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学专业知识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莲生三十二2025-09-181

农学专业知识范文第1篇

***,女,生于*年*月*日,现就读于扬州大学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该生于2010.6-2010.8以及2011.6-2011.8在扬州市邗江区杨寿镇爱国村村委会实习。

该生在实习期间担任爱国村村支书秘书,主要负责文件资料的整理,村民代表会议和村委会成员会议记录以及对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做工作报告。该生谦虚谨慎,勤奋好学,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并能够仔细观察、切身体验、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困难。该生在实习期间出色地完成研究论文《扬州市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浅析》,论文在对扬州市邗江区杨寿镇的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该镇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构建农村基础性公共服务体系和农村公益性公共服务体系从而转变乡镇政府职能。该生对农业农村社会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不仅体现出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证明她郑重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扬州市邗江区杨寿镇爱国村村委会

2011/8/30

Internship Certificate

XXX, female, born on XXX, is currently studying in Business School at Yangzhou University majoring in Agriculture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e worked as an intern in Aiguo Village Committee, Yangshou Town, Hanjiang District, Yangzhou City druing June 2010 to August 2010 and June 2011 to August 2011.

As Aiguo Village head secretary, Miss Xxx took charge of collecting documents, making records for village representatives meetings and committee members meetings as well as reporting on results of the farm householders’ questionnaire survey. During the intern period, Miss Xxx was modest and studious, possessing strong desire to learn and develop herself. With high sense of looking into details, independent thinking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she was able to work out the practical issues with available knowledge.

In addition, she accomplished her research paper “Analysis on the Public Service System of Villages in Yangzhou City”. On the basis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the supply situation of public services in Yangshou Town Hangjiang District Yangzhou City, she analyzed the public service of the town, and proposed to build a rural public service system and public welfare system so as to transform the functions of township government. The constructive advices promoted in her thesis mot only indicated Miss Xxx’s strong capacity of analyz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but also testified her high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iguo Village Committee, Yangshou town

Hanjiang district, Yangzhou City (seal)

农学专业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业院校 研究生 就业

随着我国农业的迅猛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业院校的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农学类研究生的数量和质量显著提高。但是,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经济增长的特点是劳动密集型。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也导致研究生的数量呈几何倍数增长。在这样的形势下,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凸显出来,特别是农学类研究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研究生的严峻就业形势,已经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它不仅关系到研究生个人的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就业率,是农业院校面临的新挑战。本文从分析当前研究生就业趋势入手, 浅谈农业院校农学类研究生辅导员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几点做法。

一、转变观念,树立灵活的就业观念

近年来农学类研究生教育的规模有了较快的发展。然而,社会工作岗位的需求与农学类毕业研究生的供给反差逐渐增大,研究生就业问题成为目前许多高校尤其是农业院校的头等大事。几年前,农学院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可以很容易地进入各县市农科所、烟草公司等从事与专业相关的科研工作,毕业留校的机会也多。而目前只有少数博士研究生才可以有机会留校任教,很多农学专业的毕业研究生选择其他领域就业。这就需要研究生、研究生辅导员改变专业对口的传统就业观念,树立跨专业的灵活就业观念。研究生专业知识比较精深,但广度不足, 如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对市场营销等经销领域知识了解很泛,企业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更不了解种子专业的相关知识。但许多工作要求有跨学科、跨专业的能力。比如种子的销售人员,既需要有种子的专业知识, 又需要有市场营销的经销知识。这就需要辅导员指导研究生有意识地学习相关学科,例如农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到本校商学院充实市场营销的知识,这样的学生毕业后比起单纯有种子知识或者经销知识的学生来说更容易被种子公司选中,具有更多的就业优势。总之,农学类研究生辅导员要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有目的地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学习,最大限度减少由于相同专业毕业生供大于求而导致的恶性竞争,从而提升毕业研究生的核心竞争力。另外,辅导员应鼓励学生多参与各类型的人才选拔考试,如公务员考试、选调生考试、烟草专卖局招聘考试等等,以拓宽研究生的就业渠道。

二、合理定位,引导学生建立长期职业生涯规划

作为一线教育工作人员,农学类研究生辅导员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社会需求,引导学生建立长期职业生涯规划。同时,使学生明确要在事业上取得长远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不断努力的过程而非一蹴而就。农学类研究生除了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英语运用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外,还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掌握必要的应聘技巧。研究生辅导员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在纷繁的就业市场环境中,准确地找到职业定位。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适时地调整择业期望值,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另外,研究生辅导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比如,建议学习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有意识地学习专利法、公司法、市场营销等知识,为以后把技术转化为产品实现自主创业打下基础。

