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统计学专业英语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统计学专业英语(精选12篇)

统计学专业英语 第1篇

一、广东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统计学)》课程教学设置

1.课程设置基本情况。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三年制统计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开课时间为第三学期,课时数为36学时,学生人数为8~10人。

2.教学目标。在研究生已具有一定统计学和英语基础之上,开设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统计学)》。该课程目标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学术论文写作为核心教学环节,培养学生专业英语文献阅读、 分析和写作的能力;第二,基于国际学术交流需要,设置针对研究生需求的真实交流环境,培养学生学术会议英语能力;第三,为学生在阅读和翻译经济、特别是统计著作、文献时扫除障碍,为利用英语写作学术论文、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打下基础。

3.教学内容。根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大环节:学术论文写作和学术论文展示。具体包括英文学术论文写作范式、英文论文中的研究设计、最新统计学数据分析方法、用英语报告学术论文等。要求学生掌握英文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格式,了解前沿统计分析方法,撰写并展示英文学术论文。

在学术论文写作范式部分,首先介绍英语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包括标题、摘要、关键、引言、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等内容。以授课教师在国际期刊上公开发表的论文为例,详细阐述每一部分的写作规则和要点。其次,介绍统计学在学术论文中的重要作用, 比较国内外论文写作体例,总结优秀英语学术论文具备的特点。

在学术论文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部分,以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的经典的或最新的文献为例,介绍几类适应统计专业硕士生学习阶段的统计数据分析方法。比如调查与实验设计、混合和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多水平模型构建等。

在学术论文报告演练部分,首先教授学术会问汇报的基本要点,选取一些本学科国外学者在学术会议上的PPT展示给学生并进行点评,同时授课教师将自己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Presentation的过程和体会与学生交流。其次,要求学生选择自己的一篇中文论文,根据拟选期刊或国际会议的格式要求,运用前面所学的英语学术论文的结构,逐段、逐句翻译论文,力求准确、简练。然后,要求学生准备PPT,熟悉报告内容,反复演练,要求基本能脱稿,并控制好时间。最后,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专门的时间给学生展示,可以邀请同专业学生或任课老师参与观摩和点评。

4.教学方法。基于国际学术交流的需要,专业英语学习必须突出学以致用的特点,针对研究生已经具备较好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特点,在《专业英语(统计学)》 课程教学中实践研究性学习模式和体验式教学。(1) 研究性学习模式。针对研究生已具备一定研究性学习能力,在课程教学中采用研究性教学策略。比如在教学内容的第二部分,要求研究生将每种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的学习当作一次研究性任务,将研究方法中涉及的单词、短语、句型等内容串联起来,在英语文本学习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2)体验式教学。在课程中引入模拟国际学术会议,通过将“学以致用”的观点灌输到课堂中,让研究生将英语学习与统计学专业学习结合起来,获得良好的教学体验,为真实环境的学术交流积累经验。

5.考核方式。《专业英语(统计学)》课程考核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平时成绩占40%,根据学生作业完成质量、英文口头报告、课堂讨论表现给予评分。 期末考试成绩占60%,采取全英试卷和笔试的形式。 根据教学内容,对统计学专业词汇、统计分析方法、论文写作等进行测试。

二、广东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统计学)》课程学习情况调查

1.调查设计。在课程结束后,对全部9名研究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以下几个开放式问题: (1) 你认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专业英语能力? (2) 对于本学期 《专业英语(统计学)》 课程的授课内容,你觉得收获最大的是哪个部分?(3)你在阅读英文文献时都遇到了哪些困难?(4)你是否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说明原因。

2.调查结果与分析。对于问题1,学生普遍认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应该阅读本专业英文文献的能力(87.62%),用英文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54.46%),用英语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55.94%)。这说明研究生对专业英语学习效果的期待集中在提升阅读、写作和学术交流能力,反映出研究生对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产出的全面需求,即全面提升研究生专业领域的读、 写、听、说能力。对于问题2,80%的学生觉得收获最大的部分来自学术论文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部分。 这说明统计专业的研究生更专注统计学前沿方法的学习,对研究设计的关心度不高。这与他们在其他课程中的表现相符。另外,由于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要求并不包含英文论文写作,大部分学生并不打算撰写英文学术论文或在国际会议上用英文作报告,显然这些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比统计方法部分要差一些。对于问题3,超过七成的学生认为自己在阅读专业英文文献时经常因为专业词汇缺乏而遭遇阅读停滞现象,超过六成的学生存在阅读速度慢,喜欢逐字逐句翻译的坏习惯,接近半数的学生认为自己在理解专业英文文献时遇到困难。这说明学生们的专业英语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都亟待加强。对于问题4,70%的学生觉得达到预期学习目标,认为通过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掌握了统计学专业英语的基本内容,可以在以后的实践中积累经验再熟练运用。另外三成自评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学生认为,主要原因在于英语基础差、阅读速度慢、跟不上课程进度、对专业英语学习不重视等。

三、《专业英语(统计学)》课程教学思考

学习专业英语对于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统计学专业领域的英语读、听、说、写、译等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达到好的学习效果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用心配合。首先,对于学生而言,给予课程足够的重视,完成指定的学习任务非常重要。《专业英语(统计学)》的课时为36个学时,完成设定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和学生在课前课后精心准备,同时保证较高的课堂教学效率。根据本课程的学习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统计学专业的基本词汇,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因此,教师在每个授课单元均配有1~3篇阅读材料,提出阅读提示,要求学生在课前阅读并做好笔记。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会以这些文献为例,将授课要点穿插其中。如果学生不能按要求完成阅读任务,在课堂上势必难以跟上教师的进度, 或者教师为了照顾学生,不得不减少教学内容。不管哪种取舍,都会影响课程教学过程和结果。

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主观上来看,如果学生不准备继续从事科研活动, 则学习专业英语的动力不足。大部分学生的目标是就业能找个好工作,并不打算继续从事科研活动。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看,现阶段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并未对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提出具体的考核要求,在学术能力培养过程中,学生以阅读中文文献为主,较少被要求阅读英文专业文献,更不被要求撰写英文学术论文。通过调查发现,学生不能完成课前阅读任务的原因除了对课程的重视不够外,还由于学生觉得完成任务很困难进而产生畏难情绪。有的学生英语基础水平有限,专业词汇量少,缺乏阅读技巧,在遇到生词时喜欢逐字翻译,结果是不仅读得慢,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也是囫囵吞枣,最后渐渐丧失信心从而放弃阅读。

其次,对于教师而言,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提升教学效果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践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融合任务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课外延伸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的师生互动和口语练习机会,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学习意识和合作意识。

最后,学校要重视专业英语教学,激励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协同合作。专业英语课程本身由专业知识与英语语言知识密切结合形成,授课教师同时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英语语言能力是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质量保证的核心因素。专业教师和英语教师各有所长,通过开展合作教学,既可以促进有专业特长的英语语言教师转型,又可以实现专业教师的英语水平快速提升,对于培养专业英语师资大有益处。

摘要:本文以广东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统计学)》课程教学实践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适应统计学专业研究生需求统计学专业英语教学模式。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合作教学的视角,为提升《专业英语(统计学)》课程教学效果提出建议。

关键词:专业英语,硕士研究生,统计学,教师合作教学

参考文献

[1]王春伟,武新乾.统计学专业英语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7):141-142.

统计学专业英语 第2篇

高考英语成绩和英语专业四级成绩的相关性研究-基于SPSS统计分析的实证研究

本文从大学三年级选取了37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高考英语成绩与英语专业四级成绩的相关性,以及英语成绩与男女生性别差异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据此对目前的教学现状进行思考,提出了相关建议.

作 者:宋娟丽 作者单位:绍兴文理学院,浙江,绍兴,31刊 名: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年,卷(期):“”(4)分类号:G63关键词:高考 英语专业四级 性别差异 相关性

美国统计学专业名校Top 10 第3篇

从学科历史来看,统计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概率论研究来建立数学模型,对搜集到的系统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和总结,进而进行推断与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美国知名高校的统计学系一般设在理学院或商学院,但这并不意味着其统计学教育以理论为主。相反,美国的统计学高等教育主要侧重于应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广泛采用统计分析软件和案例教学法。在美国大学的统计学教学中,诸如Excel、Minitab、SAS、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都是本科生与研究生们日常必备的学习工具。这些分析软件的普遍使用,使海量统计数据的处理、分析与推断变得快速而简单。

第二,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美国高校对统计理论和方法的介绍不是从僵化死板的概念和公式定理出发,而是基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大量实际问题来说明统计理论和方法产生的背景、应用的条件以及基本统计思想。由于统计学系的教学主要面向实际问题的解决与处理,因而其毕业生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拥有大量的工作机会,由此也使统计学专业成为美国最热门的专业之一。

第三,重视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美国各大学特别注重对统计结果的分析与解释,要求学生所提交的统计分析报告能让那些对统计学一无所知的人也能够彻底读懂,从而真正体现出了统计学的实用价值,并大大提高了统计学成果的社会效益。

美国统计学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清晰完备,其本科阶段的课程以基础教育为主,研究生阶段则偏重于统计学科的深入研究。目前统计学专业主要涵盖以下四个领域:

1. 生物统计。该专业是探讨如何进行生物学实验研究的设计、取样、分析、资料整理与推论的学科,是美国统计学专业最热门的领域。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以进入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也可以在生物科技公司和制药公司进行统计分析,还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进入了医疗机构、证券分析和保险公司工作。

2. 金融统计。该专业主要关注中央银行和各金融机构的统计部门如何对各项金融业务的活动情况和资料进行调查、收集、整理和分析,从而提供统计信息和统计咨询意见,进行金融统计管理和监督。该专业的毕业生一般进入银行、证券公司、投资基金、会计师事务所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工作。

