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老人不该当老小孩 子女不要老说乖乖语

老人不该当老小孩 子女不要老说乖乖语_第1页
1/1
人生有两个状态,小的时候是个孩子,到了老年的时候也是个孩子,所以很多的人都会叫老人是“老小孩儿”,随着生理功能的下降,不少老人的心理、脾气、行为变得越来越像小孩子。但如果子女对老人像对待小孩一样去沟通,不但适得其反,甚至还会损害他们的健康。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称,美国耶鲁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经常像对待小孩一样跟老人说话,会让老人折寿 8 年。研究人员对美国俄亥俄州某镇 660 名年过 50 岁的人进行长期调查后发现,把“乖乖”等常用于孩子的词用在老人身上,会让老人感觉心情沉重、自尊受损,进而影响健康。耶鲁大学公众健康研究院教授贝卡·利维博士的结论是:就影响长寿的因素而言,人们对老人的态度比胆固醇含量、抽烟或运动的影响更大。子女采取“哄”的方式沟通,可能是想适应上了年纪后改变了脾气、性格的父母。所以,老人们还是应该从调整自己的心态做起。我国传统文化提倡尊老爱幼,但也提倡互敬互谅,老年人既不要觉得自己“高高在上”而闹情绪,也不要给自己消极的心理暗示,丧失自信、忧郁自卑;应该既不服老,也不做老小孩。上了年纪更要放宽心,以积极、平和的心态生活。此外,老人如果受到婴儿般的对待,也不要生气,正确的做法是主动告诉子女自己的诉求。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心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杨萍对子女们的建议是:“我们对待老人的确要给予像对待孩子一样的关爱,但绝不是要采取对孩子说话的方式。孩子就像一张白纸,而老人像是一本绘满图画的厚书。老人有着丰富的阅历和社会经验,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仍非常需要外界的认同。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用哄着的方式与老人交流,会让老人感到自己没有被尊重,自身的价值被否定。”那么,子女该如何跟父母沟通呢?杨萍表示,与老人沟通并不需要什么花哨的技巧,只要怀着尊重、平等的心态去沟通老人都会乐于接受。儿女说话时,要多关注老人的情绪变化,且记住这 18 个字:多倾听、少反驳;慢语速、柔语气;聊过去、问近况。如果跟老人意见不统一,子女沟通时更要注意方法。比如,父母盲目迷信某种保健品,这时,如何劝解就是一门学问。如果直接像对待孩子那样用哄着的方式说服老人,敏感的老人会想:儿女是不是觉得自己不中用了,没有判断力了?是不是儿女不舍得给自己花钱?这时,理性、平等的姿态说服比哄着劝解更有效。

1、盘古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的收益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本站默认下载后的格式为 docx,pptx ,xlsx,pdf,zippsd等源文件。office等工具即可编辑!源码类文件除外。

3、如您看到网页展示的内容中含有'"133KU.COM"等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和压缩成图片所生成,文档下载后不会有该内容标识.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在点击下载本文档时,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使用浏览器下载”不支持下载工具多线程下载!

部分浏览图可能存在变形的情况,下载后为高清文件,可直接编辑。

老人不该当老小孩 子女不要老说乖乖语

开心麻花+ 关注
机构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