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模糊评价法论文范文
美学模糊评价法论文范文第1篇
目前, 针对往复泵单一装置的安全评价应用较少, 主要的评价方法:安全检查表、事故树分析法、危险性和可操作研究等方法应用于化工系统非常普遍, 但是涉及人员、环境、装置及社会影响各方面的的评价却很少, 这些针对企业内部的评价方法也很少对装置进行关注[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利用模糊线性变换原理和最大隶属度原则, 考虑与被评价事物相关的各个因素, 对其做出合理的综合评价。它以隶属函数为桥梁, 将不确定性在形式上转化为确定性[2]。通过对系统进行全方位考察, 综合得出系统的安全等级及对系统影响最大的指标因素, 帮助人们针对性改善系统安全水平;优序图作为一种简单高效的权重计算方法, 能很好的表示各因素相对上层指标的权重关系, 同时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能准确的对系统进行等级评价。
1 评价方法介绍
1.1 优序图法
优序图法 (Precedence Chart, 简称PC) 是美国人穆蒂) 于1983年提出并应用的, 它是用矩阵图示的办法分析各因素对目标的重要程度, 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3]。优序图是一个nn棋盘式图形, 图的左侧和上方均表示比较对象的名称, 图的左侧列和上方列分别是比较者和被比较者。在进行两两比较时, “1”表示两两相比中的相对“打的”、“优的”、“重要的”, 而用“0”表示相对“小的”、“劣的”、“不重要”, 用“0.5”表示“同等重要的”[4,5]。根据多位专家比较赋值的不一致性, 在构造优序图和计算权重时引入多输入加权优序图, 它是简单优序图相应格子上数字相加得到的, 汇总后可以算出每个指标的权重。优序图的互补检验很方便, 通过比较对角线两边对称方格里数字, 若对称的两方格里是“1”和“0”, 或者均为“0.5”, 则满足互补无需修改。在计算指标权重时将优序图中每行数字相加, 再分别与总数相除就得到各指标的权重, 其计算公式为:T=∑n/n (n-1) m/2。其中∑n是每个指标的得分总和, n为指标总数, m为参评人数。
1.2 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应用模糊关系合成的原理, 从多个因素对评判事物隶属度等级状况进行综合评判的一种方法[6]。模糊综合评价的思路是首先将n个评价指标的评价对象U={u1, u2, un}, 通过隶属函数映射到对指标有m种评语的评价集V={v1, v2, vm}上, 构成模糊矩阵R。再将n个指标的模糊权重向量与R进行模糊合成运算就得出了评价集上的综合权重向量B。再建立好评价指标体系后就可以进行模糊综合评价了, 模糊综合评判包括以下几个步骤[7]:
1.2.1建立因素集和评价集
评价集U是评判者对评判对象的各种评判结果为元素组成的集合, U={u1, u2, , um}, 它是一个由评价指标组成的指标集, ui (i=1, 2, m) 是评判指标;评价集V是评判者对评判对象等级程度的模糊语言描述组成的集合用V={v1, v2, vn}, vj (j=1, 2, n) 表示各等级的评语。
1.2.2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集A={a1, a2, , am}, 是一个表示各个指标在指标体系中重要程度的集合, 其中ai>0, 权重是归一化的。
1.2.3模糊隶属度矩阵
对第i个指标ui的评价Ri={ri1, ri2, , rin}, 它是V上的模糊子集。rij表示第i个指标对第j个等级的隶属度。由单个指标评价向量Ri (i=1, 2, m) 构成一级评判矩阵:
利用模糊矩阵的合成运算, 得到综合评价模型B=A∘R, R= (b1, b2, , bn) , 其中模糊运算在实际中根据情况选用。例如采用M (∙, ⊕) 算子时:
1.2.5设F= (f1, f2, , fn) T是数据集, 其中fj (j=1, 2, , n) 表示第j级评语的实际数据。利用向量的乘积, 计算最终评价结果Z, Z=B∙F。
2 实例分析
2.1 确定评价指标集及评语集
以某油田往复注水泵为研究对象, 分析往复泵系统特点及结构, 对往复泵进行安全评价。往复泵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2.2 计算指标权重
优序图法提供了指标权重的简便而高效的计算方法, 在构建两两比较矩阵时, 通过40位专家打分确定各层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的量化值, “1”、“0”和“0.5”分别表示重要、不重要和同等重要。通过优序图构建两两比较矩阵, 进行一致性检验并调整归一化后得出判断矩阵, 同理也可以构建出准则层4个指标的判断矩阵, 矩阵构建及权重计算结果见表1和表2所示。
