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法培训重点范文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重点范文第1篇
单位:
姓名:
一、鼠疫 简答题:
1.鼠疫的病原及传染源各是什么?传播途径有那些? 2.鼠疫临床上分哪几型?最常见的是哪型?其临床特点如何?最凶险的是哪型? 3.鼠疫的诊断依据是什么?如何确诊? 选择题:
1.关于鼠疫下列概念正确的是:(
)
A.曾是甲类传染病,现已绝迹
B.仍是甲类传染病,但可在24h之后报告 C.甲类传染病之首,应立即报告
D.是乙类传染病,但应按甲类处理 2.人间鼠疫与鼠间鼠疫的关系是:(
)
A.人间鼠疫与鼠间鼠疫无关
B.人间鼠疫流行总是发生在鼠间鼠疫之后 C.鼠间鼠疫流行总是发生在人间鼠疫之后
D.人间鼠疫与鼠间鼠疫的流行几乎同时发生 3.关于鼠疫的流行病学特征下列概念正确的是:(
)
A.是外来性传染病,我国不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
B.由于家鼠也能传染,故没有季节性 C.人群大多易感,所以无性别年龄之分
D.夏秋季多发,男性、野外作业者多见 4.鼠疫杆菌的特点是:(
)
A.革兰阴性杆菌,具有鞭毛和芽孢,能运动
B.革兰阴性杆菌,只产生内毒素
C.抵抗力较强,既耐寒又耐热
D.革兰阴性杆菌,既产生内毒素又产生外毒素 5.关于腺鼠疫下列概念错误的是:(
)
A.腺鼠疫淋巴结可以挤压尽早排脓
B.最常见的临床类型
C.以急性淋巴结炎为特征
D.腹股沟淋巴结炎最多见
二、霍乱 简答题:
1.霍乱的病原菌及传染源各是什么?传播途径有那些? 2.简述典型霍乱病程分几期?霍乱患者的临床分型有几种? 3.简述霍乱的确诊标准? 选择题:
1.霍乱的潜伏期是:(
)
A.1-7天
B.1-3天
C.3-5天
D.7-9天
2.有极少数的霍乱病人尚未出现泻吐症状即发生循环衰竭而死亡,称为:(
) A.轻型霍乱
B.中型霍乱C.重症霍乱
D.“暴发型”或“干性”霍乱 3.霍乱在我国流行高峰时期多在:(
)
A.5-11月
B.8-12月
C.7-10月
D.3-8月
4.治疗霍乱患者在无细菌培养条件的情况下,多久可以解除隔离?(
)
A.隔离患者至症状消失6天。
B.隔离患者至症状消失3天。 C.隔离患者至症状消失10天。
D.隔离患者至症状消失15天。 5.治疗霍乱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
)
A.补液
B.补盐
C.抗病毒治疗
D.使用抗菌药物
三、艾滋病 简答题:
1.艾滋病期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哪些? 2.怎样进行艾滋病的预防? 选择题
1.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哪个系统?(
)
A.神经系统
B.肌肉系统
C.骨骼系统
D.免疫系统 2.在我国最常见的艾滋病传播途经是:(
)
A.性传播
B.静脉吸毒
C.输血
D.母婴传播 3.感染HIV后到体内出现HIV抗体的这段时间称为:(
)
A.窗口期
B.持续淋巴结肿大期
C.艾滋病期
D.急性期
4、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防护方法有(
)
A.防止污染过的针头刺伤
B.避免接触病人的体液 C.一旦刺伤立即清洗,碘酒消毒
D.以上都是
四、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简答题: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是什么? 2.什么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主要有哪三类症状? 选择题
1.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SARS冠状病毒(SARS-CoV)是冠状病毒科的新成员 B.冠状病毒科的病毒与人和动物的疾病有关
C.病毒排泄物在空气中存活6小时,在血液中可存活15天,粪便中可存活10天
D.56℃加热90分钟,75℃加热30分钟可灭活SARS病毒;75%乙醇5分钟病毒失去活力 2.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
A.大部分患者无潜伏期
B.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乏力
C.咳嗽、多痰,呼吸窘迫综合征
D.早期白细胞数升高,肺部影像学显示肺炎改变 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潜伏期通常是:(
)
A.l5-2O天
B.2-1O天
C.20-30天
