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诊断维修工程机械论文范文
远程诊断维修工程机械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之所以能够正常行驶,这与汽车的制动系统发挥的作用分不开的。一辆汽车如果要想安全行驶就必须对汽车的安全性能进行有效的控制。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制动系统会处于紧绷的状态,这就会导致汽车制动系统出现故障,本文就将部分故障及诊断维修方式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汽车制动系统;故障诊断及维修;策略
1.制动系统故障产生主要原因
若汽车制动系统性能不能发挥好对应的制动功能,我们就可以判断是汽车制动系统出现问题了。由长期时问经验得出,汽车制动系统出现故障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空气压力不正常和制动摩擦力矩下降。
1.1空气压力不正常
制动控制阀管路因为漏气等原因导致空气压缩系统内的空气压力不够。空气压缩机不能正常工作、气路发生堵塞等都有可能导致汽车制动系统因压缩空气压力不足而导致洗车不能正常制动。
1.2制动摩擦力矩下降
制动系统中制动鼓与制动蹄片之间间隙不符合要求;制动蹄直接接触面积不够;制动蹄片质量不好或有油污等杂质;制动蹄片铆钉松动;制动鼓畸变失圆或出现沟槽,这都会出现车轮制动器制动摩擦力矩下降,由此导致制动系统制动功能发挥不正常。
2.汽车制动系统故障诊断及维修探讨
2.1制动失灵及维修
第一,故障现象。在踩踏制动踏板踩踏过程中,车轮制动器不制动或没有制动动力,导致汽车制动距离增加,整体制动效果不好;另外在制动操作时,制动踏板操作太费力、费时。如果制动出现失灵,遇到紧急制动情况时,制动距离增加很明显,从而就会出现交通事故;第二,故障原因。导致制动失灵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空气压缩机运行状态出现问题,导致不能正常工作;二是空气压缩系统情况异常,比如供气管破裂、连接接头不紧;三是制动膜遭破坏,发生破裂;四是制动系统制动踏板自由行程过大;五是制动臂蜗杆异常,制动气室推杆伸出过长。
2.2驻车制动器失灵及维修
第一,故障现象。当汽车上坡时手制动杆拉紧之后,汽车出现溜车等现象;第二,故障原因。驻车制动器拉索锈蚀、牵引弹簧失去弹性等,使得驻车制动器操作不灵活或失灵这都是驻车制动器失灵的原因,另外还可能会出现手制动过紧,无法放下,导致使汽车驻车功能失效;第三,故障诊断和维修方法。在診断驻车制动器是否失灵时,首先要检查驻车制动器的拉索与件表,检查零件是否完好、有无外损伤、手柄操纵是否灵活、有无存在卡滞现象;然后检查拉索连接头和固定部位,看看两者牢固与否、是否松动损坏等情况。
3.汽车制动系统的性能优化方法
在了解故障产生原因之后,就可以采取切实有效的性能优化方法,改善汽车制动系统的性能状态,并优化系统整体参数,让制动系统的零部件结构都可以正常运行,使汽车制动系统性能得到整体优化。
3.1整体参数优化
在优化整体参数时,我们依照整车的参数进行优化,并严格按照以下面步骤进行:第一,要确定制动系统的布置方式,并掌握制动系统的各个零部件的具体结构形式;第二,在了解整车参数的前提下,明白汽车制动系统维护的技术要求,以此来确定制动系统的最高制动力,从而确定制动力分配系数;第三,要按照车型的区别,确定某一制动强度下制动系统的状态,确定制动系统的最高制动压力,并计算出各轮缸直径。
3.2典型零部件结构的改进与优化
若需要优化和改进制动系统的零部件,就要改进卡钳、制动摩擦相关部件、支架、制动盘等。具体说来,要遵循轻量化的原则对卡钳进行优化,在计算和模块分析中都要进行轻量化设计,并在合理的范围内对卡钳的固有频率进行控制,防止卡钳与其他零部件出现共振;对于制动摩擦有关部件来说,想要把摩擦因数的稳定性控制好,需要防止摩擦因数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对于制动系统中的支架,要尽量将制动噪声消除,或者降低高频制动噪声的声量;最后,对于制动盘,要尽量将制动盘的厚薄差降低,并将制动盘的断面跳动量控制好,防止制动盘在制动过程中出现共振的问题。
4.结语
汽车制动系统出现的故障是有规律的,但导致制动故障的原因有很多,在排除和修复制动系统故障过程中,需要重复的进行试验和调校,一一进行排查,将制动故障逐一修复,以此来保证安全行车。
远程诊断维修工程机械论文范文第2篇
底盘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其正常行驶。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随着汽车工业及其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汽车有关性能参数进行检测、维修成为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主要趋势,主要对汽车底盘的组成以及相关维修方法进行了探讨
通过对汽车底盘产生的各种异响现象进行分析,检查出行驶时底盘再次出现异响的时间、条件和部位,进行可行性分析,得出底盘异响故障诊断、分析结论。
关键词:汽车底盘 故障诊断 维修
目 录
绪论---------------------- 1 1.汽车底盘组成及功用---------------------------- 2 1.1传动系组成及功用---- 2 1.2行驶系组成及功用---- 3 1.3转向系组成及功用---- 3 1.4制动系组成及功用---- 3 2.传动系--------------------4 2.1传动系故障------------- 4 2.2离合器及故障诊断-----4 2.2.1离合器概述
---------4 2.2.2离合器常见故障和诊断
-------------------------5 2.3变速器---------------------6 2.3.1变速器概述
----------7 2.3.2变速器常见故障和诊断 --------------------------8 2.3.3变速器零件的维修 -9 2.4万向传动装置----------9 2.4.1万向传动装置的概述 ----------------------------10 2.4.2 万向传动装置的故障和诊断 ------------------11 2.5驱动桥 -----------------12 2.5.1驱动桥的概述 ------13 2.5.2驱动桥故障和诊断 14 2.6传动系游系角度增大-15 3.传动系故障诊断实例分析--------------------------16 4.结论----------------------17 5.致谢----------------------18 6.参考文献----------------19
绪 论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作为一 种普及性的代步交通工具, 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青睐,汽车使用率只增不减,尽管许多车主们明白汽车防护与 维护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他们缺乏对汽车整体的认识,导致在 其日常的汽车维护工作中,只注重在汽车发动机与车身上,往 往忽略了极其重要的底盘, 只注重汽车外观与否和车内是否 有杂物。其实这是大多数车主都会走进的一个误区。通常来 说,汽车主要由发动机、底盘、车身、汽车电器4 部分组成。而 底盘用来传递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并保证汽 车正常行驶。现主要对汽车底盘的组成以及相关维修方法进 行探讨。
1 汽车底盘的组成和功用
汽车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等四大系统组成,其功用是接收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运动并保证汽车能够按照驾驶员的操纵正常行驶。图1-1所示为轿车的底盘结构图。
图1-1 轿车的底盘结构图
1.1传动系
汽车传动系是从发动机到驱动车轮之间所有动力传递装置的总称。不同配置的汽车,传动系的组成不同。如载货汽车及部分轿车,其传动系一般由离合器、手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万向节和传动轴)、驱动桥(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桥壳)等组成,如图1-2示;而轿车中采用自动变速器的越来越多,其传动系包括自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驱动桥等,即用自动变速器取代了离合器和手动变速器。
汽车传动系的功用是将发动机的动力传给驱动车轮。
图1-2汽车传动系示意图 1.2行驶系
汽车行驶系一般由车架、悬架、车桥和车轮等组成,如图1-3示。车轮通过轴承安装在车桥两边,车桥通过悬架与车架(或车身)连接,车架(或车身)是整车的装配基体。
图1-3 汽车行驶系示意图
1.3转向系
汽车转向系主要由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转向传动机构组成。
1 现在的汽车普遍还带有动力转向装置。
汽车转向系的功用是保证汽车能够按照驾驶员选定的方向行驶。
1.4制动系
