°、重Ⅱ°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显效率为73.33%, 总有效率为100.00%, 明显优于对照组 (33.33%;80.00%)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fisher确切概率法P值

2.3 两组患儿平均治愈时间比较

治疗组轻度、重Ⅰ°、重Ⅱ°、平均治愈时间[ (71.28±26.76) h、 (118.18±26.25) h、 (150.14±33.43) h]明显少于对照组[ (118.12±27.21) h、 (147.89±22.16) h、 (178.45±32.61) h], 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3。

3 讨论

新生儿尿布皮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一新生儿期自身因素, 新生儿皮肤较薄, 角质层发育不完善, 皮肤屏障保护功能较差, 当受到外界不良刺激后, 易引起皮肤损伤;新生儿皮肤新陈代谢产物多, 易引起糜烂、感染导致皮肤损伤[6]。其二菌群失调,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的新生儿由于真菌过去繁殖易导致真菌性尿布皮炎;同时念珠菌容易在尿布上生长繁殖, 而念珠菌的过度生长将造成皮肤的损伤。此外新生儿尿布皮炎的发生还与“性别”、“喂养方式”、“光疗时间”、“便纸”等因素有密切关系[7]。尿布皮炎一旦发生, 不但增加了日常护理工作量, 还会增加小儿的痛苦, 因此早期预防、早期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非常必要。

康惠尔透明贴是一种水胶体敷料, 是由水胶体-羧甲基纤维素钠颗粒 (CMC) 与低过敏性医用敷贴粘胶, 加入藻酸钙构成, 具有很强的吸收性、自粘性和通透性[8,9,10,11]。其作用机制:CMC具有很强的自溶清创能力, 可以选择性清除坏死组织, 促进水肿、淤血、渗出液和有毒物质的吸收;并能形成凝胶, 避免敷料与创面粘着, 保持创面湿润, 符合现在的“湿性愈合理论”[12]。康惠尔透明贴是闭合性敷料, 既能保留创面本身释放的生物活性物质, 又可形成低氧张力, 刺激机体释放巨噬细胞及白细胞介素, 增强了局部杀菌能力;并且它具有隔热的作用, 能使创面局部温度接近正常体温, 保证细胞分裂处于最佳状态[13], 从而加速受损皮肤的修复。康惠尔透明贴既有透气性 (如允许小分子物质如水蒸汽、氧及二氧化碳的通透) 又有防水性, 可以阻挡外界病原微生物和尿液对局部皮肤的刺激, 同时也避免了患儿因瘙痒抓破皮肤, 从而降低了局部感染机会。康惠尔透明贴为局部伤口的愈合提供了湿性环境的同时使暴露的末梢神经纤维在等张渗液中, 也降低了患儿的疼痛。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组显效率为73.33%, 总有效率为100.00%, 明显优于对照组 (33.33%;80.00%) ;治疗组轻度、重Ⅰ°、重Ⅱ°、平均治愈时间[ (71.28±26.76) h、 (118.18±26.25) h、 (150.14±33.43) h]明显少于对照组[ (118.12±27.21) h、 (147.89±22.16) h、 (178.45±32.61) h], 提示康惠尔透明贴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疗效好。该产品透明易观察病情, 使用方便且价格合理, 安全无毒副作用, 患儿无痛苦, 家长易于接受。

总之, 康惠尔透明贴的应用既降低了患儿的疼痛、缩短了住院时间, 又减轻了医护人员工作量, 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 (康惠尔透明贴) 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的效果。方法:将60例尿布皮炎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 采用呋锌膏治疗, 34次/d;治疗组30例, 采用康惠尔透明贴治疗。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儿尿布皮炎的变化, 比较尿布皮炎消退时间及转归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尿布皮炎治疗效果及消退时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P<0.01) 。结论:康惠尔透明贴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疗效好, 经济方便, 值得推广应用。

