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知名校友一览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知名校友一览(精选3篇)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知名校友一览 第1篇
立思辰留学360介绍,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有大批的校友和讲师在当今世界的各个领域发展,从国际政治、商业、法律、金融界;到文学、音乐、演艺和国际公认的学术研究等等。这其中有16位曾经获得诺贝尔奖(包括经济学奖、和平奖和文学奖)。最近,伦敦政经的教授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被授予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一.诺贝尔奖得奖者
至今有8位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校友或教职人员获得诺贝尔奖
二.政府首脑
加拿大前总理皮埃尔·特鲁多伦敦政经的校友录包括了42位国家和政府的首脑,包括六位现任国家元首:日本首相麻生太郎、肯尼亚的姆瓦伊·齐贝吉,丹麦的玛格丽特二世,保加利亚的谢·斯塔尼舍夫,基里巴斯的汤安诺、哥斯达黎加的奥斯卡·阿里亚斯·桑切斯和挪威的哈康王储。
其他著名的前政府首脑包括前欧洲委员会主席和意大利前总理罗马诺·普罗迪、马莱克·贝尔卡(波兰总理,2004-2005)、谢尔·巴哈杜尔·德乌帕(尼泊尔总理,1995-1997, 2001-2002, 2004-2005)、海因里希· 布吕宁(德国财长,1930-1932)、科切里尔·拉曼·纳拉亚南(印度总统,1997-2002)、P·J·帕特森(牙买加总理,1992-2006)、科斯塔斯·西米蒂斯(希腊总理,1996-2004)、皮埃尔·特鲁多(加拿大总理,1968-1979、1980-1984)、金·坎贝尔(加拿大总理,1993)。此外,还有另外23位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曾经在伦敦政经学习过,这些国家包括牙买加、爱沙尼亚、尼泊尔、斐济、秘鲁、毛里求斯和希腊。
此外,在前英国首相克莱门特·艾德礼(1945-1951)在学校执教的时候,前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1961-1963)也曾和他的哥哥小约瑟夫·帕特里克·肯尼迪在学校读书。
29位现任英国议会议员,包括埃德·米利班德、鲁斯·凯利和顾绮慧,以及现任内阁的所有成员,都曾经在伦敦政经就学。此外,43位现任英国上议员的贵族也是伦敦政经的校友,包括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特恩爵士。
新加坡前总理及现任内阁资政李光耀;台湾前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主任委员蔡英文(前任民主进步党主席)、现任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主任委员赖幸媛。另外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王光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杨洁篪、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大使周文重和香港政党前线创立者刘慧卿也都曾在伦敦政经学院学习过。
三.商业及金融
乔治·索罗斯在马来西亚伦敦政经校友会上演讲伦敦政经学院经常被称为伦敦金融城(The City)的繁殖沃土,多年来培养了大量商业及金融人士。
现任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行长默文·金,以及另五位伦敦政经的毕业生(包括央行首席经济师),现在占据了英国货币政策委员会中七席中的六席,该委员会主要负责制定汇率和管理通胀。
很多商业人士,包括易捷航空的创始人Stelios Haji-Ioannou、上奇广告的创始人Maurice Saatchi和Baron Saatchi和大亨乔治·索罗斯等,都是学校的校友。同样还有现任伦敦证交所首席执行官高磊雅、香港商人,东亚银行前主席简悦强、澳大利亚央行首任行长H.C.Coombs、巴基斯坦银行主席Syed Ali Raza和银行家及政治家大卫·洛克菲勒都是学校的毕业生(洛克菲勒家族在战后曾通过洛克菲勒基金赞助扶持过学校)。
四.哲学
立思辰留学360介绍,学校的哲学系由20世纪最著名的学术理论家、科学哲学家之一卡尔·波普尔建立,培养出了费耶阿本德和拉卡托斯等重要的哲学家。当今最杰出的科学哲学家南希·卡特赖特也在学校任教授。
五.法律和法官
切丽·布莱尔,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夫人,御用大律师在伦敦政经获得了自己的法律学位(LLB)。联合国的创始人之一查尔斯·韦伯斯特爵士、印度宪法的规划师 Dr.B R Ambedkar、巴基斯坦高级大法官Makhdoom Ali Khan也都是伦敦政经的校友。