汽车制动系一般包括行车制动系和驻车制动系等两套相互独立的制动系统,每套制动系统都包括制动器和制动传动机构。现在汽车的行车制动系一般都装配有制动防抱死系统(ABS)。
制动系的功用是使汽车减速、停车并能保证可靠驻停。
2传动系
2.1传动系故障
传动系常见故障有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驱动桥以及传动系游系角度增大等故障。
2.2离合器及故障诊断 2.2.1离合器概述 1.离合器的功用
离合器安装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用来分离或接合前后两者之间动力联系。其功用为:
(1)使汽车平稳起步。
(2)中断给传动系的动力,配合换档。
(3)防止传动系过载。
2.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离合器的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借接触面间的摩擦作用,或是用液体作为传动介质(液力偶合器),或是用磁力传动(电磁离合器)来传递转矩,使两者之间可以暂时分离,又可逐渐接合,在传动过程中又允许两部分相互转动。
目前在汽车上广泛采用的是用弹簧压紧的摩擦离合器(简称为摩擦离合器)。
发动机发出的转矩,通过飞轮及压盘与从动盘接触面的摩擦作用,传给从动盘。当驾驶员踩下离合器踏板时,通过机件的传递,使膜片弹簧大端带动压盘后移,此时从动部分与主动部分分离。
摩擦离合器应能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保证能传递发动机发出的最大转矩,并且还有一定的传递转矩余力。
(2)能作到分离时,彻底分离,接合时柔和,并具有良好的散热能力。
(3)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尽量小一些。这样,在分离离合器换档时,与变速
器输入轴相连部分的转速就比较容易变化,从而减轻齿轮间冲击。
(4)具有缓和转动方向冲击,衰减该方向振动的能力,且噪音小。
(5)压盘压力和摩擦片的摩擦系数变化小,工作稳定。
(6)操纵省力,维修保养方便。
3. 离合器的种类
汽车离合器有摩擦式离合器、液力偶合器、电磁离合器等几种。摩擦式
离合器又分为湿式和干式两种。
液力偶合器靠工作液(油液)传递转矩,外壳与泵轮连为一体,是主动件;涡轮与泵轮相对,是从动件。当泵轮转速较低时,涡轮不能被带动,主动件与从动件之间处于分离状态;随着泵轮转速的提高,涡轮被带动,主动件与从动件之间处于接合状态。
电磁离合器靠线圈的通断电来控制离合器的接合与分离。如在主动与从动件之间放置磁粉,则可以加强两者之间的接合力,这样的离合器称为磁粉式电磁离合器。
目前,与手动变速器相配合的绝大多数离合器为干式摩擦式离合器,按
其从动盘的数目,又分为单盘式、双盘式和多盘式等几种。湿式摩擦式离合器一般为多盘式的,浸在油中以便于散热。
采用若干个螺旋弹簧作为压紧弹簧,并将这些弹簧沿压盘圆周分布的离
合器称为周布弹簧离合器(如图所示)。采用膜片弹簧作为压紧弹簧的离合器称为膜片弹簧离合器。
2.2.2离合器常见故障和诊断 1)分离不彻底
现象:发动机怠速运转,踩下离合器踏板,原地挂档有齿轮撞击声,且难以挂入,情况严重时,会导致发动机熄火。 产生原因及排除方法:
离合器自由行程过大,当踩下踏板时不能使膜片弹簧充分压缩,排除方法是进行调整;从动盘正反面装错,造成从动盘仍与飞轮有摩擦,排除方法是重新装配;从动盘翘曲变形,使从动盘与飞轮或压盘仍有摩擦,排除方法是进行校正从动盘;从动盘花键毂在变速器一轴(输入轴)上移动不灵活,造成从动盘与压盘或飞轮仍有摩擦,使离合器分离不彻底,排除方法是更换从动盘。
2)起步发抖
现象:起步时,离合器不能平稳结合,而产生抖动。
产生原因及排除方法:
从动盘的钢片或压盘发生翘曲,变形造成从动盘不能正常与飞轮或压盘接合,排除方法是更换从动盘或压盘;
飞轮与从动盘的接触面偏摆,造成飞轮与从动盘不正常接触,排除方法,修复飞轮;从动盘上缓冲片或减震弹簧折断,造成从动盘不正常工作,排除方法是更换从动盘;从动盘上铆钉松动或露出,造成铆钉与飞轮或压盘接触,排除方法是更换从动盘;
压盘总成与飞轮的固定螺栓松动,造成从动盘与压盘不正常接触,排除方法是紧固螺栓。
3)离合器打滑
现象:放松离合器时,汽车不能起步;加速时发动机转速上升,但车速不相应升高;上长坡时,离合器冒烟且有糊味。当拉紧驻车制动器,进行起步试验时,发动机本应熄火,若不熄火,表示离合器确实打滑。
产生原因及排除方法:
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太小或没有,膜片弹簧力全部或部分作用在操纵机构,而使从动盘不能很好地与飞轮及压盘压紧。排除方法为调整离合器自由行程;
从动盘上有油污,造成从动盘表面摩擦力减小。排除方法是去除从动盘油污并排除漏油故障;从动摩擦片、压盘和飞轮工作面磨损严重,厚度减薄。排除方法是更换从动盘;弹簧退火,膜片弹簧疲劳或开裂。排除方法是更换压盘总成;
离合器压盘与飞轮之间固定螺钉松动。排除方法是紧固螺栓;
1 分离轴承套筒与其导管之间因油污、尘腻或卡住而不能回位。排除方法是清洗导管。
4)异响
现象:离合器分离或接合时发出不正常响声。 原因及排除方法:
分离轴承缺少润滑剂干磨或轴承损坏。排除方法是更换分离轴承;从动盘花键孔与轴配合松旷。排除方法是更换从动盘;从动盘摩擦片铆钉松动或铆钉头露出。排除方法是更换从动盘;分离轴承套筒与其导管之间有油污、灰尘或分离轴承回位弹簧与离合器踏板回位弹簧疲劳、折断、脱落,造成分离轴承回位不佳。排除方法是清洗更换损坏零件;从动盘减震弹簧退火、疲劳或折断。排除方法是更换从动盘。
2.3变速器 2.3.1变速器概述
1.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及其优越性
自动变速器是汽车上一个高科技的机电一体化产品。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液压控制技术的综合发展,汽车自动变速器的控制技术也由全液压式(AT)发展到电控式(ECT)。新型的电控式自动变速器已应用智能计算机和脉宽调制式压力阀,大大地改善了自动变速器的性能。而且,在引擎控制计算机和自动变速器控制计算机之间进行通讯和联合控制,使整车的控制性能大为提高。与此同时,自动变速器在内燃机车、工程机械、船舶等方面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它
1 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操作简单、省力,提高了运行安全性和乘坐地平稳性
安装了自动变速器的汽车取消了离合器踏板。在变速过程中,通过变速杆选择了换档范围以后,在一般情况下,就不在需要任何换檔动作。
手动换档:驾驶员根据路况,操纵换档杆,通过滑移齿轮达到换档目的。
自动换档:计算机或自动控制系统,接受各种传感器的数值,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当达到换文件条件时,计算机板自动发出控制指令,使,自动变速器换档
(2). 延长了机件寿命
自动变速器采用的液力变矩器可以吸收和消除传动装置的动载荷。
由于自动变速器的自动换档避免了换档时产生的冲击与动载,因此,一般可使传动零件的使用寿命延长2-3倍。
据统计,在恶劣条件下,装自动变速器汽车的传动轴上,其最大扭矩振幅只相当于手动机械变速器的20-40%。因此,也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提高了0.5-2.0倍。
(3). 提高了汽车的动力性
自动变速器中的液力变矩器由于它本身所具有的性能和它自身能自动连续地变速,从而提高了汽车起动的加速性。
由于自动变速器在换文件过程中传动系统传递的动力不中断,而
1 且没有手动换档过程中减少供油的操作,再加上自动换档在时机的控制上能保证发动机功率得以充分利用,所以,自动换档可以得到很好地加速性,而且提高了平均速度。
2.自动变速器的特点
自动变速器具有操作容易、驾驶舒适、能减少驾驶者疲劳的优点,已成为现代轿车配置的一种发展方向。装有自动变速器的汽车能根据路面状况自动变速变矩,驾驶者可以全神贯的注视路面交通而不会被换档搞得手忙脚乱。
3.自动变速器的分类 1)、 按变速形式分
可分为有级变速器与无级变速器两种
有级变速器是具有有限几个定值传动比(一般有3~5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的变速器。无级变速器是能使传动比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变化的变速器,无级变速器目前在汽车上应用已逐步增多。
2)、 按无级变矩的种类分
(1)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器 就是在液力变矩器后面装一个齿轮变速系统 。
(2)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它是由离合器和依据车速、油门开度改变,V型带轮的作用半径而实现无级变速的
(3)“电动轮”无级变速
它取消了机械传动中的传统机构,而代之以电流输至电动机,以驱动和电动机装成一体的车轮。
3)、 按自动变速器前进挡的挡位数不同分
1 自动变速器按前进挡的档位数不同,可分为2个前进挡、3个前进挡、4个前进挡三种。早期的自动变速器通常为2个前进挡或3个前进挡。这两种自动变速器都没有超速挡,其最高挡为直接挡。新型轿车装用的自动变速器基本上都是4个前进挡,即设有超速挡。这种设计虽然使自动变速器的构造更加复杂,但由于设有超速挡,大大改善了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4)、 按齿轮变速器的类型分