新生儿尿布皮炎 第4篇

关键词:新生儿,尿布皮炎,肛周吹氧,食用花生油护理

新生儿尿布皮炎也称新生儿红臀, 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一种皮肤病, 为尿布更换不及时, 或于尿布外加用橡胶布、油布或塑料布等, 使婴儿臀部较长期地处于湿热状态, 此时粪便中的细菌 (氨形成菌) 分解尿中的尿素产生氨, 刺激皮肤使其发炎[1]。残留在尿布上的染料、洗涤剂及肥皂等, 以及橡胶、塑料等直接接触皮肤也可成为发病原因[2]。新生儿尿布皮炎表现为肛周、会阴部、腹股沟皮肤潮红、糜烂, 严重者伴散在针尖大小的红色丘疹, 如有细菌感染则出现脓点, 表面有分泌物, 常波及尿道口、大小阴唇、阴囊及双大腿内侧等处;患儿常因疼痛而哭闹不安, 体温一般正常或随原发病变化。为了更好地治疗尿布皮炎和缩短病程, 我科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和改善全身营养状况的基础上, 采用肛周吹氧并外用食用花生油治疗尿布皮炎患儿,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2年9月2013年8月在我科住院或从院外带入的新生儿尿布皮炎患儿68例, 男35例, 女33例;日龄为10 min~28 d内, 平均日龄12.1 d。其中新生儿肺炎42例, 新生儿脐炎7例, 新生儿脓疱疹7例, 新生儿败血症5例, 感染性腹泻3例,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3例, 先天性梅毒1例。68例患儿中42例局部皮肤轻度潮红, 20例中度潮红伴丘疹或皮肤溃破, 6例严重潮红伴局部皮肤糜烂、渗出。患儿入院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 2组平均年龄、性别、原发病用药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所有患儿均按照新生儿尿布皮炎的护理常规彻底清洗创面, 保持干爽;继而观察组采用肛周吹氧后使用经高温灭菌后的食用花生油外涂。

1.1 一般护理

2组均给予常规处理, 即将患儿置于暖箱内保暖, 根据患儿体重调节暖箱温度, 使体温维持正常范围内。充分暴露臀部, 每次排便后及时清洗, 随时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每次擦洗时动作轻柔, 做好手卫生, 防止交叉感染, 并1 h~2 h更换体位1次并观察排便情况, 及时清洁。

1.2 特殊护理

观察组每日按一般护理便后清洗臀部皮肤, 将常规吸氧装置中的氧气湿化瓶内的水排掉, 吹臀时氧气不需要经水湿化, 将氧流量调至5~8L/min, 使氧气玻璃接头末端距皮肤1 cm~2 cm。吹氧时间约5 min~10 min/次, 每日2次。每次吹氧选择新生儿两次喂奶之间, 不烦躁、安静时进行, 同时调高温箱床床头10°~20°防止呕吐误吸。如臀红面积较大, 渗液较多, 可适当延长时间。注意事项: (1) 吹氧时距离不可过远或过近, 以免降低疗效或致患儿不适; (2) 注意患儿治疗时的保暖, 只需暴露局部皮肤; (3) 吹氧同时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病情及生命体征情况。吹氧后使用经高温灭菌后的食用花生油外涂。

