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手术室护理论文范文
标准化手术室护理论文范文第1篇
1、药柜放置定位,清洁、整齐、无灰尘。
2、柜内药品有基数单,帐物相符,各种标签清楚,无过期、变质。
3、吸引器性能良好,电源插座性能良好。
4、值班人员每日检查、签名。
5、熟练使用抢救设备,掌握复苏抢救技能,熟悉抢救药品的性能,剂量和使用注意事项。
二、器械室管理:(专人管理)
1、器械柜摆放整齐,柜内清洁,无灰尘。
2、器械分类放置。
3、器械光洁无锈,关节灵活,性能良好,锐利器械有防护,定期清洁、检查、保养。
4、精密手术器材专人保管、定期检查及保养。 5 、掌握各类器械用途,灭菌方法,保养等。
三、无菌物品储存(每天值班人员管理)
1、 无菌物品摆放整齐,符合要求。专柜储存,有取放标志,保持清洁。
2、无菌物品包装清晰、项目齐全,定位放置,定期检查无过期。
3、无菌物品有灭菌方法相符的合格的灭菌指示胶带、灭菌时间、过期时间,包装着签名。
4、打开无菌物品时注明开启时间。
5、无菌物品包布无潮湿、破损,清洁、干燥。
6、一次性物品拆外包装与其他无菌物品分柜放置,包装合格,标识 清楚,无过期。
7、各种物品数量充足。
四、污物间
1、医疗废物分别放置,标志明确,传染性污染敷料双层包装,标注送洗。 2.、污物间整洁,污物及时处理,不堆放。 3.、各区拖把标识清楚,分池洗涤,悬挂晾干。
4、安全存放病理标本,标识清楚,当日标本当日送,有交接手续,不丢失。
五、感染管理
1、一次性用物不得重复使用。
2、无菌干燥持物钳及容器使用有效时间4小时,标记清楚,有灭菌、使用日期,不得连台使用。
3、按照特殊感染手术处理标准进行消毒隔离,医疗垃圾处理按照特殊感染手术标准处理。
4、隔离手术手术通知单有标注,安排在隔离手术间,术后终末消毒,不得参观,工作人员防护用品齐全。
5、采用对接车,被服每日更换并消毒,感染病人专用,用后并消毒。
6、洗手毛巾刷手刷一人一用一灭菌。
7、止血带一人一用一消毒
8、术后器械密闭运送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特殊感染手术手术按照特殊感染手术处理标准进行消毒隔离。
9、手术后的废弃物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
10、湿化瓶、吸引瓶一用一消毒,干燥保存,瓶子光亮清洁,管壁无污物。
六、卫生保洁
1、每日手术后对手术间壁柜、无影灯、仪器、器械车、手术床、操作台面、地面进行擦拭。
2、每周对天花板、、墙壁、空调机网进行彻底清洁。
3、内外走廊、辅助间地面每天拖抹两次。
4、不同区域的清洁工具不能混用,有明显标记。
5、手术床单清洁、整齐,一人一单。
6、用物清洁整齐,表面无灰尘,地面无碎屑,无污迹。术中被病人血液或体液污染的地面,及时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液浓度根据感染类型进行选择。
7、连台手术,手术结束后迅速清理用物,空气消毒>30min未经消毒、清洁的手术间不得连续使用。
2
手术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 、手术患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1) 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在手术开始前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时,应立即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气管插管、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根据医嘱应用抢救药物,同时呼叫其他医务人员帮助抢救。必要时准备开胸器械,行胸外心脏按压术,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心、肺、脑复苏,必要时开放两条静脉通道。
(2) 术中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时,先行胸外心脏按压术;未行气管插管的患者,应立即行气管插管辅助呼吸,保持有效静脉通道,必要时在开一条静脉通道。穿刺困难时,可配合医生做中心静脉置管或静脉切开。
(3) 参加抢救的人员应注意互相密切配合,有条不紊,严格查对,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做好病情记录。口头医嘱必须复述,得到确认后方可执行,并保留各种药物安瓿及药瓶,做到及时、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4) 注意为患者保暖,可使用各种加温装置。如升温毯,液体升温器等。 (5) 巡回护士严格遵守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术中密切观察病情,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尽快采取抢救措施。
(6) 急救物品做到“四固定”,每班清点,完好率达到100%,保证应急使用。
(7) 手术室护士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流程及各种急救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 、手术患者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1)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药,报告医生,患者就地平卧,进行抢救。 (2)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ml(小儿酌减)。如症状不缓减,可每隔30min皮下或静脉注射该药0.5ml,直至脱离危险。
(3)给予氧气吸入,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及人工呼吸。
