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雨水小报
二十四节气雨水小报(精选5篇)
二十四节气雨水小报 第1篇
二十四节气雨水小报
雨水手抄报欣赏
雨水含义: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雨渐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雨水墙纸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雨水”过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到0℃以上,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已达3℃左右,江南平均气温在5℃上下,华南气温在10℃以上,而华北地区平均气温仍在0℃以下。
雨水前后,油菜、冬麦普遍返青生长,对水分要求较高。“春雨贵如油”,这时适宜降水对作物生长特别重要。而华北、西北以及黄淮地区这时降水量一般较少,常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若早春少雨,雨水前后及时春灌,可取得最好经济效益。淮河以南地区,则以加强中耕锄地为主,同时搞好田间清沟沥水,以防春雨过多,导致湿害烂根。俗话说:“麦浇芽,菜浇花”,对起苔油菜要及时追施苔花肥,以争荚多粒重。华南双季早稻育秧已经开始,应注意抓住“冷尾暖头”,抢晴播种,力争一播全苗。
雨水节气特点
雨水位于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节气时段为雨水日起,到惊蛰日前(公历3月4-5日)结束。太阳直射点也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这时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与此同时,冷空气在减弱趋势中并不甘示弱,与暖空气频繁地进行着较量,既不甘退出主导地位,也不肯收去余寒。降雨开始,雨量渐增。雨水节气涵义是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在二十四节气起源地黄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气寒冷,但见雪花纷飞,难闻雨声淅沥;雨水之后气温一般可升至0 ℃以上,雪渐少而雨渐多。
可是在气候温暖南方地区,即使隆冬时节,降雨也不罕见。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段时间候平均气温多在10℃以上,桃李含苞,樱桃花开,确已进入气候上春天。除个别年份外,霜期至此也告终止。嫁接果木,植树造林,正是时候。华南继冬干之后,常年多春旱,特别是华南西部更是“春雨贵如油”。另外,寒潮入侵时可引起强降温和暴风雪,对老、弱、幼畜危害极大。所有这些,都要特别注意预防。雨水不仅表明降雨开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气温升高。雨水前,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雨水后,人们则明显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开和春满人间,沁人气息激励着身心。全国大部分地区严寒多雪之时已过,下雨开始,雨量渐渐增多,有利于越冬作物返青或生长,抓紧越冬作物田间管理,做好选种、春耕、施肥等春耕春播准备工作。
在雨水节气15天里雨水到,草木萌动,我们从“七九”第六天走到“九九”第二天,“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意味着除西北、东北、西南高原大部分地区仍处在寒冬之中外,其它许多地区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由冬转春过渡,在春风雨水催促下,广大农村开始呈现出一派春耕繁忙景象。但是,雨水季节,北方冷空气活动仍很频繁,天气变化多端。既然这说到个季节冷空气活动频繁,就不能不提人们常说“春捂”。
