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团队执行范文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团队执行范文(精选6篇)

团队执行 第1篇

关键词:企业,团队执行力,缺乏原因,提升方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大小企业应运而生。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企业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与此同时, 企业数量的增多也加大了彼此的竞争压力。一个企业要想在众多的伙伴、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除客观因素之外, 团队的执行能力也不容忽视。下面我们具体来分析一下团队执行力缺乏的原因以及提升的方法。

1 团队执行力缺乏的原因

1.1 分工不明、职责不清

部门之间的分工不明确, 团队内部职责不清, 哪个部门、哪位成员该做哪些事情分不清楚, 往往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 这不仅大大降低了团队的执行力, 甚至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1.2 考核不严、流于形式

有一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员工不会做你希望做的事, 只会做你要检查的事。这样经常出现两种情况, 一是没人考核检查, 工作只要做了, 做得好与坏没人管。或者是没有明确规定该由哪些部门去做, 职责不明确, 所以无法考核。二是考核检查的方法不对。考核指标、权重设置等方面不合理, 比较随意, 在考核的过程中往往以个人主观意志为准, 任意更改。这样在企业中常出现管理“真空”或者管理重叠现象, 会导致事情无人负责的情形。

1.3 待遇不公, 搞平均主义

所谓待遇不公, 就是企业薪酬的设计不科学, 干多干少一个样, 干好干坏一个样。有人认为平均就是公平, 管理者如果努力这样做的话, 结果将变得一团糟。不管怎么做, 回报都是相同的, 那么每个人都缺乏积极性, 就会导致企业的亏损。因为“平均主义”的所谓公平就是对积极工作的员工最大的不公平。

1.4 缺乏奋斗目标

目标是前进的方向, 没有目标就不知道做什么, 该怎么做。有些公司没有明确的战略规划, 有的公司营销策略不符合市场需求, 还有一些公司政策经常变, 策略反复改, 再加上信息沟通不畅, 使员工们不知所措, 只好靠职业习惯和个人理解去办事。这会导致员工的工作重点与公司脱节, 公司的重要工作不能如愿完成。

1.5 执行结构复杂

每个团队都有它的核心团队, 用通俗的话来看就是其领导班子。领导班子结构既不可过于简单也不可过于复杂, 它需要根据整个团队的人数以及需要执行任务的难度而定。执行结构过于复杂时, 往往导致上级的精神与指示不能及时执行与贯彻下去;而相反, 执行结构过于简单的话, 往往导致下级在执行任务的时候目的性不明确且任务过于繁重。由此可见, 一个具有高执行力团队的领导者, 必须掌握结构复杂或简易的度。

2 提高团队执行力的办法

一个企业想要发展, 靠的不是个人的英雄主义, 而是团队。团队用战略获取胜利果实的时候, 还要用执行力去打造无坚不摧的竞争力。所以只有执行到位, 才能够应对多变的环境, 为团队赢得先机。

通用前任总裁韦尔奇认为, 所谓团队执行力就是企业奖惩制度的严格实施。而中国企业家柳传志认为, 团队执行力就是“用合适的人, 干合适的事”。提高团队执行力的办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合理组建团队

团队是一个企业的支柱。要成就企业, 先从打造团队开始。

团队中有各种不同类型的人, 而每个人又有各自独特的, 甚至他人无法替代的优势和长处。当然个人也都有弱点和短处。将每个人的长处, 根据工作实际合理地搭配起来, 优势互补, 就能发挥最佳的整体组合效应。唯有找到最为合适的人才, 才能使团队的力量发挥得更好。

2.2 明确共同目标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团队与员工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团队为员工施展才华、开创未来提供了一个平台, 而员工是团队的基础, 也是团队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两者相互依存, 缺一不可。

众人同心, 其利断金。当大家目标一致时, 所有人都会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大家步调一致, 团队的执行力就会提高, 企业也将不断壮大。