(4)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遵医嘱应用升压药,呼吸兴奋剂,抗组胺及皮质激素类药物以维持血压,呼吸,解除支气管痉挛。
(5)发生心脏骤停,立即进行CPR等抢救措施。 (6)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病情变化,患者未脱离危险前不宜搬动。
(7)准确记录抢救记录,如未及时记录应按相关规定6h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三、手术室药物不良反应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1) 药品应专人管理,集中领用、保管,药品存放环境及温度符合要求。 (2) 了解药物性质、疗效和不良反应,保存新药说明书,组织学习。
1 (3) 常用药品定期检查,及时更换,如出现沉淀、变质、过期等严禁使用。 (4)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药品现用现配,掌握配伍禁忌。 (5) 根据病情、药品性质调节输液速度,观察用药后反应。
(6) 密切观察易发生过敏的药物或特殊药物,发现异常反应立即减慢输液速度或停止用药,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相应处理并做好记录。
(7) 遵医嘱正确用药,了解药物作用和不良反应。
(8) 必要时做好封存、检验等工作,报告药剂科、感染办公室、护理部。
四、手术患者用药错误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1) 高风险药品(高浓度电解质、细胞毒性、毒麻药品、精神类管理药品)专人、专柜、上锁管理,标志醒目。
(2) 遵医嘱用药,用药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并再次查对患者腕带信息。 (3) 杜绝执行口头遗嘱。严重患者紧急抢救情况下,执行口头医嘱时,执行前须重述,待医生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结束后及时补充记录并双签名。、
(4) 发现用错药物,立即停药,通知医生,遵医嘱积极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对患者的损害,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5) 报告科主任、护士长,上报医务部。护理部。 (6) 做好患者/家属的安抚善后工作。 (7) 组织讨论,分析整改。
五、手术患者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1) 严格执行静脉输液操作流程。
(2) 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及输液装置质量。
(3) 根据患者年龄、病情及药物性质,调节输液速度。
(4) 输液前排尽空气,加强巡视,及时更换液体,加压输液时准人看护。 (5) 患者发生输液反应应减慢或停止输液,必要时更换液体及输液器,根据反应类型及程度进行相应处理:①发热反应,低热患者减慢输液速度,通知医生,加强观察;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遵医嘱给抗过敏药物及激素治疗。②循环负荷过重,病情允许,取端坐位,高流量氧气吸入,(6~8L/min,且在湿化瓶内加入20%~30%的乙醇溶液),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等。③空气栓塞,取头低足高左侧卧位,高流量给氧,对症处理。④静脉炎,更换输液部位,患肢抬高制动,局部相应处理。
(6) 病情严重者就地抢救,必要时行CPR (7)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记录。 (8) 报告药剂科、感染办公室、护理部。 (9) 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必要时送检。
(10) 患者/家属有异议时,按相关程序封存液体及输液器具。
六、手术患者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2 【应急预案】
(1) 严格管理输血用具,使用一次性输血器,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正确管理血液及血制品,血液取出后避免剧烈震荡,如为血库,可在室温下放置15~20min后再输入。
(2) 输血过程中(从血液标本采集到血液成分的输入)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三查:查血液的有效期、血液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核对床号、姓名、病房、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实验结果、血的种类和血量)。
(3) 开始输血速度宜慢,不超过20gtt/min,观察15min,如无不良反应,根据病情调节滴速,成人40~60gtt/min,儿童。老年、严重贫血及心衰患者速度宜慢。
(4) 输血过程中加强巡视,持续观察有无输血反应。 患者发生输血反应,立即通知手术医生、麻醉师及输血科,按反应类型及程度给予处理;a、低热患者,减慢输液速度,密切观察;高热患者,遵医嘱物理降温,给予解热镇痛药及抗过敏药物。
B、过敏反应: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给予抗过敏药物,继续观察;严重者,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保持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抗过敏、激素及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ml,监测生命体征,氧气吸入,抗休克治疗,必要时气管切开及CPR。