这是古人根据春季气候变化特点而提出穿衣方面养生原则。初春阳气渐生,气候日趋暖和,人们逐渐去棉穿单。但此时北方阴寒未尽,气温变化大,虽然雨水之季不像寒冬腊月那样冷冽,但由于人体皮肤腠理已变得相对疏松,对风寒之邪抵抗力会有所减弱,因而易感邪而致病。所以此时注意“春捂”是有一定道理。这种变化无常天气,容易引起人情绪波动,乃至心神不安,影响人身心健康,对高血压、心脏病、哮喘患者更是不利。为消除这些不利因素,除应当继续进行春捂外,应采取积极精神调摄养生锻炼法。保持情绪稳定对身心健康有着十分重要作用。雨水后,春风送暖,致病细菌、病毒易随风传播,故春季传染病常易暴发流行。
每个人应该保护好自己,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发生。雨水节气中,地湿之气渐升,且早晨时有露、霜出现。所以针对这样气候特点,饮食调养应侧重于调养脾胃和祛风除湿。又由于此时气候较阴冷,可以适当地进补,如蜂蜜、大枣、山药、银耳等都是适合这一节气补品。这时大气环流处于调整阶段,全国各地气候特点,总趋势是由冬末寒冷向初春温暖过渡。黄河中下游地区(华北地区)这时冷暖空气交锋,带来已经不是气温骤降、雪花飞舞,而是春风春雨降临。此时这一地区平均气温都已经升到0℃以上,甚至白天极端最高气温可达到20多℃,已经没有降雪条件,即便先人们以第一场春雨命名“雨水”,也是恰如其分。
雨水时节,小麦进入返青阶段,这时小麦对水分要求较高。而此时雨量又是全年最少时段。从《1971~中国地面气候资料》中,我们统计2月份石家庄、太原、北京平均降雨量分别只有7.4、5.2和4.9毫米,真可谓“春雨贵如油”。西北、东北地区雨水节气期间,我国西北、东北依然没有走出冬天范畴。从2月份平均气温来看:兰州、西宁、乌鲁木齐、沈阳月平均气温分别是-1.0℃、-3.9℃、-9.7℃和-6.9℃,可见这些地方还没有摆脱冬季寒冷,天气仍以寒为主,降水也以雪为主。西南、江南地区雨水期间,除云南南部地区已是春色满园以外,西南、江南大多数地方还是一幅早春景象:日光温暖、早晚湿寒,田野青青、春江水暖。按照四季划分标准:连续5天,每日日平均气温都在≥10℃-22℃时,春天便开始。一般来说,这些地方真正意义上“春天”要在3月下旬,也就是一个月以后“春分”时节才能到来。
但也有特殊情况,如长沙2月11日、南昌2月11日、南京2月13日就进入真正春季,时间足足提前1个月。根据1月和2月份多年平均雨量显示:长沙66.1、95.2毫米,南昌74.0、100.7毫米,福建48.0、86.6毫米,可见上述地方雨量,2月份相对1月份明显增加,能够满足小麦、油菜生长需要。华南地区:雨水节气期间,华南地区是春意盎然,百花盛开。
华南地区下列城市2月份多年平均气温是:广州14.5℃、南宁14.1℃、海南岛海口18.7℃;上述城市2月份平均降水量分别是:69.4毫米、42.6毫米、35.0毫米。虽说雨量比黄河中下游地区多出好几倍,但这里气温高、蒸发量大,还是缺水。尤其是华南南部和海南岛局部地区,这一时期雨量仍比较少,往往会出现春旱。若受强冷空气影响,平均气温低于10℃话,对早稻育秧、育苗十分不利。如果说这些地区,“立春”是春天第一乐章“奏鸣曲”:春意萌发、春寒料峭。雨水之后,便进入春天第二乐章“变奏曲”:气温回升、乍寒乍暖。雨水期间“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一幅冬末春初风景。
二十四节气雨水小报 第2篇
三星: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今天#雨水#,你那里下雨了吗?带上水印相机让雨景照片更加生动吧!
海之言:
#小言新语##雨水#敲开大地的门,小草开始探出头打量熟悉的世界,又一轮春暖花开的好时节到了
昆仑雪山矿泉水:
雨水时节,万物开始复苏,有好雨滋润大地,喝好水更添活力,来自青藏高原海拔6000米昆仑雪山的昆仑雪山矿泉水,历经50年以上天然过滤,矿物质元素多样,为身体注入健康活力。
蒙牛:
今日雨水,从今天开始,春雨就要淅淅沥沥地下了。关于雨,你有哪些独特的记忆呢?
