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学英语的体会范文
教孩子学英语的体会范文第1篇
孩子的感恩之心和意识来源于父母的榜样和引导,言传身教的作用最大,随着年龄大点,孩子有意识后,就知道,学习最能证明一个人富有。攀比是孩子的共性,大人也会有这样的心理,所以请理解孩子。家庭中我们首先要正确引导孩子,其次让孩子明确知道学校就是学习的地方,比学习,比习惯,比兴趣,比品德。有了这些的比,孩子会忽略了其它,其实学校也是一个小社会,小家庭。什么样的孩子都有,比较每个家庭环境不同,育儿理念和方法不同,固孩子也就千差万别。也正因为有了这些千差万别的孩子,才能使我们看到问题的所在,才能知道怎样着手去引导和教育自己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有正反面影响,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更显得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优在班级人缘不错,很多同学都很优一起玩。其中一个小女生学习非常好,估计是家里太宠爱了,很娇气很会撒娇。反正老师很不喜欢的那种,总说这个小女孩会装。时间长了,同学都说这女孩会装,周末也不想约这女孩一起玩,在校也不太愿意和她。可这个女孩偏偏就喜欢和优玩,优也和她一起。有同学家长就告诉我,因为优经常和这个小女孩一起玩,老师都不怎么喜欢优了。之后我就总是提醒优课间活动的时候多跟哪个,哪个小朋友一起玩,多向别人学习等。我不会要求优不跟这个小女孩一起玩,但我也不提议优多跟这个小女孩玩。我相信孩子自有自己的判断,会很快乐的支配课间时间的。家长的态度和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老师对孩子的态度,所以我们作为家长必须正确引导孩子,辅导孩子。至少跟着老师步伐,要想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要想孩子感恩,心态阳光。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和孩子成为朋友,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这样我们能及时了解孩子心理同态,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疏通。那么孩子一定可以健康快乐成长!在育儿路上,就让我们陪着孩子快乐成长吧!优妈这样建议
让孩子自己学会沟通,具体该怎么操作呢?崔老师总结出以下五条
第一、要学会肯定孩子当前的做法 第
二、要体会孩子目前的处境和苦恼
第三、每个事件都有不止一种解决方案,站在孩子角度和孩子一起想办法。当然主要是让孩子想,家长做好引发。他想到一个,我们就肯定一下。
第四、从孩子想到的办法中让孩子寻找一个最好的办法!第五,鼓励孩子用想到的办法尝试去做,无论成功失败,都很有意义!
第五、鼓励孩子用想到的办法尝试去做,无论成功失败,都很有意义!
教孩子学英语的体会范文第2篇
一、对于一个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小孩子,首先不要逼孩子写。具体到细节就是不限定题材、不限定字数、不考究用词、不强迫孩子改正常识性的错误。尤其不要用成人的思维帮助孩子去写一些超越孩子认知范围的所谓完美的文章。这一个阶段就是让孩子养成写的习惯,哪怕一天只写出我很高兴,或者我很悲伤就值得高兴,因为孩子已经开始写了,既然开始写了,那就会写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二、写作最重要的基础就是读书,有声读物、绘本读物、童话、百科要交叉混合,不但能增加孩子的知识面和识字量,而且让孩子能初步掌握一些词汇的运用方法,这才能逐步让孩子能对写作产生兴趣,其实很多孩子不愿意去写,大多是因为识字量小,词汇比较贫乏,造成孩子无米下锅的困窘,进而对写作产生厌倦。
三、可以先引导孩子讲作文开始,等孩子讲的逐渐顺畅起来的时候,再进入写作阶段,这样会避免孩子编写故事和记录事情
的时候出现不适应的感觉。不过千万别沉湎于孩子讲的很精彩就满足了,因为从说到写其实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差别太大了,有些孩子讲故事犹如花团锦簇一般,可谓精彩纷呈,但是一落笔就又从终点回到了起点,依然是几个贫乏的词汇,拼来凑去,和说的文章实在不可同日而语。
四、丫丫最开始的作文,思路很狭窄,经常使用固定的格式开头和结尾,让我也很困扰。于是我开始引导孩子想一些不一样的开头,每次她只要运用新颖的开头,不管合适不合适,我都会大力夸奖她的想法有创意,后来丫丫就很愿意尽量去想一些不一样的开头和结尾方式,写一些不一样的开头和结尾,虽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孩子肯思考还怕写不出好文章吗?