C、溶血反应:①立即停止输血,报告手术医生,保留剩余血液,将患者输血前后的血液标本送输血科检验;②维持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升压药和碳酸氢钠碱化尿液③双侧腰部封闭及热敷;④抗休克治疗;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 (7)必要时上报医务部、护理部。
(8) 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相关程序对血液及输血器具进行封存。
七、术中发生物品清点误差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1) 手术前后必须由器械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医生共同认真清点
所有物品的数量、规格型号及完整性,执行《手术物品五次清点制度》并认真记录于《手术清点记录》上,依此作为法律依据。
(2) 术中物品清点误差时,应立即上报手术医生及护士长,暂停手
术,并再次仔细检查所有可能遗留的地方,直到确认无误。(3)严格坚持手术中使用过的物品不离开本手术间的原则,包括脓液、粪便等。
3 (4) 在确保患者病情不受影响时,如再次查对无效时应与手术医生
共同商讨采取拍X线片或其他检查方法。当以上措施仍无效时,手术人员再次确认物品不在伤口内,可关闭伤口,并请手术医生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签字,巡回护士在记录单上注明查找的经过。
八、手术患者术中大出血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1)术中患者突发大出血,器械护士应密切观注手术野,及时准备止血用物,密切配合医生手术。
(2)巡回护士立即向周围工作人员求助,推抢救车并组织抢救。 (3)保持静脉通道畅通,必要时再开放一条通道。 (4)及时向台上提供止血用品。 (5)紧急合血,补充血容量。
(6)注意患者保暖,可使用各种加温装置,如升温毯、液体升温器等。
(7)及时执行医嘱,准确用药。执行口头医嘱时,需要重述一遍,双方确认后再执行;书面医嘱,直接执行。 (8)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做好病情记录。
十一 术中仪器设备突发故障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1) 总务科为手术室配置一名维修人员,以便及时解决仪器设备发
生的故障,以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
(2) 对常用的仪器设备应有备用的仪器设备,如遇设备突发故障时
可立即更换,保证手术正常进行,并尽快进行维修。短时间内无法维修应及时上报有关部门,组织人员到现场协助抢修,必要时通知厂家进行维修。
(3) 做好相关登记。
十二、术中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1) 术中医护人员不慎被患者血液,分泌物等物质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应立即停止操作,挤出血液,在流动水下冲洗至少5min,然后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必要时到外科进行伤口处理。
(2) 查看患者化验报告单,填写《锐器伤登记表》。
(3) 上报医院感染办公室进行登记,进行血源性传播的检查和随访:
4 A.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气刺伤后,应在24h内去检验科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液。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B、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h内去检验科抽血检测HIV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液,按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同时在院感科的指导下预防性服药,院感科进行登记,上报,随访等。
十四、手术患者发生坠床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1) 患者发生坠床等意外损伤时,巡回护士立即查看、安慰患者,采取保护措施,同时通知医生,检查患者受伤情况,测量生命体征。
(2) 根据患者受伤情况积极进行相应处理,必要时做X光或CT检查。
(3)报告科主任、护士长、护理部。夜间、节假日报告护士长。
(4)严密观察病情,做好记录,严格交接班。
(5) 必要时与家属沟通。
十五、手术患者发生躁动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应急预案】
(1) 患者发生躁动,立即说服并采取保护性措施,通知医生。(2)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物。 (3) 告知家属,取得知情同意,记录约束时间、方式。每班交接,注意观察局部血供和制动。(4) 必要时备好抢救药物,协助医生抢救。 十
六、高危手术患者压疮预案及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1) 巡回护士于术前访视时应对手术患者做好术前评估,发现患者
带入压疮,应报告护士长,填写《压疮报告表》,经护士长审核后上报护理部。(2) 卧床、危重、低蛋白水肿及预计手术时间超过4h的患者,术前必须进行Braden评分筛查。
(3) Braden评分<12分的压疮高危患者,在术前访视单上标注警示标志,填写《难免压疮申报表》,按流程上报,并于术前术中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压疮发生。(4) 发生压疮时,按要求填写《压疮申报表>.并上报,作好记录。 (5) 根据压疮分期及患者情况采取治疗措施,必要时请伤口、造口