1.3 评价方法

治疗3 d后观察治疗效果, 痊愈:皮肤无红肿, 基本恢复正常。好转:创面缩小, 周围皮肤基本恢复正常。无效:皮肤潮红, 创面无改变或扩大[3]。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 (1.357±0.763) d, 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 (2.652±1.049) d, 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 (t=5.789, P=0.000) 。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由于新生儿皮肤娇嫩和血运丰富, 臀部经常受粪便和尿液的刺激, 湿热的环境为细菌生长繁殖创造了条件, 若其大小便浸湿尿布未及时更换, 则极易出现尿布皮炎;尤其是在有基础病或营养不良的新生儿, 因其全身抵抗力低下, 皮肤再生能力差, 更易出现尿布皮炎。因此, 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加强全身营养的基础上, 采取有效的消毒、控制创面感染以及促进皮肤修复和再生, 是治疗尿布皮炎的关键。食用花生油是采用压榨法即用纯物理压榨制油工艺, 经过选料、焙炒、物理压榨, 最后经天然植物纤维过滤技术生产而成[4]。制作过程不涉及添加化学物质, 保留了油料内的丰富营养, 无化学溶剂污染, 不含任何化学防腐抗氧化剂, 因此对新生儿皮肤无刺激、无副作用[5]。涂抹在患处, 可在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 减少摩擦及大小便对皮肤黏膜的刺激, 有保护皮肤黏膜及屏障效果, 使细菌不易侵入, 起到营养和加速创面愈合的作用。肛周吹氧能干燥创面, 而且氧流量应达到5 L/min, 对创面形成一定压力, 类似于高压氧的作用, 同时起到了很好的活血和生肌的作用[6]。增加局部组织的供氧, 改善局部组织有氧代谢, 使坏死组织氧化分解, 促进正常组织细胞氧合, 从而加快细胞的新陈代谢, 加速创面愈合。肛周吹氧能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 促进臀红部位的皮肤干燥, 杀灭细菌, 达到抗炎、消肿的目的[7]。新生儿尿布皮炎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 可使臀部皮肤糜烂、渗液, 局部还可能有白色念珠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微生物生长繁殖[8], 极易引发感染, 甚至有继发败血症的危险, 并可能加重原发病。

本研究显示, 护理人员及时为患儿更换尿片、更换体位, 并采用肛周吹氧联合食用花生油治疗尿布皮炎, 能有效控制创面感染, 明显改善局部微循环, 促进皮肤黏膜的愈合, 达到了促进康复和缩短病程的目的, 患儿家属满意。其效果好、操作简便、实用, 可作为新生儿尿布皮炎治疗的主要手段,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金汉珍, 黄德珉, 官希吉.实用新生儿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870.

[2]湖南医科大学主编.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护士分册[M].第3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 2002:373.

[3]房欣娟, 王菊香.肛周吹氧联合维生素AD滴剂治疗新生儿臀红的疗效观察[J].护理研究, 2011, 10 (10) :2796-2799.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780.

[5]金汉珍, 黄德珉, 官希吉.实用新生儿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53.

[6]李传秀.氧吹臀快速治疗新生儿重症红臀[J].实用全科医学, 2006, 4 (6) :653.

[7]王殿珍, 许爱华.局部高流量吹氧对压疮的康复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 2002, 6 (6) :901.

96例尿布性皮炎患儿的护理研究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了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期间在儿科就诊的尿布性皮炎患儿共96例, 其中男孩35例, 女孩61例, 其中新生儿20例, 婴幼儿76例, 其年龄段为2d~2个月。病情为轻度皮炎40例, 中度皮炎46例, 重度皮炎10例。

1.2 临床表现

尿布性皮炎主要表现为患儿的外生殖器、臀部和会阴出现潮红、皮疹等现象。轻度尿布性皮炎仅出现皮肤潮红和皮疹, 中度尿布性皮炎出现皮肤溃烂或者继发性感染, 重度尿布性皮炎是在中度的基础上出现的脱皮、渗液等, 甚至会合并细菌感染。

1.3 发病机制

患儿的尿布性皮炎可能由多种因素造成, 但主要是围绕患儿的尿布洁净问题。最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尿布更换不及时, 患儿的皮肤娇嫩, 尿布中的残留的粪便刺激物或经细菌分解的尿素产生的氨都会对患儿的皮肤造成严重刺激, 产生皮肤炎问题;二是尿布的质量问题, 现代家长可能会使用一次性尿布, 虽然方便快捷, 但是存在部分尿不湿质量不过关, 导致患儿的臀部长时间处于湿热状态导致了皮肤炎的发生。还有些家长使用的尿布材料是橡皮布或塑料布等, 其透气性差, 吸水性低, 导致皮肤受到严重刺激;最后, 给患儿清洗臀部或衣物时的清洗物如肥皂等选择不当, 或者患儿对某种清洗物敏感, 同样会造成尿布性皮炎[3]。