2.3 构造模糊评价矩阵
由专家打分确定指标层18个因素等级矩阵, 本文采用5等级标度来表达安全等级, 即V={危险、较危险、一般、较安全、安全}, 计算过程中由安全等级量化值1-5来定性表示风险等级大小, 即v1=1、v2=2、v3=3、v4=4、v5=5。根据模糊数学中的半梯形分布函数计算隶属度, 见公式 (1) 。将专家确定的等级矩阵各行求平均值作为各因素的实际值xi, 通过公式 (1) 计算出各指标的模糊隶属度值[8]。为准则层下18个因素所构建的4个模糊关系矩阵R1、R2、R3和R4见式2所示。
2.4 求取综合评价向量
由公式B=A∘R可以计算出下一层各组元素相对于上一层的权重向量, 先由Aij (i=1, 2, 3, 4;j=1, 2, 3, 4, 5, 6) 与Ri进行模糊关系合成运算, 求得权重向量Bi后再组成模糊关系矩阵R与权重Ai合成运算, 最终得到综合评价向量B, 结果见表3所示。
3 结果讨论
从综合隶属度向量中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可知, 往复泵的安全等级为4级“较安全”级别状况。说明该泵系统目前运行状态较符合安全要求, 继续保持现有安全监测及操作要求即可。从权重分配情况看, 人员操作和环境影响占总权重的51%, 这两个因素对往复泵的安全状态影响较为显著和突出, 在运行期间要重点对人员及环境进行监护评估。
4 结语
优序图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对往复泵系统进行安全评价具有简单准确高效的特点, 从现场应用方面来讲可以更好的为设备维护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帮助他们进行维护和安全分析。对于往复泵这样复杂重要的设备系统, 通过模糊综合评价还可以系统化的了解设备结构、状态和防护措施, 得到的安全评价等级可以为设备寿命预测提供参考。在量化安全状态时关键要正确建立指标体系, 将主观和客观评价中很好的统一起来, 反映了往复泵系统的安全状态, 评价结果对于往复泵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往复泵系统是非常复杂而风险很高的动力系统, 有必要对往复泵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价, 以控制降低事故风险。笔者将优序图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 建立起基于优序图-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安全评价模型。根据往复泵自身结构特点, 针对运行过程中的诸多不安全因素, 建立起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优序图法确定了各因素权重值,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对往复泵系统进行了安全评价, 得出评价等级。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方便、评价效果准确可信, 可在往复泵系统中应用推广。
关键词:往复泵系统评价,指标体
参考文献
[1] 程凌, 华洁, 周晓柱.基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判的化工园区安全评价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8, 08:125-130.
[2] 沈进昌, 杜树新, 罗祎, 罗季阳, 杨倩, 陈志锋.基于云模型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J].模糊系统与数学, 2012, 06:115-123.
[3] 丰朴春, 陈大勇, 杨蕾馨.优序图法在投标项目选择中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 2011, 28:62-63.
[4] 夏萍, 汪凯, 李宁秀, 吴大嵘.层次分析法中求权重的一种改进[J].中国卫生统计, 2011, 02:151-154+157.
[5] 李洪兴, 汪培庄.模糊数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4.
[6] 吴丽萍.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 2006.
[7] Luo J.Integrating Fuzzy Logic with Data Mining Methods for Intrucsion Detection[D].Mississippi State University, 1999.