5 (6)治疗师会诊。(7) 护理部及压疮监控组织定期监督。 十
七、手术患者导管异常脱落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1) 患者发生导管异常脱落,通知医生,根据管道性质紧急处理。 措施如下:
① 脑室引流管滑脱,立即用无菌纱布覆盖引流口,防止气颅;②胸腔闭式引流脱管,立即捏闭伤口,防止气胸;③气管插管脱落、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发生脱管,立即用血管钳撑开气管切口处。
(2) 引流管脱管立即用纱布覆盖伤口,不可自行将滑脱的导管送回。 (3) 安慰患者,避免大幅度活动。 (4) 协助医生重新置管或终止引流。
(5)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作好记录,严格交接班。 (6) 加强健康教育,做好躁动患者管理。
十八、手术中停电或突然停电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1) 接到停电通知,了解停电时间,根据情况做好应急准备(应急
灯、手电筒、氧气枕、简易呼吸器等),如有可能,暂停或尽快结束手术。
(2) 手术过程中,突然停电,采取如下措施:
标准化手术室护理论文范文第2篇
等级 Ⅰ Ⅱ Ⅲ Ⅳ
注:
洁净手术室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标准(空态或静态)手术室 沉降法(浮游法)细菌最大平均浓度 表面最大染菌空气洁净度级别 名称 手术区 周边区 密度(个/cm2) 手术区 周边区 特别洁净 0.2个/(30min.90皿) 0.4个/(30min.90皿) 手术室 (5个/m3) (10个/m3) 5 100级 1 000级 标准洁净 0.75个/(30min.90皿) 1.5个/(30min.90皿) 手术室 (25个/m3) (50个/m3) 5 1 000级别 10 000级 一般洁净 2个/(30min.90皿) 4个/(30min.90皿) 手术室 (75个/m3) (150个/m3) 5 10 000级 100 000级准洁净 5个/(30min.90皿) 手术室 (175个/m3) 5 300 000级别1.浮游法的细菌最大平均浓度采用括号内数值。细菌浓度是直接所测的结果,不是沉降法和浮游法互相换算的结果。 2.沉降法的空气监测按中央区与周围区分别计算平均数,浮游菌法使用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标准化手术室护理论文范文第3篇
护士分层级标准与工作职责
(一)助理护士(N0):
1、任职资格:
(1) 大专或本科实习期未满,通过或未通过护士执业考试者; (2) 经过医院相应的岗前和岗位培训考试合格; (3) 在上级护士指导下能胜任本岗位工作职责。
2、岗位职责:
(1)在注册护士指导下,按分级护理要求,协助注册护士完成低技术性基础护理工作及非技术性护理工作。
(2) 低技术性基础护理工作内容包括:
整理手术间单位;保持病人的清洁卫生;预防褥疮;协助手术活动;物理降医师完成简单手卫,配合麻醉师进行局麻、硬膜外麻醉。温(准备术前护理技术操作的物品;更换卧位,保护病人安全;负责清洁消毒手术间;手术后的医疗垃圾的分类、转运等。保护病人安全;及时将病人有关情况报告护士等。
(3) 非技术性护理工作内容包括:
整理、清洁、维护各种护理仪器、设备和用品;整理办公用品;参与手术室办公区环境和秩序的管理;整理污染的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医疗用品;分类收集医疗废物;保持手术间的整洁;整理、清洁、消毒各手术间,终末消毒;护送手术病人转科等;联系工作(接听电话,联系和预约检查、会诊、复诊等);
(4) 助理护士不得独立从事创伤性或侵入性及无菌性护理技术操作,不得独立承担危重病人的生活护理工作。
(二)初级责任护士(N1A):
(1)任职资格:
①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在本院从事护理专业工作≤6月的护士; ②掌握护理理论知识、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及各种制度、病情观察记录。 (2)岗位职责:在护士长和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以下职责: ①正确执行医嘱,按时落实各项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
②及时与手术科室和各个功能科室沟通,了解手术需求,为病人提供有效的手术安全护理。
③应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病情观察,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④掌握本专业常见手术护理常规,对病人实施正确、有效的护理。
2、初级责任护士(N1B) (1)任职资格:
①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N1A(≤1年的护士、≥半年)、N1B(≥1年、≤2年的护士);
②掌握护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技能 (2)岗位职责:
①在护士长和责任护士的指导下实施所手术所需的各项护理工作。 ②正确执行医嘱,按时落实各项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
③及时与手术医师和手术患者沟通,了解患者需求,为手术患者提供有效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
④能应用所学专业知识观察病情变化,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⑤掌握本专业常见疾病护理常规,并能对手术病人实施正确、有效的护理。 ⑥对分管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⑦按时完成新护士规范化培训计划。完成本职称范围继续教育,完成科内在职培训。