2.3 提升领导能力

一个团队的“领导力”决定了团队的执行力, 反之, 执行力又作为领导力的后续, 支撑领导力继续向前。

领导力就是影响别人, 让别人跟从的能力。领导力来自两个方面, 一种是职位本身赋予的能力, 另一种是自己本身的个人魅力对别人的影响力。前一种来自职务本身, 别人是被动服从;后一种来自自己, 是下属对领导的人格深深认同后产生的一种主动跟随行为。结合实际工作, 可以从“四商”、“五能”等方面培养管理者的领导力, “四商”即德商、智商、情商、健商;“五能”就是要有科学判断的能力、按规定办事的能力、驾驭团队的能力、应急管理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

2.4 建立业务流程

企业管理者不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根本, 完善的制度流程才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护身符”。

完善的制度流程让工作更简单。企业的制度流程是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 是无数人的经验总结, 明确公司的制度流程, 照章办事, 可以使员工少走很多弯路, 用最快最直接的方法达到最高的执行。各个部门都按照自己工作的职责和流程办事, 团队的整体执行能力就会增强, 随之而来的是企业竞争力的增强, 企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2.5 严格绩效考核

企业的战略目标以及各项管理制度的成效应该通过绩效考核来实现, 而不应仅仅只是单纯地对员工的行为进行道德上的约束。

要通过考核, 通过抓事励人, 不断进行员工行为和思想的纠偏, 才能不断弱化员工不被监督时产生的惰性, 真正将团队的意图贯彻下去, 重点工作才能执行到位。对布置的工作要建立督办机制, 要有跟踪、检查、监督和反馈, 形成规范的管理制度, 才能保证强势的“执行力度”。

2.6 完善激励机制

所谓激励, 即激发与鼓励。具体讲, 就是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挖掘员工的身心潜能, 鼓励员工的工作干劲。员工是需要激励的, 人的工作干劲来自激励。

激励员工要从结果均等转移到机会均等, 并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激励要公平准确、奖罚分明。激励要有健全、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 做到考核尺度相宜、公平合理。

2.7 勇于开拓创新

创新应该是始终伴随团队的发展历程的。只要这个团队没有灭亡、裁撤、消失或者被吞并, 变革就应该一直存在。

创新包括新技术应用、目标调整, 制度创新, 流程创新, 激励机制创新等模式。如果不能接受创新思维, 也就阻断了团队前进的引力, 在这样竞争激烈的社会, 不进步就意味着退步, 也就意味着最终被淘汰的那一个就是你的团队。创新, 能够提高团队执行力, 不断向前, 并源源不断地注入动力。

在团队中, 常存在分工不明、职责不清、考核不严、待遇不公、缺乏奋斗目标、结构过于复杂等原因, 导致团队执行力低下, 许多政策与策略贯彻不下去, 团队无法发展、壮大。对于团队成员而言, 没有你我, 只有我们。我们需要合理组建团队、明确共同目标、提升领导能力、建立业务流程、严格绩效考核、完善激励机制、勇于开拓创新, 带领团队中所有的成员都向着一个目标努力奋斗, 才能提高团队执行力, 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赢得胜利。

参考文献

[1]浅议企业团队执行力对员工素质的要求[OL].http://ke.baidu.com/view/b2c8b7630912a2161579290c.html.

[2]如何提升领导力[OL].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0bc808fc92d0fb1bd485b993.html

[3]如何提高团队执行力[OL].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V9p Cz Qt29DRP3v Cx6b Mz RSN32Gcchr LSskj4O8Sfruiye Z13N3gztu Wj Dry Z7Jds JFk Mkgx S8v XKJZz9Ba i RAC69G7r Qv Uy Ok ZI1x C7YLR3.

团队执行力-执行力案例 第2篇

1、执行力是团队合作的基础。

团队是一群不同专业、经验及背景的人,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临时性的目标而组合在一起的。每个人都要承担起一定的责任,就象一个机床的各个齿轮,只有每个齿轮都运转起来,整个机床才能良性运转。现代社会组织是靠流程来运作的,个体都是这个流程环节上不可或缺的一个节点,如果某个人没有按照事先定义的流程来做的话,整个流程执行的效果就会打折扣。团队不是合唱团,不能出现一个东郭先生,否则整个团队就会出现不和谐的音符。

