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田灌溉水利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81

农田灌溉水利范文第1篇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从设计标准、设计取水方式和灌溉渠系布置三个方面讨论了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最后介绍两种比较节水的灌溉技术。

【关键词】水利工程;规划;灌溉技术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是农业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在建设新农村的大背景下,推进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步伐,应该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提出科学、合理、高效、安全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选择了正确的灌溉技术,将极大地促进当地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提升当地的农业生产水平,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从而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一、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

水,作为万物之源,是自然界一切物质生存的基础。对于农作物而言,如何保证其正常生长所需水的供应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在当前,自然界水资源分布不均匀,河流的径流也不一样,为了使农作物在需要使用水的时间能够正常的供水,需要借助外界的自然水资源力量,充分利用水资源,必须进行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规划设计是保证整个工程正常运行和工程效益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环节。应通过对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并进行灌溉规划计算,为当地选择适宜的灌溉设计标准,对工程的布浚进行正确的选定,在此基础上做好灌溉工程的设计,对于充分高效的发挥当地水土资源,促进农业生产质量和当地的社会经济开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设计标准

对于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从我国大禹治水开始,就一直在研究,至今也取得了非常多的实验数据和应用结果,也制定了许多相关的技术标准。在大量的实践中,证明这样的设计标准是科学的。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设计时,往往会依据这些标准进行。一般情况下,灌溉设计标准中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是灌区的水源条件、现有的水利灌溉工程设施、当地农业发展规划和现实经济水平等因素。灌溉设计标准对于当地水源灌溉用水的满足程度具有直接的影响。灌溉工程的设计标准高,则当地的灌溉用水会有较高程度的保证。一般条件下,灌溉工程设计标准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灌溉工程设计保证率,另一方面是抗旱天数。

1、灌溉工程设计保证率

灌溉工程设计保证率指的是一个灌溉工程在被建成以后,能够在规定的期限内,保证灌溉用水满足需要的年数占规定的使用年数的百分比,用符号“P”表示。因此,在设计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时,需要依据工程所在地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灌溉工程设计保证率。对于水资源比较薄弱的地区,当地的农作物一般以旱作物为主,其灌溉工程设计保证率保证在50%到75%之间即可;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种植一般以水稻为主,这样地区的灌溉工程设计保证率需要在75%到90%之间。

2、抗旱天数

抗旱天数指的是在连续无雨(这里的连续无雨是指在抗旱期内降雨量为0或者是降雨量小于当地地表的日蒸发量)的条件下,当地的水库、塘坝、河道等取水的水源能满足作物的需水要求的天数。

例如,设计建成的灌溉工程设施能够连续满足作物80天的灌溉用量,则相关的抗旱天数的设计标准就是80天,那么工程设计时就依据80天进行设计。抗旱时间主应依据当地的最主要的气候、土壤、农作物种类确定迫切需水时的灌溉要求决定。

(二)设计取水方式

对于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取水方式的设计,是设计规划工作中,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关键因素。对于取水方式,要依据当地的灌溉水源的情况,确定取水方式的设计方向。一般情况,灌溉的水源主要有自流取水灌溉、提水取水灌溉和库引水灌溉。水利工程在设计取水方向时,要依据水源地不同选择不同的设计方向。如下,只对当前广泛采用的自流取水灌溉进行介绍。

自流取水灌溉中选择流动的河水作为水源时,分为无坝取水和有坝取水两种情况。

1、无坝取水

在选择无坝取水的方式时,一般选择有闸的引水口进行引水。因为,建设有闸的引水口,能够在洪水到来时进行有效的流量控制,导致整个水利工程灌溉渠道不致被摧毁。在设计进水闸时,需要将进水闸的中心线与河道水流方向的夹角设计为30度到45度,这样能够使入渠的水流会比较平稳,引水的流量也较大。

2、有坝取水

对于有些工程所在地,即使水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由于农田与河流之间的地势呈现农田高水源低的情形,这样的情况就无法满足自流灌溉引水的条件。此时,为了达到灌溉的目的,就必须在河道上修建水坝或者其他建筑物,使河流水位高于农田水位,进而保证引水自流灌溉。虽然采取这样的方式进行灌溉,会增加建筑坝体的成本,但是由于这样的情况,使得引水口离灌区比较近,引水干渠的长度会大大减小,能够缩短工期,同时减少许多的土石方的工程量。

(三)灌溉渠系布置

1、灌溉渠道总体布置的规划设计原则

在进行农田灌溉设施的总体规划时,要结合当地的发展规划相结合,同时兼具当地的航运、水生态和人等相关方面的因素,全面合理安排,统筹兼顾。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水土等资源,还要使灌溉面积尽可能的大,最大限度的发挥水的经济作用和社会作用。一般情况下,在进行灌溉渠道总体布置的规划时,需要注意满足地形条件最佳利用原则、安全为主的原则和综合利用原则。这几方面原则相结合,做到整个灌溉渠道布置的最优化。