(三)中级责任护士(N2):
1、任职资格:
(1)初级护师资格证,3-6年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2)能独立完成一般患者的手术护理工作,熟练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在护士长和高级责任护士的指导下完成急、危重患者的护理和护理教学工作。
2、工作职责:
(1)在护士长和高级责任护士的指导下实施所手术病人的各项护理工作。 (2)准确评估分管患者的病情,掌握本专业疾病护理常规,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
(3)按照手术室护理工作流程、手术室护理工作标准和技术规范、常规等熟练完成各项基础护理和部分专科护理工作;
(4)按要求完成病情观察及护理记录;
(5)有效与手术医师和手术患者沟通,提供个性化健康教育,有针对性的实施心理护理。
(6)参与急危重病人抢救配合,熟练地保养、使用各种急救器材及药品。 (7)参与常规性手术护理查房、手术护理教学查房,参与重危病人护理会诊和护理个案讨论。 (8)参与手术室管理,确保环境整洁、安静、舒适、安全;为病人制定安全防护措施(如防坠床、防跌倒、约束等)。
(9)及时向手术医师和护士长反馈患者的意见和需求。
(10)按时完成护士规范化培训计划。完成本职称范围继续教育,完成院内在职培训。
(四)高级责任护士(N3):
1、任职资格:
(1)取得中级主管护师资格证且6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2)熟练掌握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及常用急救技术,能独立准确评估、判断和处理本专业护理问题;能根据病人情况制订护理计划并组织实施。
(3)具有独立完成护理教学工作的能力及解决本专科护理工作疑难问题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能独立并指导下级护理人员完成急、危重患者的护理。
2、岗位职责:
(1)在护士长及临床护理专家的指导下,负责病情危重患者的护理,保证分管护理质量。
(2)整合基础护理、手术沟通和健康教育等护理工作,为手术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
(3)参加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参与相应专科护理工作小组的工作,并履行相应的职责。
(4)运用护理程序开展工作。带领初级责任护士对分管病人进行评估,制定分管病人护理计划,组织实施,并评估实施效果;组织急危重病人抢救。
(5)及时记录、检查、修审下级护士的护理记录;协助护士长做好科室持续质量控制,修改完善护理工作流程。
(6)组织或主持手术室护理业务查房、手术室护理教学查房、重危病人护理会诊和护理个案讨论。
(7)承担实习或进修护士临床教学任务。
(8)完成本职称范围继续教育,完成科内在职培训,参与护理科研。 (9)完成二线备班一线值班和一线值夜班。
(五)临床护理专家(N4):
1、任职资格:
(1) 副主任级以上临床护理专家; (2) 取得中级主管护师资格证且聘任时间≥6年;
(3) 精通本学科基本理论、专科理论和专业技能,掌握相关学科知识,掌握专科危重病人的救治原则与抢救技能,在突发事件及急重症病人救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5) 有丰富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能循证解决本专科复杂疑难护理问题,有指导专业护士有效开展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的能力;
(6) 有组织、指导临床、教学、科研的能力,是本专科学术带头人;具备护理科研设计、医学文献检索、组织指导下级护士共同完成护理科研工作的能力。
(7) 熟练获取学科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
(8) 及时跟踪并掌握国内外本专科新理论、新技术,每年接受相应专业领域的继续教育。
2、工作职责:在高级责任护士的基础上完成以下职责:
(1)参加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主管相应专科护理工作小组的工作,并履行相应的职责。负责专科护理会诊。
(2)主持并组织、指导本专科领域的全面业务技术工作,组织制定本专科护理工作指引,制定并审核所在专科各项护理工作标准、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等。
(3)协助护士长培养专科护理技术骨干。
(4)对本学科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协助护士长做好病房的管理工作。 (5)指导并完成科室护理科研及教学工作。 (6)提供健康教育和咨询。
标准化手术室护理论文范文第4篇
1、懂采油、输油、作业、试井工艺技术和油田开发理论。具有组织处理和解决采油生产中技术关键和排除复杂的生产故障的技能。
2、掌握采油队的油井、站各种设备的规范、性能、结构、工作原理、工作流程、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安全措施及维修保养知识。会编制油井施工设计、会制图。
3、熟知油井配产要求等井下作业的质量标准,工艺要求及施工程序。
4、懂油田化学基础、常用力学基础、油层物理、机械原理及制图;井下作业的工艺程序和技术质量标准;井、点、站、线施工设备安装及管道的辅设的技术知识和一般技术标准及要求。
5、掌握HSE、ISO9000管理体系及其实际应用。
二、职责
1、按油田开发要求,抓好采油、集输流程、机械设备的日常技术管理工作。
2、编写新井、新站投产措施,精心编制油井作业施工设计。
3、组织工程施工方案、技术进步方案以及新工艺新技术推广试验工作并认真分析效果。
4、负责采油工程原始资料、报表的收集整理上报工作、建立台帐。
5、修订油水井管理措施,并检查油水井管理制度、措施的落实情况。