五、孩子最开始写作文,最明显的缺点就是容易主题散乱,没有重点和中心,平铺直叙,松着开始,散着结束。我慢慢的就让丫丫给没篇日记写题目,就算不写题目,心中也要给这篇文章定个题目。定下题目的好处就是,让孩子能确定这篇作文要写什么,一切围绕着这个主题写,慢慢地就会让写作主题散乱的毛病改进不少。
六、最开始写作文另一难题就是,孩子对人物、静物还有环境描写差强人意,孩子总是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写,怎么写。我给丫丫想出的办法是加强对环境的观察能力,采取递进式的方法,逐渐丰满对物体、环境的描写。比如说,我会拿出一块蛋糕,让孩子逐级描述,从这是一块蛋糕开始,一步步描述到这是一大块
美味的奶油蛋糕、哇,这块巨大的蛋糕颜色鲜艳,味道鲜美,好诱人啊等等等等,和孩子一人一段交替描述,不但能诱发孩子的描述欲望,还能让孩子借鉴你的方法,丰富自己的描写手段,简单且行之有效。丫丫甚至从单纯的描述蛋糕,发展到从蛋糕联想到四川灾区的孩子,真是意外的收获。风景人物的描写也是如此,关键是挖掘孩子的观察能力,发现细节,丰富描写手段。
七、耐心耐心还是耐心,家长的耐心也至关重要,要善于倾听,才能让孩子饶有兴趣的讲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是难上加难。因为孩子的描述基本是几个词汇的重复重复再重复,对于大人来说那就是枯燥了,不打断孩子还真是不太容易,但是打断孩子的描述,会中断孩子连贯性的思维,打击孩子的讲述兴趣。
八、不要主动参与孩子的创作,记得自己是教孩子怎么写,而不是教孩子写什么,要不然孩子不管写多久,还是会禁锢在你的思维中,,孩子每一次的写作瓶颈都会期望你帮他突破,那你付出的越多,孩子进步的就越慢。
教孩子学英语的体会范文第3篇
错误一:过分满足造成宝宝语言滞后 父母类型:“热心帮忙”型 犯错表现:“宝宝,是要喝水吗?妈妈给你拿。”不少父母过分满足宝宝的要求,若宝宝指着水瓶,家人立马“领会”宝宝这是想喝水了,于是把水瓶递给他。
犯错的害处:爸爸妈妈过度满足宝宝要求的方法使宝宝的语言发展缓慢,因为他不用说话,家人就能迅速明白他的意图,并达到他的要求了,因此宝宝失去了说话的机会。
破解办法:当爸爸妈妈从宝宝的行为举止中发觉宝宝想喝水时,你可以给他一个空水杯,他拿着空水杯,想要得到水时,会非常努力去说“水”。你可以做此尝试,当宝宝把自己喝水的想法落实到语言上,变成“水”字时,仅仅这一个字,就会让他欢欣鼓舞。 错误二:过多使用叠词 父母类型:过分迁就型 犯错表现:“宝宝,饭饭了!”“宝宝看,那是狗狗,那是花花”用叠词和儿话说话是宝宝语言特定阶段的表现,一些爸爸妈妈却随着宝宝一起说起了儿话。 犯错害处:宝宝用儿语是因为其语言发展限制了他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有些家长却以为宝宝只能听懂这些儿语或觉得有趣,也用同样的语言与宝宝讲话,这样做就很可能拖延了孩子过渡到说完整话的阶段。
破解办法:宝宝语言发展一般都是经历单词句(用一个词表达多种意思)、多词句(两个以上词表达意思)、说出完整句子这几个阶段,爸爸妈妈应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孩子的语言向更高阶段发展。当宝宝伸出双手说,“妈妈抱抱。”妈妈就应该给宝宝一个热情的拥抱,并说,“妈妈来抱宝宝了。”用正常的交流方式,尽量缩短宝宝叠词或者儿话使用的时间。 错误三:模仿宝宝的可笑发音造成错误暗示 父母类型:将错就错型 犯错表现:宝宝在刚学说话的阶段,常常会有一些可笑的不准确的发音,如把“吃”说成“七”,把“狮子”说成“希几”,“苹果”说成“苹朵”等等。有些爸爸妈妈觉得好玩,于是重复宝宝的错误语音,以博一笑。
犯错害处:宝宝存在着发音不准的现象,是因为宝宝的发音器官发育不够完善,听觉的分辨能力和发音器官的调节能力都较弱,还不能完全正确掌握某些音的发音方法。如果父母将错就错学习宝宝的可笑发音,那么宝宝就会得到错误暗示,认为自己的发音是对的,这种错误的发音可能会因此很长时间难以改变。