三、丰富多变,创新研究生就业指导内容

农学类研究生辅导员应正确引导研究生给予自身客观的评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新研究生就业指导的内容,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向研究生介绍当前的就业状况和就业政策。例如: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讲座、模拟招聘面试等。有条件的学校应当开设就业指导课,专门面向毕业生介绍就业状况、撰写简历的方法等实用性强的内容。可以定期邀请政府官员、企业精英、研究生导师、农学专业的成功校友、就业指导中心的人员举办各种就业专题讲座,向研究生介绍目前的就业形势、不同行业的就业特点及其人才需求、求职的成功经验等。另外,可以请研究生导师或企业人事主管和研究生一起,组成模拟面试现场,面试结束后,由专业人士、导师对学生的面试表现进行点评。通过这样的模拟招聘,研究生可以了解面试的注意事项,便于以后从容地面对求职招聘。这些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敬业意识、训练学生的沟通能力、创新合作能力、组织领导能力、抗挫折和承受压力的能力,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适应岗位的需求。

四、高度重视,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农学类学科大多是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用人单位十分看重研究生的技术创新能力。从近几年农学毕业研究生的就业去向看,有一部分毕业生进入了非本专业部门工作。因此,切实重视加强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农学类研究生辅导员应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如:湖南农业大学每年举办一次由全校研究生共同参与的学术活动节。通过举办各类型多场次的学术报告会,开展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评比,有利于农学类研究生扩大学科视野,巩固农学专业理论知识。在寒暑假的时间,学校有计划地组织研究生去县乡基层锻炼,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农户解决生产中的难题,教授农户种植技术和方法。农学院也组织研究生去校外实验基地生产实习,研究生辅导员严格把好学生社会实践的质量关,督促学生按时递交社会实践报告。这些活动可以让研究生做到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通过与企业、群众的接触,深入了解社会,运用专业知识,锻炼实际工作的才干,为日后就业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五、完善体系,提高研究生辅导员的就业指导能力

农业院校应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升研究生就业指导的质量。目前,农学类导师往往指导了多个研究生,导师科研任务重,有的导师还要负责课堂教学,社会活动也较多,导师要兼顾到每一个指导研究生的就业,难度有所增大。这就要求农学类研究生辅导员要具有专业化、专职化,能担当起研究生就业指导的重任。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很多学院研究生就业工作的开展是由一个主管领导负责,研究生辅导员完成具体的相关工作。当前由于诸多原因,专职辅导员带的学生量大、事务繁杂。有的学院甚至由研究生秘书兼任辅导员,加上有少数的研究生辅导员本身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思维,制约了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这就对农学类研究生辅导自身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就业指导不仅需要研究生辅导员具有农学基础知识,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公共关系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计算机应用等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同时要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人才需求预测等能力素质,最重要的是必须有把握就业环境和就业敏感点的能力。因此地方农业院校要尽量为研究生辅导员提供各种培训和深造的机会,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

综上所述,负责研究生就业工作的辅导员,不能把眼光局限在学生毕业时能否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和就业率指标的高低上,而应当从学生入学时开始,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指导学生合理、高效地安排研究生期间的学习生活,引导学生树立灵活的就业观念,建立长期的职业规划。辅导员还要创新思路,积极探索采用多样的社会实践方式,切实提高农学类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要加强辅导员自身的素质培养,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并且能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农学类研究生。

参考文献:

[1]魏晓娟,范德林,曲洪亮.影响林业院校研究生就业因素的分析与对策[J].中国林业教育,2005,(1):48-50.

[2]张洪剑.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0,(15):35-36.

[3]姚春,陈雪斌,钟振国,等.影响研究生就业的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3):140-142.