6、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真搞好工程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生产中带倾向性的问题,确保各项生产任务和技术经济指标的完成。
7、负责本单位职工技术培训工作。
8、配合抓好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标准化。
三、工作内容与要求
1、掌握油井生产动态及其规律,提出油井增产挖潜措施,确保采油生产任务指标的完成。
2、搞好油井站管理制度的修订和落实,一月一调整,一季一修订。
3、组织分析好高产井、间歇井、特殊井生产情况,找出原因,提出油水井管理措施建议,完成油水井利用率、时效、泵效、计量误差、一类油井率等经济技术指标。
4、及时掌握设备运行动态,抓好设备流程配套、维修保养和改造工程。
5、对采油流程、设备发生的故障和事故隐患,及时排除。
6、搞好计量仪器、仪表的校对、检修,确保正常录取资料。
7、及时上报工程月报表,并提出管理分析措施意见。
8、每月总结一次油井管理经验,剖析存在问题,并做好单项技术总结。
标准化手术室护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2月120例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护理前后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HAMA、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结论:护理干预明显改善手术室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护理干预;手术室;心理健康;护理满意度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WU Minwen.
Department of Operating room of the Affiliated Jiangyin Hospit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Jiangyin,Jiangsu,214400,China
【
【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 operating room; mental health; nursing satisfaction
【中圖分类号】R473.6
手术患者因害怕疼痛、担心手术效果等易产生焦虑、恐惧、紧张、抑郁等负性心理,影响心理健康[1]。护理干预是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和心理状况等制定的连续的、个性化的护理方案[2]。在患者围术期开展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可让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能够改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孤独、焦虑、抑郁等情绪,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笔者将护理干预运用到手术室患者的护理中,在改善患者心理健康和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方面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22~60岁,平均(41.59±13.67)岁;文化程度:小学8例,初中19例,高中20例,大学13例;手术类别: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17例,阑尾切除术13例,腹股沟斜疝修补术9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21例。干预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21~60岁,平均(41.82±14.16)岁;文化程度:小学6例,初中17例,高中24例,大学13例;手术类别: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21例,阑尾切除术11例,腹股沟斜疝修补术10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18例。排除标准:①心、脑、肝、肾等脏器功能严重障碍;②精神、心理疾病;③认知功能障碍、中途退出研究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水平、手术类别和排除标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术前护理干预 术前1天下午巡回护士到病房访视患者,查阅病历资料,了解患者病情特点、家庭关系等,与病房责任护士交流,了解患者的性格、心理特点和家庭成员的基本信息。然后到床边与患者亲切交谈,介绍手术室概况和手术流程等,针对患者出现的不良情绪等给予必要的指导,使得患者能够正确的面对手术过程的开展,重点关注患者的心理护理,如采用倾听法、听音乐、家属鼓励、暗示法等,舒缓患者的焦虑、紧张、抑郁等负性心理。嘱咐术前6h禁食、术前2h禁饮,并叮嘱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术前1d晚上充足睡眠。
1.2.2术中护理干预 巡回护士在入室处迎接患者,通过交谈、握手、抚摸等缓解患者对陌生环境的恐惧、紧张、孤独等心理,协助护工将患者转移至手术床。保持手术室床单被褥的整洁,控制好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保持围术期安静、舒适,根据患者的喜好,播放舒缓的轻音乐,缓解焦虑、恐惧情绪。协助患者完成体位放置,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适感觉,握住患者的手,给予患者简单的动作操作,同时在整个手术过程中能够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和关心,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对于手术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状况,及时向患者解释、说明,避免情绪的剧烈波动。