3. 应用统计。该专业主要研究统计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在社会、自然、经济、工程等各个领域的应用,它是统计学和其他学科之间形成的交叉学科。毕业生可从事数学研究、统计学研究、运筹学研究、计算机编程、数据分析、会计、证券分析等多种职业。

4. 数理统计。该专业应用概率论的分析结果更深入地研究统计资料,通过对某些现象发生频率的观察来揭示其内在规律,并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来做出相应的判断和预测。该专业的毕业生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计算机公司等单位同样拥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名校Top 10

1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University

斯坦福大学统计学系近几年一直位居美国统计学专业排名的榜首。系内目前拥有全职教授29人,在读研究生近140人。统计学系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概率论(Probability)、生物统计(Biostatistics)、金融数学(Financial Mathematics)等,可授予统计学硕士(M.S. in Statistics)、金融数学硕士(M.S. in Financial Mathematics)和统计学博士(Ph.D. in Statistics)三类研究生学位。

国际学生申请斯坦福大学统计学系需要提交TOEFL成绩(iBT最低要求100分)和GRE成绩(包括GRE General Test成绩和GRE Subject Test的数学专项成绩)。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有:完整的研究生院申请表格、本科成绩单、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三封推荐信、个人申请陈述和个人简历。博士申请的截止日期为1月4日,硕士申请的截止日期为2月8日。申请费为125美元。

网址:http://www-stat.stanford.edu/

2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统计学系目前拥有全职教授43人,在读研究生近90人。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理论统计学(Theoretical Statistics)、应用统计学(Applied Statistics)和概率论(Probability)三大研究领域,可授予统计学硕士(M.A. in Statistics)、统计学博士(Ph.D. in Statistics)、生物统计学硕士(M.A. in Biostatistics)和生物统计学博士(Ph.D. in Biostatistics)四类研究生学位。

国际学生申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统计学系需要提交TOEFL成绩(iBT最低要求68分)或IELTS成绩(总成绩最低要求是7.0分)、GRE考试成绩。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有:完整的研究生院申请表格、本科成绩单、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三封推荐信、个人申请陈述、个人简历和已学习的高级数学课程清单。申请截止日期为12月14日。申请费为90美元。

网址:http://www.stat.berkeley.edu/

3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sity

哈佛大学的统计学研究分为统计学系和隶属于公共卫生学院(School of Public Health)的生物统计学系两大单位,合计拥有全职教授近90人,在读研究生近140人。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设计与临床试验分析(Design and Analysis of Clinical Trials)、幸存者分析(Survival Analysis)、顺序分析法(Sequential Methods)、统计遗传学(Statistical Genetics)、因果关系推断(Causal Inference)、测量误差(Measurement Error)、贝叶斯分析法(Bayesian Methods)、集约计算方法(Computationally-intensive Methods)等。

国际学生申请哈佛大学统计学系或生物统计学系均需要通过哈佛大学文理研究生院(Graduate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提交材料。申请者需要提交TOEFL成绩(iBT最低要求80分)和GRE成绩(生物统计学系仅需要General Test成绩,统计学系推荐申请者同时提交GRE Subject Test的数学专项成绩)。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有:完整的研究生院申请表格、本科成绩单、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三封推荐信、个人申请陈述和个人简历。申请统计学和生物统计学的截止日期均为12月15日。申请费为105美元。

统计学系网址:http://www.stat.harvard.edu/

生物统计学系网址:http://www.hsph.harvard.edu/departments/biostatistics/

4西雅图华盛顿大学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at Seattle

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统计学系目前拥有全职教授47人,在读研究生50余人。其设有社会科学统计(Statistics in the Social Sciences)、计算金融(Computational Finance)及统计遗传学(Statistical Genetics)三大研究方向。

国际学生申请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统计学系需要提交TOEFL成绩(iBT最低要求92分)或IELTS成绩(总成绩最低要求7.0分)、GRE成绩(GRE General Test成绩必须提交,GRE Subject Test的数学专项成绩可自由选择是否提交)。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有:完整的研究生院申请表格、本科成绩单、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三封推荐信、个人申请陈述和个人简历。申请截止日期为1月1日。申请费为75美元。

网址:http://www.stat.washington.edu/

5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统计学系是前十名学校中唯一一个隶属于工程学院的统计学系,其全名为“应用数学与统计学系”(Department of Applied Mathematics & Statistics)。系内目前拥有全职教授18人,在读研究生60余人。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离散数学(Discrete Mathematics)、优化与运营研究(Optimization and Operations Research)、数值与矩阵分析(Numerical and Matrix Analysis)、概率论(Probability)、统计学(Statistics)、偏微分方程与动态系统(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 Dynamical Systems)等。

国际学生申请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统计学系需要提交TOEFL成绩(iBT最低要求100分)或IELTS成绩(总成绩最低要求7.0分)、GRE成绩(包括GRE General Test成绩和GRE Subject Test的数学专项成绩)。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有:完整的研究生院申请表格、本科成绩单、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三封推荐信、个人申请陈述和个人简历。申请截止日期为1月15日。申请费为75美元。

网址:http://www.ams.jhu.edu/

6芝加哥大学

University of Chicago

芝加哥大学统计学系创建于1949年,系内目前拥有全职教授42人,在读研究生近110人。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计算与应用数学(Computation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生物统计学(Biostatistics)、统计遗传学(Statistical Genetics)等,可授予统计学和生物统计学领域内的硕士与博士学位。

国际学生申请芝加哥大学统计学系需要提交TOEFL成绩(iBT最低要求90分)或IELTS成绩(总成绩最低要求7.0分)、GRE成绩(包括GRE General Test成绩和GRE Subject Test的数学专项成绩)。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有:完整的研究生院申请表格、本科成绩单、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三封推荐信、个人申请陈述和个人简历。申请截止日期为12月31日。申请费为55美元。

网址:http://www.stat.uchicago.edu/

7卡内基-梅隆大学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卡内基-梅隆大学统计学系创建于1966年,目前拥有全职教授35人,在读研究生近60人。由于该系是从数学系中独立出来的,加之卡内基-梅隆大学本身具有雄厚的计算机科研实力,因此该校的统计学系拥有强大的计算分析能力,设有计算统计学(Computational Statistics)、贝叶斯统计学(Bayesian Statistics)和交叉学科统计研究(Cross-disciplinary Statistical Research)三大研究方向。

国际学生申请卡内基-梅隆大学统计学系需要提交TOEFL成绩(iBT最低要求67分,其中听、说、读、写四项的成绩分别不得低于18、15、18和16分)、GRE成绩。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有:完整的研究生院申请表格、本科成绩单、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三封推荐信、个人申请陈述和个人简历。申请截止日期为12月15日。申请费为55美元。

网址:http://www.stat.cmu.edu/

8杜克大学

Duke University

杜克大学统计学系目前拥有全职教授38人,在读研究生近50人。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生物医学统计(Biomedical Statistics),计算机、自然与工程学(Computing, Natural and Engineering Sciences),环境与生态科学(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Sciences),社会与经济科学(Social and Economic Sciences)四大方面。

国际学生申请杜克大学统计学系需要提交TOEFL成绩(iBT最低要求83分)或IELTS成绩(总成绩最低要求7.0分)、GRE成绩。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有:完整的研究生院申请表格、本科成绩单、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三封推荐信、个人申请陈述和个人简历。博士申请的截止日期为12月8日,硕士申请的截止日期为1月30日。11月8日之前在网上提交电子版材料的申请费为65美元,11月8日之后的申请费为75美元。

网址:http://www.stat.duke.edu/

9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统计学系目前拥有全职教授22人,在读研究生近70人。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统计推断(Inference)、决策分析(Decision-making)和数据分析(Data Analysis),可授予统计学和运营学领域的硕士、博士学位。

国际学生申请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统计学系需要提交TOEFL成绩(iBT最低要求79分)或IELTS成绩(总成绩最低要求7.0分)、GRE成绩。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有:完整的研究生院申请表格、本科成绩单、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三封推荐信、个人申请陈述和个人简历。申请录取和奖学金的最终截止日期为1月31日。申请费为77美元。

网址:http://stat-or.unc.edu/

10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统计学系创建于1941年,系内目前拥有全职教授近50人,在读研究生近170人。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贝叶斯推断(Bayesian Inference)、生物资料分析与统计遗传学(Bioinformatics and Statistical Genetics)、生物学与农业应用(Biological and Agricultural Applications)、生物数学(Biomathematics)、生物统计学(Biostatistics)、数据挖掘(Data Mining)、环境与空间统计(Environmental and Spatial Statistics)、实用数据(Functional Data)、数理统计(Mathematical Statistics)、测量误差(Measurement Error)、模型选择(Model Selection)、非参数/半参数统计(Nonparametric/Semi-parametric Statistics)、抽样调查(Sampling)、统计学教育(Statistics Education)和时间序列(Time Series)。

国际学生申请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统计学系需要提交TOEFL成绩(iBT最低要求80分,听、说、读、写四部分均不低于18分)或IELTS成绩(总成绩最低要求6.5分,各分项均不低于6.5分)、GRE成绩。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有:完整的研究生院申请表格、本科成绩单、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三封推荐信、个人申请陈述和个人简历。申请录取和奖学金的最终截止日期为12月15日。申请费为65美元。

网址:http://www.stat.ncsu.edu/

对中国申请者的建议

1.关于学位选择。美国各大学统计学系在学位项目的设置上泾渭分明:如果走应用路线,应当申请硕士;如果走学术路线,则应申请统计学博士。如果申请者打算从事统计学方面的教学工作,博士学位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2.关于标准化考试。在申请统计学项目时,虽然大多数学校声明不需要提交GRE Subject Test的数学专项成绩,但根据以往经验,提交这一成绩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申请者被录取的几率。因此,笔者特别建议打算申请名校统计学专业的申请者,尽量安排好时间参加GRE Subject Test的数学专项考试。