2、干渠、支渠的布置设计原则

在進行干渠、支渠等的具体布置时,应充分结合当地的现实条件,依据地形地貌和农田分类情况进行合理的布置。

二、农田灌溉技术简论

在当前,水资源日趋紧张的现实局面下,在农田的灌溉中,采用的灌溉技术也越来越节水。目前,常用的几种农田灌溉技术主要如下:

(一)低压管灌技术

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中,目前对于明渠输水的方式已逐步淘汰,一般采用低压管道灌溉。由于管道内水压较低,对管道的耐压水平要求较低,只需采用一般的低压管即可,这样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采用低压管道灌溉,能够避免水资源在使用前所耗费的相关运输的能量损失,不但节约了资源,而且对于水的利用率还增大了。

(二)滴灌技术

滴灌技术也是滴水灌溉技术的简称。这种灌溉方式是借助压力管道输水系统,将水资源输送到田间的各个支管、毛管,利用专门滴头,使水成点、成滴的进入田间,能够在作物的最发达的根系附近进行有效的喷撒,保持农作物生长区域内,土壤水环境条件的最优化。滴灌技术与传统的地面灌溉技术有着本质的区别,不必对整个田地进行润湿,保证了水的高效利用。滴灌技术作为当前广泛推广的灌溉技术,主要是达到同样的灌溉目的,其用水量约是普通渠道灌溉的50%,与低压管灌技术相比,也能节约30%的用水量。

总结: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措施,其工程质量对于整个农业、农村和农民事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我国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农业的征程上,做好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同时,对于农田中采用的灌溉技术,目前主要采取节水式的低压管灌技术和滴灌技术。

参考文献:

[1]谢欣芮.浅析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J].科技与企业,2014,09:242.

[2]卢伟敏.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J].江西建材,2012,02:129-130.

[3]苏荟.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

农田灌溉水利范文第2篇

摘要:在我国农业的发展中,节水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随着目前节水灌溉技术的不断突破,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在农业节水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文章从渠道防渗技术和喷灌技术等方面对目前节水灌溉在农田水利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未来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对我国节水灌溉未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节水灌溉;农田水利工程;应用;发展

引言

农业种植最重要的就是水资源的灌溉,目前,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水资源匮乏成为了农业发展最大的制约。在当前的背景下,为了进一步保证农田灌溉的水资源,提高农田种植的质量,就必须要通过多种办法降低在农业种植中的水资源使用量。因此,在农业生产中,要不断的利用节水灌溉技术,积极地将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到农田水利工程中,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农田种植的用水量,保证农业发展的持续供水。

一、节水灌溉的背景

在我国的发展中,农业一直是根本产业,但是我国南北方水资源分配十分的不均衡,使得在一些粮食生产中经常会受到水资源的限制。为了进一步解决农田种植的供水问题,我国十分的重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为了提高最终的水资源供应质量,就需要利用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为农田水利工程作用的发挥提供一定的保障,从而更好的为农田种植服务[1]。在当今时代的发展下,农业种植对于节水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要保持农业发展的优势,就必须要通过节水技术的使用不断促进农田种植效率的提升,从而保护农田灌溉区的生态,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高效节水灌溉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应用

(一)渠道防渗技术的应用

对于农田灌溉而言,如果无法减少用水量,就需要通过减少水资源的传输消耗,也就是降低水资源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失。渠道防渗是目前降低水资源传输消耗最有利的水段,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方式,能够有效的强化渠道的水资源运输效率。在一般的水资源运输中,水资源的消耗和渗透一般都发生在渠道底部和土壤的缝隙中,在这个过程中一般会损耗50%-60%的水,造成极大的浪费,因此,在农田灌溉中必须要积极地使用渠道防渗技术,避免水资源在运输的过程中过多的下渗。

(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也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方式,能够通过低压技术将水直接的传送到需要的地方,从而实现农田的灌溉。在具体的使用中,需要通过低压环境的创造帮助水资源进行运输,运输管道一般置于地下,能够最大的降低水资源的蒸发量和流失率,从而实现高效的节水灌溉。

(三)喷灌技术的应用

喷灌技术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不同的是低压管道技术是通过管道直接将水资源运输到农田中,而喷灌技术是利用喷头将水喷至空中,通过一水滴的形式降落到农田中,然后直接渗入土壤,为农田提供一定的水分。相比于传统的喷灌技术,通过将水资源喷洒至农田中,能够节约大约40%的水资源。近些年开,我国的农田灌溉逐步的开始出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灌溉方式,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持。

