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读后感写作技巧标准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81

读后感写作技巧标准(精选11篇)

读后感写作技巧标准 第1篇

一、发表网站:

http://bbs.hebei.com.cn/forum-878-1.html http://forum.home.news.cn/index.jsp 从这两个论坛里注册用户发帖子和原创文章

二、发表标准

1.原创文章每组每月一篇,回贴数量每组每月不少于20条

2.回贴内容不能是一个表情或者“好贴”、“顶”等,应该是对于主题文章的评论性语言。(一般复制粘贴文章里一句话即可,字数别太少就行)

3.每月将所发表文章统计到excel表格里,表格见群共享。

原创文章统计在“表一原创”工作表内,跟帖统计在“表四跟帖统计”工作表内。表内第一条为参考样例。

三、原创文章写作技巧

新的审核标准是:一内容要有完整的观点和论述;二不能是信息或者文件、政策、法规、汇报材料、活动、工作总结等;三不能出现单位名称、领导姓名等;四内容必须涉组涉干。目前各单位上报的帖子,最严重的是,甚至出现负面帖子,这条要引起足够警觉重视,这是高压线,必须撰写正面引导意义的原创主贴;其次是内容非涉组涉干,严重的有的写娱乐、体育、国际新闻、军事政策等,还有写物价上涨、金融财经等时事方面的内容,这都是比较严重的内容不符。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很多单位都把民生热点、计划生育、和谐社会、食品安全作为主题撰写主贴,这些话题不是完全不可以写,但写的时候一定要联系党建、联系党员,在撰写主帖时一定要多向党建、组织工作上靠拢,否则都属于非涉组涉干文章,一概不计工作量。3.内容抄袭严重。原创主贴内容必须为原创,上报时我们将逐篇审查,不仅搜索标题,还要搜索关键词,一经发现,马上删除。目前发现的抄袭形式主要是:

(1)将网上的新闻报道直接复制粘贴,作为自己原创主贴。尤其是党建新闻,这种新闻都属于新华社通稿,组织部审核主贴的同志都是熟悉党建新闻消息的行家里手,抄袭新闻属于不带拐弯的往枪口上撞,一定要坚决避免。

(2)盗用他人用户名,而且是直接套用,上报的主贴从内容到网名都非本人。比如某个网宣员把七一论坛里“天瞿新语”的文章《抹了桌子重开席》作为自己文章上报了,“天瞿新语”是七一社区著名的论坛领袖,很多帖子都被人民网采用,这种盗用一旦上报省市区,很容易被发现,后果非常严重。

(3)网上的学术论文被节选一部分或者割裂为几篇文章上报,主贴没有开头、结尾,直接是一二三四,这种帖子很多,希望大家在修改技巧上再下工夫。

(4)原版复制网上文章作为自己原创,不仅不改关键词,有的甚至连标题都一个字不差,稍微一搜索,就露出原型,这种抄袭太容易被发现,还不如不上报。

首先原创主贴的字数如何快捷方便审核。大家写完帖子,不要直接发表,放到WORD文档里,点击工具-字数统计,看一下去掉空格字数是不是500字,再发表,字数最好不要在临界点,适当的加几句话更符合要求。一般仿宋三号字段落不多的,一张A4纸就是500字。

其次原创主贴如何技巧性的撰写。一是如何改工作总结和材料。各单位都有很多历年的工作总结、会议材料等,这些东西都是宝贵的资源,大家一定要好好利用,但是一定不能原封不动的搬到网上,大家在改动时首先要去掉地名人名,通篇不能出现地点人物,或本市本区本街道这样的字眼;其次要把一、二、三、四这样明显的字眼去掉,改成不要次序标志的,这样看起来更像文章;再次,要重视开头结尾,要有帽有收,最好是结合目前党建热点进行修改,效果更好。二是如何将一篇长的稿子修改分成几篇发表。我们不建议大家这样做,但是在达到一二千字的稿子,修改一下,大家可以更出活,但切记不能直接截取,一定要每篇文章都有头有尾,而且标题一定不能起的近似或类似,一定要换个组织语言的方式方法,另外不要一到500字就切断,注意内容连贯,不要连续汇总。三是如何将借鉴的稿子修改成不易查出的。首先一定要改标题,并且和原文的标题连关键词都最好不要一样;其次是改关键词,尤其是写的特别好的,特别成词的关键词,很容易搜出来。再次是不要借鉴过于优秀的文章,因为知名度很高;最后是发表前自己在百度中按标题和关键词搜索一下,看是不是第一页就能搜出来,给大家个方法,标题起的大一点,比如创先争优怎么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之我见之类的,越具体的标题越好搜,除非真的是原创的、新颖的。四是原创主贴尽可能的围绕当前党的工作的重点,比如学习杨善洲、党委换届、90周年等,这样加精置顶的机会更大。五是大家在选好主题之后,可以搜索几篇同样类型的文章,各有借鉴,汇总成自己的文章,在撰写开头结尾,久而久之,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好方法。

读后感写作技巧标准 第2篇

写作短文时,要注意审题,对写什么和怎么写必须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很多考生动笔就写,错了以后再涂改,严重影响卷面整洁,也影响了成绩;其次要在遣词造句上多下功夫。尽可能运用较熟悉的词组、短语或成语;第三要力求变换各种句式,当然,也不能片面追求花哨文字,拼凑错误百出的句子,使成绩大打折扣;行文连贯是阅卷教师比较看重的一个方面。要有好的开头和好的结尾;为了使文章结构严密,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考生应该在句与句之间,恰当地使用一些过渡性词语。

另外,考生很容易出现句与句之间不使用连接词的错误,这是英语写作中的大忌。

浅谈写作技巧 第3篇

一、快乐作文

自主是快乐作文的第一步, 首先写作要有主动性, 是我要写, 而不是要我写, 就能从作文中体会到乐趣与快感。老师要交还学生作文的自主权, 让他们真正作, 自由地"以我手写我心", 是我们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第一步;其次要保障学生在写作空间上的自由。教师应该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去透视生活, 感觉周围的事物, 信心十足传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颂扬。