美学模糊评价法论文范文第2篇
1 课题研究方案
应用模糊数学理论, 把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具体应用到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系统研究中, 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将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根据需要分成若干个指标, 建立了因子集、评价集、隶属函数和权重集, 实现对教学的质量等级综合评判。
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属于多客户端系统, 因此本系统利用WEB平台进行架构。通过平台收集相关评价客户数据作为数据源。当数据收集后, 按既定的算法进行程序化处理, 并将得到的评价结果储存于数据库当中, 方便比较结果使用。整个WEB的平台将采用asp+access组合进行架构。数据结构采用多链路分层式结构, 从而适应多种评价对象需求。
2 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指标体系及模型的建立
2.1 评价指标体系
要对教师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建立合理、规范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关键。建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坚持客观性、导向性、整体性、独立性和操作性等原则。教学质量的评价主要有“专家评价”、“同行教师及教师自己评价”、“学生评价”, “管理员评价”。
2.2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
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教学评估效果。所谓权重, 是指一个整体被分解成若干因素 (指标) 时, 用来表示每个因素在整体中所占比重大小的数字。通过建立问题层次分析结构模型、构造影响教学质量的判断矩阵、计算权向量、一致性检验得出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例举如表1, 表2。
2.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算法
模糊综合评价是模糊决策中常用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实际中, 常常需要对一个事物作出评价 (或评估) 一般都涉及多个因素或多个指标, 此时就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因素对事物作出综合评价, 这就是所谓的综合评价, 即综合评价就是要对受多个因素影响的失误 (或对象) 作出全面的评价, 故模糊综合评价又称模糊综合决策或者模糊多元决策。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利用评价矩阵计算各指标的隶属度后, 按矩阵运算的方法进行。对于最后得到的评价结果的隶属度进行量化, 得到直观的评价值。这样能极大限度地保留了原始的评价信息, 并通过了隶属度的量化, 让评价结果更加直观。
根据上面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得到的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算法:
输入:教学质量评价表中各个评价项目的评价数据;
输出:模糊综合评价量化后结果;
步骤:
步骤1:构造以下集合:
指标的评价因素集U={u 1, u2, ..., un};评语集V={v 1, v2, ..., vn};评语集对应的数值集N= (n 1, n2, ..., nm) ;权重集A= (a1, a 2, ..., an) ;
步骤2:构造隶属度子集R。这里rij表示第i个因素对第j种评语的隶属度, 即:
rij=从而可得
步骤3:计算:B=AoR= (b 1, b 2, ..., b n) ;
步骤4:对B进行归一化处理, 即得到U的用隶属度表示的评判值B= (b1, b2, ..., bn) ;
步骤5:重复步骤和步骤5, 直到求出该级所有指标的评价因素集的评判值B
步骤6:如还有上一级评价指标, 则用下一级求得的所有评判值构成新的评价矩阵R, 并重复步骤和步骤5, 直至最高一级, 则可得到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B。
步骤7:利用BN=
可以得到模糊综合评价的量化结果。
3 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特点
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是根据我校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与设计的,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质量控制的一种手段。本研究结合全面质量管理、目标质量管理、过程质量管理及相关理论, 综合运用了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 构建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在评价主体、评价指标、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手段等各个方面均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摘要:对高校教学质量的综合评判是一个多层次评价问题, 本文将模糊数学中的模糊综合评价运用到高校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中。设计并实现了一个B/S体系结构的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平台。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教学质量评价
参考文献
[1] 高彬.综合评价支持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现[J].控制工程, 2010 (9) :650~651.