2、执行力是团队能够打胜仗的保障。

“并非穿同样衬衫的人就能形成团队”,团队是一群“言必行、行必果”、出去就能打胜仗的人。所以团队对每个成员的做成事情的能力即执行力的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每一个团队都有多个角色组成,各个角色的职能代表就是要在业务上有很强的能力,在意愿上有很强的积极主动性,这样,才能在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跑好自己的一程,并且顺利把接力棒交给下一个成员,从而向一个又一个的财季目标进行冲刺。

如果某个人在过程中拿着接力棒不紧不慢的走着,或者把接力棒弄掉了没有顺利交到下一个成员手中,甚至是拿着接力棒跑错了方向,都会延误时机,打胜仗就成了一句空话。

3、执行力也是跨部门团队得以良性运作、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春来秋去的大雁为什么要在飞行时总是结队为伴编队飞行呢?原来,大雁编队飞行能产生一种空气动力学的作用,一群编成“人”字队形飞行的大雁,要比具有同样能量而单独飞行的大雁多飞70%的路程,也就是说,编队飞行的大雁能够借助团队的力量飞得更远。这就是著名的“雁行理论”。

这个理论强调的是团队合作的力量,也更突出了每只雁的重要性,试想如果每只雁都消极怠工不奋力飞行的话,那么“人”字型的队形恐怕难以形成,也不会产生协同效应。

执行是一个团队游戏 第3篇

《中欧商业评论》(CBR):当下商业社会充满了快速变化,这是否会使得战略的“保鲜期”越来越短?这种情况会给战略和执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拉姆·查兰:当外部环境变化加剧时,你要做三件事情:第一,培养适应变化的能力;第二,使得资源分配更加灵活;第三,考虑挖掘一些在较长时期内不会受到阻碍的力量。因为我们不能让一个战略在短期内过于灵活,而只能让组织本身、让资源分配具备灵活性,来更好地执行战略。要把执行当作战略的决定因素,脱离了执行能力,战略就谈不上有意义。

战略这个词有好几种定义,企业做不好的时候,人们通常归咎于战略错误。但多数情况下,战略失败的原因在于它们没能很好地执行,计划没能落实,组织缺少能力,或者领导者错误估计了形势。企业领导者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能力之间往往有很大差距,这是问题所在。随着环境变化,要不断变革前提假设,即便是突破性的变革也是要落实到有效执行上面的,这样才能促进变革。

CBR:你认为清晰、具体、可沟通(cIarity,speclflcity,communicabiIity)是战略得以有效执行的关键要素。那么对于战略本身呢,用来界定一个战略是否有效的主要标准有哪些?

拉姆·查兰:的确,这三点是用来评判是否能够有效执行的。要对战略的质量进行检验,可以从五方面入手:首先还是要强调“清晰、具体、容易沟通”这三个要素,而不是故弄玄虚的术语堆砌或文字游戏,也不要淹没在成百上千的PPT中间,力求用平实的话两三页纸就表达出来;第二,要找出自身战略的竞争优势,明白针对哪个特定的竞争对手,仅有数字和措词谈不上战略;第三,准备2~3个备选方案,这样也可以广开思路,必须要花较长时间去做这种智力游戏,几天而不是几小时;第四,思考如何保持自己和竞争对手之间的距离,争取能更久地占据制高点;第五,确定哪些人负责执行,他们将如何去有效执行,这就要求充分对话。

CBR:重点谈一下战略的可沟通性。你如何定义可沟通性?对于CEO应如何更好地沟通战略,有什么建议吗?

拉姆·查兰:沟通包含两点,既要向别人传达信息,也要从别人那里接受信息。那么可沟通性就有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每个人都能理解其他人的话,明白每一个字的含义;其次,每个人都能真正明白其他人的意图。这样你往往需要慢下来,和别人合作,确保信息和意图都得到了充分理解。

CEO和他的高层团队花费很多时间来勾勒战略,这背后有很大的付出,绝非一日之功。而假若你想通过一小时的PPT演示就传达给大伙儿,多数人可能根本无法理解。所以要创造一些训练手法,来按摩人们的大脑,让他们知道战略是怎么回事,向CEO提问,而且一遍一遍重复地做下来,这对CEO是有相当要求的。真正重要的是沟通的内容,以及进行沟通的人的本质,要知道自己该听什么、说什么。

CBR:在此过程中,GEO也会不断得到反馈,从而更好地对战略效果作出判断?