二、生活经验的积累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学生的写作素材和灵感常来自于他们的生活。教师主要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实践中取材。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 多写他们熟悉的人物、事物, 鼓励学生课堂下用日记形式练笔。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开展活动和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 这样的生活才能让学生充分发展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所以, 学校、家庭、社会均应尽力帮助学生摆脱这种单调的生活, 给他们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 使他们可以在愉快的心境下去寻找生活的写作素材, 减轻作文的压力, 丢掉作文是为了应付考试的包袱, 更好地激发他们的作文兴趣。

三、展开联想, 写作创新

在作文教学中, 如何利用联想效应使学生的作文更富有新意呢?通过实践得出以下几种方式:1.假设中创新。学完课文之后, 引导学生根据作者为读者留下的思维空间, 推测课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文中没有写出的事物, 想像可能发生的事情, 并大胆写出自己的设想。这样很容易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学生会通过联想, 写出颇有新意的佳作。2.变形中思考。变形思考是培养学生联想思维能力的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某一形象加以润色, 使之成为形象贴近学生生活或者符合文章情境的新形象。3.音乐中引思。一曲优美动听的乐曲, 是一首流动的诗歌, 也是一幅美好的图画。通过听音乐让学生写下听到的世界, 会使他们在联想中完成情感的飞跃、创造上的升华, 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目的。

四、多写片段, 多记日记

一般地说, 学生课外时间有限, 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 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中学生平时可以进行多练笔, 多记日记。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枝铅笔和一本草簿, 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倘若我们中学生平时能按照这样去做, 平时多记日记, 多写片段, 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 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为此, 在平时作文教学中, 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 大至对时政国事的抨击, 小至遣词造句, 不一而足。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 笔头熟了, 素材也丰富了, 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 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

基础写作的写作技巧与常用句式 第4篇

1. 写作前将要点整合成5句话,注意不要遗漏要点。

2. 结合表达内容,选择自己熟悉的词汇和句型,因为用正确的句子来表达是得分的关键。

3. 基础好的同学,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可以尽量运用高级的表达方式。如用强调句、感叹句、主从复合句、非谓语动词短语、with的复合结构等多种句式结构来增添文采,提高得分的档次。

4. 恰当地使用过渡性词语,增强行文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5. 书写时不要将e和t、a和u、r和v、y和g、w和m这五对字母写混淆。要注意书写工整并保持卷面整洁,以提高印象分。

二、十种常用句式

1. 祈使句。

Now please allow me to introduce you some of our school rules here. 现在请允许我给您介绍一些学校规则。

2. 感叹句。

What terrible weather were having! 现在的天气真糟糕!

How glad we were to see the crops and vegetables growing well! 看到庄稼和蔬菜长势良好,我们是多么地高兴!

3. 倒装句。

Only in this way can animals live a real happy and quiet life.只有采取这种方式,动物才可以过着快乐、平静的生活。

4. It作形式主语或宾语。

It is known to us all that some students cheat in examinations at school. 众所周知,一些学生在学校考试中作弊。

I find it necessary to learn English well. 我觉得有必要学好英语。

5. 并列句。

并列结构是用并列连词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逻辑关系的简单句连为一体,常见的并列连词有but, yet, and, however, for, therefore, so, or, when, while, not only... but also...等。

All the passengers were smilingandthe sun was shining. 旅客在微笑,太阳在照耀。

I was walking along Park Road towards the eastwhenan elderly man came out of the park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street. 我正沿着公园路向东走,这时一位老人从街对面的公园走出来。

6. 主从复合句。

主从复合句是指含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或定语从句的复合句。

He pointed outthatthe causes for short-sightedness are so complicatedthatno medicine can cure short-sightedness. 他也指出近视的原因非常复杂,没有药可治愈。

7. It is...that... 强调结构。

It was not untilat the end of 19th century that shooting, originated as a means of survival, earned its status as a sport. 射击最初只是生存工具,直到19世纪末才发展成为一项体育运动。

8. 非谓语动词短语。

Well mostly stay at home in the eveningwatching TV, playing games and meeting friends.晚上我们主要呆在家里看电视,打游戏和会友。

9. with的复合结构。

With the society developing very fast, its quite necessary that we (should) have a good knowledge of English and computer.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有必要精通英语和电脑。

10. there be结构。

If I were one of these animals, there is no doubt that I would refuse to meet visitors.如果我是动物,毫无疑问,我不会会见游客。

三、常见的过渡词语

1. 表示转折观点的有but, however, while, nevertheless, on the contrary等。

2. 表示并列关系的有at the same time, in the meanwhile, in addition, apart from that, on the other hand等。

3. 表示递进关系的有besides, whats more, whats worse, to make the matter worse, worse still/worse than all, worse than ever, not to mention it等。

4. 表示个人观点的有in my opinion, in my view, personally, I think..., in my point of view, as far as I know, as far as Im concerned, from a different/practical view等。

四、写作案例分享

最近广州市通过法规禁止乞丐在地下人行道行乞留宿。上周一你班就此事进行了讨论。讨论情况如下:

[写作内容]请将以上的讨论情况写成一篇短文,内容包括:

1. 讨论的起因及时间;

2. 支持的比率及理由;

3. 反对的比率及理由;

4. 你的看法。

[写作要求]

只能使用5个句子表达全部的内容。

[评分标准]

句子结构准确, 信息内容完整, 篇章结构连贯。

参考范文

Recently, Guangzhou passed a law to ban beggars from begging and sleeping in the subwaysandour class had a discussion about it last Monday. 56% of the students dont agree with the idea because they think somebeggarsreally have difficulty in making a living and some of them have to play music in the subways to survive.However, 44% of the students favour the idea because they think beggars make a lot of trouble for the city.Whats more, some beggars are just taking advantage of peoples compassion to make easy money.Personally, I thinkit is a good idea to forbid beggars in public places and instead we should take some measures to help them.

五、写作演练

假设你是李华,刚从国外回来,发现我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请你根据下列提示,用英语给你在美国的朋友Jack发一个e-mail,告诉他这里的变化。

1. 兴建了许多高速公路,交通便利。

2. 高楼林立,人们的住房条件改善。

3. 新建了许多体育馆和公园,人们有许多活动场所。

4.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许多家庭有了私家车。

[写作要求]

1. 必须用5个句子表达全部的内容;

2. 开头、结尾已给出,不计入句数内。

Dear Jacky,

Our city has changed a lot in the past few years. ...