美学模糊评价法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禅宗就是用禅修和静悟的形式达到的解脱之后的自在清明,超脱世俗纷扰的状态,进而顿悟佛果的状态。禅宗美学其实是一种静默的美学,在现代设计评价中可以这么说就是一中智慧之美,和用非常质朴简单的形式来进行展现,给生活创作出一种美的境界,一种空灵的境界。将禅宗美学在现代设计中更多的运用,展现现代设计评价中的东方之美。
关键词:禅宗美学;现代设计评价;应用
自工业革命后,欧美的工业得到一个长足的发展,人类文明的高度不断提升,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环境、能源、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在这个时刻东方文化得到了西方的注视,结合当前现代设计评价中的需求,东方的禅宗美学中的顿悟、静默、平常心与中国的传统美学,结合中国儒家的传统文化、魏晋时期的玄学等不断的碰撞及融合。禅宗美学的核心是佛性,以空灵为美。从大方向上对人与生命、自由与和谐等特点予以肯定,从艺术的创作原理上肯定了虚实相生,注重人们审美观中对天人合一境界的追求,对古典美的追逐。
一、禅宗美学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在我们的认知中佛教是在西汉时期传入中国的,这个来源于古印度的宗教文化对我国传统的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佛教适应了当时人们的思想的需求,得到了一个长足的发展,从中国的美学史来看,从先秦以后,佛教走进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体系,同魏晋时期的玄学相结合最终融合形成了禅宗美学。其思考模式在唐代的时候进一步与当时的美学特点和民族习俗等,这些与本土艺术的密切联系,互相影响,禅宗美学包含了中国传统美学的自然和人文,并从中国道家的自然观点来对自然状态进行阐述,佛教对于中国的美学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禅宗美学在现代设计评价中的美学特征
禅讲究的一种心灵的追逐,其实更像是一种审美的思维方式,对于禅宗美学的思想我们要想理解就需要认识到中国传统的儒、道、释三家中的一些重要思想,儒家注重的是和谐的境界,道家注重的是妙道的境界,佛家注重的是圆融的境界,禅宗美学则是将中国的儒、道、释三家文化进行了大融合。禅宗美学体现出了重要的特点,第一就是和谐之美,这个美强调的是减轻或者清除物与心的对立的感觉,注重在人们的意识之中人和社会之间的和谐的联系,需要心和物的统一,让这个世界都具有不偏不倚、生命与宇宙、人与人、人与社会都需要具有和谐之美,在现代设计中需要弘扬禅宗美学当中的和谐之美,不偏不倚、自然平和,最终可以追寻一种均衡、平稳之美。第二追逐一种妙道之美,妙其实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空灵境界,是一种内在的智慧之美。妙道之美其实就是妙和精神之间的实虚之扣,既要注重物质又不拘泥于物质,最好是超越物质,对现实能够充分把握又要超脱于现实以外,把务实的一些特性相结合,才能够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相接,最终就能够达到一种玄妙的境界。在现代设计中把艺术设计通过客观事物来进行表现,将主体的思想隐匿其中,可以做这么说在这里禅宗美学讲究的是境由心生,只有达到了内心心灵的感悟,才可以对空间进行无限、有限的把控,将设计中的永恒的瞬间意义把控,当前中国现代设计仍然被禅宗所提倡的空灵之美所影响,并成为了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追逐是一种内在的人格情怀,是一种体验自然的生存理念,是一种新的审美境界。第三就是圆融之美,所谓圆融强调的就是圆满和融合,就是人的本体和宇宙万物的本体是圆融为一体的。设计从诞生到今天,集合了众多的元素,形成现代设计的多元化表达方式,由于受禅宗美学的影响,设计者经常将自己的领悟贯穿到设计之中,并强调本心,让自己的设计充满圆融之意。
三、在设计中渗透禅宗美学
禅宗美学注重顺其自然,不被形式所左右,人与万物应该融为一体。用简单的形式来展现设计的理念,现代设计的产品也许非常的简单,但是并不简陋,反而在其制作的工艺上是严格要求的,这就是设计者追逐的一种低调的奢华,内敛的文化。从自己的本心出发,在一个西方文化、观念对我们进行不断冲击的社会环境中,我们需要禅宗美学给我进行一个方向的指引,设计其实就是一个心灵的遐思,世界上的万物都可以存在于人们的心中,我们的现代设计的评价也需要用心去感受,用心去领悟,我们的设计都源自于心,作为我们所说的创意则是一种心灵的运动。在设计的时候回归自然,领悟自然,和自然沟通,尊重自己的本心。不是不断的模仿。作为现代设计评价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在设计中感悟禅宗美学,领悟心灵的追求,在设计评价的时候我们经常在问客户需要的是什么?中国的文化既有自己特有的魅力也善于融合,展示自身,作为现代设计评价来说,我们既要了解世界,也需要让世界了解中国,才能在其中生存并发展。一方面需要懂得国外的设计,也要让他们懂得中国现代设计的特有的魅力。禅宗美学正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资源和原则,让设计者、让评价者能偶从中找寻智慧、找寻自在。禅宗美学给了我们一种提示,可以借鉴西方,但是不能放逐自我,要从本心出发,不断发展。