自动变速器按齿轮变速器的类型不同,可分为普通齿轮式和行星齿轮式两种。普通齿轮式自动变速器体积较大,最大传动比较小,使用较少。行星齿轮式自动变速器结构紧凑,能获得较大的传动比,为绝大多数轿车采用。
5)、 按齿轮变速系统的控制方式分
(1)液控自动变速器
液控自动变速器是通过机械的手段,将汽车行驶时的车速及节气门开度两个参数转变为液压控制信号;阀板中的各个控制阀根据这些液压控制信号的大小,按照设定的换挡规律,通过控制换挡执行机构动作,实现自动换挡,现在使用较少。
(2)电控液动自动变速器
电控液动自动变速器是通过各种传感器,将发动机转速、节气门开度、车速、发动机水温、自动变速器液压油温度等参数转变为电信号,并输入电脑;电脑根据这些电信号,按照设定的换挡规律,向换挡电磁阀、油压电磁阀等发出电控制信号;换挡电磁阀和油压电磁阀再将电脑的电控信号转变为液压控制信号,阀板中的各个控制阀根据这些液压控制信号,控制换挡执行机
1 构的动作,从而实现自动。
4.自动变速器的组成
自动变速器的厂牌型号很多,外部形状和内部结构也有所不同,但它们的组成基本相同,都是由 液力变矩器 和 齿轮式自动变速器 组合起来的。常见的组成部分有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机构、离合器、制动器、油泵、滤清器、管道、控制阀体、速度调压器等,按照这些部件的功能,可将它们分成液力变矩器、变速齿轮机构、供油系统、自动换挡控制系统和换挡操纵机构等五大部分。
1)、液力变矩器
液力变矩器位于自动变速器的最前端,安装在发动机的飞轮上,其作用与采用手动变器的汽车中的离合器相似。它利用油液循环流动过程中动能的变化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自动变速器的输入轴,并能根据汽车行驶阻力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自动地、无级地改变传动比和扭矩比,具有一定的减速增扭功能。
2)、变速齿轮机构
自动变速器中的变速齿轮机构所采用的型式有普通齿轮式和行星齿轮式两种。采用普通齿轮式的变速器,由于尺寸较大,最大传动比较小,只有少数车型采用。目前绝大多数轿车自动变速器中的齿轮变速器采用的是行星齿轮式。
变速齿轮机构主要包括行星齿轮机构和换档执行机构两部分。 行星齿轮机构,是自动变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由于太阳轮(也称中心轮)、内齿圈、行星架和行星齿轮等元件组成。行星
1 齿轮机构是实现变速的机构,速比的改变是通过以不同的元件作主动件和限制不同元件的运动而实现的。在速比改变的过程中,整个行星齿轮组还存在运动,动力传递没有中断,因而实现了动力换挡。
换挡执行机构主要是用来改变行星齿轮中的主动元件或限制某个元件的运动,改变动力传递的方向和速比,主要由多片式离合器、制动器和单向超越离合器等组成。离合器的作用是把动力传给行星齿轮机构的某个元件使之成为主动件。制动器的作用是将行星齿轮机构中的某个元件抱住,使之不动。单向超越离合器也是行星齿轮变速器的换挡元件之一,其作用和多片式离合器及制动器基本相同,也是用于固定或连接几个行星排中的某些太阳轮、行星架、齿圈等基本元件,让行星齿轮变速器组成不同传动比的挡位。
3)、供油系统
自动变速器的供油系统主要由油泵、油箱、滤清器、调压阀及管道所组成。油泵是自动变速器最重要的总成之一,它通常安装在变矩器的后方,由变矩器壳后端的轴套驱动。在发动机运转时,不论汽车是否行驶,油泵都在运转,为自动变速器中的变矩器、换挡执行机构、自动换挡控制系统部分提供一定油压的液压油。油压的调节由调压阀来实现。
4)、自动换挡控制系统
自动换挡控制系统能根据发动机的负荷(节气门开度)和汽车的行驶速度,按照设定的换挡规律,自动地接通或切断某些换挡离合器和制动器的供油油路,使离合器结合或分开、制动器制动或释放,以
1 改变齿轮变速器的传动化,从而实现自动换挡。
自动变速器的自动换挡控制系统有液压控制和电液压(电子)控制两种。
液压控制系统是由阀体和各种控制阀及油路所组成的,阀门和油路设置在一个板块内,称为阀体总成。不同型号的自动变速器阀体总成的安装位置有所不同,有的装置于上部,有的装置于侧面,纵置的自动变速器一般装置于下部。
在液压控制系统中,增设控制某些液压油路的电磁阀,就成了电器控制的换挡控制系统,若这些电磁阀是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则成为电子控制的换挡系统。
5)、换挡操纵机构
自动变速器的换挡操纵机构包括手动选择阀的操纵机构和节气门阀的操纵机构等。驾驶员通过自动变速器的操纵手柄改变阀板内的手动阀位置,控制系统根据手动阀的位置及节气门开度、车速、控制开关的状态等因素,利用液压自动控制原理或电子自动控制原理,按照一定的规律控制齿轮变速器中的换挡执行机构的工作,实现自动换挡。
2.3.2变速器常见故障和诊断
1、变速器异响
1)空档发响
(1)现象: 发动机低速运转,变速器处于空档位置有异响,踏下离合器板时响声消失。
1 (2)原因: ①变速器与发动机安装时曲轴与变速器第一轴中心线不同心,或变速器壳变形。 ②第二轴前轴承磨损、污垢、起毛。 ③变速器常啮齿轮磨损,齿侧间隙过大,或个别齿轮牙齿破裂。 ④常啮齿轮未成对更换,啮合不良。 ⑤轴承松旷、损坏、齿轮轴向间隙大。 ⑥ 拔叉与接合套间隙过大。
2)挂挡后发响
(1)现象 : 变速器挂入档位后发响,且车速越高声响越大。. (2)原因 :①轴的弯曲变形,花键与滑动齿轮毂配合松旷。 ②齿轮啮合不当,轴承松旷。 ③纵机构各连接处松动,拨叉变形。
2、变速器跳档
(1)现象: 变速器自动跳回空档。
(2)原因: ①齿轮齿长方向磨成锥形。 ②自锁装置失效 ③轴、轴承磨损松旷。 ④纵机构变形松旷,使齿轮在齿长方向啮合不足。
3、挂挡困难
(1)现象:不能顺利挂入档位
(2)原因:①拨叉轴变形。 ②自锁和互锁装置卡滞
③变速杆损坏 ④同步器耗损或有缺陷 ⑤变速轴弯曲或花键损坏
4、 变速器乱档
(1)现象: 所挂挡位于所需档位不符,或一次挂入两个档
(2)原因: ①换档杆预拨块间磨损。 ②互锁装置失效
5、 变速器发热
1 (1)现象:机动车驾驶一段路后,用手摸变速器,有烫手感觉。
(2)原因:①轴承过紧。 ②齿轮啮合间隙过小。 ③润滑不良。
6、 变速器漏油
原因:①密封垫损坏。 ②紧固螺栓松动。③变速器壳破裂。 2.3.3变速器零件的维修
1、齿轮与花键的检修
常见损伤:磨损、齿面疲劳脱落及斑点、轮齿断裂及破碎。 检修:齿面小斑点可用油石修磨,损伤严重应更换;齿轮端面磨损长度超过齿长的 15 %应更换;啮合面应在齿高中部,接触面积应大于齿轮工作面的 60 %;各部分间隙应符合规定。
2、轴的检修
常见损伤:磨损、变形、破裂。检修:用百分表测量弯曲变形,超标更换;用千分尺检查轴颈磨损程度,超标可焊修、镀铬或更换;轴上定位凹槽磨损、轴齿、花键齿损伤超标应更换。
3、同步器检修
1)锁环式同步器的检修
常见损伤:各部分的磨损。检修:用厚薄规测量锁环和换档齿轮端面间的间隙,超限应更换; 滑块、接合套与花键齿磨损应更换。
2)锁销式同步器的检修
常见损伤:锥盘变形和各部分磨损。 检修:锥环的螺纹槽磨损深度小于 0.1 mm时应更换同步器总成。
4、 变速器壳体的检修
1 常见损伤:变形、裂纹,销孔、轴承孔、螺纹孔磨损等。 检修:对于不大的裂纹可粘结或焊修,重要部位裂纹应更换;变形应检查两轴的轴线间的距离、平行度,上孔轴线与上平面的距离,前后两端面的平面度,平面变形可刨、铣、锉、铲修复,孔可镗削、镶套、刷镀修复;螺纹损伤超过 2 牙可换加粗螺栓或焊补后重新钻孔。
5、 盖的检修
常见损伤:裂纹、变形、拨叉轴孔磨损。 检修:同壳体。
6、 轴承的检修
常见损伤;滚动体与内外圈磨损、麻点、斑疤和烧灼,保持架变形。检修:更换。
7、操纵机构检修
常见损伤:磨损、变形、连接松动、弹簧失效。 检修:紧固、校正、更换。
2.4万向传动装置 2.4.1万向传动装置概述
汽车万向传动装置是汽车底盘传动系的主要总成之一,在工作中承受着巨大的转矩和动负荷。经长期使用后,技术状况会发生变化,从而将直接影响发动机动力的传递,降低传动效率,加剧燃料消耗,加速轮胎磨损,同时还会影响变速器和驱动桥的正常工作。GB7258-200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对其提出了如下要求:传动轴在运转时不发生振抖和异响,中间轴承、万向节不得有裂纹和松旷现象。如果操纵机件失灵,万向传动装置出现故障,可能造成行车
1 事故。万向传动装置结构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发生故障的现象及原因却是复杂多变的,为了能够快捷准确地排除故障,因此,在行车中应注意检查,及时诊断、及时排除。
2.4.2万向传动装置的故障诊断
万向传动装置常见的故障是异响和振抖。通常包括传动轴的异响,中间支承总成的异响,万向节和伸缩节(花键轴副)的异响并伴着振抖等。
1. 传动轴异响及振抖
传动轴异响及振抖主要表现在:在万向节与伸缩节及中间支承部分技术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传动轴在中、高速行驶时出现异响,且车速越高,响声越大。严重时车身及方向盘发出振抖,甚至握方向盘的手有麻木感,若此时脱挡滑行,则振抖更为强烈。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1)、传动轴弯曲、轴管凹陷、传动轴装配时未将标记对正或传动轴万向节叉和花键轴与轴管焊接时歪斜,破坏了原件的动平衡。
(2)、传动轴上的平衡片失落或原件未进行动平衡补偿。 (3)、装配时,同一传动轴两个万向节叉不在同一平面。 (4)、中间支承橡胶圆环磨损、松旷、紧固方法不当,或吊架固定螺栓及万向节凸缘盘连接螺栓松动,使传动轴位置发生偏斜。