拉姆·查兰:对,反馈的同时你也在判断,如果一位CEO要将一项战略传达给50个人,就需要一定的演练,让他们消化吸收。可以准备一份问卷,询问一下:“你感觉如何?明白要怎么做吗?有什么看法和意见?”注意需要不断地重复这么做,沟通的氛围很关键。

CBR: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特别的技巧吗?

拉姆·查兰:一定要注意倾听、观察,让自己和其他人真正连接起来,从而建立有效的互动沟通机制,这极其重要。有活跃积极的对话,充分讨论当前的实际情况,才能建立起良好的执行文化。

CBR:组织自身固有的文化对沟通效果会有很大的影响,这一点如何处理?

拉姆·查兰:确实,在很多国家都会有这种情况:没人对CEO质疑,大家都很“礼貌”,这其实也许因为CEO太强势,不喜欢被反驳。有个方法,就是在宣布战略之前让管理团队先想方案,鼓励人们主动地、有战略性地思考,再去讨论这些方案的优势和劣势。可能最终不会选择这些方案,但要表明你愿意讨论,也让大家知道不接受这些方案的理由,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足够的全局观。

要会提问题,不要侮辱、打击别人,真诚地鼓励对方开诚布公,说出他认为最重要的、最有影响的两三点问题并且要很具体。在沟通过程中,你会听到很多观点,包括异见,这从根本上是在促进你检测自己的想法。分析自身具备的比较优势,再确定如何去加以实现。比如对一家技术型公司而言,想要在员工中间充分地分享知识,单靠通过公司内刊、内网等方式来告知大家是不够的,可以组织兴趣小组促进知识共享,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大家一起吃饭、运动,不拘一格。我知道美国一家连锁医疗机构有50多家分支,CEO就召集负责人一起在某个下午聚会,没有固定议程,充分自由讨论,聊出来一些共同的见解,再经过6个月的完善调整,最终推行新战略,效果很好。公司内部要有活跃的对话,可以更有效地收集、了解信息,成为决策依据并激发创造性。人员永远先于战略

CBR:你提到“让正确的人做正确的工作”。如果打算执行一项战略,但不幸的是,有些人原先是合适的人选,但后来随着外在环境和工作要求的变化而变得不再合适了,这时需要把他们换掉或重新安置。对此你有什么建议吗?

拉姆·查兰:首先一点,你制定战略的时候,就已经把手下的人包含在其中了,要推动他们变化,让他们加入进来一起制定,看他们是否同意这个战略,如果有人不同意,问一下他们想要做什么,可以在公司里转岗,或在外面重新安排工作。同样地,如果真到后来发现人和岗位不合适,也要采取类似的做法。我提到过,执行包括三个核心的流程:选择人员、制定战略、确定运营计划,它们要紧密地联系起来。制定战略时,要考虑到企业的人员条件和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实际状况,同时对人员的挑选也要结合战略目标和人力条件。

在战略制定的过程中,CEO也不可能了解所有情况,或者让500人都充分理解战略,他能着眼的是高层领导者、主要的人,中间还可包括四五个年轻人,这很重要。这样可以分出不同的群组并分别对战略加以验证。需要强调:人员总是在战略前面的。

CBR:在这方面,你有什么印象深刻的故事可以分享吗?

拉姆-查兰:我想讲一个做得最好的例子,福特公司的CEO阿兰-穆拉利(Alan MulalIy),他到福特之后,保留了前任高层团队的成员,和他们建立情感纽带,只增加了两个新人。他采取了新型运营策略,对福特的发展制定了新方向,侧重品牌战略,生产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的产品、降低品牌数量、注重价值创造,最后取得了成功。在制定战略的时候,他让团队全体加

入,而且鼓励大家充分开展辩论,并不是一言堂。他改变了福特的企业文化,沟通方式上进行创新,还定期进行商业计划评审等等,不妨仔细看看穆拉利的做法。

CBR:在将战略和实施计划连接起来的过程中,CEO需要在运营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之间取得平衡,对此你有何建议?