现代设计基本上源于建筑设计,上世纪二十年代左右,欧洲不少具有先进理念的建筑家、设计家联合在一起促成了一个新建筑运动,其内容非常的丰富,包含了技术上的变革、精神上的改变、思想上的涌动,尤其是新的建筑材料的使用,将千百年来建筑为特权阶级服务的传统打破了,也把建筑原材料进行了传统的颠覆,从建筑变革影响到了后来的城市规划、家具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等,最终形成了整个现代设计的变革。将功能作为了现代设计的目的和重心,不再将形式当做设计的出发点,更加追逐设计中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从形式上愿意使用更加简单的非装饰性几何造型,倡导在现代设计评价中倡导标准化的原则,从设计上讲究中性色彩计划,重视空间注重整体设计,喜欢以模型为中心进行设计规划,在设计中注重客户的经济问题,以实用经济为设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严灿璨.禅宗美学对现代设计的影响——以无印良品为例[J].设计艺术研究,2014(05):41-44.
[2]梁念龙,齐伟民.禅宗美学思想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3,30(5):44-46.
[3]梁念龙.禅宗美学思想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建筑大学,2014,30(5):44-46.
[4]蘇明静,郝璇.禅宗美学思想对现代居住空间设计的启示[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11):45-46.
美学模糊评价法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水平评价是检验本科教学质量和本科毕业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比较多种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方法,选择层次分析法计算质量评价指标权重,运用传统方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学生成绩,详细设计出一套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并通过实例证明该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 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
Key words graduation design (thesis); quality evaluati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ussy comprehensive method
1 前言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的毕业设计(论文)这一教学环节基本置于学生本科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毕业设计质量的高低能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后在其工作岗位上的能力发挥,也能对毕业生的择业或继续深造起到很大的影响。客观公正地评定毕业设计的成绩,是保证学生对毕业设计一直拥有热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学生毕业设计成绩的评价鉴定过程基本沿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即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三者依据学生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态度分别打分,然后采用综合平均法给出一个精确的分数,再以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进行等级划分。这种单一的质量评价体系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因而也显得不够科学合理。因此,本文研究多种质量评价方法,选择最合理的评价方法,并详细制定出适合大部分本科院校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
2 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
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 目前,国内众多高校已经在毕业设计的质量评价方法上做了很多深入的探索。