(5)、传动轴花键轴与套管叉的花键磨损过甚,间隙过大。
诊断传动轴异响及振抖的方法是:
(1)、首先检查中间支承吊架螺栓、万向节凸缘盘连接螺栓是否
1 松动,视情况预以紧固。
(2)、如果响声非以上原因造成,则检查传动轴油管是否有磕碰凹陷,平衡片是否失落。平衡片的失落需要在原焊点位置重新焊接相似的平衡片。如果传动轴管有明显凹陷使传动轴本身失去平衡,应将花键轴和万向节叉在车床上切下,在轴管中穿入一根比轴管内径细的心轴,在凹陷处垫上型锤敲击修复。然后将切下的花键轴和万向节叉焊回原位。为了保证质量,施焊时,应将轴管放在专用架上,先在圆周对称点焊数点,然后校正其偏摆量,经校正后再沿圆周焊复。焊完冷却后,再复查一次,若摆差过大应重新焊接。该项工艺过程较为复杂。如果传动轴大面积凹陷损伤则需更换该节传动轴。
(3)、如果异响和振抖仍未排除,则要检查伸缩节是否对准标记安装,如果安装正确,则要支起驱动桥,启动发动机,以怠速低挡运转,若传动轴摆动量大,可用大型划针测出偏摆部垃、方向、偏摆量,如果传动轴两端不正或弯曲,则要在压条上垫以与轴管相吻合的软质金属进行冷压校正, (4)、如果传动轴无偏摆现象,则要拆检中间支承轴承的夹紧橡胶圆环,视情况更换新件,待传动轴转动若干圈后,再重新紧固。
(5)、如果故障现象仍未消失,则要拆下传动轴总成,在平衡机上进行平衡试验。不平衡度超差者,要进行平衡片补偿。
2.中间支承总成异响
中间支承总成异响主要表现在汽车行驶时产生一种连续的“嗡”或“呜”的响声,车速越快,响声越严重,有时也出现“咯楞、咯楞”
1 的响声,滑行时减弱或消失。导致这种异响的原因有:
(1)、中间支承轴承脱层、麻点、磨损过甚或缺少润滑油。 (2)、中间支承轴承隔离圈散架,滚珠轴承损坏。
(3)、中间支承橡胶圆环损坏或橡胶圆环隔套装配方法不当,过紧或过松、偏斜,致使滚动轴承承受附加载荷。
(4)、中间支承架安装不正确,与车架固定的螺栓松动或松紧不一致及车架变形等。
诊断及排除中间支承总成异响的方法是:
(1)、停车后,先向中间支承内注入润滑油,如果试车响声消失,则响声系轴承缺油造成。
(2)、如果响声仍未消失,则可停车后松开夹紧圆环的所有紧固螺钉,待传动轴转动若于圈后再重新拧紧。同时对中间支承轴承与车架连接螺栓(母)松动的,给予紧固。
(3)、如果试车响声仍未消失,则要解体中间支承部分,根据橡胶圆环、轴承、轴颈等磨损情况予以调整、维修,视情况更换新零件。同时要对车架的变形情况作以检修。
3.万向节和伸缩节异响
万向节和伸缩节异响主要表现在:汽车起步或车速突然改变时,传动装置发出“嘎”一声;当汽车缓车时,响声更为明显,发出“呱啦、呱啦"的响声。
导致万向节和伸缩节异响的主要原因有:
(1)、由于长期缺少润滑油,引起万向节轴颈磨损,轴承磨损或
1 损坏,造成松旷,使万向节游动角度过大。
(2)、连接件的固定螺栓松动,包括万向节凸缘盘连接螺栓松动。 (3)、伸缩节花键副因磨损过甚,或传动轴过短以致花键啮合长度不足,导向作用差,造成松旷。
(4)、车辆经常用高速挡走低速,行驶中车体本身发生抖动对万向节和伸缩节造成可损坏性的冲击。
(5)、变速器第二轴、中间传动轴及主减速锥齿轮的花键轴与凸缘花键槽磨损过甚。
诊断和排除万向节和伸缩节异响的方法是:
(1)、在车下用检查锤敲击万向节凸缘盘连接螺栓,检查其松紧程度,对松动的进行紧固,并向万向节轴承加注润滑油。
(2)、如果试车响声仍未消失,则停车后,用两手握住万向节伸缩节的主、从动部分,检查游动角度,如万向节游动角度过大,则拆卸万向节叉及轴承,视油封、轴颈、轴承磨损具体情况更换损坏零件。
(3)、如果响声系伸缩节游动角度过大造成,则可确定变速器第二轴后凸缘松动或主减速键齿轮的花键轴与凸缘花键轴槽磨损过甚造成,应视情况紧固螺栓(母)或更换损坏零件。
当然,对上述故障现象的诊断方法和分析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使用中要根据具体精况进行具体分析。比如有的汽车特别是新车在低速行驶及脱挡滑行时,有清脆而有节奏的金属撞击声,应检修万向节十字轴轴承外径与孔配合是否过紧,以及轴承与十字轴轴端游隙是否过小,从而视情况调整或更换零件。
1 通过对万向传动装置故障采取上述的诊断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万向传动装置虽然简单,但是发生故障的原因却是多方面的,直接影响行车安全,降低工作效率。因而对汽车万向传动装置故障要做到早发现、早排除
2.5驱动桥 2.5.1驱动桥概述
1.驱动桥组成、功用及分类
驱动桥一般由主减速器、差速器、车轮传动装置和驱动桥壳等组成。它的作用是将万向传动装置传来的动力折过90°角,改变力的传递方向,并由主减速器降低转速,增大转矩后,经差速器分配给左右半轴和驱动轮。
驱动桥处于动力传动系的末端,其基本功能是:①将万向传动装置传来的发动机转矩通过主减速胎、差速器、半轴等传到驱动车轮,实现降速增大转矩;②通过主减速器圆锥齿轮副改变转矩的传递方向;③通过差速器实现两侧车轮差速作用,保证内、外侧车轮以不同转速转向。④通过桥壳体和车轮实现承载及传力作用。
驱动桥的结构型式按工作特性分,可以归并为两大类,即非断开式驱动桥和断开式驱动桥。当驱动车轮采用非独立悬架时,应该选用非断开式驱动桥;当驱动车轮采用独立悬架时,则应该选用断开式驱动桥。因此,前者又称为非独立悬架驱动桥;后者称为独立悬架驱动桥。独立悬架驱动桥结构叫复杂,但可以大大提高汽车在不平路面上的行驶平顺性。
1 2.主减速器功用及分类 1)主减速器功用
①将万向传动装置传来的发动机转矩传给差速器。 ② 在动力的传动过程中要将转矩增大并相应降低转速。 ③ 对于纵置发动机,还要将转矩的旋转方向改变90°。 2)主减速器分类
按参加传动的齿轮副数目,可分为单级式主减速器和双级式主减速器。有些重型汽车又将双级式主减速器的第二级圆柱齿轮传动设置在两侧驱动车轮附近,称为轮边减速器。
按主减速器传动比个数,可分为单速式和双速式主减速器。单速式的传动比是固定的,而双速式则有两个传动比供驾驶员选择。
按齿轮副结构形式,可分为圆柱齿轮式(又可分为定轴轮系和行星轮系)主减速器和圆锥齿轮式(又可分为螺旋锥齿轮式和准双曲面锥齿轮式)主减速器。
目前,在轿车中主要是应用单级式主减速器 3.差速器功用及分类 1).功用
差速器的功用是将主减速器传来的动力传给左、右两半轴,并在必要时允许左、右半轴以不同转速旋转,使左、右驱动车轮相对地面纯滚动而不是滑动。
2).类型
差速器按其工作特性可分为普通齿轮式差速器和防滑差速器两
1 大类。
2.5.2驱动桥的故障诊断
驱动桥的常见故障为漏油、过热和异响。 1)漏油:
(1)现象:从驱动桥加油口螺塞、放油口螺塞、油封处或各接合面处可见到明显的漏油痕迹。
(2)原因:①加油口或放油口螺塞松动;②油封与轴颈不同轴、油封装反、油封本身磨损或硬化;③油封轴颈磨损成沟槽;④结合平面变形或加工粗糙;⑤结合平面处密封垫片太薄、硬化或损坏;⑥两接合平面的紧固螺钉松动或螺钉上紧方法不符合要求;⑦通气孔堵塞;⑧桥壳有铸造缺陷或裂纹。
2)过热:
(1)现象:汽车行驶一定里程后,用手触试驱动桥壳中部,有无法忍受的烫手感觉。
(2)原因:①齿轮油不足、变质或牌号不符合要求;②锥形滚动轴承调整过紧;③主传动器一对锥形齿轮啮合间隙调整过小;④差速器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啮合间隙太小;⑤油封过紧;⑥止推垫片与主传动器从动齿轮背面间隙太小。
3)异响:
(1)现象:汽车挂档行驶时驱动桥发出较大响声,而当滑行或低速行驶时响声减弱或消失;汽车行驶、滑行时驱动桥均发出较大响声;汽车转弯行驶时驱动桥发出较大响声,而直线行驶时响声减弱或
1 消失;汽车起步或突然改变车速时,驱动桥发出“抗”的一声;汽车缓车时驱动桥发出“格啦、格啦”的撞击声。
(2)原因:①滚动轴承损伤、严重磨损或过于松旷;②主传动器一对锥形齿轮严重磨损、轮齿变形、轮齿断裂、齿面损伤、啮合面调整不当、啮合间隙太大或太小、啮合间隙不匀或未成对更换齿轮等;③主传动器从动齿轮变形或连接松动;④主传动器主动齿轮凸缘盘紧固螺母松动; ⑤主传动器壳体或差速器壳体变形;⑥差速器壳与十字轴配合松旷;⑦行星齿轮孔与十字轴配合松旷;⑧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啮合间隙太大或太小;⑨半轴齿轮与半轴花键配合松旷;齿轮油不足、粘度太小或牌号不符合要求;⑩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的齿面严重磨损、损伤、轮齿变形或断裂;齿轮油中有杂物或较大金属颗粒。
2.6传动系游动角度增大
传动系的游动角度,是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和驱动桥的游动角度之和,因此也称为传动系的总游动角度。它能表明整个传动系的调整和磨损状况。
1)现象:汽车起步或车速突然改变时,传动系发出“抗”的一声;汽车静止,变速器挂在档上,抬起离合器踏板,松开驻车制动,在车下用手转动传动轴时,感到旷量很大。
2)原因:
(1)离合器从动片与变速器第一轴花键配合松旷;
(2)变速器各对传动齿轮啮合间隙太大或滑动齿轮与花键轴配合松旷;
(3)万向传动装置的伸缩节和各万向节等处松旷;
(4)驱动桥内主传动器的一对锥形齿轮、差速器的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半轴齿轮与半轴花键等处配合间隙太大。
3)检查方法:传动系游动角度的检查可分段进行,然后将各分段游动角度相加即可获得。
用经验法检查游动角度时,角度值只能凭经验估算。检查应在热车熄火的情况下进行。
(1)离合器与变速器游动角度的检查;变速器挂在要检查的某档上,松开驻车制动,离合器处在结合状态下,然后在车下用手将变速器的输出轴或其上的驻车制动盘从一个极端位置转到另一个极端位置,两极端位置之间的转角,即为在该档下从离合器至变速器输出端的游动角度。依次挂入每一档,可获得各档的这一游动角度。