[4]张延港,王娟.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工作问题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12):45-46.□

农学专业知识范文第3篇

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适应在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合资类与外向型企业、金融机构、政府机 关、其它社会经济单位的信息管理部门、综合管理部门、计算中心等相 关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建设、运营等管理工作。

二、工商管理类: 企业管理:各类工商企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会计师事 务所等中介机构,以及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 面的工作。 市场营销:到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从事管理决策、营销管 理、销售、公关、品牌传播、理论研究与教学,或者是实际操作与管理 性工作。 会计学:主要到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 研方面的工作。 财务管理: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学术研究,在工商企业、金 融机构、政府与事业单位、中介机构从事财务管理、咨询服务及其他相 关经济管理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到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以 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 旅游管理:主要到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 游管理、经营或研究工作。 技术经济及管理:主要到外企或国家事业部门从事投资评估、产业

分析或咨询工作。

三、公共管理类: 行政管理就业前景:主要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 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 公共事业管理:主要到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 事业单位或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 劳动与社会保障:主要到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大中型企事业 单位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 土地资源管理:主要到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 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

四、农业经济管理类: 农林经济管理就业前景:主要到各类农(林)业企业、教育科研单位 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政策研究等方面 的工作。 农村区域发展:主要到农业企业、农业推广管理部门、政府及事业 单位从事计划、规划与设计、推广与发展、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 工作。

农学专业知识范文第4篇

在学校领导和教务处的统一领导下,农学专业的实习计划安排周密,各位实习指导教师认真负责,使学生从实习上更加重视,从行动上更加积极,致使一系列的实习有序展开,在实习过程中取的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本专业的实习总结如下:

一、通过实践技能的训练,加深和巩固了理论知识

通过实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书本上的知识得到充分运用,拓展了视野,积累了经验,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或步入社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如在蔬菜产品市场调查实习中,通过各个市场的调查、分析以及查阅资料,使学生丰富了知识,积累一定经验。 通过实习使学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提出了一些实际问题

在实习过程中,多数同学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学会了在实践中对问题如何去分析,同时许多同学也提出了一些具有创新意义的方法和措施,为其今后步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由于专业特点,在实习过程中脏活、累活很多,开始时部分同学不适应,在实训教师的耐心教育下,多数同学都适应了下来,使学生的意志得到了提高,在实习过程中,通过实习的操作增强了学生对农业,尤其是农学专业更加热爱,组织纪律得到了加强,爱岗敬业精神有了显著提高。

三、存在问题

1、学生的思想有待进一步提高,应该对学生进行再教育,使学生从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每一项实习。

2、学生的社会经验太少,在实习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学会怎样正确处理各方面的人际关系。

3、在实习期间,部分同学没有把实习时的感受和体会写出来,也没有认真书写实习报告。

4、在纪律方面,部分学生不能遵守学校和企业的有关规章制度,不遵守操作规程,纪律涣散,不能保证实习安全。

农学专业知识范文第5篇

摘 要: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高等农业院校是实施高等农业教育为主的高等教育基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等农业教育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地方高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才能培养出乡村振兴需要的高层次农科人才。该文论述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方高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措施和宜春学院农学专业助力乡村振兴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实践。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改革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Agronomy specialty; Talent training model; Education reform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城市,导致“空心村,耕地荒”等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农业的发展。农业是我国各项工作发展的基础,党中央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1]。2018年的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了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乡村振兴的具体方针。

现实中,乡村振兴面临着人才短缺、增收困难、生态环境恶化等困境,这些问题不仅会挫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也带来了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恶化的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的缺乏也加速了农村人口的转移。因此,破除乡村振兴中的困难,不仅要靠政府制定合理的发展政策,也需要社会各方的大力支持。作为培养高等人才的农业高等院校更是责无旁贷为乡村振兴的实施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2]。

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方高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应对措施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针对农业高技术的培养也需要与时俱进,根据农业农村问题制定适合社会需要的新时代人才。但目前在高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仍存在着一些陈旧的观念。因此,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学专业人才培养需更新教育观念,从农业生产系统的视角培养学生,并突出地方人才培養特色。

1.1 更新教育观念 当前大学生选择工作,不再将专业对口作为工作选择的标准,而更多地看重工作性质、上班地点及福利待遇等,导致不少大学生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差较大,这种情况在农学专业学生中尤为常见[3]。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使涉农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缺口加大,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需要,需要转变全社会对农村农业的偏见观念。因此,地方高校应建设素养高的骨干教师队伍,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扭转学生眼中对农业、农村的看法,使他们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农村大有可为,并打造新形势下的思政教育及专业教育,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成为“后浪”。

1.2 从农业生产系统的视角培养农学专业人才 农业生产需要多学科合作,运用的知识也是多方面的,做好农业生产,一定要从农业生产全过程考虑。因此,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考虑农业产业规划、农业生产问题等方面的需求知识进行教育教学计划的制定,并提出符合农业生产系统的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案,进行顶层设计。