...

Best wishes to you!

Yours truly,

Li Hua

参考范文

Dear Jacky,

Our city has changed a lot in the past few years. More high ways have been built, which makes it very convenient for people to travel. People have better housing conditions now, for many high buildings have appeared. With many newly-built gymnasiums and parks, more and more people have a place to enjoy themselves by doing sports or other leisure activities. Besides, peoples living conditions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 and many families have their own cars. People are living a happy life now in our city.

Best wishes to you!

Yours truly,

Li Hua

托福考试作文写作技巧及评分标准 第5篇

新托福考试的最后一部分是“写作”,要求考生写2篇文章,第一篇叫做综合写作(Integrated writing),让考生用3分钟时间先读一篇约250字的文章,然后听一段2分钟关于对所读内容的评论。再让考生写一篇150到225个字的文章。这篇文章的写作满分详解及满分模板作者早已给出。

第二篇作文叫“独立写作”,和笔考、机考均无两样,给定考生一熟悉的话题,让考生在30分钟内写一篇300字的文章。典型的问法是: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with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One should never judge a person by external appearance.Use specific reasons and details to support you answer。不少同学又跟笔者要独立写作满分详解及满分模板。实际上独立写作详解和模板笔者在很多年前便给出了模板,但不知何故网上和笔者的电脑中再也寻不着。只有提起笔来结合笔者再次参加新托福考试的经验给各位同学重新总结新托福独立写作模板和高分写作技巧。

熟悉和理解新托福4大评分标准是高分关键

评分标准1:effectively addresses the writing topic and task。

要求考生有效地阐明主题,考生千万不要跑题。从笔者的教学经验看,考生全部跑题现象较少,但是局部跑题现象十分严重,这也是考生不能轻取高分的缘故。

评分标准2:well organized and well developed 逻辑条理清楚,发展充分。每次作者在讲写作时总是把它和阅读相对照。各位考生要想拿到独立写作满分必须真正理解“八股文”的结构,千万不要写中国式的“八股文”,而应写出“美式八股文”。

评分标准3:uses specific details and examples to support you view 考生的论据一定要具体、明确,且对论点有支持作用,而不能空洞和泛泛而谈。

评分标准4:displays language facility by demonstrating syntactic variety,word choice and idiom。(通过谴词造句和习惯表达来展示语言的熟练程度)这一点是各位考生经常忽视,迷惘和不清楚的一点。新托福作文占总分120分的30分。我们对大家的要求是在作文上花的时间既要少又要拿高分,至少28分。凡是想拿到28分甚至满分以上的同学一定要注意此项评分标准。能用first千万不要用firstly,能用finally千万不要用last but not least.不少同学花了很多功夫背这一外国人都不用的词组,能用常用的词千万不要用偏词,同时我们要熟练掌握ETS喜欢的5大语法结构和2种从句。

作文要不要写­当然要写,但我建议考生不要写的太多,写一篇要像一篇,最好让行家改2-3篇。我曾经碰到一个学生把185篇中的184篇均写了。拿给我看,结果同样的错误在184篇均反复出现,让我哭笑不得,一问才知说是老师这么教的。

读后感的一些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 第6篇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对学生进行写读后感的训练。如何引导学生写读后感呢?这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一谈我的一点体会。

第一、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读后感以及写读后感的作用。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常会产生一些体会或感想,把这些体会或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必须让学生明白”读“是”感“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读、感之间的联系点在哪?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只有抓住这个点,才能有感而发。写读后感有什么作用呢?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还有利于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二、让学生明白写读后感的一些方法。我在教学中摸索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写读后感可以采取四步走――引、概、联、点。

1、引――紧扣感点,引用重点句段。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而成,”引“是”感“的支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地引用重点句段。在引导学生写《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时,部分学生引用了”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句最能表达文章中心的句子。也有学生更进一层,直接引出读后的整体感受――读完这篇课文,我不禁潸然泪下

2、概――紧扣感点,概括主要内容。写读后感要求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并不难。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

3、联――紧扣感点,联系生活实际。读后感重在感想,最忌大段大段引用原文,或者就事论事,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文章流于肤浅,缺乏深度。泛泛而谈,文章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心灵震撼。如何联系生活实际呢?联系实际,可以抓住中心,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语言,一边读一边感。比如写《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时,我引导学生:卖火柴的小女孩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火柴出现什么幻象?为什么有这样的幻象?抓住这几个情节去深入挖掘,不难发现小女孩多么渴望温饱、渴望关爱、渴望幸福的生活啊!同学们,你们有谁在大年夜跑到大街上去卖火柴呀?你们还幻想吃烤鹅吗?卖火柴的小女孩能上学读书吗?通过启发,同学们感悟到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生活与我们的幸福生活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比通过引导,学生们恍然大悟:原来写读后感可以抓住重要情节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感悟(从生长的社会环境、生活上、学习上对比)。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着笔;既可以横向比,也可以纵向比。试想想,如果以空间为横轴、以时间为纵轴,形成一个面,拓展思维的宽度和深度,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深入挖掘,何愁写不出能引起读者共鸣的真情实感呢?

4、点――紧扣感点,点明读后感受。一篇好的读后感不仅要有真情实感,还要有时代气息。点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做到首尾呼应;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呼吁,引起读者的深思。一位学生在读后感中写道:倘若卖火柴的小女孩还在,我会把妈妈给我的一个苹果,爸爸给我的一双新鞋,姐姐送我的.一些童话书都送给她,让她也跟我们一样,每天生活在幸福、快乐、美好的世界里不得不佩服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从他们的读后感中我们看到了一颗金子般的心。

读后感写作技巧简述 第7篇

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有所感而写成的文章就是读后感。写读后感从内容上说,一是要读懂原文;二是要对原文的内容要有切实的感受和体会。从写法上说,它也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一般短小的评论文问并无多大的区别。

写读后感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感想要紧密联系原文的内容。读后感是从原文生发出来的,是要写出对原文中心思想或重要观点的深刻感受。因此,感想不能脱离原文的内容。读后感与原文的联系,主要不是表现在个别词句上,而是表现在思想意义的承接上。读后感在联系原文时,要防止过多的复述和引用原文,把读后感写成“读后抄”。

