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儿童节的作文资料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81

儿童节的作文资料(精选12篇)

儿童节的作文资料 第1篇

关于儿童节的资料

我们明白立刻就是六一儿童节了,但是大家对儿童节的了解有多少呢?为了大家能更好的认识儿童节,下方就是我们学大专家为大家准备的这些关于儿童节的资料,期望大家能借鉴一下。

儿童节,也叫“六一国际儿童节”,每年的6月1日举行,是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

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中国和各国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毒害儿童的罪行。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会议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

在此以前,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就有儿童节。1925年,国际儿童幸福促进会倡议建立儿童纪念日,英国、美国、日本等国用心响应,先后建立了自我国家的儿童节,英国规定每年的7月14日为儿童节,美国规定5月1日为儿童节。日本的儿童节很特殊,分男女儿童节,男儿童节5月5日、女儿童节3月3日。我国在1931年也以前规定4月4日为中国儿童节。在此以前,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就有儿童节。1925年,国际儿童幸福促进会倡议建立儿童纪念日,英国、美国、日本等国用心响应,先后建立了自我国家的儿童节,英国规定每年的7月14日为儿童节,美国规定5月1日为儿童节。日本的儿童节很特殊,分男女儿童节,男儿童节5月5日、女儿童节3月3日。我国在1931年也以前规定4月4日为中国儿童节。 回答者: 无敌王亦天大王 | 一级 | -5-21 14:57

“六”国际儿童节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也是全世界爱好和平,为争取儿童生存、健康和受教育的权利而斗争的日子?925年,“国际儿童幸福促进会”举行第一次国际大会,发表了有关儿童福利问题的原则以后,一些国家先后有了儿童节的规定,如美国定为10月31日,英国定为7月1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地经济萧条,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儿童的处境更糟,有的得了传染病,一批批地死去;有的则被迫当童工,受尽折磨,生活和生命得不到保障。为了给全世界儿童争取生存、保障和受教育的权利,加强各国儿童的友谊,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于1949年11月在莫斯科召开了执委会,正式决定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

我国儿童节,早期为每年的4月4日,是1931年根据中华慈幼协会的推荐设立的。新中国成立后,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广大少年儿童也成了国家的小主人,为了培养广大儿童的国际主义思想,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通令,废除旧的“4·4”儿童节,将6月1日作为我国的儿童节。与“六一”国际儿童节统一齐来。从此,每年的这一天,全国少年儿童都要举行各种活动,欢庆自我的节日。许多公共娱乐场所特地为孩子们免费开放,各机关、团体、企业在这天还向本单位职工的子女和幼儿园的小朋友馈赠礼物,这是孩子们最愉快的一天。

儿童节的作文资料 第2篇

儿童节的作文1

开心的儿童节儿童节是令人心旷神怡的,儿童节是令人开心的,儿童节是令人高兴的,儿童节是令人幸福的...我的儿童节也不例外。今天,我非常高兴,因为今天是我们这些美丽的花朵自己的节日,我感到非常自豪。过了大约1个小时,老师用那妈妈似的手,为我们梳头,化妆。我们陆续的走出办公室,外面真热闹,成群的家长已经把校园围得水泄不通,老师们放着歌曲,声音大得惊人,可家长们并没有吓到,反而,人越来越多,我们走到了自己的座位,我们为老师,家长献了一首少年先锋队队歌,唱完后,刘主任宣布获奖名单(得奖状的.名单),竟没有我也没有我们班的班长:李佳俞。我非常伤心和失望,我看了看班长李佳俞,她好像比我更伤心更失望,接下来,就该我们班表演文艺节目了,我们走上了舞台,我们跳了起来,但在最后,我失误了,导致了我后面的同学,但还是挽解了顺利的完成了,我们回到了自己的位置,认真的想了想:虽然这次的儿童节没得到奖状,但不代表下次的儿童节得不到呀,这次没跳好,不代表下次跳不好呀。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班长李佳俞,班长听后,露出了微笑。这一天,虽然令我失望,但我和班长的感情越来越好,好开心。

儿童节的作文2

今天是我们期待已久的六、一儿童节。为了庆祝我们自己的节日,公园特别安排了一些活动。有掼篮、棒球少年、捉泥鳅、挟弹子、踩蘑菇 ……许多有趣的游戏让我留恋忘返。不过我觉得最有趣的要数捉泥鳅了。

游戏规则是:在两个桶里装点水,把泥鳅放入一个桶中,再把另一个桶放在它一米远的地方,把泥鳅从一个桶捉到另一个桶中,在规定的时间里捉进四条就得一张奖票。长长的队伍在慢慢地移动着,很快就轮到我了。

