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发图强的演讲稿
奋发图强的演讲稿(精选6篇)
奋发图强的演讲稿 第1篇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青春正能量就是友善、爱心、文明;就是正直、无私、坚定。诚信也是正能量的一种,而且是不可抛却的一种。
如果说正能量是浩瀚的星空,驱散黑暗,带来光明,那么诚信则是星空中的一颗明星;如果说正能量是茫茫大海,卷走烦恼,带来喜悦,那么诚信就是吹动海浪的风;如果说正能量是茂密的森林,充满生机,造福人类,那么诚信则是其中大、最挺拔的一棵常青树。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点亮整个心空;拥有诚信,一片小小的绿叶可倾倒整个季节;拥有诚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在海洋中飞溅。而我们作为祖国的花朵,未来的接班人,更要弘扬和继承诚信这一优良传统。
诚信能让我们拥抱成功,反之走向失败。那么,我们为什么不从小培养这种青春正能量呢?相信诚信的力量,释放青春正能量。它可以点石成金,触木为玉;可以止狂风,挡暴雨,它是通往成功和幸福的列车。也许有人会说诚信正能量在我们青少年的生活中并不多见,可是同学们,我们仔细想想,认真对待作业,不弄虚作假是不是诚信正能量?端正考风,严守纪律,是不是诚信正能量?坚守诚实的底线,不虚荣,不骄傲,是不是诚信正能量?真诚对待身边每一个人是不是诚信正能量?
释放正能量,诚信不可抛。让我们身披一袭灿烂,心系一份执着,迎着一片春色,带着诚信上路,播撒青春正能量。必将踏出一路风光!
谢谢大家!
奋发图强的演讲稿 第2篇
大家上午好。
理想,有人说,理想是大海中航行的灯塔;也有人说,理想是蜜蜂日夜寻找的花蜜;我觉得,理想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最有价值的追求,饱含了这世界上每一个人内心深处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散发出千万缕光芒的充满希望的美好世界!
在我们实现理想的道路上,自身的努力是不可或缺的,就如那滋养植物生长的肥料,有了不懈的努力,不论道路如何曲折坎坷,穿越它们都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同学们,理想是绚丽的花朵,需要你用心去呵护,在经历春的细雨,夏的骄阳,秋的霜打,冬的冰雪的重重考验后,理想之花才会绽放得更美丽。
努力吧,同学们,你们处于人生的花季,一定要为自己树立一个理想,在人生的航程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奋发图强的演讲稿 第3篇
一、勿忘国耻, 带着“愤怒”激发情绪
情绪是人们学习时的必备情感, 缺乏了情绪, 学习将会失去原汁原味的乐趣, 反而充满机械性。假如学生在学习近代史时, 他没有学习的兴趣和想法, 那么不论他怎么去学, 都无法从中发现知识。因此, 适当地焕发学生的情绪, 让他们带着情绪去学习, 这是极为必要的。在讲解中国近代史的时候, 我们便可以利用“不平等条约”这段历史激发学生的“愤怒”情绪, 并让他们带着情绪投入学习, 提出观点, 从而落实教学。比如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的时候, 我们可以及时导入了《中日马关条约》, 该条约涉及到了领土台湾的割让内容, 由此延伸到今天的两岸关系问题, 以此充分激发学生的“愤怒”情绪。在讲解的过程中, 有学生提出问题:“假如这次条约的签订没有涉及台湾, 那么台湾是不是就不会被分割出去了呢?假如当时的清朝政府没有同意条约的签订, 那么历史会怎样改写呢?”能够提出问题, 就说明学生真的学习了, 这时引导他们展开思考交流, 并适当给予正确答案, 那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自然会更加透彻。
二、奋发图强, 带着“复仇”增强能力