二,要把读后感的基本观点阐述清楚。读后感既要联系原文,又不是原文思想内容的简单照搬。他应该联系原文确立读者自己的观点。读后感的基本观点可以是原文的中心或重要观点的进一步深化和明确;也可以从原文的内容中引出不同于原文的观点。可见,写读后感切忌囿于原文,照搬原文,无所发挥。

话题作文写作技巧 第8篇

话题作文有两个显著的特点:首先是相关性原则。话题作文的材料只是命题者的作前指导, 是引发习作者思考的一个由头, 并不提示观点, 只要写作的内容与话题涉及的内容相关。考生在话题作文的构思中, 所用的更多的是相关联想。其次是开放性、灵活性原则。话题作文的内容是开放的, 可供选择余地大, 更加有话可说。

写好话题作文, 要明确话题作文只指示写作内容的指向, 审题要求并不严格, 强调的是与话题的相关性, 所写内容与所提供的话题相关即可。

一、关于标题尽量追求新颖

一个好的标题往往是内容的高度概括, 它可以总领全文, 也可引起读者注意和兴趣。但是有的同学要么拟题不清, 要么干脆不拟题直接以话题为题, 这样会产生题目大于内容或内容俗套等问题。我们可以根据材料或提示, 选好角度, 把话题化大为小, 找准紧扣话题的切入点, 只要你围绕话题, 围绕你写作的文体去拟个新颖、有创新意识、好写的标题就可以了。

二、关于构思必须拓展思路

构思过程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思维过程, 话题作文的构思要避免落入旧套和俗套。思维“活”不起来, 写出的文章不是失之真实, 就是陷于重复, 缺乏新意。只有突破思维定势, 才能构思出有新意的作文。话题作文给出的题目是一个话题的对象, 绝不只是要我们描述对象的构成和功用, 也不只是要我们阐明事件发生的原因, 拘泥于话题的原意就会严重限制写作的思路。命题者往往鼓励写作者由话题出发, 根据它所具有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特征, 找出与之相关的比喻象征义, 进而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和见解投射到所给另外的思想层面上去。以话题“钥匙本意是指开锁的用具”, 展开思考, 它可以用来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喻达到目的技巧, 比喻因地制宜的窍门等等。构思的意义在于能合理利用材料, 充分表现中心思想, 构思创新就必须打破常规思维模式, 适当变通, 制造波澜。

三、关于立意努力追求正确深刻

立意, 也就是确立中心, 要求立意要正确, 有积极意义, 符合客观实际。立意要集中, 只有一个中心意思。立意要新颖, 选择角度的切入口要小。立意要深刻, 选择自己最有体会的人生感悟, 挖掘生活底蕴。这四条要求在所有作文立意时都应遵循, 追求新颖、深刻的要求, 首先要做到深入要正确、集中。

根据话题作文的形式和特点, 在作文时应注意:首先应该认真阅读提示, 读懂提示所暗含的全部指向, 以便其后进行多角度构思。其次, 要正确选择作文的立意角度。虽然话题作文允许我们畅所欲言, 但作文毕竟是展现大家世界观、是非观是否正确、健康的重要窗口, 因此作文前一定要正确立意, 对于自己理解不透的人物、事件、现象等, 不要轻易写入作文中。要会透过比喻象征义的表面, 深入追问“为什么”、“怎么办”, 探寻问题的本质。以话题“为他人开一朵绚丽的花”为例, 如果你写“我”为他人做了一件好事, 就好像为他人开一朵绚丽的花, 这就比较肤浅。你不妨求问“为什么他甘愿献出一切”、“怎么样才能温暖弱势群体”等, 从而确立较为深刻的主题。

四、关于写作文体深入必须紧扣题意

话题作文要以“导引”为基础, 紧扣题意, 然后较自由地选取角度和文体, 有理有据地展开, 不必像材料作文那样从材料中展开想像, 也不必把材料用于作文中去。但作文中也有不少的学生未把握这些特点, 拘泥于材料, 犯偏离题意的毛病。在拟定新颖而恰当标题后应选择好一种与题目相辉映的、自己擅长的文体样式和深入内容。如果写成了文体不明的作文, 是为大忌。

五、关于结尾讲究回扣立意

一般而言, 任何一篇文章的结尾部分都要点题, 直接也行, 间接也行。对于实题而言, 由于我们脱离了实物、自然现象的本义选材, 很有可能将题目提供的话题变成为另一个新的相关话题。文章结尾回扣新的相关话题固然好, 但不能因此忘记原有题目回扣原有题目, 特别是点到实物, 才是真正的点题之举。比如说, 应对话题作文“水终有澄清的一天”, 结尾一定得回扣一下“水终有澄清一天”这个话题。这样, 可以完善文章的结构, 落实扣题写作。

读后感写作技巧标准 第9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课文资源 写作技能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南省驻马店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立项课题“课文资源在农村中学生写作技巧运用中的实践探究”(课题编号:ZJKYKT2016-220)研究成果。主持人:杨玉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191-02

在我国初中教育体系中,语文是非常关键的一门科目,通过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可以促使初中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对学生以后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帮助。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此部分也是教学难点,很多初中生对于写作并不感兴趣,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直提高不上去。为此,我们通过“课文资源在农村中学生写作技巧运用中的实践探究”这一课题的研究,对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课文资源、借鉴课文写作技巧,指导和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进行探索和研究,旨在提高初中作文教学的效率,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下面简单谈谈我们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对教材中的写作技巧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对课文写作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主要是依据教材来开展教学工作的,語文教材中的内容都是经典,都是经过挑选后确定的,可以说这些内容都是有代表性的,学生学习教材中的语文知识可以为阅读更多的书籍等打下坚实的基础。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十分有学习价值的,而且这些课文的写作技巧不同,学生对不同课文进行学习就可以掌握不同的写作技巧,当学生掌握这些写作技巧之后,就可以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得到提升。比如说,当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紫藤萝瀑布》这一课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对其中应用的比喻修辞技巧进行分析:“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来一起分析这一句话,让学生通过反复品味来了解比喻这一修辞应用对整句话的影响,当学生进行仔细品味之后,就会发现若是在描写紫藤花的时候不采用这种手法,而是平铺直叙,那么这句话的意境就不会这么好,整句话就会读起来没有任何美的感受。所以说,当学生知道了比喻等修辞的作用之后,在以后自己写作的过程中,就可以将其融入其中,进而为文章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二)结合修辞等写作手法的应用开展写作教学