1.3 突出地方特色 教育部曾多次提出地方高校要培养出能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人才。因此,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结合地方优势,加强利用特色资源,这样学生更容易对当地产生认同感,进而选择就近择业。当前,地方高校生源大多数来自本省,很多学生对当地特有和优势资源有所了解,教学中若能结合地方特色资源,使学生所学知识更加“接地气”,有实用性,从而较好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另外,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特色化,具有区分度,不千篇一律,也是办好地方高等教育的目标。

1.4 面向农村实际创新农学专业实践教学形式 农学专业学生培养的方向,根据国家发展的阶段性需求,想国家之所想,解决现代农业、农村、农民发展过程中的时代问题;若解决实际问题,就要从高校“走出去”“走向农村”,对于农村问题进行深入研判和调查,发现问题,制定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目前,地方高校农学专业的师生较多集中在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缺乏农业生产经验。针对这种情况,提倡校村企、校企县等联合办学模式,面临实际困难,组成专业技术团队,带队下乡,结合实际情况,发现当地农业生产过程中问题及限制性因素,找出限制农业农村发展的本质因素,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1.5 构建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 农学专业面向的是从农业生产向农业产品开发、转化与利用的全链条系统。因此,要拓展专业课程设置,实现与学科交叉融入互联网智慧等前沿知识,引入师资开发课程资源,支持更新专业方向模块建设,不断丰富完善专业知识体系及课程体系,确立技能培训体系,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等,从而建设分层次、分阶段、多维化的专业课程体系。

1.6 开发专业综合设计性课程 农学专业具有较强的地域性,要充分利用当地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等,开发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案例;整合师资团队,改变课堂授课方式,精讲基础知识,开发出结合当地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等一条龙产业的具体实践案例,提倡案例教学,问题教学法;同时,进一步深入结合任课老师研究方向组建由问题、由案例带动的系统论教学法,努力探索出一个符合各方面需求、有助于强化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体系[4]。

2 宜春学院农学专业助力乡村振兴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

宜春学院农学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具有较为雄厚的师资力量,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结合本专业发展实际情况,正视自己,发现问题,并结合本院获得的教育部项目“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农学专业)”、宜春学院项目“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江西省科技厅项目“作物学重点学科”、江西省科技厅项目“植物生长发育与调控重点实验室”、江西省科技厅项目“作物学重点实验室”、宜春市社科规划项目“地方应用型高校农学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实践与发展研究”、宜春学院项目“优先设置和重点建设农学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培育点(学术型)”、江西省教育厅项目“高校学科联盟”、宜春学院项目“农学优势型学科专业”、宜春学院项目“作物学一流优势专业”等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人才质量工程项目的深入开展,近几年来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改革,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1 实行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育人模式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据此,宜春学院农学专业采取新生一入学就开展思想政治与专业教育活动,组织各学科教师根据各科前沿做好“开学第一课”,并开展课程思政设计的关键和核心在于找准契合点,以无缝对接和有机互融的方式,建立内在契合关系[5]。

2.2 完善更新人才培养方案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方农业高校需转变教育理念,明確人才培养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价值与定位,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加大投入力度,重视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才能为政府、社会培养真正的“三农”人才,才能服务乡村振兴,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从2011年起,宜春学院农学专业就积极搞好顶层设计,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截至目前,共进行了6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重点是把“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应用型”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积极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确立技能培训体系等方面进行不断探索和完善,形成了11版、13版、15版、17版、18版、19版共6版发展性方案。

2.3 加强校企合作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以农技咨询、服务和管理为主的第三产业逐渐走向农村。走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道路是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融合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是丰富农民增收渠道、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培养农业创新创业人才的有效机制。宜春学院农学专业积极与国内多家上市企业或农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为师生提供实习、实训以及就业平台和机会。在这些企业中,有的与学院共同办班,以现代农业企业的要求联合培养人才,有的为学院学生提供奖学金、助学金,鼓励学生学农、爱农、从事农业工作,有的签约全面战略协议,开展有关教学科研、学术交流、人员培训、师生交流等合作。另外,本专业教师帮助学生深入企业学好专业知识和指导学生从事专业实践,如有的老师带领学生到企业指导苎麻生产及加工,有的到学校扶贫点上一些农业企业和农村进行技术指导和扶贫,有的到农业企业提供农技方面专业特色培训等。