拉姆·查兰:其买在这一点上存在不少误解。CEO和高管团队必须把眼光放得长远,比如5年、10年,但同时又必须计划好,为了建设未来,接下来这一年要做什么——可能什么也不做,可能要招人和培训,进行人才储备,可能要开展研究项目,或加强营销力度……但必须确定,为了确保长期目标的实现,是不是有什么需要采取的措施?这是第一个决策,它需要财务上的投入,计算一下按照常规的方式运营可以带来怎样的财务收益,这样可以建立一个可以接受的预算系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准备一系列假设前提,比如正面的状况出现会怎样,负面因素发挥了作用会怎样。了解预算方案背后的各种假设前提,并进行综合评估。

CBR:你刚才的描述让我想起“情景规划(scenariopIanning)”,它们是有关系的?

拉姆-查兰:正是如此,其实问题在于:在你进行了情景规划之后,决定接下来的一年要怎么做,企业准备在一年之内完成的项目,能否保证收入、销售额、现金流等方面达到预期目标?运营计划的前提条件应该和企业面临的现实环境联系起来,并且在财务人员和负责执行的经理人员之间充分讨论,比如外部经济指标的变化会怎样影响运营计划的实施?如果大客户或供应商突然变化,该怎么调整?公司各部门怎样协调配合?不同的预案怎样权衡取舍?诸如此类。其实经过周密思考之后,决定并不采取重大措施也可能是正确的;但很多领导者的问题在于:他们并不问这个问题。这是有很大风险的。

CBR:刚才提到人员总是先于战略,在执行过程中人员的稳定性、持续性也很重要,那么怎样去更好地留住人才?

团队执行力 第4篇

团队执行力就是将战略与决策转化为实施结果的能力。通俗地讲,就是“当上级下达指令或要求后,迅速做出反映,将其贯彻或者执行下去的能力。” 二.团队执行力的重要性

一个好的集体,一个具有竞争力的集体需要具备许多因素,包括有“集体文化”、“集体理念”等。此外,团队执行力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1.执行力是团队合作的基础。2.执行力是团队能够打胜仗的保障

3.执行力也是跨部门团队得以良性运作、持续发展的推动力。三.团队执行力的五个关键词(1)沟通

沟通是前提。

有好的理解力,才会有好的执行力。好的沟通是成功的一半。通过沟通,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可以在执行中分清战略的条条框框,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通过自上而下的合力达使企业执行更顺畅!(2)协调

协调是手段。

协调内部资源。好的执行往往需要一个公司至少百分之八十的资源投入;而那些执行效率不高的公司资源投入甚至不到百分之二十。中间的百分之六十就是差距。这些不仅仅只是在书面上显示的。一块石头在平地上只是一个死物,而从悬崖上掉下时,可以爆发强大的能力。这就是集势,把资源协调调动在战略上,从上到下一个方向,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反馈

反馈是保障。

执行的好坏要经过反馈来得知。市场被动反馈或者市场主动调研。而反馈得来的效用可以用具体而细致的数据来展示。(4)责任

责任是关键。

企业的战略应该通过绩效考核来实现。而不仅仅只是从单纯的道德上来约束。从客观上形成一种阳光下进行的奖惩制度,才能不会使执行作无用功。具体奖惩措施:奖金,工资调整,轮岗,评选优秀,储备人才培养等,同时实行一定比率淘汰制。用大棒加胡萝卜来增强员工的敬业精神,来更好的管理执行力。(5)决心

决心是基石。

狐疑犹豫,终必有悔,顾小忘大,后必有害!专注,坚持这种人生信条同样也适用于管理执行这个方面!

