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新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精选6篇)

新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1篇

全区新开发公益性岗位管理的调研报告

公益性岗位是指由政府出资开发,以实现公共利益和安置就业困难人员为主要目的,从事非营利性公共管理和社会公益性服务的各类岗位。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是党和政府对就业困难群体实施重点帮扶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根据市公益性岗位队伍组建与管理的要求,我区新开发了城市协管员、治安巡防员、文明交通劝导

员、社区“两保”工作人员(社保、低保)、人民调解员、合同制消防员等公益性岗位(以下简称“几大员”)。为进一步规范公益性岗位的管理,充分发挥几大员的积极作用,根据区政协常委会议的安排,今年-5月区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组成调研小组,对我区新开发的公益性岗位进行了调研。调研小组通过召开调研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表、走访市区相关职能部门及相关街镇、赴兄弟区县及外省考察学习等形式开展调查研究,对加强公益性岗位管理提出了很多意见与建议,经区政协第三次主席会议审议,形成此建议案。恳请政府认真研究建议案中所提出的问题,并酌情予以解决,以进一步规范我区公益性岗位的管理。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财政投入,强化开发力度,加强业务培训,公益性岗位的开发与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人员情况。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区相关职能部门分别聘请了一批公益性就业岗位从业人员,共计1257人,其中治安巡防员497名,城市协管员232名,“两保”工作人员268名,文明交通劝导员200名,人民调解员20名,合同制消防员40名。以上几类人员中,治安巡防员、城市协管员、文明交通劝导员中分别有79.67%、86.63%、54.5%为零就业家庭成员、持有《再就业优惠证》的“4050”人员和享受低保待遇的人员;“两保”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的形式进行选拔,相对其他几大员而言,年龄结构偏低、人员素质较高。

(二)资金投入。治安巡防员、城市协管员、文明交通劝导员、合同制消防员的工资为800元/月,人民调解员的工资为850元/月、“两保”工作人员的工资为1000元/月。除城市协管员外,其他几大员均已购买了五项保险(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但只有交通劝导员的保险费已落实到个人帐户。以上几大员人员工作经费总计1719万元,其中市级财政投入358万元,区级财政1361万元。总经费中工资总额为1175万元,服装、装备费为114万元,业务经费为72万元,交通劝导员的保险经费66万元全部在再就业资金中支出。

(三)管理形式。治安巡防员、城市协管员、“两保”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分别下到街道、社区,由职能部门对其进行业务指导,街道对其进行日常管理,经费由财政局下拨到职能部门,除“两保”工作人员经费由该局按人员编制切块到各街镇外,其余几大员的经费都由职能部门负责经费的开支以及工资的发放。文明交通劝导员、合同制消防员分别由区交警大队、区消防大队进行统管,经费由财政局直接拔到两个职能部门。

(四)工作成效。几大员上岗后,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各职能部门、街道、社区的共同努力,发挥了较好作用,城区交通秩序明显改善,城市环境不断优化,社区两保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全区可防性案件降为全市最低,社会公众安全感大幅提高,几大员的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居民群众的多方好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查走访,我们了解到,虽然我区在公益性岗位的开发与管理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公益性岗位发挥的作用与人民群众的期望和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够顺畅。一是缺乏牵头部门。目前几大员的招聘、录用主要是各职能部门和用人单位共同负责,有的则由用人单位负责,没有一个牵头主管部门;二是事权财权分离。现几大员的工作岗位大多在街镇、社区(村),而经费则由区财政局拔至职能部门,街镇、社区没有任何的财权,无法落实奖优罚劣措施,导致部分从业人员只听职能部门的指挥,对街道、社区的工作安排讲价钱、打折扣,管理难以到位。

(二)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一是缺乏考核与评价机制,对几大员没有实行公正、客观的评价与考核,无法实现岗位人员“有进有出、能聘能退”的动态管理;二是缺乏激励机制,滋生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吃大锅饭”现象。目前几大员基本按足额工资标准发放,市级规定的200元浮动工资只是流于形式,虽然有个别公益性岗位实行了处罚措施,但由于没有奖励资金,奖惩机制仍难以建立,导致几大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较低。

(三)岗位定位不太明确。一是岗位人员身份定位不明确。几大员就业岗位属于长期性岗位,还是阶段性岗位,都没有定论,人员身份非常尴尬,长此久往,这个庞大的群体势必成为今后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二是社区“两保”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合同制消防员从事的工作是政府工作的延伸,具有实质性、不可替代的职能职责,必须由素质较高、有一定业务技能的人群来承担,因此不应该归类于公益性岗位;三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几大员一岗多用、调派到别的岗位等现象严重;四是基于几大员职能不明确、缺乏执法主体地位或者不被居

