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扩展方案范文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81

扩展方案范文(精选12篇)

扩展方案 第1篇

1 基于SP2338的串行口扩展

SP2338是采用低功耗CMOS工艺设计的通用异步串行口扩展芯片, 它可轻松地将主机原有的1个串行口扩展成3个全新的全双工串行口。SP2338适用于1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1个停止位的多串口系统, 也就是说其帧格式是不可编程的。主机通过改变ADRI1, ADRI0地址线状态的方式选择3个子串口中的任意1个, 3个子串口的地址分别为00, 01, 10。地址11用于执行SP2338芯片本身的复位指令0x35或0x B5、睡眠指令0x55或0x D5、延时指令0x00。向RX0~RX3中的任意1个接收端口写任意数据即可将SP2338唤醒, 但由于SP2338的唤醒时间需要25ms左右, 故用于芯片唤醒的数据将不会被主机接收。因此, 可以先发送1个字节数据用于唤醒芯片, 延时25ms后即可进行正常的数据传输。

当单片机要向串口设备发送数据时, 其工作过程是:

(1) 先向SP2338的串口地址线ADRI0、ADRI1送地址信号 (ADRI0、ADRI1=00子串口0, ADRI0、ADRI1=01子串口1, ADRO0、ADRO1=10子串口2) ;再向与自已相连的母串口的通信线上送数据;

(2) SP2338的母串口收到单片机串口送来的数据后就根据ADRI0和ADRI1的状态, 把数据送往相应的子串口;

(3) 该子串口再把数据送往相连的串口设备。

当串口设备向单片机发送数据时, 其工作过程是:

(1) SP2338的某个子串口从串口设备接收到数据时, 送给母串口;

(2) SP2338的母串口把该数据再送给单片机串口, 同时在ADRO0和ADRO1线上送出子串口的地址;

(3) 单片机根据SP2338接收地址线ADRO0、ADRO1上的信号判定出是由哪个串口设备发出的。

由于SP2338的每个串口都有自己的发送缓冲区和接收缓冲区, 因此扩展后的3个串口就可以完全独立地同时通信, 就好像单片机同时拥有3个串口似的, 若1个单片机有2个串口, 那么配上2片SP2338就可以扩展到6个串口。

SP2338每个子串口的波特率都可以达到9600bps, SP2338工作时需要配1个晶振, 该晶振Fosc的频率与母串口的波特率有如下关系:

与子串口波特率的关系如下:

因此, 如果子串口采用9600波特率, 根据以上公式, Fosc=20MHz, 而母串口的波特率必须达到388400bps。这样与SP2338的母串口相连的单片机串口的波特率达到388400bps, 若单片机采用非11.0592M的工作晶振, 则波特率会有偏差, 不过, SP2338允许波特率误差为2.5%

未使用的输入端口, 如RX0、RX1、RX2等必须连接到VCC;未使用的输出端口, 如TX0、TX1、TX2等必须悬空;未使用的ADRI0、ADRI1必须连接到GND。

2 软件模拟法

软件模拟法可根据串行通讯的传送格式, 利用定时器和主机的I/O口来模拟串行通讯的时序, 以达到扩展串口的目的。接收过程中需要检测起始位, 这可以使用查询方式, 或者, 在端口具有中断功能的主机中也可以使用端口的中断进行处理。接收和发送过程中, 对定时的处理既可以使用查询方式也可以使用定时器中断方式。为了确保数据的正确性, 在接收过程中可以在检测异步传输的起始信号处加上一些防干扰处理, 在接收每个位时可以采用多次采样。

例:软件设计中, 89C51单片机的P1.0和P1.1口分别模拟串行通信的发送和接收, 其接口程序主要由INPUT发送子程序和OUTPUT接收子程序组成。通信速率1200 bit/s, 帧格式为N.8.1。发送时, 先发送一个起始位 (低电平) , 接着按低位在先的顺序发送8位数据, 最后发送停止位。接收时, 先判断P1.1接收端口是否有起始低电平出现, 如有则按低位在先的顺序接收8位数, 最后判断P1.1口是否有停止高电平出现, 如有则完成一个数据接收, 否则继续等待。模拟串行通信程序清单如下:

3 使用双串口单片机

W77E58是与MCS51系列单片机兼容的可多次编程的快速微处理器, 内部集成有2个增强型的全双工串行口, 其串口增强性特征在于特有的地址自动识别和帧出错诊断功能。值得注意的是, 串行口1只能使用定时器1作为其波特率发生器;而串行口0既可以使用定时器0, 也可以使用定时器1。若使用时2串口通信波特率相同, 则可以同时使用定时器1, 从而减少占用1个定时器0。

(1) 自动帧错误检测。自动帧错误检测指的是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 如果由于噪音等随机干扰造成接收方接收不到正确的停止位, W77E58能够自动检测出并设置标志FE (FE_1) , 此标志被定位在SCON.7 (SCON1.7) , 用户可以访问, 并且必须软件清除。

(2) 多机通讯自动地址识别。在标准的8051系列单片机中, 当进行多机通讯时, 发送9位数据, 最后一位只当作地址/数据识别位, 但是并不能区分准确地址, 准确地址须靠软件识别, 而在W77E58中, 增加了地址特殊寄存器SADDR和地址屏蔽特殊寄存器SADEN, 只有SADEN中的某一位为1, 计算实际地址时相对应的SADDR的位才有效, 若SADEN中某一位是0, 则进行实际地址计算时忽略对应的SADDR中的位。例如:

在进行多机通讯时, 只有接收到的地址帧和根据SADDR, SADEN计算出的地址完全相同时, 从机才会置位中断标志, 这完全由硬件自动完成, 而不是像标准8051系列那样必须靠软件完成。

参考文献

[1]李之棠.单片机通信技术与工程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

扩展方案 第2篇

还是那句老话,略懂开发的系统集成工程师才是一个好的工程,才能与后期的开发的兄弟们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文章如有纰漏之处欢迎大家提出来

话入主体,一般而言我们在部署ocs以及exchange的时候首先需要作的步骤就是扩展AD架构,但是扩展过ad架构之后会出现什么效果呢?当我们部署完exchange后,我们点击创建的帐户-属性里面就会出现exchange的相关属性,ocs会出现类似sip账户的相关属性,这个原理到底是什么呢?

下面这个文章,我抛砖引玉给大家略微讲一下

1 ad架构这个选项我们起初是在mmc中默认不显示的,如想看到这个选项我们需要在开始运行里面输入regsvr32 schmmgmt,开启这个功能

然后我们再mmc中打开ad架构这个选项

我们看到在架构中有两个选项,1类别,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类,对象,实例 2 属性,就是对象的属性,我们简单察看下里面包含了我们所有的对象,及属性。比如user类,名称属性。

2 一般而言在实际应用中,原有的那些个属性是远远不够我们使用的,比如我在学校做工程的时候,就需要给学生添加一个为学号我就讲如何给user添加一个名为学号的属性用来存储学生的学号信息。下面就开始讲如何扩展用户的属性添加一个学号选项

首先新建学号属性,右键点击属性新建-属性填入相关信息

ldap名称是以后我们通过程序赋值的时候的名称,x500命名需要注意oid(object id)的命名规则,这个命名规则很麻烦其中中国区的命名是以2.16.156开头 ( China),有国际标准规定

填完 相关数据后点击确定

3 属性是属于对象的,这里我们将我们创建的学号属性赋给user对象

在类别中找到user,然后属性-属性-添加,找到我们刚添加过的属性,点确定,

4 如何验证我们这个属性已经赋给user(用户)了呢,我们需要新建一个用户,在这里我在扩展过之后在ad里面创建了一个名为li的用户,然后我们打开adsiedit。exe进行察看,在路径中找到li这个用户,点击属性,我们就可以在里面看到我们添加过的属性了。注:我们手动添加的属性在用户及计算机管理里面以及其他任何图形界面是看不到的。但是exchange那些架构扩展属性是能够看得到的

5 这里简要介绍一下如何给我们创建的对象属性赋值,因为这里牵涉到一些开发我不详细叙述。给自定义的属性赋值要通过开发程序的方式进行,声明一个类,赋予类属性,然后通过put的方法讲值放进去。

简单介绍了一下如何手动扩展架构的,相信大家能通过这个文章来了解在ocs以及exchange扩展架构后如何出现了那么多的属性选项

★ 师生关系的新架构在哪里

★ 谈在历史教学中怎样让学生动起来论文

★ 面试中,怎样表现最出色

★ 在班级里怎样交朋友日记

★ 在磨练中成长

★ 如何在职场中脱颖而出

★ 在书香中成长

★ 在父爱中长大

★ 在烦恼中成长范文

扩展方案 第3篇

CX20662 和 CX20663分别面向单声道和立体声应用,都采用了科胜讯的专有宽频带回声衰减和降噪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有利于捕捉各种语音信号,产生听起来更自然的语音。该技术降低了扬声器至麦克风的“回声”和声音反馈,这对于免提电话和 VoIP 应用尤其重要。这两款高度集成的器件还采用了双集成音频编解码器、可编程麦克风来提升功能,以放大声音、耳机驱动器和 D 类放大器。此外,SPoC 可在没有外部微控制器的条件下运行。这些功能组合降低了物料成本,加快了产品开发周期。

为了改善内部通信应用的音质,CX20662 集成了线回声抑制 DSP,降低了由电话网络或双绞线结构线路引起的回声。科胜讯还提供了内部通信参考设计,以简化产品开发工作。

对于智能手机底座系统,CX20663 能够简单、迅速地从免提电话模式切换到立体音乐播放模式,以实现 MP3 音乐功能。另一个重要特点是科胜讯的 3D 技术,采用专有心理声学相位虚拟算法以“重新配置”声场,为听者创建身临其境的或扩展的“立体声段”音频体验,而不增加实际的音频流量。

扩展方案 第4篇

关键词:串联,12脉波整流,电流扩展,满载半速,并行通讯

1 引言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 在冶金、矿山等行业的轧机、矿井提升机等设备的驱动电机功率越来越大。现代交流传动技术的发展, 使得大功率变频器大量地运用于大功率交流电机的传动控制。但是由于直流传动系统晶闸管功率元件可靠性高、技术成熟、运行稳定、可适应较为恶劣的电网环境, 仍然运用较多。目前, 直流传动装置的单机输出功率仍然不能做的很大, 而且6脉波直流传动系统的功率因数较低、谐波污染较为严重, 但是如果按照实际工况需要, 采用多重化整流电路, 按一定的规律将两个或者更多相同结构的整流装置进行组合, 既能达到功率扩展的目的, 又能改善功率因数, 降低谐波含量。功率扩展的方式有并联6脉动模式、并联12脉动模式、串联12脉动模式等。其中两台整流器串联12脉动的方案仅对输出电压进行了扩展, 而对输出电流并没有扩展, 仍然受限于单个整流器的输出电流。本文针对串联12方案, 提出一种既能进行电压扩展, 又能进行电流扩展的方案。

