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腰椎滑脱症的是什么腰椎滑脱,也称退变性腰椎滑脱。本病多发生于 50-60 岁的老年人,由于椎间盘退行性变,关节突关节紊乱,周围韧带松弛,椎间隙不稳,椎关节上一椎体后移。因而出现腰痛或腰腿痛等临床症状。本病属中医”腰痛”,”腰腿痛”证范畴。病因病理椎间盘退行性变,关节突关节紊乱,周围韧带松弛,椎间隙不稳,小关节增生变大及软组织黄韧带肥厚向中线靠近,棘突根部变宽向椎管内突.椎板增厚变硬而不规则,椎板间隙变小,有时相互重叠呈瓦状改变.一般认为,第四腰椎的活动范围最大,第五腰椎次之,故第四至第五腰椎之间发病者最多.女性月经期的内分泌改变可使韧带松弛,在已经不稳定的基础上又增加不稳定因素,故女性第四至第五腰椎发生退行性前滑脱者较多.分度临床上一般按 Meyerding 法分度:I① 度----滑脱<25%)II②度---滑脱 25%-50%III③度--滑脱 50%-75%IV④度--滑脱 75%-100%V⑤ 度---滑脱>100%(腰椎脱离)二、腰椎滑脱的临床诊断临床诊断症状,有慢性腰痛史,常为酸胀,沉重,乏力感,时轻时重,同一姿势不能持久.伴有神经根受压时,疼痛可放射至小腿,出现牵拉,灼痛,麻木,刺痛等感觉.开始时症状多不严重,常不引起重视,病期可延续数月甚至数年.有的患者可伴有间隙性跛行,行走时疼痛明显,坐位时疼痛缓解.2.体征,最常见的体征是腰部屈曲范围增大(患者立位弯腰可摸到足趾),这是因骨盆于股骨大转子的肌肉及股松弛之故.急性腰痛或腰肌痉挛者较少,直腿抬高试验多为阴性.第五腰神经被累及,常表现为大腿外侧皮肤感觉减低,伸肌张力减弱.有时小腿,大腿或臀部肌肉萎缩.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减低者约占 1/53.X 线检查,诊断关键是 X 线片,受累平面常为腰 4 至腰 5 椎体,有时两个平面可同时受累.有时伴有腰椎间盘退化,即为椎间隙狭窄,软骨板更化或椎体骨唇形成.本病需要和腰椎狭部崩裂所致的腰椎真性滑脱相鉴别.腰椎狭部崩裂所致的腰椎真性滑脱因先天性发育缺陷和应力性损伤引起.X 线片侧位片或 45 度斜位片可见狭部崩裂影,当有滑脱时,裂隙增宽;腰椎狭部崩裂和脊柱滑脱椎体前突.而本病则后突,二者容易作出鉴别三、腰椎滑脱的治疗方法治疗腰椎体滑脱保守治疗适用于单纯崩裂,无明显滑脱、临床症状比较轻微者。主要措施包括:1)腰背肌锻练:对增加腰椎的稳定性最为重要。2)腰部支架或皮腰围外用。3)避免腰部外伤、重负荷及剧烈运动。4)对症处理:可采用腰部理疗、按摩、药物。保守治疗显效后、须特别注意腰背肌锻炼,否则存在症状反复发作可能。腰椎体滑脱手术治疗手术指证有:①Ⅱ度以下滑脱、顽固性下腰部疼痛或下腰部疼痛症状加剧,经过保守治疗无效。②伴有腰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出现下肢神经根性疼痛,间歇性跛钉或马尾神经受压症状。③病程长并有逐渐加重趋势,症状轻重与滑脱加重程度和椎间盘退行变程度相符,影像学检查证实滑脱进度。④Ⅲ度以上严重滑脱。手术后日常生活应注意事项:1.避免伸张、扭转、弯曲或摇动背部肌肉,以免扭伤腰部。2.用长柄扫把、拖把做清洁工作,勿弯腰。3.刷牙洗脸时,膝微弯,勿弯腰。4.手术后 3 至 6 个月内勿提重物。5.手术后 4~6 周可做办公桌工作,3~4 个月后才可做出力的工作。6.采渐进式增加活动量,避免剧烈运动。7.需穿硬背架者,要先穿好才可下床活动。8.性生活手术 6 周后可恢复。9.一年内避免背部过度劳累。10.维持适当的体重。腰椎体滑脱微创治疗使用微创疗法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微创手段直达病灶,将病变组织凝固、消融以达到治疗目的。同时安全、有效。适合经过保守治疗无效,但又害怕手术治疗的患者。此疗法适应以下几种症状:1、颈椎病、腰椎病、腰颈椎间盘突出2、腰痛伴有一侧或两侧下肢无力,麻木或疼痛3、脊神经受压体征呈阳性或皮肤感觉异常,如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等;4、突发或反复发作的剧烈腰痛,不敢活动或活动后加重;5、腰痛并伴有腰部畸形(后凸或侧弯);6、腰部疼痛伴有大小便障碍;7、捶击局部,疼痛加剧或伴有向下肢的放射痛;8、无明显疼痛,但不能直腰或不能长距离步行,必须下蹲休息后方可继续行走等。四、腰椎并发假性滑脱是什么并发假性滑脱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假性滑脱的诊断与治疗(一)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