民群众认同等原因,几大员在执勤过程中被群众误解,甚至被辱骂、挨打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四)工资待遇不太规范。一是缺乏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在物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何时能涨工资、涨多少都没有一个预期;二是几大员之间待遇不平衡。几大员之间存在着经费安排不平衡、福利待遇不平衡、服装装备不平衡、工作时间长短不平衡等问题,有的购买了保险、有的则没有,购买的险种也不尽相同,甚至有个别岗位一直未签定劳动合同,由于待遇的不平衡,又没有充分的解释与依据,导致几大员之间相互攀比现象严重。

(五)工作经费不够充足。一是市级财政经费未到位。两保人员的市级财政经费缺口为117万元,文明交通劝导员市级应拨经费全部都未到位;二是市级财政经费拨付滞后。城市协管员由于每月五个区都要向市城管局报人员清单,由市城管局核准后才能拨款,由于工作量大、报送不及时等原因,导致市级财政经费发放不及时,造成了工资支付滞后等问题;三是中央再就业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我区只有交通劝导员的保险66万元在再就业资金中支出,其余几大员可以在再就业资金(来源:好范文 http:///)中列支的保险还未办理;四是办公经费缺乏。几大员普遍存在无办公场所、无办公设备、办公经费短缺、服装和器械增补资金缺乏等问题,给工作造成一定困扰;五是未安排人员的福利待遇资金,过年过节的慰问费、防暑防寒费、加班工资、工伤事故费用等都无着落。

(六)从业队伍不够优化。一是人员素质偏低。由于就业困难群众自身年龄偏高、并且缺乏工作技能,导致几大员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工作形象较差;二是工作积极性不太高。主要表现在:有些从业人员空岗、上班扎堆、迟到、早退现象较为严重,上班打麻将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有些出勤不出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些认为公益性岗位反正是一种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只是为了安置他们,做不做事无所谓;三是队伍不够稳定。有些从业人员上岗后,全家的低保都取消,家庭收入比上岗前没有增加,认为还不如在家吃低保;有些素质较高、有专业特长的从业人员,因为工资待遇太低,工作不安心,跳槽现象多。

三、建议与对策

我区几大员队伍非常庞大,涉及范围广,社会影响大,并且目前仍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如何进一步规范我区公益性岗位,使其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使有限的财力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益,已成为当务之急。通过调查与分析,我们建议要理顺管理体制、健全管理机制、加强管理督查、加大资金投入、规范工资待遇、加强宣传引导,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促进工作的有序开展。

(一)理顺管理体制。一是要成立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区长任组长,区人事局、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及相关有公益性岗位任务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建立“统一领导、分线管理”的领导体制。领导小组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及时研究解决问题,总结布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工作归口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进行管理,该中心要配备2-3名专干,以加强公共就业管理工作;二是区政府要尽快出台《关于公益性就业岗位开发与管理办法》的文件,规范公益性的岗位开发与管理的相关程序及有关要求。文件中要明确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公益性岗位开发工作的统筹规划、审批岗位数量、审核从业条件、统一招聘解聘、统一制定管理制度和考核标准、统一确定工资标准与福利待遇、统一制定合同范本、建立困难就业群众台帐以及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台帐、开展检查与督查等工作。各职能部门负责明确界定岗位职责、根据合同范本确定劳动合同、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开展业务培训、考核验收工作。各用人单位负责日常的管理、考勤、考核、实施奖惩、向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反馈人员的使用情况、提出人员进出建议等工作。区财政局负责合理筹集和调度专项资金,根据经费安排将资金全部切块到用人单位,并对用人单位使用资金的情况进行跟踪管理。