崔颖[1]、马士宾[2]、邓宗伟[3]等人根据我国许多高校沿用传统评价方法评价毕业设计质量的缺点,构建了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设计了一套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方法。该方法的评价结果中信息量丰富,但是对权重的确定主观性较强,对于多目标评价模型的计算过于烦琐。
曹柬、龚峰等人采用层次分析法,构造了递阶层次结构,制定出质量评价指标,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求出各项指标权重,并通过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该方法在解决非结构问题上具有显著优势,但是当某层上的评价指标过多时,思维一致性难以保证[4-5]。
刘引涛[6]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毕业设计综合评价模型,并采用添加动量因子和变步长的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分析,采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实现了毕业设计综合评价模型。该方法自适应能力强、精度高,但是神经网络的结构没有完整理论的指导。
杨俊辉[7]分析了毕业设计质量评价要素,确定了样本评价矩阵和评价对象灰类,计算灰色评价权矩阵,最后确定毕业设计质量。该方法不仅评定了毕业设计等级,还能进行优劣排序,但是评价指标对结果影响很大,并且对分辨率的选择没有一个合理的标准。
因此,本文通过调研南京林业大学这几年毕业设计的实际过程,为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教师分别设计出指标适量的评分表,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从而保证结果的一致性。考虑到单人评分与多人评分的差异,采用传统方法与模糊分析法这两种评分方法,单个指导教师评分采用传统方法,指导教师团队、评阅教师和答辩教师评分均采用模糊分析法。这样既弥补了模糊综合分析法主观性太强的缺点,又增加了质量评价体系的灵活性,使学生的成绩评定过程科学合理。本文通过实例来证明该体系的可行性。
质量评价体系的制定 南京林业大学多年来都是依据传统的评分标准(指导教师评分占总分的30%,评阅、答辩教师评分占总分的70%)来评价学生毕业设计质量,主要是评阅教师和答辩教师无法真正了解学生毕业设计期间的真实工作过程,只看毕业设计论文和答辩过程而给出一个分数显得尤为主观,所以会造成极大的不合理。
因此,本文在综合考虑毕业设计过程和答辩过程中学生的态度、各方面能力和任务完成情况后,设计出三类不同的质量评价表,分别为指导教师评价表、指导教师团队评价表和评阅及答辩教师评价表,其中评阅和答辩过程由相同教师团队执行,因而共用一张评价表。每类评价表都分为单个学生毕业设计与团队毕业设计两种模式,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
针对独立指导教师和团队指导教师给出不同的计分方法。对于独立指导教师,采用传统方法,这里定义为方法1。即首先将毕业设计中质量评价各个因素作为不同的指标列出,本文将选题质量A1、设计质量A2、学生态度A3、学生能力A4定为一级指标;将实际价值A11、创新性A12、难度A13、工作量A14定义为一级指标A1下的二级指标;将论文结构A21、文字表达能力A22、检索文献能力A23、外文翻译水平A24、图纸/编程质量A25定义为A2下的二级指标;将任务完成情况A31、工作态度A32定义为A3下的二级指标;将发现/解决问题能力A41、语言表达能力A42、运用知识能力A43、创新能力A44、软件应用能力A45定义为A4下的二级指标。如果需要更深入的评价,还可以定义三级指标等。
各指标都按满分100分进行打分,并且每层指标都通过层次分析法给出不同的权重。计算分值时将每个一级指标内的二级指标值乘以权重求和,再将每个和乘上对应的一级指标权重求和,最后的分数作为指导教师给出的评价分数。
对于团队指导教师,则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定义为方法2,即构造模糊评价矩阵,求出指标与评语隶属度之间的模糊关系,确定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等级,并转化为百分制。而对于评阅和答辩教师的计分方法均采用方法2。整个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权重 质量评价体系初步设计完成后,确定评价方法和设计出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教师的评价指标。设计出完整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需要确定各指标权重。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教师指标权重的确定均采用层次分析法,先构造判断矩阵,再利用方根法,最后求得各指标权重。
以评阅、答辩教师一级指标为例,具体方法如下。
1)构造判断矩阵。将选题质量A1、设计质量A2、答辩表现A3、学生能力A4两两比较,构造出判断矩阵:
其中aij为Ai(前者)与Aj(后者)的重要性相比标度。标度的确定如表1所示。如a21=5,表示设计质量比选题质量明显重要。
2)方根法。确定权重采用方根法,本文利用制作Excel表的方式来计算权重,如表2所示。