2 串联12脉动电流扩展整流电路

2.1 概述

如图1所示为串联12脉动系统的扩展整流电路, 它采用了单组三台直流调速装置并联, 然后再两组串联的方式, 实现了串联12脉动整流控制和输出电流的扩展。

此种扩展的目的是在两个整流器串联提高了输出电压的基础上, 提高整套装置的输出电流。主装置A11和从装置A21可分别先与整流装置并联之后再串联, 即A12、A13为主装置A11的电流扩展装置, A22、A23为从装置A21的电流扩展装置, 总计6台装置混合联接。将A11、A12、A13称为主装置组, A21、A22、A23称为从装置组。也可两台装置并联后再串联驱动电机, 这样就是4台装置混合联接。主装置和从装置并联装置的数量、输出电压、电流参数必须完全相同。

2.2 硬件设计与计算

在每台装置进线侧加装最小短路阻抗为2%换流电抗器 (图1中的L11-L23) , 以解耦并联装置中浪涌吸收回路。在并联装置中, 为保证各个装置均匀承载负载电流, 各换流电抗器间的阻抗值的偏差尽可能小。一般情况下, 实际应用中应限制在3%以内。在设计中, 需考虑换流电抗器造成的压降。

采用两台相同容量的整流变压器, 分别供给主装置组和从装置组。两组整流装置必须用一个顺时针相序电源供电, 并且从装置组相序滞后主装置组30°。变压器的额定容量ST是通过变压器的一次容量S1和二次容量S2来选择的:

其中:m1、m2为变压器一次和二次绕组相数;Id N为电机额定电流;KIL为三相全桥0.816;KUV为三相全桥2.34。

其中:α为从自然换相点算起的触发脉冲控制角;Um为α=0时的整流电压波形峰值, 三相全波为;U2为整流变压器二次额定电压的有效值;m为交流电源一周内的整流电压脉波数。

具体计算时, 按照三相全桥计算单个整流变压器的容量, 变压器二次额定电压的有效值U2按照下式计算:

式中:Ud N为电机额定点枢电压。

通过计算后, 实际选择容量时在计算值的基础上增加10-15%的裕量。

每台装置需配备平衡电阻, 为保证当电枢电流为0时或者电枢电流很小时, 每台装置承载1/x的电枢电压 (x为并联的装置数) , 此平衡电阻将至少流过晶闸管最大反向电流。由于晶闸管使用宽脉冲触发, 将造成反向电流增加。依经验而言, 整流装置输出最大电枢电压时, 平衡电阻上流过的电流不应过大, 但也不能小于100m A。

要使系统可靠稳定, 装置进线侧需要加装过压保护装置, 使整流装置免于电网侧三相供电系统浪涌过电压影响。过压保护的整定值不能高于整流器晶闸管所能承受的反向电压。负载时, 分断变压器, 一次侧断路器灭弧装置不能完全吸收变压器的电磁能量。若触发脉冲封锁, 电磁能量将在变压器二次侧感应出过电压。此时, 过压保护装置需吸收变压器的电磁能量, 限制电压。空载时, 分断变压器, 过压保护装置还需吸收变压器的励磁能量。

3 参数设置与调试

直流传动装置6RA70是目前在工业领域运用较多的调速装置之一, 本文以6RA70为例, 对串联12脉动整流技术的具体运用进行阐述。

3.1 并行通讯

6台装置的12脉动串联方案的参数设置与两台装置串联12脉动相比有所变化, 较为复杂。3台并联的装置采用并行通讯的方式, 将3台装置视为一组6脉动并联装置, 联接方式如图2所示。6台装置之间的控制信号均通过并口通讯相互传递。

具体参数设置如表1所示:

3.2 参数优化设置

在优化电流环前, 需要将从装置组的电源切除, 并将其直流输出端正负短接, 因为电机优化时, 电枢回路会流过120%的电枢电流, 因此短接母排需要有足够的载流量。

执行电流环优化, 在电机不转的情况下, 电枢回路电阻P110、电感P111、励磁回路电阻P112、电枢电流调节器的P增益P155、电枢回路时间常数P156、励磁电流调节器P增益P255、励磁电流调节器的积分时间P256和自然换相时间点的校正P826被设置。其中, P112、P156、P255、P256被正确设置, 而P110、P111、P155、P826在12脉动运行时还需更改。

优化过程中, 若电机转动, 说明电机中有剩磁, 则优化出来的数据无效, 需要抱闸后再优化。当然, 如果现场有条件优化电流环时将电机机械锁死, 最好直接机械锁死, 优化速度环时, 再打开锁定机构。

若电流环优化成功, 就可以优化6脉动速度环, 优化时电动机会向电枢电压为正的方向旋转, 然后减到静止, 接着会再向相同方向旋转, 然后快速静止, 优化结束, 整个过程需要时间大约为6s。此处优化出来的速度环参数P225、P226、P228可作为12脉动运行时调节速度环的基础数据。

以上工作完成后, 可恢复电枢回路, 拆除短接母线, 用专用并口通讯电缆连接6台装置的CUD2板的X165/166, 通过此种通讯, 主装置完成所有闭环控制任务, 并为所有的从装置产生触发脉冲控制信号。

此时设置6台装置的参数, 准备试运行, 而串联12脉动时的P110、P111、P155、P826应如何设置?

通过并口通讯的主装置和从装置的U800分别等于1和2, 当U800=1或2时, 参数P826.001-006设置为0。

电流环P增益P155设置为优化值的一半。

下面具体阐述各种情况下, 优化出来的P110和P111应如何更改、设置。

并联电路的电阻电抗标幺检测可根据欧姆定律, 单独一台装置工作, 当输出A电压时电流达到B, 按标幺值计算出的比值等于A/B。此比值得出的过程为电压/电流, 等于电阻参考值 (结果不是实际值, 还要将标幺值转换为实际值后) 。X台装置并联工作, 负载电阻不变, 当每台输出A电压时电流达到每台B/X, 并联的电流和为B。每个单台继续按各自采集数据进行计算, 按标幺值计算出的比值等于。因此, 单台设备辨识的电阻值在并联时应当乘以并联数量。感应电动势计算公式:采样系统也是通过电压和电流采集进行的相关计算。因此, 和电阻一样单台设备辨识的电感值在并联时应也当乘以并联数量。

串联电路的电阻电抗标幺检测和并联电路方法一样:单独一台装置工作, 当输出A电压时电流达到B, 按标幺值计算出的比值等于A/B。X台装置串联工作, 负载电阻不变, 当每台输出A电压时 (串联电压和为X×A) 电流达到每台B, 串联的电流等于单台电流。每个单台继续按各自采集数据进行计算, 按标幺值计算出的比值等于。因此, 单台设备辨识的电阻值在串联时应当除以串联数量。电感同理。

如表2所示, 所有参数设置后, 即可12脉动运行。以6脉动优化出来的速度环参数为基础、调整出最优、最稳定的12脉动速度环参数。

3.3 防止动态环流

此种系统并联的装置之间不能像12脉动并联系统一样加入RS485串口G-SST2进行信号互联实现转矩方向互锁, 来防止正反组桥环流短路, 原因在于, 此系统并联的装置为主从装置, 从装置的晶闸管完全听从于主装置的指令, 加入转矩互锁在从装置上起不到任何作用, 因此从理论上讲, 此种系统的并联装置之间是不用加入转矩互锁来防止环流短路的。但是, 从实际情况来说, 两个装置的晶闸管特性参数并不完全相同, 它们的开通关断时间略有差异, 并且主装置对从装置的通讯, 也会使从装置的晶闸管开通关断略晚于主装置, 因此, 防止逻辑环流是很有必要的。否则在电枢换向时, 有可能发生并联的两个装置的正反组桥环流短路, 轻则熔断快熔, 重则击穿晶闸管。防止环流的方法有很多, 这里介绍的是将自动换向部分的转换阈值P159和附加的无转矩时间间隔P160略微放大, 但不能过大, 过大会使换向时动态性能恶化。经验表明, 无转矩时间间隔应在10-20ms。

3.4 相序要求

设置好参数12脉动试运行时, 如果直流调速器的交流侧U、V、W三相的相序不是顺时针, 就会在使能后1到2s后, 报F042编码器故障, 其实不是编码器故障, 而是几台装置都有了电枢电压及EMF, 而电机的转速却为0, 装置才误判断为编码器故障。仔细观察会发现, 装置的电枢电压, 在报故障之前, 会从0会迅速增加到几百, 两组装置的电压互为相反数, 所以电机不动。因此直流调速器的交流侧的相序一定要为顺时针, 否则两组装置相互掣肘, 误报故障, 费时费力。

4 满载半速功能

在一些特殊的工业应用领域, 如矿井提升机、胶带运输机等负载允许在整流主回路有局部故障时, 短时间内无法维修时, 可切除有故障的整流器, 暂时满载半速运行。配以适当的切换电路, 串联12脉动方案可以实现此功能。

在图1中, 若A11、A12、A13 (或A21、A22、A23) 中的其中一台整流器有故障, 可切除一组整流器, 另外一组运行。一组整流器输出电压为电机额定电压的一半, 因此电机速度只能达到额定速度的一半。这个功能在煤矿的主井提升机或运输胶带机上显得尤为重要。在设备重载提升时, 若传动系统出现故障, 可以不减载而最大速度降为一半, 暂时维持生产。

5 结束语

串联12脉动系统由于主回路复杂, 相应的调节控制系统也有一些新技术问题需要解决。此方案在某铜矿提升机进行了现场运用, 并就现场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逐一解决。运行表明, 此方案适用于直流大功率电机传动系统, 串联12脉动电流扩展方案对单一的串并联电路进行了功率扩展,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6脉动系统产生的谐波问题, 同时还具有满载半速功能。

参考文献

[1]黄俊.半导体变流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6.

[2]天津电气传动设计研究所.电气传动自动化技术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扩展语句教案 第5篇

高考拓展语句复习指导

所谓扩展语句,就是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将结构简单、内容贫乏、达意欠明确、表达欠具体、描述欠生动的语句扩充得丰富、充实、鲜明、形象起来。它要求考生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联想、想象能力以及驾御语言的能力。

“扩展语句”是2000年《考试说明》里新推出的一个考查点,在2000年高考第27题率先“亮相”之后,2001年春招题、2002年春招题、2002年北京高考题、2003年北京高考题、2004年春招题、2004年北京高考题、2005年北京春招题、2005年高考重庆卷都考查了语句的扩展。可见扩展语句作为一种新颖而独特的题型,有其旺盛的生命力,在2006年高考中仍有机会重现。因此对扩展语句考点的复习要作为重点内容来看待。

二、命题特点

从近年高考试题来看,此类题目的特点主要有:

1.着力于对考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重视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的基础能力。

2.在内容上呈开放性特征,同时紧密结合考生学习和生活实际。

3.为考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利于考生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展现自己的能力。

4.情景既有一定的限制,又有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5.答案丰富多彩,弹性较大,有利于激发考生的激情,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创造思维能力。

三、语句扩展题的几种形式:

1、语句句意扩展型

效果重在把内容单薄的语句丰富化。可分为单句的扩展和复句的扩展。单句的扩展就是扩展附加语,主要是扩展定语和状语,也可以扩展补语。复句的扩展可以化整为零变为单句的扩展,不同的是在句式上可以引入修辞,组成对偶、排比等句式。例如:“她笑了”