1.2.3术后护理干预 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在第一时间告知患者手术成功,帮助患者穿衣、移动等,送患者回到病房后注意患者的手术切口和引流管等遭到压迫,告知患者家属手术过后可能出现的不良症状。术后第1d下午巡回护士到病房随访,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了解切口、引流管、饮食、疼痛、康复锻炼等,及时与病房责任护士、管床医生沟通,解决患者的护理问题,积,疏导负性情绪,指导家庭成员给予亲情照顾和支持,鼓励患者多听音乐、读书、参与集体多动等,协助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护理前后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HAMA包括14个项目,采用 0~4分5 級评分法,分数越高,表示焦虑越严重;HAMD 包含24个项目,采用 0~4分5 级评分法,分数越高,表示抑郁越严重。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度=满意/60x100%。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两组焦虑、抑郁比较
护理前,两组HAMA和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HAMA和HAMD评分明显降低,且干预组HAMA和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护理前后HAMA和HAMD评分比较( X±s,分)
组别 例数 HAMA HAMD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干预组 60 21.31±2.489.87±2. 34* 20.39±2.71 11.13±2.79*对照组 60 20.95±2.33 11.12±3.12 20.27±2.56 12.96±3.28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见表2。
表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组别 例数 满意(例) 一般(例) 不满意(例) 满意度(%)干预组 60 58 1 1 96.67对照组 60 52 5 3 86.673. 讨论
手术患者面临疾病和手术的双重压力,由于对病情认识有限,内心易滋生对手术的恐惧、无奈、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3],身心健康处于较低水平,影响术后康复和预后。手术室是医治外科患者的重要场所,护理人员除了加强手术的护理外,还应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提供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不仅可以促进患者身心健康,而且亦是现代舒适医疗的基本要求。
随着社会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人员不仅要重视患者疾病的护理,而且更加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做到以患者为中心[4]。WHO认为,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是包括心理、灵魂、精神和社会等的完好状态。手术患者因病情压力和手术应激反应,常产生焦虑、恐惧、紧张、抑郁等心理状态,抑制机体免疫功能和影响身心康复[5,6]。护理干预尊重以人为本,在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重视病情护理干预,还采取个性化心理干预措施,特别是动员家庭成员给予亲情支持[7],协助患者摆脱负性情绪困扰,显著改善了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表现为干预组HAMA和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护理干预显著改善了患者的心理健康,与呼敏[8]研究一致。干预组通过在围术期满足患者个体化的心理需求,并实施个体化、人性化、舒适化的护理服务,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护患关系发展,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与文献资料报道一致[9]。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手术患者的HAMA和HAMD评分,改善心理健康,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白月英.术前正性情绪传递对手术病人焦虑和抑郁心理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28(12C):4571-4573.
[2] 谢艳芳,潘霞,方晓虹,等.护理干预对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结果阳性风湿性疾病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31-32.
[3] 于航娜,贾佳,李秦芳,等.择期手术患者术前不良精神情绪状况调查及心理干预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7):129-130.