统计学专业英语 第4篇

关键词:统计学专业英语,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

0 引言

《统计学专业英语》课程是在统计学专业学生已具备一定英语与统计学专业基础知识上开设的。其目的是,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让学生能够熟练阅读和翻译专业文献, 为毕业论文写作和继续深造打下基础, 同时要求学生在统计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语言交流能力;另一方面, 为学生创造机会能进一步学习英语。这种课程一方面具有专业性, 另一方面具有语言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 知识传授的过程则是“听讲—理解—记忆”, 教师是教学主体, 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其主动性与创造性得不到发挥, 尤其在《统计学专业英语》专业性较强、有具有语言特点的课程中, 一堆索然无味的数据, 繁杂、枯燥的公式, 存在的弊端更加凸显, 如果教学上偏于较单一的填鸭式理论讲解, 会令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生畏, 不利于学生专业英语听说读写。而信息及网络环境下立体化教学模式是应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及信息技术进行的全方位多环境下的课程教学, 则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本文探讨如何将立体化教学运用到《统计学专业英语》的教学中, 去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

1《统计专业英语》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1.1 立体化教学目标确定

《统计专业英语》基本的目标就是能够掌握统计专业基础知识的英文术语与基本表达, 能够理解意思, 并做比较准确的翻译。进一步的目标, 在基本目标上, 能够做到精确的翻译, 而且会用英文书面表达统计知识与统计分析。更进一步的目标就是, 用口语流利表达统计知识与统计分析。最后的目标就是能熟练地用英文书面与口头作统计分析报告。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要求的目标不一样。

1.2 立体化教材的建设

建设立体化教材, 避免以往教材形式单一性, 满足学生读、写、听于思考等方面多种学习方式的需求。本课程教材使用国外编著的《Business Statistics:A Decision-Making Approach 6th Edition》。音像学习的材料是网络的可汗学院关于统计学英文教学视频文件。将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全部电子化之后放在课程网站上, 以供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网络出版物提高教学质量。电子图书 (E--Book) , 即纸介质图书的电子版, 可以解决教学资源的携带和存储问题;案例库能使师生方便地检索、浏览、下载典型案例。

1.3 教学方法的立体化

立体化教学要求以学生为本, 调动学生积极性, 一定会让学生有参与感, 共同参与实施教学活动。尊重、平等、民主的理念贯穿到整个课堂教学中, 师生关系更多是朋友关系。鼓励学生自己提出相应的学习目标, 自己确定学习进度;激励学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 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

(1) 直接讲授法

讲授法是该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 要求教师用英文形式直接、快速、精炼地阐释、讲解重要的统计理论与思想, 让学生很快掌握, 为学生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

(2) 案例教学法

鼓励学生选定的具有代表性典型案例, 展开有针对性的分析、审理和讨论, 让学生自己判断、评价, 当然这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选择统计学案例时, 一般首先考虑到案例的背景, 要与学生专业有关, 这样容易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其次, 所选案例内容与要教学的统计知识密切相关, 加深学生对统计理论知识理解,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三是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类型的案例。如, 描述型案例可采用, 年轻人暑期工作情况分析、或是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等。解题型案例是运用统计方法具体解答实例性问题。如, 通过商品房价格分析和香港中小企业创新两个实际案例, 练习运用方差分析 (ANOVA) 模型。综合型案例是分析解决全局性问题。如选择CPI指数案例, 探讨分析中国CPI变化趋势以及是否存在季节变化和周期性变动, 加深理解时间序列。通过案例讨论分析, 引导学生会用英文描述具体问题, 并就其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 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统计专业英语表达能力, 同时提高学生采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与创新能力, 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提高其学习兴趣与能力。

(3) 讨论法

课程课堂教学中应多处采用讨论法, 可以进行分组或团队, 进行合作学习, 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 让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展开学习, 让所有的人都能参与到明确的集体任务中, 强调集体性任务, 强调教师放权给学生。通过开展课堂讨论, 培养统计思维表达能力与英文表达能力, 让学生多多参与, 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1.4 教学手段立体化

教学手段立体化表现为教学途径的多渠道。

(1)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 采用现代的信息技术相结合, 支持学生采用不同学习方式学习, 包括视觉、听力、读写等。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课件, 以及大量的统计图表或图片直观解释说明统计知识, 支持学生视觉学习。授课老师尽量用英语流利表达讲解教学内容, 锻炼学生听力, 要求学生用英语读说统计知识, 鼓励学生用英语来解释统计原理或图表, 同时鼓励学生用英文记录笔记或写作。

(2) 通过网络交流促进学习

网络是当今重要虚拟交流平台, 年轻的学生更是喜爱。教师将自己上课的课件以及相关材料上传到公共邮箱, 以便学生下载学习。教师设计或通过学校公共教学网站、QQ或BBS, 与同学交流, 发布有关问题, 与学生就统计思想进行交流探讨, 同时解决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此外, 通过观察学生谈话, 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生对统计英语表达与思想方法掌握的程度, 同时能把握学生的兴趣点,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解决问题, 或上课时有针对性的引导、讲解。

(3) 开展基于专题的小组研究性协作学习活动

学生根据兴趣自由组合, 分工合作, 针对某个统计问题 (topics) 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可以多媒体作品PPT或统计报告的形式展现学习成果。所有的表达尽量英文表达, 锻炼学生统计知识的英文表达。例如居民平均收入是用算数平均数 (mean) 还是用中位数 (Median) 更合理、用方差分析比较股票之间风险等等。

(4) 灵活多样的全过程考核

《统计专业英语》立体化教学考评模式不再追求以往的标准答案的静态考评模式, 而是提倡动态的多层次考评模式, 强调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采用的评价方式和手段具有多样性, 比如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老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具体考核方式如下:

(1) 强化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估主要目的在于教师了解学生会什么, 不会什么, 通过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课程学习的反馈信息, 从而调整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具体步骤如下:教师让学生在课前课后分别写下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教师要求学生总结课程主要知识点;在课堂结束之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并检查其对错;学生分享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及方法, 并做一个简短的演讲;教师让学生就一个问题成对或分组讨论, 然后让学生选取一个代表, 向全班同学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让所有学生写出问题的答案, 然后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补充;教师对于学生把握不定的问题提供几个可能答案, 然后让学生选择, 从而使学生对问题有感性认识。

(2) 终结性评价强调主观判断

终结性评价的目标强调将学生在指导性学习之后的效果与预先制定的标准对照, 同时为师生提供评价知识掌握程度的信息。终结性评价的结果通常会以等级呈现, 因而它们的实用价值非常高。具体有以下几种方式:形成最终的项目、期中论文、期中考试与期末论文。

2 结束语

《统计专业英语》立体化教学模式成功实施不能一蹴而就, 这是一个各个因素长期协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统计专业英语》立体化教学模式应该根据环境的差异作适当的调整。我们应该更重视教育的目的而不仅仅是教学方式。适应了不同环境的教学模式才更有生命力。同时这一模式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研究中涌现出不少奇思想。立体化教学模式不只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 而且运用各种教学方式, 尊重每个学生独特个性,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了空间,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立体化教学模式下的统计英语教学, 应蕴育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参考文献

[1]张正东.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原理与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

应用统计学专业 第5篇

应用统计学专业大学竞争力排行榜

排 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学校名称 中国人民大学 安徽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山大学 滨州学院 广州医科大学 惠州学院 南京医科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 洛阳师范学院 西安财经学院 哈尔滨理工大学 淮南师范学院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桂林理工大学

水平5★5★5★5★4★4★4★4★4★4★4★4★4★4★4★4★4★4★3★3★

开此专业学校数

大数据时代统计学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第6篇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统计学专业;教学改革

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进行了学科调整,统计学完全从数学和经济学中独立出来,上升为一级学科,设在理学门类中,编号为0714。统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后,下设的二级学科包括数理统计学、社会经济统计学、生物卫生统计学、金融统计、风险管理和精算学、应用统计学。统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对统计学专业的教学带来巨大影响。

同时,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的统计数据收集、处理与分析方法面临新的挑战,从而推动统计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在统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以及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的大背景下,统计学专业的课程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进一步改革与调整。

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一)大数据的生成

伴随着人类对客观世界各领域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每天都有大量的数据产生,并且其产生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这些数据来源广泛,其中最主要的来源有:科学研究(如天文学、生物学、高能物理等实验数据)、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物联网、移动通信等。

(二)大数据的定义

为了应对数据大规模增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美国《Nature》杂志在2008年9月4日率先提出了“大数据”的概念。国际数据中心IDC 是研究大数据及其影响的先驱,在2011年的报告中定义了大数据:“大数据技术描述了一个技术和体系的新时代, 被设计于从大规模多样化的数据中通过高速捕获、发现和分析技术提取数据的价值”。但是大数据是一个新兴而且内涵不断发展的概念,尚没有统一公认的定义,只能从其特点上加以认识。

(三)大数据的特点

与传统数据相比,大数据的特征可以用五个“V”来表示,即Volume(容量大)、Variety(种类多)、Velocity(时效性强)、Value(价值高)、Visualization(可视化呈现)。大数据容量大是个相对的概念,受时间、行业和数据类型等因素的影响;种类多是指数据集的结构异质性,科技进步导致了结构化、半结构、非结构化数据的日益增多;时效性强是指大数据被生成、处理、移动的速度相当快,是区别于传统数据最显著的特征,这也增加了对即时分析、加工数据的需求;价值高是指大数据潜在的高价值能为评价和决策提供依据。可视化是大数据分析的关键步骤,是对有价值信息加以提炼并显示的过程。

