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安全工作只有起点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火烈鸟2025-09-161

安全工作只有起点范文第1篇

大家好!很高兴也很荣幸能够有机会一起参加今天的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合规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正体现了合规的重要性。近年来,一个个金融案件的频发,用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有规不遵,有章不循是银行业的大忌,不管是数额上千的资金挪用还是涉案金额高达数亿的惊天大案,究其原因还是由于银行工作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合规意识淡薄,合规执行不到位所酿成的恶果。都说“十案九违规”,任何疏忽和违规操作都有可能成为日后工作的重大隐患。所以我们在工作当中,一定要明白做事合规的重要性,深入的贯彻和执行这个规范我们从业者的最重要的要求。

当然,合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每个人为之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把合规理念转化为合规行动,把合规行动升华为合规文化,把合规文化打造为合规价值,推进合规经营持之以恒。同样,合规建设的道路任重而道远,所以我们更应当将其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坚持下来。

合规,作为银行业务经营的一个基本前提和重要组成部分,与银行的各个流程、各个工作环节和每个银行员工都息息相关。合规不仅仅是管理人员的责任,更是全体工作人员都应遵循的理念。合规是一种原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坚守;合规是一种信

1念,需要我们每一人都坚持;合规是一种使命,需要我们共同去完成!

让合规成为一种责任,深入脑海;让合规成为一种习惯,自发自觉的去遵守;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每一个操作环节做起、从每一个岗位做起!让规范操作、合法经营,不再是一句空头的口号,而是成为一种文化蕴涵,坚持不懈地推崇下去!

我坚信,合规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要每位员工都牢固树立起合规的理念,人人主动合规,事事处处合规,我们银行业的明天会更加绚丽、辉煌!

安全工作只有起点范文第2篇

我们都知道,观念左右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所以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至关重要。如何培养孩子的正知正见?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成功的家庭教育不是告诫、训导,也不是成套的理论、成体系的课程。家庭教育的成就过程就在父母的行为、举止、言谈乃至礼仪风范中,在看似随意的表达行为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因此要让孩子具有良好的品质,在孩子的认知中树立正确的观念,父母的“教”是次要的,“做”才是主要的。倡导家长与孩子一起读诵五千年文化结晶《弟子规》,不仅有利于融洽亲子关系,更有利于生活实践。这一过程对儿童来说是终生享用的财富,将指导他人生路该怎样做抉择,怎么走,对父母来说,也是为人父母人生的第二次成长。父母会背能做,孩子会背能做,父母子女之间一辈子的共同语言就建立了,亲子的基石也就奠定了。从孩子心灵出发,智慧成了有源之水。

子女成人成才、人生幸福,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人生当中,没有任何的成功能够弥补婚姻、家庭教育的失败。没有幸福的家庭生活,就不可能拥有真正快乐与光明的愿景。人生就好像下一盘棋,假如我们思考的都是下一步该怎么走,那你每一步都会走的举棋不定,假如我下棋可以看到一百步怎么走、两百步以后怎么样规划,那你的人生会走的很从容,你的孩子的人生也会走的高瞻远瞩。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父母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做出表率。“身教胜于言教”,不论哪个方面,凡是要求孩子做到底,父母一定要先做到。孩子成为栋梁之材,还是平庸之辈,主要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年轻的父母们,为了我们的孩子有一个光辉灿烂的明天,让我们共同重视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共同提高和完善自己的人格吧!

愿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负起责任来,所有的子女都成人成才,都能获得幸福美满的人生!

《易经》里面有一句重要的话“蒙以养正,圣功也”,意思就是在孩子小时候就要给他很好的良善教育,给他培植道德的理念、正确处事待人的态度,养他的浩然正气,让他奠定德行的根基。你把小孩教养好了,这个功德最神圣。为什么呢?因为祖国的未来就在孩子的手里,如果孩子没有德行,纵然他有科学知识,那么将来必定会形成让社会混乱的一种力量,他越有科学知识而没有品行越是危险,在学校里就流传着一句话,说孩子如果是有才无德那是危险品、毒品。所以,我们一定要培养有德有才的真正的好孩子。《三字经》里第一句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人本来就是良善的,就是因为从小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长大后受社会的污染才学坏了。本性都是一样的,而习性人与人之间就不一样了。因为受的教育不同、受的熏染不同,在社会里受不良风气的熏染,他就变成坏人了,如果受到良好的教育,它就变成好人了。所以,我们要坚信品学兼优的孩子是教出来的。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幸福、成功是要以道德、品行作为根基的,所以有见识有智慧的父母,一定是以圣贤之道来作为教育孩子的指导方针,通过学习、落实圣贤的教诲,让小孩能在一生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乃至于成圣成贤。当孩子从小就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形成优良的品德时,他走到哪里都能受到别人的喜欢和尊敬,自然就能招感贵人的相助,促使他事业成功、人生幸福美满。