百草味:
#吃货早安# 今天#雨水#节气到,万物开始萌动,雨水也变多。 空气湿润容易引起肝旺脾弱,味粉们记得少酸多甜,可以多吃红枣,以养脾气哦。
洽洽:
#洽好时节#万物萌动春气盛,吃吃喝喝又一春,今日#雨水#,宜逛吃逛吃
周大福:
#我是一条误落凡尘的清朝广告##故宫文化#待雨后柳烟成阵,便春意宜人了。
返回目录>>>
● 雨水节气心情文案
1.雨水至,万物萌动,是春天要来了,疫情结束后,我们一起去拥抱春天吧
2.待雨后,春蕾如画,武汉的樱花也在蓄势生长的吧
3.春雨润万物,人间敞心扉,终会迎来阳光明媚
4.有一种爱,虽不说,但风雨无阻
5.春雨润万物,破土为新生
6.春雨来了,那些风雪严寒,都已成为过去
7.一朝春雨,万物清明,万众一心,共抗疫情
返回目录>>>
● 雨水节气由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劝。”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雨水不仅表征降雨的开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气温的升高。雨水前,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雨水后,人们则明显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开和春满人间,沁人的气息激励着身心。
全国大部分地区严寒多雪之时已过,下雨开始,雨量渐渐增多,有利于越冬作物返青或生长,抓紧越冬作物田间管理,做好选种、春耕、施肥等春耕春播准备工作。在雨水节气的15天里,我们从“七九”的第六天走到“九九”的第二天,“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意味着除了西北、东北、西南高原的大部分地区仍处在寒冬之中外,其它许多地区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了由冬转春的过渡,在春风雨水的催促下,广大农村开始呈现出一派春耕的繁忙景象。
但是,雨水季节,北方冷空气活动仍很频繁,天气变化多端。既然这说到个季节冷空气活动频繁,就不能不提人们常说的“春捂”。这是古人根据春季气候变化特点而提出的穿衣方面的养生原则。初春阳气渐生,气候日趋暖和,人们逐渐去棉穿单。但此时北方阴寒未尽,气温变化大,虽然雨水之季不像寒冬腊月那样冷冽,但由于人体皮肤腠理已变得相对疏松,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会有所减弱,因而易感邪而致病。所以此时注意“春捂”是有一定道理的。这种变化无常的天气,容易引起人的情绪波动,乃至心神不安,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对高血压、心脏病、哮喘患者更是不利。为了消除这些不利的因素,除了应当继续进行春捂外,应采取积极的精神调摄养生锻炼法。保持情绪稳定对身心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红纸,红绳封了罐口,给岳父岳母送去。这是对辛辛苦苦将女儿养育成人的岳父岳母表示感谢和敬意。而如果是新婚女婿送节,岳父岳母还要回赠雨伞,让女婿出门奔波,能遮风挡雨,也有祝愿女婿人生旅途顺利平安的意思。
返回目录>>>
● 雨水节气谚语
(1)雨水日下雨,预兆成丰收。
寓意:雨水那一天下雨,会有一个好收成。
(2)雨水节,雨水代替雪,寓意:雨水节之后天气会越来越暖,降雨会增多。
(3)雨水非降雨,还是降雪期。
寓意:雨水节气里不会只是降雨,仍然会有寒流来袭,气温会骤降,甚至会降雪。
(4)七九八九雨水节,种田老汉不能歇。
寓意:“冬九九”从冬至开始起算,冬至是一九的第一天,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之后就是雨水节,农民就开始种地忙农活了。
(5)雨水到来地解冻,化一层来耙一层。
寓意:雨水节气天气转暖,地底下的冰都化了,农民们一开始耕地。
(6)麦子洗洗脸,一垄添一碗。
寓意:雨水节里降雨,小麦长得好,谷粒饱满,能增产。
(7)雨水有雨百日阴。
寓意:雨水这天下雨,以后会连续降雨。
(8)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谷雨。
寓意:雨水节降雨,会断断续续一直下到谷雨。
(9)雨水日晴,春雨发得早。
寓意:这是江西雨水节气的谚语。雨水这一天天气睛朗,意味着春天降雨来得要早。
(10)雨水有雨,一年多水。
寓意:这是湖南雨水节的谚语。雨水节这天下雨。说明这一年内雨水都比较多。
(11)雨水落雨三大碗,小河大河都要满。
寓意:这是湖南地区的谚语。是说雨水节气里降雨,今后的雨I会很多,以小河大河都要满来形容雨水多。
(12)雨水阴,夏至晴。
寓意:雨水日阴天,会一直阴天,直到夏至才会放晴。
(13)冷雨水,暖惊蛰:暖雨水,冷惊蛰。
寓意:雨水日天气寒凉,到了惊蛰天气就会变暖;雨水日天气吸和,到了惊蛰还可能会降温。
(14)雨水节气南风紧,则回春早:南风不打紧,会反春。
寓意:这是湖南地区的谚语。雨水节里南风刮得紧密,说明天气暖得快;雨水节里南风少,很可能会出现“反春”现象,即天气会转冷。