当教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带领学生对课文中的修辞等写作手法进行分析之后,教师就可以将此和作文教学结合起来,以此为切入点来促使学生能够认真的听讲,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进行引导,提炼出课文中的重点写作技巧,然后让学生进行句子分析,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换词”,然后让学生自己推敲,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使用每个文字的过程中能够认真推敲,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在遣词造句过程中有意识的思考,而不是随意的下笔。

二、对教材中的叙事技巧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材料组织能力

(一)引导学生对叙事课文范例进行分析

在写作中,如何将事件清晰的叙述出来是一门学问,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若是能够对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就可以将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清晰的传递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叙事课文范例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从中掌握材料组织能力。每一个小故事点到即止,内容丰富但又不啰嗦,叙述的事情交错但是有序,而且所有的小故事都是围绕主题进行的,重点表现了爸爸对自己的爱,以及盼望自己长大的情感。学生通过对这一篇课文进行分析,可以掌握一定的材料组织技巧,而这些技巧可以应用到实际的作文写作中。

(二)结合材料组织技巧开展写作教学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若是不能对自己想要的材料进行有效的规划,那么写出来的文章就很有可能出现主次不分的情况,这样就会影响学生的写作分数,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就可以结合材料组织课文范例来进行此方面的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文范例进行深入地分析从而掌握一定的叙事技巧,这样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就可以分清主次,进而确保作文内容条理分明。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叙事课文范例的时候,还应该让学生掌握如何通过事件的叙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当学生能够写好一篇叙事作文之后,就可以写出更多有价值的叙事作文。因此,当教师讲解完相关写作技巧之后,教师就应该拟定一个标题。当学生完成这一写作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互评,然后让学生说出同学写作的不足之后,之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相似的作文题目,让学生进行二次训练,当多次训练之后,学生就可以有效的掌握这一写作技巧,进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三、对教材中的结构安排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结构划分能力

(一)对总分式结构课文范例进行分析

在写作过程中,文章结构是否合理是作文评分的主要标准之一,因此,学生想要在作文中取得高分,就必须要对文章结构进行合理划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总分式结构的课文范例进行分析,比如说《往事依依》这一篇课文就是采用的总分式结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此进行分析,让学生掌握总分式结构划分要领,这样学生在自己写作过程中就可以对这一结构划分技巧进行应用,从而确保整篇文章结构合理,内容清晰。

(二)对对照式结构课文范例进行分析

在文章结构划分中,对照式结构就是指文章内容前后形成鲜明对比,这样的文章结构可以使文章整体的层次划分更加清晰,进一步突出文章主旨。在语文教材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典型的对照式结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鲁迅的这一篇文章进行分析,通过实际的案例分析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对照式文章结构,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掌握这一结构划分技巧,在自己写作的过程中灵活应用,从而确保文章结构清晰合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这一科目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而在语文教学中,作文则是学生对语文知识掌握情况的真实体现载体,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情况,而且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占据着大量的分数,对学生的总体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鉴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中的课文,以这些课文为范例来开展作文教学,这样可以取得更好的作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钱崇桂.浅谈初中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5(29).

读后感的写作技巧 第10篇

写读后感在褒贬人物、剖析事理、针砭时弊等方面都要有独到的见解。

读后感从文体上看,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它的着重点在于“感”,它是抒发和阐述自己对原文所记叙的事件、描述的人物、阐述的道理等的感触。正因为读后感没有固定格式,写法比较灵活,因此近几年来初中市统考的作文试题有时也采用了这种形式。如上海市市中考统考中《孩子和书》一文中最后一题要求写一篇观点明确、联系实际,不少于80字的读后感。因而应当引起教师、学生的足够注意。

读后感是训练阅读、写作、分析、概括等潜力的一种习作形式。究竟如何写好读后感呢?愚以为,可归纳“三要”、“三忌”。

首先,要认真阅读原作,掌握原作的基本精神,切忌不着边际地随便“瞎吹吹”。

读后感是由“读”和“感”两部分资料组成,当然重点是“读”。“读”是“感”的依据和基础。“感”是“读”的生发和提高。文章做在“感”字上,功夫下在“读”字上。有的考生说:“写读后感嘛,还不是随便瞎吹吹”在这类“瞎吹吹”的读后感里,有的议论好象“飞机上吊大闸蟹DDD悬空八只脚”;有的引了原作一二句话,不作具体分析,就夸夸其谈;也有的为了“标新立异”,甚至曲解了原作的基本精神,其主要原因是这些考生不肯在“读”字上下功夫,没有吃透原作的基本精神。

其次,要就文论理,或就书论理及就戏说理,紧密联系实际,切忌拘泥原作,以叙代议,就文论文,就书论书或就戏论戏。

写读后感,能够从原作整体出发发表感想,也能够就原作某一侧面入手谈体会,切入的角度能够不同,但都要紧紧联系实际,或重在联系社会现实,或重在联系学习、工作、思想等实际,文章就应“为时而著”、“为事而作”。这样的读后感才有深度,才有现实好处。反之,漫无边际的大段大段地抄录原作或复述文中的场景描述,末尾加上几句标语口号式的语句,这样的读后感,显然是失败的。理来之于“文本”,用之于实际。我们有些考生写读后感的另一个毛病是大段大段引述原文或场景描述,有的甚至是改写、复述原作的故事情节,但议来议去还是拘泥于原作资料,悟不出道理,联不上实际。

第三,要选取感受最深的一点来写,切忌贪多求全,面面俱到。

一篇文章,一本书,一部电视剧或影片,它涉及的面实在太宽了。假如认真阅读、仔细观看的话,必须会有许多体会;很多感想。如果,这也写,那也想写,“拉在篮里便是菜”,贪多求全,面面俱到,结果“贪多嚼不烂”,什么都写不深,写不透,势必要吃“夹生饭”,到头来,“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20市中考阅卷中发现有好多考生选取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来写读后感,写出来的文章观点明确,联系实际,有理有据,结构完整。深化了主题,干脆利落,结构严谨;到达了写观后感“引DDD议DDD联DDD结”四字诀的完美境界。