对“不平等条约”的导入可以增强初中的“复仇”心理。有位学生说以后要从军, 然后把失去的领土、被掠夺的文物用武力夺回来。这名学生阐述完自己的想法后, 甚至还有一些学生随声附和。当然, 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偏激的, 我们要及时纠正他们的这些想法, 并告诉他们, 战争给社会、给人们带来的危害。那么, 这里所提及的“复仇”作何解释呢?其实就是通过“复仇”情绪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并以此增强他们的历史探索能力, 从而让他们带着“复仇”心理不断完善自身。比如在教学中法战争的相关知识点时, 我便导入了《天津条约》和《中法新约》, 并由此回顾了鸦片战争知识, 以及两者间的联系。在探索的过程中, 学生一方面可以汲取新知识, 另一方面可以对以往的知识进行温故。当然, 我们还可以构建一些探索性强的习题增强学生的能力。如, 鸦片战争结束之后, 我国司法自主权受到破坏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导致这些不平等条约签订的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是什么?这时, 内心开始充满“仇恨”的学生自然会提起兴趣去探索, 并挖掘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 从而实现对解题能力的锤炼。此外, 还可以在课堂中导入讨论活动, 选出一个主题, 让学生们围绕主题动用所学知识阐述自己的观点, 从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提高初中生的实践能力。
三、展望未来, 带着“耻辱”警示自身
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具有着很强的思想启迪作用, 通过这段历史, 我们可以认识到更多的人生哲理。比如, 只有强化自身能力才能立足于社会;只有不断汲取外来新知识才能完善自身;闭关自守、闭门造车的人永远不会成功等。所以, 带着对“耻辱”历史的感叹去展望未来, 不仅可以让学生时刻警示自身, 同时还能增强他们持续进步的动力。在学习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根据课堂的时间、实际情况为学生们播放一些历史纪录片, 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那段历史所带来的“耻辱”, 这样, 无疑会增强学生们的代入感, 从而让他们动力百倍, 积极进取。与此同时, 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撰写观后感, 用客观、第三视角谈一谈他们对那段历史的感悟和想法。通过长期的实践, 笔者发现这种教学方法有着很好的效果。有位学生针对不平等条约那段历史撰写了这样的一篇名为《国仇国耻应犹在, 奋发图强王者存》的文章。文中不仅提到了闭关锁国对于国家发展的危害性, 同时还指出了对外开放, 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并且, 这位学生还以当前我国台湾局势、朝鲜局势为例进行论述, 并从中提出如何完善自身, 提升自我, 以及这样做的重要性和意义, 以此让文章的可读性变得非常高。由此可见, 历史的价值不仅仅让我们了解过去的事情, 还能为我们带来人生上的启迪, 让我们正确处事、正确做人。作为“前车之鉴”, 我们要铭记历史, 奋发图强!
奋发图强的演讲稿 第4篇
的士司机姓吴,很有话瘾。记者问他是否知道胡庆余堂,哪儿有它的药铺,他却一片混沌,一会说某某街有,一会又说记不真切了。但他却知道青春宝集团收购了胡庆余堂,他一家老小都买青春宝,服用之后感觉很好。不仅如此,这位司机还告诉我,杭州动物园的大熊猫因为服用青春宝,多活了十几年。记者不禁暗自惊心:这可是桩了不起的新闻策划!借助于这种新闻策划能力,胡庆余堂可以益寿延年吗?
作为一家老字号企业,现在的胡庆余堂究竟从创业者那儿传承了什么东西,使庆余堂悬壶济世、福泽黎民的使命得以绵延百年?
