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烤烟市场研究报告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莲生三十二2025-09-181

烤烟市场研究报告范文第1篇

家乡特色产业烤烟的种植技术调查报告 --关于家乡特色产业烤烟的育苗的调查报告

参加者:

实践方式:向父母了解和向村民以及村长咨询、同时与大家一起参加烤烟的育苗工作

目的:了解烤烟的种植技术和掌握烤烟的育苗培植的技术

时间:2014年1月4日到2014年1月22日

地点:

相关人物:我、父母及村民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于下

重新镇位于黔西县东北部,距县城约45公里,北与大方县毗邻,东隔乌箐河与金沙县接壤,与县内定新乡、中坪镇、中建乡相邻。平均海拔高度1250米,年平均气温14℃,年降雨量1018.3mm。全镇总面积139.6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0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785户、32700余人,其中少数民族11249人,占总人口的35%。全镇共有耕地面积40104.9亩,其中旱地33450.9亩,水田6654亩,林地面积22941亩,其中天然林1200亩,森林覆盖率达25%,牧草地面积1854亩。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土壤资源,是黔西县的优质烟叶生产基地。烤烟是该镇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柱,重新镇年种烟面积均在2万亩左右,有“重新烟海”之称。

我的家乡重新镇冒沙村位于重新镇西北面,属半丘陵地带。共有12个村民组,共计户数435户、人口1717人,总耕地面积达1983亩,其中田334亩、土1649亩。盛产玉米、水稻、小麦、红薯、洋芋等粮食作物,烤烟、油菜、土烟、茶叶、葵花、李子、桃子等经济作物,以及构皮、杜仲、棕片、金银花等中药材土特产。境内有煤炭、石灰石、木材、等丰富资源,无烟煤储量丰富。

家乡主要是以种植烤烟为主,烤烟是我们村的主要经济作物。

一、烤烟

烤烟烟叶,一年生草本,茄科。植株被腺毛,高1米左右,叶柄不明显或成翅柄状。用手摸起来,叶发粘。圆锥花序顶生。花萼筒状,花冠漏斗状,形似军号,末端粉红色。蒴果,种子黄褐色。原产于美洲,世界各地有栽培。烟叶为烟草工业的原料。

二、烤烟的分布和生产概况

(一)烤烟的分布

烤烟对环境条件有广泛的适应性,自北纬60°至南纬45°的广大地区均有种植,几乎便于世界各地。主要产区分布在北纬45°至南纬30°之间。

(二)烤烟的生产概况

全世界大约有100个国家生产烤烟。其中主要的生产国为中国、印度、巴西、美国、土耳其、津巴布韦以及马拉维。总产量占全球的80%以上。

烤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每年为国家提供的税收居全国 各行业之首。中国

第 1 页 共 1 页 贵阳医学院神奇民族医药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报告

烟叶和卷烟产量均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烤烟的生产和消费是一种历史悠久、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还将在很长时期内继续存在和发展。只是对烤烟的生产经营的限制将越来越严格。“吸烟与健康”问题的发展,促进了烤烟产品 科技含量的迅速提高,每次反吸烟浪潮高峰过后,就迎来一次新的烤烟技术高峰和新一轮世界烤烟市场的竞争。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烤烟制品生产和消费国,烤烟行业作为烟草国家专卖制度的践行者和维护者,有责任维护国家利益,控制烟草的生产和消费,减少和降低吸烟带来的危害,烟草行业应尽可能地减少和降低烟草对消费者的危害。

长期以来烟草行业坚持“市场引导、计划种植、主攻质量、调整布局”的方针,大力推行“种植区域化、品种优良化、生产技术规范化”的科学种烟措施,在烟叶育种、漂浮育苗、平衡施肥、三段式烘烤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三、烤烟的生育过程

(一)烤烟的生长特点

在烟株生长的整个过程中,表现为前生长期较慢,中生长期较快,后期生长缓慢的特点,一叶面积和株高增长为例,移栽后30天内叶面积和株高增长较慢,30-60天增长较快,而60天后明显减缓。

(二)烤烟的生育时期

从栽培角度看,分为苗床期和大田期。 1.苗床期

从播种到移栽这一时期称为苗床期。一般为65-90天左右。苗床期因各地环境条件、育苗方式和管理水平不同 而有很大差异。苗床期可分为4个生育期。 (1)出苗期(从播种到出苗)

从播种到子叶平展,即为出苗。这一时期,水分和温度是关键。水分不足会延迟出苗,甚至造成闷种、闷芽等。种子萌发最低温度为7.5-10℃。幼芽在17-25℃内顺利生长,以25-28℃最为适宜,超过35℃幼胚易受伤害。

(2)十字期(出苗到第3真叶出生)

出苗后第

1、2片真叶长出,与子叶大小相近,交叉呈十字状时称为十字期。十字期对外界环境比较敏感,管理稍有不慎极易死苗。此时主根入土很浅,侧根刚发出,光合能力很弱,抗逆性极差,极易死苗。十字期对土壤干旱极为敏感,土壤水分以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为宜。对高浓度盐分也十分敏感。

(3)生根期(第3真叶到第7真叶出生)

因第3或第4片真叶斜立如耳状,又称“小耳期”或“猫耳期”。此时幼苗光合能力 较十字期有很大提高。根系生长十分活跃,主根明显增粗,1级侧根大量发出,

2、3级侧根也陆续发出,根系生长较快。为了促进根系生长,应适度控制水分,保持土壤湿度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左右为宜。漂浮育苗采取剪叶技术来协调地上地下部分同时生长。

(4)成苗期(第7真叶到幼苗适植)

第7真叶出生后,幼苗生长中心开始转移到地上部。幼苗生长明显,根干重和体积不断增加,90%以上的干物质都是在这一阶段形成,所以需要有适度的水分和充足的养分和光照。近几年随着烤烟技术的推广,育苗采取漂浮育苗技术,不用土育。 2.大田期

从移栽到采收完毕为大田期,一般100-140天左右。分为四个时期:

(1)还苗期(移栽到成活)

当根系机能恢复,新根长出后,地上部随之恢复生长,叶色转绿,日晒不萎,即为成活。这一过程一般7-10天,越短越好。带土移栽或假植育苗移栽往往无明显的还苗期。

第 2 页 共 2 页 贵阳医学院神奇民族医药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报告

该期应特别加强水分供应,确保烟苗及时成活。

(2)伸根期(还苗到团棵)

烟苗茎部伸长加粗,新叶不断长出,到株高33cm左右,展开叶达12-16片时,株型近似球形,称为团棵。一般需要30天左右,是大田管理的重要时期,应上下兼顾,注意促进根系的生长。

(3)旺长期(团棵到现蕾)

团棵后茎叶开始迅速增长,茎高每天可增加3-4cm以上,2天即可长出一片新叶,生长十分旺盛。茎生长最开始分化为花絮原始体,叶芽分化停止,主茎顶端中心出现绿色花蕾,烟株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一般历经25-30天。旺长期的叶面积、光合生产率、干物质积累最大,最多;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群体和个体的矛盾较突出,对水、肥、光等条件敏感。叶数、叶片大小、叶重主要决定于这一时期,是决定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时期,所以团棵前后的营养条件十分重要,各种措施必须适时实施做到旺长而不是徒长。