D.30-60天 4.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
A.呼吸道飞沫传播
B.垂直传播
C.血液传播
D.蚊虫叮咬
5.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属于哪类法定传染病,发生流行时按哪类传染病管理?(
) A.属于乙类传染病,流行是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B.属于乙类传染病,流行是按乙类传染病管理 C.属于甲类传染病,流行是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D.属于丙类传染病,流行是按乙类传染病管理
五、肺结核 简答题
1.请简述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五个要素? 2.结核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选择题
1.肺结核病:(
)
A.是遗传性疾病
B.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慢性传染病 C.是通过接触传播的传染病
D.不是传染病 2.肺结核可疑症状:(
)
A.头痛、高热、嗓子痛
B.胸腹部痛、腹胀、吃不下饭 C.咳嗽、咳痰三周以上或有咯血
D.肥胖 3.发现传染性肺结核的简便有效方法:(
)
A.查痰
B.查血
C.查尿
D.心电图 4.肺结核主要通过:(
)
A.握手接触传染
B.经血液传染
C.传染性病人咳嗽、咳痰、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的飞沫传染 D.吃饭传播
5.肺结核人管理不善可导致:(
)
A.容易产生大量的复治病例
B.大量的耐药病例 C.使该地区的结核病患病率居高不下
D.以上都是 六.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简答题
1.禽类发生禽流感疫情时,人类因接触病禽只是极少数被感染,为什么还要引起如此高度的重视? 2.简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鉴别诊断? 3.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主要临床表现有那些? 选择题
1.全世界第一例人禽流感病例在何年何地确诊?(
)
A.1999年在香港
B.1997年在香港
C.1999年在中国
D.2003年在越南 2.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
)
A.消化道
B.呼吸道
C.皮肤
D.血液
3.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属于哪类法定传染病,发生流行时按哪类传染病管理?
A.属于乙类传染病,流行是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B.属于乙类传染病,流行是按乙类传染病管理
C.属于甲类传染病,流行是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D.属于丙类传染病,流行是按乙类传染病管理
4.以下哪项不是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应用抗病毒药物的目的? A.预防再次感染
B.抑制病毒复制
C.减轻病情
D.缩短病程 5.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多发生在哪个季节?
A.春夏
B.夏秋
C.冬春
D.秋冬
七、流行性出血热 简答题
1.试述早期诊断要点? 2.简述流行性出血热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 3.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治疗要点是哪些?
选择题
1.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是:(
)
A.细菌
B.立克次体
C.汉坦病毒
D.螺旋体
E.原虫 2.我国流行性出血热最主要的传染源是:(
)
A、家鼠
B.黑线姬鼠
C.红背鼠
D.棕背鼠
E.豚鼠 3.流行性出血热最易侵犯的器官是:(
)
A、脑
B.肝
C.肺
D.肾
E.脾 4.流行性出血热早期休克主要原因是:(
) A.小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浆外渗、血容量锐减
B.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C.心肌损伤 D.肾功能不全,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E.继发感染 5.流行性出血热低血压休克期多发生于病程的:
A.46天
B.68天
C.一星期内
D.23病日
E.多尿期以前
八、流行性乙型脑炎 简答题
1.乙脑的概念与特点有哪些? 2.乙脑应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 选择题
1.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原是:(
)
A.病毒
B.细菌
C.螺旋体
D.蠕虫 2.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是:(
)
A.呼吸道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接触传播
D.蚊虫传播 3.乙脑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
)
A.高热
B.肺炎
C.惊厥
D.中枢性呼吸衰竭
4.根据病情轻重,进行乙脑分型。有意识障碍如昏睡或浅昏迷,腹壁反射和提睾反射消失,偶有抽搐,体温常在40℃左右,病程约为10天,多无恢复期症状,是哪种类型?(
) A.轻型
B.普通型(中型)
C.重型
D.极重型(暴发型) 5.根据病情轻重,进行乙脑分型。起病急骤,有高热或超高热,12天后迅速出现深昏迷并有反复强烈抽搐,如不积极抢救,可在短期内因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幸存者也常有严重后遗症,是哪种类型?(
) A、轻型
B,普通型(中型)
C.重型
D.极重型(暴发型)
九、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简答题
1.简述什么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2.流脑的实验室检查包括哪些? 3.简述普通型流脑的治疗? 选择题
l.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病原菌是:(
)
A.脑膜炎双球菌
B.肺炎双球菌
C.流感嗜血杆菌
D.结核杆菌 2.流脑的传播途径是:(
)
A.密切接触传播
B.间接传播
C.呼吸道经飞沫直接从空气传播
D.消化道传播
3.起病急,高热寒战,全身毒血症状加重。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广泛,且融合伴中心坏死,休克,合并DIC。多无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检查多无异常。是哪种类型流脑的临床表现?(
)
A.普通型流脑
B.暴发休克型流脑
C.暴发脑膜脑炎型流脑
D.轻型流脑 4.普通型流脑占临床发病的比率为:(
)
A.90%
B.70%
C.50%
D.30%
5.高热、毒血症持续,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加重;颅压升高,有脑膜的炎症表现,是哪一期?(
)
A、前驱期
B.败血症期
C、脑膜炎期
D.恢复期
十、麻疹 简答题
1.麻疹的概念? 2.试述典型麻疹的前驱期表现? 3.试述麻疹皮疹的特点? 选择题
1.典型麻疹的出疹先后顺序是:(
)
A、先由耳后,到发根、颜面、躯干(胸,背,腹)和四肢,最后到手足心。
B.先由颜面、躯干(胸,背,腹)和四肢,到耳后、发根,最后到手足心。
C.先由耳后,到手足心,最到后发根、颜面、躯干(胸,背,腹)和四肢。 D.先由手足心、颜面、躯干(胸,背,腹)和四肢,最后到耳后,到发根。 2.下列哪项对麻疹的早期诊断最有价值:(
)
A.发热
B.呼吸道卡他症
C.呕吐与腹泻
D.口腔粘膜斑(科氏斑) 3.预防麻疹流行最有效可行的措施是:(
)
A.少去公共场所
B.隔离检疫
C.注射麻疹预防针
D.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
4.多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骤发高热,上呼吸道症状轻微,患儿精神好,高热持续3-5天骤退,热退时或退后出疹,无色素沉着,亦不脱屑,是下列哪项疾病的临床特点?(
)
A.麻疹
B.风疹
C.幼儿急疹
D.猩红热
5.前驱期发热,咽痛,起病1-2天内出疹,皮疹为针头大小,红色斑点状斑疹或粟粒疹,疹间皮肤充血,皮肤弥漫性潮红,压之退色,退疹时脱屑脱皮,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是下列哪项疾病的临床特点?(
)
A.麻疹
B.风疹
C.幼儿急疹
D.猩红热 十
一、流行性腮腺炎 简答题
1.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表现? 2.流行性腮腺炎与化脓性腮腺炎鉴别诊断的要点是什么?