教孩子学英语的体会范文第4篇
一、单韵母的教学
单韵母有6个,即a、o、e、i、u、ü。主要用来和声母拼合成音节。a、o、e也可以独立成音节,如,阿姨的“阿”的音节,就是ā。“哦,是他的呀”中“哦”的音节,就是ō。白鹅的“鹅”的音节,就是é。 单韵母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注意发音的特点。发音时要强调口腔形状始终不变,声带颤动,声音响亮,时间稍长。
2.要注意以开口度的大小和舌位的变化,来区分6个单韵母的不同读法。如a,开口度最大,依次到ü时,开口度最小。
3.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如教e时,可观察图中鹅在水上游的图,借“鹅”的音,学习e的发音,鹅在水里的倒影与字母e相似,借以帮助记忆字母的形。又如i,图上画了一件衣服,借“衣”的音,学习i的发音,衣服前襟的边和顶端的扣子,显示了i的形。可利用投影片把字母i复合在衣服的前襟上,突出i的形状。
4.要抓难点。单韵母中o、e的发音较难。发o的音时,指导学生嘴唇收拢成圆形,舌头后缩,舌根升高,让气流从嘴里自然发出。发e的音时,让学生把嘴稍微张开,成扁平形,嘴角向两边咧,舌头位置和发o时一样,只是嘴唇不圆。为帮助学生记忆,可让学生记顺口溜:张大嘴巴aaa,圆圈圆圈ooo,面带微笑eee,牙齿对齐iii,嘴巴突出uuu,小扁嘴巴üüü。
5.指导书写时,要认识四线格,记住字母的笔画名称和笔顺。6个单韵母的笔画有:c(左半圆)、┕(竖右弯)、o(圆)、e(横折左半圆)、|(竖)、(点)。书写单韵母时要注意:i,先写竖,后写点。u、ü的第一笔竖右弯要比第二笔弯大些;写ü上的两点时,要向中间靠近一点。o、e一笔写成,o,从左上到右上;e,从横起,接着写左半圆。
单韵母教学是学习复、鼻韵母的基础,也是学好拼音方法的前提,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二、声调的教学
声调是构成音节的重要部分。它不仅能表示汉字的不同读音,还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如t#ng zh9(通知)、t$ngzh@(同志)、t%ng zh@(统治);y( y2n(语言)、y)y2n(寓言);sh1n x9(山西)、 sh3n x9(陕西)这三组词,声母、韵母都相同,就因为声调不同,意思完全不同了。因此,声调教学不可忽视,方言地区声调教学是个重点,要更加重视。
声调教学首先要结合单韵母教学进行。教单韵母时,让学生了解每个单韵母都有四个声调。第一声( ),叫阴平声,发音又高又平。第二声( ),叫阳平声,发音由中到高往上升。第三声( ),叫上声,发音先降然后再扬起。第四声( ),叫去声,发音从高处降到最低处。认识调形以后,练习发音。开始时,按四声的顺序读,如1 2 3 4。读准以后,再打乱顺序读。读音节的声调时,不要数调,要直接读出带调音节的音。在教复韵母、鼻韵母和拼音方法的过程中,都要指导学生读准声调。
小学阶段不要求给音节独立标调。为了让学生能辨别音节的对错,防止抄写音节时出现错误,可简单告诉学生调号位置的规律。可用歌诀帮助记忆:“有a不放过,无a找o、e,i、u并列标在后,i上去点再标调。”抄写音节时,先写声母、韵母,后写声调。 要注意指导读好轻声。词语中不标调号的音节,应读轻声。要结合词语的意思读,读出它所表示的语气。
三、声母的教学
声母是大多数音节开头的部分,《汉语拼音方案》中声母有21个。小学汉语拼音教材变通了拼写规则,把起隔音作用的y、w当作声母,这样声母就有23个了。
教声母时,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声母的本音不响亮。为了方便教学,教材给声母配上合适的韵母,使声母也能发出响亮的音。如b,配上o,发bo的音。t,配上e,发te的音,这种形式叫呼读音。但还要强调读得轻短,以表示和音节的区别,同时也为拼音时发好声母的音做准备。