读后感写作技巧及 第11篇

训练目标:学会写读后感、观后感、听后感

作文题目:

让我流泪的人

——观《中国骄傲》有感

训练要求:

1.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和冲动,学会感动

2.学会写读后感、观后感、听后感的基本方法

训练过程:

一、思路点拨:

读后感、观后感、听后感写法大致相同:要明确四个字:引、感、联、结。但不必苛求固定的模式,一层不变,应针对自己的写作内容。

1、引:这是读后感的开头部分。先找感触点,即将所读到的、所看到的、所听到的事物中你认为最能引发自己感触的内容简要引述下来,不要企图面面俱到,那样你的感触点多而杂乱,给读者以思绪凌乱的感觉。

2、感:这是读后感的重点部分。将感触点内容引述完毕之后,首先要表达出你对这一段内容的主观感受,然后写出你由此而产生的感想。注意,感受和感想是不一样的,读后感重点要写出的是自己的感想。这一段文字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说出自己的观点、看法、意见或评析。议论时要正、反结合,正面谈好处,反面谈危害。有的同学读后感写不好,主要就是在这一部分不会想、不会说。至于如何想,如何评,则功夫在平时,一个较有主见的,平时爱分析问题的同学这一部分写的就深刻一些。

3、联:这是读后感的另一重点部分。小学同学有时将1、2两部分写出来再加个结尾就算不错的读后感了。初、高中同学则必须有更加深刻的思想内容。这一部分是联系生活实际,即联系与你所写的感触点相类似的事物加以议论、评析,使感的范围增大,使感的力度深入,议论、评析的要更深刻,事例与道理相结合,进一步加深2部分自己的所感、分析或判断。

4、结:这是读后感的结尾部分。主要起总结全文作用,将自己的感受、观点用凝练的文字加以重申,或呼吁、或提倡,使文章结尾显得更响亮、有力。

在这四个字中,关键在感、联上。感,要抓住重点,可就某个人物、某个场面、某句话,谈自己最深刻的感受。这就要求观看后在体会、思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发表,确有自己见解的感受来写。这样才不至于面面具到、中心模糊,或者泛泛而论、空洞无物。联,就是要求联系实际,努力开掘。写自己的感受,一定要联系实际,就是结合自己生活经历中有体会的有代表意义的东西谈,或者把一些有内在联系的人和事比较对照。这样才能使发表的感想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感。不要把联系实际理解为自我检讨,或者在文章末尾加上一段表态的话。

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要将重点放在一个“感”字上

不少同学开始写观后感,往往将“观”的内容写得很长,总爱把故事情节从头到尾加以介绍,生怕读者不知其内容,而发表“感”的文字却很少,如一个同学在写《一个独生女的故事》观后感时,先将整个故事从头到尾讲述了一遍,先写张鸣鸣如何品学兼优,再写张鸣鸣的父亲突然去世,母亲因承受不了这一打击而重病缠身;接着写张鸣鸣从自己学梳头开始,怎样担负起繁重的家务,接受一个个严酷的考验,然后写她在社会的帮助下一天天长大。最后结尾时才写到:我要向张鸣鸣学习,不被困难所屈服,从小要学做自己能做的事。针对这样一篇结构的观后感,我首先肯定他看得很认真,记住了影片的情节,但

从观后感的文体要求上看,是不合格的。因全文只有最后一句“感”,虽然这句“感”的内容贴切,但文章没抓住“感”这个重点,写偏了,好像一篇电影内容简介。我强调学生应以“感”为主,从文字上看,“感”的内容大约占影片主要内容的四、五倍。文中适当引用影片内容,是为“感”服务的。因此,引用电影内容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具体叙述,更不要什么细致的描写。观看了《伟人爱迪生》后,我要求学生:谁能用最简单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有个同学说:本片主要讲述爱迪生从一个身无分文的打扫地下室的清洁工成长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的过程;还有个学生补充说:主要讲了他发明电灯的事,他给全世界带来了光明。我将两位同学的发言进行比较:前者准确些,后者只是无数发明中最突出的一项,并肯定他们能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然后让学生抓住一点谈自己的感受。如爱迪生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怕失败的精神,敢于创新的精神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克服以叙述故事为主的毛病了,不仅突出“感”字,而且读后能感人。

2、“感”是重点,不等于离开“观”

有的同学写观后感,只是在开头提一下“观了某部影片后,大有启发”等字样,以后就脱离了原片,说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头不对马嘴,无实际意义。要让“观”和“感”相吻合。如观了《火烧圆明园》,我进行指导后让学生先打草稿,然后收了部分习作,发现有的同学“感”与“观”内在联系不紧,有的根本无联系,他们写了一下影片内容后,就写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如何在中国烧、杀、抢。抓不住影片的主题思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从中找了几篇写的好点儿的进行评讲、引路。有个叫王天波的同学在题为《落后就要挨打》一文的结尾时这样写到:影片中那几根石柱至今还挺立在圆明园的废墟上,仿佛在警示人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作为新中国的接班人,一定要学好本领,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在这段结尾中,习作者再次将“观”到的“几根石柱”抓住,发表“落后就要挨打”的“感”,使文章全文一体,使“感”发于“观”、“观”服务于“感”。

3、要联系实际而“感”

要写好“感”就该联系实际,深入发挥,把自己的“感”写深、写透。这里的实际,不是单指自我实际,还包括他人实际,社会实际。如看了《林则徐》后,学生认为无法联系实际,我就这样启发学生:你看后印象最深的是哪个镜头?有的说林则徐带领官兵虎门销烟的镜头,大展中国人的志气;有的说,当时的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给我教育最深;有的说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受鸦片毒害,痿糜不振的、瘦骨嶙峋的人们。然后我再要求学生用比较法,针对现今社会,看是否有类似于林则徐这样有民族气节或与此相反的人。什么东西给现今人们带来精神和身体摧残?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样,学生马上想到了电视上披露有的海关把关不严,让一些走私物品进入中国,有的想到了社会上的吸毒现象和不健康的游乐场所,同学们畅所欲语,仿佛一下子有话可写了,一个同学在《观林则徐有感》一文中这样写到:“??在18世纪,鸦片使我们国败家亡,但可悲的是在二十世纪的今天,吸毒的现象又有抬头,有的因吸毒走向犯罪,家破人亡,我们青少年一定要认识它的危害,如发现吸毒、贩毒现象要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同时希望我们的海关把住家门,不让毒品再次蔓延!