(2)万向传动装置游动角度的检查:支起驱动桥,拉紧驻车制动,然后在车下用手将驱动桥凸缘盘从一个极端位置转到另一个极端位置,两极端位置之间的转角即为万向传动装置的游动角度。
(3)驱动桥游动角度的检查:松开驻车制动,变速器置空档位置,驱动轮着地或处于制动状态,然后在车下用手将驱动桥凸缘盘从一个极端位置转到另一个极端位置,两极端位置之间的转角即为驱动桥的游动角度。
上述三段游动角度之和即为传动系的游动角度。
3汽车行驶系故障实例分析
高尔夫轿车自动变速器故障检修
故障现象:一辆03款高尔夫轿车搭载01M自动变速器,行驶里程为50000km,冷车正常,热车升挡延迟,当发动机转速升至2800r/min时,才勉强升入2挡;升至3600r/min时,方可升入3挡。
故障检修:进行常规检查,其结果是油压正常、变速器油无异味、油质透亮纯净无杂质、油位符合标准、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无故障代码。但用VAG1552查看自动变速器动态数据流时,发现变速器油温上升过快,结合该车热车后才出现延迟升挡故障的现象,分析如下:
1.会不会是油温传感器信号偏移,给控制单元一种假象?随后我们对油温传感器进行了测量,在各个特定的温度区间内,实测值与维修手册提供的数值吻合,说明假设不成立。用红外测温仪监控变速器散热器温度,在行驶一段时间后变速器油温就陡升至120℃,故障随之再次出现,这说明故障确系高温所致。
2.如果该故障是变速器高温引起,那么导致变速器高温的原因是什么呢?可能的原因有:离合器、制动器打滑;箱体内润滑不良;变扭器锁止离合器不能锁止;散热器散热不良等。
因该车在升、降挡期间均未出现过跑空和发动机转速陡升而车速变化不正常的现象,可以排除离合器制动器打滑。若箱体内润滑不良,就会造成行星齿轮机构和轴承铜套的磨损,严重时会使太阳轮秃齿,但该车未发现这些症状,因此也可以排除润滑不良。若变扭器锁止离合器不能锁止,将会导致油温升高,经检测TCC锁止工作表现正常,
1 观察变扭器完全锁止很长一段时间后油温还保持在120℃左右,并不下降,应该排除变扭器工作不良。若散热器散热不良,将直接导致变速器高温。为进一步证实,用红外测温仪测量变速器散热器进出口温度,发现进出口温差很小,遂怀疑是散热器的散热问题。
将散热器卸下,用风枪疏通,吹出许多黄色的泥状沉积物,用清洗剂反复清理后装复,经长达2h的试车,变速器油温始终保持在96~97℃左右,升降挡时机恢复正常,故障排除。
检修小结:车主在一年多前添加了不同牌号的防冻液,使冷却系统遭受腐蚀而产生了大量的离子颗粒,导致散热器堵塞。
4 结 论
汽车底盘故障的诊断排除,不能仅凭前人累计的经验,更不能靠主观臆断,而是需要对故障现象进行多方面的、有针对性的综合分析,才能得出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案。因此,对汽车底盘故障进行仔细的分析,便成为能够快捷、有效地排除故障的重要前提。
本文对汽车底盘的结构认识以及故障诊断做了介绍,重点介绍了传动系的故障诊断分析。
在本次毕业设计中,通过对毕业设计的前期预想和后期制作,使我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同时,培养了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各门知识进行实践从而达到预期目标。
致 谢
参考文献
[1] 陈建宏、许炳照,《车底盘机械系统检修》,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2] 秦海滨主编,《车底盘电控技术》,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远程诊断维修工程机械论文范文第3篇
本文目地是根据常见电子故障现象来判断出可能的故障部件或具体信号,从而为使用万用表检测打印头、主板、墨车板、柔性电缆等电子部件缩小测量范围,提高维修效率。当有明确故障现象时,建议先看本文,然后再看《打印头的检测维修》和《主板/墨车板/操作板/柔性电缆的检测维修》。
目录
一、喷嘴检查页打印异常
二、双闪10次或20次、单闪5次
三、不能开机、异常关机后不能开机、开机后自动关机
四、打印速度变慢、走走停停、间歇打印、双闪6次或8次
五、闩锁现象的危害与应对
一、喷嘴检查页打印异常
喷嘴检查页异常由于涉及的环节较多,不容易简单从表面现象确认具体是哪个环节的问题,连供、墨盒、打印头、墨车、头缆、主板、清洁单元,任一环节的问题都有可能造成同样的故障表现,单从打印头看还有可能是喷头滤网堵塞、滤网密封胶垫漏气、喷嘴损坏、打印头电路损坏等原因。从论坛信息看,还有墨盒芯片问题造成某种颜色的色块全无,墨盒芯片触点或墨盒触点电路板受墨水污染造成色块水平横向局部缺失。在这些原因中最具危害性的是主板和打印头的电子部分故障,如不能正确应对,往往会恶化成异常关机后不能开机,或者贸然更换部件容易造成交叉烧毁打印头和主板。
虽然简单从现象看不易确认问题环节,但电子故障造成的喷嘴检查页异常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可以缩小怀疑范围,至少可判断电子故障的可能性较大,有的甚至可以明确判断。
下面介绍这些喷嘴检查页异常现象,实际中可能发生多个异常现象并发的情况。
喷嘴检查页异常现象与部件及信号的关联度示意表(V1.2)文件:
penzuijianchaye.doc
各型号打印头喷嘴检查页模拟故障例图:
模拟故障例图是通过屏蔽打印头触点来获得的,主要是为了体现数据信号和喷嘴检查页色块之间的关联,如果实际维修中遇到了打印操作信号对应的色块出现异常,即使不是色块无或淡,也可怀疑这些信号,尤其一两个信号控制多个色块的情况。
QY6-0080(IP4880/IP4980/MG5280/IX6580/MG5380/MX888)模拟例图文件:
可参照QY6-0075型号。
QY6-0072(IP4600/IP4680/IP4700/IP4760/MP630/MP638)(V1.0)模拟例图文件:
0072_monitu.doc
QY6-0075(IP4500/IP5300/MP610/MP810/MX850)(V1.1)模拟例图文件:
0075_monitu.doc
QY6-0061(IP4300/IP5200/IP5200R/MP600/MP600R/MP800/MP800R/MP830)(V1.0)模拟例图文件:
0061_monitu.doc
二、双闪10次或20次、单闪5次
1、双闪10次或20次
当iX4000_5000、iP4200双闪20次,iP4300、iP4500及以后机型双闪10次错误出现时,关机拿下打印头,再开机,仍然出现,主板或电源盒有问题,但打印头未必是好的,如不出现,就是打印头问题。以上测试后,用万用表分别检测电源盒、打印头和主板。
A、电源盒测6V/24V或7.5V/24V输出,待机时如没有6V或7.5V,以及开机后6V或7.5V不能提高到24V,会有此故障。
B、打印头的相关信号是电源A、B
1、B2对地值、电源B1和B2之间的值,这些测量值有短路趋势,会有此故障。 如其它打印操作信号有对地或对24V电源趋向短路,也可能出现此故障。
C、主板测打印头24V电源输出控制芯片,iX4000_5000、iP4200、iP4300是Q201,iP5300是Q391,iP4500是Q392,iP4680、iP4760是Q371,iP4500以后机型还涉及周围三极管等电路。iX4000_5000、iP4200主板的该芯片击穿短路,其它主板的该芯片击穿短路或不能正常开启会有此故障。iX4000_5000、iP4200主板的该芯片不能正常开启或电源盒不能正常输出24V会打印空白页。
主芯片的头缆数据信号有对地短路趋势,也可能出现此故障。
D、另外,维修时头缆插偏或引脚延展短路,墨车板污染也可能造成此故障,检测相关信号电源A、B
1、B2。
2、单闪5次
A、主板涉及的信号主要是打印头数字电源VDD,其它出问题的很少。
B、头缆涉及的信号是数字电源VDD、温感信号、EEPROM信号,这些信号出现断路、头缆插偏或引脚延展造成短路会单闪5次。
C、打印头涉及信号较多,主要是数字电源VDD、温感信号、EEPROM信号,但时钟、锁存、加热使能、数据信号出现对地趋向短路时也会造成单闪5次故障。
三、不能开机、异常关机后不能开机、开机后自动关机
1、不能开机、异常关机后不能开机
这两种情况,主板问题占绝大多数,可测主板主芯片的两个电源对地测量值是否正常、过流保险是否损坏、电机驱动及电源芯片是否损坏。同时打印头也未必是好的,可以对打印头進行快速检测。
有一小部分是电源盒损坏,可参见论坛主题“电源故障的检修”。
还有个别的是操作板柔性电缆损坏,可参见《柔性电缆的检测维修》。
可先确定市电供应是否正常,万用表测量或直接更换电源插座和电源线,之后用如下流程检测:
A、只连接电源盒线束和操作板柔性电缆,拔下头缆和其它线束,看能否开机。
B、如不能开机,检测电源盒输出是否正常,来排除电源盒损坏原因。
C、如电源盒没问题,检测操作板柔性电缆通断或者直接测量主板来确认。
D、如在第一步能正常开机,可确定损坏部件在外围,可先关机依次连接头缆和其它线束再开机,在哪个部件的柔性电缆或线束连接后不能开机,就可确定相关部件损坏。
2、开机后自动关机
开机后自检或使用过程中关机,随后或隔一段时间可以再开机。这种情况可以先检测打印头排除打印头损坏因素,然后可以更换电源插座或电源线排除电力连接不稳定的因素。接下来主要观察打印机在什么情况下关机,比如自动清洗、進纸、还是墨车打印过程中,可能是相应的执行机构或电机的问题。比较多见的是清洁机构墨渍卡滞、墨车阻滞滑动不畅造成电机过载后直接关机,如排除执行机构的问题那可能就是相应电机的故障,要更换电机。相应的处理过程参见论坛中相关主题。
四、打印速度变慢、走走停停、间歇打印、双闪6次或8次