(四)滴灌技术的应用

滴灌技术也是目前常用的节水灌溉方式,是通过管道将水运输到农田之中,经过一定的过滤处理之后,通过细小的水管将水资源一水滴的方式分配到农田之中,慢慢的渗入到农作物的根系周围,为农作物提供水分。滴灌技术最大化的实现了水资源的精准灌溉,通过滴灌技术,能够直接将水资源输送到需要的农作物的根部,极大的减少了农田灌溉的用水量。

(五)膜上灌技术的应用

膜上灌技术应用在一些需要进行地膜覆盖种植的农作物灌溉中。在农业生产中,有许多农作物为了保温和保湿,通常都会在种植时进行地膜的覆盖,这时候就可以利用膜上灌技术。在具体应用中,先将水直接运输至地膜之上,形成膜上流水,然后在需要用水的农作物旁进行打孔,从而将周边的土壤浸润,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水分。

三、高效节水灌溉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

(一)农业田间灌溉工程配套建设

农田灌溉技术的使用目的是为了节水,因此就需要围绕节水进行一定的灌溉工程的配套建设和管理。要积极的维护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工程,另外要结合农田的实际情况促进灌溉工程的建设和升级。政府要加大对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进一步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促进节水农业的快速发展。

(二)农业灌溉中的信息化管理

在农业灌溉中,要积极地依托现代互联网的发展对农田灌溉进行信息化管理。在现代农业中,要积极地进行灌溉区的信息化建设,从而提升灌溉管理系统的智能化和灵活性。在具体的管理中,可以在配水系统中安装水量自动检测设备,及时了解农田中水资源的实际情况,通过计算机系统对农田土壤的水分进行分析,从而实现自动送水的功能[2]。

(三)工程措施与农业措施的综合性应用

在节水农业发展中,不能一味的依靠水利工程的建设,要依靠工程建设和农业自身发展的综合应用,不断地发展节水农业,提升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农田建设也要及时进步,要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开发,选择适合农田灌溉和发展的技术,实现农田的高质量种植,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

(四)节水管理技术的升级

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节水管理技术也一定会不断地发展,在农田灌溉的过程中,要不断地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节水管理技术的升级,从而更好的满足农田灌溉的需要。在農田灌溉中,要建立统一的水资源使用制度,总体控制水资源的使用量,积极落实水资源使用的有关政策,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保证我国农业的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农田灌溉质量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同时极大的降低了我国农业种植中对于水资源的消耗和浪费。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要积极通过渠道防渗技术、低压管道输水技术、喷灌技术以及滴灌技术和膜上灌技术等不断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积极结合农田种植的实际情况加强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文云霞.刍议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思路与应用策略[J].农家参谋,2020(20):117,145.

[2]王苗,吴玉秀,张晓炜.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20,51(18):39-40.

农田灌溉水利范文第3篇

摘 要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农田水利工程受到了高度关注。该类型的工程对农田生产的作用非常突出,想要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必须坚持落实节水灌溉技术。该项技术的合理融入,能够为拓展农田水利工程的空间提供更多的帮助。基于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节水灌溉;农田;水利工程

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通过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革新,能够实现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多元化,满足多方面的需求,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探究节水灌溉技术的操作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1 节水灌溉技术的意义

1.1 提高再生水利用率

从现有的工作来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运营给很多地方的综合发展提供了较多的帮助,整体上创造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非常显著。为了在日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加强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合理运用,在整体上提高工作的可靠性、可行性[1]。首先,节水灌溉技术能够结合农田水利工程的特点和地区上的优势,建设良性循环体系。例如,甘肃区域在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后,提高了自身的再生水利用率,对于水源短缺的问题解决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对于地方的农田水利工程进步提供了保障。其次,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充分推动了张掖市的农田水利工程发展[2]。该项技术为今后的农田水利工程进步提供了明确的工作方向,无论是在研发上,还是在其他工作上,都可以按照积极的方式来完成,整体上的工作体系会表现为更加健全的状态,更好地应对社会挑战。

1.2 推动灌溉技术发展

灌溉是农田水利工程中非常核心的组成部分,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在灌溉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必须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的综合运用,推动灌溉技术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首先,固有的灌溉技术应用,并不能满足农田水利工程的需求[3]。例如,张掖市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对于农产品的需求量大幅提升,倘若灌溉仍按照传统的模式来操作,不仅无法满足农田水利工程的长久发展,同时在农产品的产量、质量上也无法做出较高的保障,届时所产生的损失将非常严重。其次,节水灌溉技术的实施,其目的在于利用最少的水资源,完成最多的灌溉任務,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农田的产量、质量得到科学的提升[4]。最后,节水理念的推广应用,可以让农田水利工程在发展过程中更好地完成灌溉的多项任务,不再按照简单的模式来操作,协调落实多方面的内容,为农田水利工程的稳定提供更多的支持。