(4)成熟期(从现蕾到成熟)

烟株现蕾后,叶片自下而上陆续落黄成熟。茎的生长在开花后停止,根系仍然继续生长。从现蕾到栽培应采收结束需30-60天,留种应延至蒴果成熟。只采收烟叶的烟株要打顶抑芽。

四、烤烟的育苗

当前我们推广的烟草育苗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假植两段育苗;二是漂浮育苗。

(一)假植两段育苗

厢开好后,将床面土块磕细拉平,要求表土7~10厘米内土粒不要超过指头大小,土质较为粘重的土壤要注意不宜过细,否则易于板结,幼苗不易扎根。有苗床烧土消毒习惯的地方,于拉好毛厢后即行烧土消毒,可杀死大部位病菌及害虫,烧土后要将厢面绝大部分的灰肥取出,否则容易翻泡化苗,然后再将厢面挖翻拉平磕细,厢整好后,要特别注意使厢内浇淋透水,以保证土壤中的水分含量。苗床底肥多用腐熟猪粪、清水、油菜籽饼、磷肥等,一般10米长的苗床,每厢施经过腐熟并筛细的干猪粪150千克、油菜籽饼粉1.5千克、磷肥1.5千克及适量的清水,并可加用少量灰肥。播种前将筛细的干猪粪及火土灰,均匀撒施于厢面,再泼透清粪水,在干至不粘锄头时,浅锄一遍,肥料施好后,然后将厢面四边内壁切齐,使厢面宽度达到1米。并将表土浅锄入土7~10厘米,将厢面刮平,然后用木板轻拍厢面,进行镇压,使土壤密接而不泡,于淋透清粪水后,即可播种。如果苗床土壤偏砂或砂性较重,则需在厢面顺序轻轻用脚踏一遍,进行镇压,然后淋透清水后播种。播后于厢面适当撒一层肥土进行覆盖。我村主要栽培品种有云烟8

7、G28等。

等到烟株达到猫耳期后,我们首先将地面弄为长10m左右,宽1.2-1.5m的平厢;然后将通过孔径大约1cm的筛子泥土与肥料混合均匀后,装入营养袋,把营养袋放在平厢上,弄成一厢;然后均匀洒水在营养袋上;然后将烟苗插入营养袋,并用手压一下;最后在用竹片插入土里形成桥型的拱桥状,将膜盖在上面,搭建成为一个小棚。一天后我们将生树枝搭膜上被阴,避免太阳直射导致烟苗死亡。待到烟苗立起来后,若棚内温度高,我们要将棚的两边打开通风散热。一个星期后。便可将膜揭开,同时我们要对它进行洒水,保证它的湿度及营养。直到移栽。

(二)漂浮育苗 1.壮苗标准

烟苗清秀整齐,苗高10-15cm,茎高8-12cm,7-9片真叶,叶色正绿,根系发达,表观侧根多,茎干富有韧性,不易断。 2.小棚建设标准

第 3 页 共 3 页 贵阳医学院神奇民族医药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报告

(1)育苗地选择

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质地干燥,近无污染水源(达引用水标准),交通方便,没有种过茄科作物的地和稻田。

(2)建棚规范要求

用空心砖建成内径700cm140cm小池,深20cm,池与池之间距80cm,行与行之间距120cm。用竹片搭成高80-90cm高的棚。

(3)育苗场地及育苗盘的消毒

育苗前对育苗池喷洒消毒液进行消毒,育苗盘用用消毒液0.2%硫酸铜、1-2%福尔马林进行消毒。

(4)搭棚

将准备好的薄膜铺在消过毒的育苗池内,放平整,池两头拉紧压严,池两侧拉至砖脚。棚膜放在竹片上,拉整齐,在池外两侧拉紧压严,池两头也应盖好。搭好棚后,在池里放水,水深12cm左右。

(5)装盘、打孔及播种

装盘:装盘前检查盘孔是否堵塞,堵塞的要清通。将基质加入少量复合肥混匀,加少量水拌匀,含水量以手握成团,松开后能自然散开为宜;用松散的基质填满孔穴,用手指轻微压至有实落感,然后装满刮平露出盘面孔格。

打孔播种:用压孔器在每孔的基质上打一个深0.5-0.6cm小孔,每格内播种1-2粒烟种,不在盖基质,立即放入育苗池内。注意不能把播完种的盘相互堆压,待全部播完种后才放入池中。然后将棚盖好。

此后若温度较高,应打开棚的两头排湿降温。保持水深10cm左右,注意水内的营养物质,可适当的视情况加入复合肥,确保营养需要。

(6)剪叶、剪根技术要求

目的是达到抑大促小,促使烟苗整齐一致,调节根与茎的关系,从而达到培育壮苗的目的。

第 4 页 共 4 页

贵阳医学院神奇民族医药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报告

第一次剪叶:在播种后35-40天,部分烟苗已具有4叶一心,苗高3-4cm。此次剪叶应减去最大叶面积的60%,控制大苗生长,促进小苗生长。

第二次剪叶:在第一次剪叶后约6天左右,苗高8cm,茎高2cm左右。平剪剪去最大叶面积的2/3,减少盘内封行烟叶。此次剪苗的作用是抑制地上部分生长,促进地下部分生长,进一步的抑大促小,实现烟苗大小整齐。

第三次剪叶:在第二次剪叶后10-15天,茎高5cm左右时剪苗,,平剪,剪叶面积为最大叶面积的50-60%,同时减去超过盘的根系。可视情况追施肥料,此次剪苗是促进茎部的生长。

第四次剪叶:在第三次剪叶后5-10天,茎高在8cm以上,应重剪,离生长点2-3cm。此次剪叶的目的在于煅苗,增加通风透光,增强抗逆性,促进茎干粗壮,为大田移栽做好准备。

(7)病虫防治

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消除病虫传染源,切断病虫传播途径,是整个苗期无病无虫的关键。

a.做好场地、苗盘、器械的消毒。

b.针对苗期易发生的病虫,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和防治。

(8)漂浮育苗的意义 a.减轻病虫伤害。

b.生长快,且烟苗均匀整齐。 c.节约肥料和水。

d.有利于实现育苗专业化和栽培品种优良化。

(9)漂浮育苗的优点

a.烟苗整齐一致,有利于提高大田生产的 整齐一致性,进而提高整体生产水平。 b.烟苗根系发达,根的数量超过常规育苗1倍以上,有利于提高移栽成活率。 c.可有效克服早花现象。

d.可有效控制土传病害,尤其是病毒。 e.苗盘轻,移栽方便。

五、调查的结果

通过参加这次实践活动及调查发现,许多村民都说,种植烤烟是大家的主要收入,但是近年来,由于天气的气候发生了变化,在栽种烟苗的时候,降雨量不足,长期干旱,导致种出的烟苗干死或者生长状况差,以至于烘烤出的烟叶质量差,并且收购站只收购中间部分的烟叶。导致大家的收入普遍降低,大家对于栽种烤烟已经失去了信心,有些村民已经开始改种果树、树苗、玉米。但是大家也表示近年来国家对烤烟种植制度及育苗的方式的改变对栽种烤烟确实提高了效益,使得栽种变得更加的方便、简洁,提高了移栽成活率,烟苗整齐一致,提高了生产率,减少烟草病毒懂得传播,移栽方便,减少了工作日程,有了更多的休息时间等。但是由于降雨量不够,烟苗吸收不了营养成分,无法生产出好的烟叶,而且今年实施的“禁烟令”,大家也开始戒烟,因栽种烤烟已经不是长久之计,大家将逐渐寻找致富之路,也希望有致富妙计的人士能带动整个村的发展,希望早日能够脱贫,拥有小康生活。