四.高效团队执行力的培养 1. 勇于改造团队。

当发现团队存在的问题时,要勇于解决问题。也许在改革中会受到许多阻力,比如下级会对你的方案提出质疑,或许方案的事实并没有短时间见效,但是都不应该阻挠你的改革措施。一个领导者应该勇于将团队向着高效团队改革。

另外要做到发现问题的同时立即解决问题,不要拖延时间。在管理学中有一个“秃头论证”理论在这里说明问题很恰当。众所周知,掉一根头发不会成为秃头,掉两根头发也不会成为秃头,即使掉一百根头发也不是秃头。可是我们并不可以就此安心,真正的秃头是一个人一早醒来发现自己的头发竟然全部没了。由此可见,当领导者发现问题却没有及时解决的时候,一个集体的优秀品质便会不知不觉的丧失,当你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问题已经到了不可解决的地步了。而且事实上,及时解决问题也是高效执行力的一种体现。2. 建立核心团队。

之前有所提及,所谓的核心团队,也就是一个团队的领导班子。那么相对来看,班级的核心团队也就是班委队伍,它是整个执行过程的第一层,上对最高领导负责,下领各位成员,因此在执行事务上显得尤其重要。一个团队的核心部分主要可分为4类人。

(1). 有能力、态度好的人(类似唐僧):这群人往往是优秀的领袖,管理这类人才,主张放心地将决策权交个他,让他靠自己的判断执行与决策。——放手

(2). 有能力、态度差的人(类似孙悟空):管理这类人,主张采用“一起商量,你来决定”的方法,在他决策前要求他与自己进行沟通。——引导

(3). 没能力、态度好的人(类似沙和尚):对于此类人,可以采用“一起商量,我来决定”的方法,自己掌握决策权,在决策之前也和他们商量。——劝说

(4). 没能力、态度差的人(类似猪八戒):这类人,作为领导者也不可以完全否定与放弃,掌握决策权的同时,交给他们一定的任务,让他们成为你布置任务的执行者。——告知

作为领导者也要明白,不可以放弃团队中的任何一个人,因为每一个人都是执行环节的一部分,缺一不可。著名的“木桶原理”告诉我们,桶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最长的木条有多长,而在于最短的木条有多短。

3. 制定并遵守统一规范。

很多人都会感叹德国公司执行力强,这显然是与德国人的严谨与健全的法律分不开的。在这方面应该学习德国人在遵守规定上一丝不苟的态度。

许多集体都会制定规则来提高团队的执行力,同时约束、惩罚那些低执行力的行为。但是作为领导者,在执行规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公正。一不能因为犯错的人与自己的私交好而宽恕他;二不能随便“变通”,不遵守规则。

卡耐基有句名言:“对于一个上班迟到的人来说,你如果不惩处他,那么工厂里其他所有人也就都有了迟到的理由。” 一旦有一次“例外”发生,便会有接二连三,于是例外就会成为惯例,团队也就丧失了执行力。

只有一个拥有高效执行力的集体才会有机会成为一个优秀团队,只有一个注重培养团队执行力的领导者,才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

战争需要的是完美执行任务的将军和士兵 五.提高团队执行力要素

1、完善的培训:对项目要有深刻的认识,只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全体领会,提高凝聚力。

2、明确的目标/任务:完善的推广计划,告诉他们我们的工作任务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3、岗位描述:给每一个人一个做事的标准,每一条标准都可以量化工作任务,任务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4、跟进/控制:在任务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帮助伙伴解决问题,同时进行管理约束。

个人行动力≠团队执行力 第5篇

我们知道,十个手指头都有长有短,即使是长相一模一样的同卵双胞胎,性格和能力也会有差别。所以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项工作安排下去后,每个人完成的进度不一样。这就像跑马拉松一样,跑了一段时间,就稀稀拉拉地拉开了距离,分成几个梯队,这时就需要领导者来协调。

同时,领导者在安排工作时,有时并不十分清楚每项工作的实际工作量,加上客观环境和每个人的实际能力不同,各人所面临的困难也不一样,相对的难度就会有差异,工作进行到一定时候,也需要领导者来协调。

这时候,作为领导的你要十分注意的是一只“猴子”,这只“猴子”的名字就叫做“麻烦”。这也是管理上十分有趣的一种现象。什么是“麻烦”呢?这可不是我们平常生活中遇到的那些小事情。在工作中,下属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麻烦,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问题,我们可以生动地把这些问题比作“猴子”。