六.艺术及媒体
英国流行音乐人,滚石乐队主脑米克·贾格尔、自然学家戴维·阿滕伯勒、《中国时报》创办人余纪忠、和香港专栏作家陶杰,以及众多英国记者、广播电视工作人员都是伦敦政经的校友。此外,克林顿丑闻的女主角的莫尼卡·莱文斯基也于2006年刚从学校毕业。
米克·贾格尔:英国流行音乐人,滚石乐队主脑
七.华人校友
王铁崖:中国著名国际法学、国际法研究院院士、世界艺术科学院院士、国际法庭大法官
郑成思: 中国知识产权专家
储安平:中国著名作家、报人
陶杰: 香港专栏作家
李彭广: 香港岭南大学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政治及社会学系副教授
张炳良: 香港行政会议成员、香港教育学院校长
传部 长、外交部长等职
王世杰: 武汉大学首任校长,历任北京大学法律系教授、系主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国民党中央宣
罗世宏: 台湾国立中正大学传播学系暨电讯传播研究所副教授、媒体改造学社召集人
蒋硕杰: 台湾经济研究院首任院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华经济研究院院长
陈俊宏: 东吴大学政治学系讲师,英国伦敦政经学院博士
余纪忠: 《中国时报》创办人
张介英: 前年代新闻电视台主播、中华民国总统府口译员
陈苑蔚:香港无线电视女艺员、模特儿。
杨洁篪:中国外交部部长,曾任驻美大使
周文重:前任中国驻美大使
王光亚:中国外交部副部长
张业遂:中国外交部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
唐国强: 先任外交部驻香港特派员公署副特派员,后改任中国驻捷克大使
龙永图: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首席专家、曾任中国外经贸部副部长
孙玉玺: 现任中国驻意大利兼圣马力诺大使
唐明治:1983年至1988年在香港港英政府担任律政司
李义(Robert Ribeiro): 香港终审法院常任法官
李业广:香港行政会议成员,前任香港交易所主席,胡关李罗律师行合伙人
刘慧卿:香港****党副主席,香港立法会议员(新界东)
余若薇:资深大律师,香港立法会议员(香港岛),公民党党魁
廖长城: 执业资深大律师, 香港特区政府行政会议前非官方成员
王易鸣:香港青年协会总干事,前香港房屋委员会主席
刘攻芸:台湾前财政部长、前中央银行总裁
俞国华:台湾前财政部长、前中央银行总裁、前行政院院长
蔡英文:前任****进步党党主席、前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主任委员、前全国不分区立法委员、前行政院副院长
赖幸媛:现任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主任委员、前全国不分区立法委员
李坤仪: 前总统李登辉之长孙女
杭立武: 台湾教育家、政治家、外交家、社会活动家
杜正胜: 台湾前任教育部部长、中央研究院院士、前故宫博物院院长、中国上古史学者
八.亚洲其他地区
麻生太郎:前日本首相,曾在伦敦政经学习过,但没有取得学位或证书。
李光耀:现任内阁资政、新加坡前总理
九.世界其他地区
约翰·肯尼迪:1961-1963年任美国总统
玛格丽特二世:1972年起任丹麦女王
皮埃尔·特鲁多: 1968-1979、1980-1984任加拿大总理
彭雪玲: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夫人,御用大律师
罗马诺·普罗迪:意大利政治家,前意大利总理。
莫妮卡·莱温斯基:前白宫实习生。
十.金融及商界
乔治·索罗斯:国际金融家、美国富商
简悦强:香港商人,东亚银行前主席,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曾先后任香港立法局与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议员。
十一.其他
伊里希·拉米雷斯·桑切斯,绰号“豺狼卡洛斯”(Carlos the Jackal):恐怖分子
庄陈有: 香港乐施会前总干事、香港大学学生发展总监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知名校友一览 第2篇
留学360金牌留学顾问老师介绍,伯克利音乐学院面向世界招生,录取率为25%(2012-2013学年),学制为四年,并提供音乐学士学位。2003年设置了一个网上班。“鸟叔”(PSY)、王力宏、大卫·鲍伊、U2乐队吉他手Edge、AERO SMITH的主唱史蒂夫·泰勒都毕业于此。伯克利音乐学院有200余位校友曾获格莱美奖。现任校长是罗杰·布朗(Roger H.Brown),2004年上任。伯克利音乐学院有21座建筑物。每年举办多场学生和系音乐会。它直接与学院的录音室和设施关联,使音乐会可以专业和高质量地被记录下来。此外每年这里还举办多个外部的表演、特殊学习班等。
知名校友
顾嘉辉(香港著名作曲家)(于1961年就读)
翁清溪(台湾著名作曲家)(于1973年就读)
张弘毅(台湾著名作曲家)(于1979年就读)
吉田洁(日本著名作曲家)(于1985年就读)
伍乐城(香港著名作曲家)(于1991年就读)
鲍比达(香港著名作曲家)(于1978年就读)