六、收获

通过参加了烤烟的育苗工作,我发现烟苗的生长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或者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将造成损失,甚至有的损失将是致命的。要准确掌握品种的特性、土壤

第 5 页 共 5 页 贵阳医学院神奇民族医药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报告

肥力、肥料性质、生育期内温度、降雨等状况及施肥的技巧和原则(养分平衡原则、因土施肥原则、因品种施肥原则、因气候施肥原则、最大效益原则、施肥方法与时期),以获得烟叶的优质生产为依据来确定适宜的氮磷钾比例、用量、肥料种类、基肥追肥用量及方法。由于我县烟农种植户众多,烤烟种植是烟农的主要收入,是我县的主要经济作物。那么,如何种植,才能提高烟叶质量,适应市场需求,促进烟农增收?我认为:首先烟农应严格按照分公司指定品种要求种植,认真做好烟区的布局,建立规划区和轮作区,确保烟叶生产的健康持续发展。其次抓好培育壮苗。根据所在地气候条件,确定好最佳播种期。集中育苗,确保集中育苗面积达50%以上,减少分散播种带来的不同移栽后还苗期长的问题。 再次抓好以施肥为中心的各项技术措施的协调平衡。全面科学使用烟草专用肥,提高施肥水平和施肥技术。以及要抓好烤烟的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烤烟病虫害是影响烟叶质量产量的一大隐患。烟农要提高综防水平,改良土壤结构,减少病虫害。最后抓好成熟采收,科学烘烤。要完善烤房基础设施建设,应推广使用风动力辅助循环烤房,实行上部叶带秆烘烤。由于现在吸烟的人太多,吸二手烟的更多,吸烟危害着人体的健康,影响环境及空气质量等,我认为应该少种烟,只有烟的数量少了,价格高了,才有很多人抽不了烟,这样可以减少抽烟的人数;现在国家出台了政策,在公共场合禁止吸烟等,这样也减少了吸二手烟的人数。与此同时,烟农们应寻求、寻找新的致富之路,寻找新的经济来源。政府也应带着广大群众寻找新的、科学的、符合社会发展的、时代需求的致富之路,带领大家早日脱贫。

烤烟的栽培不仅是一个苦力活,还是一个技术活。这是一个艰辛而又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达5-6个月之久,由于这个假期只有50多天,且这段时间是烤烟的育苗阶段,因此只参加了对烤烟烟苗的育苗实践(苗床的准备及播种过程),但是作为农村孩子,我对这个过程非常的清晰,了解相关细节。我希望自己能为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事情,减轻父母懂得负担,成为一个爱父母理解父母的好女孩,并且成为一个能吃苦耐劳的女孩。

2012级临床A班:尚华荣

2014年1月23日

第 6 页 共 6 页 贵阳医学院神奇民族医药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报告

附录1 贵州省黔西县重新镇对烤烟生产采取的措施

黔西县重新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烤烟生产工作,将烤烟种植作为振兴重新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把烤烟种植作为引导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产业来抓,采取多种措施保障烟农增收。

一是引进品牌,做大做强烤烟产业。该镇成功引进广东中烟“双喜”品牌入驻,并建成20000余亩的“双喜”品牌优质烟基地。

二是成立专业合作社,走科技种烟之路。全镇成立了4家专业合作社,“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初步形成,经济效应显著提高。

三是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激励措施、帮扶政策、基础设施建设政策,保障烟农放开手脚种烟,安全种烟。

第 7 页 共 7 页 贵阳医学院神奇民族医药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报告

附录2

云烟87

云烟87是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中国烟草育种研究(南方)中心以云烟二号为母本,K32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0年12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云烟87品种下部烟叶为柠檬色,中上部烟叶为金黄色或桔黄色,烟叶厚薄适中,油分多,光泽强,组织疏松;总糖含量31.14%~31.66%,还原糖含量24.05%~26.38%,烟碱含量2.28%~3.16%,总含氮量1.65%~1.67%,蛋白质含量7.03%~7.85%;各种化学成分协调,评吸质量档次为中偏上;移栽至旺长期烟株生长缓慢,后期生长迅速,生长整齐;亩产量174.2千克,亩产量、均价、上等烟比例、亩产值均高于对照K326。株式塔型,打顶后为筒型,自然株高178~185厘米,打顶株高110~118厘米,大田着生叶片数25~27片,有效叶数18~20片;腰叶长椭圆形,长73~82厘米,宽28.2~34厘米,叶面皱,叶色深绿,叶尖渐尖,叶缘波浪状;叶耳大,花枝少,比较集中,花色红;节距5.5~6.5厘米,叶片上下分布均匀;大田生育期110~115天,种性稳定,变异系数较K326小。抗病性 抗黑胫病,中抗南方根结线虫病,而普通花叶病,抗叶斑病,中抗青枯病。

云烟87烟叶变黄速度适中,变黄较整齐,失水平衡,定色脱水较快,烟叶变黄定色,脱水干燥较为协调,容易烘烤,烘烤特性与K326接近,可与K326同炉烘烤。

云烟87最适宜种植海拔为1500~1800米,海拔超过1800米的烟区采用地膜栽培技术,也能获得优质、适产、高效益;适应性广,抗逆力强;苗期生长速度快,品种较耐肥,需肥量与K326接近,亩施纯氮8~9千克;针对云烟87前期生长慢,后期生长迅速的特点,基肥不超过三分之一,追肥占三分之二,分再次追施较为合理;并根据年份的气候、雨量等特点因素,合理掌握封顶时间,不过早封顶,以免烟株后期长势过头。

烤烟市场研究报告范文第2篇

根据省、市烟草公司关于《当前烟叶生产情况调研函》的要求,我分公司就创造性开展烟叶生产工作的具体内容、特点和主要做法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08年,市政府下达我县指令性烤烟生产收购任务20.5万

担(其中红大10.448万担,其它品种10.052万担),县烟草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根据各乡镇历年来的烤烟生产情况,结合各乡镇自然气候条件、农业产业结构、基本烟田规划面积及烤烟生产发展潜力,将全县20.5万担的指令性烤烟生产收购任务以中共**县委文件(昌发[2008]1号)进行了分解落实,计划任务分解后,各乡镇及时召开了烤烟生产工作会议,结合各乡镇自身的实际情况,把任务层层分解到村、组并抽调了工作扎实认真,积极主动的大批烤烟工作队员住村入户,宣传今年的烤烟生产形势和发展的机遇及优惠政策,通过扎实有效的开展工作,合同签订于3月9日全面签订结束,共与9个乡镇,78个村委会、969个村民小组、16913户农户签订合同16913份,签订合同面积77692亩。