“预备”,我立刻做好了捉泥鳅的准备,“开始!”我拼命地捉,可泥鳅身体表面就像是涂了油。捉起来又从手中滑掉了 , 这样来了十多次,还是一无所得。“还有15 秒”。“呀!遭了!”我一急,可我没有泄气,我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用拇指和十指使劲捉住泥鳅,迅速放进另一个桶里,啊!成功了 ,我非常高兴,这鼓舞了我捉第二条的信心,我用这个方法捉住了第二条,我更高兴了。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时间竟然只剩下几秒了。我正要捉第三条时,时间到了,我只捉住了两条,真是让我哭笑不得。

时间过得真快,游园活动在我们的欢笑声中结束。

儿童节的作文资料 第3篇

1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本研究对象为来自北京市2所幼儿园参加研究的幼儿家长,最终有效人数为35人。在35名幼儿家长中,母亲33名,占94. 3% 。父母年龄为27 ~ 43岁,平均年龄( 33. 4 ± 3. 9) 岁。父母文化程度,高中2名,大专16名,大学本科及以上17名。其子女为女孩的17名,男孩18名,年龄为3 ~ 6岁,平均年龄( 3. 7 ± 0. 8) 岁。

1. 2教育方法采用自助式学习方法,向同意参与研究的幼儿家长发放预防性侵犯教育材料。该教育材料主要翻译及修订自Wurtele编写的个人身体安全训练( Body Safe Training Workbook,BST)[6],该材料已被应用在幼儿中进行了教育研究[7]。家长阅读的预防性侵犯教育材料主要内容包括: 儿童权利; 隐私部位的概念; 身体安全规则,如辨别合适和不合适的身体接触; 有人接触孩子的隐私部位时怎么办; 发生性侵犯不是儿童的错。本教育材料包括一系列的故事和案例,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帮助儿童学习预防性侵犯的知识,以及练习识别、拒绝和披露性侵犯的技能。

1. 3评价工具本研究所使用的调查问卷是在以往研究[8,9]的基础上形成的。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 ( 1) 预防儿童性侵犯基本知识,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回答正确计“1”分,回答不正确或没有回答计“0” 分,总得分为0 ~ 10分。( 2) 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态度,共8个条目,每个条目支持或赞成预防性侵犯教育计“1”分,表示不赞成、不支持、不确定或没有回答, 计"0" 分,总得分为0 ~ 8分。得分越高,表明家长对预防性侵犯教育支持程度越高。( 3) 亲子间预防性侵犯知识交流情况,共10个条目,对于每个题目,回答谈过计“1”分,没谈过或没回答计“0”分,总得分为0 ~ 10分。本研究中知识、态度和交流活动3个分量表的Cronbach α 系数分别为0. 203,0. 486和0. 706。

1. 4调查方法研究采用不记名自填式的问卷调查方法。为评价阅读教育材料对家长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知识、态度及亲子间交流的影响,分别于教育前和教育后4. 5个月对参与阅读教育材料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在幼儿园教师的帮助下,将调查问卷发给家长自行填写。填好的调查问卷放入信封内封好返回给教师,然后由研究人员收回。在问卷首页对本研究中的儿童性侵犯定义进行了说明,并讲明了问卷填写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注明调查为自愿参加,可以随时退出。

1. 5数据分析应用配对资料Mc Nemar检验,比较教育前后家长预防儿童性侵犯知识回答正确率、支持预防性侵犯教育比例以及与子女交流过预防性侵犯知识比例的差异; 应用配对t检验,评价教育前后家长预防性侵犯教育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的变化。以P <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1预防儿童性侵犯知识与干预前相比,教育后, 受到性侵犯的儿童身上通常不会有明显的痕迹回答正确率有明显的上升( P < 0. 05) ,其他各项预防儿童性侵犯知识正答率干预前后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 > 0. 05) 。见表1。

注: ( ) 内数字为正确率 /% 。

2. 2对学校开展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的态度被试者中,绝大多数家长认识到学校开展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的重要性,并对其持支持态度,但也有近半数家长担心这种教育可能会使孩子对性知道得太多,从而产生不好的影响。教育前后,家长对于开展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的态度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值均 > 0. 05) 。见表2。

2. 3亲子间预防性侵犯问题交流有关不要跟陌生人走、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礼物,以及隐私部位不能随意让人看或触摸等问题,干预前亲子交流比例较高, 干预后比例均达到100% 。而对于遇到性侵犯时要拒绝并离开、不要保守关于性侵犯的秘密、认识的人也会进行性侵犯、被性侵犯不是孩子的错等,在干预前亲子交流的比例相对较低,而干预后亲子交流比例有所提升( P < 0. 05) 。见表3。

2. 4家长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知识、态度和亲子间交流总体情况家长在阅读教育材料后总体知识水平为( 7. 89 ± 1. 37) ,比教育前为( 7. 31 ± 1. 13) 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2. 668,P < 0. 05) ; 对开展预防性侵犯教育态度得分,教育前( 7. 14 ± 1. 06) 与教育后( 7. 09 ± 1. 07)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 - 0. 320,P > 0. 05) ; 亲子交流情况得分在干预后 ( 8. 17 ± 1. 32 ) 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与教育前( 6. 09 ± 1. 9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6. 292,P < 0. 01) 。