(15)雨打五更头,午时有日头。
寓意:雨水节里五更(凌晨3-5点)下雨,到了中午时候天就会放晴。
(16)早晨下雨当天晴,晚间下雨一夜雨。
寓意:这是江苏地区的谚语。雨水节里,早上下雨当天就会停;如果是晚上下雨,就要下一夜了。
(17)早雨不会大,只怕午后下。
寓意:这是湖南地区的谚语。雨水节,早上下雨,雨下一会儿就会停;但是如果下午下雨,就很难停了。
(18)早雨晚晴,晚间一天淋。
寓意:这是桂林地区的谚语。雨水节,早上下雨,晚上就会放睛;但是如果晚上下雨,会一直下到白天。
(19)开门见雨饭前雨,关门见雨一夜雨。
寓意:这是浙江地区的谚语。是说早上出门时下雨,到中午前就会放晴;晚上回到家时下雨,会连续下一个晚上。
(20)早晨落雨晚担柴,下午落雨打草鞋。
寓意:这是湖南地区的谚语。即早晨下雨当天停,下午下雨会连续不断。
二十四节气话养生:立春、雨水 第3篇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又称打春,是春天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在这春回大地之际,养生要护肝养阳、不宜剧烈运动,饮食上要多吃辛温、甘润食物。
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逐渐从“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注意保护阳气。在春季养生上主要是护肝。中医认为肝主情致,因此护肝要从心情着手,养肝的关键就是要保持心情舒畅,防止“肝火上升”。情绪不宜过于激动、兴奋,要保持愉悦、平和,这有利于疏肝理气。
在生活习惯上,人们要逐渐晚睡早起,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这可以加快血液循环,有利气血运行。不过由于立春后天气乍暖还寒,这时比较适合进行节奏和缓的运动,如春游、放风筝、散步、慢跑、打太极和不剧烈的球类运动。
饮食方面要护阳气。我国很多地方有立春吃春饼、萝卜的习俗,春饼里的韭菜是上佳的护阳食物,而豆芽有滋润作用,都是春天里比较适宜的食物。立春时节应多吃辛温发散的食物,如多用豆豉、葱、姜、胡椒、香菜等有利阳气生发的食物来调味。还要少酸多甘,多食用口味微甜的甘润食品,如大枣、百合、梨、桂圆、银耳、萝卜等。
立春后昼夜温差较大,由于人体对春季风向多变的特点适应性较差,加上随着大地回春人体表面的毛细血管逐渐开放,但天气乍暖还寒,而且春天风大易伤阳气,人很容易受风寒。因此立春后是感冒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易发期,所以要注意保暖防病。
雨水
雨水是春季的第二个节气,每年2月1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30度。此时,天气逐渐回暖,储存在地下水中的能量开始上升,人体相应的肝气也开始生发,阳气开始浮动,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应注意养阳、养脾胃。
雨水过后,气温逐渐升高,但冷空气活动仍较频繁,所以早晚仍然较冷。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全,则人体营养利用充分,反之则营养缺乏,体质下降。因此,此时养生最关键的是保护好中焦脾胃,注意保温。
雨水仍然是早春节气,特别是北方,仍然较为寒冷,因此,不宜于做过于激烈的运动,以便让肝气慢慢和缓上升,避免因为体内能量消耗太过而失去对肝气的控制,导致肝气一下子往外跑得太多而出现发热、上火等症状。可做些散步、打太极拳等较轻松的运动。
饮食方面,春季风多物燥,常会出现皮肤、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现象,故应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的水分。由于春季为万物生发之始,阳气发越之季,应少食油腻之物,以免助阳外泄,否则肝木生发太过,则克伤脾土。饮食应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养脾脏之气,可选择韭菜、香椿、百合、茼蒿、春笋、山药、藕、芋头、萝卜等。另外,少吃羊肉等温热之品。
生活方面要做到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即顺应自然,保护生机,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使生命过程的节奏,随着时间、空间和四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使其达到健运脾胃,调养后天,延年益寿的目的。 (红岩)
二十四节气雨水小报 第4篇
雨水节气养生食物