1.4 护理措施

患儿所处的病房要仔细消毒, 保证无菌卫生。护士应注意婴儿的状况, 及时更换尿布, 每昼夜更换尿布的次数为9~11次, 更换尿不时操作者应当注意无菌操作, 认真洗手, 穿戴无菌隔离衣, 更换时注意动作轻柔, 对于男女婴儿要区别对待。另外, 治疗期间要加强患儿的体制, 提高喂奶量。护士应当综合多种方法进行治疗, 针对患儿的具体情况可以具体应用不同方法, 如:氧疗, 电吹风疗法, 轻抚疗法等。药物方面可以对患儿使用复方达克宁霜或红霉素软膏, 前者能够有效应对真菌和革兰阳性菌, 并且消炎止痒和抗过敏的作用也十分明显;后者具有油性能阻碍尿液侵入, 还具有消炎抗感染和减轻局部不适及疼痛的作用。这两种药物都是临床治疗的理想药物。

另外, 护理措施应当包含对家长的宣传教育, 毕竟护士精力有限, 提高家长对尿布性皮炎的护理知识, 能有效够减轻婴儿的病痛, 提高护理效果和患儿的生存质量。

2 结果

本组的96例患儿经过2~8d的治疗和护理全部痊愈出院, 皮疹和脓点消失。其中轻度患儿平均2~4d出院, 重度患儿平均5~7d出院, 重度患儿平均7~8d出院。所有患儿出院后, 都表现出良好的状态, 无其他并发症出现。

3 讨论

患儿尿布性皮炎的主要发病原因是因为大小便污染的尿布没有及时更换从而导致污物对皮肤的长期刺激, 甚至产生细菌造成的感染。新生儿和婴幼儿的皮肤娇嫩, 表皮和真皮之间的结构不致密, 表皮角化发育不完全, 防御力低。所以, 避免尿布性皮炎的最好方式就是要做到勤换尿布, 勤抹洗屁股和亲涂护臀膏[4]。治疗尿布性皮炎的关键在于护士科学细致的照顾和护理。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轻柔, 照顾好患儿的心理, 减少患儿的疼痛。患儿的衣物要及时清洗, 尽量选择柔软性强、透气性好、吸水性强的纯棉衣物作为尿布, 避免选择腈纶制品, 这样能够有效降低衣物对患儿皮肤的刺激和磨损。每次的尿布在清洗干净后, 用开水烫洗一次或者在阳光下暴晒一次, 能够有效减低细菌的感染。还有就是要在每次换尿布时用温水仔细清洗患儿的臀部, 注意动作要轻柔缓慢, 禁用手纸或尿布用力擦洗。在患儿治疗期间要注意患儿的营养问题, 注意要给患儿补充维生素等营养物质[5,6]。

总而言之, 患儿尿布性皮炎的护理意义重大。尿布性皮炎是当前新生儿及幼儿常见的皮肤病。因为患儿的自理能力和语言能力较低, 所以在患儿的护理过程中, 护士的责任重大。一方面, 护士要提高自身素质, 对患儿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责任心, 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给患儿更换尿布, 保持其皮肤的干净卫生。另一方面, 护士在操作中应尽量细致轻柔, 对患儿的态度要温和耐心, 对家长要积极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 让其了解治疗的方案和可能性, 从而提高医患关系和工作效率。当前, 尿布性皮炎的护理方案多种多样, 并且还处于不断发展中, 所以患儿护理要注重结合实际, 科学合理的选择护理方式, 才能够减轻患儿的病痛, 提高其康复速度, 使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摘要:目的 探究了解婴儿尿布性皮炎的临床表现和发病原因, 进一步研究尿布性皮炎的科学护理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的尿布性皮炎的患者进行相关的护理研究, 记录相关临床数据资料, 并进行分析。结果 96例患儿经过2~8d临床治疗及悉心护理后得到治愈和康复, 表皮脓点消失, 皮疹消退, 患儿恢复情况良好, 并未出现并发症状, 全部完全康复出院, 96例尿布性皮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结论 对于出现尿布性皮炎的患儿进行科学全面的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的治愈效果, 加快其康复速度, 减少住院时间, 对于减轻患儿病痛、提高其生存质量及降低治疗费用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尿布性皮炎,护理

参考文献

[1]薛金红.婴幼儿臀红护理的新方法[J].哈尔滨医药, 2008, 28 (2) :78.