扩展1:加修饰成份

她含着泪笑了

扩展2:加修辞手法

她含着泪笑了,像一朵带露的玫瑰,像钻出云雾的月牙。

扩展3:加表现手法

她含着泪笑了,像一朵带露的玫瑰,像钻出云雾的月牙。花儿因她的笑变得更加灿烂,月儿因她的笑而变得更加娇媚。

扩展1比原句多一点特色,扩展2通过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更加突出了含着泪笑动人之处,扩展3通过花和月烘托了她的笑的灿烂和娇媚,这样她的笑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更加深刻了。

2、语句情景拓展型:

例1:根据下面提供的两种情景,把它们分别扩写成不少于30个字的一段话 情景一:清晨 太阳就要升起来了 情景二:夜晚 月亮升起来了

本题提供两种情景,一是“清晨”,表时间,“太阳就要升起来了”表示描写的景物。要注意“就要”的限制,不要误以为是太阳升起来了,应该接着描写“就要升起来了”的情景。二是“夜晚,月亮升起来了,应描写“升起来了”的情景。

3、语段话题拓展型

例如:

①请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结句,运用正反论证法加以拓展。

没有失败,就不会有成功的经验;没有失败就不会有战胜怯懦的勇气;没有失败,也就不会品尝到胜利后的甘甜,所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②请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结句,运用假设推理法进行拓展。

如果没有爱迪生999次试制灯丝的失败,就不会有他第一千次试制的成功;如果没有司马迁在仕途上的失败,就不会有他在史学上的辉煌的成就,„„所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③请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首句,运用因果论证法加以拓展。

失败是成功之母,因为任何一次成功都是在总结失败的教训之后获得的,失败带给我们不仅是伤痛,更多的是宝贵的经验,不敢面对失败的人或经历一次失败就退缩的人,那是永远看不到成功的彩虹的人。害怕失败则是人生最大的失败。

我们可以变换要求,继续拓展下去,这样可以从各个角度打开思路,同时使语言表达得到全方位的训练。其实学生大脑中并不缺少存贮,他们之所以在运用时找不到他们所需要的资料,是因为他们找不到提取资料的路径,学会拓展的方法,即是学会提取资料的路径。

4、语段填充拓展型

此类题型在高考试题中仅出现一次,以图表的形式出现,要求填充的语句一般在语段中间,语句的组织受前后语境的限制。根据题型设置来看,有两个层面:一是能够用表格中的数据用列数字或作比较的方法来说明,二是能够从横向或纵向角度来分析数据,概括数据结论。解题的关键是读懂图表,把握语境,明确角度。

例:根据表格的内容和本题所提供的语境,在横线上填写句子,使之成为一段完整的、连贯的话。

西河区投资、集资扩大绿化面积情况统计表

政府投资(万元)民间集资(万元)1979年 12.5 1.2 1989年 61.3 30.8 1999年 180.5 197.2 20年间投资、集资增长率 分别增长了14.4倍和164.3倍 1979年至1999年,西河区为扩大绿地面积,不断增加投资和集资,;从20年间投资、集资增长率看。这些数据说明,搞好城市绿化已不再单纯是政府行为了。此题有两个层次:一是用数据比较说明投资增长情况,二是概括数据结论或整合意义。前两空直接从表格中提取数据来说明,后一个空格受“搞好城市绿化已不再单纯是政府行为了”这一语境的限制,分析数据应选择“横向比较投资、集资增长速度的快慢”的角度。参考答案:前十年分别增长48.8万元和29.6万元,后十年分别增长119.2万元和166.4万元

集资增长率约为投资增长率的11.4倍

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有了极大提高

5、语段续写拓展型

效果重在使话题拓展,语段的语义更为丰富。语义的丰富表现在连贯、明确、形象具体生动等方面。

例:照应给出文句的意思,续写一段话。

听高雅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可以激励人的斗志,可以抚慰受伤的心灵。你听,.此题第一句话阐述“音乐”与“人”的关系——音乐对人的感化作用。接下来的“你听”提供了语境,命题者希望考生用具体的音乐来描述“音乐对人的感化作用”。一首歌曲的作用可能是单方面的也可能是多方面的,考生在选择例子最好能从单方面来选择,注意同第一句的对应关系。

参考答案:听《天鹅湖》感受情感真挚,听《命运交响曲》促人勇往直前,听《月光曲》渐觉忧愁远去。

6、名句鉴赏拓展型

此种题型主要是对古代诗歌中的名句或箴言警句等以鉴赏的方式进行扩展。

例:请对“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从艺术手法方面进行赏析,写一语段,不超过60字。

此题与古代诗歌鉴赏密切相连,着重考查考生的古代诗歌鉴赏能力。

参考答案:“海上生明月”不着一奇字,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天涯共此时”由景入情,不知多少佳人,夜不成寐,托月相寄悠悠情思。

四、解题步骤和扩展语句方法举隅: 一)、基本解题步骤:

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明确扩展的方向。审读扩展要求,提示,领会扩展的目的和侧重点,把握语句明示的或暗示的具有可能性的扩展方向。

其次要仔细观察原句(或主题词),把握扩展的基点(语句中肯定的部分或主题词创设或暗示的情景),根据语句提供或创设的情景对事物作深入的解释,具体的描写,阐述或说明。然后展开合理的想象,添加枝叶扩新语句。二)、扩展语句方法举隅 扩展语句常用的方法有下面几种:

1、添加修饰成分:扩展单纯的主谓关系句,可采用补充附加成分的方法。句子的主干只是单纯的陈述与支配关系,而句子的附加成分能起到修饰、限制和补充的作用,要使句子扩展的生动、具体、丰富,就可采用此方法。

例1:扩展下面的语句,要求突出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格。所给语句:梅花开放了。[分析]:这个句子只有主语和谓语,只说明了一个事实,留有的空间很大;可添加定语、状语。要想补充这些附加成分,我们可以说成(什么样的)梅花(怎么样地)开放了”。为了突出梅花的不畏严寒,还可以再加一些状语进行修饰限制。

参考答案:[当积雪压断枝头的时候,][当冰凌高挂悬崖的时候,][当百花纷榭凋零的时候,](裸露在荒山野岭刺骨寒风中的)梅花[迎着风雪][带看微笑][悄悄地]开放了。

2、合理丰富情境:有些句子只用补充附加成分的方法,不足以达到题干要求的生动,具体、丰富。这就要在简单修饰限制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描写和渲染,合理的丰富情境。有些句子只用补充附加成分的方法,不足以达到题干要求的生动、具体,这就要在简单修饰限制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描写和渲染。

例2:扩展下面语句,使其生动、具体,字数在70个左右。

琴声吸引了许多路人驻足倾听。

[分析]:补充附加成分我们只能写成“(什么样的)琴声[怎么样]吸引了许多[什么样的]路人[怎么样地]驻足倾听,听得<怎么样>”。这样写还不能写出具体和生动来,我们还需要对琴声怎么那么吸引人进行一番描写和渲染。

参考答案:优美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轻轻地飘出小白楼的窗户,穿过蒙蒙细雨,撒落在林间的小路上。许多行人情不自禁地停下了脚步,听得如醉如痴。

3、接续相关语句:对一些补写、续写的扩展形式,就要从前后的语句中找出暗含的对形式和内容方面的约束信息,根据这个约束信息来进行扩展,接续相关语句,填补空白。例3:仿照画线的句式扩展语句,要求语意连贯,并加一个抒情议论性的话作收束。

童年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在童真的爱的目光下,一只蝴蝶就是一只凤凰。

[分析]:此题在扩展的同时,还考查了句式的仿写。我们提炼出已给句式的结构共性为:一(量词)+(名词)就是一(量词)+(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内容上已给句子提供的是:在孩子眼里,所有的东西都是美好的、新奇的。以这些内容与形式方面的限制信息,来接续相关句子,填补空白。

参考答案:一朵轻云就是一条飞毯,一棵老树就是一个会讲故事的老人家,一湾小河就是一个无比欢乐的海洋。啊,多么令人难忘的童年!

4、突出重点对象:对于要求以一个词为重点的扩展题,我们可以从形式和内容方面去把握。在形式上可把它当作陈述对象,在内容上可强调这一词的作用。

例4 :对于要求以一个名词为重点的扩展题(如以“歌声”“起跑线”为重点),学生往往不能突出这—重点而使重点转移。要使其成为重点可以从形式上和内容上把握。在形式上让这一名词作陈述中心(主语),在内容上可以强调这一名词的重要作用。

例句1):毕业典礼上,同学们真挚优美的歌声仿佛在讲述三年的学习历程,将我们带入了对往昔岁月的美好回忆之中。(歌声作主语,歌声的作用是将我们带入了回忆之中)

例句2):田径场上,那条富于神秘色彩的白色起跑线一时间成了运动员们迈向成功的起点,亿万观众关注的焦点。(起跑线作主语,作用是可以迈向成功)

作宾语然后解释宾语(实际还是让其作后面句子的主语)。

例句3):考试前夕,我听着那时而如溪,时而若泉,时而似海的优美歌声,逐渐消除了心中的紧张。(歌声作宾语,再解释歌声的作用——消除紧张)

例句4):田径场上,人们的目光都聚焦在那条细细的起跑线上——那是运动员奔向胜利的起点。(起跑线作宾语,再注释起跑线的作用——奔向胜利的起点)

5、修辞尽现文采:要使扩展的文字有意韵,就要在内容上或发挥想象,合理创造;或进行联想,发散思维;或设身处地,感悟情境。在表达上充分使用多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例句5:根据下面的思路,合理展开叙述,组成80字左右的语段。

夏天和冬天,各有各的情趣。

[分析]:此题的扩展关键是要对夏天和冬天分别进行叙述和描写,写出各自的情趣,而描写和叙述的有无意蕴便是此题扩展优劣的关键。

如:夏有夏的草绿花红,冬有冬的琼枝玉叶。夏天百川灌海,漫天碧透,雨后泛舟,总能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湖面溜冰,一样使人逸兴神飞,意趣盎然。

扩展阅读五法 第6篇

确定好阅读的基点与扩展方向,是扩展阅读的关键,对基点以精读为主,扩展阅读应根据阅读的目的、层次和基础等因素略读为宜。

一、以作品删节稿或修改稿为基点,向原稿扩展,了解作家的写作过程以及发表前后的修改润色工作,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内容,而且能够从中学到不少写作知识,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二、以某篇作品的引文为基点,向引文的原作扩展,其目的是使学生既深刻理解引文的意义与作用,又能扩充文史知识。

三、以某作家作品为基点,向介绍这位作家的传记性文字或评述性文字等扩展。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该作家在历史上、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例如:在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时,学生已经在他作为诗人、学者阶段的“说和做”中真正了解了他崇高的品格——“口的巨人,行的高标”,真正了解了他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这时,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阅读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感受他的一腔豪气与气宇轩昂。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他的有关诗集《红烛》、《死水》等,以对闻一多先生进行全面的了解。

四、以某篇作品为基点,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其目的是使学生们明确同一题材往往因写作目的不同而表达方式不同,进而形成不同的文体。如学完《社戏》一文,教师可引导学生比较叶君健的《看戏》和臧克家的《社戏》。