春季养脾的重点首先在于调畅肝脏,保持肝气调和顺畅,在饮食上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同时还要保持五味不偏,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等。其次,要注意健脾利湿。内以养护脾气,外以清利湿邪,从而达到养脾的目的。春寒料峭,湿气一般夹“寒”而来,因此雨水前后必须注意保暖,切勿受凉。同时少食生冷之物,以顾护脾胃阳气。平时可多吃些诸如鲫鱼、胡萝卜、山药、小米等食物,以达到健脾的目的。 雨水时节,还要预防“倒春寒”。这是因为初春的降雨会引起气温的骤然下降,这尤其对老年人和小孩的身体健康威胁较大,特别是温度骤然下降的时候,老年人的血压会明显升高,容易诱发心脏病、心肌梗塞等;小孩则容易因气温的改变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导致感冒和发烧。
1、金橘山药小米粥
金橘20克,鲜山药100克,小米50克,白糖15克。将金橘洗净,切片备用。山药去皮,切片,与金橘片及淘洗干净的小米一同入锅,加适量水,用大火煮开,改用小火熬成稠粥,加入白糖即成。有疏肝健脾的功效。
2、桂圆阿胶红枣粥
[配料]粳米100克、桂圆肉20克、阿胶10克、枣(干)10克。
[做法]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发涨,沥干水分;取一只大杯,倒入开水,将阿胶和白酒放在小杯子里;将小杯子坐于开水中直至阿胶溶解;桂圆肉去杂质,洗净,红枣洗净去核;锅内加入约毫升冷水和桂圆、红枣,用中火煮至水分剩余三分之一;加入粳米,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慢煮成粥;加入融化的阿胶搅匀即可。
[功效]益气滋阴、补肾强身、活血养血、润肤美颜。
3、红烧猪蹄
原料:猪蹄750克,盐、葱各13克,姜8克,香油、料酒各25克,花椒5粒,长寿藤3克,冰糖50克,汤1300克。
做法:将猪蹄刮毛洗净,剁去爪尖劈成两半,用水煮透后放入凉水中;姜、葱拍破待用。用炒勺将少许香油烧热,放入冰糖炸成紫戏色时放汤调至浅红色为度。加入猪蹄、料酒、葱、姜、盐、花椒,汤烧开后除去浮沫,用大火烧至猪蹄上色后,移至小火炖烂,收浓汁即成。
4、金橘山药小米粥
原料:金橘20克、鲜山药100克、小米50克、白糖15克。
做法:将金橘洗净,切片备用。山药去皮,切片,与金橘片及淘洗干净的小米一同入锅,加适量水,用大火煮开,改用小火熬成稠粥,加入白糖即成。
功效:疏肝健脾。
禁忌:喝金橘山药小米粥前后一小时不可喝牛奶,因牛奶中之蛋白质遇到金橘中之果酸会凝固,不易消化吸收,会腹胀难过;同时,不宜加太多的糖,因为糖放多了反易生痰。
〈〈〈返回目录
雨水节气特征
雨水,表示两层含义;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减少了,雨渐多了。
雨水节气时,太阳直射点也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了,这时间的北半球,白昼时间逐渐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逐渐向北挺近。与此同时,北方的冷空气还没有完全退去,冷暖气流汇合就产生了降雨,所以雨水节气降雨增加。
所以雨水节气并不一定会下雨,而是指降雨的可能性较大。
雨水节气对于农事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也有许多农事言语与雨水下雨有关。
1、谚语:“雨水有雨百阴”、“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谷雨。”
寓意:雨水节降雨,会断断续续一直持续下到谷雨。
2、谚语:“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雨水日下雨,预兆成丰收。”
寓意:雨水那一天下雨,会有一个好收成。
3、谚语:“雨水有雨、一年多雨。”“雨水落雨三大碗,小河大河都要满。”
寓意:湖南地区雨水节气的谚语。雨水节气下雨,这一年内雨水都会比较多。
客家雨水节气民俗:送雨水 第5篇
四川成都东山客家雨水节的另一个主要民俗则是女儿给父母、女婿给岳父母送节。女婿送节的礼品通常是一丈二尺长的红棉带,这称为“接寿”,祈求岳父母“寿缘”长,长命百岁。女儿送节的典型礼品就是“寄生”炖猪蹄(客家俗称猪脚)或炖鸡。女儿用沙罐将“寄生”炖了猪脚、鸡汤,再用红纸、红绳封了罐口,再由女婿恭敬地给岳父母送去。这是女婿对辛辛苦苦将女儿养育成人的岳父母表示感恩和尊敬。如果是新婚女婿送节,岳父母还要回赠雨伞,让女婿出门奔波,可以遮风挡雨,象征女婿人生旅途顺利平安。这就是东山客家“送雨水”习俗,亦称作“送寄生”、“炖雨水”。
客家人将长在大树上的小树苗叫做“寄生”。
立春之后的.第一个节气是雨水,其时东风解冻,严寒过去,雨水频降,草木萌生。《礼记》曰:“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雨水节开始日,是生命复苏的关键日子。东山客家人认为,人跟树木一样,需要“上水”才能生存;并且认为老年人满60岁以后自然“上水”比较困难,需要有外力相助才能“上水”,才能获得旺盛的生命力。
二十四节气雨水小报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