(四)大数据的应用

大数据具有5Vs(Volume、Velocity、Variety、Value、Veracity)特点,蕴含着巨大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已引起了产业界、学术界、政府部门和其他组织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近年来,世界发达国家相继布局大数据战略,诸如联合国“数据脉动”计划、美国大数据战略、英国“数据权”运动,大力推动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大数据已纳入我国国家发展战略,国务院2015年8月31日印发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发[2015]50号),指出:“大数据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力,大数据成为重塑国家竞争优势的新机遇,大数据成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新途径。以数据流引领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将深刻影响社会分工协作的组织模式,促进生产组织方式的集约和创新。探索发挥大数据对变革教育方式、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支撑作用”

二、大数据给传统统计学带来的冲击

(一)数据收集方法上

不同于传统的调查抽样方法获取数据,大数据的收集来源渠道通常为现代网络渠道,如互联网、物联网等。不同的数据源的数据采集需要专用数据采集技术, 如包含格式文本、图像和视频的网站数据,通常需要web爬虫技术。

(二)数据存储上

大数据的存储不同于传统的数据存储方式,有固定的格式和结构,对于大数据的数据库来说,可以直接将所探测到的信号自动容纳到其中;大数据需要有先进的存储设备,传统的存储设备已经不能容纳如此大量的数据。

(三)数据分析上

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难以胜任对非结构化的大数据的分析。当前大数据分析技术的研究可以分为6个重要方向:结构化数据分析、文本数据分析、多媒体数据分析、web数据分析、网络数据分析和移动数据分析。

(四)数据展示上

数据可视化的目标是以图形方式清晰有效地展示数据的信息。一般来说,图表和地图可以帮助人们快速理解信息。但是,当数据量增大到大数据的级别,传统的电子表格等技术已无法处理海量数据。大数据的可视化展示需要专业的软件来完成。

三、大数据时代统计学专业教学改革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统计学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大数据对于数据分析人才产生了巨大需求,同时也要求统计专业学生掌握更为复杂统计软件的编程和操作。大数据背景下,统计学要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对课程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

(一)大数据时代统计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定位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各行各业,包括政府、企业、个人都希望能从大数据这座金矿中挖掘出对自己有价值的金子,从而增加了对统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一直以来,我国统计工作领域主要是政府统计、部门统计、民间统计。传统意义上,政府及各个部门是统计学学生就业的首选。然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发展空间更为广阔的民间统计。民间统计相对于政府统计来说,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各类统计咨询公司、统计调查公司、统计研究院等,介于市场和企业、行业之间。民间统计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可以预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统计学作用的提高,民间统计必会成为统计专业毕业生选择就业的主要渠道之一。

(二)大数据时代统计学专业课程设置改革

大数据时代,在对统计数据分析人才需求增加的同时,也对统计专业毕业生的大数据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统计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增加大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课程,如《大数据分析方法》、《数据挖掘》等,培养学生能够使用专业统计软件(R/SAS/Python)进行大数据的挖掘、清洗、分析等。

(三)大数据时代统计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改革

在课堂教学之外,通过广泛举办大数据技术创新大赛、大数据技术创新与创业大赛、数据挖掘挑战赛,支持学生成立大数据研究协会,举办大数据相关讲座论坛等方式,增强学生分析和处理大数据的能力。另外,还要加强校外大数据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通过与通信、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企业大数据开发中心以及大数据研究咨询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给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

四、总结

总之,面对大数据时代的到來,统计学专业需要积极改革与调整课程的设置,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各行各业对大数据分析与挖掘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学龙,龚海刚.大数据系统综述[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5, 45(1):1-44.

[2]陈秀芬.大数据时代下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高教学刊,2015(20):106-107.

[3]邱东.大数据时代对统计学的挑战[J].统计研究,2014, 31(01):16-22.

作者简介:

付强(1981~),男,安徽霍邱人,重庆邮电大学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社会经济统计。牟棉(1985~),女,重庆沙坪坝人,重庆市纤维检验局职员,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统计学专业英语 第7篇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已成为当今世界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高校也突出了英语的重要性,大学里的所有专业都设有英语课,不仅仅是为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而且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有很大帮助。英语考试中写作是非英语专业学生最薄弱的一部分,作文中很普遍的现象之一是中国式英语,即Chinglish。中国式英语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和使用者由于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中国式英语是以中文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在习得英语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一种中介语现象。我们从小接触的是汉语,当我们学习英语的时候,总会受到已经习得的知识影响,没有注意到英语和母语的差别,从而导致很多错误的表达。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式英语在学生写作中的具体表现形式,笔者对2014 级投资学、会计学专业学生的作文进行了一学期的批改,在批改的过程中笔者着重研究中国式英语的表现形式,基于对样本的分析,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观点:

2样本中的中国式英语

笔者仔细分析样本,发现中国式英语主要表现在词汇、句法、语篇等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2.1 词汇方面

2.1.1 词语的误用

在学习词汇的时候经常碰到词意相近或拼写相近的词汇,因此有的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往往不知所措。写作文的时候大多数同学会在脑海里先想一下中文的表达,然后再翻译成英文,不会考虑词性、词的外延和内涵以及词语的运用情景等。比如:

例1 :【误】 The biggest reason is fear of breaking the friendship.

【正】The biggest reason is afraid of breaking the friendship.

例2:【误】Don’t afraid if you refuse somebody’s ask.

【正】Don’t afraid if you refuse somebody’s request.

以上两个例子说明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只是表面上的,“担心”友谊破裂,而fear更多的是指“恐惧”。ask有“要求”的意思,但是它的词性是动词,在这里应该用名词形式。学生对词语缺乏深层的理解,导致了词语的误用,出现了错误的表达。

2.1.2 词语的重复

受汉语表达习惯的影响,中国学生用英语表达思想时,常常不自觉地加上不必要的修饰语。这些修饰语虽然在汉语中也是重复(如“毫无根据的捏造”),但是它们显得自然,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可是,如果把这些修饰语译成英语,效果就适得其反了,既累赘,又有失表达的准确性。

例3:【误】I paid money to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正】I paid to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例4:【误】I will write letters to the government.

【正】I will write to the government.

这两个例子主要是意义的重复,在这里,pay本身就有“花钱”的意思,再加上money就意义重复;write to是“给某人写信”,中间不用再加letter。因为我们中文里的表达通常是“花钱”“写信”,还有的同学把“读书”翻译成read books,这些都是中国式英语的表达。

2.1.3 词语的“混搭”

我们现代人所说的“混搭”是指穿衣打扮的搭配不合适,在这里词语的“混搭”是由于缺乏英语搭配知识,频繁地使用字面的意思翻译而形成了中国式英语。

例5 :【误】 It can not only reduce our pressure, but also relax us.

【正】 It can not only reduce our pressure, but also relax ourselves.

例6 :【误】 So when something goes wrong she or he can’t complete the demand.

【正】 So when something goes wrong she or he can’t meet the demand.

在以上两句中,学生由于缺乏搭配知识,才出现了中国式英语。“放松自己”是relax oneself,也许这个同学只记得动词后跟宾格,而忽视了固定搭配。例6的complete是“完成,使结束”的意思,我们在汉语中可能会说完成你的要求,但是在英语中“满足要求”要用meet,satisfy。

2.2 句法方面

2.2.1 句子结构的误用

学习者运用母语的特征代替英语的特征,常常会犯一些句法上的错误。他们遵循的是母语的规则,应用到英语的写作中,就会出现句法上的错误。

例7 :【误】 We very likely say “yes” to our friends even if something is wrong.

【正】 We are very likely to say “yes” to our friends even if something is wrong.

例8 :【误】 Students not only to complete the heavy academic, but also learning about academic course.

【正】 Students not only complete the heavy academic, but also learn about academic course.

汉语中副词放在动词前面,常常表示程度,但是,在英语的表达中副词要放在动词之后,如果放在前面应该是词组修饰,比如,例7 中的likely修饰say应该放在后面,又由于be likely to表示“可能”的意思,所以上文的改法也是可取的。例8 中是由于平行结构的使用以及缺少谓语而造成的中国式英语。

2.2.2 缺少形态的变化

汉语缺少或没有形态变化,而英语中会有很多形态的变化,如时态与语态的变化、非谓语动词、主谓一致、情态动词等等。

例9 :【误】 Reading is a great manners for us to gain knowledge.

【正】 Reading is a great manner for us to gain knowledge.

例10 :【误】 Other people hold the view that we should are very widely read.

【正】 Other people hold the view that we should read widely.

形态的变化在英语写作中极其重要,很多学生按照汉语的意思直接将汉语翻译过来导致形态上的错误,比如,例9 中“阅读是获得知识的好习惯”中的“习惯”一词在汉语中没有单复数的变化,但是英语要有冠词的修饰,manner是有单复数变化的,在这句话里要用它的单数形式,并且需要加上冠词a,然而manners是复数形式,是错误的表达。情态动词后面接的是动词的原形“,我们应该是非常广泛的阅读”是标准的中国式表达。should后面应该是read,而不是字面上的are very widely read。

2.2.3 忽视英语的形合与汉语的意合的差异

英语是分析性的理性语言,讲究形合,而汉语讲究意合。不论什么题材或体裁的文章,也不论文章有多长,其句子无论如何也逃脱不了五种基本结构(SV,SVO,SVOO,SVOC,SVC)。

例11 :【误】 Shanxi is one of the birthplaces of the civiliz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Shanxi is the miniature of the5000 years civilization of China, Shanxi is also the root of all people of Chinese descent.

【正】 Shanxi is one of the birthplaces of the civiliz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miniature of the 5000 years civilization of China and is also the root of all Chinese descendent.