注: ( ) 内数字为支持率 /% 。

注: ( ) 内数字为百分率 /% 。

3讨论

家长项目的结果评价可以帮助了解家长在教育方式上是否发生了改变以及多大程度的改变[10]。国外的一些研究发现,针对青少年家长的性健康项目对促进亲子间有关性的交流、加强家长监管和推迟青少年性行为有显著作用11]。儿童遭受性侵犯的风险从幼儿期就开始存在,因此儿童性虐待预防项目应尽早开展( 5岁或5岁之前)[12]。

本研究结果显示,教育后家长对于儿童性侵犯的相关知识有所提高,大部分问题的正答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然而相当一部分的家长仍然意识不到认识的人是儿童性侵犯的主要施虐者。在今后的教育材料中应增加相关知识内容。

在教育前后,家长对于学校开展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都有较高的支持率。然而同时也有约40% 的家长担心儿童在预防性侵犯教育中过多过早的了解性, 从而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而这种担忧可能是今后广泛开展预防性侵犯教育所需面临的主要挑战。

本研究结果显示,教育后亲子间性侵犯相关问题的交流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如家长告知孩子要报告性侵犯、不要保密的比例明显上升,达到85% 以上。 但对于认识的人也可能对儿童实施性侵犯、性侵犯不是儿童的错等问题,教育后虽然有提高,但仅有50% 左右。在今后家长教育材料的编写中,应加强和完善这方面的内容。家长在阅读教育材料后,给孩子看相关教育方面的书籍或音像制品的比例仍然不高,可能与当前易于获取的、适于儿童的、高质量的教育资料较为有限相关。

本研究的局限主要是由于研究话题敏感,研究参与人数有限、样本流失较多,导致最终样本量过小,并且缺乏平行对照,使得样本的代表性差,结论外推困难。此外,本研究所用的教育材料还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如适当增加对性侵犯受害者的认识、如何应对儿童披露性侵犯事件等方面的内容。调查问卷以及过程评价方法也需进一步改进。尽管有以上不足之处,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初步探讨了自助阅读材料方式的预防性侵犯教育对改善幼儿家长知识、促进家长与子女交流的可行性,为今后在家长中更进一步开展预防性侵犯教育研究提供了参考。

摘要:目的 探讨通过自助阅读教育材料方法开展的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对幼儿家长知识、态度和亲子间交流的影响,以便在家长中进一步开展预防性侵犯教育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北京市2所幼儿园自愿参与研究的幼儿家长,总计有35名幼儿家长参与了材料阅读并返回了教育前后的调查问卷。通过比较教育前后预防性侵犯知识、态度及与子女交流得分变化来评价自助阅读教育材料对幼儿家长的影响。结果 教育后,幼儿家长预防儿童性侵犯知识回答的正确率有所提高,与子女交流状况有所改善,其他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态度没有明显变化(P值均>0.05);知识平均得分由教育前的7.31分上升到7.89分(t=2.668,P<0.05);与子女交流得分由教育前的6.09分上升到8.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92,P<0.01)。结论 家长自助式阅读教育材料可提高幼儿家长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知识,并促进亲子间的交流。

语文课堂教学中作文资料的积累 第4篇

一、人物素材的积累

有的课文本身,便提供了人物事迹及其品质风貌,例如《邓稼先》《音乐巨人贝多芬》《列夫·托尔斯泰》《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五柳先生传》《再塑生命》等,其中鲜活的人物形象、翔实的事迹事业、高尚的精神品质,无不闪耀着人类优秀灵魂里最璀璨的光芒。这些伟大的人物,不仅感染、激励着我们,我们也可以用他们的光辉形象去感染、激励更多的人,作文时可用一句话概括,也可引入一小段简介,这些人物的再创造、再渲染,就可以成为作文时信手拈来的人物素材。

有些文章的作者本身,也可以成为学生积累人物素材的对象。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有意识地补充资料,人物形象也会立刻凸现,如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用贫穷和苦难磨练人生信念的高尔基等。

二、行文结构的积累

看似质朴、几近淡化的行文技巧,除了学习、品析和回味,借鉴和模仿之,对学生作文的整体构思、段落篇章的错落布局更是大有帮助。例如:《猫》一文中的铺垫和对比;《我的叔叔于勒》中一明一暗的双线结构;尤其是《谈生命》一文中双层两意的反复铺排和比喻,对于初习散文的学生,其行文结构最值得借鉴。源头—细流—小河—江河—大海,种子—发芽—幼苗—成荫—结果—落叶,这种由小到大、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风景呈现、不同过程有着不同的生命感悟、双层反复的行文结构,最易学习也最易掌握。

