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偏方有什么1.干辣椒末 30 克,生姜 120 克,大葱 150 克,烧酒 250 毫升。将葱、姜捣烂如泥,再入辣椒末与酒,和匀后敷于疼痛部位,直至皮肤发红有烧灼感为止。在同一部位一般用 1-2 次。2.铁板一块,烧热,用厚毛巾包好,洒上米醋。待毛巾冒出蒸汽时,趁热敷患处。每日 2-3 次。注意防止烫伤。3.蒲公英根适量。捣烂,装瓶至一半,加满烧酒,放置 10 天后可用。每早服 1 次,每次 15-20 毫升。4.茄根 24 克,枸杞子 15 克,当归、松节、人参、鳖甲、龙骨、牛膝、羌活、蚕砂、独活、防风各 6 克。共为粗末,用高粱酒 500 毫升浸泡 2 周,去渣。每次服 30 毫升,每日 3 次。5.桂皮、牛膝、乌药各 15 克,松针一把,加 180 毫升烧酒,泡 1 周以上。每次服半酒盅,久服有效。6.生半夏、生南星、生川乌、生草乌各 30 克。加入 50%酒精 500 毫升浸泡,2 周后用之搽患处,每日数次。7.穿山甲、全蝎、当归、僵蚕、麻黄、桂枝、牛膝、木瓜、杜仲各 6 克,川断、红花各 10 克,甘草 3 克。取乌鸡一只去内脏,将上药放鸡腹中,入锅内煮熟(不放盐),食肉喝汤。8.桑枝 500 克,海风藤、络石藤各 200 克,豨莶草 10 克,海桐皮、忍冬藤各 60 克。共研细末,用纱布包好,加水煎煮,过滤去渣,乘热洗患处,每日 1 次,每次 1 小时,7-10 天为一疗程。9.马钱子 30 克,地鳖虫、地龙、全蝎各 3 克,朱砂 0。3 克。先将马钱子用土炒至膨胀,再入香油炸至有响爆之声,外观呈棕黄色,切开呈紫药色时取出,与地龙、地鳖虫、全蝎共研细末,后入朱砂,制成蜜丸 40 粒。睡前用糖水送服 1 粒。(若服不周后不见效,可于每晨加服 1 粒)10.木瓜、防己、防风、红花各 30 克,生地、威灵仙、当归、土茯苓各 60 克。泡入酒中,3 周后取滤液。另用白花蛇 1 条、蕲蛇 3 条、乌梢蛇 3 条,泡酒 3 周后取滤液。两种滤液混合每次服 10-15 毫升,每日 3 次。11.生石膏 50 克,薏苡仁 30 克,防己、滑石、连翘各 20 克,桂枝、姜黄、黄柏、桑枝、苍术、海桐皮各 15 克。水煎,每日 1 剂,2 次分服。12.附子 30 克,桂枝 12 克,麻黄、生姜、防风、白术、白芍、知母、甘草各 10 克。先煎附子 2 小时,后入诸药,每日 1 剂,30 剂为一疗程。症状缓解后,方中加黄芪 30 克,以巩固疗效。13.制川乌、制草乌、薏苡仁各 100 克,生地 200 克,制乳香、制没药各 150 克,制马前子 50 克。共为细末,过筛混匀。每次用温开水冲服 3 克,每日 3-4 次。14.黄芪 18 克,桑寄生 24 克,川芎 6 克,桂枝、附子、当归、赤芍、羌活各 12 克。水煎服,每日 1 剂,2 次分服。主治寒型类风湿关节炎。二、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用哪些药物治疗(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nsaids 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大剂量还可抑制多种与炎症有关的酶活性,抑制糖蛋白合成、膜离子流通和趋化因子释放,从而影响炎症细胞流行性,因此,nsaids 具有抗炎、止痛、消肿、退热的效应,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首选药物和长期维持治疗药物,当前常用的 nsaid 有:水杨酸制剂:阿司匹林片(aspirine),0.6-1.0g,3-4 次/日。吲哚醋酸衍生物:消炎痛片(indomethacin),25mg,2-3 次/日,奇诺力片(sulindac)200mg1-2 次/日。丙酸衍生物:布洛芬片(ibuprofen),0.3-0.6g,3-4 次/日;萘普生片(naprosyn),0.2-0.4g,2-3 次/日,芬必得(缓释胶囊)0.2,2 次/日。灭酸类:甲氯灭酸片(meclofenamicacid)0.25g,3-4 次/日,扶他林片(diclofenacsodium)25mg 每日 2次。或奥尔芬片 50-150mg/天。奥湿克片 1-2 片,每日 2 次。喜康类:炎痛喜康片(piroxcam),20mg,1/晚。此类药物因病情、年龄等疗效反应不一,长期用药需个别化。主要副作用有: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上腹痛、胃粘膜糜烂出血,听力障碍(阿司匹林),血小板功能异常、皮疹、肾功能损害、中枢神经反应等,应时刻警惕。(2)糖皮质激素(gs):由于 gs 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对磷脂酶、胶原酶及其他多种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对免疫系统有强力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