鲁迅的《社戏》,是1922年写的短篇小说,作者以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全篇用第一人称写“我”二十余年来三次看社戏的经历。辛亥革命失败后,作者极度悲痛,面对残酷的现实压力,作者巧妙地用“小说”这种文学样式,抒发自己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的真挚友谊的眷恋,委婉含蓄地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作者在文章结尾处情不自禁地写到:“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没吃到那夜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的好戏了。”其实质并非是豆无可比拟的好吃,戏无可比拟的好看,只是情真而已。而臧克家的《社戏》与叶君健的《看戏》写于太平盛世,他们热情洋溢地赞美戏曲艺术家,赞美热情的观众,通过文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因而是叙事性记叙文。

扩展方案 第7篇

调度自动化系统中, 主站和子站间的数据交换采用不同类型的标准规约进行传送, 较常用的规约有IEC60870-5-101、IEC60870-5-104、DL451-91即循环远动规约 (Cycle Distance Transmission, CDT) 等[1,2]。

在工程实践中, 无论采用何种规约, 主站维护人员必须事先从子站得到远动信息表, 并人工将表中的遥信、遥测、遥控信息分别填入主站系统的数据库中。这是一个简单重复的过程, 但工作量相当大。特别是随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普及, 子站上传的信息量成倍增加, 仅依靠人工手动输入, 工作效率较低。

主流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支持远动信息表导入功能, 可大幅减少工作量。但导入过程受诸多限制, 不同系统所支持的导入文件类型及格式均不相同, 转换过程仍需离线手动完成[3]。

目前, 智能变电站技术日趋成熟, 将逐步取代传统变电站, 最终实现调度主站和子站间的无缝通信[4,5]。但这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 短期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源端维护问题, 仍需通过远动信息转发方式实现信息交互。

因此, 对现有规约功能进行高效扩展, 使其在保持原有传输协议和传输方式的基础上, 不仅能传送动态数据, 还能传送远动信息表, 并自动填入数据库, 从而极大提高远动信息传输及数据存储的效率, 增强远动信息处理的自动化程度。

1规约扩展方案的基本思想

通过规约的扩展自动传送远动信息表的基本原理是将汉字编码, 逐条传送至主站, 主站接收编码信息并翻译为汉字, 还原信息表后自动填入相应数据库中。

编码规则建议采用Unicode, 即统一码, 目前实际应用的Unicode版本对应于UCS-2, 每个字符占用2个字节, 前128个字符编码与ASCII码相同[6]。

2规约扩展方案

以DL451-91 (CDT) 规约为例, 设计一种高效的扩展传输远动信息表功能的方案, 该方案具体描述如下。

在保持DL451-91 (CDT) 规约帧结构、发码规则、同步字、校验方法不变的基础上, 扩展如下传输信息。

2.1 控制字

为实现远动信息的自动入库, 首先需要增加描述远动信息发送方和接收方信息的控制字 (见图1) 。

其中, 该控制字节增加的信息域E为扩展标识位:当E=0时, 使用标准规约中已定义的帧类别;当E=1时, 帧类别可另行定义, 以便扩展功能。因传送远动信息表需定义新的帧类别, 此处E=1。其他位定义不变, 控制字节由常用的71变为F1。

2.2 帧类别

增加A0、A1、A2、A3 4种帧类别, 其定义见表1所列。

2.3 信息字

1) 信息字结构:每个信息字由Bn~Bn+5共6个字节构成, 其中功能码1个字节, 信息或数据码4个字节, 校验码1个字节。其通用格式如图2所示。

2) 功能码定义:功能码分配见表2所列。

2.4 传送规则

每帧数据传送一条远动信息表内容, 每条信息不得超过26个汉字, 收到确认帧后发送下一条, 未收到确认帧则重发, 最多重发3次。远动信息表传送优先级最高, 传送过程中禁止插入其他帧。传送过程可由子站发起, 也可由主站发起, 子站响应。传送过程结束后恢复其他帧的正常上传。

2.5 信息字格式

1) 点号及确认信息字。点号及确认信息字格式如图3所示。

其中:b0~b15表示信息点号;b23为0表示此点号为遥测, 为1表示此点号为遥信;b22为0表示无遥控, 为1表示遥控点号有效;b16~b21表示信息类别, 信息类别定义见表3所列;b24~b31表示遥控点号。

2) 名称信息字。名称信息字格式如图4所示, 每个信息字传送2个汉字。

2.6 传送过程及帧结构

传送过程及帧结构如图5所示。

3传输效率分析及改进

3.1 传输效率分析

考虑极端情况即每条信息均为26个汉字, 则上传1条信息需1个同步字, 1个控制字, 1个点号信息字, 13个名称信息字, 确认帧需1个同步字, 1个控制字和1个确认信息字, 共19个信息字, 每个信息字占用6个字节, 则总码元位数为:1968 bit=912 bit。假设通信速率为1 200 bit/s, 若传送1 000条信息, 所需时间t=912 bit1 000/1 200 bit/s=760 s。

3.2 传输效率改进

1) 词组传送。为提高传输效率, 可将单字传送改为词组传送。将电力系统中常用词组编码, 如“有功”、“无功”、“电流”、“电压”、“开关”、“刀闸”、“重合闸”、“控制回路断线”、“XX保护动作”以及常用保护信号等, 编码范围可占用UCS-2编码的第十六平面。按照一条信息由6个词组组成计算, 则上传一条信息需3个名称信息字, 同步字和控制字数量不变, 共9个信息字, 每个信息字占用6个字节, 总码元位数为:968 bit=432 bit。假设通信速率为1 200 bit/s, 若传送1 000条信息, 所需时间t=432 bit1 000/1 200 bit/s=360 s。

2) 增量传送。若只是增加或部分修改远动信息表, 可只传送增加或修改部分即可。

3) 安全性改进。为保证传输过程安全可靠, 可增加权限管理、站号验证、数据库备份、撤销操作等安全策略, 避免上传远动信息表可能引起的安全风险。权限管理:主站设置专用账户进行远动信息表自动传送的管理, 该账户由系统管理员掌管, 任何传送远动信息表的操作需经系统管理员确认;站号验证:可在自动传送前增加站号验证过程, 自动验证主站号和子站号, 并由系统管理员手动确认;数据库备份:每次自动传送前应自动备份数据库;撤销操作:提供撤销操作功能, 若传送结束后发现错误, 可方便地将系统恢复到传送前状态。

4) 信息表反向传送。若子站由于某种原因造成远动信息表被破坏, 可将主站保存的远动信息表传送到子站, 提高故障处理速度。

5) 远动信息表验证。可实现远动信息表验证功能, 定期验证子站远动转发表是否与主站一致, 提前发现系统隐患。

4 方案的应用

以上规约扩展方案通过编码进行实现, 并在本单位进行试验, 结果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通过以上方案的设计和试验说明, 通过规约自动传送远动信息表可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将维护人员从简单重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由于其实现不依赖其他通信方式, 对子站和主站系统无特殊要求, 能兼容现有系统, 因此适用范围较广。

该方案的应用和普及可通过2种方式实现:一是单独形成规约, 仅实现远动信息表上传功能, 上传完毕后改为其他标准规约传送实时数据, 此方式实现较简单, 但现场应用时稍有不便;二是对现有常用规约进行功能扩展, 使其支持自动传送远动信息表功能, 此方式开发量较大, 且需各自动化厂家形成统一标准。

5 结语

本文以DL451-91 (CDT) 规约为例, 提出了一种基于规约扩展的新远动信息表自动传送编码方案, 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为实现远动信息的自动化传送以及数据存储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关研发单位和各自动化厂商可以在此基础上发展完善, 最终形成相关标准和实用产品, 从而进一步推广应用。

摘要:远动信息的高效传输是调度自动化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针对目前调度中心普遍采用的远动信息传输方法的不足, 文章提出了一种通过规约的扩展实现远动信息表自动传送的方案, 该方案的基本思想是对远动信息传输协议进行扩展, 将其中的UCS-2汉字编码转化为数字量进行传送, 信息接收并还原后可自动存入数据库, 从而节省信息处理时间及工作量, 并提高远动信息处理的自动化程度。文章以DL451-91 (CDT) 规约为例, 详细介绍了方案的实现过程, 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远动信息,规约扩展,编码方案,调度自动化

参考文献

[1]DL/T 634—1997.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1篇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S].1999.

[2]DL 451—91.循环式远动规约[S].1999.

[3]肖健, 姚文莹, 吴国沛, 等.调度集控自动化系统远动信息接入预处理软件设计[J].南方电网技术, 2011, 5 (1) :22–24.XIAO Jian, YAO Wen-ying, WU Guo-pei, et al.Design of the telecontrol data pre-processing software for integrated dispatching and central-control automation system[J].Southern Power System Technology, 2011, 5 (1) :22–24.

[4]朱伯通, 程志海, 唐志强, 等.基于CIM模型的智能变电站和调度中心互操作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3, 41 (10) :93–97.ZHU Bo-tong, CHENG Zhi-hai, TANG Zhi-qiang, et al.Interoperate research of the intelligent substation and dispatching center based on CIM model[J].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 2013, 41 (10) :93–97.

[5]陈爱林, 乐全明, 冯军, 等.代理服务器在智能变电站和调度主站无缝通信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0, 34 (20) :99–102.CHEN Ai-lin, YUE Quan-ming, FENG Jun, et al.Application of IEC 61850 proxy server in seamless communication between smart substation and control center[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2010, 34 (20) :99–102.

扩展方案 第8篇

关键词:中石化,配送中心,仓库方案

一、方案提出的背景及目的

1. 方案提出的背景

中国石化在南京地区拥有近1 0家石油石化生产企业,分布密度很大。以中石化南京物资装备公司为基础,建立中石化南京物流配送中心,既是充分发挥南京地区企业和物流业务量集中的优势,降低南京地区物流总成本,实现生产企业与配送中心“双赢”局面的顺势之举,也是中国石化合理配置系统内资源进行业务整合,实现在南京地区长期利益最大化的既定举措。

从配送半径、配送项目可行性和特性以及配送中心能力三方面分析,中石化南京物流配送中心的模式选择是存储型、区域性的备品配件分销配送中心,即按照石油石化生产企业的计划,适时适量购进备品配件,妥善加以保管,从而能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数量,有效地满足生产企业的需求。

存储型配送中心的特点是具有强大的仓储能力,能够满足大批量货物的存储。因而,仓库是存储型配送中心的核心资产,直接影响到配送中心的运作成本与服务质量。

2. 方案提出的目的

中石化南京物资装备公司现有一座2 0 0 0平米的标准平房库,位于扬子石化公司总库内。从南京地区石油石化生产企业的分布情况分析,其地理位置比较合理。但是,其面积不够尤其是基本已被占用。因此,扩大仓库面积势在必行!但如何扩大面积,是自建还是租赁?这是关系到配送中心今后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二、中石化南京物流配送中心仓库需求分析

1. 中国石化南京地区总体物流需求概况

南京地区聚集了中国石化生产企业的近半壁江山:扬子石化、金陵石化、仪征化纤、南化公司、南京化工厂、江苏油田、二建公司等。中国石化系统每年的非原料物资采购金额超过1 0 0 0亿元,其中集中(集团)采购金额约5 0 0亿元。据中国石化物资装备部估算,南京地区生产企业的物资采购量也占中国石化系统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按照石化企业对备件范围的通常认定,其占采购总量比重约为3%~5%。以此推算,南京地区石油石化生产企业的备件采购总量也相当可观,每年可达1 0亿元~1 5亿元。