1.3 保障农业规划的合理性

节水灌溉技术是当代社会非常关注的内容,良好地运用该项技术,可促使农田水利工程更好地去规划农业发展路线。首先,每一个地方的农业发展都需要在不同阶段投入不同的努力,一味按照固有的内容来规划,而不进行任何拓展,一定会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的长久进步。通过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可优化重组农田水利工程,加强先进理念的借鉴,在更多的层面上完善工程的功能。其次,农业规划的合理性,需要拥有足够的技术支持。节水灌溉技术符合当前时代发展的需求,对于各个地方的农田水利工程,能够做出较强的引导作用。例如,张掖地区在建设农田水利工程时,由于获得了节水灌溉技术的支持,因此并没有盲目建设,而是在科学考察、分析后,才有效建设工程,不仅延长了农田水利工程的服务年限,同时在功能的展现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成就,很多方面都没有出现出严重的不足。

2 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对策

2.1 加强节水效果

农田水利工程得到的关注已大幅度提升,想要在日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必须给社会一个满意的交代。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可进一步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的节水效果。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会耗费很多的水资源,可我国目前主张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节水效果的提升和巩固已逐步成为为硬性的要求。例如,张掖市在具体的技术操作中加宽了管道,由于输水管道挖掘是保障灌溉系统的基础建设,加大管道直径,1)可降低泥沙淤积影响直径,2)可减小水流压力,避免由于水流冲击力过大造成水流溢出。同时,针对甘肃省(特别是山区)水资源匮乏问题,需要控制管道径流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避免影响农作物生长。从这一点来看,节水灌溉技术的良好运作能进一步巩固农田水利工程的节水效果,,在各项工作的落实中创造了较高的价值。

2.2 加强节水灌溉管理

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营过程中,针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不能总是从简单的层面出发,关键在于日后是否能够获得持续性的效果。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节水灌溉的管理。良好的管理能够指导节水灌溉的方向,同时结合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状态做出合理的优化,应对外部影响因素,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1)加强节水措施的设计,认真观察农作物种植结构、土壤条件、地理环境等。根据技术人员的实际勘察信息,通过合理规划、设计,因地制宜地开展节水灌溉工程。2)保障节水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灌溉工程的节能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发挥节水灌溉技术的积极作用和经济效应。3)做好日常维护管理工作。通过在节水灌溉管理上完善,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的合理应用,改善多方面的内容,取得非常好的成绩。日后,应继续在节水灌溉工作中投入更多的努力。

2.3 加强喷灌技术的应用

经过上述几项工作的开展,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很多方面都没有展现出严重的不足。日后,应继续更好地应用喷灌技术。1)要结合地方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规模、服务范围等,落实相关的喷灌方案,尽量在喷灌的区域上保持足够的完善,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取得更好的成绩,进一步提升喷灌技术的效果。2)在喷灌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要坚持观察农田水利工程是否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是否能够实现预期的工作效果。当代的喷灌技术操作已在很多地方积极的普及,例如,张掖市的喷灌技术操作能够服务大面积的农田,并且在水资源的节省效果上,不断做出大幅度的提升,从而更好地改善了固有工作的不足。3)喷灌技术的体系、设备需要定期维护。现阶段的农田规划会阶段性地做出优化处理,因此在喷灌技术的实施过程中要加强数据记录、分析,及时维护设备,减少隐患的发生。

3 结语

本文对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展开讨论,现阶段的工作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各方面未出现严重的不足。日后,应继续在节水灌溉技术方面,不断做出更多的努力,要加强技术体系的健全,增加先进的理念,推动农田水利工程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翟雯雯,李凤鸣,李忆萱.节水灌溉在葡萄种植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技术:农业产业化,2005(4):46-47.

[2] 郭琦.现代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探究[J].南方农业,2017,11(11):119-120.

[3] 刘波.浅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0):189.

[4] 刘贤刚.试分析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实践[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9):199.

(责任编辑:赵中正)

农田灌溉水利范文第4篇

摘 要 农业灌溉中往往存在灌溉模式不科学的问题,大大降低了农业灌溉的效率,并导致大量水资源的浪费,从而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灌溉行业的稳定发展。为在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积极引入先进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打造节水型与高效型的农业灌溉模式,以实现水资源的节约,并切实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分析了影响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因素,介绍了常见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及其在农田水利灌溉中的应用。

关键词 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

当前我国水资源日益紧缺,特别是农田水利工程中常年存在水资源供应不足、浪费严重及利用率较低等问题,这就对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和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基于这一现状,相关部门在开展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深入剖析农田水利灌溉方面的问题,选择有针对的解决措施,切实有效地运用高效节能灌溉技术,且结合所在农村地区的具体情况,对这些灌溉技术进行合理优化,以此来提高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效果,促进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1 影响节水灌溉技术运用的因素