“陕西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陕西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缩影,陕西是所有炎黄子孙的根基。”这句话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但是英语的写作中没有连接词,就会出现误句那样的中国式英语,显得句子结构不够紧密,英语读者会觉得很啰嗦,正句中用关联词把句子连接起来并且省略了重复的部分,整个句子看起来很地道。

2.3 语篇方面

2.3.1 语篇衔接不当

由于母语的影响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会在语篇中出现中国式英语,主要表现在语篇的衔接上,例如:内容的不衔接、上下句的不衔接、连接词使用不当等。

例12 :【误】 Everyone should keep healthy, because we have a strong body, we can study and work well, otherwise, we can do nothing.

【正】 Everyone should keep healthy, if we have a strong body, we can study and work well, otherwise, we can do nothing.

误句中“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持健康,因为有强壮的体魄,我们才能很好地工作和学习,否则,将一事无成。”这句话很符合中国人的说话方式,但是句中的because和otherwise是衔接不当的,在正句中改成if就更加符合英语的表达。

2.3.2 思维模式的迁移

不同的语言会受到不同的文化的影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思维模式的不同,西方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喜欢开门见山,中国人则比较委婉。

例13 :【误】 There are many people waste the energy, I think we should take some measures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only by saving the environment can we save ourselves.

【正】 There are many people waste the energy, I think I can do something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 only by saving the environment can we live happily.

西方人通过自己的经历来阐述写作主题,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作文的结尾经常呼吁大家采取一些措施和行动来改变现状,因此很多学习者受到中国式思维模式的影响,在写作中出现了中国式英语。

3导致中国式英语的主要原因

3.1 母语迁移

语言迁移是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母语迁移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在学习者学习英语之前,他们就一直使用母语与他人进行交流,他们对于母语的规则已经非常熟悉。又由于语言学习之间存在着共性,所以,学习者学习外语时,会不自觉地将母语的一些习惯迁移到外语学习中去。从最简单的词汇到具体的语篇,中国的学生从出生就接触汉语,在他们学习一门新的语言的时候,就会用脑海里已有的中国式图示来学习外语。中英文写作规则和形式相同的时候可能会产生正迁移,反之,就会产生负迁移。然而英汉存在很大差异,特别是某些规则方面,由于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学生在写作中出现很多中国式英语的句子。

3.2 文化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载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影响和制约着语言交际,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随着中西方交流的日益频繁,学生可以通过电视、网络、书籍等多种渠道对国外的文化习俗、日常生活饮食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了解。学生文化知识过于零散导致学生的文化理解力较差,从而导致语言使用的准确性与得体度欠缺。目前看来,学生对基本的问候语、致谢及隐私等方面掌握得还不错,但语言运用能力普遍较低。学生对常识性的文化差异比较熟悉,但是在写作中只有极少数的学生会注意到这些差异,最重要的是他们习惯用中国式的思维模式去写作。比如,中国人在叙述一件事情的时候习惯性地先说原因,再说结果,但是西方人常常先说结果,再解释原因,英语写作也应该注重这些文化的差异,这样不仅显示出学生写作水平高,而且显示出学生的英语素养很高。

3.3 社会资源的影响

我们生活的大环境对于我们的学习影响很大,最明显的是网络的发展,直接导致很多中国式英语流传得特别快。我们记忆最深的中国式英语大概是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句话在英语的表达中是不正确的,但是这种表达在学生作文中常常出现,因为很多人都这样说,包括一些老师在内,所以学习者误以为这就是正确的表达。还有一些中国式英语最近比较流行,如: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人山人海,give you color to see see给你点颜色看看,no zuo no die不作不会死。这些中国式英语的表达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写作,他们误以为都是正确的,于是在作文中使用。还有就是受一些学习软件的影响,如有道和爱词霸等翻译软件。这些软件翻译出来的很多句子都是中国式英语,学生认为那是正确的,他们就会不断地模仿,以致于产生很多中国式表达。网络给我们提供了很多资源,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很多错误的信息,学生的判断能力很弱,对那些错误的信息无法进行有效的分辨。

4结语

中国式英语是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英语习得过程中的一种中介语现象。中介语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掌握英语的必经阶段。从学习者作文中出现的“中国式英语”,我们可以看出学习者对知识的内化处理受汉语的影响,他们会把母语知识迁移到英语学习中去。正迁移促进英语的学习,负迁移阻碍了英语的习得。本文主要展现了“中国式英语”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主要表现形式,从词汇到语篇的不同表现形式,以及出现中国式英语的原因分析,主要是母语迁移、文化差异和社会资源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写作的培养,使学生尽量避免一些中国式的表达,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素养。学生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中国式英语,不能满足于这种中介语的状态,但是也不能因为害怕出错就不敢写作文,提高写作水平要做到勤学多练。每个学生在中国式英语的表达中出现的错误是不同的,要认真分析原因,找到正确的方法,以习得地道的英语为最终目标,这样不仅在应对英语等级考试中得心应手,而且有助于提高个人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Terence,Odlin.Language Transfer-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薄冰.薄冰英语语法[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8:506.

[3]李文中.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4).

统计学专业英语 第8篇

研究对象:本文研究对象为河南师范大学2014级会计学、投资学专业的133名大二学生。一个学期定期会要求学生以历年的四、六级写作题目为依托,训练他们的写作功底,同时也能够帮助他们迎战此后的四六级考试。笔者通过批改一个学期左右学生上交的写作文本,发现了写作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逐一整理归类出来与大家共享。

文献综述:笔者通过在中国知网上对相关论题研究的文章中发现,一些学者是从写作训练在日常教学中所占比重的大小这一角度来阐述,如张雪梅(2008)。另有一些学者是从广义上或者某一个问题点出发探讨大学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如王承露,王海华(2002)。他们对写作中具体问题的分析缺乏一定的细化性,而宁惠萍(2001)是从拼写错误和语言表达两个方面借助学生实际写出来的英语句子详述学生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很显然此类具体的案例研究尚有进一步的挖掘。而本文则试图以学生的写作作业为依托,具体分析他们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来帮助学生在以后写作中尽量避免此类问题的再现。

1 大学英语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河南师范大学2014级投资学、会计学专业学生为期一个多学期的写作文本修改与剖析,笔者发现大学英语写作中主要存在五大类错误,具体分析如下。

1.1 语法错误

语法错误主要包含两大类错误,即谓语动词的使用和对单词的词性了解不够。

1.1.1 谓语动词方面的错误

第一:句子中缺乏谓语动词:

例1:Mainly some quality goods too expensive(.原句)

Mainly,some high-quality goods are too expensive(.改后句)

例2:The reason for this phenomenon nothing more than tworeasons(.原句)The reasons for

The reasons for this phenomenon are nothing more than two reasons.(改后句)

例3:Fake commodities will destroy the normal functioning of markets and harm to social and economic.(原句)

Fake commodities will destroy the normal marketing function and do harm to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改后句)

第二:一个句子中出现两个谓语动词。

例4:What caused the fake commodities appear?(原句)

What caused the fake commodities?(改后句)

例5:It may be comes from a song or one book(.原句)It may come from a song or one book.

It may come from a song or one book(.改后句)

第三:谓语动词使用不当。

例6:People who can consume them only be in a minority(.原句)

People who can afford them are only in a minority(.改后句)

例7:Fake commodities is harmful to consumers and society.(原句)

Fake commodities are harmful to consumers and society(.改后句)

例8:Fake commodities is serious problems.(原句)

9Everyone will out of luck.(改后句)

Everyone willbeoutofluck.(改后句)

从第三类错误中可以发现,例6的错误有两处。第一处是consume这个词使用的不得体,consum“e消耗,消费”,afford“买得起,负担得起”,原文想表达的意思为“很少有人能够买得起高档产品”,很显然这里用afford这个词更能达意;另一处就是没有弄清楚句子的主语是people,误以为can后面要用动词原形。例7就是谓语动词的单复数没有弄清楚或者是粗心大意。例8属于对动名词的固定搭配积累不够。例9错在情态动词只是表示一个时间状态,并不能充当真正的谓语动词。

1.1.2 对单词的词性了解不够

例10:It serious damage to the credibility of good products(.原句)

It seriously damage the credibility of good products(.改后句)

例11:The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more and more quickly.(原句)

The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more and more rapid.(改后句)

例10这个句子有两处错误,其一对“damage”这一词陌生,不清楚damage是及物动词还是不及物动词;其二不知道副词修饰形容词。

1.2 语意是否连贯

语意连贯的错误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其一名词间没有连接词“and”;其二逻辑关系不明确,关系词误用;其三连接词要前后保持一致;其四连接词前后语意相似,过于累赘;其五整篇文章缺乏连接词的使用,文章缺乏层次感。

1.2.1 名词间没有连接词and

例12: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prosperity of commodity trade.(原句)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commodity trade.(改后句)

1.2.2 逻辑关系不明确,关系词误用

例13:March 15 of each year becomes a special day that a large number of fake products will be exposed(.原句)

March 15 of each year become a special day,in which a large numberof fake products will be exposed(.改后句)

例14:The fake commodities which have brought a lot of harms.(原句)

The fake commodities have brought a lot of harms(.改后句)

例15:What the reason of fake commodity infestation is that fake and inferior products are usually on the cheap(.原句)

The reasons forthe popularity of fake commodities are that they are usually cheap.(改后句)

1.2.3 连接词要前后保持一致

比如“on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这个连接词组,有的学生在写文章时很突兀地使用了一个on the other hand,前一句中根本没有on one hand的使用。

1.2.4 连接词前后语意相似,过于累赘

比如有的同学在描述某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时使用到“for one thing,for another thing”,foronething与for another thing后面描述的原因是一样的,这样就会使文章缺乏可读性。