[2]孙桂莲.自拟中药水煎剂治疗小儿尿布性皮炎38例[J].北京中医药, 2008, 27 (7) :550.

[3]徐芳, 马琦.新生儿脓疱疮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 2009, 6 (1) :99.

[4]朱红霞, 马秀云.新生儿臀红的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 2 011, 9 (8) :35.

[5]毕婉春, 毕仁婕.新生儿臀红的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 20 08, 6 (20) :66.

新生儿尿布皮炎 第6篇

1 临床资料

本组资料为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收入我科的住院患儿, 均符合尿布皮炎的诊断标准[2], 共92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2组患儿在年龄、性别、原发病及尿布皮炎程度上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 。2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见表1。

2 护理观察

2.1 护理方法

按卢拱照[3]介绍的方法将尿布皮炎分度进行护理。2组患儿均在积极治疗原发病, 同时加强臀部护理, 保持局部干燥, 患儿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 用洁净干燥的纱布拭干, 动作轻柔, 避免引起局部皮肤的再损伤, 对重Ⅱ度, 重Ⅲ度患儿白天仅将尿布垫于臀下, 将患儿的臀部暴露于空气中, 晚间包裹时也尽量宽松透气。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外用药护理臀部, 涂药前均用温水清洗臀部并用干净的纱布轻轻拭干后, 实验组将湿润烧伤膏 (汕头市美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外擦患处, 均匀涂抹, 厚度约1mm, 范围超过皮损1cm, 每日5~6次;对照组将氧化锌软膏外擦患处, 均匀涂抹, 每日5~6次。

2.2 疗效评价标准[4]

痊愈为病损皮肤完全恢复正常;显效为病损皮肤愈合50%以上;有效为病损皮肤愈合25%以上;无效为局部无变化或加重。痊愈加显效加有效视为总有效。

3 结果

2组护理效果的比较见表2。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χ2=7.57, P<0.01) , 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在痊愈的患儿中比较2组的痊愈时间见表3。结果显示实验组的痊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t=9.81, P<0.01) , 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婴儿皮肤柔嫩, 表皮与真皮间结构不严密, 表皮角质层发育不完善, 皮肤抵抗力较差, 臀部皮肤受大小便刺激后, 细菌分解湿尿布中的尿素产生氨, 大小便中产氨杆菌放出氨, 刺激皮肤, 使皮肤充血, 表皮脱落或糜烂, 尤其是腹泻时大便的长期刺激, 尿布不洁或不透气, 尿布更换不勤更易引起尿布皮炎。湿润烧伤膏主要成分为黄芩、黄柏、黄连等, 具有清热解毒、止痛、生肌的作用, 因其具有溶点低、表面活性高、吸附力强的特点, 能保护细胞膜及脂肪不受氧化破坏, 能维持组织的正常新陈代谢, 增加创面基底部, 周边组织的血流, 改善创面及周围皮肤血液循环;湿润烧伤膏的亲脂性使药膏紧贴创面, 能有效隔离空气与创面的接触, 减少异物与皮肤的摩擦, 使细菌代谢合成速度减慢, 促进局部微循环的恢复与上皮细胞的生长, 实现损伤皮肤再生修复。

注:组间比较:χ2=7.57, P<0.01

摘要:目的 观察湿润烧伤膏对婴儿尿布皮炎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92例尿布皮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 实验组采用湿润烧伤膏局部外涂, 对照组采用氧化锌软膏局部外涂, 对2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与痊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χ2=7.57, P<0.01) ;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 (t=9.81, P<0.01) 。结论 婴儿尿布皮炎采取湿润烧伤膏进行护理, 效果显著, 恢复快,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湿润烧伤膏,尿布皮炎,护理

参考文献

[1]利梅芬, 郑霞, 磨美昆.婴幼儿尿布炎两种治疗护理的效果观察[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8, 25:135~137.