(二)健全管理机制。一是建立人员进出机制。要规范岗位的招聘条件和审核程序,严把入口关,按照属地就近录用的原则,根据“本人申请、社区公示、公开招聘、严格把关”的程序,由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与用人单位联合招考,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在与从业人员签订劳资合同的同时,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务委派合同,由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实行劳务派遣。在符合岗位工作需要的前提下,要确保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无技术特长且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失地农民得到优先帮扶。用人单位要对从业人员的履职情况予以客观的评价,对不能履行职能职责的要向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提出解聘建议,由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予以解聘。二是要建立健全培训机制。从业人员上岗前,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要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工作形象、心理辅导等方面的培训;各职能部门要对其进行业务技能、岗位职责等方面的业务培训,使从业人员能掌握基本的业务技能、具备良好的工作心态,从而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三是要建立考核机制。各用人单位应根据各岗位的工作特性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日常的管理与考核工作,对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为实施惩优罚劣、严把人员的进退关提供依据;四是要建立激励机制。各职能部门、各用人单位要筹措奖励资金,对在岗位上作出了积极贡献的个人,进行精神鼓励和物资奖励,充分调动几大员的工作积极性;对有编制的岗位,要实行择优纳编,建立正常的良性竞争机制。

(三)加强管理督查。一是要统一事权财权。下到街镇社区工作的岗位,要尽量实现属地管理,要按照“谁使用、谁管理、谁调配经费”的工作模式来加强管理,做到事权责的高度统一;二是管理与监督要分离。各职能部门要对几大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发现工作不到位的现象,应及时将情况反馈到用人单位,要求其认真整改,通过加强监管,提高工作效能;三是要整合资源。城市协管员由于没有执法主体资格,管理工作难以到位,建议由城管执法大队对城市协管员进行统管,在工作中由一名执法队员带领1-2名协管员开展工作,根据街道、社区的区域大小以及繁华程度来配备人员,通过整合达到加强执法力量、强化管理的目的;四是要进行动态管理。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要指导各街镇建立就业困难群众基本情况电子档案与台帐;要指导用人单位建立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履职情况档案与台帐,作为公益性岗位统筹规划与管理的依据;五是要加强检查督查。公益性岗位领导小组要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并将检查结果纳入综合目标管理考核范畴;要鼓励居民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人士加强对公益性岗位管理的监督,并形成监督合力,促进公益性岗位管理的规范化。

(四)加大资金投入。一是要积极呼吁市级资金足额按时拨付到位,要按预算要求合理筹措区级资金,及时将资金切块到用人单位,并对用人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二是要用足再就业资金政策,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要对几大员的身份进行核定,对符合再就业资金使用条件的人员,其保险费用应按程序由再就业资金帐户予以支付;三是为确保几大员工作的正常开展,各职能部门、各街镇要配套一定的工作经费、福利经费和奖励资金;四是要从市级财政、区级财政、用人单位、从业人员以及社会各界等层面筹集互助资金,以用于处理大病、事故等突发事件。

(五)规范工资待遇。要严格按照几大员组建文件的要求,充分发挥浮动工资的激励作用,切实做到基本工资与浮动工资相结合;要建立工资增长机制,城市协管员、治安巡防员、文明交通劝导员建议以社会最低工资为标准,通过合适的比例来确定各公益性岗位的工资待遇,并且每年工资应随最低工资标准实现同步增长。人民调解员、社区“两保”工作人员、合同制消防员建议按全年社会平均工资标准或略低于社会平均工资的合适比例实施,与社会平均工资实现同步增长。同时,要根据从业年限不同,确定不同的工资比例,给从业人员以工资增长的预期,不断优化稳定队伍;要按《合同法》的要求,规范公益性岗位的福利待遇,确定年节的慰问标准以及加班费等各项津补贴,实现人性化的管理;要根据从业人员的个人情况及时地购买五项保险,并将保险资金落实到个人帐户。

(六)加强宣传引导。一是全区上下要进一步提高对开发和管理公益性岗位工作的认识,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和谐”的高度出发,将其作为重要任务,摆在突出位置,认真组织实施;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使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充分认识到公益性岗位并不是一种福利待遇和救济手段,而是政府开发的就业岗位,是服务社会公众的一种劳动岗位,只有通过劳动付出才能获取劳动报酬;三是要引导从业人员认识到公益性岗位只是临时性、阶段性的岗位,其工作待遇不可能很高,不要出现攀比等现象;四是要加大公益性岗位的宣传力度,正面报导几大员的工作情况与工作成绩,营造良好的舆论导向,引导居民群众进一步了解公益性岗位的职能职责,提高居民群众对公益性岗位的认同度,为几大员开展工作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公益性岗位的开发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惠民工程,虽然目前我区公益性岗位还有很多急待规范的问题,但我们相信只要区委、区政府继续予以高度重视,各职能部门、各街镇能够相互支持配合,我区公益性岗位的开发与管理必将更加规范有序,我区打造“创业先行区、省府核心区、和谐示范区”的奋斗目标一定能早日实现。