二、加强领导,采取措施,狠抓烤烟生产工作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把烤烟生产作为全县的主导产业来抓。

在2008年的烤烟生产工作会上,县委苏书记、县政府耿县长和县五班子领导出席了大会,苏书记在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和指示: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抓烤烟就是抓经济,抓烤烟就是抓发展”的产业意识和思想意识。在会上提出了“要咬定20.5万担目标不放松,面对困难不退缩,服从安排不争论,完成任务无借口,执行政策不走样,以守住面积保证产量,以提高单产保证总产,以提高质量保证效益”的2008年烤烟生产工作指导思想。提出了“围绕目标,落实种植面积;围绕质量效益,强化科技措施;围绕生产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烟草工作方针。此次会议消除了各级领导干部发展烤烟的畏难情绪,坚定了发展烤烟的信心和决心,为2008年烤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保障和基础。

(二)加强领导,完善组织机构。

一是县委政府制定出台了昌发〔2008〕1号文《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2008年全县烤烟生产工作的意见》,完善了烤烟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烤烟生产工作督查组。二是根据市、县文件精神,**县分公司成立了相应的技术指导小组和质量督查组,严格按《**烤烟综合标准》组织生产和搞好技术服务指导。在具体工作中,一是抓组织培训。每一个生产环节,县、乡、村、组四级层层召开现场技术培训会议,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及时掀起阶段性生产高潮。二是抓服务指导。分公司职能部门配合各乡镇党委政府和烟草工作站,以辅导员为主体,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和督促生产,把科技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组和每一片烟田,大大提高了各项技术措施的到位率。

(三)分公司领导挂钩到乡镇,抽调科室人员下村入户,宣传和发动烟农种烟。

分公司领导分别挂钩到乡、村,与乡村干部和烟站工作人员一起走村串户,深入农户家中做农户的思想工作,发动种植面积,确保指导性种植面积的落实。

(四)部分乡镇出台了烤房新建补助措施。

为发展新烟区和新的种植农户,部分乡镇如更戛乡、卡斯镇出台了每新建一座烤房分别给予500元、200元的现金补助等政策。

(五)加大宣传力度,改变农民对烤烟生产认识的误区。

通过用腾冲、施甸的效益例子来进行烤烟种植有良好效益的宣传,通过国家有可能上调15%左右的烤烟价格宣传、发动,促使烟农走出种烟效益差的认识,提高其种烟积极性。

二、加强专业化育苗、商品化育苗及培育高茎壮苗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和技术措施

围绕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认真进行了育苗数量的计划。全县计划育苗150947.64m2(其中,商品化育苗17284.92m2,占育苗总量的11.5%),计划建棚群279个16479个漂浮育苗小棚,于2月5日全部建造、播种结束,通过加强管理,成苗10164.275万株,成苗率100%,培育壮苗9455.77万株,壮苗率达93%,茎粗达0.57cm。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一是加大育苗环节的补助投入,全县产前投入列支194.2万元。二是严格按照《**烤烟综合标准》育苗规范进行建棚、播种等操作;三是加强了温度上限管理的督促指导,努力实现温度上限管理,对温凉地方温度偏低的棚群(如珠街乡的羊街村街子育苗点、卡斯镇客邑村的箐门口育苗点等)加盖草席等进行保温管理,加快出苗速度,减少烟苗养分消耗,确保出苗健壮。四是要根据今年烟苗由于气温低生长缓慢的实际,准确把握第一次剪叶时间和第二次施放营养液时间,继

续强化温湿度管理,促使烟苗早生快长,确保培育出高茎壮苗和按节令适时移栽,为5月5日移栽结束提供有力保障。如耈街乡、珠街乡、大田坝乡、柯街镇、卡斯镇、温泉乡、更戛乡七个乡镇通过严格的温度上限管理和适当早施第二次营养液肥等管理,在今年倒春寒严重,持续低温时间长,不利于烟苗生长的特殊气候条件下,培育出的烟苗达到或超过了全县的水平。五是剩

余烟苗的管理情况。2008年全县共育烟苗1.06亿株,至5月5日止,共移栽红大品种面积5102万株,面积42518亩,占合同面积的101.7%;其它品种移栽5094万株,面积46317亩,占合同面积的141.89%,全县累计移栽11.02亿株,面积88835亩,占合同面积114.35%,剩余烟苗404万株,目前查塘补缺已结束,于5月12-15日所剩余烟苗已按专卖程序进行销毁。

三、积极组织备耕,加快预整地进度

为确保全县4月20日全面预整地结束目标的实现,全县于3月27日召开了烤烟预整地现场会议,及时统一了预整地的技术标准和明确了工作要求,并把4月1日至5月5日确定为烤烟大田预整地和移栽攻坚期,通过县乡村各级各部门的扎实工作,共同努力,预整地工作在规定时间内按质按量完成。采取的新措施和新做法:一是严格工作纪律,确保督促检查到位。在烤烟备耕移栽期间,各乡镇都对乡村干部提出了严格要求,各级各部门抽调了阶段性的督导组,负责烤烟备耕移栽期间的督察指导,发现违反工作纪律的及时给予教育批评和处理,为按时完成预整地和移栽工作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如翁堵乡把3月30日至5月5日确定为烤烟备耕移栽攻坚期,攻坚期做到“五不准”,即“不准外出、不准请假、不准开与烤烟无关的其它会议、不准喝酒和不准擅自脱离所挂的烤烟片区岗位”。二是加大购买农机具的补助力度,根据我县山地烟占98.9%,只能推广小型农机具的实际,全县加大了购买农机具的力度,除烟草补贴农机具项目资金54.4万元外,烟草部门还积极向县农业局协调国家农机具补贴50多万元,用于小型农机具的购买补助政策,提高了烟农购买农机具的积极性,全县共购买农机具200台,是0

6、07年两年之和,加快了预整地的速度和进度。如耈街乡目前共购进农机具55台,使耈街乡预整地进度快于其他乡镇和往年,于4月18日全面结束了预整地工作,比全县规定的4于20日提前了3天。三是全面实行预整地验收制度。在预整地过程中,为确保预整地质量,全县统一印制了预整地验收卡,严格预整地验收制,做到结束一户验收一户,严守不合格的必须进行返工,待复验合格才能栽烟。