3.流行性腮腺炎与淋巴结炎鉴别诊断的要点是什么? 选择题
1.流行性腮腺炎表现为:(
)
A.呈非化脓性炎症、腮管口红肿。
B.腮腺管口红肿可挤出脓液。
C.颌下肿大,有压痛,局部皮肤发红。
D.耳后肿大,有压痛,局部皮肤发红。 2.关于流行性腮腺炎,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经消化道传播,传染性很强。
B.腮腺炎病毒仅存在于人体中。
C.婴儿没有先天性被动免疫。
D.男性睾丸炎时可加用抗菌素。
3.常为一侧性,局部红肿压痛明显,肿块局限,晚期有波动感,腮腺管口红肿可挤出脓液,分泌物涂片及培养可发现化脓菌,血象中白细胞总数和嗜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鉴别诊断是:(
)
A.流行性腮腺炎
B.化脓性腮腺炎
C.淋巴结炎
D.症状性腮腺肿大
4.在糖尿病、营养不良、慢性肝病中,某些药物如碘化物、羟保泰松、异丙基肾上腺素等可致腮腺肿大,其特点为对称性,无肿痛感,触之较软,组织检查主要为脂肪变性,鉴别诊断是:(
)
A.流行性腮腺炎
B.化脓性腮腺炎
C.淋巴结炎
D.症状性腮腺肿大
5.颈部及耳前淋巴结炎肿大不以耳垂为中心,局限于颈部或耳前区,为核状体较硬,边缘清楚,压痛明显,表浅者可活动,可发现颈部或耳前区淋巴结相关组织有炎症,如咽峡炎、耳部疮疖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鉴别诊断是(
)
A.流行性腮腺炎
B.化脓性腮腺炎
C.淋巴结炎
D.症状性腮腺肿大
十
二、细菌性痢疾 简答题:
1.痢疾杆菌分为哪四群?
2.急性典型菌痢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3.怎样预防菌痢? 选择题:
1.哪一项不是急性菌痢的传染源?(
)
A.菌痢患者
B.痢疾杆菌带菌者
C.苍蝇
D.慢性隐匿型菌痢患者 2.急性菌痢患者的腹痛常出现在哪个部位?(
)
A.右上腹
B.右下腹
C.左上腹
D.左下腹 3.下面哪一项不是慢性菌痢的临床类型?(
)
A.急性发作型
B.迁延型
C.隐匿型
D.逍遥型 4.急性菌痢一般不会出现下列哪项并发症?(
)
A.肠穿孔
B.败血症
C.溶血尿毒综合征(HUS)
D.关节炎 5.急性菌痢的病原治疗,不能选用哪类抗菌药物?(
)
A.氟喹诺酮类
B.氨基糖甙类
C.三代头孢菌素
D.万古霉素 十
三、伤寒与副伤寒 简答题:
1.伤寒杆菌有哪些特点与临床表现及诊断有关? 2.典型伤寒的4期表现是什么?
3.伤寒的病原治疗可以选择哪些抗生素? 选择题:
1.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
A.肠穿孔
B.肠出血
C.中毒性肝炎
D.胆囊炎 2.下面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
A.高热时可使用解热镇痛药,以免高热惊厥
B.便秘时可使用开塞露或用生理盐水低压灌肠
C.腹泻时可使用鸦片制剂
D.腹胀时可使用新斯的明类药物减轻症状
3.伤寒患者在病程第3周哪种培养方法阳性率更高。(
)
A.血培养
B.骨髓培养
C.粪培
D.胆法培养
4.与伤寒相比,下面哪一项不是副伤寒甲、乙的特点?(
)
A.起病更徐缓
B.急性胃肠炎表现常更严重
C.热程更短
D.不易复发和再燃 5.伤寒患者的腹痛常出现在哪个部位?(
)
A.右上腹
B.右下腹
C.左上腹
D.左下腹 十
四、乙型肝炎 简答题:
1.简述诊断慢性肝炎期有哪些临床特征? 2.简述抗病毒治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选择题:(复选)
1.乙肝“大三阳”是指下列哪些三种抗原、抗体阳性:(
)
A.表面抗原(HBsAg)
B.表面抗体(抗HBs)
C.e抗原(HBeAg)
D.e抗体(抗HBe)
E.核心抗原(HBcAg)
F.核心抗体(抗HBc) 2.乙肝“小三阳”是指下列哪三种抗原、抗体阳性:(
)
A.表面抗原(HBsAg)
B.表面抗体(抗HBs)
C.e抗原(HBeAg)
D.e抗体(抗HBe)
E.核心抗原(HBcAg)
F.核心抗体(抗HBc)
3.乙肝病毒基因DNA是检测的重要指标,当大于(
)考贝/ml时表示病毒复制活跃。
A.10
3B.10
4C.10
5D.106 4.保肝药物治疗的适应证是哪些?(
)
A.出现乏力、纳差、腹胀、肝区疼痛等临床症状
B.血清转氨酶升高
C.黄疸
D.肝脏组织学检查发现病理损伤改变 十
五、狂犬病 简答题:
1.狂犬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分哪三期? 2.犬咬伤后的伤口如何处理? 3.狂犬病疫苗如何接种? 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狂犬病的传染源?(
)
A.狼
B.猫
C.吸血蝙蝠
D.犬
E.猪. 2.狂犬病发病过程中,与下列哪项无关?(
)
A.病毒侵入中枢神经
B.病毒局部组织内繁殖
C.病毒向各器官扩散
D.病毒到达脑干和小脑
E.病毒入血,造成病毒血症
3.被犬咬伤右小腿,伤口深,咬伤面积大,在当地行伤口缝合,此时对伤口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A.伤口已缝合,不必再处理
B.对伤口表面用碘酒、酒精消毒
C.切开伤口,用肥皂水冲洗后再缝合
D.切开伤口,用肥皂水冲洗,碘酒酒精消毒
E.切开伤口,用肥皂水冲洗,碘酒酒精消毒,免疫球蛋白浸润注射 4.人被病犬咬伤后是否发病,与下列哪项因素无关?(
)
A.咬伤的部位及严重性
B.咬伤部位衣服的厚薄
C.病犬存活时间的长短
D.伤口的处理及疫苗注射情况
E.患者的免疫功能 5.野犬咬伤后对伤口不应做的处理是:(
)
A.挤出伤口处污血
B.用肥皂水反复冲洗
C.碘酒酒精消毒 D.缝合伤口
E.免疫球蛋白浸润注射 十
六、血吸虫病 简答题:
1.日本血吸虫生活史7个阶段的名称是什么? 2.急性血吸虫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3.简要概括如何预防血吸虫病? 选择题
1.中国流行的血吸虫病是哪一种?(
)
A.日本血吸虫
B.埃及血吸虫
C.曼氏血吸虫
D.湄公血吸虫 2.急性血吸虫病发病高峰期?(
)
A.1~4月
B.6~10月
C.10~3月
D.3~8月 3.急性血吸虫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什么?(
)
A.发热
B.腹泻
C.腹痛
D.咳嗽 4.异位血吸虫病包括哪几种?(
)
A.肠型血吸虫病
B.肝型血吸虫病
C.胰型血吸虫病
D.肺型血吸虫病 5.治疗血吸虫病中可以服用的杀童虫药是哪种?(
)
A.氯硝柳胺
B.吡喹酮
C.蒿甲醚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重点范文第2篇
1、领导重视,组织动员到位。我院领导强调举办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的重要性,保证全员培训率达到90%以上。
2、组织落实到位。明确培训内容、培训对象、时间安排和考试方法。
3、培训对象 我院医务人员。
4、培训时间 2018年3月20日16时30至17时 30。
5、学习:本次培训内容《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规范》,并组织传染病防治知识全员考试。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重点范文第3篇
一.单选题( 每题1分)
1、当HlV侵入机体后,未进入发病期者被称之为 A、艾滋病病人 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C、窗口期
2、艾滋病病毒,是一种能生存于人的血液中并攻击 的病毒。 A、免疫系统 B、神经系统 C、骨酪系统 D、肌肉系统
3、艾滋病病毒通过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的概率,大约是 %。 A、40 B、60 C、80 D、100
4、对艾滋病病毒易感的人群是 。
A、静脉吸毒者 B、性乱者 C、同性恋者 D、每个人
5、对于HIV/AIDS的诊断最重要的是根据
A、临床表现 B、经确认HIV抗体阳性 C、具有高危行为
6、下列哪个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A、性接触 B、血、血制品、器官移植和污染的注射器 C、蚊虫叮咬 D、母婴垂直传播
7、下例哪项不是急性HIV感染的临床表现
A、发热 B、咽痛 C、淋巴结肿大 D、口腔真菌感染
8、艾滋病常见合并症有: A、PCPP B、隐球菌脑膜炎 C、弓形体感染 D、以上都是
9、HIV感染的确证实验是: A、 免疫印迹法查HIV抗体 B、酶联免疫法查HTV抗体 C、PDR法检测HIV RNA D、流式细胞仪检测CD4细胞数
10、PCP首选治疗是: A、氟康唑 B、复方新诺明 C、戊烷脒 D、乙胺嘧啶
11、HIV感染人体后主要导致下列哪个系统损害: A、消化系统 B、免疫系统 C、循环系统 D、骨胳系统
12、HlV不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杀灭: A、37度,10%漂白粉处理30分钟