从iP4680开始往后机型,当出现打印速度变慢、走走停停、间歇打印现象时,可能重点应该关注机械执行机构的打印动作。
iP4500及以前机型出现夹纸等电机过载情况时,容易出现损坏打印头、意外关机损坏主板等情况,估计佳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以后机型可能提高了电机过载情况判断的灵敏度,这样电机稍一过载,就停止驱动,这样就避免了大电流过载造成其它伤害,但也造成了对电机驱动的执行机构运转顺畅成度要求很高,可能稍微一个滞点就会产生问题,这就使打印缓慢、走走停停、间歇打印的问题变得有点突出。所以这类问题出现时,重点可能还是机械执行机构的处理上。
当有这类问题时,观察是哪个动作停顿,如果是進纸动作停顿,那问题可能出现在進纸电机、進纸辊、压辊等环节,如果是打印头出现运行停顿,那问题可能出现在墨车电机、墨车行走机构、滑轨等环节。无论哪个情况,停顿点可能就是滞点位置,标记位置后拆机针对性的处理,然后看看,如果还有停顿,再观察停顿点位置是否有变化了,再反复改善。
对于所有机型,出现这些现象的直接原因可能有下面四个:
1、墨车或進纸电机过流保护,电机转动发滞、电机的其它问题或墨车发滞、進纸辊脏或位置偏差导致進纸不畅,可能表现是电机驱动芯片过热,可尝试更换电机、改善墨车滑动性能、调整清洁润滑進纸辊及压辊等。
2、打印头有散热缺陷,导致不能及时传导热量,可尝试更换打印头,或用万用表测量打印头的温感信号是否低于参考值下限。
3、头缆有磨损,金属导线裸露,在墨车移动过程中接触机架,可更换头缆或用薄的绝缘胶带保护。
4、机仓内的温度探测部件工作点可能发生漂移,接近了过热报警线。iP4500以前的型号在墨车板上有个热敏电阻,可尝试更换墨车板,也可在墨车板检测中通过头缆引脚测量热敏电阻,看是否低出参考值10%以下。iP4680以后的型号,热敏电阻在刺轮单元电路板上,可以尝试更换刺轮单元电路板,也可在刺轮单元线束中管脚3和5之间测量热敏电阻,看是否低出参考值10%以下。怀疑这个原因时,可先打印EEPROM信息页和完整检查模式打印页来查看打印头温度和内部环境温度,看有无异常。具体方法可参考论坛主题“打印慢的解决方法测试”。
可能的其它原因或间接原因如下:
5、主板的电机驱动芯片电路有问题,尤其可能是过流保护部分,可以尝试更换主板。
6、主板各温度探测信号的放大整理电路或AD转换部分有问题,比如运放器工作点或AD参考电压发生漂移,可以尝试更换主板。
7、打印头或主板上的打印操作信号有问题,尤其主板信号,会导致主板3.3V电源过流,可能带来两个问题:一个是3.3V电源电压降低,使热敏电阻的分压也降低,这样带来的测量效果就是机仓内部温度升高;另一个是可能会使3.3V上一级电源跌落,而电机驱动芯片也共用这上一级电源,这种情况电机驱动芯片可能会持续驱动电机,导致驱动电流增大,出现过流保护。最好用万用表检测找到故障位置是在打印头还是主板上,然后更换,不能检测的话,可以尝试主板和打印头都更换。
五、闩锁现象的危害与应对 闩锁现象简介:
关于CMOS集成电路的闩锁现象,简单的说就是,在芯片的信号输入输出部分,存在成对寄生的PNP和NPN三极管结构,在某种触发条件下,在电源和地之间会形成一个正反馈的过流回路。触发条件一般是输入输出部分电流过大、多电平电路上电或掉电顺序错误,或者其它一些原因。危害是轻则局部功能暂时异常,彻底断电后会恢复,重则破坏输入输出部分半导体结构出现信号对电源或地的短路,或者直接电源与地之间结构烧毁短路,造成永久性损坏,结构性的开路损坏也可能出现,但较少。
集成电路规模越来越大,密度越来越高,这个问题可能也会相对突出,其实已有芯片工艺能够抑制或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某种层隔离工艺可以完全避免闩锁现象,但出于产品成本、生命周期等方面的考虑,可能只是有限度的采用抑制或保护方式,尤其在早期芯片产品中,甚至可能没有采用防护工艺。
闩锁现象的危害:
从电路特点看,在打印机主板主芯片和打印头彼此相连接的这部分接口电路中容易出现闩锁现象。首先主芯片和打印头的信号连接直接并行使用较长的柔性电缆,这就要求主芯片输出部分提供相对较大的工作电流来保证信号的可靠传输。其次打印头集成了喷嘴加热用的功率驱动部分,也会导致打印头的输入部分后级也有较大工作电流。另外打印头电路有24V
和3.3V两种电平,存在上电和掉电顺序的的要求,上电应先低压再高压,掉电应先高压再低压。还有打印机的设计是只要连接市电主板就有电,即使关机主板多数芯片仍处于工作状态,表面却没有任何提示,这使一些闩锁现象比较隐蔽,可能不知不觉中扩大了损坏程度和范围。
如果主芯片和打印头的设计及工艺中对闩锁效应的抑制和防护做的不是很好,肯定有一定的爆发概率。iP4500及以前机型闩锁现象明显突出和严重,iP4760以后机型有明显改善,问题较少,尤其是主板的故障率大幅降低。轻微伤害多是打印功能暂时异常,如果是主板问题,彻底断电后会恢复,打印头可能由于存在寄生LC电路的震荡和光电效应或者一些还不了解的特点,恢复时间会比较长。也会造成永久性损坏,打印头和主板都有可能,表现有打印功能异常、双闪10次或20次、单闪5次、异常关机后不能开机、不能开机、开机后自动关机。轻微伤害时不断开市电或继续使用,闩锁现象不能撤销,可能会加剧损坏或伤害到好主板或好打印头,最终发展成永久性损坏。
下面结合打印机使用维修及故障现象来说明损坏的产生。
1、所有导致打印头和主芯片温升过高的情况都可能导致打印头和主芯片信号工作电流变大,这就会增加闩锁现象的出现概率。比如:长时间高负荷打印、墨水空、打印头堵塞等。
2、当打印头已進入闩锁现象,有打印异常,正常使用中也可能没有异常体现,因为许多打印任务不是用到所有颜色控制信号,或者打印头整体电流过大时,甚至已经造成了整机双闪10次或20次,此时开机或打印,可能就会造成主板双闪10次或20次的损坏,一般是主板上供给打印头24V电源的开关芯片PMOS管击穿损坏。
3、当主板有双闪10次或20次症状,一般是上述的击穿损坏,只要主机连接市电,打印头24V电源在开机前就会有7.5V电压(iP4200是6V),此时打印头VDD(3.3V)电压为0V,开机后24V电源也会在VDD(3.3V)前先有,这都造成打印头上电顺序错误,更易出现闩锁现象从而损坏打印头,这种情况打印头损坏表现一般是打印功能异常、单闪5次症状。
4、如果打印头已经有打印功能异常、单闪5次损坏症状,此时长时间开机或打印,可能会造成主芯片相应信号过流损坏或者也進入闩锁现象出现过流最终损坏,進而造成主芯片的VCC(3.3V)电源部分损坏,甚至直接异常关机后不能开机。
5、当主芯片已進入闩锁现象或者已有上述损坏缺陷,有打印异常,正常使用中也可能没有异常体现,因为许多打印任务不是用到所有的颜色控制信号,甚至喷嘴检查页可能也正常,此时更换打印头,可能再次损坏这个好打印头,甚至更换当时喷嘴检查页正常,这种损坏可能当时表现出来,也可能隔一段时间表现出来,因为有些损坏是渐進的。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维修当时更换打印头好了,隔一阵儿又是同样的问题,其实就是主芯片信号损坏造成的。损坏原因是主芯片信号损坏会造成打印头相应信号过流损坏或者也進入闩锁现象出现过流最终损坏。
6、有些单闪5次故障是由打印头的VDD(3.3V)电源部分损坏或者是主板上供给打印头VDD(3.3V)电源的芯片损坏引起,也可能是头缆连接问题造成不能供给打印头VDD(3.3V)电源,这种情况也可能引起打印头的上电或掉电顺序错误,出现闩锁现象损坏打印头進而伤及主板。
7、电机过载也会造成打印头VDD(3.3V)电源的跌落,也会出现打印头掉电和上电顺序错误,可能出现闩锁现象损坏打印头進而伤及主板,也可能直接影响主芯片各电源(VCC、VCORE)的掉电和上电顺序,出现闩锁现象损坏主芯片。这种电机过载造成的损坏多见于如下情况:卡纸、清洁单元发滞或被锁死、墨车发滞或被卡住等。
8、由于闩锁现象持续过流,打印头信号出现对24V的短路损坏或趋向短路时,这个打印头极具危害性,如果安装在其它机器,会立马烧坏好主板。多数在打印过程中异常关机后不能开机的情况,也是这类问题。
以上各项啰嗦也是说明交叉损坏的过程和原因,其实关键记住一点就可以,一旦出现这些常见电子故障,尽量先测量再换配件,这些问题都可以用万用表测量出来,如不能测量为保险起见就打印头和主板都换,但也可能其中有一个是好的。
闩锁现象的应对:
远程诊断维修工程机械论文范文第4篇
1 燃驱离心式压缩机组监测诊断系统开发路线
压缩机组远程监测诊断系统平台的建设,为机组运维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燃驱离心式压缩机组可从振动与气路性能两方面综合监测,追踪运行劣化征兆,预测劣化趋势,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机组故障。
系统开发过程中考虑实际工况,积累和完善专用图谱,与机组故障建立对应关系。基于机组故障机理研发的综合监测诊断程序称为工具包,工具包提供运行、机械和仪表控制分析,应不断更新和完善。
振动监测诊断技术较成熟,可直接使用已开发软件;燃机气路性能监测模块应与高校或企业合作研发,并在实践中逐步修正。开发过程首先建立并优化气路模型,计算效率等重要参数;其次辅以振动参数,利用高频冲击诊断、包络解调等方法分析数据,将故障准确定位。通过持续的技术研发与工程建设,把振动及气路性能诊断模块集成到远程监测诊断平台上。
2 系统功能及实现
(1)振动参数的监测诊断燃驱离心式压缩机组的振动与运行状态联系密切。PT、压缩机运行轨迹较单一,振动信号易提取,可监测振动并辅以工艺量来实现预警。测点布局见图1。
(1)测量参数。a.轴位移与轴振动:监测不对中、不平衡、磨擦等故障(电涡流传感器)。b.GG振动:提供频率、幅值等参数(加速度传感器)。c.键相:提供触发信号,同步整周期采集(电涡流传感器)。d.工艺量(压力、温度等):提供运行状态信息(DCS通讯)。