四、加强督促指导,确保移栽质量

为确保移栽质量,全县于4月17日召开了全县移栽现场会,对移栽的技术标准和移栽的时间进行了统一的安排和部署,会后,各乡、村、组迅速掀起了移栽工作高潮,在移栽过程中,工作队员和辅导员严把质量关,做到“拉线定位,移栽器移栽,带水带肥带药、覆盖干土”的移栽方法;做到“五子栽烟”即:“一棵绳子、一个尺子、一把比子、一个杯子、一个量子”,栽后达到横看竖看一条线,生长点露出土表,不栽高脚苗的移栽质量要求,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努力,烟农的积极配合,全县5月5日全面完成了大田移栽任务。采取的措施:一是全县制定了面积落实和按时完成移栽奖励措施,制定了每完成一亩指导性面积给乡、村、组4元的奖励措施,待移栽结束县产业组组织验收,移栽面积、移栽时间和移栽质量达到指标后给于兑现。二是所有种烟乡镇县委、政府出台政策的基础上还出台了各种奖励政策,如更戛乡出台了种植大户奖,对种植面积在8亩以上、10亩以上的农户,在5月5日前移栽结束并且移栽质量达标的,分别给予每亩20元、35元的补助;耈街乡对烟用物资进行了补贴;卡斯镇、翁堵乡、大田坝乡、温泉乡、柯街镇、鸡飞乡、珠街乡七个乡镇出台了面积落实奖、移栽进度奖等优扶政策,既有效加快了各项工作的进度,又保证了生产质量。三是督促检查。在预整地和移栽期间,县委、政府成立了三个督查组,每个督查组负责2-3个乡镇,为乡镇出谋划策,现场解决困难和问题,充分调动工作队员和烟农的积极性,加快了预整地及移栽的工作进度,为按时移栽结束和提高移栽质量奠定了基础。

五、积极组织,搞好栽后管理

为确保灾后管理工作到位,彻底扭转往年全县只重栽补种管的思想认识,县产业组于4月28日及时下发了《关于切实抓好当前烤烟生产各项工作的紧急通知》。通知要求:一是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彻底转变前几年重栽轻管,栽后不及时管的现象,做到烟株下地,管字上马,做好以栽后5至7天进行第一次提苗追肥为中心,查缺补塘、病虫害预防为重点的栽后管理工作。二是各级各部门要抓检查验收,确保考核管理到位。在5月5日后要及时组织检查组进行检查考核,确保移栽烟苗株数足额,督促提苗追肥、查缺补塘、病虫害预防等工作落实到位,做到检查合格一个村补假休息一个村,对检查不合格的村一律不放假补休,必须整改合格后再补休。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下地烟苗及时得到管理,做到了边栽边管。

六、今年烟叶生产“稳得住、控得住”形势的综合分析

2008年我县的烤烟生产,在年初“稳得住”的形势较为严峻,其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受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及农产品价格普遍上涨,种烟成本增加,种烟比较效益呈现下降趋势,烟农的种烟积极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积极性普遍下降;二是农村青壮年劳务输出人员增多,烤烟种植劳力严重不足;三是全县地方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甘蔗、茶叶、蚕桑、核桃等产业发展迅猛,和烤烟产业争地矛盾突出。上述多种原因造成今年烤烟生产压力较大,但全县各级各部门抓烤烟生产的决心不减、信心不减、都把烤烟作为全县经济发展,农村发展,社会稳定的产业来抓,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措施和通过耐心细致、不厌其烦的宣传工作,加之烤烟价格的及时明确,烟农的种烟积极性有所回升,有效稳定了烤烟生产的发展,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有望完成市委、政府下达的生产收购任务目标。

烤烟市场研究报告范文第3篇

烤烟作为我乡二坎山区及河谷地区群众致富的主要产业,通过认真组织、发动,今年共育苗大棚9个,中棚90个,小棚198个,共计256个,烟苗达到5.6万盘。全乡在5个村委会,30个村民小组,950户农户种植烤烟5000亩,新增麦地河、碧源两个新烟区,新增面积达1400亩,中农场等村民小组连片种植720亩,实现烤烟产量1万担以上,实现大田移栽面积5000亩,烟叶产值达到了1200万元,实现了预期目标。

2012年,在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烟草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我乡为进一步培育、壮大烤烟产业,巩固和发展我乡烤烟生产成果,真正把我乡建设成为全区优质烤烟生产基地,争创烤烟生产标准化治理示范点,确保完成2012年县政府下达的烤烟生产任务,特作如下计划:

一、主要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市、县烟草规划会议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加强领导,在全乡宜烟面积上实行扩大规模,加大投入,提高科技含量,主攻质量,提高效益,进一步强化“三化”(区域化、规范化、良种化)生产措施,使我乡2012年的烤烟生产在面积、质量和效益上取得更大的突破,真正成为我乡的主导产业。

二、计划面积、产量、质量和布局要求

2012年全乡烤烟种植面积规划发展到6500亩,烟叶收购量1.8万担,在今年的基础上新增25群(五座)烤房,力争实现1500余万

元产值大关。

三、2012年烤烟生产主要措施

(一)开拓创新,坚定不移地把发展烤烟生产为作振兴西布河的主导产业来抓,建立健全烤烟生产领导机构和服务机构。进一步完善烤烟生产领导小组。5个种烟村也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切实对烤烟生产进行领导、协调、服务,确保全乡烤烟生产各个环节顺利开展。

(二)分工负责,继续实行包村包户,保证烤烟生产各项工作到位。乡党委政府副科以上领导具体分片包干村委会烤烟生产向大田好地转移,逐步发展烤烟种植大户。乡村三班子各一名主要领导具体分管一个村实行责任制,工作到村到户,一包到底,直至完成任务。

(三)加大产前投入。为了提高上等烟比例,提高经济效益,烟农必须严格按烤烟生产技术方案进行操作,保证烟叶的成熟采收,各个生产环节一定要按照技术员的指导进行。对于不按照技术要求生产和不使用烟草部门提供的烤烟专用肥的烟农,不给予兑现产前投入。

(四)实行集中育苗,对育苗所需田块进行补助。全乡以村为单位集中田块育苗,而且统一播种时间,培育出壮苗。

(五)建立健全乡、村技术服务网络。根据面积的分布,按规定配齐配足烟技员,使技术服务不与生产脱节,确保技术指导工作及时到位。做到宣传发动、面积落实、播种、田间治理、标准化烤房建设及旧烤房的技术改造、成熟采收烘烤,分级出售等一系列生产环节全程服务,一抓到底。

(六)切实搞好烤烟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项服务工作,加强

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搞好治理与协调工作,保证烤烟生产的顺利实施。

西布河乡人民政府

烤烟市场研究报告范文第4篇

摘要 [目的]为探明适合平顶山烟区的耕作制度。[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以中烟100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烤烟连作、烟麦套种和烟薯套种3种种植模式对烤烟生长发育、常规化学和产质量的影响。[结果]与烤烟连作相比,烟麦套种和烟薯套种能够增强烟株根系活力,改善农艺性状,促进内在化学成分更加协调,提高烤烟的产量和品质。其中,烟薯套种模式作用效果最佳。[结论]在平顶山烟区,采用烟薯套种种植模式能有效提高烤烟产质量,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 烤烟;种植模式;农艺性状;化学成分;经济效益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01.008

Key words Flue-cured tobacco;Planting pattern;Agronomic characters;Chemical composition;Economic benefits