新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2篇

XX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新开展项目报告

实验室:特检室

项目名称:糖尿病自身抗体联合检测

临床实验室

项目包括:抗胰岛素抗体(IAA)、抗胰岛细胞抗体(ICA)、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

项目检测原理:三联蛋白芯片法

项目检测流程:在生物芯片的片基上固定有高度纯化的基因工程抗原→加入100UL预稀释标本→37℃湿盒孵育30分钟→洗涤4次→加2滴示踪物→37℃湿盒孵育30分钟→洗涤5次→加1滴显色剂→室温显色8分钟→洗涤,甩干白色背景下观察显色情况。clin-lab.com

项目检测优点:一次实验即可检测出糖尿病患者三种自身抗体的血清状况,具有省时、高效、高通量平行检测的优点,结果可永久保存。

项目开展缺陷:只能定性检测,不能定量。用肉眼观察结果,报告者之间存在误差,报告时,应注意认真观察,最好有二人以上共同观察。

项目采集要求:血清,采血3ml

临床意义:谷氨酸脱羧酶(GAD)是人及动物体内抑制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的合成酶。1型糖尿病是遗传易感个体通过自身抗原介导的免疫反应所引起胰岛β细胞破坏的自身免疫性疾病,GAD是此免疫反应关健的始动靶抗原,因此GAD-Ab是糖尿病前期个体较特异的免疫指标。GAD-Ab的测定意义为:①可作为1型糖尿病的预测。②从2型糖尿病患者中鉴别迟发型1型糖尿病。此类患者常可出现GAD-Ab的高水平,并稳定维持,可考虑早期干预治疗。③可作为普查手段,以发现1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和个体。

胰岛细胞抗体(ICA)为抗胰岛β细胞所有抗体的总称。目前认为,ICA阳性预示β细胞的自身免疫损害,只能作为糖尿病的高危指标。在儿童阳性或高水平持续阳性,对l型糖尿病才具有较高的预测率。

IAA有两种。一种与糖尿病发病有关,在糖尿病发病之前就存在,属自身免疫抗体;另一种是糖尿病发生以后,使用了外源性胰岛素产生的抗体。1型糖尿病起病时,阳性率可达30-40%。但IAA单独测定意义不大,但与ICA、GADA联合检测,可增加ICA对1型糖尿病的预测程度。临床实验室

报告人:

批准人: 临床实验室

成都永泰新开发升膜式蒸发机组 第3篇

日前, 成都永泰制药化工机械厂最新开发了升膜式蒸发机组。该机组具有开车快捷、操作模式容易切换、适应能力强、可控性好、能耗低等优势, 其具有良好的经济适用性。

本厂开发的升膜式成套机组已有部分典型植物提取用户使用, 在节能和工艺适用性上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升膜式蒸发器将在众多应用领域替代其他类型的蒸发装置。

本厂将充分考虑各客户不同的工艺条件和要求, 如客户的能源供应条件、厂房场地及环境的自然条件等。可以为每位客户单独设计经济适用的升膜式蒸发器。

新开发需要新思维 第4篇

肖金成

长江黄河发源于西部,是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水源地。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是加强长江黄河流域的生态工程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时,开发流域水能资源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也应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目标。

古往今来,人们利用水利,治理水害,以流域为单元,以水资源合理利用为中心,进行流域开发,发展了流域经济,使大河流经之地成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长江黄河既滋润了两岸肥沃的土地,又给中国人民带来舟楫之利和不尽的水能资源。但水害未能彻底根治,至今仍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水能资源大部分未予开发,流域地区经济仍不很发达。西部大开发应在这一方面有大的举措,进行经济生态综合开发。

生态工程建设很长时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有时只简单地理解为种树种草,把其作为流域地区人民的责任义务,由当地政府负责实施。由于当地政府的财力所限,也没有刚性的制度约束,常常使这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得不到落实,当地民众因无利益激励,很难把这项工作心甘情愿地承担起来。虽然年复一年地号召植树造林,但生态恶化的问题却日趋严重。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恶化的问题,必须从制度和利益方面进行考虑。跨流域的生态建设是中央政府的职责,因此,中央政府应安排相应的财力,要让从事这项事业的单位和当地民众有利可图,该项事业才能持续不断地有效地进行下去。