B、56度,30分钟 C、焚烧 D、温室,3天
13、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
A、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性接触 C、日常生活接触 D、母婴传播
14、下列哪项检查能够最终确定病人感染了艾滋病毒: A、血常规 B、尿常规 C、HIV抗体筛查试验 D、 HIV抗体确诊试验
15、艾滋病患者常见的肿瘤是
A、霍奇金病 B、淋巴肉瘤 C、卡波济肉瘤 D、非霍奇金淋巴瘤
二、是非题( 每题1分)
1、初筛检测结果为HIV阳性并伴有临床症状,可以诊断为HIV感染者, ( )
2、于HIV感染者及AIDS病人日常生活和工作不会感染艾滋病。 ( )
3、一般用于乙型肝炎的消毒药物,完全可以用于艾滋病病毒的消毒。 ( ∨ )
4、性交时只要使用安全套就可以预防艾滋病。 ( ×)
5、保护HIV/AIDS患者的合法权益,是做好预防控制艾滋病的重要内容之--。 (∨ )
6、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以机会性感染和机会性肿瘤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
7、我国HIV-l主要流行株是HIV-l的B,E亚型。 (× )
8、HIV感染的确诊需病原学检查,如两次初筛试验抗体阳性即可确诊HIV感染。( ×) 9、如母亲为艾滋病人,其新生儿血中HIV抗体阳性,即可确诊是感染了HIV。 (× ) 10、抗病毒治疗主要是抑制病毒在体内复制,目前主张联合用药。 (∨ )
11、与艾滋病患者共同进餐可以感染艾滋病毒 ( × )
12、HIV急性感染期中,患者不具备传染性,无任何症状 (× )
13、没有症状的带病毒者可以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 )
14、因为艾滋病毒只感染少数有危险行为的人,因此我们无须进行大量的健康教育 ( × )
15、艾滋病目前不能治愈,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是治疗的最终目标。 ( ∨ )
三、填空题( 每题2分)
1、日前已证实,艾滋病主要通过 性接触 、 血液 及 血制品 、 母婴传播 途径传播。
2、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抗体可测出的这段时间称为 窗口期 。
3、影响艾滋病流行因素主要有 高危行为人数的增加 、 知识缺乏 、 社会歧视 和 以及 经输血和其它医源性感染人口流动等。
4、对HIV传染源的控制应采取 疫情报告 、 AIDS 和 HIV感染者的医学管理 、 针对接触者的预防措施。
5、对 HIV传播途径的控制主要手段是控制 HIV经性传播 、 控制 HIV输( 受 )血液传播 、 控制医院性传播 、 对吸毒的传播以及 控制母婴传播 。
6、HIV感染分为三期,是
急性HIV感染 、 无症状HIV感染 和 艾滋病 期。
7、目前HIV/AIDS的预防主要是采取以 切断传播途径 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8、隐球菌脑膜炎的首选治疗是 两性霉素B 。
9、目前认为HIV感染者开始抗HIV治疗最好的时机是 。
10、叠氮脱氧胸苷(Azidothymidine AZT)又名(Zidovudine ZDV)其作用机制是抑制 逆转氯酶 减少HIV的复制。
11、艾滋病全称为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 ,是 人免疫缺陷病毒( HIV )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播速度快,目前无法治愈但能够预防的传染性疾病。
12、艾滋病是以严重免疫缺陷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其感染各期的确诊必须根据 流行病学接触史 、 临床表现 和 实验室检查结果 综合分析,慎重诊断。
13、典型的艾滋病毒感染,从感染到死亡经历以下阶段: 急性感染期 、 无症状感染期 、 艾滋病前期 、 艾滋病期 。
14、艾滋病的传染源为 病人 、 HIV感染者 。
四、简答题
1.艾滋病的全称
2、艾滋病的感染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3、HIV主要存在于HIV感染者的哪些体液中?在外界抵抗力强吗?什么样的消毒药物可以用于艾滋病病毒的消毒?