1.2.5 整篇文章缺乏连接词的使用,文章缺乏层次感

有学生的文章中通篇没有一个连接词,这样就会显得杂乱无章,思路不够清晰,读者读起来就很费解。比如以下几个连接词可供大家参考:“first of all/first and foremost/to begin with,second,what’smore/moreover,in addition,finally/last but not least”,两项列举的连接词“for one thing,for another thing;on one hand,one the other hand”,总结性的连接词“in conclusion,from what has been discussed above,based on the discussionsabove,as is shown in our previous discussion,to sum up,in short”,转折类的连接词“however,nonetheless,nevertheless”。

1.3 语言结构方面的问题

语言结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语言结构杂乱无章,无基本的英语句子成分SVO的概念;其二,单句过多,不会使用复杂句;其三,无主语的句子;其四,语言表达不符合常规。

1.3.1 语言结构杂乱无章,无基本的英语句子成分SVO的概念

例16:Nowadays,the society all kinds of fake commodities.(原句)

Nowadays,there are all kinds of fake commodities in our soci⁃ety(.改后句)

例17:The answer is many businessmen in order to make prof⁃its change the famous brand products into fake commodities.(原句)

The answer is that many businessmen change the famous brand products into fake commodities in order to make profits.(改后句)

1.3.2 单句过多,不会使用复杂句

例18:Some quality goods too expensive,most people can’t af⁃ford to buy.(原句)

Some high-quality goods are too expensive for most people to buy.(改后句)

例19:Security is no guarantee of fake commodities,it may lead to physical and mental be hurt(.原句)

Security is no guarantee of fake commodities,which may lead to physical and mental harm.(改后句)

1.3.3 无主语的句子

例20:On this law is not strict is also an important reason(.原句)

Having no strict law on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reason.(改后句)

例21:In the past few years has been seen such a thing(.原句)

The past few years has witnessed such a thing.(改后句)

例22:The main cause is peoples greed for money.(原句)

1.3.4语言表达不符合常规

例23:The concern is there are a lot of fake commodities(.原句)

The concern on fake commodities has been heated(.改后句)

例24:The reasons for the existence of fake commodities are that.(原句)

The reasons for the existence of fake commodities are the following aspects//as follows.(改后句)

1.4 简而不简

此处的“简而不简”指的是利用复杂的句式表达简单的句意。有的同学为了给自己的文章增彩,刻意地使用一些从句来增加句子的长度,殊不知如此一来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有些短语或小品词达意的效果要胜于复杂的句式。语言的首要作用是为了达意,其次才是雅。复杂句式存在的意义在于为解释一句话所包含的多重意义提供便利。学生有使用复杂句式的想法固然是好的,但要建立在达意的基础之上,如此一来方能写出优美的句子。

例25:They can produce fake commodities to replace the goods which are good quality and high cost.(原句)

They canproduce fake commodities to replace the good but expensive ones.(改后句)

1.5 字字照搬

我们大多数学生英语写作的思维模式是汉化模式,即想一句汉语,再将其转化为英语。由于受两种语言结构不同的影响,在语言转码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字字照搬,寻找英语中对应词语的表达。就如同拼图一样,你虽然拥有了所有的小拼图,但你始终呈现不了一张完美的大拼图。语言的组合也是如此,有时候每一个对应的英语单词你都知道,可还是不知道某个句子怎样表达,或者说是即便写出来了,也是晦涩难懂,有诸多的语言错误。

例26:有六个月没看到我的爸妈了。

There are six months didn’t see my mother and father.(原句)

It seems that I haven’t seen my mother and father for six months.(改后句)

例27:对社会有很坏的影响。

For society has a bad influence.(原句)

For society it has a bad influence.(改后句)

例28:一些假冒伪劣产品甚至会损害孩子的成长。

Some inferior commodities even hurt the children grow up.(原句)

Some inferior commodities even hurt the growth of children.(改后句)

例29:没有人说***

There have no persons say...(原句)

There are no persons saying...(改后句)

2 原因剖析

2.1 语言错误问题

英语句子是由谓语动词连接起来的,而汉语是由词意连接起来的,较少受语法规则的限制。对于同一句话,英语和汉语会有不同的解读方式。比如:这件衣服非常漂亮,从英语的角度来看这句话的谓语动词需要增添“be动词”,而在汉语中“漂亮”即此句的谓语动词,所以学生的英语句子中经常会在谓语动词这块犯错误。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学生错过了一定的习得期。Krashen在1987年提出了自然习得理论假说,他认为儿童在习得语法规则时有一定的自然习得顺序,习得顺序如下:

-ing,plural,copula→auxiliary,article→irregular past→regular past,3rdpersonsingular,possessive

每种语法规则都有一定的习得期,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儿童对语言的习得。

2.2 语意连贯问题

学生受写作模板的限制,在写作过程中片面追求复杂句式,以致忽视了句子间的逻辑关系,造成关系词误用,文章华而不实,内容上缺乏层次性。

2.3 语言结构问题

由于受英汉语言结构差异的影响,英语句子是静态的,呈树状分布,英语句子只能有一个独立的主干,其他枝叶部分可随意添加,而且英语的语法规则似乎要多于汉语,英语句子必须符合SVO结构,主语的成分并不是所有的词性都能充当。而汉语是动态的,呈竹状分布,如同竹子一样,句子是一个个叠加起来的,汉语的语序随意性更大。

2.4 英汉思维模式差异

受思维模式的限制,英语思维是先果后因,而汉语思维是先因后果,从而造成了写英语句子时用复杂的句式解释简单的句意。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学生在写英语句子时易字字照搬,力求将每一个单词都表达出来,实则句子的本意还是没有表达出来。

3 结束语

英语写作体现的是大学生英语的基本功,老师和学生都要给予一定的重视。通过对大学英语写作中常见的问题及成因分析,笔者希望广大大学生在日后的写作过程中能尽量规避此类问题。然而由于研究对象的范围较小,对大学英语写作中问题的研究与归类及成因分析尚不全面,希望更多的研究者能够借助真实的案例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Ellis R.第二语言习得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2]宁惠萍.大学英语写作问题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S2),2001:229-230.

[3]王承露.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S1),2002.

统计学专业英语 第9篇

据统计,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总数约为933万,全国高校招生660万人,比去年增加了3万人,录取率72.3%。其中,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报名人数与去年基本持平,往届生报名较去年减少28万名,减幅15%。

相比其他省的高考生源不断下降,陕西却出现自前年和去年高考报名人数下降后的首次增加,2011年陕西高考报名人数383932人,比去年增加5376人。

2011年有174所院校在陕参加一批本科录取,招生计划为31178人,其中文史类5000人,理工类26178人;参加二批本科录取的学校共439所,计划53844名,其中文史类15875人,理工类37969人;参加三批本科录取的学校共230所,招生计划为30549人,其中文史类12629人,理工类17920人。

2011年有82所院校在陕参加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本科统计学专业录取,招生计划为714人,其中文史类71人,理工类643人,具体情况见表1。

1 2011年陕西统计学专业招生情况分析

1.1 统计学专业招生主体为理工类院校。

在陕西招生统计学专业的82所院校(有重复院校2所,下同),共招收714人。其中,文史类3所占在陕西招生统计学专业院校的3.66%,招生71人占在陕西招生统计学专业人数的9.94%;理工类79所占在陕西招生统计学专业院校的96.34%,招生643人占在陕西招生统计学专业人数的90.06%。

陕西省内招生统计学专业的本省9所院校(无重复院校,下同),共招收517人。其中,文史类1所院校占陕西省内招生统计学专业院校的11.11%,招生38人占陕西省内招生统计学专业人数的7.35%;理工类8所院校占陕西省内招生统计学专业院校的8889%,招生479人占陕西省内招生统计学专业人数的92.65%。

1.2 统计学专业招生主力军为二本院校。

在陕西招生统计学专业的82所院校中,一批本科院校34所招生121人,分别占在陕西招生统计学专业院校的41.46%和招生数的16.95%;二批本科院校41所招生408人,分别占在陕西招生统计学专业院校的50.00%和招生数的57.14%;三批本科院校7所招生185人,分别占在陕西招生统计学专业院校的8.54%和招生数的25.91%。

陕西省内招生统计学专业的本省9所院校,一批本科院校2所招生45人,分别占在陕西招生统计学专业院校的22.22%和招生数的8.70%;二批本科院校4所招生294人,分别占在陕西招生统计学专业院校的44.44%和招生数的56.87%;三批本科院校3所招生178人,分别占在陕西招生统计学专业院校的33.33%和招生数的34.43%。

1.3 统计学专业独立设置院校占主体。

在陕西招生统计学专业的82所院校中,统计学专业设置在经济学类3所院校占在陕西招生统计学专业院校的3.66%;统计学专业设置在数学类10所院校占在陕西招生统计学专业院校的12.20%;统计学专业独立设置69所院校占在陕西招生统计学专业院校的84.15%。

陕西省内招生统计学专业的本省9所院校中,统计学专业设置在数学类2所院校占陕西省内招生统计学专业院校的22.22%;统计学专业独立设置7所院校占陕西省内招生统计学专业院校的77.78%;目前还没有院校将统计学专业设置在经济学类。

2 统计学专业建设的思考

2.1 巩固统计学专业的地位,逐步限制统计学专业数量增长。

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论科学,其目的在于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随着统计学由早期的纯粹描述统计不断拓展为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并重,统计成为人们认识社会的最有力武器,已广泛应用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众多领域。