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应在黄河中上游规划实施一批生态建设工程。沟、坡、塬、峁、梁综合治理,建淤地坝、修梯田、植树种草。要像治理海河、建设三峡那样去进行生态工程建设。建设生态工程既能起到生态保护的作用,也能扩大当地民众的就业,如土石方工程可承包给当地农民,石料的采集、运输,树苗的培育种植都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即使招收外地民工也能扩大当地的需求,使当地人通过出售农产品提高收入,还可以通过以工代赈,解决贫困地区人民的温饱问题。因此,生态工程建设可取得“一石数鸟”的效果。

(作者系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关于西部开发的几点建议

卢中原

第一,把重点开发区作为西部开发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共同发力点(例如陕西关中地区、广西北部湾地区),加快落实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特色,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承接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成为引领西部地区发展的增长极。

第二,推动土地政策创新,促进区域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平衡。一是在西部地区推动耕地占补平衡试点,重新规范和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实行区域内耕地的占补平衡,加快建立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平台,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二是推动存量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三是探索进行宅基地出租、转让、买卖及抵押办法的试点。

第三,切实保障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公共服务提供。一是调整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方法和拨付规则,将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作为财力保证的重点:二是调整转移支付结构、压缩专项转移支付规模、适时引八分类转移支付;三是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强化省级财政平衡省内服务主体功能区财政差异的责任:四是针对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特征,增设相应转移支付项目。在现行财力性转移支付中设置更为综合的“生态建设与修复”转移支付,同时归并现有的“退耕还林还草”和“天然林保护工程”转移支付;清理和压缩现行部分专项转移支付,增设“生态移民”专项转移支付。

第四,加快完善资源价格体系和环境修复投入保障机制,使西部省份的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发展优势。

第五,进一步落实国家环境政策,加快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建立和完善生态跨地区补偿机制和全流域补偿机制,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有关的生态补偿政策。细化生态补偿标准,实行分地区调控的政策。在补偿年限上,不仅要区分还草、还林,还要区分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充分考虑当地生产活动的转移、生态移民等所需要的时间,实行多元化的补助形式。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西部大开发需要国家区域政策保持长期稳定性

陈耀

国家区域政策的核心应该是国家运用政策资源对欠发达地区实施发展援助,这种发展援助所依据的原则应当是明确清晰的:一是“扶持弱者”;二是“弥补缺陷”;三是“独立存在”,即针对西部地区在全国独有的问题进行政策支持,如民族地区发展、优势资源开发;四是“适度倾斜“;五是“同等优先”,即在全国各地都存在同样的政策需求,但需要具备严格条件的情形下,国家要在银行信贷、企业上市等方面给予西部“同等优先”的支持。

同时,在政策执行方面也要注意政策有效性问题,各项政策之间要协调配合,避免政策效应被抵消:减少政策的“漏出“效应,使西部真正成为政策最大的受益者;防止政策成本非理性上升,西部开发政策制定需要将政策成本效益分析摆在重要位置,防止政策成本非理性上升,这也是推进公共政策科学化的必要措施。另外,在西部开发中要更加重视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方面,西部要尽快达到与其他地区基本一致。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秘书长)

发展中小企业是兴边富民的重要途径

周民良

解决西部边境地区诸多发展矛盾的关键,在于加快发展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在边境地区存在较大的发展潜力,而且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可产生明显的辐射作用,能够较好地实现兴边富民行动的目标。

一是中小企业可以面向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可以就近优化资源配置。尤其是我国周边一些国家,原来重化工业比重较大,轻纺工业基础不足,居民對消费品有强烈需求,仅凭当地的产业发展满足不了。我国轻纺工业发展基础较好且技术成熟,但从沿海地区运输到周边国家,运输成本高,影响到产品的竞争力。而在边境地区发展轻纺工业,既存在较大的市场空间,又可以维持较低的生产成本,经济效益比较明显:

二是中小企业投资规模不大,技术要求不高,不存在进入壁垒,易于从低起点起步,适合于资金有限的边民和外来投资者发展。

三是中小企业一般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劳动力就业作用明显,能够在增加就业的同时把致富效益外溢到大量居民家庭,起到以创业带动就业进而帮助边民致富的效果。

四是中小企业发展可以充分挖掘当地的特色资源,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能够形成较长的产业链,实现边境地区的可持续性发展。

五是可以促进边境地区的城镇化。沿边地区范围广大,居民居住分散,信息传播、经济往来、产业分工能力较弱,这种自然状态的经济模式很不适合于现代市场竞争的需要。因而,促使中小企业围绕边境城镇集中,不仅可以变传统的、分散化的粗放型经济为现代社会下的集约经济,提高投入产出效率,还可以提高城镇化水平,并有效地使用城镇的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在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上促进边境地区的全面发展。