2. 中石化南京物资装备公司现有仓库能力分析

中国石化总部的规划是以中石化南京物资装备公司为基础来构建中石化南京物流配送中心。从其主旨出发,利用中石化南京物资装备公司现有的资源是最为经济的选择。

中石化南京物资装备公司现有一座约2 0 0 0平米的、层高为7米的标准室内单层库,仓库能力尚可。但是由于中石化南京物资装备公司承担的一项主要职能是中国石化系统部分相同装置事故件的集中储备。经过十多年的运作,相同装置事故件的平均在库存储量已经达到了4 0 0 0万元,现有的仓库面积已经基本被占用,难以腾出多余的仓库能力用于配送中心的业务。

3. 配送中心需要新增仓库面积测算方法

仓库所需面积测算。库场规模规划方法尽管各有差异,但是基本原理都相同。一般选用仓库平面面积的计算方法。仓库平面面积主要由储存货物数量确定,但还受到其他因素制约,例如地面结构的承重能力的大小便影响到单位面积堆存量,还有货物的包装强度影响着堆存高度,又如库房内装卸搬运货物的机械化程度对库房面积的确定也产生影响。

库房总面积可按下式计算:S=E/λP

S(库房面积)=E/λ(仓库总面积利用系数, 为有效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p(单位有效面积货物堆存量)

E(平均堆存量)=Q(年货物总储量)Kt(货物平均堆存期)/T(年运营天数, 一般取350~365)

K(库存不平衡系数)=H m a x(月最大货物堆存数)/H a(月平均货物堆存数)

然后再根据配送中心的定位, 参照中石化南京物资装备公司现有配送实际的经验数据, 对配送中心所需扩展仓库面积进行测算。

三、中石化南京物流配送中心仓库扩展方案

1. 前提与约定

(1) 方案比较原则为平均年成本孰低原则,即比较固定资产自建或租赁所引起的现金流出的年平均值。 (2) 复利利率约定:计算平均年成本。 (3) 仓库位置定位于:临近扬子石化公司。 (4) 仓库类型定位于:层高7米的半机械化单层室内库。 (5) 仓库预定使用年限-这决定了年金现值系数和自建仓库总成本的摊销年限。土地使用权2 0年后预计价值:现出让/转让价格;仓库建筑物的最终残值率:5%;自建仓库每年的维护费用率:5%。这是一般情况下自建仓库比租赁仓库每年多出的运营成本;相同成本费用省略比较的原则:如仓库建成后装卸设备的购置费用、水电费、人员工资、订单费用、装卸费等省略计算比较。这是为简化运算过程和结果而采取的手段,而对方案结果不会产生方向性影响。

2. 方案一:自建仓库

(1) 自建仓库的特点简析。自建仓库的特点是一次性投入大,对于配送中心的现金充裕程度要求较高。仓库建成以后,其位置也就固定,转换成本很高。

自建仓库建成以后每年的营运费用较小,并能形成自己稳定的仓储能力,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能有效应对仓储市场紧张和仓储费用上涨的局面。

(2) 自建仓库的成本费用基本构成。自建仓库,首先要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根据南京市土地储备中心3块六合区土地的挂牌底价测算;完全外包方式下的仓库建造成本,此外还要考虑土地使用权和建筑物的预计残值和仓库维护费用等。

3. 方案二:租赁仓库

(1) 租赁仓库的特点简析。租赁仓库的特点是一次性投入较少,但是以后每年所需的费用较高,并且比较均衡。此外,租赁仓库的转换成本较低。租赁仓库在仓储市场紧张和仓储费用上涨时,将面临着仓储能力不足的危机。

(2) 租赁仓库的成本费用构成。租赁仓库一般由出租方按照承租方的要求建造仓库, 或者承租方根据自己的要求寻找适合的仓库。承租方的费用比较简明, 一般只是按期支付租赁费用。而仓库的维护费用则由出租方负责。

南京大厂地区有不少公共仓库,但这些公共仓库的质量比扬子石化公司仓库相差很远。并且,这些仓库均为多层库,层高较低,不适合于配送中心的使用。配送中心若要租赁仓库,还是宜向扬子石化租赁。

4. 自建和租赁两种方案比较

(1) 影响方案结果的主要因素。影响自建和租赁两个方案最终结果的关键因素有四个, 即自建仓库使用年限、复利利率、土地使用权2 0年后的价值和年租赁费用:如果使用年限缩短,则自建仓库的平均年成本将上升,而租赁仓库的平均年成本基本不会变化;如果复利利率上升,由于年金现值系数将较大幅度下降,则自建仓库的平均年成本将较大幅上升,而租赁仓库的年租赁费用一般也将有相应幅度(以前者为中轴变动)的上升。

(2) 主要影响因素的发展趋势。从中国的宏观经济走向,我们可以导出关于以上四个主要影响因素的发展趋势:中国利率有重新走高的趋势,但预计升幅有限;企业固定资产有加速折旧的趋势,折旧年限越来越短。但仓库的折旧年限一般不应低于自建方案中所取的2 0年;土地使用权一般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值,但又随着尚可使用年限的缩短而部分抵销升值幅度。

(3) 两种方案结果比较。通过成本费用的计算及主要影响因素的趋势分析,在综合比较和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出最优的仓库扩展方案。

四、结语

以经济数学模型测算为基础,比较分析中石化南京物流配送中心在仓库面积扩展时面临的自建和租赁两种方案,可以根据具体结果得出最佳的结论,这样有助于配送中心实质性建设的进一步开展。该两种方案,是根据中石化南京物流配送中心目前的项目定位南京地区备品配件的分销配送中心和目前预计物资存储量而可以测算出需新增仓库面积基础上而进行的。如果中国石化总部进一步强化系统内物资的集中统一管理,将集中采购的大宗原料物资等列入配送计划,则配送中心的仓库需求将呈几何级数扩大。仓库扩展方案也将要重新进行计算和比较。

参考文献

[1]戴定一:仓储管理与WMS.物流技术与应用, 2005年 (55)

[2]真虹:物流企业仓储管理与实务.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3年版

[3]温勇祥:中国石化集团物资装备公司年度工作总结.内部资料, 2004年

扩展方案 第9篇

电力系统大停电后的黑启动恢复可分为初期黑启动阶段和系统后续恢复阶段[1,2]。黑启动阶段是整个恢复过程的基础和前提[3],同时合理的黑启动方案能有效地加快后续网架重构、负荷恢复的进程。由于目前黑启动电源能提供较大的初始启动功率和吸收多条恢复路径上的充电无功功率,可以在黑启动阶段同时启动多台被启动机组,因此文献[4]提出一种黑启动电源同时启动多个待启动电厂的扩展黑启动的恢复策略,与1个黑启动电源仅启动1个待启动电厂的常规黑启动方案相比,更利于后续网架的重构进程,进而加快整个系统的全面恢复。因此相比传统黑启动方案,扩展黑启动方案中的初期黑启动阶段和系统后续恢复阶段存在重叠,联系也更加紧密,扩展黑启动方案的优劣不仅要看初期黑启动小系统恢复的效果,还要对系统的后续恢复最为有利。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黑启动阶段的研究工作集中在黑启动阶段的技术问题、实际电网的黑启动预案及试验研究和黑启动方案评估3个方面[5,6,7],但都以黑启动阶段的初期恢复效果为目标,并且文献[4]扩展黑启动方案优化也只考虑了扩展黑启动的初期小系统的加权发电量最大化。可见,上述黑启动方案都没有将系统后期恢复的影响纳入黑启动方案的目标集,因此目前的黑启动方案并不能保障对后续恢复进展最为有利,不能全局性地优化扩展黑启动方案的恢复效果。

在求得多目标优化问题的Pareto最优解集后,还需要根据决策者的偏好和实际系统的恢复要求选出最满意的Pareto非劣解,这是一个多属性决策过程[8]。传统的多属性决策方法没有合理融合决策者的偏好因素和决策矩阵的客观信息,本文引入三角模糊数反映决策者的偏好因素,并结合信息熵权法确定的客观权重,采用基于模糊熵权的Vague模糊集多属性决策方法进行Pareto最优解集排序来确定最终满意解。

为了克服上述研究中的不足,本文结合多目标优化技术与多属性决策方法对扩展黑启动方案的优化和决策进行讨论。首先综合分析扩展黑启动的初期黑启动阶段和系统后续恢复阶段的相互联系,从利于后续骨架网络的搭建和后续系统的电压调整的角度,提取出反映扩展黑启动方案的后续恢复影响的指标并纳入到恢复效果全局优化的目标集。本文以初期阶段内发电量加权和最大化、尽快搭建后续骨架网络和选择运行性能尽可能利于后续系统调整电压的被启动机组为优化目标,综合考虑各类约束,进而建立扩展黑启动方案的多目标优化模型;然后结合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与Dijkstra法对扩展黑启动方案求解出Pareto最优解集;最后对Pareto最优解集进行基于模糊熵权的Vague模糊集多属性决策分析,选取出最满意的扩展黑启动优化方案。

1 考虑后续恢复的扩展黑启动多目标优化模型

1.1 目标函数

因为扩展黑启动方案的初期黑启动阶段和网架重构阶段存在重叠,黑启动阶段与后续恢复进程的联系更加紧密,扩展黑启动方案的优化要根据初期阶段和后续恢复阶段的效果来全局性决策。因此本文从利于后续骨架网络的搭建和后续系统调整电压的角度,提取出反映扩展黑启动方案的后续恢复效果的指标:待恢复机组节点的重要性(拓扑位置的重要性和附近负荷的重要性)和被启动机组的进相运行性能,并将其纳入到决策扩展黑启动方案优劣的目标集,进而综合考虑初期阶段效果和后续恢复效果,建立扩展黑启动方案的多目标优化模型。

a.待恢复机组节点的重要性。

第1批被黑启动电源启动的机组是初期黑启动阶段和后续网架重构阶段中承上启下的关键,若它们就能在骨架网络层面铺开,则加速了后续网架重构的进展。因此本文采用节点收缩后的网络凝聚度即节点重要度[9]来定量地表征扩展黑启动方案中被启动机组节点的拓扑位置重要性。

电力系统大停电后恢复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全网的负荷恢复,若能首先恢复重要负荷集中的机组节点,则能显著地减少大停电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损失。因此本文采用与机组节点关联(即与机组节点有路径连接)负荷的停电损失函数[10]来量化待恢复机组节点附近负荷的重要性。因为负荷停电损失函数为时间的函数,所以初期阶段内的停电损失可采用式(1)所示的拉格朗日插值法对实际系统所统计的停电损失曲线[9]插值求得。

其中,L(t)为根据t0和t1小时的数据插值所得t小时的负荷停电损失。例如0.75 h的停电损失可根据0.5 h和1 h数据之间的直线斜率线性插值求得。

综合机组节点的网络拓扑位置的重要性和附近负荷的重要性来评价待恢复机组节点的重要性。为使电源分散在骨架网络和尽快恢复重要负荷,则待恢复机组节点的重要性应该最大化,可表示为如下形式:

其中,nG为电力系统中待启动的机组总数;αi为机组节点i的节点重要度;Li(t)为机组节点i附近负荷的停电损失;ci表示机组i是否在本时段投入,投入ci取1,否则取0;μ为节点重要度的权重,为加快骨架网络的搭建,需优先恢复节点重要度大的机组,取μ=2。

b.被启动机组的进相运行性能。

黑启动初期要投运大量空载线路,线路的分布电容会产生大量无功,恢复初期主要靠发电机进相运行(LPO)来吸收无功,因此选择有较好进相运行能力的机组,可达到吸收系统过剩无功功率的目的,利于调整系统电压。文献[4]也指出扩展黑启动小系统的规模主要受黑启动电源进相运行能力的限制,启动功率不是主要限制因素。因此扩展黑启动方案优化决策中应考虑并量化待启动机组的进相运行能力。

文献[11]分析当同步发电机接外部电抗xs(即发电机经变压器和线路与电网相联)时,进相运行的稳定极限为一圆特性,其半径为进相运行的能力极限:

其中,LPOmax为机组进相能力极限,UG为发电机机端电压,xd为发电机直轴同步电抗。

考虑机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进相能力要比最大容许值LPOmax低一些,但不难分析出:(1)发电机机端电压UG高,则无功储备大,进相能力强;(2)发电机直轴同步电抗xd和外部电抗xs小,则进相能力强。因此,本文将机组的进相运行能力函数作为表征后续恢复效果的目标函数之一,即:

其中,LPOi为机组i的进相运行能力函数。式(4)中发电机i的其他参数定义可参照式(2)、(3)。

c.初期阶段效果加权发电量最大。

初期阶段效果采用扩展黑启动形成的小系统在优化时间段内加权发电量最大来表征,以综合考虑被启动机组的容量、机组启动时间及机组启动后的爬坡率3个因素[4],即:

其中,T1为优化时间;γ(t)为机组出力在不同时段内的权重,随着时间推移,γ(t)的取值逐渐减小;PGi(t)为机组i在t时刻发出的有功功率,其值由机组启动时间、升负荷率、机组额定功率等参数决定,可由图1所示的简化机组出力曲线[4]求得。

最后综合考虑扩展黑启动方案的初期阶段和后续恢复效果,建立扩展黑启动方案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为:

1.2 约束集

扩展黑启动方案的约束集包括系统运行约束(包括无功约束、自励磁约束和潮流约束等)和机组启动约束(包括启动功率约束和启动时间约束)。

a.无功约束。

黑启动初期空投线路所产生的充电无功功率可能导致持续工频过电压[12],因此无功约束为:

其中,nL为扩展黑启动方案中恢复的路径数;QLl为线路l的充电无功功率;nB为黑启动电源机组的数量;QBr,max为黑启动电源机组r能吸收的最大无功功率。

b.发电机自励磁约束。

工程实际中,发电机自励磁约束为:

其中,KCBr为黑启动机组r的短路比;SBr为黑启动机组r的额定容量。

c.潮流约束。

其中,n0为已恢复系统中发电机的总数;Pl为支路l上流过的有功功率;nL为已恢复系统中线路的总数;Ui为节点电压;nb为已恢复系统中的节点总数。

d.机组启动功率约束。

所有待恢复机组所需的启动功率之和应小于黑启动小系统所能提供的启动功率之和,即:

其中,P0(t)为黑启动电源提供的启动功率,其值随着恢复进程而变化;为已并网机组所提供的功率,ei表示机组并网状态,已并网取1,否则取0;Pcr,i为机组i所需的启动功率。

e.机组启动时间约束。

为使扩展黑启动方案中待启动火电机组快速启动,应选择热启动的机组,则机组启动时间约束为:

其中,TCH,i为机组i的最大临界热启动时间。

2 基于NSGA-Ⅱ的扩展黑启动多目标优化

扩展黑启动方案多目标优化问题是一个多约束的多目标优化问题。首先通过机组预选来满足机组的启动时间约束,而无功约束与自励磁约束可合并为1个约束:

其他系统运行约束可通过对扩展黑启动方案的潮流计算进行校核,最后扩展黑启动方案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就转化为由多目标函数和线路充电功率、机组启动功率约束所组成的二维背包问题。

电力系统大停电后的黑启动恢复过程中,各目标同时优化的可能性很小,因为扩展黑启动多目标优化问题同时具有多个目标函数,各目标涉及同一组决策变量并相互制约,所以有必要采用Pareto最优解集来协调各目标之间的关系[13]。引入快速非支配排序算法、个体拥挤距离算子和精英策略的NSGA-Ⅱ[14]是一种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的Pareto最优解集的优秀进化算法,所求得的解集分布均匀,有效地避免了求解的目标偏好性,收敛性好。本文将NSGA-Ⅱ应用于扩展黑启动方案的多目标优化中,描述如下,流程图见图2。

a.染色体结构设计和初始化种群。每个染色体代表一种扩展黑启动的恢复方案,电力系统有n个备选机组节点,则该恢复方案可表示成长度为n的染色体,若某机组节点被选中,则在状态序列与其对应的位置取1,否则取0。随机产生初始种群,计算出各目标函数的适应值。

b.快速非支配排序[14],按个体的非劣解水平分层,向Pareto最优解的方向进化。设计个体拥挤距离,优先选择拥挤距离较大的个体,保证种群多样性。

c.选择、交叉和变异运算。选择运算采用轮赛制选择算子,然后采用模拟二进制交叉(SBX)算子和正态变异算子[13],进行交叉和变异操作,得到子代种群Dm。

d.精英进化策略[14],即图2中虚线方框中所示部分。为防止父代中的优秀个体在进化过程中被丢弃,采用精英进化策略,即保留父代中的优良个体直接进入子代,避免陷入局部最优。

e.精英个体校验模块。首先根据Dijkstra算法为各恢复机组节点搜索送电路径,计算各恢复方案的线路充电功率和所需启动功率,判断该扩展黑启动方案是否满足线路充电功率及启动功率约束,若满足则保留该扩展黑启动方案,否则放弃;然后对方案进行系统的潮流和节点电压约束校验;最后对发生潮流越限的方案进行调整[14],若灵敏度调节量在允许范围内则方案校验通过,否则记作不可行方案。

3 基于模糊熵权的Vague模糊集的多属性决策

对于扩展黑启动方案的多目标优化问题,Pareto最优解集在各目标函数上各有侧重,还需要根据决策者的偏好以及系统恢复的实际要求,从解集中挑选出足够满意的最终解。为合理融合决策者的偏好因素和决策矩阵的客观信息,本文引入三角模糊数反映决策者的偏好因素,并结合信息熵法确定的客观权重,采用基于模糊熵权的Vague模糊集多属性决策方法进行Pareto最优解集排序来确定最终满意解。

3.1 模糊主观偏好因素

传统基于信息熵的多属性决策方法[15]没有考虑决策者的偏好因素,而模糊数是一种特殊的模糊集,是表达决策者模糊偏好的重要指标。因此本文采用三角模糊数反映决策者主观上对各属性的重视程度。

三角模糊数均为实数,且满足a3>a2>a1>0,其隶属度函数为:

决策者的模糊偏好程度所对应的三角模糊数(a1,a2,a3)如表1所示。

设有N个决策者,第j个决策者赋予第h个属性的模糊权重为,则所有决策者对第h个属性的模糊权重为:

将属性的模糊权重转换为最佳非模糊性能值,可以评价方案中性能指标的重要程度,转换公式如下:

归一化处理后求得第h个属性的模糊权重为:

3.2 信息熵权法

信息熵权法[15]借助信息熵来描述系统内在信息的客观性,是根据决策矩阵中信息的差异度来客观上确定属性的权重。由Pareto最优解集构成的决策矩阵来确定客观权重,计算步骤如下。

首先构造有K个方案M个属性的决策矩阵B=(bkh)KM,将决策矩阵规一化处理为优属度矩阵G=(gkh)KM;然后计算第h个属性的熵值Hh:

将第h个属性的熵权wh作客观权重:

3.3 模糊熵权法

模糊熵权法[16]合理地融合了模糊主观偏好因素和客观信息熵权,这既利用了决策者的经验,也尽可能地避免了选取满意解的主观盲目性。

假定模糊权重为Wf=(wf1,wf2,,wfh,,wf M),信息熵权法确定的权重W=(w1,w2,,wh,,wM),由加权几何平均数方法计算第h个属性的模糊熵权为:

其中,zh为第h个属性的模糊熵权,且。当决策者对实际恢复情况不确定时,可增大信息熵客观权重的比重η,利用信息熵权法所反映的Pareto最优解集的内部客观信息来指导决策。

3.4 Vague模糊集多目标决策方法

Vague模糊集[17]作为Fuzzy集的一种推广,可同时兼顾隶属与非隶属两方面的信息,因此能更全面地表达扩展黑启动方案多目标决策中的模糊信息。

Vague集的定义为:设论域U,元素x是论域U中的任一元素,论域U上的一个Vague集V可由真隶属度函数tV(x)和假隶属度函数dV(x)表示。其中tV(x)是从支持x的证据中导出的肯定隶属度的下界,dV(x)是从反对x的证据中导出的否定隶属度的下界,并满足tV(x):U[1],dV(x):U[1],tV(x)+dV(x)1。Vague模糊集多目标决策步骤如下。

a.构造决策矩阵B,按照效益型指标形式对Pareto解集构成的决策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相对优属度矩阵G。

b.确定正、负理想方案优属度向量G+、G-,进而计算方案集综合Vague值矩阵V=([tkh,dkh])KM。

由各方案的最大优属度值gh+=max(gkh)和最小优属度值gh-=min(gkh),其中k=1,2,,K,建立正、负理想方案:

gkh相对于正理想方案指标gh+和负理想方案指标gh-的真假隶属度为:

综合Vague隶属度为:

c.结合模糊熵权zh,确定Pareto解集中各方案相对理想方案的综合Vague值Vk=[tk,dk],k=1,2,,K。

d.根据评分函数值进行排序,选出最优方案。

可通过如下评分函数计算得到方案k相对于理想方案的适应程度。

对备选方案排序时,首先根据各方案的S1评分函数值,值越大表示方案k越优;若S1相同时,再根据S2评分函数值,值越大则方案越优。

4 算例与结果分析

4.1 算例求解

为验证考虑后续恢复影响的扩展黑启动多目标优化方法的有效性,本文采用图3所示的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为例,对扩展黑启动方案进行研究。

设30号节点为大型抽水蓄能电厂,将其作为系统的黑启动电源,其参数为:装机容量3250 MW,cosφ=0.9,KCB=1.25,机组空载时所吸收的最大无功功率为0.35SN。假设31号节点上的机组有冷启动时限,其余机组的最大临界热启动时间为1 h。各待启动机组的其他参数假设以及节点参数计算值如表2所示,其中UG为发电机机端电压标幺值,KC为发电机的短路比,α为归一化处理后的机组节点的节点重要度计算值。优化时间段T1=4 h,发电量权重系数γ(t)在[1]h取1.5,在(1,2]h取1.0,在(2,4]h取0.8,并且节点重要度的权重μ取2。

扩展黑启动恢复过程中,通过机组预选,由于31号节点的机组有冷启动时限,在优化时间段内有8个备选待启动机组节点。假设30号节点黑启动电源中的1台机组完全供给厂用电,剩余2台机组作为提供初始启动功率的黑启动机组,从而计算出系统的初始启动功率P0=320 MW,黑启动电源进相运行所吸收的无功功率Qb=155.56 Mvar。