三、词句语言的积累

语言的创造,离不开语言的积累。教材里优美篇章的行文语言,值得積累的很多。例如《故乡》里“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一个“横”字意味隽永;《雪》中“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芦花荡》中“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那树》中“在夏天的太阳下挺着颈子急走的人,全像猎犬一样奔到树下,吸一口浓阴,仰脸看千掌千指托住阳光,看指缝间漏下来的碎汞”,“入夜,毛毛细雨比猫步还轻,跃进树叶里汇成敲响路面的点点滴滴,泄露了秘密,很湿,也很有诗意”,“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等,先积累,再模仿着创造,学生的语言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另外,文言文和古诗词中的名句,本身就是一枚枚闪耀的语言的珍珠,这些不仅只是语文知识的背诵与默写,更是作文资料素材的积累,只要引导学生在作文时大胆适宜地使用,定会给作文增色许多。

四、立意创意的积累

创意是一篇文章的魂魄。教材里许多的文章,从题目的制定,到技巧的布局,无不显示着作者的匠心独具,也给学生作文以有益的启发。例如《人生》一文,“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和“工场”,四者看起来毫不相关,作者却把它们连缀成文,并冠以“人生”的标题,引人遐想、启人深思。《散步》的题目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来确定的,一家人一起散步本是很平常的事,然而就是这平常的生活小事,却体现着浓浓的亲情和哲思,作者的创意真是别具一格。《羚羊木雕》用木雕作行文线索,来表达友谊。《爱莲说》《地下森林断想》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这样的创作手法,对学生作文的创意立意,无疑有着深远的借鉴意义。

六一儿童节资料 第5篇

俄罗斯的儿童节和国际完全“合拍”,就在6月1日。每当儿童节来临的时候,俄罗斯各地的孩子们都会兴高采烈地欢度自己的节日,还会表演一些民族歌舞,学校里则举行庆祝活动。

其实说起儿童节的来历,与俄罗斯有重要关联。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各国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毒害儿童的罪行。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改善儿童的生活,会议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

六一国际儿童节资料 第6篇

“六·一国际儿童节”是由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确定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多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1950年4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又通过决议,号召下属妇女组织在保护儿童生命免受战争之害、要求削减军事预算和增加儿童健康与教育费用的口号下,纪念“国际儿童节”。

“国际儿童日”是在联合国的主导下设立的。1954年12月14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第836(IX)号决议,建议所有国家设立国际儿童日,并在每年选择合适时间、以各国自己的方式庆祝儿童日。195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宣言》。1989年11月20日,联大又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规定了儿童应该享有的数十种权利,包括其中最基本的生存权、全面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全面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从1990年开始,联合国每年在11月20日为国际儿童日以及纪念上述两份文件通过而举办活动。

留守儿童活动资料 第7篇

近年来,由于我市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加,我校自99建校以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的指导思想和“汉语与英语同步,现代与传统兼容,严管与厚爱共进,寄宿与走读并存”的办学特色,这种办学特色,为留守儿童提供了良好得空间,也得到了外出务工人员的信任,他们纷纷将孩子送入我校,今年我校人数达到1036人,留守儿童116人,占全校学生的12%,为了让这十分之一还要多的孩子能健康快乐成长,我们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纳入重点工作之中,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对全校留守儿童实施全方位领导,动员全校教职工对口帮扶留守儿童,充当“社会妈妈”和社会爸爸,让留守儿童体验到家庭般的温暖,体验到亲人的体贴和关怀,做到真情关爱“三个优先”既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在关心帮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我校独树一帜,各基层妇联纷纷效仿,现将我校留守儿童活动总结如下:

一、建立留守学生档案

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弄清他们得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住址,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的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以便更加规范的管理教育留守学生。

二、详细了解留守学生家庭状况。

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或亲属照看,为了给留守生更多关爱,学校对留守生进行分类,家庭经济是否交好;爷爷奶奶是否身体健康,行动方 1

便;是否寄养在亲戚朋友家里等。根据以上情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予学费减免,减轻家庭负担,体现社会、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仅次一项,每学期减免费用达五六万之多。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开学初留守生父母不能按时寄回学费的,只要家长一个电话,学校给予长达3个多月的欠款时限,给家长提供方便,让学生安心上学,父母安心打工。四(2)班的王强家长、五(2)班的王妩捷家长对此深表感谢。

三、免费接送留守生,解决家长后顾之忧。

一些留守学生爷爷奶奶年纪较大,行动不方便,学生往返学校路上的安全成了家长最关心的事。开学初,经学校详实调查。登记,发现有四十左右的留守学生家长接送有困难,校领导急家长所急,想家长之所想,与家长联系后,每周五放学,由班主任把留守生送至校车。周日下午4时家长在指定点送学生。保障学生周五高高兴兴回家,周日安安全全返校。五方乡的杨盼、华西镇的陈杰、东吴的赵瑶等学生,在校三年,均由校车免费接送,避免了爷爷奶奶们在严寒的冬季、炎热的酷暑往返于家校之间,为大家解决了后顾之忧。