六是可以较大幅度地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近年来,沿边地区的群体性事件呈现上升趋势,社会利益调整中带来的下岗职工、失地农民以及生态移民等问题得不到解决是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兴办中小企业,可以部分化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发展中的不安定因素,促进和谐边疆的建设。

新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5篇

发表时间:2008-6-2 10:21:00

阅读次数:36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行政复议决定书

发改复决字[2007]37号

申请人:丁锡娟、金杏梅、王建林、黄生根、黄利祥、黄士贤、黄水法、黄金福、顾三壹。

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蜀山街道。复议代理人:袁裕来、徐利平

代理人地址:浙江省宁波市中兴路655号梅柏公寓四楼(315040)被申请人: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法定代表人:刘奇

主任

址:浙江省杭州市环城西路新5号

2007年12月17日,本机关收到申请人的行政复议申请书。申请人因不服浙江省发展改革委作出的《转发国家电网公司关于浙江省月牙等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通知》(浙发改能源[2004]943号,以下简称“943号文件”),向本机关申请行政复议,请求予以撤销。

经查,2004年9月2日,国家电网公司作出《关于浙江省月牙等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国家电网计[2004]447号,以下简称“447号文件’’),批准华东电网有限公司2004年6月报送的有关项目请示。2004年10月25日,浙江省发改委作出943号文件,向省内各市计委、省电力公司转发了447号文件。2007年11月26日,申请人在就该项目的环评许可文件向当地法院起诉的过程中看到943号文件,便以不服此文件为由向本机关提起此次行政复议。

经审理,本机关认为,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有关规定,本案所涉22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应由浙江省发改委按照法定程序办理核准。《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19号)一第3条规定:“企业投资建设实行核准制的项目,应按国家有关要求编制项目申请报告,报送项目核准机关”。本案中,项目主体华东电网有限公司从未向浙江省发改委提出有关项目核准的申请。在此情况下,浙江省发改委主动作出943号文件,认可国家电网公司的项目可研批复,与项目核准应依申请而作出的规定不相符。此外,由于浙江省发改委并未正式启动项目核准程序,943号文件也没有涉及对城市规划意见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等核准条件的审查。

根据《行政复议法》第28条第1款第3项规定,本机关决定,撤销浙江省发改委作出的《转发国家电网公司关于浙江省月牙等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通知》(浙发改能源[2004]943号)。

申请人如对本决定不服,可以自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新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6篇

2兴安盟交通局行政办公室2010年9月29日

国家交通运输部已将乌兰浩特至扎兰屯高速公路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报国家发改委

9月29日,在自治区交通厅和兴安盟交通局的积极协调推进下,国家交通运输部向国家发改委正式出具送交了《关于乌兰浩特至扎兰屯公路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意见》(交函规划〔2010〕222号),同意实施乌兰浩特至扎兰屯公路改扩建工程。

该段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二连浩特至广州公路集宁至阿荣旗联络线的一段,是国家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路线在兴安盟境内全线长180.73公里,起点布设于乌兰浩特规划区西侧科右前旗收费站处,终点位于兴安盟与呼伦贝尔市交界处的岗岗屯,共设置乌兰浩特机场、额尔格图、巴彦高勒、扎赉特旗、阿尔本格勒、新林镇等6处互通立交,另设乌兰浩特连接线4公里,扎赉特旗连接线19公里,新建辅道长约28.3公里。主线按高速公路标准修建,全线采用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沥青混凝土高级路面。桥涵设计汽车荷载采用公路—Ⅰ

级。连接线采用一级公路标准,辅道采用三级公路标准。该项目兴安盟境内总投资35.7亿元以内,资金来源为上级投资。计划2010年开工,2012年竣工,建设工期三年。

自该项目分别由国家交通运输部、发改委委托完成工可研评审,将审查意见分别上报交通部和国家发改委后,其它前期工作同步高效推进。目前,水保方案顺利通过水利部评审。文物保护方案获得国家文物总局批复。银行贷款承诺已由农总行、工总行、开总行联合出具。环境影响报告书顺利通过预审。选址规划意见已由建设厅出具。土地预审组织上报国土资源部。

抄报:自治区交通厅、公路局、运管局,盟委办、行署办、人大办、政

新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新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精选6篇)新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1篇全区新开发公益性岗位管理的调研报告公益性岗位是指由政府出资开发,以实现公...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