二、自由交流:

学生谈观看《中国骄傲》的感受

三、学生写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四、自改与互评

附:例文展台

读《智勇双全擒歹徒》有感

今天,我在《新少年》杂志上读到一篇《智勇双全擒歹徒》的文章,说的是一位15岁的初中生刘涛同学在手无寸铁是情况下,运用智慧和勇气捉住了一个持刀入室行窃的歹徒。

一天,刘涛从外边回家,突然发现一个歹徒正在家里翻箱倒柜。那歹徒看见他进来,立刻举起手中菜刀。刘涛毫不惊慌,怒吼一声:“放下刀!”歹徒面露怯色,刘涛接着说:“持刀入室行窃,最少也要判三年五年。如果你跟我去派出所自首,还可以争取宽大处理,否则我有几个同学就在外边,只要我招呼一声,你就跑不了啦。”歹徒闻言,吓得扔下刀。这时众邻居赶来,捉住歹徒送往派出所。

读完这篇文章,我不禁对少年刘涛的举动钦佩万分。面对持刀歹徒,刘涛毫不畏惧,怒目而视,此乃勇;在手无寸铁、立不及敌的情况下,刘涛巧语骗得歹徒放下刀,此乃智。试想,在这千钧一发时刻,如若刘涛光有勇,见了歹徒就扑上去,与歹徒抱在一起,后果是很难设想的,也许他会被砍成重伤。但如果光有智也不行,刘涛即使智比诸葛,然而一见歹徒吓得转身就跑,最终歹徒也会溜之大吉的。由这件事中得出,面对坏人坏事,决不能畏惧,也不能猛撞,一定要智勇结合,“邪不压正”,最终会压倒坏人的气焰。毕竟,“做贼心虚”嘛。

看完这个故事,我又想起许多生活中的事例来。光天化日之下,有的人被小偷明目张胆地偷去钱包,而忍气吞声;有的人一见持刀歹徒就吓得哀哀求饶,声不敢吱。这些人与刘涛相比,简直的一种可耻。

在这故事里的邻居表现也是令人称道的。要是他们袖手旁观,刘涛再有智慧,再有勇气,歹徒也还溜掉的。他们没有回避,而是一齐动手,这也与很多麻木不仁的“看客”形成对比。要的我们每个人都像刘涛那样,遇到坏人不畏惧,遇到歹徒齐动手,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安定多了。

不该发生的车祸(观后感)

上周五晚,我去奶奶家。走到五里河大桥面前的十字路口时,我发现前面的马路上围着许多人。我想,又出什么事了。

果然,我挤过去一看,一下子吓呆了。只见一位30多岁的中年妇女,躺在血泊中。她的头部裂开了一条巨大的口子。血和脑浆还直往外冒着,她的呼吸已停止了,只有那双眼睛还睁得大大的??

我吓得赶忙退了出来,大脑晕乎乎的,心中直想吐。这时,听旁边的一位老奶奶说,这位阿姨是被一辆个体中巴撞死了。本来这位阿姨在路边走着,可这辆中巴为了多拉几名乘客强行超车,竟然驶向非机动车道,惨祸就这样发生了。

我离开了人群,心里像压上了一块巨石,既沉重又恐怖。那位阿姨的那双眼睛大大地睁在我的脑海里,好像在说:“我不能死,我有我的家庭,我有我的父母,我还有我可爱的孩子??”我只觉得自己手脚发麻,毛骨悚然。走在马路上,我变得特别敏感,身后只要有一点车声,我都会惊恐地回过头来,生怕也会有一辆车向我撞来。恍惚间,我觉得刚才倒在马路上的仿佛就是我,仿佛就是我的妈妈,我的亲人??我恐惧地摇摇头,不敢再想像下去。是啊,如果中巴车一味地为抢客争道,任何人谁敢保证在下一次车祸中倒下的不是自己或自己的亲人呢?

我想,中巴司机为多拉几位客人,多挣一些钱,这无可厚非。但为了多拉客人而不顾交通规则,进行抢客就不对了。客运小车要想多拉客人,应该凭的是优质的服务,良好的信誉,而不是暴力或硬抢。如果这位中巴司机能够遵守交通规则,头脑中有“安全第一”的观念,惨剧就不会发生了,然而事实却完全相反。回想那个中年妇女,也许她正高兴地走在下班回家的途中,正打算给家人做一顿可口的晚餐呢,却不料突遭横祸,使一个孩子失去了疼爱她的妈妈,一位年迈的母亲失去了她孝顺的女儿,一位丈夫失去了他温柔体贴的妻子,这是多么不幸啊!也许,原本一个幸福的家庭就这样被毁灭了。而那个中巴司机呢,他固然要负刑事责任,也许他后半生就要在监狱中度过了,或许他也是一个中年人,也有自己的美满家庭;或许他是个小伙子,有着光明的前途,可所有这一切,都因不顾交通安全,因对拉一位客人,多挣1元钱而被葬送了,这代价也太沉重了。

这起车祸,完全是不该发生的,然而却发生了,应该给每一个人,尤其是客运司机们一个血的教训。其实,在我们葫芦岛市,类似的因抢客而撞人的事屡有发生。然而,大多

数司机依然不引以为诫,却总抱着侥幸心理,认为自己开车技术好,认为自己没那么倒霉,认为不遵守交通规则没啥,只要多挣钱就行。正是有了这种心理,才导致一起又一起车祸的发生。

不该发生的车祸终于发生了,教训是深刻的,而有关交通部门也应该加大交通规则的宣传力度,加深管理强度,使我们葫芦岛市的马路上少一些令人恐惧的鲜血,多一份安宁平和的微笑。

读后感作文初中篇二:读后感

《教师礼仪的99个细节》这本书主要从做仪表得体的教师、做善于沟通的教师和做懂得社交规则的教师三方面进行表述。每个部分又分31个小项,详细地从教师的素养、形象、语言、仪表、交际、细节等各个方面对教师礼仪进行了诠释,使我对教师礼仪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知道礼仪的概念是尊重别人尊重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方式。我细细品读,回味无穷,要是能早一些让我读到这本书该多好。有三个小细节我感受最深。