[4] 李素萍,张红玲,向玉仙,等.心理护理对住院首发抑郁症病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5):1257-1258.
[5] 周亚东,赵秋,范勇,等.个性化心理干预对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5,22(2):208-210.
[6] 周园.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对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及细胞免疫影响分析[J].中医药导报,2013,19(9):124-126.
[7] 黄玉荣,王晓云,吉铁凤,等.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心理压力与家庭功能的调查研究[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3,15(2):128-130.
[8] 呼敏.护理干预对低位直肠癌造瘘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4.20(24):4570-4571.
[9] 高彦.全程护理干预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病人满意度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2,26(1B):146.
标准化手术室护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选取院内手术室中收诊患者100例,2021年2月-12月,随机数字法分组研究,常规护理患者50例纳入对照组,手术室细节护理患者50例纳入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结局。结果:研究组护理后手术室护理安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模式,可改善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临床价值明确。
关键词:手术室;细节护理;护理安全评分;护理满意度
医院不同科室的组成中,手术室的重要性极为明确,术中应加强护理干预。由于手术室护理风险通常较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量较大,护理时间较长,如果护理不当,会影响整个手术过程,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临床需要重视手术室护理工作,提高手术室护理的安全性。在手术室护理中,要注意每一个细节,以减少差错和医疗事故,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护理满意度,降低手术护理风险。手术室细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能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保证手术预后良好,护理安全性高[1]。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调查和研究。详细内容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选取院内手术室中收诊患者100例,2021年2月-12月,随机数字法分组研究;对照组50例,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45.26±2.25)岁;50例,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45.33±2.17)岁;患者在参与研究之前,需进行基础资料登记,以及数据统计,P> 0.05。患者提供亲签研究参与同意书。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护理:核对患者病例资料,明确手术内容,做好手术室消毒、器具准备等,术前向患者、家属做基础说明,解答疑问,密切关注患者指标变化。
研究组50例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强化护理人员的细节护理观念,通过职业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细节操作能力,在手术室落实细节护理职责,确保各环节之间的沟通与配合;加强过程控制,要求护理人员按照手术要求准备器械,并详细检查器械的安全性和可用性,确保手术室护理工作有序运行,做好手术清洁消毒,营造无菌环境,确保手术室环境质量高于相关标准;详细严格执行护理计划,通过专业的手术室护理团队,围绕手术护理计划、具体步骤和规范化护理,不仅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生理学了解调查,还应注意患者的心理环境,通过情绪引导、心理干预,为手术患者提高自信心,以及配合护理工作的程度;加强无菌操作,按照医院无菌操作标准管理参与操作的医务人员,注意每一个细节,确保操作在无菌环境中有序进行。
1.3研究指标
通过院内自制手术室护理安全评估量表,进行综合性评估,包括4个调查项,单项满分20分,分数增加则护理安全加强[2];院内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匿名调查方式,指导患者填写并整理数据[3]。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 22.2作为数据处理工具,其中计数资料表示为(%),检验为x2计算;计量资料表示为(x±s),检验为t计算,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手术室护理安全评分情况
表1中,研究组护理后手术室护理安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表2中,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在医院护理中,护理质量是核心。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任何环节的不安全因素都会导致患者受伤、致残或死亡。因此,有必要有效规避手术室护理风险,促进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提高,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和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要求也随之提高。目前,医疗纠纷发生的概率逐年增加,而手术室是重要的科室,手术的成功与安全将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4]。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手术的安全和成功。因此,有必要加强手术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研究中,研究组护理后手术室护理安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详细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能显著提高护理的安全性。这主要是因为细节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模式,体现了人性化的护理理念,通过建立细节护理小组,可以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他们的护理安全意识,可以掌握手术室护理流程。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环节的细节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实施细节护理工作,完善手术室护理工作体系,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提高手术护理的安全性[5]。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模式,可改善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临床价值明确。
参考文献:
[1]吕爱珍,孙静.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分析[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0,31(12):1509-1510.
[2]张伟.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06):184-185.
[3]李红迪.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04):148-150.
[4]闫文静.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体会[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33):108+120.
[5]戰凌.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05):221.
标准化手术室护理论文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