四、学习上优先辅导留守生,使他们轻松学习

许多留守生在进校前的入学考试中成绩较差,一些特殊的科目英语在地方学校没有扎实的学习,有的学生根本没接触。学校按照留守生的成绩,对他们逐一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位任课老师中,由任课老师具体分析留守学生的作业情况,制定出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三(2)班的苏航,语文、数学、英语老师对他的功课进行了帮扶时间的划分,周一晚自习语文老师辅导,周二数学老师辅

导,周三、周四英语老师辅导,每次一小时,经过半学期的努力及老师的辛勤劳动,苏航的语数英由原来的不及格达到期中成绩85分、81分和88分,爷爷每次接他时总是感慨地说:“你们这儿的老师真好,我孙子碰上好老师了!”这样的教师在乐育园里举不胜举。我们的教师说:“只要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们,我们就要对他负责,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使孩子每天都要有进步。”

五、生活上关心留守学生,使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生活上学校要求所有的教职员工对留守生要多问一声,多帮一把,大部分的留守生一周只回家一次,保育部各寝室对留守生造册登记,每个寝室保育老师备有一份档案,特殊情况及时与家长感取得联系,学校向留守生家长提供了校长、校办、班主任、任课老师、保育老师的电话,告诉他们学校邮箱地址,鼓励他们通过电话、书信内、网络等方式与双亲联系,保育部每周三给留守生换洗内衣,周四换洗外套,周日派专人负责给留守生洗澡。刮风雨天,班主任、保育老师及时给留守生加衣,让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也享受到亲人般的温暖。五年级(1)班史华杰,天冷了还没穿厚衣服和袜子,我们的姚校长为他买来了新袜子,送来可棉衣,数学老师周鹏举带来了自己的毛衣让他穿。一(2)班的陈欣雨,不习惯过集体生活,保育部苗主任安排她与自己同住一张床,有的留守儿童来校没穿袜子,姚校长一次买了十几双袜子放在保育部。“哪些学生没有就给穿上,爷爷奶奶为一双袜子,路远不方便。”王校长,晚上两点多把有病的留守生送往市人民医院。三(4)班赵平安,东宫村的一名孤儿,也是土地局包扶的一名特殊学生,土地局领导在多方调查之

后,毅然将赵平安送往乐育学校全程托管,在交接仪式上土地局领导意味深长的说:“赵平安今天在乐育学校上学了,他虽然失去了双亲,我相信乐育学校的老师一定能当好孩子的父母。”于是他在乐育园里受到了特殊的照顾,班主任及配班两位老师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他,一日三餐,三餐询问,保育老师刁艳丽嘘寒问暖,刮风下雨送衣服,晚上睡觉掖被子,校领导送来了护肤霜。经过近一个月的关心与教育,赵平安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文明、礼貌的言谈举止,深受同班同学及班主任的喜爱,从他的脸上根本看不出有一丝的忧郁之情,快乐总是挂在他充满稚气的脸上,赵平安幸福快乐的成长,这是我们感到最欣慰的一件事。这些关爱留守生及特殊学生生活事例在我校随处可见,每一位保育老师、班主任老师像母亲关心着乐育园中可爱的“小太阳”。

六、少队、团支部建立心理咨询室,加强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少队、团支部在留守生中不定期召开感恩教育、行为习惯教育、法制教育等,让他们愉悦、健康的生活、学习、成长。同时针对部分留守孩子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定期开展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让留守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学校还号召老师与留守儿童交朋友,担当他们的“爱心家长”,对他们时时进行学习辅导和心理辅导,让他们感受亲人的温暖。

七、定期召开留守儿童会议,帮助孩子解决学习、生活上困难 开学初,学校对各年级的留守儿童登记造册、归类。在第三周召开留守儿童会议,会上,留守儿童提出了在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六(4)班刘洋姥爷、姥姥年龄偏大,无人接送;四(2)班陈杰以前没学过英

语,学英语很费劲;一(1)班李瑞清到了晚上就想爸爸妈妈。对于留守生稚嫩的心声,与会的老师做了详细的记录。会后与学校班主任、保育老师沟通,解决留守生的问题。并对留守儿童在下次的会议中进行回访,看班级及相关老师解决情况,达到问题解决率100%。

我校在留守儿童方面工作扎实,近年来生源连年攀升,这与留守儿童家长的宣传密不可分。我们坚信,在上级部门的关心下,学校领导及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留守儿童得到了更多的关心照顾,留守儿童在校长奶奶、老师妈妈、保育妈妈的培育下,都受到了很大的帮扶教育,健康快乐的成长。

华阴市乐育学校

儿童节的作文资料 第8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分别位于市中心、市西南、市东北区域的市直属、区直属、个体3所幼儿园2009年9月1 011例儿童的体检资料, 年龄2.5岁~6岁, 男459例, 女552例。

1.2 评价方法和标准

体格测量:由我市妇幼保健院儿保医师采用精度为0.1的壁式身高测量计测量身高, SCE杠杆体重磅测量体重 (精确到0.1 kg) , 所有测量工具都经过校正。同时检查儿童的一些常见病。

评价方法及标准:以《2005年九市城区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测量值》作为参照标准[1], 按年龄的身高、体重, 采用均值离差法, 以平均值±标准差来进行分类。中上以上:>+S, 中等:-S~+S, 中下以下<-S.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3所幼儿园儿童身高比较见表1.

