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优秀教案范文
紫藤萝瀑布优秀教案范文第1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12个生字。积累好词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文。背诵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3理解文内容,体会作者在文字中流淌出的思想感情,感受黄河的气势,祖国山河的壮丽,以及黄河厚重的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意义对中华儿女的激励作用。
4深入领会几处含义深刻而且有独特的表达方法与效果的句子和词语,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排比句的。
过程与方法:
1充分预习,搜集资料,积累感受和体验。
2初读,整体感知,了解文大致内容。
3精读,抓重点段落和词句,体味文中营造的壶口瀑布的形象和蕴涵的赞美与陶醉之情,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4情味读,传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总结,回归整体,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和文化历史的美好情怀。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内容,体会作者在文字中流淌出的思想感情,感受黄河的气势,祖国山河的壮丽,以及黄河厚重的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意义对中华儿女的激励作用。
2深入领会几处含义深刻而且有独特的表达方法与效果的句子和词语,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排比句的。
教学准备:
布置预习,搜集有关壶口瀑布的资料,积累感受与体验。
教学过程:
第一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题
1(地图展示黄河的全貌图和壶口瀑布的位置,与学生一起交流相关的资料信息。)
2同学们,“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感受,那么壶口瀑布是怎样的气势,又何以征服无数的心灵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文《壶口瀑布》。
3板书题,齐读题。
二、初读,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学习生字词。
2默读,思考:围绕“壶口瀑布”,文写了些什么?
三、精读,感受壶口瀑布的特点
1自读文1-7自然段,勾画体现壶口瀑布特点的语句。
2小组交流讨论,把你勾画的语句读给其他同学听一听,然后讨论这些语句体现了壶口瀑布的什么特点?
3面对这样的瀑布,你有怎样的感受?
过渡:作者又有怎样的感受呢?下节,我们继续学习。
四、布置堂作业
1写生字词。
2有感情朗读文。
第二时
一、承上启下,导入
1回顾上节内容,说说壶口瀑布有哪些特点?
2面对先声夺人,气势壮观,构造独特的壶口瀑布,作者又有怎样的感受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二、精读,由景悟情
1带着上述问题,自由读8-10自然段。
2交流反馈:
学习第8自然段:
①自读第8自然段,画出作者每次看到黄河时的不同感受的句子。
②读了这些迥然不同的描绘,你有怎样的感受?
③作者曾多次看到过黄河,为什么说“从今天起,我才称得上真正的黄河的子孙”呢?(让学生理解感受: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是激励我们,鞭策我们奋勇向前的强大力量。壶口瀑布的雄壮磅礴正体现了这一力量,它让作者热血为之沸腾,所以,作者说“从今天起,我才称得上真正的黄河的子孙”。)
④哪一句表达了作者已读懂了壶口瀑布蕴含的丰富内涵?找出来读一读,说说你的体会,并谈谈此句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它的威力在鼓动,它的雄风在呼啸,它的精神在闪动;排比句内容上一层层深入,读起来有气势,有韵律美,使表达的情感抒发地酣畅淋漓)
⑤指导感情朗读:你从这母亲河的魂魄中汲取了什么营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
学习9-10自然段:
①回想壶口瀑布的气势,回味它蕴含的精神力量,让我们再次面对壶口,你又有怎样的感受?(自由说)
②作者又是怎样的感受?读9-10自然段,说说“醉”字的含义。(因黄河丰富的内涵,使一代代中华儿女为之倾慕、向往和崇尚,从中得到精神力量或灵感,因而陶醉倾倒或沉迷、沉浸在快乐的享受里)
③感情朗读9-10自然段,读出陶醉之情。
三、总结,回归整体,学习表达方法
1回顾文围绕“壶口瀑布”写了些什么?说说壶口瀑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表达使你对壶口瀑布的特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结作者的表达方法)
四、布置堂作业
1背诵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2了解黄河的现状,思考我们应该为这条母亲河做些什么?
板书设计:
1 壶口瀑布
先声夺人
气势壮观
构造独特
内涵丰富
紫藤萝瀑布优秀教案范文第2篇
1.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河的气势,以及黄河厚重的文化和民族精神。
2.抓重点段落和词句,体味文中营造的壶口瀑布的形象和蕴涵的赞美与陶醉之情,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3. 感悟作者在赞美黄河中融入的对中华民族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的精神的赞美。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在文字中流淌出的思想感情,感受黄河厚重文化和民族精神对中华儿女的激励作用。 教学难点
深入领会文章独特的表达方法,并学习作者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
朗读法、感悟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感受,那么壶口瀑布是怎样的气势,又何以征服无数的心灵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壶口瀑布》。
二、初读,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学习生字词。
2.默读,思考:围绕“壶口瀑布”,课文写了些什么?
三、精读,感受壶口瀑布的特点
1.作者第一次到壶口看黄河是在雨季,他听到了什么,又看到了哪些奇特的景象?请大家把描写的语句圈画出来,再和同桌核对。
讨论:涛声 隐隐如雷(震耳欲聋);
雾气 弥漫(扑面而来); 河水 正沸着;
瀑布 被急急吸去的水流; 水不断地冲进去,冲进去;
2.面对这样的黄河,作者的感受是什么? 感受: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 进一步的感受:可怕、惊慌、要逃离。 (用文中提到的一个词就是什么?)危险。 3.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
明确:突出黄河的特点是令人震撼的气势,为下文再写黄河作情感上的铺垫。
四、品读第
3、
4、5段,感受黄河刚柔相济的特点。
1.作者第2次到壶口看黄河是在枯水季节。他看到了哪些和雨季不同的景象?(提醒学生要圈划)
2.当狭窄的壶口容不下黄河排排涌来的河水时,有什么奇特的景象发生了?
明确: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中抖落;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因为运用了比喻句,形象生动的写出了黄河具有的特点。
3.作者第二次在壶口见到黄河,对它产生了不同于前次的感受,他想到了什么?
明确:黄河既有令人震撼的刚强的一面,也有如歌如画的柔美的一面。
4.黄河表现出的两方面的特点同人的情感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五、精读,由景悟情
1.壶口瀑布真能装下壮阔无比的黄河吗?
明确: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陡然跌落至四十多米宽的深沟(深槽)中,被拢成一束。让人感觉就像把黄河装进了壶里。还有一些装不下的水就各自夺路而走。
2.作者曾多次看到过黄河,为什么说“从今天起,我才称得上真正的黄河的子孙”呢?
明确: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是激励我们,
鞭策我们奋勇向前的强大力量。壶口瀑布的雄壮磅礴正体现了这一力量,它让作者热血为之沸腾,所以,作者说“从今天起,我才称得上真正的黄河的子孙”。
3.哪一句表达了作者已读懂了壶口瀑布蕴含的丰富内涵?并谈谈此句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它的威力在鼓动,它的雄风在呼啸,它的精神在闪动;排比句内容上一层层深入,读起来有气势,有韵律美,使表达的情感抒发得酣畅淋漓。
4.回想壶口瀑布的气势,回味它蕴含的精神力量,让我们再次面对壶口,你又有怎样的感受?
明确:因黄河丰富的内涵,使一代代中华儿女为之倾慕、向往和崇尚,从中得到精神力量或灵感,因而陶醉倾倒或沉迷、沉浸在快乐的享受里
六、总结
1.回顾课文围绕“壶口瀑布”写了些什么?说说壶口瀑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表达使你对壶口瀑布的特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七、布置作业
了解黄河的现状,思考我们应该为这条母亲河做些什么?
八、板书设计:
壶口瀑布
先声夺人
气势壮观
构造独特
陶醉
紫藤萝瀑布优秀教案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