正因如此,统计学专业在我国高校迅速发展。由于统计学与数理统计的必然联系,大多数高校将统计学专业作为新申报专业设置在数学系(院),当受到新专业申报指标限制时,无法独立设置统计学专业,就将统计学专业作为数学类中的专业之一,甚至将统计学作为培养方向,以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方向)分解数学招生指标。

2.2 明确统计学专业方向,适度扩大统计学经济方向专业。

由于统计学与数理统计的必然联系,大多数高校将统计学专业方向确定为理工类。2011年在陕西招生统计学专业的82所院校中,仅有3所文史类院校;统计学专业与经济学类学科相关的院校也仅7所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建立,许多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等。因此,适度扩大统计学经济方向专业,不仅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还在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级管理人才。

2.3 调整统计学专业结果,有条件增加统计学专业文史类招生计划。

2011年全国高考录取率72.3%,陕西省高考录取率有望达到63.4%。这是对考生整体而言,具体到文理科,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如2010年陕西省参加全国统考的考生368882人,其中文史类102046人,理工类233165人(另有体育类8035人,艺术类25636人);文史类(二本以上)录取24225人,理工类(二本以上)录取67740人。文史类与理工类报名人数之比为:1:2.285;文史类(二本以上)与理工类(二本以上)录取人数之比为:1:2.796。但,文史类(二本以上)和理工类(二本以上)录取率分别为23.74%和29.05%,文史类(二本以上)与理工类(二本以上)录取率相差5.31个百分点。因此,完全有理由调整统计学专业结果,有条件的增加统计学专业文史类招生计划,促使文史类和理工类招生人数趋于和谐。

2.4 发挥统计学专业优势,改造与统计学相关专业的内涵。

统计学专业不仅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高校招生和就业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应充分发挥统计学专业的优势,改造与统计学相关专业的内涵建设。

参考文献

[1]焦新,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平均录取率将超七成[N].中国教育报,2011.6.4.

[2]张彦刚,陕西今年高考计划招生24万人,录取率超63.5%[N].三秦都市报,2011.5.26.

[3]诺拉,陕西省2011年高考计划招生人数[E].http://blog.sina.com.cn/mssun2007,2011.6.2120:20:47.

统计学专业英语 第10篇

1 应用随机过程的教学现状

周口师范学院在第四学期为统计学专业本科生开设了应用随机过程这门课程, 每周3个 (3节理论课) 学时, 共51学时。主要讲授预备知识、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泊松过程、更新过程、马尔可夫过程等几个部分。应用随机过程在内容体系上与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统计、微分方程、实变函数等紧密相连, 学校目前的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导, 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2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 应用随机过程是以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统计、微分方程、实变函数为基础的一门应用型课程。学院统计学专业的学生没有开设实变函数 (测度论) 和微分方程这两门课程, 学生在刚学完概率论就直接开始学习随机过程, 缺乏测度和解微分方程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因此, 在理解随机过程的基本理论和相关证明时难度较大。

第二, 现行的课程教学过于强调“重思想、重方法”。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和实变函数等“数学”课程与概率统计是随机过程课程理论研究的主要工具, 该课程的很多理论及模型建立需要用到数学的方法和技巧。目前教学中, 没有过多强调必要的数学过程与技巧, 仅仅将其作为解决随机过程基本思想的工具, 着重于基本思想和解决问题思路的分析。同时, 在实际教学中, 针对随机过程模型背景设定, 没有足够的课时教会学生如何去验证模型为什么正确。

第三, 教学过程中, 没有将应用随机过程方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由于教学大纲中没有设置上机课 (仅仅是任课教师个人在理论讲授之余抽出极其有限的时间利用统计软件R、SPSS、Eviews给学生做课堂演示) 。应用随机过程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脱节, 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随机过程方法处理实际问题时, 感到不知所措, 不会运用相关统计软件来完成随机过程的模拟、运算, 即便偶尔能够运用软件, 却不知该如何对操作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与分析。

第四, 教学师资不足。学校统计学专业是2010年新设专业。讲授应用随机过程的教师严重不足, 没有形成良好的教学团队和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不利于课程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

3 应用随机过程教学对策

应用随机过程课程既是专业核心课, 又是重要的专业主干课, 在统计学专业教学中居于承上启下的中心地位。通过不断的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为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做出一定的贡献是笔者的主要目标。为此, 笔者根据应用随机过程的教学经验及教学现状, 针对该课程的性质对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3.1 合理设置先修课程

在现行的教学模式下, 调整统计学专业先修课程的设置, 将微分方程和实变函数 (测度论) 两门课放在前三个学期学习, 同时微调概率论的教学大纲, 适当增加学时, 加深对随机理论的讲解, 为第四学期应用随机过程的学习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

3.2 弱化“重思想、重方法”理念, 强化以“任务”驱动教学的方法

为了使抽象的随机过程知识便于理解, 教师致力于从直观性、趣味性和易于理解的角度介绍随机过程, 增加与实际生活贴近的例子, 深入浅出, 以点带面,

使学生明确领悟教学内容。同时, 在练习中选取一些小的随机过程模型, 让学生从实际背景出发, 建立模型, 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通过讨论和分析, 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真正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3.3 加强教学内容的应用性

改革学校应用随机过程课程教学应用不足的局面。一方面, 增加应用随机过程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习, 更要在精选知识、交叉融合上下功夫, 搞好整体优化。另一方面, 增加上机课 (实验课) 借助统计软件, 如SAS、SPSS、R或Eviews加强学生数据处理和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3.4 提高现行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引进新的教学力量相结合

为了更好地讲授应用随机过程, 一方面, 任课教师应不断加强业务学习, 更新知识, 改善知识和结构, 了解本方向知识的前沿性。可在每学期开设学习讨论班,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 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 开阔视野。另一方面, 在教师岗位设置允许的前提下, 引进新的教学力量, 尤其是一些专业素质过硬, 博学多识的博士, 扩充到教学团队中来, 整体提升应用随机过程的教学队伍。

摘要:应用随机过程课程在统计学专业教学中居于承上启下的中心地位。为此, 结合周口师范学院统计学专业应用随机过程课程教学现状, 探讨该专业目前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 针对问题给出相关改进措施及对策。

关键词:应用随机过程,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统计学专业英语 第11篇

摘 要:统计学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核心课程,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统计学教学改革的重点,针对现阶段统计学教学中的教学方式的单一,理论脱离实际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以案例教学为主引导学生学习;引入实践教学;在教学中运用统计分析软件;改革考核方式,完善考试内容。

关键词:统计学;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287-02

随着对数据决策的重视,各行各业都急需大量的掌握数量分析方法的经济管理人才,这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也必须适应新环境的变化进行教学改革。统计学作为信息管理专业的一门简述数量分析方法的重点课程和必修课程,则是改革的重点。目前,根据信息管理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普遍认为这门课不好学,难度过大,理论与实际脱节,对理论推倒无法理解。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都不太理想,所以统计学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统计学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一、统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统计学课程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三多两难”,即概念多,原理多,公式多,理解难,记忆难;二是高度抽象性,这就给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带来很大的难度,而现实的统计学教学却忽视了统计学课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1]。

1.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高校统计学教学,仍以教师理论讲述为主,以系统阐述学科理论为主导,以理论,公式推导为内容,偶尔列举个别例题对原理和计算方法进行辅助说明,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理论知识,这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的突出特点是重概念、轻实践,重理论、轻方法。以教师为教课主体,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课上不愿听课,或者听课效果不明显,同时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法也不利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是为了考试而记住统计学的公式、概念、原理,由于统计学的三多两难,导致学生对知识点会在考试后基本忘完,达不到开设这门课的目的。

2.不重实践的思想仍很严重

统计学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和很多实质性学科的结合越来越多,越来越紧密,比如卫生统计学、军事统计学、管理统计学、经济统计学,如果教学中缺少了与专业相关的实践环节的支撑,教与学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教师的热情和学生的兴趣也很难被有效调动起来;同时,目前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多统计软件如SAS、SPSS、EXCEL的出现使得各种统计方法有了计算机的支持,统计工作者可以凭借统计软件直接对各类现实问题进行数据分析,而不必了解其中的公式。统计软件的使用不仅使得计算变得简便、准确,同时也使得效果变得生动、轻松,而现实是由于教师的知识结构不足和学校计算机环境建设上的滞后,很多统计学在课上很少讲到统计软件的应用,也没有实验课来支撑统计软件的学习,导致统计软件在统计课程教学中应用远远不够,学生掌握的能力与现实脱节,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相差较远。

3.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单一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评估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统计学考试,多年来一直采用的是传统的闭卷笔试考试和平时成绩两个部分的综合。其中闭卷考试的考试题型主要为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等等,这种方式主要注重基本公式,基本理论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基础理论部分的教学质量,但是这种考核方式忽视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涉及较少,对于评价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有很大的缺陷,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往往靠死记硬背学习统计,没有从本质上抓住统计学的知识精髓,没有形成灵活运用知识和原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从而导致了有的学生考试分数很高,但是遇到实际问题却束手无策;而平时成绩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上课率和做作业的情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的上课率,但是却无法保证学生的上课效率,导致了学生虽然人在这里,但实质上可能没听课或者做别的事,效果并不好。

二、信息管理专业统计教学改革的几点措施

1.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以案例教学为主引导学生学习

结合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和相关课程的开设情况,增加一些在经济管理分析中具有清晰应用前景的统计理论与方法,引入计算机的案例和学习内容,同时以精选的例题和案例来复原典型统计问题的情景,通常可以采用一是案例引导法,以现实问题的提出为起点,然后通过解决方案的设计,书面陈述解决过程和结果为线索组织教学,通过对案例中一些问题的引导、说明教学内容,使得案例与课程的基本原理融为一体。其中的案例要么结合当前经济管理实际,要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有一种感同身受的体验,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对统计知识的充分理解和即时应用能力。二是案例讨论法,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的一种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为主角,教师起的是引导的作用,实现了教学过程的互动性。