(2)功能.a.数采与数据库:传感器信号经A/D板读写至内存,发送数据服务器,存储在数据库中等待调用。b.监测:趋势、频谱、轴心轨迹、启停车等分析功能。c.专家系统:自动、半自动诊断和人机对话专家系统三部分。d.报警管理:实现公司级与厂级多级报警,快变和缓变报警功能。e.诊断报告:生成诊断报告和报表,自由添加和编辑图谱,为出具故障诊断报告提供便利。
(2)气路性能参数的监测诊断近年来,管道燃驱机组陆续发生叶片损坏、烧蚀等故障,其维修费用高昂、周期漫长,提高了运维成本。气路性能监测将运行参数换成标准状态下的数值,与OEM参数标准进行比较,通过偏差或趋势异常判断其健康状况。(1)测量参数。a.燃料气:燃气压力,密度,温度,流量,热值。b.燃气轮机:GG进口压力、温度,PT出口温度,IGV位置指令与反馈,涡轮转速。(2)功能.a.数采与数据库:建立历史数据服务器,实时记录机组运行参数信息。b.状态监视:调取数据,生成运行参数趋势,并绘制历史工况下的压缩机工作点。c.报警管理:监测报警值可以是可测参数、计算出的性能参数或运算中间值。d.燃机性能分析:利用经验气体射流角和全压损失关系,建立空气动力模型,结合压缩机工况图,反推PT运行情况。利用热平衡方程计算机组流量效率衰减。比较实时参数与无故障参数,差值足够时建议维修。e.寿命预测:计算不同工况下各级透平的燃气温度,结合氧化损坏和合金老化模型来确定寿命衰减速度。
3 监测诊断系统架构
(1)层次结构系统架构为现场层和平台层两层结构。其原则是不改变现有配置,不加装新传感器,平台利用现有一次数据分析、计算,给出机组监测预警报告。定制平台软件,制定数据接口标准。
(2)硬件架构分服务器将监测数据经由数据中心远程接入监测诊断系统平台,配置数据传输专属通信线路,压气站至地区公司调测成4M光通信电路,地区公司至中心为10M光传输通道。数据在中心光通信设备汇聚后,从2个以太网接口引出,分别连至主备路由器。
4 结语
本文给出了燃驱离心式压缩机组远程监测诊断中心的建设方案,阐述了基于振动和气路热力参数的监测诊断系统功能,做出技术研发建议,设计硬件架构。远程监测诊断系统的建设,为管道运行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摘要:监测压缩机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潜在故障,可减少长输管道的运维成本。本文基于振动与气路性能参数的监测诊断系统功能,给出燃驱离心压缩机组远程监测诊断系统的研发建议,设计硬件架构,为管道运行管理提供保障。
关键词:压缩机组,远程,监测诊断
参考文献
[1] 孙启敬.管道燃驱压缩机组维修方式探讨[J].燃气轮机技术,2010,23(1):60-64.
[2] 柳子政.燃气轮机状态监测新方法的综合分析[J].燃气轮机技术,2007,20(4):25-27.
远程诊断维修工程机械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现阶段工程机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非常明显,因此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改进工程机机械维修技术。我国机械工程维修现状与工程机械的发展不相符合,也不能满足建设事业、机械行业发展的需要,到了必须改革的地步。针对这种情况,机械维修需不断改进,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机械工程的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工程机械;维修现状;对策
随着建设事业的发展工程机械设备在我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运用,在现有的基础上仍旧不断增加,机械设备的维修问题也在不断增加。随着机械维修需求的增加,对技术、设备等方面的要求也不断被改变,很难适应现代工程建设、机械事业的发展。
1.机械工程维修市场的发展现状
①工程机械维修市场和别的市场发展情况相比起步晚,同时维修设备修复工艺比较落后,缺乏专业的设备和人才,在国内市场发展中非常缓慢。
②生产厂家和地方维修企业之间缺乏联系,两者的分离,让新产品、新技术不能得到及时推广,新技术的运用和传统维修的运用方式导致市场维修体系失序。
③在传统计划经济体系下很多企业都追求“全”,企业内部都建设有自己的设备维修场地,仅仅为内部机械提供的服务而没有决策经营权力。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发展这种现象得到了改进,但是由于国有资产管理等问题,导致企业不能充分运用专业技术、设备资源来为社会服务,维修资源浪费现象非常严重[1]。
④现阶段工程机械维修和汽车维修等合为一体,从一定程度上来看没有体现工程机械本身的特殊性,基本上是凭借经验来完成修理。即使汽车修理和机械修理存在相似之处,但是本质上不同、使用工艺不同,所以两者应该独立发展。
⑤工程机械维修中还存在的问题有:要求维修技术人员素质很强,且现阶段价值取向发生变化导致专业人员很少;加上维修后期需要很长时间,维修质量和维修服务很差;维修行业乱收费的情况非常明显;水平参差不齐难以控制;机械工程行业跨专业和跨行业,需要合理规范的引导。
2.工程机械维修管理发展现状
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涉及范围广、人员多且彼此相互联系,属于非常系统的工作。比如运行情况记录和维修间隔控制、项目施行等工作的进行,需要人员参与、作业、检查 、经济性分析控制等问题。其中如果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最终会导致所有结果存在的问题。所以说现有的管理现状很难满足客观的要求。其中具体的表现是很多单位的维修管理模式和市场需求不符合,单位维修管理模式是生产型,而和经营型的需求没有关系;其次是维修管理中不同的规章制度执行不够严格,导致维修管理水平下降;再次,机械成本不实和责任不清楚等问题频频出现。在机械工程维修的过程中,重使用而轻视养护维修的意识非常普遍。
从整体上来看工程机械维修管理工作的发展缺乏系统的管理,还有维修资金很难筹集、维修计划很难兑现等。管理技术相对落后、专业人员不足、现有人员素质急需提升、安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的存在,是影响工程机械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2]。
3.现阶段工程机械维修管理对策
3.1 促进工程机械维修市场的完善
工程机械维修市场的基本结构,构成了工程机械维修市场的不同有机组成部分,彼此之间是相互关系。完整的维修市场是主体、客体的结合组成,随着服务经济理念的普及工程机械生产厂家、工程施工企业等都应该自觉的参与到维修服务市场的构建中去,与现在的个体、工程机械维修等实体联系在一起,扩大服务深度来形成多种形式的工程机械服务体系,将制造、维修、施工等结合在一起圆满的为用户提供基本的服务。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新的经营模式,促进工程机械维修服务的发展。
3.2 强化机械维修管理
工程机械维修管理需要从规划、设计开始形成整体,在工程机械规划设计阶段需要保证工程机械性能、经济性、可靠性、维修性,保证机械工程维修得到合理的保证。保证机械的可靠性可以降低机械存在故障,用户对机械设备投入的资金就会降低,机械维修性能好更容易维修,保证机械机件市场处于良好的稳定状态。即便出现故障也可以低成本快速完成修理,不需要换新等操作,能够降低维修费用,缩短维修的时间。机械维修故障和售后服务系统完善能够方便对检测仪器、配件等的购买[3]。
3.3 改进维修技术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随着科技的发展光电机械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上的运用非常广泛,现有机械设备结构复杂,机械设备发展更先进。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积极改进维修技术,重视监测机械运行状态、故障诊断技术的使用的,缩短机械设备的更新周期。利用原有的设备性能,积极开发新设备的使用的可能性,这种改善修理可以代替原有技术,提升工程机械设备使用寿命、工作希效率。维修人员的专业水平决定了工程机械维修的质量,因此要培养出具有专业性素质、主动性、责任心的现代维修人才,具备很强的灵活性,积极掌握机械工程维修方面的各个要素。还可以派遣人员到工程机械生产厂商方面进行的培训学习先进的设备维修技术。
结语:工程机械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受到外界自然环境、外界条件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做好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来提升机械工程的使用寿命,保证工程设备工作效率得到合理的保证。
参考文献:
[1]代绍军.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 建筑机械化, 2018(7).64-66
[2]敖夏玲. 工程機械维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8(20).256-257
[3]高有山, 权龙, 赵斌,等. 工程机械作业机构能量回收技术研究现状[J]. 液压与气动, 2019(10):1-10.