青春宝集团董事总经理刘俊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商人胡雪岩的“政治”交代
1874年,胡雪岩创办庆余堂,但才过了11年,胡雪岩临死前,药局就已易手他人。
一代红顶商人胡雪岩一生游走于官场与商场,一时之间,红遍中国。
在事业鼎盛期,胡雪岩在全国遍设钱庄,有20多家典当铺,同时兼营蚕丝、药材、军火生意。1885年,胡雪岩失手破产,被朝廷查封时,已是“人亡财尽,无产可封”。尽管这样,接管了庆余堂药铺的新主人因尊重胡的为人,仍着意沿用“胡雪记”金字招牌,并立约让胡氏后人分享药铺的一份红利。
以史实而论,打理庆余堂远非胡雪岩的主业。但不得不将药铺也拿来抵债时,胡雪岩最难释怀。原因是钱庄、当铺、蚕丝生意等,无非是钱来钱去,而药铺这一块却是积善之举。胡雪岩除了亲撰“戒欺”匾额,更是在一篇跋文中写道:“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余存心济世,誓不以赝品弋取厚利,惟愿诸君心余之心。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不至欺予以欺世人,是则造福冥冥……”
上述文字,被后来人刘俊视为胡雪岩经营药业的“政治”交代。刘俊在胡庆余堂工作了30多年,见证了胡庆余堂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积弊缠身的痛苦,也经历了胡庆余堂1996年改制重获新生的欣喜。在政府的撮合下,胡庆余堂并入青春宝集团后,刘俊出任胡庆余堂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直到4年前,刘俊调往青春宝集团工作。
在刘俊看来,那么多传统品牌之所以消失,不外乎两种原因:第一,传统企业文化的流失,导致经营上出现失误和偏离;第二,随着时代进步,产品的功能被有更新技术的产品取代和替换,譬如扇子,自从电风扇和空调成为家居必用品,扇子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被闲置一旁。刘俊相信,只要尊崇原有的企业文化,老品牌出现过的经营问题,都是“有得救的”。
刘俊为此感怀胡庆余堂还有存在价值,因为任何时代都离不了药业,而中药产品、中药技术又在系统调理方面优于西药、西医。另外,胡庆余堂的“戒欺”堂规能够被后人一直很好地继承下来,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胡庆余堂值得信赖的共识,“这是胡雪岩留给我们的最有价值的品牌遗产”。
不能再坐等顾客上门
1996年,胡庆余堂最低潮时,营业额只有5000万元左右,出现了较大亏损。随后,政府着手胡庆余堂与青春宝集团的联合。对于这种“联合”,两家企业都认为是很自然的事。因为青春宝集团董事长冯根生14岁时就成为了胡庆余堂的学徒,据说也是解放前胡庆余堂接收的最后一个关门弟子。1972年,冯根生就是在胡庆余堂的一个简陋制胶车间开始创业的。
冯根生是浙江企业界的一名传奇人物,连万向集团的鲁冠球和娃哈哈的宗庆后这样的业界大佬也视之为大哥。在把胡庆余堂收归名下后,青春宝集团首先在营销观念上给胡庆余堂进行“洗脑”。事实上,100多年来,“采办务真”和“修制务精”是支撑胡庆余堂“戒欺”信条的两根支柱。所谓“采办务真”,就是原料要精选地道药材,如当归、党参、黄芪必须到陕西进货,杜仲、川贝、黄莲必须入川办理,而人参、虎骨、鹿茸当然要上东北采购。所谓“修制务精”,是指药物制造过程中,必须不惜工本、精工细作、讲究工序、严控质量。然而这两条放在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的背景下,最多只占企业产销链的一小半。
“现在想起来也许觉得小儿科,但那时要转变员工观念还真是不容易。很多人认为这个100多年的老品牌不至于那么惨,非得像街上挥舞高音喇叭叫卖袜子和T恤的小贩那样去搞推销,太丢人了。一些人甚至认为,这种丢人比胡庆余堂业绩连年亏损更让人受不了。”刘俊回忆当时的情景,淡淡地摇了一下头。
由“坐商”到“行商”,胡庆余堂人很是动了一番脑筋。譬如,看到老百姓喜欢吃炖鸡,就把枸杞等中药材装成一小包一小包,放到超市去卖。这个主意,据说来自一名普通员工。
不断地给品牌加分
而全面复兴胡庆余堂的工作是从品牌重新定位开始的。
“老祖宗办药店是为病人治病,养病,讲究药到病除,妙手回春。但现在人们吃药,却不一定是为了解决某个实际病痛问题。因为时代的进步,生活的幸福指数提高,使得人们都更珍惜生命,相对于吃药治病的需求,他们可能更希望得到一套提高体质、益寿延年的解决方案。也就是说,消费者有了新需求。这使得我们不能原地踏步。”刘俊坦言,做企业的人常常是在消费者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譬如胡庆余堂,他们就把它的定位由过去局限于中成药品概念调整为健体、强身、护生的健康产业。
有消息说,胡庆余堂正在酝酿进入保健品行业。这似乎也不意外,因为即使在脑白金红火得一塌糊涂的当年,销售奇人史玉柱也不得不叹服青春宝把杭州市场守得严丝合缝。一直到现在,史玉柱的销售计划也把杭州市场排除在外。
问题是,胡庆余堂真的适合延伸到保健品行业吗?刘俊以《新营销》今年第4期封面专题《宝洁系:中国营销第一部落》为话题发挥说,人家的牙膏也借助中药概念,譬如“茶爽”;洗发水也借助中药概念,譬如“首乌”、“皂角”。胡庆余堂已经在中药概念里成为全国最好的两个半品牌之一(所谓“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再加广州的陈李剂,算半个”),为什么要把仓库里的好东西让别人用,而自己却抱残守缺?