陈辉阳(香港著名作曲家)
陈永良(香港著名作曲家)(于1976年就读)
黄荻钧(台湾著名作曲家及和声编写音乐人及演员)(于2004年毕业)
李欣芸(台湾独立流行音乐人)
王力宏(亚洲天王巨星)
熊汝霖(中国大陆实力歌手)
PSY(本名朴载相,韩国著名歌手 代表作江南style)
Henry Lau(中文名刘宪华,歌手,音乐制作人,著名韩国组合Super Junior M成员)
Hemenway(日本摇滚乐队,成员均为伯克利学生)
THE RiCECOOKERS(日本摇滚乐队)
Lia
Park Bom(中文名朴春 韩国著名女子组合2NE1成员)
田中公平(日本作曲家)
川江美奈子(日本钢琴家)
Steve Vai(八九十年代最杰出的吉他演奏家之一)
Corrinne May(旅美创作歌手符美云)
Yangpa(洋葱)(韩国知名歌手)
李路(韩国知名歌手)
郑舒尹(台湾歌手)
爱普瑞(加拿大著名小提琴家)
王珏(中国歌手)
朱明瑛(中国著名歌舞表演艺术家)
霍华德·肖(加拿大著名电影音乐家)
张慧珍(韩国歌手)
何真真(中国台湾音乐创作人)
朴来美(《美女老师的偶像养成记》中ukiss东浩的英语老师)
诺尔曼(中国大陆90后创作型新人歌手)
黄一(中国好声音第一期杨坤组学员)
陈雪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6系新媒体学院13届毕业生,北航知名校友)
刘雨潼(中国最强音HOPE组合队长,2013中国最强音亚军,2015中国好歌曲第二季刘欢组优秀学员)
Mikey(本名 Kim Michael Jung 二段横踢成员 韩国音乐制作人)
张杰(中国内地乐坛领军唱将,于2013年在此校进修三个月)
宋秉洋(原SM娱乐公司练习生,现自主创作型歌手)
于文文(加拿大籍华裔,创作型歌手)
蒋瑶嘉(第一季《中国好歌曲》参赛选手)
黎子明(第二季《中国好歌曲》参赛选手,Calculasian清唱团主唱)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知名校友一览 第3篇
[关键词]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韦伯夫妇 费边社 科学研究
伦敦政治与经济学院(LSE)是国际顶级的高等学府。在英国大学近期的一次科研评估中,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科研质量的总分仅次于剑桥大学,名列第二。全院900名学术人员中83%的评分获得5或者5+的最高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还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社会科学图书馆之一——大英政治经济图书馆的所在地。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培养出了众多的优秀人才。学院的校友中,有1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28名前任或现任的各国国家首脑,上千名英国两会议员。著名校友包括:美国总统肯尼迪、金融家索罗斯、哲学家-诺贝尔奖得主罗素、政治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哈耶克、哲学家卡尔.波普、经济学家欧元之父诺贝尔奖得主蒙代尔等。著名的华人校友包括:费孝通、钱昌照、徐志摩、林徽因、金岳霖、储安平、龙永图、现任读书主编黄平等。
伦敦政治与经济学院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务实,教学与科研贴近社会现实,科研人员积极参加经济社会活动;其二是学术辩论气氛浓郁,各种学术观点激烈碰撞,这些学术观点在激烈的争论中最终走向世界。
伦敦政治与经济学院创立于1895年。1894年夏,费边社成员亨利•哈钦森自杀身亡,他在遗嘱要求“……在十年之内把这笔钱一次性或逐渐地用于费边社或者社会主义的宣传或其它活动,也可以用于其它他们认为有益的任何活动……”并指定悉尼•韦伯出任遗产管理委员会主席。悉尼•韦伯用哈钦森遗产中大概有一半用于费边社的宣传和演讲活动,另一半则用于伦敦经济学院的创建及后期的研究上了。但这一过程并非一番风顺,其间遭到诸多费边社成员的质疑及反对,其中来之麦克唐纳德的反对最让韦伯烦心。麦克唐纳反对的理由是学院没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色,这有悖于哈钦森遗嘱的初衷。但韦伯夫妇最后还是通过各种途径促使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顺利成立了。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创立的初衷就是要致力于社会科学研究。考虑到英国当时只有少数学者从事社会科学研究,且大多以政治经济学的名义对社会问题进行研究,其研究团队十分有限,仅局限于少数人,没有形成团体力量,缺乏大量的一般性研究人员。除此之外,要做细致的专业划分。过去的社会科学研究过于宽泛,每位研究人员的研究范围过广,没有自己特定的研究范围,其研究很难深入。出于这方面原因的考虑,社会科学研究也应该跟自然科学研究一样,每位学者都应有自己的研究范围。因此,成立一个机构,把相关研究人员聚集起来,在这一团体中,他们既可以单独从事研究,亦可与其他学者交流,以达到团体研究的目的。这与当时英国学界崇尚纯学术研究的倾向极为不同,他们的思想不为人们所接受,遭到社会的许多反对也就不足为奇了。