2.引入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而不再仅限于记公式、背原理,引入实践教学环节,可以在学期之初,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比如大学生日常消费调查、信阳地区企业调查,要求学生在学完统计学课程后完成一份从问卷设计,问卷调查实施,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全过程的调查报告,为了减少搭便车的情况,每组人数限制在2~3人以内,这样学生在开始学习这门课的时候就会带着解决问题的心态来学习,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具体到某一部分内容,可以在学完某部分内容后向学生明确这部分内容可以做调查报告中的哪一部分工作,同时教师进行过程指导。这样就在任务的驱动下,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3.在教学中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实现统计教学与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的紧密结合

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训练,关注培养学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数据的能力和对统计结果的解释能力,一方面,在上课阶段有意识的使用统计软件对问题进行分析求解,并解释结果;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利用统计软件来做课后习题和处理实践问题,提高学生自身的统计软件的动手能力。并建议在统计学课程的教学课时中,开设8~10个课时的实验教学,利用现在比较成熟的统计分析软件如SPSS、SAS、EXCEL[3]等让学生亲自来处理各类经济管理问题的数据分析,一步步演示图表的做法和计算的过程,从中完成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比如均值、方差、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等。这样避免了枯燥的学习,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巩固了已学到的理论知识,培养了以定量分析为主的统计思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最后,在课题教学环节,最好使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多媒体可以从展示大量原始数据开始,利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处理数据,可以方便快捷的生成统计图形图表,这样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节约宝贵的课堂时间,使得教师增加课题信息量,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从繁琐的公式推导和复杂的手工计算中解脱出来,可以演示较复杂的、篇幅较长的现实案例,并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清晰。

4.改革考核方式,完善考试内容

统计学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三个方面的能力: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了综合评价学生的三种能力,拟将考试成绩分为下面几个部分:一是理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采用期末笔试形式,主要考核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原则和步骤,在出题时尽量结合实际问题去测试;二是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出勤率、课堂表现(比如案例互动环节的讨论的积极性)和完成作业情况进行评定;三是实践成绩,占总成绩的40%,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调查报告,主要考核学生利用统计软件完成调查设计、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能力,以调查报告的情况作为该项成绩的考核依据,另一个是上机测试,每次实验时结合统计学每一章节的内容,安排学生进行相关的上机操作,比如统计图表的绘制、统计指标的计算等,要求学生上交相关作业。

不管做哪一种改革措施,教师都在其中起着引导作用,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改革的效果是有着最直接的关系的,教师的专业知识、基础理论知识、计算机应用水平和实践知识都是直接影响统计学教学质量的,因此对于教师自身而言一是要加强自身学习,改善知识结构,不断了解课程所属领域前沿动态,广泛涉猎,不断更新知识。二是多做研究、多做实践,不仅在专业上,而且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做研究,为了弥补实践经验不足,如可能则深入实际,到企业中进行实践。

参考文献:

[1]刘元欣.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1):84-85.

[2]宫春子.快乐统计教学方法探讨[J].统计教育,2008,(1).

[3]袁卫.国外统计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及对我国统计教育改革的思考[J].中国统计,2001,(10).

非统计专业统计学教学方法探讨 第12篇

一、用通俗简洁的语言进行教学

统计学是一门对客观实际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 找出事物的发展规律, 并在此基础上做出预测或决策的学科。它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一直被学生认为是枯燥而难学的课程。

传统的统计学教学过于注重统计指标的计算统计理论的演绎, 使学生深陷繁复的计算中, 对于如何运用统计方法和统计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则很少讲到。教师在具体授课过程中一般都津津乐道于统计学基本概念的阐述和统计公式的推导, 使用的语言都非常专业化、学术化。对一部分学生来讲, 他们认为教师的语言是晦涩难懂的。

针对这一现状, 在教学中要用简洁、通俗的语言。而且这种语言形式要贯穿讲课的始终, 不管是讲授统计思想、统计概念, 还是讲授统计公式。可以把公式具体化, 删繁就简, 挑选重点有代表性的着重讲解, 而没有必要对每一个公式都推导其来龙去脉。还可以通过不断地举例来解释说明统计概念的实际意义, 使学生活学活用。另外, 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该多用些提问句、疑问句,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提问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要与学生互动, 一起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教学效率。统计学的灵魂在于与经济管理类各实质学科相结合, 用统计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所以, 教师在讲课时可以与学生熟知或学过的课程联系, 这样更加便于他们理解、掌握所学的统计学知识, 并且能把所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其中。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通过分析案例, 激发学生参与讨论、分析, 让学生从自己的亲身体验中理解理论知识。这个方法在非统计专业的授课过程中运用得非常广泛, 普遍反映效果良好, 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第一, 要做好准备工作, 就是精心选择适当的案例。所谓的适当是指:一要和所讲述的理论知识联系密切;二要难度适中, 但要有综合性, 不能只针对某个具体定义而编写, 因为案例太容易就没有挑战性, 不深入讨论就学不到东西, 太难就会让一部分学生知难而退, 不参与讨论;三是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题材, 所选的案例必须是真实发生过的事件, 而不能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比如对于金融专业的学生可以设计用几何平均数计算投资的平均收益率、运用标志变异指标考察投资组合的风险大小等。对于经管专业的学生, 精选抽样推断、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对于控制产品质量, 经营决策等方面的案例, 深入浅出地介绍这些方法的基本思想、并用Excel进行分析。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也使统计学的课堂不再是教师1块黑板、1支粉笔、1本教材、1张嘴巴就能将一门专业课程从头讲到尾。

第二, 要组织好案例教学的课堂教学。教师的角色需要发生变化, 要从教师的角色转化为一个普通学生, 让自己参与其中,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放手让学生自由讨论。当学生提出问题时, 不要直接作答, 而是引导学生互答问题和辩论, 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 自觉地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自觉地归纳总结。

第三, 还要注意在案例课结束以后, 让同学写总结。把课上所运用的理论知识, 在讨论中领悟到的东西, 以及自己归纳总结的东西书面化,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以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利用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把授课重点转向过去传统教学顾及不到但实际上更加重要的方面, 即从过去主要针对统计学概念和方法的理解转向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各种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

多媒体教学的关键是教学课件的制作。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为教师应该自觉地学习并掌握教学课件的制作, 由于运用多媒体演示课件或幻灯片信息的流量大、速度快, 接受起来有些难度, 学生可以不再记笔记, 而是将不明白的作标记, 课件可以让学生课下拷贝, 以便于复习。

四、将Excel应用在统计学教学中

第一, Excel是使统计学教学走出困境的一个辅助教学工具。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一门科学, 统计学教学活动也是围绕着数据展开的。由于概念多、图表多、公式多、计算繁琐、抽象、枯燥、难教难学、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等, 使统计学教学面临严峻的困境。Excel在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 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 丰富教学内容, 增强趣味性, 活跃课堂气氛, 使一些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东西具体化、简单化, 完成那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难以完成的任务, 并且教师的课堂操作、演示, 还可以激发学生课下动手的兴趣。

第二, Excel是目前最适合作为统计学教学辅助工具的一款软件。 (1) Excel的统计功能虽然不像专业统计软件那样强大, 但能够满足教学需要; (2) 无论是多媒体教室里的还是学生宿舍里的计算机, 一般都装有现成的Excel软件, 而那些专业统计软件则需专门购买, 而且价格昂贵; (3) 大学一般会开设Office软件应用课程, 学生具备一定的Excel应用基础; (4) 最重要的是Excel软件易学易用, 比起那些专业性的统计软件来更受欢迎。

五、注重实践

第一, 课堂体验方式, 即在课堂进行现场实验教学。例如在介绍统计学的抽样估计内容时, 可以以同学的学习成绩、学习时间、学生每月的消费等为调查内容, 课堂上当场随机抽取部分同学资料, 进行样本资料计算, 进行估计和精度分析, 当场给出结论说明。使学生直接感受到了抽样调查和估计的整个过程, 从而很快就能理解和掌握, 不再显得抽象和难学了。

第二, 实践性教学, 即通过组织学生到统计部门进行见习活动, 增加学生对统计工作的感性认识。例如, 在学生学习了统计的基础知识, 理解了统计的学科性质和任务后,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到统计局进行现场了解本区人口数据, 根据统计目的的不同, 让一部分学生用变量进行分组, 如按年龄、按家庭人口数等进行分组, 以了解人口的年龄状况、家庭状况等情况;让一部分学生按品质标志进行分组, 如按职业、文化程度等进行分组, 以了解人口的职业、文化程度分布等情况, 再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然后把结果与该局统计的结果进行交流比较。让学生了解统计工作的整个流程, 使学生对如何组织一项统计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为学生今后能胜任工作, 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第三, 直接参与方式, 即利用假期, 让学生自行设计, 自行组织调查, 直到调查报告的编写, 调查总结或体会的形成, 全部由同学自己来完成。通过这次调查活动, 使学生加深了对统计调查工作的理解, 而且在这次活动中, 学生也能够灵活运用各种统计调查方法和组织形式进行调查, 如调查网吧的运营情况, 学生就会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而调查上网人员的构成情况, 有的学生采用了抽样调查, 也有的学生采用了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等方法, 组织形式有的采用等距抽样, 有的采用整群抽样, 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为学生将来独立组织统计调查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戴发山.统计学课程教与学探讨.高教论坛, 2006.8.

[2]王尚武.重建统计学教学模式.统计与决策, 2001.1.

统计学专业英语

统计学专业英语(精选12篇)统计学专业英语 第1篇一、广东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统计学)》课程教学设置1.课程设置基本情况。本课...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