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云南普通高中会考生物真题【考生注意】:本科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第Ⅰ卷(选择题,共 60 分)选择题(共 60 分,每题 1.5 分。每题下面都有 A、B、C、D、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答案。)1.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的是( )A.草履虫 C.红细胞 D.小麦 B.卵细胞2.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共有的化学元素是( )A. C、H、N B. C、H、P C. C、H、O D. C、O、S3.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 20 种,区别不同氨基酸的依据是( ) A.肽键不同 B.氨基不同 C.羧基不同 D.R 基不同4.组成 DNA 的五碳糖是( ) A.淀粉 B.脱氧核糖 C.葡萄糖 D.麦芽糖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 ) 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 D.将各种细胞器分开6.下列物质进入细胞的过程中,属于自由扩散的是( )A.K+ B.氨基酸 C.CO2 D.葡萄糖7.下列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中,属于自由扩散的是( ) A.酶能提供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C. 在最适的温度和 PH 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 D.酶在化学前后本身的性质不会改变8.下列关于 ATP 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 中的“T”代表胸腺嘧啶核苷酸 B.ATP 中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易水解断裂 C.ATP 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 A—P—P—P D.ATP 是人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9.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水分子参与反应的过程和水分子生成的过程分别是( )A.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B.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 C.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 D.第三阶段和第二阶段10.温室栽培种,下列措施不能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是( ) A.采用绿色的薄膜 B.适当增加室内的昼夜温差 C.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D.适当增加室内的 CO2浓度11.在细胞周期的各个时期 A.基因的改变 B.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原癌基因的激活 D.细胞数目的增多12.下列关于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凋亡就是细胞坏死 B.细胞凋亡是由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C.细胞凋亡是细胞癌变的结果 D.蝌蚪正常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不属于细胞凋亡13.在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孟德尔把子一代(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 )A.显性性状 B.性状分离 C.相对性状 D.隐性性状 14. 果蝇的体色和翅形分别由基因 A、a 和 B、b 控制,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基因 A 或纯合时均有致死效应。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黑身长翅果蝇交配,理论上其后代表现型比例为( )A.9:3:3:1 B.6:2:3:1 C. 4:2:2:1 D.1:1:1:115.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出现的特殊行为是A.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B.同源染色体联会 C.有染色单体形成 D.染色体复制16.对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及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重要作用的是( )A.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B.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C.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 D.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17.抗维生素 D 佝偻病是由 X 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引起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正常 B.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均正常C.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儿子正常女儿患病 D.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致病基因18. 1952 年,赫尔希和蔡斯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 )A.DNA 的双螺旋结构 B.DNA 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C.DNA 的复制方式 D.DNA 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19.图①、②分别表示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两种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 为 DNA,在正常情况下复制后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 DNA 分子 B.② 为 tRNA,一种 tRNA 能识别并转运多种氨基酸C.① 和②共有的碱基是 A、G、T D.遗传信息位于①上,密码子位于②上20.关于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只由 DNA 组成 B.一个 DNA 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D.三者的基本结构单位都是氦基酸21.下列有关基因型和表现型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环境相同,表现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