尽管学校的创始人韦伯夫妇信奉改良的费边主义,但是校方从来不干涉学者的研究活动,学院中各种学术观点竞相存在,频繁的学术论争是学院的一大特色。且这种论证经常扩大到校际之间,最有趣的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与剑桥大学两校的争论。如有名的伦敦政经的经济学教授埃德温•坎南(1861-1935)与剑桥的政治经济学教授阿尔弗莱德•马歇尔关于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以及该学科是否应被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的争论;伦敦政经的罗宾斯和哈耶克与剑桥的凯恩斯关于经济萧条的解决方法的争论等。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另一个显著特色就是其务实的学风。其创始人韦伯夫妇认为社会学、政治学与经济学越来越重要了,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必须进行系统训练,以适应其所属领域的调查研究。国外大学在创办经济学与政治学方面已有成功先例,如巴黎经济政治学院、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以及国外其它一些类似的大学院所,而英国在1895前还没有专门以政治学和经济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要建成一所在英国能够让杰出经济学家与普通学生密切合作的大学,并寻求社会科学界与伦敦商界的大力支持。它将面对不同阶层学生的需求,有关高等商业方面的课程设置是考虑到伦敦商会在这方面的需求,这些课程是与商会的需求直接相关,学生将获得与现代商业日益关系密切的商业方面的知识。这些学生通过学校课程的扩大使他们受益,让他们在政治学和经济学方面得到了有效训练,从而在专家的指导下可以直接从事研究工作。学校还要提供一些其它方面的高级课程,使学生能够以后胜任内务工作、市政管理、记者和其它公共事物性工作。学校更多的精力将用在经济学和政治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学院的首要目标是调查工业状况、实际的经济运行和政治机构的具体情况,这些机构在英国或者国外现在已经存在或者曾经存在过。
从中可以看出,韦伯夫妇建立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初衷是要推动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在英国的发展。但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他们所关注的不仅仅是理论问题,更关注现实,培养出能够使社会运转更加高效的社会工作人员是他们的另一个关注点。通过这些高素质的人才以提升国家竞争力,从而促进国家经济社会生活的高效运转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就在韦伯接到遗嘱的当天,牛津也有人在讨论一份谴责英国社会科学研究落后及如何补救的报告。可见,这一想法在许多人的脑海中出现过,只不过韦伯夫妇有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把这个问题付诸实施了,把人们设想的东西变成了现实。
除进行教学与学术研究之外,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积极参与政府及社会的各项活动。由于地处伦敦中心地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与英国议会、政府、金融中心以及伦敦法律和媒体中心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学院的教师和科研人员经常被邀请在媒体中担任分析评论员,被政府聘请担任顾问,参与各种皇家委员会和政府的调研活动,受聘参与各种国内或国际组织的工作。同时,许多政府知名人士也都经常到学院做讲座,参加研讨会等。
纵观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发展壮大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尊重教育和学术研究规律,允许不同学术观点共存并展开论争,在争论中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是其基本经验。而走出学术研究象牙塔,深入社会经济实际,把学术研究与社会经济问题的解决有机结合起来,使学术研究有明确的问题导向是其另一条经验。当然,他们并没有把此绝对化,也允许有价值的存学术研究。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知名校友一览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