将品牌重新定位之后,胡庆余堂很快在打通产业链上做了很多工作。现在的胡庆余堂,在青春宝集团里是“杭州胡庆余堂投资有限公司”的概念,它的旗下,有胡庆余堂药业有限公司(胡庆余堂母体),有胡庆余堂国药号(连锁)有限公司,还有药材公司、天然药物公司。甚至还有旅行社有限公司,下设庆余客栈,接待全国各地前来杭州的问诊求医者。而胡庆余堂药膳厅显然也是“榨取”品牌剩余价值的举措。一些专家认为,如果能把高消费能力的人拉拢过来,这种药膳厅的经营前景就非常看好。
而中药离不开它的主要促销媒介——中医。近年来,胡庆余堂在培养中医渠道方面花了很多工夫,但“几乎不用花钱”,因为胡庆余堂有中国最大的中药博物馆,每年都可接纳中医学院的学生到博物馆实习,参加相关讲座或培训,增强他们对发展国药事业的信心。2004年年底,由胡庆余堂牵头,几十名印尼的中医飞到杭州,切磋中医技术,了解中药的新发展。
与此相关的是,胡庆余堂还试验性地在杭州开设了两家中医门诊,共有工作人员70余人,年接待上门问诊者10万人次。这种中医门诊模式,还伴随着胡庆余堂走出杭州的战略步骤,很快拷贝到了香港及印尼。
胡庆余堂甚至还有创办中医学院的计划,但据刘俊称,时间上还不成熟。
不仅在打通产业链下游方面煞费心机,胡庆余堂对上游产业链也谋求主动控制。譬如药材种植,对国家相关部门推行的“公司+农户”政策,胡庆余堂明确表示异议。刘俊说,因为直接与家庭经济效益挂钩,在种植过程中,农户很难监控,譬如他们会自作主张地多施肥,又譬如一旦碰上出价更高的个体户,农户就不愿把药材卖给签约公司,他们的契约意识不可能太强。正因为如此,胡庆余堂更愿意采用“买地自招员工办种植基地”而不是“租地与农户合办”的方式。当然,胡庆余堂的产业拓展行为也始终保持着一定的灵活性。异地经营时,无论是药材种植,还是植物炮制,胡庆余堂都会拉来当地的合作伙伴共同经营,胡庆余堂通过品牌授权,在合资公司占据控股地位。
“宝洁给飘柔换包装,或者改良配方,就可以给消费者带来创新印象。我们胡庆余堂有几百种产品,可能不会在具体产品上花那么大工夫,但是我们在产业上做延伸,允许相关产品各自做传播,这也是给品牌加分的做法。当然,所有的传播方案,是要经我们统一批准的。既然同出于胡庆余堂,传播的声音就不能相互矛盾。”刘俊再次以宝洁为例,阐释胡庆余堂独特的做法。
培养新消费群需要新的营销方式
冯根生的儿子、胡庆余堂药业有限公司现任总经理冯鹤不愿接受采访。而“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刘俊显然也不想推测胡庆余堂的复兴前景。但是毕竟,胡庆余堂的名声在很大程度上是区域性的,即使在浙江地区,也只是在杭嘉湖一带比较响亮。
“北京和天津的消费者肯定更喜欢同仁堂,广州人会更乐意买广州当地药厂的产品。譬如奇星制药,赞助中国女足,公关搞得好。而汇仁药业也值得我们学习,在杭州市场它肯定比我们小,但全国一综合,肯定比我们大。”
而在回答胡庆余堂究竟什么药有指名购买效应这一问题时,刘俊列举了乌鸡白凤丸、安宫牛黄丸等传统中成药。同样做乌鸡白凤丸,胡庆余堂的产品比同仁堂、汇仁药业的产品,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刘俊对此未作正面回答。
刘俊认为,培养新的消费群体无疑是胡庆余堂这一类老字号最紧要的工作。因为老的消费者越来越少了,依附于他们记忆中的某种特殊的情感随着时空变迁,几乎不可能轻易“遗传”给年轻一代,这是胡庆余堂最感头疼的问题。“肯定需要某种不同于传统营销的方式去吸引他们,消除他们的陌生感,取得他们的信任。但是,这种教育转化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可能需要5到10年时间,这种效率会不会过于低下?你们杂志也可以帮我们一起探讨探讨!”