3所幼儿园儿童身高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2.2 3所幼儿园儿童体重比较见表2.

3 所幼儿园儿童体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发育评估是衡量儿童健康和营养状况简单而有效的手段, 体重和身高是评价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最重要的指标。《2005年九市城区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测量值》是我国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评价指标体系, 代表了中国健康儿童的营养水平。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市直、区直幼儿园儿童身高、体重发育和2005年九市城区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的标准相比较中等范围身高所占比例多, 公立幼儿园儿童身高、体重发育较为平衡;个体幼儿园儿童存在明显差异, 中等范围身高所占比与2006年广西区直幼儿园身高达标率53.92%[2]相近, 中下以下身高儿童所占比例较高。个体幼儿园儿童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加强对个体幼儿园儿童营养知识的宣传, 加大膳食营养的指导, 保证儿童热量和各种营养的供给, 使该区儿童的营养状况达到健康水平, 是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

在当前物质丰富的生活条件下, 饮食结构过于精细, 含糖食物居多, 户外活动少及不良的饮食行为[3]使超重、肥胖儿童呈增多趋势。肥胖不仅对近期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当肥胖持续到青春期, 其成年期肥胖危险性将增加75%, 且脂肪重聚年龄发生年龄越早, 日后发生肥胖几率越高[4]。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3所幼儿园体重处于中上以上者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中下以下者, 对处于高危人群的超重儿, 要加强监测, 加大宣传力度, 重点放在预防上, 降低肥胖的发生率[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各种形式的幼儿机构应运而生, 在发展幼儿教育的同时, 要更加重视幼儿卫生保健工作。本次调查的个体幼儿园处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开发区, 个体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存在薄弱环节, 改善集体儿童的营养状况, 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同时促进幼儿卫生保健工作规范化, 更需多部门的共同努力。

摘要:目的 分析我市幼儿园儿童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方法 采用全国统一制定的测量方法, 测量儿童身高、体重, 评价我市市区3所幼儿园1011例2.5岁~6岁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结果 市直、区直幼儿园儿童身高处于中等范围内所占比分别为78.78%, 80.95%;个体幼儿园儿童身高处于中等范围内所占比例为52%.身高发育处于中下以下水平, 个体幼儿园儿童所占比例为37.4%, 与其他2所幼儿园有显著性差异。体重属中等水平所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区直、市直、个体。体重处于中上以上水平者, 以个体、市直幼儿园儿童所占比例较大, 体重处于中下以下水平者个体所占比例较大。结论 我市公立幼儿园儿童身高、体重发育较为平衡;个体幼儿园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较差。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营养状况,评价

参考文献

[1]首都儿科研究所.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协作组[J].中华儿科杂志, 2007, 45 (8) :611.

[2]吴葆宁.2002—2006年广西区直属幼儿园儿童生长发育状况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2008, 23 (26) :3757.

[3]张琚.成都2-18岁儿童少年体质指数现状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2008, 23 (35) :5060.

[4]许立军, 张惠如.厦门市城区1995—2001年散居儿童保健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3, 11 (1) :46.

儿童节的作文资料 第9篇

一、借助影像资料,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写作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在写作情境的创设方面,语言描述往往空洞苍白,生活场景再现又有时空限制。而影像资料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声情并茂地再现现实生活场景,创设各种写作情境,引起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在情绪高涨的氛围里,将自己内心的独特感受用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出来。

比如,必修二“写作实践”中要求学生写一篇咏史的诗歌或散文。这时,我们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有关南通的纪录片,让学生去领略家乡濠河的波光粼粼,聆听狼山的晨钟暮鼓,了解青墩的悠久历史,让学生在观看家乡历史遗迹,倾听家乡历史回声的同时,放飞想象的翅膀,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类似这样的影像资料为学生营造了写作氛围,降低了学生作文的难度,点燃了学生写作的热情。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突破传统沉闷、被动的单一作文教学模式,发挥影像资料直观具体、生动形象的优势,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写得自如。

二、借助影像资料,搜集写作素材,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

新课标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毋庸置疑,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泉。然而,现实生活中高中生的生活环境相对单一封闭,加上他们平时并未做生活的“有心人”,这就导致他们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只有模糊而零散的印象。因此,在写作时,学生普遍存在材料缺乏、储备不足的现象,他们往往感到无从下笔、无话可写。