烤煙是忌连作的作物,但人们为了获得较高的种植收益,常年进行连年种植,导致土壤养分片面消耗,土壤酶活性下降,耕层结构恶化,养分失调,烟草的病虫害发生趋势逐年加大,烤后烟叶组织结构紧密,工业可用性降低[1-5]。近年来,随着耕地面积总量的不断减少,为增加烟叶种植面积,防治连作的危害,部分烟草种植地区进行了不同烟草种植模式的探索,如实行烟草轮作、麦烟套种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烟草的病虫害,如烟草花叶病,但是对品质造成一定影响。付利波等[6]研究表明,烟田套作能够调控烤烟生长后期的土壤养分供应状况,改善烟叶品质。时安东等[7]研究发现,烤烟与红薯间作能有效改善土壤养分比例,减轻连作障碍,显著提高烤烟的产量和产值,改善烤后烟叶品质,降低青枯病的发病率。贾健等[8]研究发现,烟薯套作能显著提高土壤酶活性,均衡土壤养分供应,改善烟叶香气质量。

确定科学合理的种植模式,减轻烤烟连作产生的障碍是优化烟叶栽培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9]。鉴于此,结合平顶山烟区烤烟种植的实际情况,笔者以中烟100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烤烟农艺性状和产质量的影响,旨在通过制定合理的种植模式克服烤烟轮作障碍,为平顶山烟区生态优质烟叶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平顶山市郏县李口乡王辛庄烟草种植基地进行。供试土壤有机质含量14.30 g/kg,全氮含量0.79 g/kg,全钾含量19.81 g/kg,全磷含量0.27 g/kg;速效氮含量55.22 mg/kg,速效钾含量178.35 mg/kg,速效磷含量5.43 mg/kg,pH 7.8。

1.2 试验材料

供试烟草品种为中烟100,由平顶山市烟草公司烟叶育苗基地提供。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均为平顶山烟区当地常用的烤烟种植模式。其中,CK为烟草连作;T1处理为麦烟套种;T2处理为烟薯套种。每处理重复3次,共9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15 m×12 m,烟苗于5月15日左右移栽,行距120 cm,株距50 cm,所用肥料为烟草专用肥(N∶P∶K=15∶15∶15)、硫酸钾和硝酸钾,其中硝酸钾全部基施,硫酸钾和氮肥70%基施,15%窝施,15%于移栽后30 d进行追施,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均统一按当地优质烟叶生产标准执行。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1 烟株农艺性状的测定。在各小区内选取长势一致且具代表性的烤烟10株,先定株挂牌,分别于移栽后30、60、90 d依照烟草农艺性状调查方法(YC/T 142-2010)对烤烟株高、茎围、节距、最大叶面积进行测量,同时采集根系样品冷冻带回实验室,采用TTC还原法测定根系活力[10]。

1.4.2 烤后化学成分的测定。各处理烟叶烘烤结束后,每个小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部烟叶中橘三(C3F)和上部烟叶上橘二(B2F)等级烟叶各5 kg,采用AAⅢ型连续流动化学分析仪(德国BRAN&LUEBBE公司生产)测定烤后烟叶中常规化学成分。

1.4.3 经济性状。田间各小区分别挂牌烘烤,按烤烟(GB 2635—1992)分级标准分级,统计各处理烟叶产量、均价(当地收购价格)和产值。

1.5 数据处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采用Duncan’s 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植模式对烟株农艺性状的影响

由表1可知,在移栽后30 d时,不同处理间烟株的茎围和节距均无显著差异,与CK相比,T1和T2处理的株高和最大叶面积均显著增加;在移栽后60 d时,不同处理间烟株的节距無显著差异,与CK相比,T1和T2处理的株高、茎围和最大叶面积均显著提高;在移栽后90 d时,与CK相比,T1和T2处理的株高、茎围、节距和最大叶面积均显著增加,且以T2处理效果最佳,说明合理套种能有效改善烟株农艺性状和株型,促进烟株的生长发育,且以烟薯套种模式提升效果最明显。

2.2 不同种植模式对烟株根系活力的影响

由表2可知,随着烟苗移栽时间的推移,烟株根系活力总体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移栽30 d后,T2处理根系活力显著高于其他处理,CK与T1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移栽60和90 d后,不同处理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均以T2处理根系活力最高。这表明烟薯套种能显著提高烟株根系活力,促进烤烟生长发育。

2.3 不同种植模式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由表3可知,就中部烟叶而言,与CK相比,T1处理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无显著差异,烟碱和总氮含量显著降低,钾含量显著提高;T2处理的总糖、还原糖和钾含量均显著提高,烟碱和总氮含量显著降低。就上部烟叶而言,与CK相比,T1和T2处理的总糖含量和钾含量均显著提高,还原糖、烟碱和总氮含量均显著增加。

2.4 不同种植模式对烟株经济性状的影响

由表4可知,不同种植模式对烤烟的产量、产值和中上等烟比例均有显著影响。与CK相比,T1处理的产量、产值和中上等烟比例分别显著提高了5.37%、12.43%和6.46%,T2处理的产量、产值和中上等烟比例分别显著提高了11.82%、21.15%和11.55%。综合烤烟的产量、均价、产值和中上等烟比例分析,得出烟薯套种处理的经济效益最高。

3 讨论

合理的烤烟间套作能增加作物对光热资源的利用,增强田间通风透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烟株的生长发育,增加烟农经济收入,而盲目的烤烟间套作则不仅会影响作物正常生长,还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11-13]。该研究结果表明,与烤烟连作相比,烟麦套种模式和烟薯套种模式下烟株株高、茎围、节距和最大叶面积均显著增加,表明合理套种能改善烤烟生长环境,增强烟株根系对矿质营养元素及水分的吸收能力,利于烟株生长发育。

烤后烟叶要具备优良的品质,各种化学成分含量必须适宜,同时相互之间的比例要协调[14]。张继等[15]研究表明,烟薯套作模式能显著降低叶片烟碱,协调烟叶化学成分。该研究结果表明,与烤烟连作相比,烟麦套种和烟薯套种模式下,烤烟的总糖和钾含量显著增加,烟碱和总氮含量显著降低,表明烟薯套种可提高烟株对钾素的吸收利用,调节烤烟营养分配,使烤后烟叶化学成分更加趋于协调,这与唐世凯等[16]的研究结果一致。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烤后烟叶的等级结构和经济效益对优质烟叶原料的有效供给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是烟农及烟草工商业最关心的核心问题[17-19]。烤烟套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单位面积烟叶产量,提高烟叶等级质量,同时获取高效的种植效率和土地利用率,取得套作作物的经济收益,在综合效益上比单作有较大的提高[20]。唐世凯等[16]研究表明,烟薯套种能显著增加烤烟上等烟比例和中等烟比例,降低下等烟比例,对提高烟叶外观等级质量具有一定的作用。该研究结果表明,与烤烟连作相比,烟麦套种和烟薯套种模式下烤烟的产量、产值和中上等烟比例均显著提高,表明合理套种能有效提高烤烟的产量,改善烤后烟叶的品质,实现烤烟增产增效的目的,且以烟薯套种作用效果最佳。这可能是由于烤烟套种甘薯能起到改善根系土壤生态环境、消耗烤烟生长后期残余肥料的作用,更有利于烤烟的成熟落黄,协调烟叶内在化学成分,提升烟叶的产量和品质[20]。

4 结论

合理套作对烤烟生长发育、烟叶化学成分及其协调性和产质量均有重要影响,烟薯套种能增强烟株根系吸收能力,促进地上部生长发育,协调烟叶内在化学成分,改善烟叶等级结构,提高烟叶生产的经济效益,满足卷烟工业优质烟叶原料的需求。因此,烟薯套种种植模式宜于在平顶山烟区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邓阳春,黄建国.长期连作对烤烟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0,16(4):840-845.