入 则 孝

这一篇讲的是为人子之道,子女的本分就是一个孝子。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人们所自觉奉行的一条道德准则,人人皆知父母养育儿女之辛苦,要尽我所能来回报双亲,但这种良善的天性如不及时施以正确的教导方法,使之生根、发芽、成长、坚固,则此种感恩的心情很快会灭泯灭掉。不知不觉中,已经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就会认为父母疼我爱我乃天经地义之事;至于我也要疼爱父母,因无人教无人提醒,乃渐渐遗忘于脑后。如果在幼童时期没有引导孩子形成孝道的观念,没有使孝敬父母成为孩子的自觉行为,长大后却埋怨孩子不懂孝道、对他人没有爱心,岂非是缘木而求鱼!所以,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孝道精神,这是最关键也是最容易见成效的。当他在家知道孝敬父母后,在外面才知道尊敬老师、长辈及一切人;在家里吧孝道行好了,在社会上才会做人做事。一个人只有对父母有了这份知恩报恩的心后,他才能进一步把这份爱心扩展到周边的一切人。所以圣人提倡以孝治理天下,以孝治理天下必定能得到和睦家庭、和谐社会、和谐世界。

出 则 第

这一篇说的是家中兄弟相处之道以及与长辈在一起的规矩,教导孩子对待长辈要有恭顺的态度和行为,要懂得尊重别人。当我们在家里已经养成了对父母、师长、兄弟的一种恭敬承顺的态度后,长大踏入社会,自然对领导、长辈及一切人都有一种恭敬地存心,表现在外面就是以礼待人。我们要知道,很多为人处事的行为,确确实实是在家里养成的,所以说家教为什么如此重要!一个懂礼貌的人,他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众人的喜欢、获得贵人的帮助。相反,假如没有礼貌,他不止不会遇到贵人、不会有很多助力,在言语、行为当中还会形成很多的阻力。他自己还会觉得莫名其妙,他们怎么都看我不顺眼,搞不清楚问题到底发生在那里。所以,为人父母者果真为你的孩子前途着想,一定要慎重思考,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到底是考试分数重要还是教孩子做人做事的态度重要?既然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遇到贵人、事业有成,那么从小就要重视这些影响孩子一辈子的重要的德性教育,这才是他人生美满幸福的根源!不然,等孩子长大以后习惯成自然,就很难改变了,这才是我们教育的当务之急啊!

所谓“谨”,就是一种生活态度,我们做人要谨慎小心才不至于犯错误。“谨”这部分的教诲可以培养一个人三方面的能力:第一是自制力,第二是独立生活的能力,第三是做事的能力。现在孩子大部分都缺乏这三方面的能力,也就是《论语》中所说的“洒扫、应对、进退”这种生活规范教育。可不要小看这六个字,它既是生活教育也是人品教育,这是中国文化教育一贯的传统。现在孩子大部分都是娇生惯养,从小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家长都不肯让小孩去吃苦。这样就连最基本的洒扫庭除都不会,试想他们将如何面对生活呢?要知道“责任的承担是成长的开始”,一个孩子有责任心,他才能有所担当。所以,如果爱你的孩子,一定要让他们多承担一些家务。所谓“习劳知感恩”,只有通过亲身实践,他们才能真正体会到父母的辛劳、人生的艰苦,才会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这样他们自然也就养成了忍让、克己、吃苦耐劳和善解人意的品格,培养出了坚强的意志力,长大以后才能经受住人生的艰难困苦,才能在逆境中奋起,才能挑重担、成大器。

“信”是会意字,代表人言,也就是说话要算数,说到做到。孔老夫子说:“人无信不立”。一个人假如没有信用,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当人人对你说的话、办的事都产生怀疑时,你就无法在社会、人群当中立足。因为社会是一个团体生活,假如大家都不信任你,就会离你而去,你就很难发展。所以,信用跟一个人的生命同等重要。因此,说话、做事都要以诚信为原则。特别是在生意场上,做生意最关键的就是信用,真正把诚信做到了,大家跟你合作会很欢喜,都会很愿意帮你,你的事也必定成功。所以,诚信的人可以在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