1)地理因素。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我国农田水资源分布不均匀,有的区域拥有非常丰富的淡水资源,降水量充足,而有的区域却严重缺乏淡水资源,从而产生了水资源分布与农田面积不匹配的现象,这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农田水利灌溉的开展,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1]。可见,地理因素是影响节水灌溉的关键因素之一,相关部门在建设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时,必须对这一因素进行充分考虑。

2)环境因素。我国地缘辽阔,拥有非常广阔的土地面积,南北经纬度跨度很大,使得我国拥有多样的气候条件,包括热带、温带及寒带。正是这种环境差异,致使我国各区域之间的气候条件、季风干扰、阳光照射及空气流速等存在极大的差异,对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应用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各地区所种植的农作物种类不同,且灌溉用水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3)人为因素。当前节水灌溉技术并未在全国得到大范围应用,该技术属于一种自动化先进技术,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来进行维护和保养,而灌溉用水需要长期使用相关设备运送到农田之中,这一过程中极易产生水垢而堵塞管道;加上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大多缺乏节水意识,也不了解节水灌溉设备的运用,在日常农业生产中极易出现设备操作不当或是错误的问题,从而严重影响到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效果[2]。

2 常见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2.1 喷灌渠道防渗技术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灌溉中的运用,往往离不了渠道的建设,其是将水资源输送到田间的关键设施,因此,必须注重喷灌渠道在节水技术中的运用。关于喷灌渠道而言,其主要构成部分为石块、防渗材料等,并通过混凝土来平整其表面,其中防渗材料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水资源防渗效果,在极大程度上减少水资源的下渗量。在具体建设喷灌渠道过程中,应结合农田水利工程的具体情况明确合理的渠道走向,在确保喷灌面积的同时,还要尽最大可能缩短渠道的总长度[3]。同时,需合理運用U型渠道,科学设计与控制该渠道的长度、横截面积,尽可能减小喷灌渠道水断面,让水资源较少接触到空气,进而减少水分蒸发量。这一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优势在于:可对农田水利灌溉中存在的水资源下渗问题,进行科学合理地控制,弥补一定的水资源损失,为当地的农业灌溉提供足够的水资源,提高农田水利灌溉的有效性。

2.2 微灌溉技术

微灌溉技术属于一种新型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该技术在具体应用中会用到灌水器、水泵、滴头、过滤器和电机等设备设施,其主要应用到大棚种植中,优势在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和使用年限较长,可获得较为理想的节水效果。这一技术涉及滴灌灌溉技术、脉冲灌溉技术、微喷雾灌溉技术等,各地区的农作物种植类型、地理条件、自然条件等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选用微灌溉技术时,需对这些差异进行充分考虑,选择最为适宜的微灌溉技术[4]。同时,在具体应用微灌溉技术时,应结合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具体情况,在灌溉区域合理布设输送水管道,科学安装灌水器,且在农田灌溉中添加适量的肥料,使之随着水源灌溉进入农田。通过合理运用这一技术,可大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尽可能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还能够节约施肥时间,促使农田种植的高质高效开展。

2.3 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是在现阶段所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中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灌溉效果最为显著的技术,该技术既能够显著提高农田水利灌溉的成效,并完成水资源节约的任务。同时,关于这一技术的实际运用,往往会使用水泵、动力装置等,将适当的压力施加给水体,使之提高至预先设定的高度,确保水体能够顺利进入到喷灌装置,再借助自然力由细密的喷头向四周的农田进行灌溉,在这一过程中,灌溉水一般是以丝状、线状等方式对较大面积的农田进行喷灌,还能够较好地控制灌溉水的渗透量;同时,该技术可保障农作物得到有效地灌溉,显著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并可获得很好的节水效果。

2.4 步行式灌溉技术

步行式灌溉技术与喷灌技术存在很多相似之处,在具体运用中往往需要借助农用机械、电力装置来进行灌溉。该技术的优势在于:无需在农田之间建设渠道或是管道,投入成本相对较低,灌溉灵活性非常好,可对较大面积的农田进行喷灌,且能够移动。这一技术是机械化设施与节水技术的相结合,无需使用专业和复杂的设备设施,只需通过组装就能够完成步行式灌溉设施的装配,操作简便且实用性很强。此外,步行式灌溉技术也能够开展节水和施肥作业,与微观技术相比,其具备更好的灌溉效果,运用范围更加广泛,且投入成本更低。

2.5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的运用,需要提前铺设与配备相应的灌溉管道,其中需将灌溉管道埋设到农田土壤下方的深处,在具体灌溉时,水源会在低压的作用下输送至相应的灌溉位置,对农作物进行直接灌溉,且水源能够进入到土壤中植物的根部。该技术需要配置特定的压水设备,进而创造一个良好的低压环境,保障水源能够顺利输送到灌溉区域,最终获得理想的灌溉效果。此外,由于该技术的运用需要预埋管道,这就使得水源不会接触到空气,从而避免了自然蒸发,大大减少了水资源的消耗。

