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胰岛素血症对心血管的危害周围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使胰岛素在肌肉中的效应减弱,并抑制脂肪组织的脂解作用。脂肪组织中的胰岛素抵抗导致血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三酯浓度增高。高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增加了心脏血管疾病的危险。低密度脂蛋白可以渗透到冠状动脉和其他动脉内膜,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而阻塞血管。糖尿病患者合并血脂紊乱时,会提前发生心脏和脑血管疾病,尤其是女性。女性的雌激素可以保护心脏和血管,而糖尿病使雌激素的保护作用消失。高胰岛素血症还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引起血小板聚集,使血液容易凝集。胰岛素同样可以激活胰岛素抵抗患者的交感神经系统,使血管痉挛,阻力增加,促使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同时,心脏也会被殃及,造成心室结构异常,心脏功能减退甚至衰竭。早在 1988 年,医学界就注意到高胰岛素血症和心脏疾病的关系,当时,这类代谢异常被称为 X 综合征。到了 2l世纪,X 综合征被正式更名为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包括了血糖异常、高血压、肥胖或者中心性肥胖、血脂紊乱。二、高胰岛素血症治疗【加强体育锻练】:体力活动可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改善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使高胰岛素血症缓解,降低心血管并发症。【改善饮食结构】:无论在我国还是在西方,人们的饮食结构都以高热量、高脂肪为主。而热量摄入过多超过消耗量,则造成体内脂肪储积引发肥胖。所以,饮食要多样化,以保持营养平衡,避免营养过剩。该病若要药物治疗,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边服药,边监测,以调节激素水平到健康系数范围内。在餐前检查的血糖及胰岛素正常,但是 30 分钟和 1 小时的胰岛素都高于正常,考虑是存在胰岛功能异常的表现的,有高胰岛素血症的情况。目前有生育要求,在受孕前是需要治疗该胰岛功能的。高胰岛素血症可以治愈。高胰岛素血症可以说是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的过渡阶段,如果你本身的血糖就不高,而且进行良好的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的话,甚至不需要药物治疗,也可以恢复正常.水果尽量不要吃,如果想吃,可以再两餐中间吃半个或者 1/4 个苹果或者犁等,不要吃香蕉,同时下顿饭主食适量减少一点,以控制总糖分摄入。三、高胰岛素血症预防(1)定期检查身体,特别是对血糖、血脂的监控。对空腹血糖偏高但不超过 7mmol/L 或在正常值上限的受检者,不能轻易放过,要对其讲明做进一步检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说服其做糖耐量试验(OGTT),若餐后血糖特别是餐后 2h 血糖高于 7.8mmol/L,即为糖耐量异常,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还要动员其做胰岛素分泌试验,了解胰岛素分泌率,若胰岛素分泌率增高,即为高胰岛素血症,结合其糖耐量异常,就需要应用适当的药物进行控制,阻止高胰岛素血症的继续发展;对血脂高特别是甘油三酯(TG)高的受检者,也要引起重视,因为高 TG 者多伴有总体脂及腹部体脂增加,尤其是腹内脂肪积聚,脂蛋白脂酶的活性增强,脂肪脂解增加,形成大量游离脂肪酸(FFA),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使肝糖输出增加,抑制肝糖利用,产生肝胰岛素抵抗。同时,体循环中的 FFA 增多,通过 Randle 葡萄糖-脂肪酸循环,抑制肌肉、脂肪组织对葡萄糖利用,形成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抵抗。所以,血糖、血脂应成为重点监控指标。一旦发现上述情况,必须根据个体情况进行控制,阻止其继续向前发展。(2)调整饮食结构。食物的合理搭配非常重要,选择食物的关键是平衡膳食,这样既达到食物多样化的目的,又能有效控制血糖。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可有效控制餐后血糖的增加,适量的蛋白质和脂肪可以使血糖水平降低,膳食纤维与碳水化合物一起摄入,可以减少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血糖。并不是只有糖尿病患者才需要选择血糖系数适宜的食品,每一个希望拥有健康的正常人都应该重视,血糖生成系数是碳水化合物与人体生理反应的一个参数,在 80 以上属于较高,在 20 以下属于较低。血糖生成系数在 10~20 左右的食物有:大麦、大豆、扁豆、蚕豆、土豆、粉条、低脂奶粉等;而血糖生成系数在 80 以上的食品则有大米饭、糯米饭、白面馒头、面条、葡萄糖、白糖、酸奶等,而理想的血糖生成系数水平应保持在 55~75 比较适宜,可以参照下表对饮食进行合理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