[2]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7) :2322.

[3]卢拱照.儿科学及护理[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2) :149.

新生儿尿布皮炎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300例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于我院门门诊部或住院进行治疗的尿布性皮炎患儿, 其中男160例, 女140例, 患儿年龄为8~30d, 平均年龄为 (13±2) d。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将以上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150例患儿。治疗组中男75例, 女75例;患儿年龄8~25d, 平均年龄 (13±1.5) d;其中皮损发生在会阴部位患儿60例, 皮损发生在臀部患儿30例, 皮损发生在股内侧部位患儿40例, 皮损发生在下腹部患儿20例。对照组中男85例, 女65例;患儿年龄为10~30d, 平均年龄为 (12±2) d;其中皮损发生在会阴部位患儿62例, 皮损发生在臀部患儿45例, 皮损发生在股内侧部位患儿20例, 皮损发生在下腹部患儿23例。对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皮损部位等基本资料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儿使用双黄清肤粉进行治疗。双黄清肤粉组成为:大黄、黄连各10g, 五倍子、枯矾各12g。对照组患儿使用普通爽身粉进行治疗。

两组患儿在进行治疗前均需要使用温水将患处清洗干净, 用柔软的毛巾擦干后, 取适量的双黄清肤粉/爽身粉于患儿患处外敷, 每日共治疗3次, 连续治疗5d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

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其中治愈为患儿因尿布性皮炎而引起的皮损消失, 皮损处皮肤恢复至正常状态;显效为对患儿皮损处进行观察, 皮损有明显的减轻;有效为治疗后患儿的皮损情况与治疗前相对有所好转;无效为患儿治疗后皮损情况与治疗前对比无差异。总有效率为:[ (治愈例数+显效例数) /总例数]%。对两组患儿皮损恢复速度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150例患儿治愈138例, 所占比例为92.0%, 显效6例, 所占比例为4.0%, 有效6例, 所占比例为4.0%, 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150例患儿治愈96例, 所占比例为64.0%, 显效12例, 所占比例为8.0%, 有效30例, 所占比例为20.0%, 无效12例, 所占比例8.0%, 总有效率为72.0%。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具有显著差异性, 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儿皮损恢复速度比较

治疗组患儿皮损治愈时间为2~4d, 平均恢复时间为3d;对照组患儿皮损恢复时间为3~6d, 平均恢复时间为5d。两组患儿皮损恢复时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 有统计学意义 (t=11.2045, P<0.05) 。

3 讨论

导致患儿出现尿布性皮炎的因素相对较多, 其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皮肤接触尿布区域的时间过长, 导致患儿皮肤长时间受尿液刺激, 始终处于不通风、不透气的状态, 湿尿布包裹着皮肤, 使皮肤浸软。皮肤受湿受潮, 部分皮肤的抵抗力下降, 粪便中的细菌和皮肤表面的细菌可以分解尿液所含的尿素, 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氨, 刺激和浸泡皮肤是皮肤局部的pH值、温度、湿度升高, 加上反复摩擦, 导致尿布性皮炎;若尿布未洗净, 尿布上则会沾有洗衣粉和肥皂, 婴儿腹泻时粪便中含有较多的微生物、脂肪酸和变形杆菌, 以上均可加重和诱发尿布皮炎[5,6]。或者长期使用油布、橡皮布、塑料等为材质做成的尿布会使婴儿臀部出现湿热现象, 同样可以引起尿布性皮炎。尿布性皮炎的临床特征主要为患儿与尿布接触的皮肤部位, 发生了边缘清楚的红色斑点, 严重者可引起水疱、糜烂、丘疹等并发症。而祖国医学界认为此因此症状的主要原因为, 婴儿皮肤较为娇嫩, 尿液和粪便浸渍皮肤过久, 导致出现尿布性皮炎, 属于中医“湿证”范畴。