一、得体的仪容仪表学生喜欢

《教师礼仪的99个细节》这本书具体的诠释了教师的穿衣、妆容、坐姿、站姿等方面具体要求和做法。这让我想到了窦桂梅老师,不记得是哪一年了,她在淄博剧院做了一场报告,报告的主题不记得了,印象比较深的是,她说她出门上班的时候,需要描个眉,画个括号,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去上班,要是有一段时间没换新衣服,她的学生就会说,窦老师,您怎么老是穿这一身衣服呀。学生非常关注老师的穿衣打扮,喜欢打扮得体的老师。

二、学会用眼睛微笑

面带笑容的教师会让学生产生亲近感,营造出舒适、宽松的课堂气氛。这种氛围有助于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优雅的教师用眼睛微笑。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可以表露出人的内心情感、对事物的反应、心理素质以及人生态度等重要信息。眼神是一种无声的语言。

在教育教学中,只有心中有爱,才能做到目中有人,你的心中装着学生,在看学生的时候,眼神自然而然就会流露出对学生的爱,学生也是很敏感的,他会感受到老师看他的眼神中到底有没有爱。记得自己刚工作的时候,因为年轻又是中途接班,老教师就告诉我要对学生严厉一些,这样学生才能听你的,于是我天天板着脸,对学生也没有一点笑容,学生都比较怕我,我觉得当老师就应该是这样的,运动会的时候,我班的一个女生在跑步的时候不小心跌倒了,磕破了膝盖,我得到了消息后,飞速从运动场的一侧跑到她的身边,关心的话语脱口而出,及时和她去处理了伤口。后来在这个孩子的日记里记下了这件小事,她说总觉得我们的老师很严肃,一点笑容也没有,以为她不喜欢我们,可是当我受伤的时候,她满眼里都是担心,让我觉得老师是喜欢我们的。这件事之后,我也反思自己,严肃的老师不一定没有笑容,优雅的老师是用眼睛去微笑的,用眼睛表达自己对学生的一种爱的。

三、记住对方的名字,并在相遇时叫出来,是接近他人的好方

读到这项细节,我心里一震。因为,我是属于那种记不住人的名字的人,除非是经常需要交流的人。原来记住学生的名字是这么重要。由于学科的关系,每年需要教的学生人数比较多,所以经常会记不住学生的名字。有的时候一些毕业生会在空余时间来看我,但是我经常叫不出他们的名字,那场面非常尴尬。这些学生倒没什么,快乐地自报家门。大概他们也知道老师是个比较健忘的人。不过,这样总归是不太好,学生会认为我不重视他们,其实我非常爱他们。不仅是学生,对周围人,我也是这样。看来我得经常做这方面的预习和复习工作。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教师具有良好的修养和文明的礼仪对工作有多么重大的影响。有人说:礼仪是表达尊重的方式。礼仪是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礼仪是让他人乐于接受的规则。礼仪是一种修养。礼仪一种人生态度。礼仪是事半功倍的做事方法礼仪是一个人是否自信的表达。礼仪是一种生活方式。我说礼仪从关注细节开始,教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我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的工作需要极大的耐心与细心以及我们优秀的言传和身教。我们要努力抓住并做好每一个细节!

篇三:读后感范文

在时而汹涌澎湃,时而浩瀚平静的大海上,一艘小小的渔船,带着老人顽强的信念漂泊……

《老人与海》这本书主要说的是老渔夫桑提亚哥连续八十四天捕不到鱼,后来好不容易捕到一条鱼,却又被鲨鱼吃掉的故事。老人的命运有些悲惨,但他那非凡的毅力和坚韧的决心,那敢于向命运抗争,敢于向失败与死亡挑战的精神,却深深令我折服。

回味着老人的经历,我不禁与我的祖国联系在一起。忆往昔,子曰:“逝者如斯夫。”然而历史的滚滚红尘终究带不走一段段辉煌的历史,大汉王朝的丝绸之路,一代天骄所开拓的广阔疆域,还有下西洋舰队上迎风飘扬的“郑”字大旗……可就是这样一个强盛的国家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清王朝紧闭的国门,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洗劫掠夺,侵略者与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还有日寇的铁蹄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践踏,伟大的中华民族受到近乎毁灭性的打击,战火纷飞,尸横遍野,民不聊生,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老人的渔船又出海了,八十四天未捕到鱼的挫折真的算不什么。在一条大鱼上钩后,老人只有一个念头,把鱼弄死,提住它,“我到死也要跟你在一道儿。”老人温和地高声叫道,最终,坚韧的毅力使老人获得了胜利。这时,我脑海中涌现出一位位民族英雄,从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到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黄继光,中华民族的抗争一直没有停息,经过几番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

不幸的是,在捕获这条鱼不久后,死鱼的腥味引来了一拨又一拨鲨鱼的攻击。在与鲨鱼的搏斗中,他击退了所有侵犯者,但那条大鱼已经只剩下骨骼。面对这样的打击,老人依旧保持那份坚定的执着,他仍在准备着上次出海丢失的鱼叉,折断了的刀子,老人在睡梦中又梦见了狮子,他在等待着,等待着在下一次的收获,在汹涌的波涛中,前进!

我们的祖国依然经受着各种各样的考验,从建国初期的各种艰难探索,到至今仍历历在目的汶川地震,断裂的墙体,倒塌的楼房,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刹那间从世间消失,一处处的废墟讲述了这世间最凄凉的悲剧,一次次的余震仿佛阴云一般笼罩在灾区人民的心头。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温总理眼中饱含的热泪,一批又一批救援的队伍,还有大街上捐款,献血排成的长龙……太多太多的人传递着爱心,积蓄着感动,诠释着真爱的意义,中国人民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让地震灾区,恢复了以往的欢乐和谐;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向世界呈现出一场精彩经绝伦的体育盛会,51枚金牌的骄人战线,一项项被打破的世界纪录,使北京奥运会永远载入奥林匹克的经典史册,中国已不再是从前的“东亚病夫”,中国正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健步奔向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定能腾飞于世界!

读后感写作技巧标准

读后感写作技巧标准(精选11篇)读后感写作技巧标准 第1篇一、发表网站:http://bbs.hebei.com.cn/forum-878-1.html http://forum.home.n...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