表2中:①为对每行乘积开n次方,n为矩阵A的阶数;②;③;④;⑤;⑥;⑦为。λmax即为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W=[w1 w2 w3 w4]T即为λmax对应的特征向量。RI的取值如表3所示。
在表2中,若CR<0.1,即通过一致性检验,否则需要调整判断矩阵重新计算;wi即为各指标权重;二级指标权重与一级指标权重计算方法相同。
3 评分原理
方法1评分原理 本文设计的质量评价体系有4个一级指标,由层次分析法算出每级指标的权重后,即得出一级指标权重向量W和4个二级指标权重向量Wi。指导教师对每个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打分,形成4个分数向量:X1、X2、X3、X4。则指导教师评分计算公式为:
方法2评分原理
首先,确定毕业设计评语集为V=(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并规定优秀在[90,100]区间,良好在[80,89]区间,中等在[70,79]区间,及格在[60,69]区间,不及格在[0,59]区间。根据各评语区间的均值,对毕业设计评语集赋值为N=[95 84.5 74.5 64.5 29.5]。
其次,在评阅、答辩教师对学生按表格进行打分评价后,对每个一级指标中的二级指标都构造一个模糊评价矩阵R。如对第一个一级指标A1,构造的模糊评价矩阵为:
其中,r111即为一级指标的第一个二级指标对评语“优秀”的隶属度,也就是“选题质量”的“实际价值”对“优秀”的隶属度;r132即为“选题质量”的“难度”对“良好”的隶属度。同理,其他三个一级指标的模糊评价矩阵为R2、R3、R4。根据模糊综合法可以确定各一级指标内的二级指标与评语隶属度之间的模糊关系B1、B2、B3、B4,即Bi=Wi·Ri,从而一级指标对评语隶属度的模糊评价矩阵为R=(B1 B2 B3 B4)T。
最后,确定一级指标与评语隶属度之间的模糊关系B=W·R。对B归一化处理,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等级,则将评阅、答辩教师评分转化为百分制,分数V=B·NT。
4 实例计算
以单独指导教师指导的单独完成一个毕业设计的学生为例,指导教师评价指标如表4所示,评阅、答辩教师评价指标如表5所示。
1)确定各指标权重。根据各指标,先通过专家讨论建立判断矩阵。对于指导教师指标,判断矩阵为:
对于评阅、答辩教师指标,判断矩阵A1、A2与指导教师指标相同:
利用方根法求出各指标权重,并都通过一致性检验。指导教师各等级指标权重为:
5 结语
本文设计了适合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毕业设计质量评价的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减少了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计算各指标权重时采用方根法,利用Excel表格计算,简单便捷。并且,这套质量评价体系为不同类型的毕业设计类型设计出不同的评价方法,增加了毕业设计体系的灵活性,使学生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更为公正合理。当然,评价方法多种多样,各院校应根据各自情况建立适合本校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崔颖,王力纲.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高校毕业设计质量评价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2):162-163.
[2]马士宾,王丽杰,张彩利.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质量评价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24):16-17.
[3]邓宗伟,唐葭,严晓.基于模糊评价法的毕业设计成绩评定体系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2(4):60-70.
[4]曹柬,方学礼,徐世浩.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毕业论文(设计)综合评价方法[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0(20):30-37.
[5]龚峰,陈明锐.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评价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4):769-771.
[6]刘引涛.基于BP神经网络的毕业设计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J].电子测试,2013(13):147-148.
[7]杨俊辉.高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多层次灰色评价方法研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13(3):153-157.