例如,必修三“写作实践”中要求以“在底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由于学生普遍缺乏“底层生活”的体验,缺少对“底层人物”的了解和关注,如果让他们凭空写作,也只能是“赶鸭子上架”,凑足字数,完成任务而已。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让学生四人组成一个小组,组织他们利用周末时间,带着数码相机,深入到底层劳动者中去,定格他们劳动的瞬间,拍摄他们工作的状态,记录他们朴实的愿望……然后教师再将学生拍摄的影像资料进行剪辑、整理,并在课堂上播放、展示。通过对生活在底层的清洁工、建筑工、搬运工、菜贩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的照片和生活实录的播放,本来对写作牢骚满腹的学生逐渐变得沉默,陷入了思考,有些感性的学生还流下了眼泪。亲自参与体验和影像资料的播放,让学生在写作前对底层人物有了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的观察和认识,也为他们接下来的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三、借助影像资料,借鉴影视艺术,提高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

影像资料是通过一个个镜头来反映生活的。艺术家通过对这些镜头的艺术加工,或含蓄委婉或鲜明直接地诠释着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生命的感悟。这和写作是相通的。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除了要充分发挥影像资料创设情境和丰富写作内容的优势,还可以借鉴电影的创作加工技巧,提高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增强他们作文的语言美感和艺术感染力。

在进行记叙文写作训练时,可以在组织学生观看经典电影桥段后,和学生一起讨论电影文学选材、镜头选择、剪辑加工等技巧与记叙文写作谋篇布局的异同之处,引导学生探寻影片的线索,分析讨论某一片段的表现手法,并鼓励他们在平时写作时“取其精华”,学习借鉴并运用影视表达的艺术技巧。比如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可以借鉴电影艺术,先用远镜头展示背景,勾勒出人物的大体轮廓;再用近镜头细致地描绘出人物的外貌特征,从而使画面层次分明,人物形象更为突出。在写作生活中令人感慨或印象深刻的细节时,可以采用电影的特写镜头手法,使文字产生空灵的意境美,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信息时代的到来呼唤教学技术的革新,教学技术的革新体现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上。在视听速读的今天,如何将影像资料与中学语文教学有机整合,从影视文学中汲取营养应用到写作教学中,将它作为写作教学的有益补充,让学生在观看影像资料中学会比较、鉴赏、思考,切实提高高中生的写作能力,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学语文教师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儿童节的作文资料 第10篇

一、定义:是指父母在外经商、务工半年以上,由监护人或没有监护人监护的儿童。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1、人际关系敏感

“留守儿童”在情绪、性格上存在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到其人际关系的发展。根据对“留守儿童”是否愿意和同学一起参加集体活动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统计显示:部分留守儿童”认为对活动不感兴趣,不愿跟同学一起参加,显得不合群,人际关系十分敏感,不愿与人接触,喜欢独来独往,孤僻自闭;大部分别人叫我去才去,显得内向,不积极;也有的愿意参加。

2、逆反心理严重

留守儿童逆反心理极强,对抗情绪严重。他们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怀疑,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充满不信任。这种潜意识中的不信任导致了他们的逆反行为,常表现为“不听话”、“不礼貌”、“不谦虚”、“恶作剧”等。留守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自己,一点小事就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敌意,对老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

3、厌恶、焦虑、忧郁

“留守儿童”年幼就离开父母,从小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从精神上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他们变得沉默寡言、内向、不开朗,较为突出的是情绪悲痛、焦虑、厌恶、怨恨、忧郁。

可见,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在不同程度上都会产生一定的情绪问题。

4心态

“留守儿童”有的是爷、奶奶、外公、外婆监护,有的是好友监护,还有少数是兄弟姐妹之间互相照顾。由于生活在特殊的家庭环境中,“留守儿童”表示自己在学习方面存在困难,加之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不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性不高,成绩不理想,得不到学校和老师的重视,因此,极易产生厌学、逃学、学习劲头不足等不良心理。性格与行为出现偏差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过程中缺少了父母的关爱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上、价值上的偏离和性格发展的异常。一方面,孩子因为感到父母保护的缺失而变得胆小、懦弱、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孩子因为没有父母的约束而性格失常和行为失范,表现为脾气急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打骂教师和同学,甚至是长辈。极少数留守儿童受社会不良团伙影响,出现了违纪行为或犯罪现象。

6、自卑心理比较普遍

据对一些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显示,他们中绝大部分存在比较严重的自卑感。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与父母都在身边的儿童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自卑感一旦形成,就会以一种负向情绪体验而存在。由于客观环境和主观认知难以改变,随着父母外出务工时间的延长这种自卑体验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和泛化,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与父母关系越密切,感情交流越丰富的孩子,在父母外出后表现出的自卑心理问题越明显。

三、教育对策:

1、“留守儿童”的生活充满“阳光”。学校要求班主任、教师要给予“留守儿童”特殊的关爱,使他们切实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减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断层与真空;要求班主任、教师要多了解“留守儿童”的有关情况,经常与“留守儿童”促膝谈心,使老师成为“留守儿童”最信任的朋友!学校教师经常在节假日把留守儿童带回家和他们一起过节,跟他们辅导,让他们享受家的温暖。此外,学校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体谅父母教育”活动、“感恩教育”活动、“交往辅导”活动等。)让“留守儿童”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受到教育。在课余时间,学校还要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娱乐活动,充实他们的课余生活,以此来弥补亲子的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

2、联系监护人,与监护人交流。学校老师经常利用有利时机(如家长会),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如电话、书信、家访等)与监护人交流,使老师、监护人相互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化解问题,使双方有的放矢地对“留守儿童”加强教育,使学校、家庭对“留守儿童”的影响产生合力效应。

儿童保健宣传资料 第11篇

小儿支气管炎

1,病原: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可占80%;其他依次为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病病毒等;少数病例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感染病毒后,细小的毛细支气管充血,水肿,粘液分泌增多,加上坏死的粘膜上皮细胞脱落而堵塞官腔,导致明显的肺气肿和肺不张。

2,症状及体征

A,年龄多见于1岁以下的小儿,尤以6个月以下的婴儿多见。B,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已冬春季节最常见。

C,起病较急,有感冒前期症状,如咳嗽,鼻涕。1~2天后咳嗽加重,出现发作性呼吸困难、憋喘,面色苍白,口唇发绀,三凹征,肺部体征早期喘鸣音为主,继之出现湿音。症状严重是可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缺氧性脑病以及水和电解质紊乱。一般体温不超过38.5,病程1~2周。

D,血白细胞多正常或轻度增加。学气分析可见低氧血症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或升高。

3,治疗:小儿发病后及时送医院治疗,由于毛细支气管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故发病早期一般不需用抗生素治疗,如发病后期怀疑继发细菌感染时可用抗生治疗,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可概括为“镇静止咳”,此外,良好的护理也很重要尤其注意不要打扰患儿使之安静休息,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重症患儿可配合雾化吸入,并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也可用中药治疗。

4,预后:多数是良好的,病程一般为5~9天,病情在咳嗽发生后2~3天内痊愈,但注意的是患过毛细支气管炎的小儿日后容易患哮喘,因此要积极防治毛细支气管炎,以减少哮喘的发生。

关爱留守儿童宣传资料 第12篇

关爱留守儿童——我们一起努力

留守儿童现状:

根据全国妇联的调查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

童约4000多万。和2000年相比,2005年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增长十分迅速。在全部农村

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目前留

守儿童现状令人堪忧。

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一是亲情缺失,性格叛逆。留守儿童均“十分想念父母亲”,但几个月、一年甚至几年

见不到父母亲是家常便饭。长期得不到父母亲的抚慰与关怀,这些孩子往往焦虑紧张,暴

燥叛逆,不服临时监护人和老师的管教。

二是道德滑坡,价值扭曲。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心理上对孩子有歉

疚,总是以金钱来弥补,使得一些留守儿童养成了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的陋习。

三是不爱学习,不守规章。临时监护人往往重养轻教,把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责任全部推

到学校方面,教育渠道单一,缺乏家庭、社会的配合,很难达到教育的目的。

四是管理空档,早恋成风。留守儿童缺失亲情,缺乏安全感,他们一方面寻求亲情,寻

求保护,另一方面管理空档,他们行为自由,行事懵懂,早恋成风。

五是监护不力,存在安全隐患。在留守儿童中,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对儿童的安全监管,加之部分监护人和代养人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不够、意识不强、监护不力,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的安全难以得到保障。特别是在双休、寒暑假期间,脱离了学校管理回

到家中,临时监护人和代养人的管理难以到位,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甚至出现安全事故。

关爱留守儿童我们一起努力

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高度关注留守儿童工作和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关于解决农民工问

题的若干意见》文件高度重视留守儿童问题。

全社会要高度关注留守儿童工作。——胡锦涛

孩子经常见不到爸爸妈妈,这就是现在农村出现的问题,我们要给这些儿童更多的关爱。

——温家宝

把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作为全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习近平

全社会高度关注留守儿童问题每年有大批的志愿者到农村去关爱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

健康成长。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设立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专项基金”用于帮助留

守儿童,社会各界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给留守儿童更多关爱。

关爱留守儿童只有我,只有他是不够的,还要有你的参与有了大家一起努力我们才能给

孩子们一个更美的明天。关爱留守儿童我们一起努力。

儿童节的作文资料

儿童节的作文资料(精选12篇)儿童节的作文资料 第1篇关于儿童节的资料我们明白立刻就是六一儿童节了,但是大家对儿童节的了解有多少呢?为...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