3 农田水利灌溉中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3.1 加大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力度

为促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我国各地区得到广泛应用,需要加强对这些技术的改良和完善,结合各地区的农业灌溉需要、土地条件,推广最为适宜的技术手段,还需针对灌溉技术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确保灌溉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相关部门需要加大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力度,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农村田间,为广大农民群体详细介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并通过各种媒介手段向农民宣传应用这些先进灌溉技术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并让其能够更好地运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5]。此外,相关部门需要选派专门的维护人员,定期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运行情况进行严格检查,尽早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确保整个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从而获得较为理想的灌溉效果。

3.2 设计科学有效的灌溉方案

在运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之前,需要明确区域内农田的数量、类型、耕种面积和农作物各时段的需水量,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灌溉方案,以确保灌溉的充分性与均匀性。同时,需严格控制农田灌溉时间,即结合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对浇灌时间与灌水量进行科学设计;针对自动化灌溉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各地区降水量与气温变化情况,然后科学调整灌溉水利与浇灌时间。因此,为确保农作物的健康生长,需要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因地制宜地设计科学有效的灌溉方案,采用最为适宜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足够水量的同时,确保每一滴水都得到有效利用。

3.3 完善灌溉管道

在农田水利灌溉过程中,为确保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必须注重对水利灌溉管道的有效完善,确保水源能够顺利输送到农田中。同时,在灌溉管道的安装中,应确保水压充足,尽量减少水分的消耗,运用更为科学精细的灌溉方式。此外,需深入到水利灌溉工程所在区域进行全面考察,然后结合区域水源的具体分布情况,科学有效地设计水源输送路线,尽量缩短水源输送的距离,并对水源进行科学调配,选择有效的节水措施,以大大减少水源浪费。

4 结语

通过在农田水利灌溉中有效运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既能够确保为农田提供足够的水量,促进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又能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达到节水降耗的目的,从而推动农业生产的健康长远发展。因此,相关部门需要结合区域内农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有效推广和选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从而提高当地的农业生产效率和发展水平,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唐霞.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4):90-91.

[2] 王苗,吴玉秀,张晓炜.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20,51(18):39-40.

[3] 殷平成.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湖北农机化,2020(16):50-51.

[4] 郭传金.浅谈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水利科技,2020,46(3):208-211.

[5] 杨伟.试析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7):87.

(责任编辑:赵中正)

农田灌溉水利范文第5篇

在人们的生活中, 水资源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我国水资源相对比较缺乏, 在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 必须要确保水资源的利用率有切实的提高。而要实现这个目标, 就要将节水技术予以充分应用, 确保水资源得到有效管控, 如此方可使得农业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1 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的重要性

我们国家是农业大国, 水资源的需求量是很大的, 这点在东北、华北以及华东地区是尤为突出的[1]。虽然国内很多地区在灌溉用水方面的实际需求是很迫切的, 然而因为水资源缺乏的问题是十分严重的, 这就使得灌溉的需求难以得到切实的满足, 进而导致我们国家的农业难以实现快速发展。为了使得农田灌溉的需要能够得到切实满足, 就要将节水灌溉技术予以大力推广, 这样做可使得水资源的实际利用率有大幅的提升, 灌溉的范围也能够达到最大化的目标。

2 农田水利灌溉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完善的节水灌溉管理制度

我们国家对农田节水灌溉是十分关注的, 此方面的管理工作也是赋有成效的。然而在对节水灌溉进行管理之时, 出现的主要问题就是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进而导致节水灌溉技术难以有效推广。另外来说, 不少的农民并不具备节水的意识, 在灌溉之时所采用的仍旧是传统的方法[2]。

2.2 缺乏新技术和先进的设备

在我们国家, 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并未得到普遍的应用, 这主要是因为此项技术还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导致其推广的难度比较大。一般来说, 新的技术、设备多是在示范工程当中得到应用, 而在普通农田灌溉之时, 难以起到预期中的效果。

2.3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作缺乏科学性、合理性

若想使得农田灌溉的节水效果达到预期, 就要对灌溉工程予以科学的规划。然而从规划的现实状况来看, 不少的设计人员并不具备统筹规划的观念, 这就导致规划和实际需要并不吻合, 灌溉效率自然也就变得较为低下。

3 解决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的举措

3.1 对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

在当前时期, 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在国内尚未得到大范围要应用, 导致此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此项技术并不是十分成熟。因此说, 政府部门一定要在技术研究方面加大投入, 资金、人员以及物资方面均要满足需要。在进行农田节水灌溉之时, 要组织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科技人员相完成规划工作, 将适宜进行节约灌溉的地方予以明确, 从事节水灌溉工作的相关人员当中, 素质水平不是很高的则要予以剔除[3]。除了要保证人员满足需要之外, 政府还要进一步加大井灌、喷灌地点的设置工作, 只有物资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 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方能具有实效性。另外来说, 在对节水灌溉技术予以实际应用之时, 政府还要保证所需的资金能够及时、足额到位, 这样方可使得节水灌溉能够得到大范围推广, 如果资金投入难以得到切实保证, 节水灌溉只能停留在理想之中。