[2]刘晓旭,王涵,王利超,等.连作对延边烤烟根际微生物和内在品质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3,25(1):87-90.

[3]周德海,高峰,王在軍,等.间作桔梗对烤烟主要农艺性状及效益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4,46(9):60-62.

[4]苏海燕,程传策,马啸,等.烤烟连作对重庆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2,39(12):59-62.

[5]潘文杰,姜超英,陈懿,等.烤烟连作对土壤及烟株氮素特征的影响[J].作物杂志,2010(5):84-88.

[6]付利波,王毅,杨跃,等.利用烟田套作调控高肥力土壤烤烟生产[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5,11(1):128-132.

[7]时安东,李建伟,袁玲.轮间作系统对烤烟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1,17(2):411-418.

[8]贾健,朱金峰,杜修智,等.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酶、烤烟生长及烟叶致香成分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6,18(3):141-149.

[9]陈丹梅,陈晓明,梁永江,等.轮作对土壤养分、微生物活性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5,24(12):56-65.

[10]张志良.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11]祖朝龙,薛明德,王正刚,等.皖北地区烤烟合理套种的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烟草科学,1998,19(1):22-25.

[12]徐锐,陈明,王晓丽,等.我国烤烟间套作种植效应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1):24-26.

[13]刘剑,侯跃亮,王乐三,等.烤烟地瓜间作模式研究[J].中国烟草科学,2007,28(1):40-42.

[14]薛刚,杨志晓,张小全,等.不同氮肥用量和施用方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12,21(6):98-102.

[15]张继,李兴跃,罗永涛,等.烟薯套作对气候资源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5):42-43,46.

[16]唐世凯,刘丽芳,李永梅.烤烟套种甘薯对烟叶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09,22(5):1267-1270.

[17]刘领,李冬,申洪涛,等.摘除不适用叶与喷施光碳核肥对烤烟上部叶生理代谢及品质的影响[J].烟草科技,2019,52(2):25-32.

[18]江厚龙,徐宸,汪代斌,等.摘除下部叶对不同肥力水平烤烟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6,29(9):2180-2186.

[19]李冬,周俊学,刘领,等.摘除不适用烟叶数量与方式对烤烟生理特性及产质量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8,46(5):19-24.

[20]李志贤,冯远娇,杨文亭,等.甘蔗间作种植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18(4):884-888.

烤烟市场研究报告范文第5篇

烤烟作为我乡二坎山区及河谷地区群众致富的主要产业,通过认真组织、发动,今年共育苗大棚9个,中棚90个,小棚198个,共计256个,烟苗达到5.6万盘。全乡在5个村委会,30个村民小组,950户农户种植烤烟5000亩,新增麦地河、碧源两个新烟区,新增面积达1400亩,中农场等村民小组连片种植720亩,实现烤烟产量1万担以上,实现大田移栽面积5000亩,烟叶产值达到了1200万元,实现了预期目标。

2012年,在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烟草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我乡为进一步培育、壮大烤烟产业,巩固和发展我乡烤烟生产成果,真正把我乡建设成为全区优质烤烟生产基地,争创烤烟生产标准化治理示范点,确保完成2012年县政府下达的烤烟生产任务,特作如下计划:

一、主要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市、县烟草规划会议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加强领导,在全乡宜烟面积上实行扩大规模,加大投入,提高科技含量,主攻质量,提高效益,进一步强化“三化”(区域化、规范化、良种化)生产措施,使我乡2012年的烤烟生产在面积、质量和效益上取得更大的突破,真正成为我乡的主导产业。

二、计划面积、产量、质量和布局要求

2012年全乡烤烟种植面积规划发展到6500亩,烟叶收购量1.8万担,在今年的基础上新增25群(五座)烤房,力争实现1500余万

元产值大关。

三、2012年烤烟生产主要措施

(一)开拓创新,坚定不移地把发展烤烟生产为作振兴西布河的主导产业来抓,建立健全烤烟生产领导机构和服务机构。进一步完善烤烟生产领导小组。5个种烟村也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切实对烤烟生产进行领导、协调、服务,确保全乡烤烟生产各个环节顺利开展。

(二)分工负责,继续实行包村包户,保证烤烟生产各项工作到位。乡党委政府副科以上领导具体分片包干村委会烤烟生产向大田好地转移,逐步发展烤烟种植大户。乡村三班子各一名主要领导具体分管一个村实行责任制,工作到村到户,一包到底,直至完成任务。

(三)加大产前投入。为了提高上等烟比例,提高经济效益,烟农必须严格按烤烟生产技术方案进行操作,保证烟叶的成熟采收,各个生产环节一定要按照技术员的指导进行。对于不按照技术要求生产和不使用烟草部门提供的烤烟专用肥的烟农,不给予兑现产前投入。

(四)实行集中育苗,对育苗所需田块进行补助。全乡以村为单位集中田块育苗,而且统一播种时间,培育出壮苗。

(五)建立健全乡、村技术服务网络。根据面积的分布,按规定配齐配足烟技员,使技术服务不与生产脱节,确保技术指导工作及时到位。做到宣传发动、面积落实、播种、田间治理、标准化烤房建设及旧烤房的技术改造、成熟采收烘烤,分级出售等一系列生产环节全程服务,一抓到底。

(六)切实搞好烤烟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项服务工作,加强

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搞好治理与协调工作,保证烤烟生产的顺利实施。

西布河乡人民政府

烤烟市场研究报告范文第6篇

精益生产(Lean Management)是指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杜绝浪费和持续改善为核心,用最少的投入成本获取最大效益的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其本质是利用最小的资源创造最大的价值,达到效益最大化。烟叶精益生产要围绕“减工、降本、提质、增效”,持续优化烟叶生产、收购、加工流程,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实现精良品种、精细耕作、科学采收烘烤,突出烟叶品质特色,提升烟叶质量水平。