本文使用双黄清肤散对尿布性皮炎患儿进行治疗, 效果显著, 患儿的治愈率可达96.0%。双黄清肤粉中的大黄、黄连具有清热祛燥、活血化瘀及解毒泻火的功效, 五倍子、枯矾具有敛汗止血, 收湿敛疮的功效。采用中药诸药合用对尿布性皮炎患儿进行治疗, 既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还可以做到标本兼治, 并且在操作的过程中方便快捷, 没有不适反应, 也弥补婴儿服食药物艰难的缺陷。但是在为婴儿进行治疗的时候动作要尽量做到轻柔, 避免抓伤弄伤婴儿[7,8]。后期为了避免尿布性皮炎的再次发生, 要提高更换尿布、清洗尿布的频率, 婴儿每次方便完之后要使用温水清洗婴儿臀部并用柔软的毛巾擦干, 使小儿臀部保持干爽清洁, 并且杜绝使用既不舒适又不透气的油布、橡皮布、塑料等为材质做成的尿布。

总之, 采用双黄清肤粉对尿布性皮炎患儿进行治疗, 效果显著, 患儿皮损恢复速度快, 此治疗方式可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孙桂莲.自拟中药水煎剂治疗小儿尿布性皮炎38例[J].北京中医药, 2008, 27 (7) :550.

[2]李霞, 宋雪民.大蒜红汞治疗小儿尿布性皮炎42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 2005, 21 (4) :34.

[3]万延永.思密达治疗小儿尿布性皮炎43例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 (下旬刊) , 2011, 24 (7) :187-187.

[4]杨增芳, 葛玲霞, 许伍等.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小儿尿布皮炎120例[J].陕西中医, 2005, 26 (3) :224-225.

[5]孟雅芝, 张靖, 李军, 等.复方黄连膏治疗小儿尿布性皮炎的疗效观察[J].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9, 8 (3) :465.

[6]Gallup E, Plott T.A multicenter, open-label study to assess thesafety and efficacy of ciclopirox topical suspension 0.77%in thetreatment of diaper dermatitis due to Candida albicans.[J].J DrugsDermatol, 2005, 4 (1) :29-34.

[7]Belhadjali H, Giordano-Labadie F, Rance F, et al."Lucky Luke"contact dermatitis from diapers:a new allergen?[J].Contact Dermatitis, 2001, 44 (4) :248-250.

新生儿尿布皮炎 第8篇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10月-2011年12月, 在我院儿科就诊的尿布皮炎或合并尿布皮炎的住院患儿92例, 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将尿布皮炎患儿进行分期:将皮肤有皮疹, 轻度渗液, 皮肤呈点状破损, 尿布皮炎范围在3cm×3cm内为Ⅰ期;将皮疹明显, 渗出物较多, 皮肤破损成片, 糜烂, 面积超出3cm×3cm或累及阴部、大腿内侧, 哭闹、烦躁明显患儿列为Ⅱ、Ⅲ期。两组年龄、性别、皮损基本相似, 营养状况, 喂养方式及病情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

1.2.1 复方紫花膏配制方法:

取紫花烧伤膏和红霉素眼膏, 用无菌压舌板将等份量紫花烧伤膏和红霉素眼膏 (按1∶1比例配制) , 置于无菌小药杯内, 充分混匀备用。

1.2.2 操作方法:

两组均对皮炎患处无菌温生理盐水彻底清洁后, 观察组予频谱仪照射15~20min后, 复方紫花膏外涂, 而对照组仅予红霉素眼膏外用, 2次/d。

1.2.3 疗效判断标准:

两组均为72h判断疗效[1]。显效:用药24~48h炎症面积消退60%以上, 皮疹消失, 渗出物消失, 糜烂周围组织充血消失, 糜烂面积缩小40%以上;有效:用药72h炎症面积消退20%~60%, 皮疹渗出物消失, 糜烂周围组织充血消退, 糜烂面积缩小20%以上;无效:用药72h炎症面积消退不足20%或无变化。

1.2.4 患儿舒适度评价标准:

据数字评定量表 (NRS) [2], 从0~10的11个点进行选择, 最能代表患儿疼痛及舒适度的数字, 由护理人员协助其家长评定, “0”为最痛或极为不适, 数字越大程度越轻。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用SPSS10.0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P <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儿愈合时间比较

见表1。

注:P<0.01。

2.2 两组患儿舒适度比较

见表2。

注:P<0.01。

3讨论

3.1 尿布皮炎患儿臀部护理的重要性

患儿皮肤粗糙发红, 严重者斑疹、丘疹及小脓包等皮损, 并伴渗液及糜烂, 严重影响婴幼儿发育[3]。患儿疼痛, 家长急躁, 易激化医患关系。因此治疗尿布皮炎至关重要, 有效的护理能提高患儿舒适度, 减轻疼痛, 促进医患沟通, 减少继续感染, 促进康复。

3.2 复方紫花膏的药理作用

传统治疗尿布皮炎, 使用爽身粉、尿湿粉等, 或单一抗生素外涂, 当有尿液或大便时, 易浸湿附于创面, 为细菌的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温床, 且再换药时, 渗液粘附粉剂在皮损的皮肤处已结痂, 清除痂时易损伤新生的表皮细胞。近年来研究表明中医湿润疗法, 有利于保护新生的上皮和肉芽, 湿润创面在形成痂皮, 表皮细胞能很快的随着聚集于创面的液体移动到皮肤表层, 简化了创面清创术, 在创口愈合过程中不发生继发性损伤, 湿润创面能有效保护肉芽颗粒, 有助于创面上皮化。

紫花烧伤膏是一种中药膏剂, 中药紫花有凉血活血, 解毒生肌[4]的功能。药膏能祛腐生肌止痛, 改善创面及周围皮肤的血液循环, 增强局部新陈代谢, 促进上皮细胞再生, 与红霉素眼膏合用, 可增强抗感染能力, 延长作用时间, 加速创面愈合。

3.3 频谱治疗仪照射的临床功效

频谱照射可扩张局部组织毛细血管, 加快血流, 加速炎性物质及代谢物的吸收, 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减少渗出, 有利于组织的再生和修复[5]。照射前先行皮肤清洁, 有利于提高频谱治疗的效果, 照射后外涂药膏, 温热的皮肤有利于促进药物的吸收。

摘要:目的:评价频谱照射配合复方紫花膏用于婴幼儿尿布皮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婴幼儿尿布皮炎的患儿92例, 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 两组均用温无菌生理盐水清洗患处后, 观察组用频谱治疗仪照射后, 用自制的复方紫花膏外涂, 对照组仅用红霉素眼药膏外涂, 观察两组患儿舒适度和皮炎消退情况, 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频谱照射配合复方紫花膏治疗后, 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 , 患儿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 。结论:应用频谱照射配合复方紫花膏外涂治疗婴幼儿尿布皮炎能有效提高治愈率, 提高患儿的舒适度, 且操作简便, 能有效提高临床护理依从性。

关键词:复方紫花膏,湿润疗法,频谱照射,尿布皮炎

参考文献

[1]吴在德, 主编.外科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2]赵继军, 陆小英, 赵存凤, 等.数字疼痛量表和描述疼痛量表的相关性研究和改进 (J) .现代护理, 2002, 8 (9) :660-661.

[3]张治礼, 张凡.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187.

[4]杜海燕, 孙芳, 张剑.新配方紫草油治疗烧烫伤的效果观察 (J) .齐鲁护理杂志, 2004, 10 (12) :955.

新生儿尿布皮炎

新生儿尿布皮炎(精选8篇)新生儿尿布皮炎 第1篇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7月~2011年10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新生...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