声母数量大,难点是发音。教声母的发音,既要教给学生发音的方法和发音的部位,又要多示范,多区别比较,在分辨中读准音,加深记忆。
教学b、p、m、f时,要指导学生发好唇音。发音时,双唇紧闭,然后突然放开,让气爆发出来。发b时不送气,发p时要送气,可让学生把手放在嘴前发音,体会这两个字母发音的不同。m是从鼻腔出气出声,f是下唇碰着上齿背,摩擦出声。
教学d、t、n、l时,要指导学生用舌尖顶住上牙床,让气流爆发出来。发d时不送气,声带不颤动。发t时要送气。发n时从鼻子出气出声。发l时声带颤动,从舌头两边出气出声,叫做边音。有些方言区,n、l常常混淆,如把男(n2n)读成兰(l2n),把女(n[)读成吕(l[),把脑子(n3o zi)读成老子(l3o zi)等,这些地区要着重区分n、l的发音。
教学g、k、h时,指导学生抬起舌根,顶住上腭,再快速放开。发g时不送气,发k时送气,发h时舌根和软腭靠近,摩擦出气。有些方言地区h、f不分,如把发(f1)读成花(hu1),把蝴蝶(h* di6)读成扶蝶(f*di6),把爱护(4i h))读成爱父(4i f))。教学时要注意这两个字母的发音部位,可联系学生熟悉的词语,如h,可联系“喝水”一词;f,可联系“佛像”一词,以此来帮助学生掌握字母的发音。
教孩子学英语的体会范文第5篇
钱穆先生在其《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教育》一文中讲到,中国传统教育的主要意义“并不专为传授知识,更不专为训练职业,亦不专为幼年、青年乃至中年以下人而设”,此项教育的主要对像“乃为全社会,亦可说为全人类。不论幼年、青年、中年、老年,不论男女,不论任何职业,亦不论种族分别,都包括在此项教育精神与教育理想之内”。而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以治国平天下为其终极理想的儒家思想贯穿于蒙学至大学的教育。
在钱先生看来,儒家教义,主要在教人如何为人。儒家的孝、弟、忠、恕、仁、义、礼、智,都是为人的条件,应为人人所服膺而遵守。古代的蒙学教育,即儿童初级阶段的教育自然也不例外。古人认为“教儿初孩,教妇初来”,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长大后也难以发生改变,因此“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
先秦至魏晋时期,蒙学教育主要针对贵族和士大夫的子嗣。先秦时期的蒙学教材流传下来的不多,有李斯的《仓颉》,胡母敬的《博学》等。汉魏六朝时期,蒙学教材的编写和应用比较普遍,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流传后世比较有名的是周兴嗣的《千字文》。从唐宋起,由于平民教育发达,蒙学教材的数量增加,教材种类增多。
古代蒙学教育主要包括识字、写字、读书、作对和习文等五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教学都融进了如何做人的思想。
古代幼童用于识字的《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现在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其中传为南宋王应麟作的《三字经》不仅短小精悍、琅琅上口,而且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开篇的“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为人子,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其后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儿童读书的程序以及朝代变革,最后部份强调只有努力学习并懂得如何做人,才能“上致君,下泽民”。