4、诊断艾滋病的依据应从哪些方面考虑?
5、当发生艾滋病流行时,应采取哪些控制措施?
6、艾滋病的治疗原则?
7、艾滋病的传染源?
8、艾滋病的易感人群?
9、HIV初筛试验的试验方法的要求是什么?
10、简述HIV感染到艾滋病期常见的临床表现?
11、最常见的艾滋病指征性疾病是什么?试述其主要临床表现?
12、什么叫HIV感染的“窗口期”?
13、艾滋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包括哪些?
14、试述艾滋病毒不传播的途径。
15、试述对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医学管理的内容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l、B
2、A
3、D
4、D
5、B
6、C
7、D
8、D
9、A
10、B
11、B
12、D
13、C
14、D
15、C
16、D (二)是非题
1、错
2、对
3、对
4、错
5、对
6、对
7、错
8、错
9、错
10、对
11、错
12、错
13、对
14、错
15、对 (三)填空题
1、性接触、血液及血制品、母婴
2、窗口期
3、高危行为人数的增加、知识缺乏和社会歧视、经输血和其它医源性感染、人口流动
4、疫情报告、AIDS和HIV感染者的医学管理、针对接触者的预防措施
5、控制HIV经性传播、控制HIV输(受)血液传播、控制医源性传播、对吸毒的控制、控制母婴传播
6、急性HIV感染、无症状HIV感染、艾滋病
7、切断传染途径
8、两性霉素B
9、CD4<350/mm
10、逆转录酶
11、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人免疫缺陷病毒(HIV)
12、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
13、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感染期、艾滋病前期、艾滋病期
14、病人、HIV感染者 (四)简答题
1、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由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生存于人体的血液中并攻击人体免疫系统。
2、主要的传播途径有三种:经性接触传播、经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经性传播:全世界的HIV感染约75%通过此途径传播的。性接触包括同性间和异性间的性接触传播,同性恋者、异性恋者和双性恋者均可因接触而相互传染,
血液传播:如果输入带有HIV的血液、血液制品或与HIV感染者共用注射器或针头、都有传播的危险。
母婴传播:感染了HIV的妇女在怀孕、分娩或哺乳时期、可以将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
3、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HIV感染者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艾滋病病毒在外界抵抗力较弱,它比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抵抗力低。因此,一般用于乙型肝炎的消毒药物,完全可以用于艾滋病病毒的消毒。
4、诊断主要从三方面考虑: (l)HIV抗体检测经确认试验阳性。 (2)临床表现。
(3)流行病学史。如配偶或性伴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多性伴、静脉注射毒品,接受过HIV污染的血液、血制品或曾被HIV污染的利器刺破等。
在三条中最主要的依据是:HIV抗体阳性。而某些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史可提示应考虑做HIV抗体检测。
5、当发生HIV疫情时,应采取传染源控制和传播途径控制的手段 传染源的控制措施: (1)疫情报告:一旦发现HIV感染者应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2)HIV感染者的医学管理:指密切随访观察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的病情变化。为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提供医学、心理咨询。
(3)对接触者的预防措施:与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密切相关的接触者进行医学检查和HIV的检测,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 传播途径的控制: (1)控制HIV经性传播:树立健康的性观念向进行安全性行为,避免婚外性行为和多性伴的高危行为。
(2)控制输(受)血液传播:对所有献血员都要进行HIV检测。以保证安全供血。 (3)控制医源性传播:加强医院管理、严格消毒制度、减少医院交叉感染,同时做好职业暴露的安全性防护。
(4)吸毒的控制:为静脉吸毒者提供清洁的一次性注射器,或者采用美沙酮递减疗法。 (5)控制母婴传播:做好HIV阳性妇女的咨询工作,劝其最好不要生育,对分娩后HIV阳性母亲应采取人工喂养来替代母乳喂养,并对好新生儿定期随访,密切注意新生儿的感染情况。
6、目前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药物,多采用综合治疗:包括心理治疗、抗HIV病毒治疗、预防和治疗机会性感染、支持疗法等,其中以抗病毒治疗最为关键。
7、艾滋病患者,无症状携带者及HIV感染急性期均系传染源,病毒存在于血液、体液和精液内,感染者在抗体阳转阴前即有传染性。
8、不分种族,年龄,男女均可感染,以中青年占多数。
9、敏感性高,不能出现假阴性,但允许有少量的假阳性。