远程诊断维修工程机械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在工程机械工作中,机械设备一旦损坏,往往会由于缺少个别零部件而影响机械的使用和施工工期,因此应该能够在工程机械的使用维护工作中,灵活处理一些看来比较棘手的问题。文章从寻找零部件不能正常工作原因、掌握几种应急维修技巧、使用日用品应急代用三个方面,介绍了工程机械应急维修的方法。
【关键字】工程机械,应急维修,现场维修
在工程机械工作中,现场环境往往是不佳的,例如在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多在比较偏远的地方,加之工程施工经费偏紧、机械设备的品种多且型号杂,因此机械设备一旦损坏,往往会由于缺少个别零部件而影响机械的使用和施工工期;在机动车维修中,机动车行驶突然出现故障,一时买不到标准配件时。因此我们应该能够在工程机械的使用维护工作中,灵活处理一些看来比较棘手的问题,这样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可以采用某些容易得到的日常用品应急代用,能够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在这里,本文介绍几种简便易行的应急维修方法。
一、零部件不能正常工作的原因及现场如何解决
1.零部件的安装失误 例如有些工程机械中液压缸密封件中的支撑环(主要由充填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弹性较差,因此在安装前应先将其在100oC的油中浸泡10~20分钟,使其变软,然后乘其弹性较大时安装上。
2.零部件操作上的问题 这方面引起的问题较多,尤其时在工程车运行中,新驾驶员不熟悉机器性能的情况下。例如,有台工程车的半轴的花键经常磨损,后来发现是驾驶员使差速锁一直未脱开,导致使用时加重了传动部位的负荷,使其磨损严重,因此要改善操作。
3.相关部位的故障引起零件的损坏 例如,一台挖掘机上的两个行走液压马达同时坏了,经检查,是多路回转接头上的油封损坏而堵塞了回路所致,因此要及时解决这个问题,否则日后液压马达还会损坏。
4.零件的质量问题 例如有台挖掘机,其液压马达、液压泵、减速器的轴承都损坏过,更换了原厂的轴承后还是坏,最后安装了进口轴承就解决了问题。同样,这台挖掘机动臂缸的油封在夏天也经常损坏,后来发现是原厂的活塞与缸筒的配合的间隙太大之故。现场重新加工活塞后,油封就没再坏过。
二、几种应急维修技巧
1、巧用扳手拧螺栓
有时由于随机携带的扳手不全,拆装也会出现问题。此时采用下面的办法可解燃眉之急(主要针对梅花扳手、开口扳手(呆扳手)和内六角扳手而言,尽可能少使用活动扳手和管钳等工具,否则易损坏部件),如果所使用的梅花或开口扳手比所要拧的螺栓头(或螺母)大,内六角扳手比所要拧的螺栓头小,可在扳手内(梅花、开口扳手)或扳手外(内六角扳手)垫一些铜皮、铁丝或螺丝刀等物,而后慢慢加力拆、装;而当开口扳手比螺栓头(或螺母)小、内六角扳手比螺栓头大时,可分别用锉刀将开口扳手开口锉大、将内六角扳手的六方尺寸锉小。通过以上处理多数情况下可以解决应急拆、装工作,而且经改制的扳手可以留作以后使用。
2.巧拆轴承座圈
W4一60挖掘机打气泵(SKI一82型)的连杆轴承常易损坏,损坏后轴承外圈仍镶在连杆孔内很难取下,因外圈坚硬用钢锯锯时易打滑,而硬打硬敲又易使连杆损坏。这时,可将连杆夹于台钳上,选用重型套筒扳手中的套头,一侧使用比轴承外圈稍小的套头顶住轴承外圈,另一侧用比连杆轴承孔尺寸稍大的套头顶住连杆孔侧面,然后逐渐加力夹紧台钳,这样轴承外圈就会慢慢被压出来。如有气割工具,则可直接用气割割断轴承外圈。
3.巧拆轮胎
在拆卸大型轮式装载机、推土机的轮胎时,分离轮胎和轮辋是一件较困难的事,由于长时间使用而未拆卸过,轮辋可能发生锈蚀,使轮胎和轮辋粘得很紧。采用放气、来回行走碾压的方法拆卸,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而用下述方法则能取得较好效果:即在取下锁圈后(有些进口工程机械如WD140推土机其轮胎装有外边环),在轮胎和轮辋之间加水以利润滑,用两台推土机铲刀分别压轮胎两边,中间用长短合适的一根铁棒横在轮惘上,而后穿上钢丝绳用起重机或装载机等起吊,这样轮胎和轮辋就很容易分开。
4.巧换销套
W4一60C挖掘机各销轴处销套因长时间使用,缺乏润滑而损坏,更换时如不注意方法,常使销套安装不到位,造成端部损坏。对此,可将销套套在对应的销轴上,再将销轴穿人销套座孔对中定位,而后用手锤锤打销轴端头,使销轴头部将销套压入销套座孔内。此法不损坏销套、不产生歪斜,简单可靠。
三、使用日常用品进行应急代用
使用日常用品应急代用是不得己时的应急措施,必须从实际出发:一是要简便易行,制作时间短;二是要保证行车安全;三是要不损坏原有装置,不造成其它零件的损坏;四是应急之后,要及时调换正规的配件。
1.使用自行车零件应急
1.1如果柴油机喷油器顶杆内孔的小钢球丢失,可以用自行车飞轮滚珠代替,也可以用报废的黄油嘴内的小钢珠代替。
1.2当农用车离合器分离轴承回位弹簧断裂,可以用自行车车座下的拉伸弹簧代用。
1.3东风一12型手扶拖拉机上固定转向拨叉与转向臂的销子若磨损,可以用自行车曲拐销代替。
1.4在给轮胎充、放气时,经常需要把气门芯拧出来,有时因用力不当,或经长期使用后气门芯的螺纹下部折断在气门嘴内,而断头部分较难取出。这时,可取一根自行车辐条,将其带螺纹一端强行向断芯的气门嘴内拧入,使辐条螺纹攻人断芯内,而后用力猛地将辐条向外拔出,即可将残留在气门嘴内的断芯取出。此法简便易行,屡试不爽。
2.使用生活用品应急
2.1清洗发动机油底壳或者机体内表面时,如果铁屑和杂质太多难以洗净,可以用适量的面团粘吸。
2.2当汽油机化油器的浮子破损时,可以用热水瓶的软木塞改制代替。
2.3如果机动车的制动液泄漏流失,可以用白酒或一定浓度的肥皂水代替。
2.4牙膏中含有研磨材料,可以用牙膏研磨气门与气门座、柴油机三副精密偶件以及机动车车灯玻璃上的经微划痕。
2.5家庭用的洗洁精等,可以用来清洗机械零部件,尤其适合清洗橡胶零件,洗后不会发生溶胀和变形现象。
2.6用洗衣粉加锯末清洗沾有润滑油的零件。
2.7如果发现蓄电池电解液液面过低,为防止极板硫化,可以购买市场的纯水、太空水倒入蓄电池内。
2.8剪开易拉罐壳,可以很方便地制作机动车上的铝垫圈或者加油、加水的漏斗。
3.使用电器用品应急
3.1如果柴油机高压油管接头台肩处漏油,剪一段16号电工保险丝绕在紧固螺母下面。
3.2如果拆卸磁电机时不慎丢失高压触点炭棒,造成磁电机不能产生高压电,可以用干电池的炭芯磨短一段代用。如果汽车分电器盖中心电极碳棒损坏或丢失,可以用5号干电池中的碳棒稍磨后代用。
4.其它应急方法
4.1如果高压油管乳头处漏油,可以用塑料片或软金属片剪成一个小环形,垫在接头凹穴内。
4.2当发电机碳刷磨损过度或弹簧力不足影响发电时,可以用木块或树皮削成炭刷长宽一致的小块,垫在弹簧与炭刷之间,以增加炭刷与整流子的接触压力。
4.3可以用洗净的丝瓜络代替空气滤清器的铁丝滤芯。
4.4如果橡胶油封的自紧弹簧过松,可以用加添橡皮筋的方法予以弥补。
4.5零件的接合表面常用密封垫片密封,并在垫片上涂一层耐油密封胶以增加密封效果,但如一时没有密封胶,也可使用油漆代替;油漆的粘性较大并干后变硬,使密封可靠,效果较好。如一台日产WD140-4型推土机打气泵出现故障,修理后安装时由于没有密封胶而在泵盖密封垫上涂上一层油漆,经使用证明效果很好。
远程诊断维修工程机械论文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