2.4 积极开展校县合作 乡村振兴战略为涉农高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涉农高校也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承担着为乡村振兴战略培养人才、提供科技服务和智力支持的光荣使命。涉农高校积极开展校县合作,能为地方乡村振兴培养优秀人才,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亦能为高校提供优质的社会资源和良好的教学实践基地。作为宜春学院农学专业的教学实习基地之一的万载县茭湖乡,学院每年积极派出专业老师和学生指导该乡的有机农业生产。同时,对万载县白水乡百合生产与病虫害防治问题,从良种选育、栽培技术、种质资源保存及病虫害防治等多方面入手,对其提供技术攻关服务。另外,万载县辉明公司与宜春学院农学专业组织培养与遗传工程研究所合作,就脚板薯的色素提取,食用、药用价值进行研究,然后再进行开发利用。

2.5 整合课程体系及革新教学内容 地方涉农高校需立足地方特色,通过慕课、校企课程等打造一批优秀特色专业课程,培养学生服务地方农业的兴趣。宜春学院农学专业学生学习主干课程主要是作物栽培学,农业生态与耕作学,作物育种学,土壤肥料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种子学和种子生产学等,宜春学院对此积极进行了课程体系的整合改革。例如,在作物栽培学教学中,将作物生长发育与产品形成规律、作物与环境关系、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分成三大模块进行讲授,着力增强作物栽培学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的一般规律性和普遍适用性;在农业昆虫学教学中增加了本专业结合江西省赣北地区常见主要昆虫危害的地方特色进行教学;而在种子生产学教学中,则将教学重点放在阐明种子生产原理上。通过教学改革,农学系先后成立了作物生产技术和分子与生化等教研室,形成了水稻育种研究、油菜育种研究、苎麻育种研究等科研团队。

2.6 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农学专业是宜春学院传统优势品牌专业,也是国家特色专业。要提高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必须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及手段,尽量避免传统的“以教为主”或单纯的“以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发挥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的能动性,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在教学方法上,宜春学院农学专业积极推广“教-学互动模式”教学法,同时引入案例进行小组讨论、实行情景教学或直接到农业生产基地进行模拟教学和技能训练等,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7 建设强有力的师资队伍 一直以来,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以知识传播为主。调查表明,有的企业在人才招聘和引进过程中,需要将大学生的专业技能重新回炉锤炼。因此,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建设一支既具有高等学历又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宜春学院采取了新的模式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近年来,针对农学专业教师的特点,宜春学院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组织培训。“走出去”就是鼓励教师走出“象牙塔”,让其结合研究课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或到国内外院校学习深造;“请进来”就是引进或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杰出人才,对教师进行言传身教。通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策略,本专业建设了一支实践创新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本专业现有教师2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博士20人,硕士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人,“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学校明月学者1人,明月杰青2人,宜春市优秀后备人才1人,宜春市学科带头人2人。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的“双高”教师队伍。

2.8 构建和优化实验实践教学平台 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往往还只是一種精神,必须经过“酿造过程”才能转化成物质。实践教学正是起到了“酿造过程”的作用,它能将知识转化成能力。在实践教学中,本专业主要从打造实践教学专业教师队伍,导师制实践教学,寒暑假农业企业实习,创新实践项目和能力建设项目几方面不断进行优化。同时,努力加强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加强基地建设与产业发展互动,加强实验室条件建设。近几年,农学专业立项创新创业实践项目2项,大学生能力建设项目6项。在积极构建实验实践平台的基础上,还实行了导师制实践教学,进行一对一导师制培养。如15级、16级、17级、18级学生从大一开始就直接参与到导师的课题研究中。近年来,在本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或参与完成了省级科研项目20余项,并在《杂交水稻》等期刊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通过实行导师制实践教学,不但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且对学生考研大有帮助。近年来,本专业学生考研率逐年上升,从13年考研录取2人到18年录取20余人,考研录取人数每年都超过10余人次,录取学校也从普通大学到重点大学,而且录取到重点大学学生的比率也大幅增加,13农学1班13人报考甚至达到了100%的录取率而被省市电视台专门报道。

3 结语

在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农学类专业兼具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地方高校应把握时代脉搏,迎难而上,为解决国家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实现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实现了学生的个人梦想。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需要考虑农学专业特点,找到改革的痛点、盲点和难点,革新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思路,从而实现学校和个人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1).