本文利用NSGA-Ⅱ对扩展黑启动方案进行优化求解,其参数设置如下:交叉概率取0.9,变异率取0.1,种群大小取100,最大迭代次数为100。图4显示了扩展黑启动方案中满足约束集和经过精英校验的Pareto非支配解空间。

在追求发电量最大化的同时,还应将待启动机组分散至骨架网络上和启动进相性能好的机组,以保证全局性的恢复效果最优。由3位专家根据自身经验赋予3个属性模糊权重,归一化得模糊主观偏好权重向量为[0.485 8,0.304 7,0.209 5]T。按照效益型指标对Pareto最优解集构成的决策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根据信息熵权法计算的客观权重向量为[0.317 0,0.342 6,0.340 4]T。由模糊熵权法融合主客观权重,模糊熵权向量为[0.467 1,0.316 6,0.216 3]T。利用式(24)求出每个属性相对理想方案的综合Vague值矩阵,再结合模糊熵权向量,根据评分函数式(25)对Pareto最优解集中各方案评分如表3所示。

4.2 结果分析

从上述算例可以看出,综合考虑初期阶段效果和后续恢复效果的扩展黑启动方案多目标优化方法,避免了对多目标进行加权求解的盲目性,采用NSGA-Ⅱ优化得到的扩展黑启动问题的Pareto最优解集中含有多个最优解(如图4所示),在目标空间上分布均匀,彼此间互不支配,为决策者提供了更全局性的选择空间。从图4中还可以看出,由于这3个目标函数的相互制约,使各目标同时最优化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只能根据恢复的实际要求和决策者的偏好信息从Pareto最优解集中选出最终满意的扩展黑启动恢复方案。对比表3评分值可知,方案2为最优的扩展黑启动方案:G30-G37-G33-G32。该方案同时兼顾了初期阶段效果和后续恢复效果的优化,方案中3个属性均有较大的目标函数值,不仅能为系统提供较大的发电量,同时兼顾了搭建骨架网络加快后续网架重构的进展,并且优先恢复重要负荷集中的机组节点以及有较好进相运行能力的机组,以便于后续的系统电压调整,从而更利于加快系统恢复的整体进程。可见,比单一目标的扩展黑启动方案优化具有更大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采用的基于模糊熵权的Vague模糊集多属性决策,利用了决策者的经验信息,且在决策者对实际恢复情况不确定时,可利用信息熵权法所反映的Pareto最优解集的内部客观信息进行决策,尽可能地避免了选取满意解的主观盲目性。

扩展黑启动小系统的规模主要受线路的充电功率约束所限制,机组启动功率约束不是主要限制因素。如本文方法得到的最优方案2中,恢复G37、G33和G32路径上产生的总容性无功功率为142.15 Mvar,小于Qb;而恢复所需的总启动功率为38.5 MW,远小于P0。优先恢复进相运行能力良好的机组节点,更利于吸收线路上的充电功率,保证黑启动小系统的稳定运行。在参照扩展黑启动优化方案进行实际电网的恢复中,还应按照发电厂安全规程来保留适当的机组进相运行裕度,以保障恢复的安全性。

5 结论

扩展方案 第10篇

经过近年的探索发展, 中国网络游戏产业已经进入一个平稳较快发展的新阶段。2008年, 我国网络游戏出版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83亿元。在全球经济危机的严重冲击下, 网络游戏产值同比呈现出逆势增长的势头。毫无疑问, 网络游戏已经构成了IT行业中新兴的利润增长点。巨大的市场需求吸引了国家和社会的极大关注, 越来越多的专业游戏开发商介入其中。由于各种的原因, 我国的游戏产业起步较晚, 目前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许多技术尚不成熟。随着网络游戏玩家的日益增多, 网络游戏服务器端承受着严峻的性能考验和负载压力。为了提供良好的服务品质, 网络游戏服务器端的设计显得尤其重要。进行游戏服务器端网络通信架构以及关键技术的研究, 对于游戏产业的发展和游戏的开发都有积极的意义。

1 MMORPG游戏服务器

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 (MMORPG) 是在当前网络游戏中的主流游戏类型。由于要支持数以万计乃至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玩家的同时在线, 同时还要处理玩家的战斗、场景地图、角色升级等游戏业务逻辑, 以及世界聊天、组队等玩家之间的互动交流, 为玩家提供丰富的交互体验及流畅的游戏体验。相对于休闲类网游来说, MMORPG本身游戏设计方面的特性就决定其对游戏服务器要求更高。要想达到以上要求, 靠单一的服务器是不可能完成的, 需要将整个游戏服务划分为多个模块单元分散到多台分布式服务器去协同处理, 通常称之为服务器组。要想达到优秀的性能, 除了硬件上的要求外, 合理的服务器架构是一款MMORPG服务器组成败的关键。通常, 服务器组架构的主要评价标准有:

(1) 稳定性

稳定性是一款MMORPG服务器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为人数众多的游戏玩家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稳定的游戏服务对服务器的硬件及软件设计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服务器架构的不合理将可能导致服务器卡机、崩溃、数据丢失等严重问题, 直接造成游戏玩家的流失。

(2) 高效性

服务器组的工作效率主要表现为服务器系统吞吐能力的大小。目前, 单台游戏服务器一般能承受2000至5000千人同时进行游戏。一个硬件配置相同的服务器区组, 对于某些游戏可以同时支持5万人在线, 对于另一些游戏却只能支持2万人同时在线, 这就是服务器架构不同造成的效率上的差异。

(3) 可扩展性

可扩展性是衡量一个服务器组架构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游戏的变化日新月异, 游戏内容也会经常更新, 这均要求游戏服务器能方便地扩展以适应新的游戏要求。例如, 随着一个区组玩家人数的增多, 能否通过增加某些服务器后进行简单的配置即能实现快速扩容?游戏类型从收费转为免费后能否方便地使用商城消费服务器取代计时收费服务器?这些就是对服务器组扩展性的要求。

(4) 可开发性

服务器的架构设计不仅要考虑系统运行时的效率, 也要考虑开发时的工作效率, 这需要综合衡量系统开发人员的能力、架构设计的复杂度、各个模块的耦合度等, 使各个开发人员能相互并行地、协同地工作但又不至于相互依赖。架构设计者必须很好地把握需求及工作细分的粒度, 以保证开发人员以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开发出最适合自己的系统。

(5) 可维护性

从运营的角度来讲, 服务器的可维护性至关重要。服务器必须提供便利的方式对游戏进行管理和维护。如果一次系统数据备份都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如果一次普通的游戏更新就要停机两三天, 那么这个服务器的架构是难以得到运营商的认可的。

2 设计方案

2.1 设计目标

(1) 稳定。服务器组内的各服务器均能长时间稳定、高效地运行, 基本不会出现服务器异常崩溃的情况。各服务器间通信顺畅、游戏逻辑服务器间资源及玩家负载均衡。

(2) 可扩展。服务器组能方便扩展, 易引入新的功能模块, 应对玩家人数的增长只需简单增加游戏逻辑服务器即可完成。

(3) 低耦合。各个主要功能均抽象为一个模块, 并且不依赖于具体实现, 分别由独立的服务器运行, 尽量做到低耦合, 以应对底层实现的变化。

2.2 拓扑结构

如图1所示, 整个服务器组由一台AAA服务器 (AAA Server) 、一台控制服务器 (Control Server) 、一台数据库服务器 (DB Server) 、一台聊天服务器 (Chat Server) 、一台支持服务器 (Support Server) 及若干游戏逻辑服务器 (Game Server) 组成。

2.3 主要功能模块说明

2.3.1 AAA服务器

由于网络游戏的账号授权等工作比较重要, 因此将该功能模块运行在一个独立服务器上, 称之为AAA服务器。类似于其他网络通信中的AAA服务器, 它用于处理玩家登录时的账号验证、授权及登记工作。该服务器直接与玩家的客户端打交道, 并在必要的时候向控制服务器请求所需的信息。

2.3.2 控制服务器

服务器组的控制中心, 它记录了各个服务器的网络通信地址、游戏逻辑服务器间的资源分布及玩家承载情况等。控制服务器主要用于保障各个服务器间的正常通信, 以及游戏逻辑服务器间的资源及玩家负载平衡。

2.3.3 游戏逻辑服务器

游戏逻辑服务器是整个游戏服务器的核心, 它为玩家提供具体的游戏逻辑, 如玩家升级、场景地图、战斗逻辑等。玩家登录后一般直接同一个游戏逻辑服务器打交道。根据区组玩家人数的多少, 游戏服务器一般由多台拥有独立逻辑功能的服务器组成。因此, 简单增加游戏逻辑服务器的数量即可有效解决玩家人数增长的压力。

2.3.4 数据库服务器

考虑到玩家数据的重要性, 数据库服务被抽象为DBA模块在单独的服务器上进行运作。DBA提供统一的接口供游戏逻辑服务器存取玩家数据, 而不用考虑数据库底层的具体实现。具体的数据库系统可以使用Oracle、My SQL、Sql Server等, 并且可以做到替换方便。

2.3.5 聊天服务器

MMORPG游戏具有交互性强的特点, 因此在各个玩家间会传递大量的交互数据, 如果这些数据均由游戏逻辑服务器来处理, 势必会严重影响游戏逻辑服务器的效率。因此, 通常由单独的服务器服务来处理玩家的交互工作, 我们称之为聊天服务器。

2.3.6 游戏支持服务器

游戏支持服务器主要提供一些辅助性的游戏支持服务, 如GM功能等。

3 服务器组的工作

整个服务器组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游戏服务提供者, 区组内的各个服务器需要协同工作才能提供完备的游戏服务。

3.1 服务器组的启动

服务器组启动时控制服务器最先启动, 其次是除了游戏逻辑服务器外的其他服务器依次启动。由于游戏逻辑服务器有多台, 并且启动时需要创建各自需要承载的资源, 因此启动过程较为复杂些, 具体如下:

(1) 加载并启动逻辑服务功能模块;

(2) 向控制服务器请求需要在本服务器上创建的资源信息;

(3) 尝试创建所有资源直至成功;

(4) 通知控制服务器本服务器启动成功。

当所有游戏逻辑服务器启动成功后, 控制服务器通知AAA服务器所有准备工作已经完成, 可以允许玩家登录。

3.2 玩家登陆流程

图2描述了玩家登录时服务器组的处理流程:

3.3 游戏逻辑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在一个服务器区组中, 由于玩家及资源均分布在不同的游戏逻辑服务器上, 因此, 游戏逻辑服务器间的互访问是很频繁的。使用类似于ARP协议的网络访问模型, 可以极大提高游戏逻辑服务器间的访问效率:

(1) 每个游戏逻辑服务器均向控制服务器注册自己的网络地址 (IP及端口) 。

(2) 每个游戏逻辑服务器均缓存下最近访问过的其他游戏逻辑服务器的网络地址。

(3) 访问其他游戏逻辑服务器时, 先通过缓存查找, 查找不到时向控制服务器请求, 并在缓存中记录下该地址。

(4) 缓存的地址超过一定的时间间隔后清空, 以保证缓存的地址信息真实有效。

4 结束语

本MMORPG服务器组模型已经在某网络游戏中得到应用, 并且取得了良好效果。在一个配置10台游戏逻辑服务器的区组中, 可以支持约3~4万人同时在线。由于各主要的功能模块均独立运行在不同的服务器上, 使得各服务器负荷较低, 保证了运行时效率, 同时也使得整个服务器组更稳定、更易扩展。

参考文献

[1]贺冯政.网络游戏服务器通信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2008.