美学模糊评价法论文范文第5篇
一、产品设计美学的评价体系
产品的设计美学理论由乔纳森教授和卡内基-梅隆教授合作设计的项目创建过程中提出, 并创造突破性的产品, 在他们的著作里介绍了图形的定位技术, 显示不同的产品设计造型, 同时在技术领域和艺术形式上实现定位和部件构造的结论, 尽管目前有许多高科技产品的竞争对手, 但是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还是以其第一印象作为主体的, 包括对产品功能上的选择。他们寻找到了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 能够反映自己对于产品造型设计的价值和质量, 从而用这些丰富的产品造型来装饰我们的生活。艺术形式和技术特点成为我们对产品进行评价的必要条件, 基于这个评价系统下的技术可以应用于一体化的设计美学概念, 指导对产品的美学设计与量化指标进行综合评定。
二、建立具体的描述和数学模型设计的审美评价标准
产品艺术设计的本质主要是源于工业设计的结果, 是人类在工业条件下按照现代实践原理, 创造性的建立美学体系的过程, 给人们带来非常敏锐的技术和艺术形式上的美感。美是艺术创造活动的基础, 为新技术开发与创新的基本形式提供了一个实验系统, 建立美学设计是产品设计中各种技术形式的完美融合, 在学生进行设计的节点上我们应该加强指导实践, 让消费者在使用产品的经验上获得启迪和情感的享受。
1、技术美
在产品设计的技术美层次上, 实际更加注重产品的基础功能, 也就是产品的使用功能, 产品加工生产工艺和材料运用上都要以实用为基础, 在使用过程中与相关产品的关系 (例如一个按钮、屏幕和语音指令等) 进行合理的逻辑关联, 它的设计重点是实用的, 这是一种产品设计的理性思维体现。
2、形式美
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艺术设计, 由天然材料的材料属性 (颜色、形状、线条和声音等) 以及它们的组合共同构成产品艺术设计的形式美, 在这个设计中重点显示的产品的外观将美的形式定义为符合人体工程学和美学体验的情感, 在产品设计和服务的组合上符合人们的视觉和听觉等多种感官的审美特征属性, 注重人的认知、情感和思维的艺术灵感。
3、体验美
实验结果表明, 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 体验美主要体现在产品的外观质量和外观感觉上表达特定的情感体验, 形成了多产品的使用经验, 这就带来结合技术和经验的审美形式, 一般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形成的, 这就是体验美的前身。在18世纪哲学家鲍姆嘉通 (Baumgar-ten) 首先提出了美学体验这个词并将其含义改变为感官的满足或感觉上的愉悦, 艺术作品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产生的, 即为了满足人们感官的感觉。而在这里特指产品本身的在技术、人机理论及形式美学规律等方面的运用, 对消费者在心理和生理上的情感体验的提升和挖掘, 也就是说产品通过一系列的具体功能效用和人机工程上的易用性、安全性、和舒适性以及形式美学规律的探究, 使人们在生理和心理感受到的愉悦体验, 从而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某种共鸣。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人们所追求和期待的已由机械的、毫无生气的物质满足过渡到更具有生命情感的体验享受。书中还提到了体验经济:体验经济是客户的要求不仅是一种产品的服务, 他们还追求使用者的情绪感受, 产品设计依据美学的审美规律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产品设计的终极目标是平台技术的发展, 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工业生产不断进取的结果, 产品生存和发展的设计不仅是生产活动, 更可实现人的精神需求和获得较多美好的心理体验。
三、总结
产品设计就是以这样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这是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的准则按照艺术和审美规则设计独特造型的表现形式, 美学的主题更广泛和更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产品的艺术设计迫切需要人们了解关系产品的形式美学, 设计和制造具有现代美感的艺术形式。本文以技术形式坐标系为基础, 结合产品设计的美学准则, 将产品设计的美学评价归纳为技术美和形式美以及体验美, 对设计评价标准指数型量化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 以期提高工业设计美学评价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社会在进步, 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在提高, 设计师只有根据设计美学的评价标准, 提倡人性化的情感体验设计, 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出发, 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发展, 立足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大环境之中。
摘要:产品艺术设计的本质是依照美学原理来建立产品的造型特征, 作为产品艺术设计中一项重要的评价标准, 只有通过技术情怀艺术完美结合的产品设计才是优秀的设计, 同时也能够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基于传统的产品形状技术基础上, 设计的形式和内容都要以一定的艺术美学为指导, 从而能使消费者产生美的体验, 对于产品设计当中的评价方法不能过于模糊, 定量和定性的评价标准对于产品设计的美观度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同时也可以为产品设计提供设计美学与评价方面的支持。
关键词:设计美学,评价,技术美,模糊评价
参考文献
[1] 荆雷.设计艺术原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12.
[2] 王介民.现代工业设计概论 (中英双语)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
[3] 何晓佑.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0.4.
美学模糊评价法论文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