很多时候,下属碰到麻烦,会来找你解决。你如果和他仔细探讨,分析解决问题的办法,他心满意足地回去了,这时候“猴子”还在他的肩上,他自己搞定。

可是,如果你说:“这么简单的事情都搞不定!你不用管了,我来做!”这时,这只“猴子”就跳到你的肩膀上来了。

作为领导者,如果你不懂得领导之道,一天到晚到处逞能干,真不知道你宝贵的一天能搞定几只“猴子”。长此以往,你肩上的猴子只会越来越多,压得你喘不过气来。可是,在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企业家学员,他们总认为把“猴子”揽到自己肩上,做事雷厉风行,比较快,就是执行力强的表现。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并不是因为一个人行动力强就代表一个人执行力强。从企业的角度讲,一个领导者个人的行动力越强,团队的执行力就越差;领导者个人的行动力越快,团队的执行力就越慢。个人的行动力与团队总体的执行力成反比。

举个简单的例子,小时候,父母溺爱孩子,舍不得让孩子做饭,舍不得让孩子洗衣服,舍不得让孩子收拾家务。结果呢?父母什么都会做,孩子长大后,什么都不会做。这与企业当中,领导者和下属之间的关系是一样的。如果一个领导者什么事情都亲历亲为,那下属就一定不会有很好的执行力。事情你都做了,下属还做什么呢?没事可干,整个团队的执行力也就越来越差。

我在讲课的时候,经常发现这样的现像,很多企业领导在课间休息的时候,总是不停地拿着手机在问:“公司有事吗?”如果没事,他就继续心安地听课。再到课间休息的时候,他又拿起电话问:“公司有事吗?”好像公司不出点事,他心里就不舒服。我估计他的这个电话打到第三遍的时候,他的员工就会想:“看来这个王总很着急,如果不弄点事情,他就会把我们烦死的。”于是,还不等这个王总打第四个电话,员工就主动打过去:“王总,公司有件事情,你得立刻回来,不然我们搞不定。”也许这个王总还没等下属说完,就行动起来,说“好吧,你等着,我立刻回来。”你看,真是受累的命。

可见,个人行动力≠团队执行力。领导者自身行动力的强弱与组织行动力的强弱成反比。领导者自我行动力太强只会导致组织的行动力太差,最终使组织没有执行力。因此,一个会管理的领导者,与只会埋头苦干的行动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他的行动体现在战略层面,并不是自己去瞄准、去射击、去谈判、去签合同,而是指挥、驱动一个组织去行动。

团队执行 第6篇

相对于战略而言,执行是对一个团队的真正考验,当然也是衡量一个团队是否形成的标志。战略是明确的方向,执行是朝着方向迈进的过程。战略往往是慷慨激昂的口号,而执行却是日常事务的处理。“天使在想象之中,魔鬼在细节当中”,好的战略往往是激动人心的,但是实现过程中却总会出现无数意料外的事情。

案例一:阿里巴巴的执行细则令人瞠目结舌

在讲述“战略目标”问题时,我们谈到了阿里巴巴执着的战略目标,如果我们再细细品位阿里巴巴的整个故事,会发现:阿里巴巴的成功不仅来自于对战略目标的坚持,更和其具体的执行离不开。为了做世界上最好的电子商务网站,阿里巴巴将执行细化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不论是对一个客户、对每个员工,不论是产品服务还是员工培训计划,都能说是可知可见可执行可反馈可考核的,用副总裁金建杭的话说,有些规章制度考核标准的执行,的确花费了大家都觉得不划算的时间或费用,但所有的代价在执行的重要面前,都变得苍白而必须屈从。

案例二:合强以最细致的工作打响抢滩上海的第一炮

在今天的办公自动化领域里,合强软件机构是全国用户群数最多的。他们有近2000多个用户,北到漠河,西到新疆伊犁,南到海南,行业覆盖率达100%。而且,最近3年的时间他们每年都是以近3倍的速度增长。