10、临床有不规则低热在1个月以上,原因不明的全身淋巴结肿大直径〉lcm,慢性腹泻在4一5次日以上,体重下降10%以上,常合并有口腔念珠菌感染、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巨细胞病毒感染、弓形体感染、隐球菌脑膜炎或进展迅速的肺结核、皮肤粘膜的卡波济氏(kaposi)肉瘤等,少数中青年患者出现痴呆症。
11、最常见的艾滋病指征性疾病为卡氏肺孢子虫肺炎。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夜间盗汗、乏力、不适和体重减轻,呼吸短促;血氧分压明显降低,胸部X光片为弥漫性或对称性肺门周围间质性浸润。
12、HlV感染后2一4周,机体HIV抗体出现阳转,这段从感染HlV到血清HIV抗体阳转的时间,称为"窗口期",其时间长短因病毒的致病性和宿主的免疫应答不同而异,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所采用检验方法的敏感度。
13、艾滋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有:
1、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2、肺结核
3、念珠菌性食管炎
4、神经系统疾病
5、卡波济肉瘤
6、非霍奇金淋巴瘤等,
14、HIV不能通过空气、一般的社交接触或公共设施传播。与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HIV。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HlV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炊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而传播;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但是要避免共用牙刷和剃须刀。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重点范文第4篇
2.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 )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 )内完成网络报告或数据交换。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 )内完成网络报告或数据交换。
3. 乙肝病原携带者,包括( )和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不需要报告。以往曾在本院或其他医院诊断并明确报告过的乙肝病例,不需再次报告,应在门诊日志等登记册中记录为( )。
4.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本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 ),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 )、( )、( )和时限报告。 答案:
1.
39、鼠疫、霍乱、
2、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重点范文第5篇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总结
根据我院实际情况,2017年11月20日对我院医务人员进行全员培训,内容:除国家卫生部要求的内容外,针对我院突出的问题,重点进行了传染病防治法相关知识的培训。总结如下:
一、
对卫生应急法律法规培训,有利于开展卫生服务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二、
培训流行病学调查和传染病报告以及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和计划免疫相关病的诊断治疗,使全院医务人员对传染病法、重点疾病有了更深的认识。
总之,开展医务人员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是在职医务工作者学习和提高的有效途径。
医务科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重点范文第6篇
一、培训内容:
1、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章。
2、重点传染病,即人感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染病非典型肺炎、鼠疫、不明原因肺炎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基本知识。
3、常见传染病,如麻疹、手足口病、流感、肺结核等传染病的防治基本知识。
4、流行病学知识与病史采集技能;诊断标准、治疗原则、疫情报告的要求;消毒、隔离、防护技术等。
二、培训方式:采取了集中培训、个人自学和书面考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根据我院工作实际,每半年进行一次培训考试,授课医师为主治以上医师担任。并对参加培训人员进行登记。
三、培训人员:
1、疫情管理人员、网络直报人员和有关院科领导要积极参加各种有关传染病知识培训,全面了解有关法律法规及其规章制度。
2、对全院医务人员每年进行两次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
3、拒绝参加培训者按有关制度处置。
xx市中医医院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重点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