3.2 对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

为了使得农田水利节水灌溉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除了广大农民、农业技术人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节水意识之外, 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也要切实履行好自身的职责, 对于灌溉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予以有效的管理, 确保灌溉的整个过程均纳入到管理范围之中。当然, 管理人员也必须要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 并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 如此方能在检查中发现存在的问题, 进而确保农田水利灌溉的效率有大幅的提升[4]。

3.3 采用低压管灌溉措施

对于农田水利灌溉来说, 将塑料软院用作低压管道, 这样可使得灌溉成本切实降低, 同时还可使得水资源得到一定程度的利用。这是因为塑料材质的软院并不具有吸水性能, 这样就可使得明渠吸水的情况得到有效的解决, 还有就是低压管道为塑料材质的话, 水分就不会出现大量蒸发的状况, 此种材料与钢化玻璃是有着明确区别的, 其实用性较高, 而且成本也是较为低廉的, 农田灌溉的成本投入也就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另外来说, 通过此种方式来进行灌溉, 就不需要再使用高压电, 电力资源的消耗也就能够大幅降低, 成本也节约很多。使用低压电的话, 水流也会变得较小, 如此一来, 节水的效果也就变得更为突出, 应该说, 这样的做法有着较高的实用性、节能性[5]。

4 结束语

由上可知, 我们国家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很高的, 因为这和广大农民的利益有直接的关联性, 而且对国家经济的成长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说, 我们必须要度农田水利灌溉予以重点关注, 要对传统灌溉的方法予以革新, 将节水灌溉技术切实应用, 这样方可使得灌溉效率有大幅提升, 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最大化, 进而使得我们国家的农业发展速度持续加快, 并为国内经济的成长贡献出更大的力量。

摘要:我们国家的水资源总量是较大的, 然而人均占有率却非常低, 因而在进行农田水利灌溉之时, 必须要确保给水灌溉技术得到充分的应用。在现阶段, 我们国家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是十分关注的, 然而从农田水利灌溉的实际情况来看, 问题还是客观存在的, 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灌溉技术并不是十分成熟的, 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并未全面铺开, 而且技术的成熟度也相对较低, 要进一步予以完善。还有就是国内的农作物种植结构并不科学, 这对提升灌溉效率也有较大影响。因此, 当前的主要工作就是要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实际应用展开深入的研究, 以期使得技术应用的实效性有大幅提升。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存在问题,节水措施

参考文献

[1] 孔维玖.农田水利灌溉问题及节水措施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 2018 (06) :218-219.

[2] 张鹏.农田水利灌溉问题及节水措施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 2017 (01) :14.

[3] 吴军民.农田水利灌溉问题及节水措施分析[J].农技服务, 2015, 32 (07) :197-198.

[4] 万良运.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措施的分析[J].门窗, 2014 (12) :440-441.

农田灌溉水利范文第6篇

摘 要:在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稳定提升,社会环境愈发完善的形势下,农业建设管理正呈现新的发展态势,而农田水利工程在其中尤为关键,是农业生产者维护生产规模与质量的重要工程,其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以此为背景,探究乡村振兴背景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途径, 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引言

一般而言,小规模水利工程主要是为解决农村地区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而建造的小规模水利工程,如小型水库、灌溉渠等。这类农村小规模灌溉水利工程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但是,当前我国一些小型灌溉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中还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政府有关机构要加强资金投入力度、重视水利工程质量建设与监督管理,从而体现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意义。

1 农田水利工程概述

1.1 基本介绍

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特点体现出学科与行业之间复杂融合的特点,农田水利工程,大都是政府单位从实际需求出发,开展各项工作。政府部门一定要重视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全面激发人民大众的积极性,从而保障各项农田水利工程的高质量发展。大部分农田水利工程并不等同于商业性质的工程,大都呈现出资大但收益小的情况。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应重点落实好国家以及当地政府部门对于水利项目的支持。从整体性来看, 考虑到农田水利工程的公益性质情况,其呈现出较强的垄断性的特点。

1.2 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

通过开展高质量的农田水利项目,能有效为农作物健康快速成长奠定良好的环境,使群众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在具体的过程中,全面推动农田水利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发展环节,一定要从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重视实现预期的经济目标,进而保障农村和城市发展的差距进一步缩短,进而更好地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总体来看,当前的农田水利项目获得充分发展,有助于全面提升农村的经济水平。但政府部门也不应该忽视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建设与管理存在着不足之处,应积极探索相应的有效措施。