一、深入调查研究,获得精确的生产及管理信息

按照“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数据库、统一网络”的“四统一”行业信息化建设要求,组织基层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合作社、基地单元和卷烟企业开展广泛调查,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系统分析,获得有效信息,经认真整理,系统分析,对应国家局烟站(单元)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基础档案管理、种植布局管理、合同管理、物资管理、生产技术管理、收购调运管理、烟农服务、绩效考评、原烟质量追溯、主体数据分析等十大模块要求录入电脑;在现有烟叶生产方式现代化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和完善专业合作社、职业烟农和农业机械信息管理数据库,促进信息资源互联互通、融合共享,实现对合作社、职业烟农和农机具的精确管理;积极引进和推广应用GIS系统进行精准配方施肥作业,实现肥料的环保、高效利用;配合节水带肥灌溉技术,引进或开发应用水肥精准调控信息系统,按照烟株肥水需求量,科学测算肥水施用和灌溉量,实现对水肥的精准调控;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原料与品牌数据库,显著增强原料与品牌数据库和烟叶生产数据库的共享和对接,实现基地烟叶的精准规划和生产,为打造数字烟草夯实基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依托精确的信息资源,形成重点技术环节和管理的精进机制。

PDCA 循环

二、科学优化改进,提升精良生产技术水平

(一)优化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管理,按照精益化生产要求,找准制约烟叶生产水平提升的技术瓶颈,开展专项课题研究,持续改进技术方案;按照“主抓两端,兼顾中间”的思路,着力深化探索壮苗培育、小苗膜下抗旱移栽、成熟采摘和精准烘烤等先进技术;进一步强化精准施肥、节水灌溉和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按照精益生产的要求,深度优化烟叶结构;引进、示范和探索国内外先进生产技术,集成适宜、实用、完善的精良技术体系。

(二)全面推行GAP管理。以生产“生态 、特色、优质、安全”烟叶为目标,应用精益管理理念,注重烟叶种植地的生态选择、土壤保育和环境维护,抓好烟叶生产产前、产中和产后三个过程管理;加强大田管理、采收、编烟、烘烤、分级扎把、保管与包装等交售前环节非烟物质的控制,确保烟叶生产安全性;建立烟叶质量追踪(PMA)体系,实现从烟叶种植到收购环节全程烟叶质量追踪。

(三)提高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围绕“整体规划、系统设计、综合配套、创新发展”建设思路,把烟叶生产基础设施与基地单元建设、精益生产技术集成发展和精益化GAP管理模式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整合各方资源,全面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尤其要加大烟水、烟路、农机具及“两场”设施的配套建设力度,提高精益生产技术装备水平。

三、大胆创新,积极探索精准化作业生产模式

(一)实施土、肥、水、药精准作业。大力推广植烟土壤保育技术,全面实施土壤改良,推行秸秆还田、绿肥翻压还田和增施有机肥技术;全面推行基于GIS的精准施肥技术,根据土壤化验结果,拟定精准施肥方案,下发施肥通知单,由合作社组织专业队,定量施肥到株;积极探索喷灌(滴灌)、带肥、带药移栽技术,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精确测算水、肥、药用量,精准调控水肥药。

(二)探索农机精准作业方式。合理配置烟草农机,以高效实用为原则,优先配置成熟适用的农业机械,扩大作业环节,提高机械化率。优化烟草农机资源,根据服务半径对农机进行管理调度,有效增加作业天数和时间。准确核算各环节农机作业成本,合理制定收费标准。转变农机作业方式,由合作社按照统一作业标准进行精准作业,确保服务质量。

(三)推行专业化烘烤。依据成熟度标准指导采收,实行分类、定量编烟(装框)、装烟,按照班组制实施专业化烘烤。

(四)推行专业化散叶分级和收购。优化去青去杂、部位颜色分组、定级三个工位人员配置,严格按照工位制进行专业化分级。烟叶站在烘烤工场内直接评级收购和调运,做到烟不进站,人不出场,减少工序,缩短流程。

精准施肥

精准用药

照成熟标准精准采收

专业化散叶分级

四、以细促精,着力推进生产管理精细化

以基地单元建设为载体,按制度化、标准化、程式化、精细化的管理要求,细化工作职责、任务目标和工作流程,构建集精华、精髓、精品、精通、精密于一身的长效管理机制,力促粗范管理向精细管理模式转变。

(一)健全品牌原料保障精进长效机制。以卷烟品牌原料需求为导向,依据区域生态条件和烟叶质量风格,进一步细化品种定位、区域定位、烟叶风格特色定位和生态环境定位,建立健全良态、良区、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管理体系,巩固、提升和完善烟叶质量风格特色,切实提升优质原料保障能力。

(二)健全基地、烟区和企业发展的精进长效机制。细化基地、烟区和企业发展的每一个短期任务、长远目标、战略计划、决策指令等,严格分解落实到人,并分地块、分个人实施,分环节、分步骤推进,全范围、全过程形成评价、改进、优化、提升的基地、烟区和企业发展长效精进机制。

(三)健全精细化管理制度。细化企业管理岗位职责及工作制度的编制、实施、控制、检查、激励等程序、环节,健全和完善工作制度、管理规范和评价体系等。

五、建立“两线三级”网络,推进管理组织精密化

(一)建立“两线三级”网络组织体系。建立一个层级分明、高度统一的“两线三级”网格化组织体系。站、点(班)、线(组)为三级管理主线,明确职能职责,以片区(网格)为单位,组织技术推广、技术指导、生产管理等具体活动;社、队、组为三级服务主线,明确服务职责,按照育苗工场分区制、烘烤工场班组制、专业分级工位制等要求,开展专业化服务。

(二)强化合作社建设。按照“种植在户、服务在社”的运行模式,大力发展“以烟为主、专业服务、多种经营”的综合服务型烟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按照各地的实际配置专业服务队,完善和提升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5个环节专业化服务,积极拓展移栽、施肥、采收、运输等环节专业化服务,形成关键环节全面、全程专业化服务体系。专业队实行班组化管理,每个专业队按服务面积、服务设备数量、工作量及服务人员等因素,分设若干作业组,分组、分片、分户、分地块组织专业化服务,实现精准、高效服务。依托“育苗工场和烘烤工场”、农机具等烟草补贴设施、设备,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积极争取各种扶农、惠农项目和政策,拓展合作社盈利渠道,提高合作社自我发展能力。

六、强化培训,力促人才队伍精干化

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搭建教育培训平台,着力抓好“四支队伍”的建设工作。

(一)打造一支精干的基层管理队伍。以内部培训为主,强化业务技能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引进优秀管理业务人员,充实基层管理队伍;建立健全人才队伍成长通道,加强绩效管理,增强活力。

(二)打造一支精干的技术队伍。打通基层站点技术人才晋升通道,提升基层站点的人才凝聚力;在引进和培训的基础上,做强基层技术人才队伍。

(三)打造一支精干的职业化烟农队伍。建立职业烟农数据库,对烟农实行分类管理;通过远程教育和烟农学校等方式,对烟农加强培训,提升烟农整体素质;建立烟农评价机制,在技术指导上优先服务。

(四)打造一支精干的专业服务队伍。严格筛选专业服务人员,实行持证上岗;按照合作社发展需求和服务人员劳动需求,实时开展定向培训,提升专业服务人员业务技能。

烤烟市场研究报告范文

烤烟市场研究报告范文第1篇家乡特色产业烤烟的种植技术调查报告 --关于家乡特色产业烤烟的育苗的调查报告参加者:实践方式:向父母了解和...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