是以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再如南朝武帝时期周兴嗣编撰的《千字文》不仅讲述了天地万物,讲述了做人的标准和准则,如要孝顺父母,要“知过必改”,讲信用,保持纯真本色,要忠诚等,还讲述了恬淡的田园生活,对那些甘于寂寞、不为名利羁绊的人们予以了赞美,其内容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因此被称为“小百科”。而且四言长文的《千字文》是句句押韵,朗朗上口,文笔优美,辞藻华丽,是其他蒙学读物无法相比的。
而明确以德育教育为主的蒙学课本有孔子的《孝经》、《论语》,南宋朱熹的《小学》、吕祖谦的《少仪外传》,明代吕得胜、吕坤父子编的《小儿语》、《续小儿语》,清李毓秀的《弟子规》等。这些课本规范了幼童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等方面应该恪守的行为规范。如《弟子规》开篇就是要遵从“圣人训”,要“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了剩余时间才学习文化知识。
此外,古代蒙学课本还有一些主要是介绍掌故、名物、作对、各科知识等的,如明清私塾普遍采用的《蒙求》、《龙文鞭影》、《史韵》、《幼学琼林》《声律启蒙》等,以及《千家诗》、《神童诗》为代表的诗歌类教材,其中也贯穿着道德教育。学习完这些蒙学课本后,先生可根据学生情况,开始讲解四书五经、《左传》、《史记》等经典著作。
古代民间举办的蒙学可统称为私塾。私塾的办学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由富裕人家聘请教师前来设立的“家馆”,专教自家子弟及亲友子弟。二是由一村一族集资建立的村学或族学,延请教师教其子弟。三是塾师在自己家里,或借祠堂、庙宇,或租借他人房屋设馆,招收附近学童就读,这一类才是严格意义上的私塾,在蒙学教育中最具有代表性。通常在开学的第一天,学生先要叩拜至圣先师孔子神位,双膝跪地,九叩首;而后再拜私塾先生,三叩首。礼成,要设宴款待老师。私塾先生通常是没有中举的秀才。
私塾先生开讲,有的以《论语》开篇,有的以《诗经》开篇,后来更多的以《三字经》开篇,然后再续讲其他内容。古代读书方法,先是先生念一句,学生跟着念一句。然后是先生大声念,学生同时小声念,再串成一段合诵。等学生能正确朗读后,则由学生自己读,教师给予必要指正。读书的过程中,还比较注意读书习惯的培养,强调“心到、眼到、口到”和正确的姿势。学生要反覆多遍地读书,直到熟练地背诵,最终还要会默写。
不过,学生尽管背诵得滚瓜烂熟,可能并不懂得意思。等到一定时候,教师才开始就其所读之书进行讲解。这样做主要是根据二三岁至十四五岁的孩童“多记性,少悟性”的特点,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其陶冶心性,开启智慧。在先生的要求下,大多数学生都能背记不少经文,这些孩童背记的东西,使他们终身受益。
当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量,并经先生讲解,了解含义后,就要开始学作对子(对联)和做文章。经过这五个阶段的学习后,学生的水平就达到了童生的水平,可以进一步深造了。
古代蒙学教育模式灵活,私塾大多在十人以下,少则三五人,多则七八人。先生可以因材施教,不求统一进度。
显然,同现代不教孩子如何做人重在传授知识的小学“填鸭式”教育相比,古代的蒙学教育在教导孩童如何做人即修身方面是成功的,而正是在这样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人才成为了世世代代传承中华文明的火种。这难道不令今人反思吗?