“信”引申来讲还包括信念的意思,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国家都要有信念,就是我们讲的志向。如果人没有了信念、没有了志向,人生也就没有了方向、目标,哪怕是吃得饱、穿得暖,奢华享受,那叫做混日子,一天到晚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那样的生活,是禽兽生,不是人生,人与禽兽的区别是在道德上。所以人要立志,立志做什么呢?立志做圣贤。圣贤人的生活一定幸福、圣贤人的事业一定成功。学习《弟子规》我们也要有一个正确的信念,要学做圣贤,那么幸福成功就是自然而然的。

泛 爱 众

“泛爱众”就是已广泛的爱心对待社会大众。人类生活是以爱心为纽带,没有爱心,人类生活就太痛苦不堪了。这个爱心从哪里来的?这个爱心就是孝心。孝道,正是培养爱心的第一步,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绝不会真心爱他人,所以只有孩子懂得了对父母尽孝道,他才能把这份爱心继续向外延伸出来爱一切人。这样由近及远,使他的爱心和责任感日扩日大,进而推衍到爱护别人的父母跟孩子,再继续扩展到爱护一切万物,包括动物、植物、矿物。因此,孝道绝不是培养孩子对家庭的自私,恰恰相反,是要最终养成孩子大公无私的品德。

现在很多人都是为了一己的目的在生活,他的人生追求和价值都是在为自己能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挣钱多、有小车洋房等等,追求的都是个人相关的利益,只顾自己而遗忘了整个天下国家个芸芸众生。这样的心胸是不会有真正的快乐的,因为他的快乐是建构在成败得失之上的,有得失就会生忧喜,而真正的快乐是不以成败荣辱、称讥毁誉为原则的,那种快乐是超乎于喜怒哀乐之上的乐。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所以要想拥有真正的幸福快乐,就需要培养一点天下的精神,不是小我,而应该有一个大我,要能够使自己的心与天地万物同体。如果每一个人在为自己的时候都能够兼顾到他人、兼顾到家国天下,那么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世界的和平、人类的共处都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亲 仁

“亲仁”,亲是亲近、学习的意思,亲近那些有道德、有学问、有人生境界、有情操的人,这是讲择师。一个人的学问要有成就,有两个先决要素:一个是好老师,一个是好同学。好老师帮我们指路,把很重要的教诲告诉我们,使我们的人生少走很多弯路;好同学能够彼此互相提携、互相提醒。只有这样,我们一生才能够得到幸福的人生、成功的事业,乃至敬德修业成就圣贤的人品。

我们时时亲近仁德之人,就能够提升自己的道德学问,所谓“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你每天接触的都是善人,我们无形当中德行都会提升。但是“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假如每天身旁都是狐群狗党,自己的言语、行为就会变得愈来愈粗俗、低级、下流。“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学习的道路上,必须要有良师益友的提携。只有亲近仁德之人才

能增长我们的智慧,人生有智慧才会下对抉择,人生才会愈走愈轻松,假如没有做对抉择,那人生会愈走愈沉重,所以“亲仁”非常重要。中国古人说:“天地君亲师”。这是因为人伦大道,必靠师而传承,无师则人道衰,故师的作用等同于天地。友以辅仁,亲近良师益友,才能学有所成。人应当有博爱之心,爱一切人,但首先是亲近有仁德之人。

余 力 学 文

《弟子规》一共讲了七个方面内容,前六个方面讲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都是让我们努力去落实而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的,是说力行这方面,而学文就是要学习圣贤经典,通过学习能帮助我们力行,这样力行就有了正确的方向,所以学文很重要,文不可不学。文化文化,就是要用文来教化我们,学问就是要来化我们自己,变化自己的气质,把文化到我们的一举手一投足,化到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去。所以学文和力行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力行帮助我们学文,学文指导我们更好地去力行。我们学到了圣贤教育,帮助指导我们去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这是在力行;真正力行了,对于圣贤的教诲,就会有心的悟处,就会有更深入的体验。力行是行门,学文是解门,解行要并重。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所谓“至要莫若子”,人生第一件大事是要把孩子教好。假如我们的孩子没有教好,你这一生会不会幸福?一个人有没有福报,一个人的人生能不能够过的自在,他的中、晚年取决于孩子懂不懂事,孝不孝顺。假如养育出来的孩子不懂事,我们的后半辈子会很难熬!不知道孩子今天又会上演哪一出戏,来让我们来收拾残局?

安全工作只有起点范文

安全工作只有起点范文第1篇大家好!很高兴也很荣幸能够有机会一起参加今天的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合规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俗话说得好,...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