[2]刘红阳,郭笑彤,闫冬春,等.农学类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山东教育(高教),2020(10):31-32.

[3]薛松,卢国强.高等院校本科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探索与实践——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9,20(04):38-43.

[4]韩岳丰,李剑富.产教融合视角下农业职业院校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路径分析[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04):57-60,76.

[5]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3):64-69.

(责编:张宏民)

农学专业知识范文第6篇

实习单位简介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生态耕作研究室,是专门从事农田生态与保护、农业耕作栽培、优质饲草作物选育等方面研究的科室。具有高级职称1名、副高级职称2名。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区农发办、拉萨市科技局等单位重大科研推广项目,在科技合作方面,同兰州大学、中国农科院,澳大利国际农业研究中心(ACR)、国际粮农组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多年来,本科室结合西藏各地农业耕作栽培现状与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农业耕作与栽培综合体系研究,为我区农业增产、增收、增效,做出了积极贡献。

实习目的

通过实习,可以使我们熟悉农学专业对作物拷种的具体操作流程,增强感性认识,并可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农科院具体实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国际知名专家的具体操作和讲座,还能对某一行业深入彻底的了解并能切身体会到国际农业中不同当事人面临的具体工作与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接触农科院农业研究所制定的各种战略以实现跨国交流和良好的社会口碑;认识当前西藏形势、环境条件等宏观现象,能够接触真实的实地操作,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并积累一定的经验,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实习内容

在实习的前两个星期,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下地对作物的长势进行分析,如株高、病虫害和当前生长发育阶段等分析。通过这些简单的工作,我了解到农学专业对作物分析的基本操作流程。当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带来繁琐的纠正工作。刚开始认为对于简单的记录工作完全可以胜任的我,慢慢明白,最重要的不是快,而是精。

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南边陲,面积122.84万平方公里,地势高峻,是青藏高原的主体,素有“世界屋脊”和 “地球第三极”之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西藏各地的农牧业主要由海拔高低所决定,其中海拔3000~4200米之间的耕地面积,约占全西藏可耕地面积的70%左右,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区,种植的是喜凉的青稞、小麦、油菜、豌豆等农作物,其中青稞、小麦占总播种面积的75%左右。

过去野生燕麦在西藏随处可见,作为栽培燕麦在西藏仅有零星种植。广大农牧民群众缺乏对这一古老作物认识和了解,更谈不上科学管理,随着我区农区畜牧业的发展,燕麦不但是优质饲草,其籽粒还是优质饲料。其茎叶多汁、柔嫩、营养价值高,蛋白质、脂肪、可消化纤维均高于小麦、青稞秸秆,在西藏燕麦作为主要的饲草料作物,已得到大家的共识,成为我区农区发展畜牧业的主要饲草作物。

1、 西藏发展燕麦的重要作用

西藏作为全国第五大牧区,天然草场超载放牧,造成现在草场退化,产草量降低,载畜量下降,高原生态受到威胁。草畜矛盾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客观上要求加强人工草场的建设,调整畜种畜群结构,挖掘潜力提高饲草供给能力,所以发展燕麦生产势在必行,且迫在眉捷,是解决西藏草畜矛盾日益突出和实现农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其次,西藏农区(圈养)每年9月脱粒后,产生了大量的作物秸秆还不能满足整个冬春季节的饲草需求,而在每年的3~5月,是西藏最缺饲草的季节,在这个阶段大量生畜死亡,形成牲畜秋肥、冬瘦、春死的恶性循环。大力发展饲草燕麦生产,可以在每年的7月刈割鲜草饲喂牲畜,或者制作成青干草,燕麦秸秆还可打成草捆便于运输、贮藏,用于冬季缓解冬春饲草紧缺的状况。为西藏发展农区畜牧业做出重要贡献。

2、 西藏燕麦科研与生产现状

2.1品种引进

2000年以后西藏自治区粮油基本实现了自给,广大人民群众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调整农业结构、扩大经济作物和饲草的种植比例。以此为契机,西藏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自2004年起,从全国不同省市引进优质饲草作物品种试种。尤其是自加入了“国家燕麦产业技术体系”并建立日喀则试验站后,从全国各相关燕麦研究机构引进200余份优质燕麦品种(系),进行品种筛选,从中选择出适宜西藏一江两河农区种植的优质燕麦品种:“白燕2号”、“农饲30”、“白燕8号”等品种,为西藏发展燕麦产业奠定了品种基础。