2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施工质量把关不严

建设单位内部缺乏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经常发生施工违规问题, 对水利工程整体施工质量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具体而言,材料的选择没有严格控制。为了降低水利工程施工成本,建设单位盲目地压缩了材料采购成本,造成所购材料的质量不能达到施工要求。在开始之前,没有对施工图进行严格审查,未及时纠正工程中的缺陷,一些设计图中标注不够准确。当施工图确定后,也没有及时将专业技术人员组织到一起向所有参建人员做技术交底,从而会使相当多的人员对设计意图不了解。施工过程中,也就不能对每个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加上施工现场管理松散, 在完成每个过程的建设之后,没有组织人员对其进行检查,上一个环节施工完成后,未经仔细检查就直接进入了下一个环节。施工过程把关不严, 不能对施工质量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

2.2 农田水利工程投资不足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力度,是确保水利工程建设顺利推进的关键。目前,在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不足,政府补助是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但此部分资金投入力度明显不足,无法支撑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后续管理,加上融资机制不完善, 导致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受阻,工期延迟,影响了水利工程的投资效益。

2.3 建设质量要求较低

很多群众都能难以从整体上落实好水利项目的标准,会造成水利项目实施环节中存在着诸多不足,加上后续的管理环节也没给予足够重视,这样自然难以发挥出农田水利项目的价值所在。同时,农田水利项目大都呈现出比较小的规模,部分专业化的大规模团队没有太大的参与兴趣,造成总体的质量不高。最后,结合农田水利工程的监督管理来看,难以予以足够重视,无法保障满足特定时间内完成相应施工目标。

3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措施

3.1 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需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可通过多种宣传渠道,对节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宣传,分析节水灌溉对农业生产长远发展的影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注重节约水资源,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其次,要加强节水灌溉技术和节水灌溉设施研究力度,提高再生水的利用水平,对水质进行优化处理, 减少灌溉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在节水灌溉设施设备研究方面,应尽量提升设备的性价比,降低设备成本,巩固设备性能,加强节水灌溉设备的补助扶持力度,激发群众购买节水灌溉设备的积极性,持续性增加农田灌溉节水设备的应用力度。最后,以大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及小型农田水利等項目为抓手,科学制定农田水利灌溉方案,连片建设高标准农田,充分利用水资源,坚持节水灌溉方针,大力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

3.2 重视工程建设规划设计监管

在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中,全面有效的监管工作是确保工程建设能够满足实际使用需求的重要内容,也是相关部门维护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的关键。因此,基于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流程的监管工作尤为关键。具体工作可从优化规划设计、完善监管制度、合理安排工序等方面入手,以此维护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针对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为确保工程在整体上与工程辐射范围内的农业生产需求契合,应重视审批制度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相关部门应以实际效益为工程建设规划设计的首要审核标准,确保工程能发挥自身在水利资源分配利用方面的优势,为农业生产提供一定保障。基于乡村振兴对农业生产的要求,地方相关部门应结合地方农业生产实际情况,思考工程规划设计内容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从水利工程自身的的施工位置、规模设定、建设资金等方面入手,全面分析工程建设需求,进而将相应内容进行申报,由上级部门对工程规划设计进行审核,得到批准后方可正式进行施工建设。

3.3 投入更多的资金

为了全面推动新时代背景下的农田水利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一定要从实际需求出发投入充足的资金,这样方可以顺利实现预期的施工目标, 保障落实好每个环节相应的施工质量要求。政府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实际中各种影响因素,保障构建专项资金制度,能有效开展全面的水利项目的成本控制,全面保障合理化应用相关资金。同时,从外部环境的情况来看, 一定要借助于优化条件来全面吸引外界力量,重视加强水利项目的投资工作,通过全面的多样化渠道来开展高质量的水利工程项目。通过上述的有效措施,能全面保障开展农田水利项目的投资活动,进而保障丰富预期的水利项目目标。合理化应用资金配置,能大幅度降低我国的财政负担,进而能体现出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社会属性,能全面保障实现预期的更高经济效益目标,从而有效拉近城市和乡村的差距,实现预期的农田水利项目的总体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农业发展趋势对农田水利工程的需求,为确保其水利工程能够有效配置利用水资源,维护农业生产环境,应从水利工程自身运作机制出发,综合优化其建设与运行管理,维护质量安全,提升运作稳定性,促进农业发展顺利进行,为农业经济增长提供有利条件,为乡村振兴奠坚实基础,提升农业发展对我国整体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厍景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措施研究[J].南方农机,2020,51(24):73-74.

[2]赵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与管理[J].现代农村科技,2020,(12):46.

[3]李红臣.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 2020,11(31):116-117.

农田灌溉水利范文

农田灌溉水利范文第1篇【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从设计标准、设计取水方式和灌溉渠系布置三个方面讨论了农田水利...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