“会有窍门吗?”记者问他。
有关奋发图强的演讲稿 第5篇
大家好!
越来越想家,越来越舍不得离开家,可孩子总归要学着长大。
小时候特别想飞出家这个牢笼,认为它囚禁了自己的自由与梦想,认为它束缚了自己的未来与成长,于是不顾一切,外出打拼,想要离开父母的管制,一个人踏上了旅途。
可是呐,生活哪有那么容易,世界上也没有那么多如他们一般对我们细心照顾体贴至微的人。
珍惜吧,趁时光真正未走远,趁父母还未真正老去。
把所有熬过的苦难变成勇敢,所有忍过的委屈变成坚持,所有后悔的过去化为现在,所有的伤害当成经历,人生呐,本就是磕磕绊绊的前行,跌跌撞撞的成长。
其实成长哪有什么定义。
成长只是想遇见更好的自己,更好的未来,更不悔的过去。
大学生奋发图强演讲稿 第6篇
相识便是缘,能够与大家相聚在这,我感到无比的荣幸与自豪,荣幸的是有幸与诸位一起并肩作战,一起度过大学美好的校园生活,自豪的是踏入了这所载有悠久历史的师资进修学院,伴有优秀的老师/教授,教育厅的关注重视与培育,让我们在青春的舞台尽情的挥洒个人激情与技能。
在这庄严的时刻,我将做出我最真诚的期许,以勤奋为础,以好学为根,以诚信为人,以勇敢为荣,用炽热的心点燃大学之路,完成属于自己的那份义务与职责。
我来自于一个平凡的家庭,家人对我寄予了很大的期望,我能够体会到他们对我的爱,不求回报,全心全意的付出,我还有什么理由不进步,不奋发图强呢?可能环境的因素吧,也让我提早懂得了很多: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的成果才更有价值与滋味。
今年的暑假体验让我感触甚深,原以为生活是件很容易幸福的事,直到那时才发觉生下来的懈怠,活下去的艰辛,天真幼稚的我深深的被戳伤,曾经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那时被深深的谴责。年少的我们看着亲友们潮流的装份,形象的锐变,也一度的憧憬外面的世界,渴望走出故乡奔向外面的天地,孰不知光鲜背后的辛酸!90后的我们活在父母的圈中,所有的一切路线都安排好了,只需我们去执行与完成,从没有挫折与阻碍,以致于丧失了基本的生存本能,好高骛远的幻想世界的美好与自然。
通过了这次的暑假体验,我发现原来我连生活都维持不了,我连生存的本能都不具备,我在问自己我还能做什么?大学学期开始了,我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提高充实自己,在此我特申请加入学生会,号召当今的90后醒悟,相信我们都是聪明的,只要我们发奋,没有办不到的事,请大家给我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我将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绝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与支持,谢谢!
期望与大家一起改变、进步,一起执行校规校纪,风雨同舟共进退,从我做起,从小做起。
奋发图强的演讲稿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