2.2技术研究

燕麦对西藏农民来说还是新鲜事物,以前的杂草摇身一变成了可在耕地种植的高产优质饲草作物,农民还不习惯。为此,试验站结合西藏生态气候特征、农民传统种植习惯、以及部分燕麦品种特征特性进行了相应的研究。研究出了“双季饲草”、“夏粮秋草”等栽培模式。使农民在短期内认可了燕麦是优质高产的饲草作物。

2.3示范推广

“国家燕麦产业技术体系日喀则试验站”在日喀则曲美乡种植示范种植“白燕2号”5000多亩,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在水浇地上种植“白燕2号”平均株高170cm左右,在旱地等雨种植“白燕2号”平均株高60~80cm左右,籽粒产量和干草产量为260斤和530斤。同时,项目还在拉萨市墨竹贡卡县、堆龙德庆县、山南地区乃东县等地均开展了示范种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项目的实施有效的解决了当地饲草紧缺的状况,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对促进畜牧业发展和调整种植业结构及增加农民收入有着显著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

3、 发展西藏燕麦生产的措施

3.1大力引进燕麦新品种

品种作为技术的载体,是作物高产的核心。应大力引进优质燕麦新品种,①引进适宜西藏高海拔地区种植的品种,以满足半农半牧区发展畜牧业对饲草料的需求;②引进适宜多次刈割的燕麦品种和高产优质燕麦品种,满足农区发展畜牧业对饲草品种的需要。

3.2改变传统观念、推广先进实用技术

燕麦作为我区全新的作物,缺少相关的栽培技术及管理经验,首先改变群众重粮食作物轻经济饲草作物的传统思想,科学施肥、科学管理,提高作物产量;其次燕麦种植应选择在有一定灌溉条件的中等肥力地块,加大燕麦秸秆加工、贮藏技术,带动饲草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

3.3调整种植业结构、保护天然草场生态平衡

保护天然草场的生态平衡,推广粮食经济饲草三元结构种植模式,增加饲草料的供

给量,提高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4大力发展燕麦产业

燕麦籽粒中含有β-葡聚糖、燕麦淀粉、蛋白质等多种物质,具有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还可预防心脏病和控制糖尿病。秸秆作为畜牧业发展的优质饲草。目前试验站正在以“日喀则曲美乡”为基地建设燕麦米加工生产线。同时以燕麦草为核心的“草-畜交换模式”、“农区种草、牧区繁育”农区饲草牧区牲畜的循环利用模式已初步建立起来。使西藏燕麦科研、生产、产业化呈现美好的发展前景。

实习收获与体会

这次实习,除了让我对农牧业的一定了解,并且能进行基本操作外,我觉得自己在其他方面的收获也是挺大的,作为一名一直生活在单纯的大学校园的我,这次实习无疑成为了我踏入社会的一个平台,为我今后踏入社会奠定了基础。

下面,我将实习工作总结如下,敬请各位提出宝贵意见。

首先,我觉得在学校和单位的很大一个不同就是进入社会以后必须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在工作岗位上,我们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要对自己的岗位负责,要对自己办理的业务负责,如果没有完成当天应该完成的工作,那科员必须得加班,如果不小心出现了错误,ye 必须负责纠正。

其次,我觉得工作后每个人都必须要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和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正所谓做一行就要懂一行的行规,在这一点上我从实习单位同事那里深有体会,比如,小工在对作物进行脱粒的时候,不小心散出的籽粒也要一粒一粒的收集起来,因为这些都会影响最后的数据,也是对本职工作的负责。所以科员的工作态度问题尤为重要,这点我有亲身感受。

最后,我觉得到了实际工作中以后,对学历的要求也是很高的,而且还要看个人的专业素质,任何工作,做的时间久了是谁都会做的,在实际工作中动手能力更为重要。

因此,我体会到,如果将我们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与更多的实践结合在一起,用实践来检验真理,使我们能从一个浑身书本味的大学生转换成一个能实际操作的实践者,这才是我们实习的真正目的。

农学专业知识范文

农学专业知识范文第1篇***,女,生于*年*月*日,现就读于扬州大学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该生于2010.6-2010.8以及2011.6-2011.8在扬州市...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