合强总裁何洁冰女士,崇奉勤奋、细致而踏实的做事风格,追求先做对事情再做好事情。合强的日趋强大和何总本身所具备的此类种种风格是绝对分不开的。何洁冰说,她最成功的一点就是招聘了一批很优秀的人才,而且能够始终如一地团结一致、合力工作。刚到上海时,合强在建工集团的招标中,和东大阿尔派、长城软件、浪潮国强等几家大型软件公司竞标,全体员工连夜苦思冥想做准备,将一切工作都落实到最为细致的地步,最终以最充分的准备工作和最踏实的作风赢得了竞标,建工集团坦言“是合强细致、合作的精神感动了我们。”

何女士总结成功的秘诀:“拥有一个执行力强的团队”,而“这个执行力强的团队,就体现在于它的两个特征:全员参与、能够达成一致的认识。”

执行是对战略的最终演绎

战略的正确不能保证企业的成功,但成功的企业一定是在战略方向和战术执行力上都到位。这里所说的“执行”,应该是一套系统化的流程,包括对方法和目标的严密讨论、质疑、坚持不懈地跟进以及责任的具体落实。

战略是明确的方向,执行则是对方向的精彩演绎。如果没有日积月累的繁琐执行,再伟大的战略也只将会沦为空空泛泛的高谈阔论。

对一个团队而言,不知疲倦执行者的有效互补一定是不可或缺的稀有资源。只有这方面资源的丰富和加入,团队的力量才有可能显现。团队的执行细则应细化到可知可见可执行可反馈可考核的地步。虽然有些规章制度考核标准的执行,的确会花费别人都觉得不划算的时间或费用,但所有的代价在执行的重要面前,都变得苍白而必须屈从。

如何提升企业的执行力?

执行是人员、战略和运营的协调和统一。按照目前风行的《执行》一书,执行有三个核心流程:一是人员流程,旨在战略和运营之间建立联系,二是战略流程,是要将人员与运营结合起来;三是运营流程,就是在战略和人员之间建立联系。执行不是简单的“做事情”,是一整套具体的行为和技术,人员、战略和商业运营三者之间,需要被综合而不是各自独立地加以考虑。

企业执行力的实现,老板是第一执行人,也是第一责任人。执行力很多时候源于领导力。领导者在痛斥下属无能之时,建议先做自我反省。由于对一线市场的了解有限,制定的策略流程和细节可能会考虑得不够周详,缺乏可操作性;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缺乏与下级的及时沟通;或者将一项重要的工作草率地交给不能胜任的人去办;对政策执行没有常抓不懈,虎头蛇尾;出台制度不严谨,朝令夕改,让员工无所适从,等等,都是管理者执行力不佳的表现。这就要求领导者将企业各职能战略目标细化时候,能够在事前将尽可能存在或将要发生的东西都考虑到,清楚企业的资源、内外部环境,再行决定,安排工作的时候要明确给出具体的时间和要达到的程度要求,同时又要避免过于烦琐不利于执行,只有这样,下属执行的成功概率当然会高很多,正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强将手下无弱兵”。企业文化是老板文化,不管这句话对与不对,它反映出的是企业老板对一个企业的影响是非常重大和深远的。

员工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是否一致,是决定企业执行力实现的重要条件。一个执行力强的团队,必须具备两个特征:一是全员参与,包括目标制定和目标实现的整个过程,发挥员工创造参与的积极性、自主性;二是能够达成一致,不管是高层、中层还是一般员工,大家都积极参与,达成一致,制订出很具体的方案,设计合理的工作流程。企业执行力的实现,每一个员工都有责任和义务,员工真的是很了解企业细致方面问题的。企业执行力的实现,就是员工职业能力的实现。

一个执行力强的团队,必须有健全的评估和激励机制。执行的主体是“人”,人是最善变的因素,有感情、有思想,做了工作有需要被肯定的心理,有鉴于此,企业除了对执行过程中的细节进行监督与跟踪外,更应该做得是建立一套完善的、有效的评估和激励机制,从而保证员工执行力的再发展。

团队执行范文

团队执行范文(精选6篇)团队执行 第1篇关键词:企业,团队执行力,缺乏原因,提升方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大小企业应运而生。经济的高...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