教孩子学英语的体会范文第6篇
古人说:文无定法。写作真无规律可循吗?我想从儿子肖铁身上做一下实验。 从哪儿入手?兴趣。童年爱迪生孵小鸡的兴趣,引他步入科学的殿堂,足以给我们以启示。写作的兴趣从哪儿激起?我觉得与孩子识字同步。让他知道正是这些字垒成文章,就像他用积木垒成各种房屋,车辆或动物一样。 肖铁6岁入学前,识字还不多,便借助录音机。从动物园玩完回家,我对他说,“你用一两句话形容一下你印象最深的动物,随便说,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这像游戏,他觉得挺好玩,便对着录音机信口开河。自然,大多是大白话,一般化,但有个别的确实精彩,是非孩子之口莫能言出的。比如《白熊》:“我知道你为什么这么白,因为北极的冰雪把你染的。”再如《大象》:“你长长的鼻子,多像公园的滑梯!” 我告诉儿子:这就是作文。他眨眨眼睛,不难嘛!对着录音机没完没了地说。 当然,在这之前,我找了几首有关动物的小诗,比如有一首写《河马》:“它的牙这么黄一定是不爱刷牙。”目的不仅仅是学有目标,主要还是引起他的兴趣。他一听不刷牙便乐起来,因为他也不爱刷牙。一旦与自己有关,便能打开智力的大门。因此,我不大给他买多如牛毛的作文辅导之类的书。兴趣比刻板的书有用得多。 还是6岁这一年,他识字渐多一些。我带他登泰山看日出,对他说:“你写一写,太阳怎么出来的?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他这样写道:“日出前我先看到原来是一片红色。一会儿露出一点头,一会儿又露出一点头,最后太阳使劲地一跳,跳出来一个大火球。”我说:“这就是作文,尤其后一句最好。”他挺高兴,觉得并不那么难,只要把看到的、想到的,写出来就行。 我想:就是让他觉得不难,从一开始便打消写作文的畏难情绪,而是把写作文与他日常生活尤其是玩联系起来,使他感到有兴趣,可以写成作文的事情多得是。 三年级,开始写作文,老师出了个题目《我喜欢的小动物》,他便不费力,因为平常与小动物玩的趣事太多了,只要写出来就是了。 第一步,兴趣是把钥匙,引他入门。当然,仅有兴趣并不够,还要辅以方法。这我下次再讲。 〔附〕我喜爱小白兔 肖铁 暑假头一天,叔叔给我买了两只小白兔:一只红红眼睛像红宝石,短短尾巴像小绒球;一只耳朵老长老长,真好玩极了。 我找了个纸箱,把兔子放进箱里。不知是冷还是怕,它们总是蜷在一块儿。我让妈妈找一些棉花,我找了一张牛皮纸,把它们铺在箱底。可它们仍然蜷在一起。我想:它们不是冷,是饿了吧?我赶紧找了些菜叶给它们吃,它们一下子就不蜷在一起了,跑了过来,不一会儿就把菜叶吃光了。 第二天,我打开箱盖,问它们:“早上好!”它们睁着两只红红的眼睛好像在问我:“有吃的吗?”真是一对小馋鬼。我把一块黄瓜给它们吃,开始它们不吃,后来觉得黄瓜挺好吃的,就抢着吃。我看了挺生气,就把那只大白兔搁在别的地方。因为大白兔老是自己吃,不让小白兔吃。我等小白兔吃得差不多了,才让大白兔吃。大白兔知道再抢也没用了,就安分守己地吃了。 看!它们俩吃得多么津津有味! ------------------------ 前段时间,为了鼓励孩子写作文,开了一个博克。孩子的作文写得还可以,他自己起了个笔名叫“狂龙”,或许文章好了一点,有的朋友不相信其真实性,于是写了一篇文章,专门就如何教孩子写作文总结了些心得。今天应朋友之邀,把心得放在这里和中年的朋友们分享,至于孩子的作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我的博克里看看,欢迎指教: 《怎样教孩子写作文》 博克中狂龙的作文,到目前,已经不止一人对文章的真实性提出了疑问。我很高兴听到这些疑问,一来说明朋友们彼此是真诚的;二来也说明狂龙的文章还是有一点点水平的。为此,今天想就狂龙的文章作些说明,和大家交流一下孩子写作的成长过程。
一、狂龙的学校 狂龙的运气不错,进了一家省级小学读书。这家学校在语文教学上有点经验,他们的学生都是从一年级就开始写作文了,学生的作文在外参赛获奖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不单是省级的奖状,获得国家级的奖状也是很平常的。记得当年去他们学校为狂龙报名,我就是被他们公告栏里随意地张贴出来的成绩表吸引了:全国小学生作文比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组织奖,每一个项目下面都写满了名字。这是一个很注重教学质量的学
教孩子学英语的体会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