[2]吴拥民.MMORPG服务器软件体系结构研究——非形式化构造[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6 (32) .

[3]吴拥民, 徐戈.游戏子系统的模块化设计[J].福建电脑, 2005 (10) .

[4]吴拥民, 陈宏展.MMORPG服务器软件体系结构研究——构造模型的演化[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理工版) , 2008 (6) .

[5]phoenixsh.高效网游服务器实现探讨[EB/OL].http://blog.csdn.net/phoenixsh.

[6]黄庆荣.分布式网络模型的研究及其在开发TroBus中的应用[D].福州:福州大学, 2003.

[7]徐晓飞.基于软硬件协同的机群互连系统通信协议的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 2004.

扩展技能 放飞想象 第11篇

本期我们特别邀请了两位著名的摄影家林铭述、彭学平。他们在数码后期方面均有独到的建树,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对我们提供的素材片有怎样的看法,又进行了哪些后期加工。

『彭学平/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萍乡市摄影家协会主席。』

我觉得原图太满,气氛也不够,为了使该图宽松些,又能借助天空来营造气氛,我决定把原图扩为方片,再换一个天空。

1.首先对原图画布进行扩展,再用矩形选框工具,对剪裁后的原图进行局部拉伸。

2.再用通道抠图法抠除天空和部分水面。因为天空和水面主要是蓝色,所以首先建一个蓝色通道副本并选择。

3.然后调出色阶界面,调整色阶滑块,让高光部分的天空、水面变白,并用多边形套索工具选取其他如人物的草帽、船桨等的高光部分,填充成纯黑色,以保证只有天空、水面部分被分离出来。之后用魔棒选择亮部。再载入选区,回到图层,删除选区。至此,原图的天空和部分水面已被抠除。

4.再选择好一张合适的天空素材图调入画面。您会发现,原图中剩余部分与新加入的天空部分不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原图的白边非常明显。此时,我们进行关键的一步——处理合成的痕迹。

5.选取原图发亮的边缘,设定羽化在25-50左右,调整输出色阶,压暗选区。其他不能融合得很好的边缘也经过这样的处理。处理完毕后,再整体压暗原图,提亮背景,让两个图层亮度更为接近。

6.合并图层,调整整个图片效果,主要是暗部细节。复制图层,在上面的图层添加蒙版,然后提亮下面整个图层。再用画笔擦掉蒙版上人物的面部等暗部,露出下面图层的亮部细节,再修掉画面中的脏点,人物面部等暗部的曝光已经很合适了。

7.为了烘托整个作品的氛围,下面调整一下影调。用曲线通过红色通道提亮红色曲线,同理,在蓝色通道压暗蓝调曲线,得到了偏暖色调效果。

8.为了做出更有沧桑感的低饱和度效果,再复制图层,把上面的图层去色,把混合模式改为叠加。

9.叠加后色调很有特色,就是暗部细节显示较少。

10.再对黑白图层应用滤镜,选择滤镜-其他-高反差保留,将半径设为1.7。高反差保留主要是将图像中颜色、明暗反差较大两部分的交界处保留下来,比如图像中人的轮廓线以及面部、服装等有明显线条的地方会变被保留,其他大面积无明显明暗变化的地方则生成中灰色。配合混合模式的使用可以实现很好的锐化效果。在“叠加”的混合模式下,通过高反差保留滤镜不仅提高了锐度,还把图9的暗部细节还原了出来。合并图层,再用色阶、曲线等工具对新图进行最后细调,得到右边最终作品。

『林铭述/著名摄影艺术家,《大众摄影》杂志专栏作家。』

此张渔夫和鱼鹰的照片,人物表情生动、构图也不错。问题是整体曝光稍显不足,面部的曝光严重不足。

由于光比较大,如果只增加曝光,面部曝光合适了,其余部分将会曝光过度。原片运用了RAW格式,这样后期调整余地很大、调整也会更加简单。我就通过Camera Raw 6.2工具调整这张大光比的照片的曝光,虽然有很多方法可以调整曝光缺陷,但是用Camera Raw 6.2调整会没有色阶的损失,让画面层次更加丰富、细腻。

具体步骤:将鼠标点中工具栏中左方第一个“基本”设置,经“曝光”、“恢复”、“填充亮光”、“黑色”、“对比度”等各项的调整,直至色阶分布已经几乎完美。此时的照片也降低了光比的巨大反差,呈现出较丰富的层次,如下面调整后的效果。不需要繁琐的步骤,只需简单地调整这些滑块,就是这么简单!建议您参照截图数据试验一次。大众摄影网www.pop-photo.com.cn提供原始素材图的下载。

简要介绍一下一些滑块的作用:曝光/增减曝光量。恢复/控制高光细节。填充亮光/控制暗部细节。

黑色/增减暗部色阶。清晰度/和锐度相近。

扩展方案 第12篇

关键词:语义Web,本体,OWL,约束,规则

1 引言

互联网是一个具有虚拟的无限潜力的信息资源。然而,这种潜力只是相对地得到充分应用,因为对于机器(计算机)来说,智能地处理和整合万维网上的这类信息是困难的。近年来,研究者们提出了语义Web的概念,以期解决上述问题。与传统的依赖于自然语言处理来获得现有文档意思的方法相比,这种方法需要网页作者使用一种知识表示语言来描述他的网页。因而,目前来说,对语义Web的研究集中在本体层及其以下各层,主要就是解决知识表示与推理的问题。

在知识表示方面,传统的本体表示语言有多种,如基于框架和一阶逻辑的Ontolingua,IKBC,OCML,Flogic,Cyc L和基于描述逻辑的Loom。XML己被认为是Web上数据交换的标准语言,一些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基于XML语法的本体描述语言,如SHOE OML,XOL,Riboweb,OIL,DAML和OWL等[1]。

2 OWL的属性值约束

OWL是被W3C推荐为标准的,专门为描述语义Web上的本体(ontology)而设计的描述逻辑语言,它具有清晰的语义,具备很强的知识表示能力。但也还存在局限性,如属性约束表示能力不足、不能表示任何规则等,但无论约束表示还是规则表示对本体都是非常重要的[2]。

OWL的属性值约束有这三个owl:all Values From,owll:some Values From和owl:has Value。其中owl:all Values From,owl:some ValuesFrom把属性值限定在某一个类或一个枚举类型的Data Range,owl:has Value则把属性值限定为某一个具体的类的实例或具体的数值。

OWL能直接表示属性的基数约束(用owl:min Cardinality,owl:max Cardinality和owl:Cardinality表示基数约束)其语法定义如下[2]:

由于基数约束只能表示值域限制在0和1的基数表达式(Cardinality expressions),这使得用户只能够表示“至少一个”,“不超过一个”,和“恰好一个”这几种意思,而OWL属性约束只能限定为具体的类或实例,或者具体的枚举值,因此,OWL中表示属性值的区间约束却不方便易行[3,4]。

根据前面的研究,既然OWL中表示属性值的区间约束不方便易行,那现有的OWL是如何表示区间约束的方式呢?下面将来进行说明。

在OWL中为了表示≥或这样的属性值的区间约束,通过用户自定义的数据类型来实现。其做法是在OWL的可扩充数据类型本体中有用户子定义其所要表示的属性值的区间约束。例如,用户要表示12,则用户在OWL的扩充本体中首先将12定义为一种用户所需要的数据类型,然后再使用其实例。

显然,这种做法有两个缺点:

第一,由于约束的不可预测性,这种用户自定义的数据类型不能实现枚举用户可能用到的所有数据类型。

第二,每个用户都可以按需定义自己的数据类型,势必会使得本体的规模庞大以及管理上的混乱。

一般来说,这种缺点并不是很致命的,但是对于未来的本体构建而言,这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语义Web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达到概念的共享,那如果存在过多的用户自定义数据类型,必然带来概念共享的程度下降。

3 对OWL的扩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拟在OWL上层建立一个约束表示层:Restriction Represent Layer-RRL,RRL使用OWL和RDF语法。该RRL层是对OWL的扩充,使得OWL能够表示简单的约束和规则[5]。设计RRL的指导思想为:

1)RRL基于OWL,是对OWL的扩展,但它位于OWL的上层;

2)约束或规则表示为OWL中的一个类;

3)RRL主要用来表示简单的IF-THEN规则以及属性值的区间约束,如>,≥,<,,<>等。

RRL中的约束或规则表示可以引用OWL以前各层中定义的词汇。

3.1 定义RRL层

RRL层头信息的定义如下:

作几点说明:同一个URI reference在一个RRL层表示的约束中,不能同时是一个datatype ID和class ID;同样的,同一个URI reference在一个RRL层表示的约束中,不能同时是一个datavalued Property ID、individualvalued Property ID、一个annotation Property ID、或者一个ontology Property ID。

3.2 RRL层中表示属性值的区间约束

根据属性定义的方式,我们在RRL层中定义一个约束类”User Defined Number Restriction”(用户定义的区间约束类),这个类的作用是实现值的区间约束,该类具有四个属性,分别为:

a)约束关系”restriction Relation”,定义了约束关系的类型集合,其值域为一个枚举类型集合{>,≥,<,,<>}。

b)约束值”restriction Value”,定义约束值的范围,其值域为xml:schema上定义的数值型数据类型值。

c)约束值的数据类型”retriction Value Datatye”,定义约束值的数值类型,其值域为xml:schema上定义的数值型数据类型。

d)约束值的单位”restriction Value Unit”,定义了约束值的单位,比如:公斤,吨,等等,其值域为rdfs:literal。

属性的定义如表1。

用OWL描述如下(注意:采用””表明中间省略了一些内容):

在RRL层中对”User Defined Number Restriction”类进行如下定义:

在RRL层中定义的类”User Defined Number Restritcion”可以看作是一个属性值区间约束的模板,也可以说是一个本体,用户可以使用这个本体来定义用户所需要的属性值的区间约束,例如上例中要定义类”Adult”(年龄>=18的人),则在引入了RRL层以后,描述同样的约束表达式,则其描述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简化,且本体的规模保持不变。如下列斜体部分所示:

4 小结

该文针对OWL在表示约束方面的缺陷,提出了对OWL的一种扩充方案:在OWL上面再建立一层RRL,并在RRL中分别定义属性值的区间约束表示本体,使得OWL在用RRL层扩充以后可以方便地表示属性值的区间约束。

在解决该文所述OWL的缺陷方面,笔者只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目前的方案只能解决数值型属性值的区间约束,在后续的工作中将对当前的工作进行深化,使得RRL层的功能进一步增强,以达到复杂规则表示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邓志鸿,唐世渭.Ontology研究综述[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8(5):27.

[2]W3C.http://www.w3.org/[EB/OL].

[3]高茂松,王正欧.Ontology及其应用[J].计算机应用,2003(12):31-33.

[4]邓芳.Ontology在语义Web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6):97-98.

扩展方案范文

扩展方案范文(精选12篇)扩展方案 第1篇1 基于SP2338的串行口扩展SP2338是采用低功耗CMOS工艺设计的通用异步串行口扩展芯片, 它可轻松...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